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為人處事傚彷彌勒菩薩

2012/07/29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為人處事傚彷彌勒菩薩

現代人常因人際關係緊張,感到心理負擔很重,或人生的壓力太大,我們有沒有想到從自己這邊行動起來,化解人際關係的衝突?改善與眾人的關係?如果有心的朋友,就會發現我們身邊有一位無聲的老師。

在寺院的山門、甚至許多商店中,我們會見到中央供奉的一尊菩薩像,他便是 「大肚能容,了卻人間多少事;滿腔歡喜,笑開天下古今愁」的彌勒菩薩。我們看他那笑咪咪的樣子,分明是在告訴我們:「要想人際關係和諧,先要笑臉迎人,不能發脾氣,一定要歡歡喜喜。」我們再看彌勒菩薩,他肚皮很大,代表什麼都能包容,不與人計較。彌勒菩薩的形象就是教給我們要存平等心、呈喜悅相――對待任何人、任何事物,心理都歡歡喜喜、平平靜靜的,不要跟任何人計較。

彌勒菩薩有著許多令人敬服的特質,他「豁達大度」的肚量為我們所共知。心胸寬大自然會能容納別人的意見;寬大的心胸,可以轉緊張的關係為和緩,可以化怨懟為友。有一回,釋迦牟尼佛的一位大弟子被一位婆羅門侮辱,但他對於婆羅門的辱罵只是充耳不聞,未予理會。因為他知道,一個會以辱罵別人來凸顯自己的人,在個人的修養和品行上都有問題。婆羅門見到他無端被自己辱罵,不但沒有生氣,且微笑地答辯,真不愧是聖者,終於自知理虧心虛地離開了。這便是豁達心胸的力量。

彌勒菩薩教我們處人、處事均要大度一些。就拿穿鞋子來說吧,我們買鞋子都知道要多預留一點空間,否則穿久了,會因腳和鞋子磨擦得太厲害,而起水泡,或擠壓過度,以致痛苦難忍。人際關係也如此,如果心地豁達,什麼都能包容,不與人計較,也一定能營造心情輕鬆的人際關係。

我們都有過這種經驗,就是盛怒之後,再反省便會發現:「我當時也可以不必那麼憤怒的,其實事情也不是那麼嚴重,不知道他(受氣者)現在的感受如何?」但當遇到那種使人憤怒的情景時,往往會按捺不住怒火。因此,我們必須透過日常生活不斷地磨煉自己,使自己也擁有化解、疏導憤怒的智慧和能力。由於我們不是頓悟的聖者,便只有靠著時時關照自己內心的功夫,使自己臻於能忍辱、能容人的寬懷境界。

我們還應該傚法彌勒菩薩笑口常開的個性,並學習他用積極開朗的態度面對一切問題。在這充滿自私自利染污、過分宣揚競爭的繁華世界之中,唯有以最自然無爭的態度,並處處流露服務他人的意念,才能散發人性至真、至善、至美的光明面。日諺有云:「笑門福來。」如果你想要福氣的話,就在每天用真誠的笑容迎人吧!

在與人相處時,多在心裡想想彌勒菩薩,多在行為上傚彷彌勒菩薩,您會發現另一番和諧、美好的新境界!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耐得住才能成就大器

記得過去有一部日本影片,內容描述孫悟空修行的過程。...

順境時用精進法,逆境時用忍辱法

我們看下面的九跟十,講到果地的功德。 九、安忍內外諸...

臉皮薄的人要如何擺脫這種煩惱

問: 我是個臉皮薄的人,社交圈子很小,不敢當眾講話...

平生四辱成就曾國藩

曾國藩曾在給弟弟曾國荃的一封家書中特別談到了自己一...

去除比較計較,回歸平等自性

有一個學僧道岫,雖然精於禪道的修持,但始終不能契悟...

法忍和生忍

一個修行人修福要有忍性。忍一般分為法忍和生忍。生忍...

閑居之地是非多,如何才能不畏人間輿論

閑居之地, 指視昭然, 吾雖掩之甚密, 文之甚巧, 而...

不計較與肯吃虧

受人羞辱、親人離世、三餐不濟,因而煩惱,這是合理的...

【大藏經】楞嚴經四種清淨明誨

佛告阿難:汝常聞我毗奈耶中,宣說修行三決定義。所謂...

【大藏經】【註音版】朝時課誦

根據《靈岩山寺專修淨土道場念誦儀規》(印光法師鑒定...

【大藏經】【註音版】華嚴經普賢行願品

普賢行願品...

【大藏經】【註音版】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如親四怨的冤家

什麼叫做如親四怨呢?大概意思就是說看上去好像親人一...

別被不重要的目標阻擋了人生的方向

人的一期生命,掐頭去尾,老天爺剛好把中間的五十年留...

一心念佛,別留戀這個假殼子

諸位在家居士,如要你們粗衣淡飯,學做佛,那是不可能...

祭祀神明不用牲禮

祀神不用牲 杭俗歲暮祀神,大則刲羊蒸豚,次則用豬首雞...

大安法師:放生如何才能如理如法

問: 放生的意義及其事項,怎樣做如理如法?戒殺和放...

古人用功不肯剎那離開工夫,故能當下悟道

有人問趙州:云何是大道?州云:平常心是道。又問:我...

人命在呼吸間

佛在世時,有一位頻沙王,是佛陀的大護法,他有位很好...

今人修行,為何念佛者多,往生者少

夫百千法門,同歸方寸。河沙功德,總出心源。一切逆順...

女人為什麼有貧富貴賤和美丑

勝鬘夫人是舍衛國波斯匿王之女,也是逾闍國的王妃。...

均提沙彌為何前生墮落為狗

佛在世的時候,和現在一樣,就是有很多的人做生意,像...

變化的只是我們的感覺

有個人在市場上買了一個青花瓷瓶,價錢還算公道,做工...

貪瞋癡放不下,八苦離不開的

持戒就是修福!一切不利於眾生的事不作,不利於眾生的...

藏傳淨土法門弟子的問答

問:昨天聆聽你的開示,頗感受益匪淺,感恩法師。可是...

【推薦】學道須具足五種正信

第一要信自己方寸中一個喜怒哀樂底主人翁,覿體與三世...

大慧宗杲禪法心要——禪病種種

知道了用功方法之外,參禪之士尚須提防禪病,以防走錯...

斌宗法師《我人生死之由來》

前言 學佛主要在求離苦得樂,生死之苦冠於一切,同時...

【佛教詞典】律儀

【律儀】 p0857   瑜伽二十二卷十三頁云:有處世尊宣...

【佛教詞典】應說正法

【應說正法】 p1400 瑜伽三十八卷十六頁云:菩薩為他說...

【視頻】護生卡通:鯨魚報恩

護生卡通:鯨魚報恩

【視頻】昌義法師《2004年廣靈極樂寺佛七開示》

昌義法師《2004年廣靈極樂寺佛七開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