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珍惜當下的生活

2013/12/18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珍惜當下的生活

清代宰相孫將鳴曾為資國寺題了這樣一副楹聯:「浮生若夢誰非寄,到處能安即是家」。大意是這位宰相感嘆塵世浮沉恍如夢境,哪一個人的生命不是暫時寄託到人間來的呢!但只要我們能夠珍惜當下的生活,隨遇而安,就能夠做到四海為家了。

這裡,孫將鳴強調的是人的心態作用,不管生活怎樣,你的心安穩了,生命也就安穩了。所以反觀自心,尋找那心的解脫才是最高境界,而絕非一味向外尋求外境或者依賴外援而得。正如那則小故事:某人去廟中拜佛求幸福,發現一位跟佛一模一樣的人也在求佛,便問他:「你怎麼跟佛長得一個模樣?」那人道:「我就是佛。」「你就是佛,那你為什麼還要求你自己呢?」「求人不如求己。」佛答道。世人遇事總會想得到別人幫助,卻恰恰忘了自己,久而久之形成一種依賴,於是自己便成了累贅。而反過來,一求己,就成了佛。

有一位虔誠的佛教徒,每天都從自家的花園裡,採擷鮮花到寺院供佛,一天,當他正送花到佛殿時,碰巧遇到無德禪師從法堂出來,無德禪師非常欣喜的說:「你每天這麼虔誠的以香花供佛,依經典記載,常以香花供佛者,來世當得莊嚴相貌的福報。」

信徒非常歡喜回答:「這是應該的,我每天來寺禮佛時,自覺心靈就像洗滌過似的清涼,但回到家中,心就煩亂了,我是個家庭主婦,如何在煩囂的城市中保持一顆清淨純潔的心呢?」

無德禪師反問:「你以鮮花獻佛,相信你對花草總有一些常識,我現在問你,你如何保持花朵的新鮮呢?」

信徒答:「保持花朵新鮮的方法,莫過於每天換水,換水時把花梗剪去一截,因為泡在水裡的花梗容易腐爛,腐爛後水份不容易吸收,就容易彫謝!」

無德禪師說:「保持一顆清淨純潔的心,其道理也是一樣的,我們的生活環境,像瓶裡的水,我們就是花,唯有不停淨化自己的身心,變化自己的氣質,並且不斷地懺悔、檢討、改進陋習、缺點,才能不斷吸收到大自然的能量。」

信徒聽後,歡喜作禮感謝的說:「謝謝禪師開示,希望以後有機會親近禪師,過一段寺院裡的禪者生活,感受晨鐘暮鼓和梵唄的寧靜。」

無德禪師開示說:「你的呼吸便是梵唱,脈博跳動就是鐘鼓,身體便是廟宇,兩耳就是菩提,無處不是寧靜,又何必等機會到寺院裡生活呢?」

無德禪師的話,猶如三伏天裡的一捧清涼淨水,瞬間澆滅了這位信徒心中的燥熱,還她一個清涼的心境和清涼的世界。所謂「心隨境轉」,人就痛苦;「境隨心轉」,人就自在。只要你自己的心清淨安寧了,無論你在哪裡,都不會受到干擾,都依然清淨安寧,有時候,由於你的良好心境,那些不好的外因,或紛繁的人和物,反而會轉過來,轉成好風水,好助緣,成就你的道業!

在生活中,我們往往很明顯地感覺到自己的心,常會隨著環境和時間改變而不斷變化,這是「心隨境轉」,是我們不能控制自己心態的結果,這容易給自己帶來煩惱。因為我們的情緒也會常常因他人的高興而高興,因他人的悲傷而悲傷,或者看到他人強過自己,而嫉妒難過,看到對手受傷而暗自慶幸!這些心理的生產,都是我們太在意外境的影響而導致的,它往往使我們的身心都不能自在,使我們的心靈蒙垢。所以,應當如無德禪師所說的那樣,要時刻關照自己的內心,把自己的身體當做道場去修煉,去關愛他人,真心付出,提升自我,那麼最終必然能夠「境隨心轉」,而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會隨之而來。

正如古德說:「熱鬧場中作道場」,寧靜,只要自己息下妄緣,拋開雜念,哪裡不可寧靜呢!如果自己妄想不除,就算住在深山古寺,一樣無法修持,禪者重視「當下」,何必明天呢?雖說我們常人都無法擺脫環境的影響,世間的紛擾也常使我們陷入心靈不安。欲藉一寧靜的外在環境來安祥自己,相信也是許多人共同的心願。然而,若要有一個適當的環境才能修行,那豈不是太偏執於外物了。心靈安祥的條件並不取決於環境,而是在自我體悟。只要你擁有一絲一點的體悟之心,時時皆是修行的良機,處處皆是修行的良所。

晚唐詩人杜荀鶴的《悟空上人寺院夏日題詩》詩中寫道:「三伏閉門披一衲,兼無松竹敞房廊。安禪何須勞山水,滅卻心頭火自涼。」朴實的語句,禪意盎然,讀起來恰如在炎炎烈日下,靜飲一杯涼茶,頓覺心靜神安。七月流火,三伏之內,披一件破僧衣,關門靜坐參禪入定是何等的超脫!又是何等的清涼境界!外面喧囂的世界,似火的驕陽,人世的紛雜都被關之門外。主觀上有一顆清靜自然涼的心,滅卻心頭的種種雜念,就會心靜如水。那麼,客觀的季節冷熱又何妨呢?

這裡所說的即是心靜自然涼,它是一種氣度,一種品質,是一種寬容和大度,也是感觀物質之外的一種心情。是豐厚的物質所取代不了的,也是金錢買不到的,正像我們經常說「天天都有好心情」一樣。實際上,心靜自然涼,更是生活在喧囂世界的人們,在煩瑣的、紛擾的、迷茫的時候,一種最好的自我心理調節的方法!

法國大文學家蒙田先生曾有這樣的一句話:「跳舞的時候我便跳舞,睡覺的時候我便睡覺」。這是一句多麼富有禪機的話啊!世人若都如蒙田先生這般的心態,生活想必快樂許多,安然許多,也就沒有那麼多的煩惱了。但是,事實是我們往往是在「睡覺」的時候想著「跳舞」,「覺」睡得不踏實;「跳舞」的時候想著「睡覺」,「舞」也跳得不歡快。就這樣,我們離快樂和安然越來越遠。

禪師講「時時在當下」,生活在現實中,我們真正要做的就是要在當下能時刻想到:工作是我們養家餬口的飯碗,我們努力地端好它,平穩順利就好;房子是我們安身之所,我們精心佈置它,和睦溫馨就好;子女是我們生命的延續,我們用心呵護她(他),健康平安就好……我們不看別人,不看過去,不看未來,著眼於「當下」,安於「當下」,不去他求,心安寧則生活就會幸福快樂。

當你不再迷於外境,當你頓悟生活的真諦,你就一定能夠明白「安禪何須勞山水,滅卻心頭火自涼」的妙趣,就一定能夠體驗到境由心造的快樂。可以從一朵花、一粒沙、一滴水中,看到整個世界。並像海明威說的那樣,能夠在生活的重壓下,保持優雅的風度。林語堂曾經將它總結為生活的藝術。不過,著名才女張愛玲也參透了其中的秘密,她說:「生活的藝術,有一部分我不是不能領略。我懂得怎麼欣賞七月巧雲,聽蘇格蘭兵吹bagpipe,享受微風中的藤椅,吃鹽水花生,欣賞雨夜的霓虹燈,從雙層公共汽車上伸手摘樹巔的綠葉。」—這是另一種境界,帶著禪的意味。

當你的心安寧時,你還會感覺到一種與眾不同的世界,你可能會聽見雪花飄落在屋頂的聲音,你可能會感覺到花蕾在春風裡慢慢開放時那種美妙的生命力,你還可能聞到秋風中帶著從遠山傳來的樹葉清香……真的,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你會不斷地發現並享受到生活的美。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出家人之所以偉大,就是能把放不下的都放下

出家人之所以偉大,就是因為他能夠把別人放不下的東西...

看見心的本來

《六祖壇經》是禪宗最為重要的經典之一,也是漢傳佛教...

船筏譬喻

有一天,佛陀在舍衛國只樹給孤獨園開示,為比丘說船筏...

有誰綁著你

道信禪師十四歲就出家了,他一見到三祖僧璨禪師便說:...

淡泊寧靜,安住道法

出家修行這條路,發心確立深遠目標非常重要。這個目標...

大慧宗杲禪法心要——禪病種種

知道了用功方法之外,參禪之士尚須提防禪病,以防走錯...

人生大夢何時能醒

明朝四大高僧之一憨山德清大師,著述宏富,弟子彙編遺...

趙州禪的兩個特色

趙州和尚,法號從諗,他生活在公元778年到公元897年,...

【大藏經】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序 古筠比丘德異撰 妙道虛玄不可思議...

【大藏經】佛說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

佛說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卷上 佛在羅閱...

【大藏經】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夫滿教難思,窺一塵而頓現;圓宗叵測,覩纖毫以齊彰。...

【大藏經】【註音版】大佛頂首楞嚴經五十陰魔章

楞嚴經五十陰魔章...

【推薦】怎樣把福報留住

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一切都是福報的化現。福報可以化...

佛教徒對風水地理,該存何種態度

身為佛教徒,對禍福吉凶,要抱著何著心態來正見它?對...

心力不可思議,所以佛力才不可思議

當你的心調整好的時候,你才有資格談一心皈命極樂世界...

時到時擔當,沒米就煮蕃薯湯

在我的家鄉有一句大家常用的俗語:時到時擔當,沒米就...

受持五戒對淨土學人的意義

受持五戒,它有兩層意思,第一個如果你是修聖道門的,...

他用一根稻草換到了一個莊園

古時候,有一位很想成為富翁的青年,他到處流浪,尋找...

在世間上要做到這四個緣

通過跟三寶學,你就是世間的楷模,就是菩薩。菩薩容易...

【推薦】觀男女二根極其污穢,才能破除淫慾之魔

現代人把這個婚外戀,還認為是一個很浪漫、很時尚、很...

【推薦】能往生的人的資格是什麼

問日:天親菩薩迴向章中,言普共諸眾生,往生安樂國,...

神醫耆婆未請槃特比丘的因緣

昔日,佛陀在羅閱城的迦蘭陀竹園說法度眾。一天,神醫...

修行千萬不能懶

又是一天了,今天是十二月初一,第三個七現在開始了。...

舐犢之情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故事發生在西部的青海省,一個極...

善護口言,切莫落在綺語之中

常常說到口業四種過:惡口罵人、妄語欺騙、兩舌離間、...

《維摩詰經》的淨土觀及修行方式

二十世紀的現在,殺人利器發達的今日,來提倡修行淨土...

造佛塔勝報緣起

有一次,佛告訴阿難:我現在在大眾當中,簡要說明造塔...

一切罪業的根源來自於愚癡

在《俱舍論》上說,有兩種因緣,使令一個人出生會愚癡...

【佛教詞典】非有想非無想定

(術語)非有想非無想處之禪定也。新譯曰非想非非想定...

【佛教詞典】戒功

亦名:戒有大用 子題:戒法佛猶師奉 行事鈔·隨戒釋相...

【視頻】往生水加持儀軌(慧律法師念誦)

往生水加持儀軌(慧律法師念誦)

【視頻】六字大明咒(王心雅)

六字大明咒(王心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