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烏龜感恩 驚呆賣龜人

2012/07/18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烏龜感恩 驚呆賣龜人

有一次,我到寶雞開會,路過文化宮門口時,碰見一個男孩約十八、九歲(河北口音)背著四隻約20餘年齡的大烏龜,在街道叫賣,當時圍觀的人很多。四隻烏龜身淨背有花紋特別好看。有的人很想買但卻嫌價太高。

我問小孩,一隻龜賣多少錢,小孩說,每隻30元,我說:「能不能少,我四隻全部要。」小孩說:一分也不少。說話口氣較硬,我知道降價看來無望。從上午到下午一隻也未賣出手,「也許這四隻烏龜與我前世有緣吧?」(等我呢?)我當時想:「四隻烏龜出手後,就會被人殺吃,太可憐了。」我決定全部買下放生。就對小孩說:「四隻烏龜我全要,價錢就按你說的辦,但你必須跟我走,將它們放到河裡去」(因為我害怕)。

小孩說:「可以。」小孩跟我叫了一輛紅色夏利出租車,帶上烏龜一同坐車到遠離寶雞市約5華里外較深的渭河水岸去放。當把烏龜放到水中後,出現了神奇的現象,這種現像我從書本上曾多次看到,雖從未經歷過但我很相信這些,從這次放生烏龜的親身經歷中,確實證明了書本上所說的:不論哪一類眾生靈性都是一樣的。

當把四隻烏龜放到水裡去以後,四隻烏龜在水裡轉了一個圈,便同時回到岸邊,頭伸起來,好像在聽我們說話。等了一會,四隻又回到水裡去轉了一個圈又回到岸邊,頭伸起來,眼睛在閃動,望著我們三人,也不怕我們再來抓它,就這樣往返了三次,最後一次上岸邊,我對它們說:「來生轉世後,多做善事,多做好事,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我說完後,用手給四隻烏龜再見,四隻烏龜也伸出前左腿向我們再見多時,才返回河裡去了。

當時在場的司機和賣烏龜的男孩都給嚇愣了,司機說:「當時把我嚇的頭髮都立起來了」;賣烏龜的小男孩說:「我今生再也不做這個生意了。」

我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他和人是一樣的,只是它的外型和外面披的皮各不一樣,神識和靈性是和人類一樣的。」

這件事,教育了賣烏龜的小男孩和出租車司機,司機說:他從前是一個殺過20多年豬的食品廠屠宰人員,他從今往後再也不傷一個生靈了。

這件事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望眾人千萬不要貪圖美味無故傷害一個動物,一切眾生皆有靈性,它們確實太可憐了,要珍惜它們的生命,保護它們。就是保護我們自己。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放生巨龜得善報

二十世紀初在台灣一個叫金包裡的地方,有個慈善家林老...

泥問佛祖

泥土問佛祖:我以全部的生命滋養荷,荷高貴美麗,享盡...

螞蟻三昧

燒香的時候,突然看見一隊螞蟻,從莊嚴的佛像爬過,它...

代眾生受苦的精神

有人經常問我這個問題,我布施了之後有這麼多倒霉的事...

天下最大惡行就是殺生

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

魚販與老和尚的故事

在某個寺廟裡有一位年老的和尚,出家已經很久了。但是...

證嚴法師:普天三無

明理者要有寬大的度量,來容納世間的人事,不可得理不...

素食讓我回歸天性

能主宰自己的生活以後,我自然選擇的是素食。這並非因...

【大藏經】佛說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羅尼經

爾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是時世尊思惟觀察。愍未...

【大藏經】唯識三十論頌

唯識三十論頌 世親菩薩造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 奉詔譯 護...

【大藏經】【註音版】十善業道經

十善業道經...

【大藏經】佛說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

佛說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卷上 佛在羅閱...

【佛學漫畫】降魔

擬心時,被擬心魔縛,非擬心時,又被非擬心魔縛,非非...

吃葡萄的哲學

在一個果實飄香的秋季,一隻老狐狸無意間經過一個四週...

宿緣所追,今復來矣

智者大師在天台教裡面,那是了不起的一位大祖師,他的...

但行善事,莫問前程

《涅槃經》說:善惡之報,如影隨形;三世因果,循環不...

「專修」和「雜修」的劃分

善導大師講的這個專修和雜修的情況,確實善導大師講專...

禪修應該要注意些什麼

通常凡是有心或有興趣於禪修的人,比較不容易有宗教層...

錢要放在哪裡才保險

很多人都知道,把錢放在自己家裡並不保險,因為可能會...

【推薦】歷代祖師大德放生開示

智者大師 智者大師相傳為釋迦牟尼佛乘願再來,隨陳時...

打坐完有這兩點需要注意

前面是講調心調息,現在看調身。 然後微微動身,次動肩...

學佛之人所作所為,必須高出平人之上

若欲化人,必須自己實行,人自生信。光所言實行,尚不...

挫折與收穫

在古印度的時候,常常發生乾旱或是水災,因此,老百姓...

神通抵不過業力

唐朝代宗大歷年間,有一位隱士叫李源,原先是位貴族子...

若不以教印心,終落邪魔外道

佛祖一心,教禪一致,宗門教外別傳,非離心外,別有一...

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找到的工作不想做

道德首要做人基,學是成就功德地,耐得人事多歷練,心...

一門深入和廣學多聞兩不礙

許多學佛的人把一門深入和廣學多聞對立起來,認為一門...

修福從珍惜一粒米開始

一粒米在現代人眼中,談不上有什麼價值,但要知道需多...

【佛教詞典】外空

【外空】 p0492 瑜伽九十卷二十一頁云:外空者:謂超過...

【佛教詞典】尼乾陀若提子

梵名 Nirgrantha-jātaputra,巴利名 Nigantha-nātap...

【視頻】淨界法師《賢面長者墮為毒蛇身》

淨界法師《賢面長者墮為毒蛇身》

【視頻】《百載寶蓮》香港寶蓮禪寺

《百載寶蓮》香港寶蓮禪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