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當下即是覺悟的道場

2013/10/14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當下即是覺悟的道場

道場不在別的地方,就在此時,就在此地,就在此心。在每一刻回到你內在的覺照。

我們一直在尋找,想從這個世界上,為這個身心找到一個安身之處。我們去賺取財富,製造許許多多的關係,學習各種知識,不斷地參與各種訓練,為什麼呢?就是想為自己找一個安身立命之處。那麼,這麼久以來你找到了嗎?你想從哪裡去找呢?

佛教裡有一首偈子:「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爾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這首偈子說的是:所有的道場都不在別的地方,覺悟不在別的地方,佛不在別的地方,和平安樂不在別的地方,解放和自由也不可能從別的地方、別的世界獲得;你所追求的所有幸福、快樂、安全、平和、寧靜,都不可能從別人或者別的地方獲得。所有的事情都要靠自己,你只能從自己那裡獲得。

因為那個覺悟的世界就在你的心裡。

我們每個人的生命就像靈山、就像佛塔一樣,就像佛的淨土,就是佛的一個道場,道場就是修行的地方。你所有的成就都要從這個地方獲得,從你生命的當下獲得,從你當下的身體,從你當下所有的煩惱中獲得。

道場在哪裡?道場就在你當下這一念心裡,包含著你所有的煩惱障礙和所有的智慧能力。這所有的煩惱障礙、智慧能力都是你真正修行的道場,你不需要再從別的地方去尋找道場。你是從生命的道場裡來,還是一直用這本來的道場去尋覓另一個外在的道場?在覺悟的心看來,在在處處都是道場。

真正的道場,出自你這一顆完完全全的真心。當每一刻你的心完完全全都在道的狀態,與一切事物真相相合的時候;隨順因緣,而不是掉在煩惱、恐懼、鬥爭、不安、是非種種的狀況的時候,那你的心就是道場。而離了這個行道之心,你還能從哪裡找到道場呢?

如果你離開「覺」去四處尋覓道場,就叫「背覺合塵」。覺就在這一念心裡。我們之所以是凡夫,之所以有種種的問題,就是因為我們看不見它或不去看它,而從這裡轉過身,要去外面找覺悟。外面是什麼呢?外面就是「塵」,我們總想從塵裡面找到覺悟,想從外在的環境裡找到覺悟,想從別人那裡找到覺悟,或者想從佛陀、從菩薩、從智者那裡找到覺悟。

「將心覓道,永無了期。」你用這樣的心去尋找道、尋找覺悟,永遠也找不到。每天從許許多多的地方去學習,到處去尋覓的時候,你已經錯過了那個最重要的道場,就是那個充滿覺悟的真心。當下瞭然覺知的真心就是最真實的道場,沒有任何虛假。

為什麼它沒有虛假呢?因為除了當下這顆真心展現的所有以外,你還能找到另一個真相嗎?你能夠找到、並把過去的任何事實呈現在你的面前嗎?你能把未來呈現為現在嗎?而此刻你所覺知的全部都如實映現在你的面前,真心映現出了整個世界,無論是山河大地,還是所有的生命,都在每一剎那的真心裡完全地顯現。它顯現成什麼樣子就是什麼樣子。所以,這一刻的心是無虛假的真心,是全然的真心,是全然的覺知。

所以,道場不在別的地方,就在此時,就在此地,就在此心。

因為有這樣的真心,才能夠有所行動和行為,所以真心能夠發行。你有沒有留意到,這心每一刻都無住不停?所有的造作、行為、體驗、創造都在什麼時候發生呢?你說的你想的,包括貪瞋癡、包括戒定慧,包括所有的好事或者壞事,在什麼時候發生?只有在這一刻,在你行動的時候,而不是在別的時候。所以,在行的這一刻就是道場。

我們相遇的這一刻,是不是一個行?這就是一個道場。我們對話的時候,我們跟人相處的時候,甚至我們吃飯的時候,睡覺的時候,都是道場;甚至生氣的時候,也是道場。

有人經常想,說我到廟裡去就能修道了,不到廟裡就修不成道。那你在廟裡的什麼地方修道呢?即使在廟裡,都在什麼地方修道?在每一次舉心動念裡修道。如果你在此處起心動念、行為造作的時候,與道不相合,那你在什麼地方會變得相合呢?如果你能夠在廟裡與道相合,那廟是什麼呢?是廟讓你變得與道相合嗎?是佛像讓你變得更接近道嗎?

有人說我有了錢再修道,我有了時間再修道,我有了好的老師再修道。那你幾乎沒有機會修道,因為這不過是你不想與道場相應的藉口而已。你即使有了老師,不一定是佛,而你要找佛,佛又不在,已經圓寂兩千多年了,你是碰不到的。所以你總也沒機會碰到那個佛,也永遠不會與道相合。

所以,真正的修行,就是從此刻你真的遇到內在的佛開始,從那個真心覺悟開始。你的每一刻、每一個行為、每一個造作的當下,都跟自己的佛在一起的時候,你就是道場了。以清淨心去行一切法的時候,一切法皆清淨,你就能夠創造一個完全清淨的世界。

深入、持續、不間斷、無差別的那顆心就是道場。不是我此刻在覺悟,下一刻不在覺悟了;如果你向內觀察一下的話,就能發現——覺悟一直在那裡呈現!但剎那間,我們不自覺地掉進了煩惱、是非、人我中,因此我們的功德剎那剎那地散盡。

所以,修行是每一刻的事,覺悟是每一刻的事。只有當每一剎那都在覺悟的道場時,我們的功德才能夠增益,智慧才能夠持續不斷地增長。

這不是理論。每一刻回到你內在的覺照,那裡才是你真正的道場。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凡所有心皆稱迷心,心本無生始稱悟心

參禪人,守住一門做工夫。何以專辦此事,盡此一生,尚...

白居易《八漸偈》

唐貞元十九年秋八月,有大師曰凝公,遷化於東部聖善寺...

隨緣就是家鄉,放下就是道場

虛老在世的時候,經常講這兩句話:隨緣就是家鄉,放下...

覺悟和慈悲永遠是形影不離的

當我們觀看孩子們玩耍時,我們大多數時候會想到他們的...

生活的迷失與覺醒

現在有不少人學佛是從功利的目的來求神拜佛。如果從功...

菩薩到這世間就是讓我們醒夢

菩薩在這個時候,由觀照眾生的苦來發菩提心。所以菩薩...

生命感悟法語系列

生命感悟之一 佛陀教我們,好好運用今生為死亡早做准...

本來什麼都沒有,只是循業發現而已

《楞嚴經》把我們一念心性的體用做一個說明,如來藏簡...

【大藏經】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天台止觀有四本:一曰《圓頓止觀》,大師於荊州玉泉寺...

【大藏經】佛說百佛名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

【大藏經】雜譬喻經

(一) 昔有比丘聰明智慧,時病危頓,弟子問曰:成應...

【大藏經】【註音版】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弘化社32分本)...

自我意識太強的人,要離開娑婆世界很難的

你自我意識太強的人,你要離開娑婆世界很難的。因為你...

身心愉悅的秘訣在於能夠放得下

一定要從現在開始,就要用佛法的般若妙慧,把我們對這...

在家如何修行才最高效

我們在家居士為了生活,還得有個生活手段,所以每天要...

梁武帝對佛教的貢獻

梁武帝(502-549年),名蕭衍,字叔達,小字練兒,南蘭...

讓生命每一刻都變得有意義

一切依發心而定 懂得如何過日子極為重要。我們必需知道...

【推薦】反省是智慧的源泉

人類的智慧從何而來?「反思」、「反省」是重要的源泉...

參禪前要注意的三個先決條件

參禪要有絕對、不動搖的信心,這對我們的修行非常重要...

妄想不管煩惱不停,你修行什麼呢

學佛的主要任務是戒定慧三無漏學,你仔細觀察一下,晝...

105歲「佛門泰斗」談養生與修心

中國佛教協會名譽會長本煥老和尚,是當今碩果僅存的絕...

吃肉的危險

(一)吃肉易得心臟病 美國每年至少有一百萬人患心臟...

不去實行,你就不能證得

在學佛之後。很多道友總感覺自己所學的不夠。了解的不...

聖嚴法師:如何種植福田

有一回釋迦牟尼佛向一位農夫托缽,農夫卻對佛陀說:「...

為什麼要讀誦楞嚴咒

一、楞嚴咒是正法的代表,它關係到法運,世界上多一人...

不要忽略名號的無量光、無量壽

我講一個念佛的公案給大家參考,這個公案出自《念佛法...

無論晝與夜,應常念佛陀

喬達摩弟子,常善自醒覺, 無論晝與夜,彼常念佛陀。 ...

這些在家居士團體,易養成我慢之心

優婆塞與優婆夷是佛門四眾弟子,譯為近事男與近事女,...

【佛教詞典】石屋洞

位於浙江九曜山西南之石屋嶺下。洞壁上有五一六尊大小...

【佛教詞典】十種善知識

一、令住於菩提心之善知識,   二、令生善根之善知識...

【視頻】夢參老和尚《入真實慧,對治病苦》

夢參老和尚《入真實慧,對治病苦》

【視頻】淨界法師《心迷法華轉,心悟轉法華》

淨界法師《心迷法華轉,心悟轉法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