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珍惜當下的生活

2013/12/18  大字體  護眼色

珍惜當下的生活

清代宰相孫將鳴曾為資國寺題了這樣一副楹聯:「浮生若夢誰非寄,到處能安即是家」。大意是這位宰相感嘆塵世浮沉恍如夢境,哪一個人的生命不是暫時寄託到人間來的呢!但只要我們能夠珍惜當下的生活,隨遇而安,就能夠做到四海為家了。

這裡,孫將鳴強調的是人的心態作用,不管生活怎樣,你的心安穩了,生命也就安穩了。所以反觀自心,尋找那心的解脫才是最高境界,而絕非一味向外尋求外境或者依賴外援而得。正如那則小故事:某人去廟中拜佛求幸福,發現一位跟佛一模一樣的人也在求佛,便問他:「你怎麼跟佛長得一個模樣?」那人道:「我就是佛。」「你就是佛,那你為什麼還要求你自己呢?」「求人不如求己。」佛答道。世人遇事總會想得到別人幫助,卻恰恰忘了自己,久而久之形成一種依賴,於是自己便成了累贅。而反過來,一求己,就成了佛。

有一位虔誠的佛教徒,每天都從自家的花園裡,採擷鮮花到寺院供佛,一天,當他正送花到佛殿時,碰巧遇到無德禪師從法堂出來,無德禪師非常欣喜的說:「你每天這麼虔誠的以香花供佛,依經典記載,常以香花供佛者,來世當得莊嚴相貌的福報。」

信徒非常歡喜回答:「這是應該的,我每天來寺禮佛時,自覺心靈就像洗滌過似的清涼,但回到家中,心就煩亂了,我是個家庭主婦,如何在煩囂的城市中保持一顆清淨純潔的心呢?」

無德禪師反問:「你以鮮花獻佛,相信你對花草總有一些常識,我現在問你,你如何保持花朵的新鮮呢?」

信徒答:「保持花朵新鮮的方法,莫過於每天換水,換水時把花梗剪去一截,因為泡在水裡的花梗容易腐爛,腐爛後水份不容易吸收,就容易彫謝!」

無德禪師說:「保持一顆清淨純潔的心,其道理也是一樣的,我們的生活環境,像瓶裡的水,我們就是花,唯有不停淨化自己的身心,變化自己的氣質,並且不斷地懺悔、檢討、改進陋習、缺點,才能不斷吸收到大自然的能量。」

信徒聽後,歡喜作禮感謝的說:「謝謝禪師開示,希望以後有機會親近禪師,過一段寺院裡的禪者生活,感受晨鐘暮鼓和梵唄的寧靜。」

無德禪師開示說:「你的呼吸便是梵唱,脈博跳動就是鐘鼓,身體便是廟宇,兩耳就是菩提,無處不是寧靜,又何必等機會到寺院裡生活呢?」

無德禪師的話,猶如三伏天裡的一捧清涼淨水,瞬間澆滅了這位信徒心中的燥熱,還她一個清涼的心境和清涼的世界。所謂「心隨境轉」,人就痛苦;「境隨心轉」,人就自在。只要你自己的心清淨安寧了,無論你在哪裡,都不會受到干擾,都依然清淨安寧,有時候,由於你的良好心境,那些不好的外因,或紛繁的人和物,反而會轉過來,轉成好風水,好助緣,成就你的道業!

在生活中,我們往往很明顯地感覺到自己的心,常會隨著環境和時間改變而不斷變化,這是「心隨境轉」,是我們不能控制自己心態的結果,這容易給自己帶來煩惱。因為我們的情緒也會常常因他人的高興而高興,因他人的悲傷而悲傷,或者看到他人強過自己,而嫉妒難過,看到對手受傷而暗自慶幸!這些心理的生產,都是我們太在意外境的影響而導致的,它往往使我們的身心都不能自在,使我們的心靈蒙垢。所以,應當如無德禪師所說的那樣,要時刻關照自己的內心,把自己的身體當做道場去修煉,去關愛他人,真心付出,提升自我,那麼最終必然能夠「境隨心轉」,而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會隨之而來。

正如古德說:「熱鬧場中作道場」,寧靜,只要自己息下妄緣,拋開雜念,哪裡不可寧靜呢!如果自己妄想不除,就算住在深山古寺,一樣無法修持,禪者重視「當下」,何必明天呢?雖說我們常人都無法擺脫環境的影響,世間的紛擾也常使我們陷入心靈不安。欲藉一寧靜的外在環境來安祥自己,相信也是許多人共同的心願。然而,若要有一個適當的環境才能修行,那豈不是太偏執於外物了。心靈安祥的條件並不取決於環境,而是在自我體悟。只要你擁有一絲一點的體悟之心,時時皆是修行的良機,處處皆是修行的良所。

晚唐詩人杜荀鶴的《悟空上人寺院夏日題詩》詩中寫道:「三伏閉門披一衲,兼無松竹敞房廊。安禪何須勞山水,滅卻心頭火自涼。」朴實的語句,禪意盎然,讀起來恰如在炎炎烈日下,靜飲一杯涼茶,頓覺心靜神安。七月流火,三伏之內,披一件破僧衣,關門靜坐參禪入定是何等的超脫!又是何等的清涼境界!外面喧囂的世界,似火的驕陽,人世的紛雜都被關之門外。主觀上有一顆清靜自然涼的心,滅卻心頭的種種雜念,就會心靜如水。那麼,客觀的季節冷熱又何妨呢?

這裡所說的即是心靜自然涼,它是一種氣度,一種品質,是一種寬容和大度,也是感觀物質之外的一種心情。是豐厚的物質所取代不了的,也是金錢買不到的,正像我們經常說「天天都有好心情」一樣。實際上,心靜自然涼,更是生活在喧囂世界的人們,在煩瑣的、紛擾的、迷茫的時候,一種最好的自我心理調節的方法!

法國大文學家蒙田先生曾有這樣的一句話:「跳舞的時候我便跳舞,睡覺的時候我便睡覺」。這是一句多麼富有禪機的話啊!世人若都如蒙田先生這般的心態,生活想必快樂許多,安然許多,也就沒有那麼多的煩惱了。但是,事實是我們往往是在「睡覺」的時候想著「跳舞」,「覺」睡得不踏實;「跳舞」的時候想著「睡覺」,「舞」也跳得不歡快。就這樣,我們離快樂和安然越來越遠。

禪師講「時時在當下」,生活在現實中,我們真正要做的就是要在當下能時刻想到:工作是我們養家餬口的飯碗,我們努力地端好它,平穩順利就好;房子是我們安身之所,我們精心佈置它,和睦溫馨就好;子女是我們生命的延續,我們用心呵護她(他),健康平安就好……我們不看別人,不看過去,不看未來,著眼於「當下」,安於「當下」,不去他求,心安寧則生活就會幸福快樂。

當你不再迷於外境,當你頓悟生活的真諦,你就一定能夠明白「安禪何須勞山水,滅卻心頭火自涼」的妙趣,就一定能夠體驗到境由心造的快樂。可以從一朵花、一粒沙、一滴水中,看到整個世界。並像海明威說的那樣,能夠在生活的重壓下,保持優雅的風度。林語堂曾經將它總結為生活的藝術。不過,著名才女張愛玲也參透了其中的秘密,她說:「生活的藝術,有一部分我不是不能領略。我懂得怎麼欣賞七月巧雲,聽蘇格蘭兵吹bagpipe,享受微風中的藤椅,吃鹽水花生,欣賞雨夜的霓虹燈,從雙層公共汽車上伸手摘樹巔的綠葉。」—這是另一種境界,帶著禪的意味。

當你的心安寧時,你還會感覺到一種與眾不同的世界,你可能會聽見雪花飄落在屋頂的聲音,你可能會感覺到花蕾在春風裡慢慢開放時那種美妙的生命力,你還可能聞到秋風中帶著從遠山傳來的樹葉清香……真的,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你會不斷地發現並享受到生活的美。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寄於殘生,旅泊三界

【我教比丘循方乞食,令其舍貪,成菩提道;諸比丘等,...

若是大根基,當下就能覺悟其中道理

龍潭崇信禪師,青州人,少年時很聰明。他家的附近有一...

萬里無寸草處去

禪宗的洞山禪師,在禪宗裡面是有名的一位大禪師,像雪...

憨山大師示參禪切要

禪宗一門,為傳佛心印,本非細事。始自達磨西來,立單...

人身難得正法難遇

~只要活在安祥裡,便是真正的修行~ 首先我們從──...

用功辦道這件事,應分分秒秒皆如是才行

用功辦道這件事,不論是幾個七,天天如是、時時如是、...

除貪離厄的鴿王

從前,佛有一世為鴿王,領眾五百,常飛到國王的宮苑裡...

觀念念即住,覺妄妄皆真

觀宗寺,除平常在講課的時候,修一小時的止觀外,每到...

【大藏經】佛說八大人覺經

為佛弟子,常於晝夜,至心誦念,八大人覺: 第一覺悟...

【大藏經】【註音版】維摩詰所說經

維摩詰所說經...

【大藏經】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訶羅譯 如是我...

【大藏經】【註音版】妙法蓮華經

妙法蓮華經卷第一 妙法蓮華經卷第二 妙法蓮華經卷第三...

抱定這一個死句啃,不問開悟不開悟

莫謂無心便是道,無心更差一程路。這些話同你們講,實...

莫教錯過眼前事,無限春光不再來

初做功夫,於行住坐臥四威儀內,遇境生疑、逢緣理會處...

說說吃仿葷素食的尷尬事

大家都知道中國漢傳佛教自梁武帝極力倡導素食並數次下...

人有三個基本錯誤是不能犯的

子曰: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謀大,力小而任重,鮮不及矣...

初學佛是否只能尊奉一位老師

問: 現在法師眾多,初學應該如何選擇,是否只尊奉一...

居士披僧衣,不但沒功德反而有罪過

【原文】 圓頂方袍,則知三衣①,僧服也。發其首而僧其...

善用其心,清淨行為

巧願防非,離過成德,名為清淨。 巧願,是善巧的願。這...

死亡到來之前,你用什麼心態來念佛

佛號雖然有救拔你的力量,但是你臨終的時候,是否能保...

聖嚴法師:最快樂的人

禪定能讓我們的身心暫時放下負擔,享受完全的舒暢和放...

是你造作的,將來都要付出代價

人非聖賢,誰人無過呢?我們還沒有成聖成賢,那也就是...

戒淫念的五個方法

1、呵斥法: 用盡全身的力氣,對著淫念大呼一聲呸!(...

地藏菩薩能滿眾生一切所求,還能滅一切重罪

【 彼從十一劫來。莊嚴此世界成熟眾生。是故在斯會中。...

心力跟佛力之間的橋樑

觀世音菩薩的方便力特別殊勝。在《普門品》講到妙音觀...

從有形看到了無形

為什麼有的人不能容人呢?年輕人問。 因為有的人心太小...

教你如何甄別真假出家人

導讀:依據《宗教事務條例》,凡正式出家的僧尼都應持...

聖嚴法師《互信的建立》

人與人之間的互信,建立在誠懇的基礎上,有誠意才能得...

【佛教詞典】四大佛護院

(名數)即四大護院。...

【佛教詞典】名有

【名有】 p0585   大毗婆沙論九卷六頁云:名有,謂龜...

【視頻】阿彌陀佛(四字四音配樂)

阿彌陀佛(四字四音配樂)

【視頻】北京佛寺

北京佛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