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眾生皆有佛性 不宜殺生慶賀

圓瑛法師  2014/06/18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眾生皆有佛性 不宜殺生慶賀

佛說一切眾生本來是佛,只因無明妄動,是為大咎。從真起妄,迷上加迷,依惑造業,依業受報。由因感果,以善惡而定升沉;隨業受身,現輪迴而招生死。胎卵濕化,諸趣紛然;大小妍媸,群生複雜。然形骸雖異,本覺之佛性無殊;人畜攸分,貪生之心理一致。詎可以我強而欺彼弱,將他肉而養自身耶?

佛制戒律,第一戒殺,凡有命者不得故殺,應生孝順心、慈悲心。佛說此言,誠為大孝,佛以孝為戒,信不誣也。吾人無始至今,生生皆有父母,六親眷屬,凡未了生死、未生極樂,難免有墮於畜道者。既無天眼宿命之通,罔知罔覺;而行宰殺烹食之事,可痛可悲。若是親屬殺而食之,則孝心何在?

試舉一事以證之:昔日南京金耕縣有養驢家,子生三歲,而母即死,生平未有善業,遂墮驢身,即生其家,已十六年。一日負糧食返,身老行遲,子怒而鞭之,皮破血流;驢顧其子,悲哭不已,子不知其為母也。是夜神託夢告言:「驢是汝母,因竊汝父四銀,故墮作驢,今後勿痛鞭也。」子覺,遂養驢終其身,不使荷負。以此而證,故對畜類應生孝心也。

又畜生改形易報,罪業使然,怕死貪生,與人何異?蚊見撲則飛,雞遇捉則奔,飛奔何為?圖逃命也。羊知殺則跪,牛入屠則哭,跪哭何故?求饒命也。想此淒慘情狀,豈忍殺之食之,應生慈心也。

有謂天生萬物以養人,故以食肉為應分。豈知萬物非指萬畜,以米麥豆蔬等乃謂之物,可以養人。上天有好生之德,安有生畜養人之理?世之殺生者乃恃強欺弱,恣意殺害畜類,懷恨在心,終圖報復;望勿貪口頭滋味,而與畜生結下累世冤家。古云:「殺生直以自殺。」請味斯言,痛改前非。世有邪說,謂畜生若不殺之食之,則日見其多,將有食人之患,此言望勿聽信。世間貓狗,殺食者少,亦不見如雞鴨之多,足證其謬。又殺生之因,能招殺伐之果。古云:「欲知世上刀兵劫,但聽屠門夜半聲。」是知世界之大戰本由殺業醞釀而成,琉璃王之滅釋種起於食魚之冤,可為確證。

世人每以食肉為榮、吃素為恥,如逢誕辰、生子等日,廣集親朋,多設筵席,恣殺生靈,不肯營辦素食,但顧自己之虛榮,不惜眾生之身命。豈知殺生慶生,因果相反,為祝自己長壽,竟令畜生夭壽;為慶自己一子生,竟令畜生多子死:凡有仁心,豈忍為之耶?

世界提倡素食會本我佛慈悲宗旨及儒教忠恕之心,深知畜類之義心仁性不亞於人,黿能懷物以診瘡,狐解臨井而報德,可為明證。故聯合同志,提倡素食,藉弭殺機,保全物命。果能由少而多,自近及遠,推行全世界,人人戒殺素食,豈僅物類得免殺戮之災,亦即世界可弭刀兵之劫,其造福於兩間者豈可得而思議哉!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圓瑛法師文章列表

印光大師示戒殺之要

【原文】 天地之大德曰生,如來之大道曰慈。人物雖異,...

【佛學漫畫】曾經做屠夫的罪業,怎樣才能徹底去除

一禪法師的往生故事...

殺生果報事例

眾生最愛惜的是自己的寶貴生命。不論是以強、中、弱哪...

【推薦】送別公公——我所親見的死亡過程及思考

今年二月二十六日,久病於榻的公公病逝於長沙。最後的...

烏龜感恩 驚呆賣龜人

有一次,我到寶雞開會,路過文化宮門口時,碰見一個男...

獵人聞法得道

昔日,佛陀在摩竭國甘黎園中城北石室窟中說法。當時有...

不要為了吃素而與家人生煩惱

選擇吃素,原因多種。有些人是為自己的健康,有些人是...

佛教是如何看待離婚與自殺現象的

在戒律之中有著明確的規定,佛教徒不可以自殺,如果自...

【大藏經】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天台止觀有四本:一曰《圓頓止觀》,大師於荊州玉泉寺...

【大藏經】百喻經

百喻經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蕭齊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譯...

【大藏經】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序 朝議大夫直龍圖閣權江淮荊淛等路...

【大藏經】右繞佛塔功德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僧及...

念佛人的心中,要有兩個相狀

但淨土宗的修行方法──它是從一個無相的心性當中,重...

既然佛法能治病,為何法師還要求醫問藥

最近腳部做了個小手術,做完隨手發了個朋友圈,一是告...

送接灶神的意義和儀規

一、送接灶神來歷 每年農曆臘月(十二月)二十三日,是...

劫運下的悲慘世界

編者按:本文選自倓虛大師《影塵回憶錄》第十八章之科...

終極的敵人是人心中的惡

不要用自己的標準去要求所有人。我們看不慣的人和事,...

用計數念佛還是清淨心念佛好

問: 用計數念佛還是清淨心念佛好? 大安法師答: 這...

有什麼好爭的

世間萬物萬象,放得下,自然爽心怡神,萬丈洪岩倚碧空...

這十種念佛,就是利用種種習性來入道

(上) 《莫到老來方修道》,我們繼續講第九修持門的淨...

假如動物會說話...

1980年福建,有一頭從屠刀下被解救的牛向著人們下跪感...

精進以持戒為第一

百丈禪師的從林二十法則中說:從林以無事為興盛,修行...

常律法師:修持藥師法門的感應實例

藥師經云: 「第三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以無量無...

念佛時妄想紛飛,該怎麼辦

問: 我念佛時妄想紛飛,都是對世間的貪瞋癡,想清淨就...

戒律中為何反對飲酒

佛教是反對飲酒的,無論在家、出家,戒律上都一律禁止...

隨喜一切眾生的無量功德

佛教四大菩薩之一的普賢菩薩有十個修行大願,其中第五...

六字明功德頌

嗡 能消除天界生死苦, 嘛 能消除非天鬥爭苦, 呢 除...

勝鬘夫人的十大弘誓

勝鬘夫人是佛教的模範優婆夷,也是一位典範信女。她是...

【佛教詞典】大施會

(行事)又曰無遮大會。不擇貴賤上下。會一切之人而以...

【佛教詞典】尼寺

(雜名)比丘尼所住之寺也。世親傳曰:於阿輸闍國起三...

【視頻】百字明咒(21遍)

百字明咒(21遍)

【視頻】妙境法師《烏陀夷尊者巧度婆羅門女》

妙境法師《烏陀夷尊者巧度婆羅門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