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學佛的目的與任務

2012/09/03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無論做什麼事,都有一個目的。做事如果不預定一個目的,不但浪費時間,徒耗精力,而且結局也決不會收到美滿的效果,甚至或會留下許多懊悔,造成自己一生的遺憾和不幸!

學佛,自然也需要認清目的。學佛的目的是什麼呢?簡單的說,就是‘轉迷成悟’和‘離苦得樂’。

迷和悟,是相對的名詞。迷就不悟,悟就不迷。不迷,就是聖者;不悟,就是凡夫。凡夫愚昧,不明人生理性本然的真如,也不明宇宙緣起無常的事相,所以執我執法,起惑造業,流浪生死,長淪苦海。佛號覺者,覺而不迷,有大智慧,對於人生理性的真如,宇宙緣起的事相,有透徹的理解,知道是緣生性空,緣起無我,不從執著,再造惡業,自尋煩惱,以招苦果。這便是迷悟的界線,也就是聖凡的分野。

因此,學佛的目的,不外乎轉迷為悟,轉凡成聖。但迷是迷個什麼?悟又是悟個什麼?乾脆的說:迷是迷昧真理事實,不知修習戒定慧的道法,反而成了貪瞋癡的煩惱;悟是悟理見性,明辨事相,從而修戒習定,由定發慧,便可決破無明的羅網,截斷生死的根源,證登涅槃的彼岸,生起離苦得樂的勝用。

離苦得樂,是學佛的目的,也是成佛所起的殊勝妙用。人生痛苦多端,但歸納的說,不出物資的苦和精神的苦。衣不蔽體,食不充腹,住難遮身,行無舟車,都是物質缺少的痛苦;至於精神的痛苦,那便是一個慾望。慾望一起,想這不成,想那不得,沒有金錢,想金錢,有了金錢想子女,有了子女想做官,有了官做想長命。像秦始皇那樣,派遣徐福入海求仙;漢武帝那樣延召方士煉丹,希望自己長生不老;結果是幻夢一場,終歸於空,不但難填欲壑,精神上仍是留下了一種無可彌補的缺憾和痛苦。

為了世人沉迷,所以我們提倡學佛,因為佛法教人清心寡慾,解結去縛;而能獲致這種修養,使身心恬澹寧靜,少欲知足,必須要了解諸法性空、緣起無我的道理,對於世間一切的事物,看得透徹,不爭不執,即於現世,便可減少許多自尋煩惱的苦痛了。若再能依戒定慧的三學去修習,斷除貪瞋癡的三毒習氣,那麼,就可獲得出世解脫的涅槃之樂。

但是,學佛的任務,還不光是為自己解決痛苦,尋求快樂;還要普為一切眾生解除苦難,得到快樂。在現世少欲知足,減少煩惱的痛苦,或修習戒定慧的道法,得證涅槃。這都是在消極方面,為了自己要離苦得樂,所達到的目的。我們在達到這種目的之後,更須進一步地拿出積極的精神,來為社會服務,來教導社會,來化度社會,來為社會廣大的人群謀福利,使廣大的人群都走上離苦得樂的境地。像佛說:‘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像地藏大士說的:‘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學佛的人能夠這樣做,那麼,不特學佛的目的達到,亦是學佛的任務完成。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香港理工大學前校長:我為什麼信仰佛教

潘宗光,金紫荊星章獲得者、太平紳士,1940年出生於香...

學佛什麼事能求什麼事不能求

問: 學佛什麼事能求什麼事不能求?請師父開示。 能弘...

印順法師:人生究竟為何事

人生所為何事?平常人只說學佛,但為什麼要學佛?其根...

學佛人的十八項過失

(一) 為了成就世間法而息隱住山,乃學佛人之過失。 ...

學佛人不應偏重求知,而忽略力行

普通人研究佛教,多偏重求知,忽略了力行,這也是眾生...

奧運冠軍邢傲偉的學佛心路

誦經得和 奧運村的運動員都有各自的宗教背景,裡面就提...

學佛的目的在於解脫自在

學佛的目的,在於解脫、自在。而不少人,學佛之後,處...

這兩種人難入道

遇苦、受苦、知苦、覺苦,當下生什麼心?厭心還是怨心...

【大藏經】佛說無量壽佛名號利益大事因緣經

我聞如是: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千...

【大藏經】佛說無量清淨平等覺經

佛說無量清淨平等覺經卷第一 佛在王捨國靈鷲山中,與...

【大藏經】佛說出家功德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毘舍離國。食時到,入城乞食。時毘...

【大藏經】過去莊嚴劫千佛名經

三劫三千佛緣起(出《觀藥王藥上經》) 宋畺良耶舍譯 爾...

到底什麼是戒體呢

《資持》云:納法成業名體。到底什麼是戒體呢? 在律上...

以此三心而念,感應必至也

你現在要專心在一個上面,專心之後,力量就非常大。多...

修行應發三種心

從上諸祖教人參禪,雖有超佛越祖之談,其實要人成佛作...

傅大士《十勸頌》

傅大士(497569)是齊梁之際著名大居士,又稱善慧大士,...

好心真的能有好報嗎

我們都知道,慈悲是佛教的根本,而因果律則是佛教理論...

與人方便自己方便

俗話說瞎子點燈白費蠟。有人卻不這樣認為,盲人點燈,...

業力要得果報,有兩個條件

在整個藏教的《阿含經》,它在處理我們的生死業力這一...

善良是心間綻放的花

善良,是心間綻放的花,它遠離喧囂的岸,收斂著剔透的...

成事不必在我,隨喜一切功德

佛教興衰在人事的和合。在《涅槃經》上說:魔王要是看...

怎樣調整我們錯誤的心態

大乘佛法有八萬四千個法門,但是我們可以把它歸納成兩...

「離苦得樂」的新髮型

在當醫生的時候,有一天我下班以後就去美容院剪頭髮,...

形式

到鐘錶店去買表,看了半天感覺所有的表形式都很普通,...

末法眾生,根機淺薄,匪仗佛力,決難了脫

竊以末法眾生,根機淺薄,匪仗佛力,決難了脫。是以必...

老中醫詳解米飯的功效

米飯是中國人的主食,很多人不知道,米飯除了能夠充飢...

【推薦】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這個地方講到多欲為苦,就是講我們對慾望越執著,就會...

墮落到畜牲道,都是自心所招感的

大的苦厄即指三界內六道眾生的分段生死,指三界內(欲...

【佛教詞典】權實止觀

指天台宗之三權止觀與一實止觀。三權止觀,即佛於法華...

【佛教詞典】業道

(術語)三道之一。善惡之所作,使人向於六趣,故名為...

【視頻】夢參老和尚《善學於法,解脫自在》

夢參老和尚《善學於法,解脫自在》

【視頻】界詮法師《今人切不可隨意搞經書會集》

界詮法師《今人切不可隨意搞經書會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