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讀書比滋補營養更上一籌

2015/03/22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讀書比滋補營養更上一籌

現代人越來越注重養生。養生的方法很多,有一種最簡單、最有效的方法卻最容易被人忽視,那就是——讀書。

經常讀書可以延年益壽,這是古今中外人們的共識。至聖先師孔子一生坎坷,顛沛流離,最終活到73歲,愛讀書,顯然是他受益匪淺的養生之道。愛國詩人陸游,常靠讀書怡情,他的切身體會是「病中書卷作良醫」。清代沈復說:「人心至靈至動,不可過勞,亦不可過逸,惟讀書可以養之。」

現代科學研究的大量事實也證明讀書確實可以延年益壽。日本長壽專家從職業的角度進行分析,認為最長壽的是哲學家,其次是藝術家、科學家等。而美國有關保健學家在研究人的壽命時,發現獲博士學位的人,要比中等學歷者壽命高三歲。二十世紀以來的四百名歐美名人,讀書人的壽命居首,平均壽命七十九歲。我國有一位學者年過百歲,但仍每天讀書寫作不輟。他認為,「對於養生,讀書似乎比滋補營養更上一籌」。

讀書可以養心

心為人體之君,養生貴在養心。書要讀進去,必須心先靜。讀書人都有這樣的體會。讀一本好書,猶如與一位知己在促膝談心,心情格外愉悅,一切憂愁煩惱都拋之九霄雲外。清末經學大師俞樾,晚年遠離官場,專心治學,他曾自撰一聯:「讀書養氣十年足,掃地焚香一事無。」讀書養心,使他壽至86歲。同時,開卷有益,一本書就是一個世界,你徜徉其間,與大師對話,與思想同行,可以開闊眼界,增加知識,滋潤靈魂,充實生活,使人生快樂。至於書中健康長壽的經驗之談,日常的保健方法,防病養生的小常識,那更讓人受益無窮。

讀書可以養顏

每個人都希望青春常在,每個人都盼望美顏常留。時下美容養顏之術可謂五花八門,有食養者,有藥養者,有運動養者,還有塗塗抹抹養者,不一而足。其實讀書自可養顏。托爾斯泰說:「人不是因為美麗才可愛,而是因為可愛才美麗。」一個勤於讀書看報、勤于思考和實踐的人,通常情況下,他會脫離狹隘和膚淺,從而變得內涵豐富、視野開闊、心胸寬廣。

他會熱愛生活,富有情趣,不畏艱難,樂觀進取。「面相」由「心」而生,因勤讀書、善讀書而積澱的精神美,自然而然地體現在人的面容、形體和言談舉止上,睿智、儒雅、氣度、自信,由此而生。叔本華說過:「高級的精神文化,往往會使我們漸漸達到另一種境地,從此不再依賴他人以尋求樂趣,書中自有無窮之樂。」樂而忘憂,能不養顏?

讀書可以祛病

古人認為書是一種特殊的藥。西漢文學家劉向曾說:「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他把讀書比作一帖藥,善讀書可以消除愚昧,使人聰明。其實讀書不僅是藥,而且是一帖良藥,具有解郁宣泄之功效,能夠調整人的心理狀態,促進心理健康,甚至起到治病療疾的作用。三國時曹操有頭風病的頑症,當他讀了陳琳討伐他的《討逆檄文》,「悚然汗出」,頓時病癒如常。一生與書為伴、以書祛病健身的中外名人不勝枚舉。現在有些國家在醫院專門開設圖書館,推崇「書籍疾法」,道理就在這裡。

腹有詩書氣自華,經常讀書亦養生。打開書本吧!在我看來,讀書不僅是一種優雅的休閑方式,是一種高貴的生存狀態,也是一種價廉物美的養生之道。在經典與大師的指引下,讓我們這些世俗之人快樂地閱讀,詩意地生活,那麼,我們的生命就會展現出一片常美常新的風景。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推薦】印祖力薦的治病救命妙方

備註:以下七則方均摘錄自印光法師文鈔,為印祖所認可...

天天求藥師佛,為何身體還是沒有起效

問: 師父,我的身體不好,有人勸我去拜藥師佛,說這...

如何克服節後綜合症

長假早已悄然結束,短暫的閑暇,似乎打亂了往常的生活...

過午不食

《律海十門》八戒近住分別門第四云: 一日夜不晚黃昏...

素食已成了世界的流行趨勢

現在世界各國的素食館都像雨後春筍般林立,歐美先進國...

面有菜色者五穀雜糧幫你補

常宜清輕甜淡之物,大小麥面粳米等為佳。唐孫思邈《千...

肉食素食可以影響性格

實驗證明,含鈣量多的食物,可以緩和人的神經過敏,使...

讓肝臟遠離「五怕」

現代都市人群的生活節奏比較快,有些人平時除了要處理...

【大藏經】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夫滿教難思,窺一塵而頓現;圓宗叵測,覩纖毫以齊彰。...

【大藏經】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

【大藏經】【註音版】大佛頂首楞嚴經五十陰魔章

楞嚴經五十陰魔章...

【大藏經】妙法蓮華經

妙法蓮華經弘傳序(唐終南山釋道宣述) 妙法蓮華經者...

佛經中關於「人身難得」的譬喻

在短暫的人生中,有的執著於事業、有的執著於愛情、有...

佛陀為何主動宣說淨土法門

爾時佛告長老舍利弗: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

凡夫的一念心被兩種障礙所纏繞

世尊,我等今者二障所纏,良由不知寂常心性。惟願如來...

不受戒,犯了錯是否就不嚴重

有些人聽說受戒後所犯的罪要比不受戒所犯的罪還要大,...

妙蓮老和尚《出家現僧相就是良福田》

現在很多人都說:不要出家啦!在家修行還不是一樣!你...

千代野比丘尼的故事

千代野(1223-1298),又名千代能,日本鎌倉中期最著...

云何心能得明淨

云何能得悟解法相,心得明淨?信曰:亦不念佛,亦不捉...

黑社會變蓮池海會--佛號功德觸動宿世善種子

這是發生在我當內科住院醫師時的一件事那個月輪到我照...

生命從哪裡而來

這種妄動跟業力的流轉大致上分成兩種:一種是眾生的別...

外境既然無實有,哪有什麼可貪的呢

我們對一切人事物,都不應該生起貪心。為什麼呢?因為...

在臨終之前如何讓罪業沉澱下來

假設我們不幸,我們今生已經把某一種罪業,不管是殺生...

打坐能治膽結石嗎

問: 我現在誦經與打坐同修,自打坐後我的膽結石病不...

把財色關過了,修學佛法才算入門

古來大德經常說這個世界只有兩種人:一種貪財的,一種...

人不能過得自在,只因有太多的罣礙

百丈懷海禪師是唐代著名的禪宗高僧,我國叢林清規的制...

世出世間思惟遍,不念彌陀更念誰

徹悟大師參禪都是開悟了的,教下也很通達,但是對淨土...

瞎子老鼠

一戶人家在搬家的時候,發現雜物堆中有兩隻老鼠;大家...

【佛教詞典】聖非聖二神境通差別

【聖非聖二神境通差別】 p1227 瑜伽三十三卷十九頁云:...

【佛教詞典】證無中邊佛地平等

【證無中邊佛地平等】 p1439 佛地經論二卷四頁云:證無...

【視頻】師父永遠在弟子心中(紀念通願老法師)

師父永遠在弟子心中(紀念通願老法師)

【視頻】聖嚴法師談理財

聖嚴法師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