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過午不食

2011/07/26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律海十門》八戒近住分別門第四云:

一日夜不晚黃昏食,若過中食界限,乃至明日東方日出之間,於乾飯、餅餑湯面等熟食之食物棄捨不食,則身安息調、健康永年、世福綿遠、悲他有情、而後速出三界。一切有情皆依食住,能減飲食習氣,則世系漸脫故。

《佛遺教經》云:

汝等比丘!受諸飲食,當如服藥,於好於惡,勿生增減。趣得支身,以除飢渴。如蜂采華,但取其味,不損色香。比丘亦爾,受人供養,趣自除惱,無得多求,壞其善心。譬如智者,籌量牛力所堪多少,不令過分,以竭其力。

一般胎兒在母親的子宮裡是用肚臍吸取養分,胎兒臍帶會跳動。嬰孩則用腹部呼吸,人越長越大則呼吸點上移至胃中部,最後老人氣弱則用肺部短程呼吸。我們修行所要做的第一件事,是要恢複用腹部呼吸。腹式呼吸就能把丹田開發出來,但若吃得太多,則會堵死丹田契機,故持過中不食的好處,即能讓丹田復活。

根據中醫子午流註:

子時(23-01),膽把膽汁給換了,人就有一個清楚的大腦;

丑时(01-03),肝把血給了,產生新鮮血液(子、丑时最好進行右臥睡眠利於健康);

到了寅時(03-05)(可以起床了),把血供給肺,肺朝百脈,也就是把營養和氧氣輸送給了全身,所以人醒了以後,臉色是非常好的;

當卯時(05-07)醒了,人該排泄了,這時大腸經開了,排泄乾淨了;

辰時(07-09),該吃飯了,胃經開了,利於消化;

巳時(09-11),消化完了該營養了,脾經這時動了;

午時(11-13),血液大量供給了心經,心經很旺,烈陽當空,在這種情況下,一氣哈成;

未時(13-15),小腸經開了,心為火,脾胃為土,火生土,午飯吃完了,小腸趕緊給吸收了;大量的水分要走掉,

這時到了申時(15-17),膀胱經開了;

到了酉時(17-19),腎經開了,腎藏精華,也就是忙了一天,這時把一天的錢都存到這裡來;

戌時(19-21),心包經開了,查一查有沒有特務,也就是把一切邪的東西給清除掉;

亥時(21-23),三焦百脈都開了,需要休養生息了,人這時就開始睡覺了。

過了中午陽氣下降,陰氣上升,吃了食物會使人陰氣加重,早晨是天食,中午是佛食,晚上是鬼食。過中還食會使胃和大小腸內堆積垃圾,所以過中不食,是清腸的最好方法,因小腸和心互為表裡,腸清則心清。吃飯過飽或過了中午還吃飯,會使經脈不通,經脈不通,則身疲睏乏、心地閉塞,心地閉塞,則道業荒廢。若5-7點吃晚飯,則使腎經不通,無法後轉上升起命門火,形成污穢之精,助長愛慾,接著7-9點使藏第八識之心包經不通,無法清除心臟周圍邪氣,久之,正居其內的心不能主神明,大腦思維被心包內之邪氣所控制,接著9-11點三焦百脈不通,11-凌晨3點膽肝負擔重,解毒換血功能下降,嚴重時影響睡眠,到了第二天凌晨寅時陽氣不易升起,到了卯時,腸道淤積的濁物難以排除,在體內形成毒素,進入血液和臟腑百骸,到了辰時巳時的最佳吸收營養階段不思飲食,形成惡性循環,到了午時心負擔重,陰陽相交不利。所以過中不食能保持頭腦清醒、清心寡慾,身心俱得輕利明快。

在方法上,可以先以水果或補氣湯代替,再以水代替,進而達到完全過午不食。

什麼樣的飲食方式,對禪定有幫助?

對初學者可改吃較清淡的飲食,調整營養分配的方式,漸漸改成素食,而且,早上要吃的好,中餐要吃的飽,晚餐吃的少,絕不吃宵夜。

進階者可慢慢的轉換成過午不食(吃飯時間從早上 5:00 ~下午1:00 ),先從每週一天過午不食,連續四週後再調整一次,最慢七個月內,就可漸漸習慣過午不食。

當連續一個月過午不食後,可停五天,接著再二個月過午不食,停五天,依此類推,到連續五個月過午不食,再休息五天,經過以上調整過程,就能穩住過午不食的習慣。

過午不食的修行,對禪定有極大的幫助,能淨化我們的身體且可累積福報。

專業修行人的飲食方式,可從過午不食轉成日中一食(吃飯時間從早上 11:00 ~下午 1:00 ),慢慢再縮短午餐時間(從中午 12:20 ~ 1:00 )。縮短時間的用意,是不要我們吃太多食物,亦即雖日中一食是吃一頓飯的量,而非吃了三頓飯的量。

在飲食調整的過程中,可多念心經及施食,就此較不容易被心理或生理的飢餓困擾。

還有於農曆初一、十五斷食,可清除身體中的廢物,對禪定也有極大的幫助。

飲食營養該如何調配,才會對禪定有幫助?

食物的營養對於人,就如同油對車子一樣。車子要加油時,我們一定會加合適的、沒有雜質的油,車子才能順利運轉,對於我們的包身也就是人身寶也要愛惜,不能吃不恰當的食物。

以下介紹不恰當的食物:

(1) 人造的:如汽水、可樂、運動飲料等。

汽水、可樂會腐蝕牙齒、刺激胃酸,消耗身體中的鈣質。運動飲料含鈉離子太多,會造成身體電解質不平衡,加重腎臟負荷,特別是在晚上時喝。

(2) 冰的:棒冰、雪糕、冷飲等。

低溫的食物含刺激食道發炎、降低胃的蠕動率,以及阻塞氣脈。

(3) 刺激性的: 煙、酒、咖啡、可可、茶及含咖啡因的飲料等。煙會阻塞氣脈,酒會麻痹腦神經,咖啡會刺激心臟,可可對腎、肝、大腸不好,茶會刺激胃。

(4) 燒、烤、油炸的:燒餅、油條、泡面對肝不好。

(5) 不易消化的:油飯、炒飯、炒面因含有很多油,對胃不好。糯米飯因有黏性不易消化,對胃不好。

(6) 太多調味料的: 蒜、蔥、辣椒、胡椒都會刺激口腔、食道及內臟。

(7) 防霉劑、抗氧化劑、防腐劑等,含有這些東西的食物, 會破壞肝、腦、神經系統,所以最好不要吃。

(8) 蛋或蛋類製品:因為容易滋生細菌,最好不要吃。

以下介紹恰當的食物:

(1) 抗癌蔬菜:芥藍菜、高麗菜、花菜。

(2) 豆腐:可補充蛋白質及鈣質。

(3) 水果: 蘋果、梨子、水蜜桃、葡萄、木瓜、酪梨、檸檬等(芒果、榴漣除外)。

(4) 澱粉質:白米、燕麥片等。

(5) 種子:蓮子、松子、葵瓜子、榛果等。

(6) 用粗鹽取代醬油。

(7) 以蒸煮來調理食物,比煎或炒更好。

(8) 水:口渴時喝煮開過的溫開水最好。

因每個人多年的積習難改,只要慢慢調整就會轉變過來。再者,要細嚼慢咽,也非常重要,口腔咀嚼,需要能量較少;若狼吞虎嚥進入胃裡,需要較多能量,才能分解,延長了食物在身體的時間。

宋大詩人黃庭堅(山谷)信佛,早晨吃粥,中午吃飯,過午即不食。唐白居易《長慶集體》十九《龍華寺主家小尼》詩:「夜靜雙林怕,春深一食饑。」卻是對佛門弟子衷心悲憫的詩句。只是,古人認為過午不食也是長壽和保身養體的秘訣,並以為夜食過飽容易致病,宋人長年訣有這樣幾句順口溜:「夜臥不蒙首,晚飯少數口。」意思就是晚上睡覺,最好不要蒙頭大睡,蒙上了被子睡覺,空氣不流通,對人健康不利。而吃飯呢,即使不遵守佛律——過年不食,但只要在吃飯時,不貪飽,少吃幾口飯,也是好的過午不食淺問(李炳南老居士《佛學問答類編》):

問:過午不食,是否有下列幾項利益。1.容易消化,裨益健康?2.所謂‘飽暖思淫慾’。過午不食是否為了寡慾?3.修行人過午不食,是否也許一部分是為了‘節約光陰’的目的?4.餓鬼夜食。過午不食,是否為了不忍餓鬼聞香見食而受飢火之苦?5.一般的警勸說:‘節衣增福,節食增壽’。過午不食,有此利益否?以上幾點,是否正確的論說?若詳說之,還有其他利益否?

答:過午不食,有原則,亦有附帶利益,印土之制,僧侶乞食,尊者迦留陀夷日暮乞食,曾驚孕婦墮胎,佛制過午不食,與尊舉之第四條皆其原則也。列舉其他皆附帶於己有益。

問:平常伙食不好之處,中午吃得不太飽,如果過午不食,是否有損於健康?

答:按醫學五臟六腑,皆有主病,胃之病因,曰‘胃家實’。如腸中廢物尚未排出,而胃又加填滿,此即病矣,古人攝生,統戒過飽。食宜定量,不擇甘粗,量數既足,不礙健康。非但不礙健康,最低之益,亦減腸胃諸病。

問:‘過午不食’的一行,對於居士,是否亦稱重要?

答:自他二利之事,何限出家在家,但問能為不能為,肯不肯為耳。

問:以‘過午不食’之功德,可否迴向於‘消病,消罪,祈願……’?

答:善無鉅細,皆可迴向,不限於某一事也。

問:弟子已持午,唯尤想棄早餐,日持一食,因有胃病稍感不適,是否可不予理會繼續以往?

答:過午不食,是佛所制,早時食粥,是佛所許。各叢林及持律者,皆遵而行之,是早粥有益於營養,所謂粥有十益也。如早時飽飯,則無益於衛生,反害於胃,然於佛戒亦無背也。

問:過午不食在鄉村中,鄉人很親切教我們吃,如果不吃,又怕他再煮附屬品而損福,又怕他反感,如果吃會有什麼罪過?如果在家,在寺廟持過不食而出外弘法時,方便方法可以嗎?慈航法師過午有沒有吃水果及附屬品?

答:食為破齋,有事至人家,宜先聲明,則免麻煩矣。在外弘法,更宜莊嚴,以不食為佳,如事多言多,慮氣力不支,除十齋日外,可預在佛前稟明,偶爾方便。附屬品為何物?未言明,不便答。

問:佛制沙彌律儀十戒中,即有午後不食一戒,據說是悲愍餓鬼,免他見食,喉出猛火燃燒!有人說凡食物入口吐落地時,若有碎渣的食品,都不可吃!若進口裡吐落無碎渣的無論何物,都可以吃。如開水,牛乳,豆漿等,皆可食之。此說對嗎?

答:過午不食,不止沙彌律儀,不食之義,亦不僅悲憫餓鬼。大旨有十,如:一、斷生死緣,二、表中道義,三、調身少病,四、道業尊崇,五、堅固戒品,六、堪能修定,七、出生智慧,八、離鬼畜業,九、不惱檀信,十、不擾行人等,此見蕅益大師開示,尚有他說,繁不備舉。水許飲之,漿與乳,病時可與方便。若開為無碎渣者皆可食,即有乖上義矣。

問:過午不食,水果類(米湯杏仁茶)可不可吃?

答:凡含固體之類,俱不宜食。

問:佛制過午不食,誠能人人如是,則既經濟又少麻煩,是否僅中午一餐?或早中二餐?過午還用點心茶果否?初學者應如何練習方不傷身體?

答:持午者,許於清旦早餐,過午以後,只可飲水,點心水果皆不許用,此係對正式持齋者而言。既未受齋,又初練習,午後不妨暫食點心,水果,由漸少而至不食。惟清旦早餐,不宜過飽,更宜稀粥,使到正午,能作多食,午量能多,其執持時間當久,此亦練習一法也。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壽康寶鑒序講記(印光大師文鈔選編)

【人未有不欲長壽康寧,子孫蕃衍,功業卓著,吉曜照臨...

如何看待現代人的健康

問: 您在各地演講時,經常談及身心健康、幸福等問題...

【推薦】肉食有何危險

肉食有何危險? 愛斯基摩人主要以肉類、脂肪為主,平...

黃豆的營養價值

1、黃豆含蛋白質40%左右,在量和質上均可與動物蛋白比...

【推薦】佛法看身體健康的原因

昨天有人問:請問師父個問題,我一個同事也學佛,說幾...

冬令六款純素補氣補血湯

氣血不調會導致手腳冰涼、精神不振等症狀。今天向考慮...

【推薦】美好的飲食跑到嘴巴裡為何變猛火

當我們的舌根去接觸這美好滋味的時候,那甜美的滋味其...

警惕「臥室殺手」

臥室是我們修養生息、放鬆身心的地方,因此很多人在裝...

【大藏經】大般若波羅蜜多經(600卷)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一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二 大般...

【大藏經】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如是我聞:一時,婆伽婆入於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

【大藏經】瑜伽師地論(100卷)

瑜伽師地論卷第一 瑜伽師地論卷第二 瑜伽師地論卷第三...

【大藏經】悲華經

悲華經卷第一 轉法輪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

凡夫的生命是怎麼來的

譬如說我們去思惟一件事情,萬法唯是一心,的確我們很...

法清法師:佛教為什麼要叫人修忍辱

問: 俗話說,士可殺不可辱!可佛家卻叫人修忍辱,為...

從臨終關懷助念當中找出不足

從臨終關懷助念當中找出不足,什麼不足啊? 第一、我們...

過去造了很多惡業,怎樣消除這些恐懼

我們過去造了很多很多的惡業,想想因果不虛的,如果一...

說話的石門

山裡燃起了大火,只有一個山洞可以躲避烈火的攻擊。山...

聖嚴法師《佛法與教育》

佛的意思是覺,就是智慧的意思。佛法的教育是從智慧的...

文殊菩薩手持如意的啟示

從前在寺廟裡看過一尊文殊師利菩薩,白玉雕成,十分晶...

若人朝朝自反省,行無瑕疵並賢明

若人朝朝自反省,行無瑕疵並賢明, 智能戒行兼具者,彼...

皮克的99塊金幣

皮克很快樂,皮克是地球上最快樂的叫花子。 我為什麼...

迴向給眾生,眾生是不是能得到利益

還有人問,這個迴向眾生,眾生是不是能得到真實的利益...

社交場合所忌諱的27個習慣

每個人都出生在不同的家庭,在不同的生活環境成長,有...

化導二乘行人回小向大,發意往生

四、化導二乘執空不修淨土者,良以乍得我空,即生耽滯...

一函遍復講記

這篇普遍答覆信眾的信函,語言雖然拙樸,意義都是依據...

佛學常見辭彙(十三畫)

【亂心】 散亂的心。 【亂善】 亂心所做的善事。 【...

古代禪師教化弟子的方法

古代的禪師在教化弟子時,當弟子產生妄想,失去正念的...

修行的第一件事就是改造我們的業力

在祖師大德的判教當中,把我們整個大乘的成佛之道分成...

【佛教詞典】依他十喻

依他之法,無有實體,故有幻事、陽焰、夢境、鏡像、光...

【佛教詞典】烏蘇波置樓

為大勢至菩薩所說陀羅尼之名。意譯作救諸病苦。此咒可...

【視頻】聖嚴法師《知足最有福》

聖嚴法師《知足最有福》

【視頻】改過之法

改過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