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這兩種人難入道

界詮法師  2020/05/04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這兩種人難入道

遇苦、受苦、知苦、覺苦,當下生什麼心?厭心還是怨心?

常人遇苦心生抱怨,以為都是別人惹的,或是自然界造成的。這樣容易造成心理不平衡,多生苦惱、熱惱;如果生厭心,了知苦之真相,則能從厭離心到出離心,再到迴向心。

人世間苦啊,修行念佛勤求出離,一心迴向往生。一切眾生無不是苦,應生悲愍眾生同願成佛的心。

有些人表現老實,似乎沒事,可心沒活過來。貪瞋癡慢十分細密,只看別人不是,從未看到自己的問題,缺乏同情心,此類人難修。

有一類人則過於感情,情緒化嚴重,性情難調。今天這樣,明天那樣,容易與人記恨,此類人則更難修啊!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界詮法師文章列表

求生西方後為何要發願到娑婆度眾生

問: 請問法師我們一心祈求生西方,但是為何又發願要...

欲速脫輪迴之苦,莫如持名念佛

念佛求生淨土,乃一門圓攝百千法門,非舉一廢百也。但...

聖嚴法師《化自私的慾望為奉獻的願望》

佛教的觀念認為,人生除了生、老、病、死四大基本苦惱...

了解並管理這顆心

心既是痛苦的源泉,也是快樂的源泉。 我想大家應該有這...

了解果報的痛苦,才能怖畏當來的果報

古德說:開悟的《楞嚴》,成佛的《法華》。所以從這個...

怎樣改掉愛計較的毛病

問: 師父,我特別愛計較,這個毛病怎麼改啊? 慧廣法...

大安法師:文化人學佛的通病

文化人學佛,大多好樂研究教理,總想從經卷中得大總持...

清淨光明真富貴

在波羅奈城有一位長者之子耶舍,非常聰明且富貴勝人,...

【大藏經】教觀綱宗

教觀綱宗 (原名一代時教權實綱要圖。長幅難看。今添四...

【大藏經】觀無量壽佛經疏

觀無量壽佛經善導疏重刻序 印光法師 人生世間,禍福吉...

【大藏經】淨土五經日誦集要(淨宗早晚課)

序 諸佛如來出興於世,唯欲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淨...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無常經·臨終方訣附

佛說無常經·臨終方訣附...

驢肉是這樣來的

在我上下班的路上,有一處驢肉館。幾乎每到傍晚,門口...

把心靈的力量與彌陀的大悲願力結合

淨土宗的修學特色,它是一種本尊相應法門,一般的聖道...

在家人從朝至暮的修行方法

一、修行功夫貴恆常 很多初發心的人來問:老和尚!弟...

快樂不是一個地方,而是一個方向

從前看童話書,有許多是關於王子和公主的故事。這種故...

六種果蔬讓你更帥更靚

1、西蘭花。 富含抗氧化維生素C及胡蘿蔔素,專家證明是...

這些名言都是有後半句的

1、父母在,不遠遊 原文:子曰:父母在,不遠遊,游必...

唯此一法,皆於現生往生西方

《西方路》書中,權、實、頓、漸辨疑之文,須先明權、...

家裡哪個位置供奉佛菩薩像好

問: 家裡哪個位置供奉佛菩薩像好? 正如法師答: 家...

生氣時不妨先做這三件事

俗話說氣大傷身,但很少有人能在怒火沖頭的時候做到心...

學佛要從做好身邊小事開始

佛經上告訴我們,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意...

修行人怎可把這個色殼子看得這麼重

在雲門寺方丈室後之假石山上,種了不少奇花異草。假石...

【推薦】你有業障,但是你不要去刺激它

當我們在建立佛教的思想來建立正見的時候,當然我們就...

專注這句佛號,不管念頭怎麼樣

問: 弟子時常靜坐念佛很攝心,但是在念佛堂、唱佛號時...

各宗要略——淨土宗

史略 彌陀淨土,源於晉代慧遠大師,於廬山結白蓮社,在...

少康法師傳念佛法的妙計

少康法師是淨土宗五祖,少年出家,歷學法華、楞嚴、華...

【推薦】你有沒有想到工作就是修行呢

以前常聽到老師講要放下,我並沒有真正地領悟個中意義...

【佛教詞典】所見所聞所覺所知

【所見所聞所覺所知】 p0744   俱舍論十六卷十五頁雲...

【佛教詞典】八定

定,收攝散亂之心而歸於凝然不動之狀態。色界、無色界...

【視頻】印光大師論孝法語

印光大師論孝法語

【視頻】依空法師《佛光菜根譚》

依空法師《佛光菜根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