佛弟子文庫

不要擺張鬱鬱寡歡的臉給世界看

達摩難陀長老  2016/12/05  大字體  護眼色

不要擺張鬱鬱寡歡的臉給世界看

藉著正確的靜坐方法及釋尊的教誨,可以根絕所有負面思想,因為一顆未經修行的心正是所有問題的根源。釋尊說:「心靈是很難理解的,它十分敏銳且游移於意志間。智者會守護它,因為小心維護心靈常會導向幸福。」

人往往易於將自己的憂慮歸罪於他人,尤其是找不到解決方法時更甚。在這種情況下,很容易找來代罪羔羊——可以受責備、發泄苦情的人。例如小孩受傷而哭時,為了讓他不再哭,媽媽假裝打其他小孩,顯示已經有人受罰,小孩子報了仇,因而得到滿足,便展開笑顏。這明顯的表示對人採取報復手段會滿足一個世俗者的心。

要承認自己的缺點總是很難,而責怪別人就顯得容易得多。事實上,雖然這種態度是錯誤的,卻有不少人引以為樂。所以當遇到相同的情形,我們不應該對人心懷恨意,而應該竭力承受痛苦並冷靜地解決問題。要記得當他人製造麻煩令人憂心時,假如我們知道如何保護心靈,便無人可以真正侵犯自己。

在《法句經》中,釋尊說:「即使是最壞的敵人,也不能像自己毫無防禦的內心般傷害自己,然而一旦心靈被操縱了,即使是父母或任何親人也不能幫你。」

在面臨恐懼時,要有相當的勇氣去了解事情真相,並有更大的毅力去接受經歷過的真理。恐懼是自己造成的,但若能坦然面對,則恐懼就無所遁形。坦白面對恐懼是很重要的,假如我們可以客觀地追溯恐懼的來源,這場克服恐懼之戰已經拔得頭籌了。

憂慮時,不要擺張鬱鬱寡歡的臉展現給世界看,每個人的問題已多如牛毛,根本無暇顧及他人的問題。如果我們願意,我們可以把問題交給值得信賴的人,或說給能對我們伸出援手的人聽,千萬不要再添增哀愁給那些自顧不暇、愛莫能助的人。

當遇到困難時,您是否有勇氣保持微笑呢?如果能減少自我為中心的心態,以為只有自己才需要安慰,那就不難了。應該惜福,而不怨天尤人。記得一句話:「我總在抱怨自己沒鞋子穿,直到有天我遇到了一個沒有腳的人。」思及此,便可以了解還有太多比我們更悲慘的人,自身的問題也就顯得不那麼重要了。

想想別人,而不籠罩在自己的困境中也是一種快樂的方法。忙於為他人帶來快樂的人,根本沒有多餘的時間想到自己的私利。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不要用回憶來傷害自己

不想要的通通都會偏偏碰上,想要的會因為無常而離我們...

擁有什麼,就會牽掛什麼

有情被執著所縛,擁有什麼,就會牽掛什麼。若是擁有財...

通向涅槃解脫的八種正確途徑

人生八苦是眾生輪迴六道所受的八種苦果,也是四諦中苦...

無益的苦行與少欲知足

印度早期的沙門多以乞食為生並崇尚苦行。他們認為慾望...

要看著你的目標,不要看著你的障礙

成佛需要經過三大阿僧祇劫,為什麼成佛要經歷這麼久呢...

痛苦不是我們的全部

生命中充滿痛苦,但它同時也充滿了很多奇跡,像藍天、...

勿營明日計,當勉後世義

《俱舍論》云:此中壽不定,末十初無量。謂南瞻部洲眾...

無常不是說著玩的,要正確去面對

好景不常在,好花不常開,七天的時間,轉瞬之間就過去...

寬容孕育出高貴性情

心胸狹小,看什麼都不順眼,自然也就很難容得下其他;...

印祖告訴我們家裡怎麼恆吉祥

念佛之人,當吃長素。如或不能,當持六齋,或十齋(初...

不是你去找錢,而是錢來找你

記得南師(南懷瑾)說過一句話,當你有福報時,不是你...

對治帶有執著的妄想

於諸識內,獨得意名; 向有漏中,作無明主。 不間不斷...

對過去認命,對未來積極

美國有一個醫生一個心理醫生,他寫一個報告叫作《前世...

為什麼勸您念《金剛經》

鏡蠟喻 一九八一年,我在紐約華美協進社講學佛緣由。當...

若非老僧定力夠,幾作驢兒被他騎

我們學佛的人,對於因果報應的道理,一定要牢牢記著,...

聖嚴法師《永遠的功課》

每個人對於自己的優缺點都必須有充分的了解,對自己的...

怕死之心與阿彌陀佛大願相悖

千萬不可懷疑,懷疑即是自誤,其禍非小。況離此苦世界...

念佛總是進進退退怎麼辦

問: 我非常相信極樂世界有尊大慈大悲的阿彌陀佛,可...

阿彌陀佛與我們眾生的關係

我們念南無阿彌陀佛,要了解阿彌陀佛跟我們這些眾生是...

凡所有相,統統是實相

這個比喻要注意聽,開悟的關鍵、常跟無常這個觀念,這...

大乘生命緣起正見的兩個重點

復有十二支緣起,是名分別愛非愛緣起。以於善趣惡趣,...

「摩訶薩」的七個意思

摩訶薩有七個意思,這是大菩薩的意思。這七個意思以前...

【佛教詞典】心識

心和識。心梵語是質多,集起為義,指阿賴耶識所含藏積...

【佛教詞典】亦趣入亦已成熟非將成熟

【亦趣入亦已成熟非將成熟】 p0635   瑜伽二十一卷十...

【視頻】南無日光菩薩摩訶薩(楮訾)

南無日光菩薩摩訶薩(楮訾)

【視頻】大安法師《龍樹菩薩發願求生》

大安法師《龍樹菩薩發願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