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精進破懈怠

夢參老和尚  2015/08/19  大字體  護眼色

精進破懈怠

懈怠一定墮落。懈怠就是人沒有自信,身體很懶,懶得不得了。懶到什麼程度呢?懶到給他做個大餅,擱到他脖子上,他都餓死了。大家聽到很笑話吧?他只吃前頭這一點,人懶到這個程度,一天什麼都不幹。他的太太要回到娘家住,我這個先生怎麼辦呢?恐怕他餓死,就給他烙很大一張餅,套在他脖子上,這回該餓不死了。等到他太太回來,他還是餓死了。怎麼餓死的?他就吃前頭這一點,後頭的拿手動一動,他都不動。雖然是形容詞是個笑話,人懶就是這個程度。還有人這樣說,饞的人就要當廚師,一天盡吃好東西。這句話都錯了,廚子吃不下了,他一天在那兒炒菜,油煙嗆的,他只能喝點醋,喝點湯,他吃不下。

還有說懶人要出家,為什麼?他說和尚什麼都不用幹。他根本沒當過和尚。我看到一首詩,我就想到這個人沒當過和尚,也沒了解和尚,也不知道寺廟怎麼回事。「鐵甲將軍夜度關,朝臣侍漏五更寒,日出三竿僧未起,看來名利不如閑」,看來好像很開悟的話,神仙不遠。太陽已經都三竿了,很高了,都八點多鐘了,那和尚還在睡大覺。他哪知道,他在睡大覺,和尚早起來了。每個寺廟兩點半鐘一定得起床,每個寺廟都是這個規矩。你要是在寺廟裡頭住,一打板,一敲,你想睡也睡不著了,全廟裡頭鐘鼓叮叮噹噹,你還睡得著?這還不算,還有老和尚,好比我負責佛學院,我就要叫了,看哪一個還沒起床,每個房間檢查。在南普陀寺的妙老,到各個房間檢查,在房裡住的人哪個不起床,不起床是不行的,還得上早殿。下了早殿了,休息一下,就吃稀飯。吃完稀飯回去,要打掃清潔,整個寺廟分區分殿哪一些人打掃。

你們這有佛學院來的,還有南普陀寺院來的,你問他是不是要打掃清潔?全部都要打掃清潔。他們是住在萬石岩的公園裡頭,女眾佛學院裡頭。南普陀寺也是,南普陀寺好大,打掃清潔了,那全體出動。掃完了,回來休息一下,這時被他看見了,日出三竿僧未起。從兩點半鐘到八點,八個小時工作,人家都起來六個多鐘頭了。完了,八點半鐘或是九點鐘就上功課了,佛學院都要上課,四十五分鐘一堂,四十五分鐘一堂。完了,中午吃飯。晚上九點半鐘敲板才許睡覺,就是睡幾個鐘頭。哪裡是三竿僧未起?

住小廟的,或者是住山裡頭的,人家那是了生死的,把生命都不要了,還給你睡早覺?還讓睡眠把他蓋了?睡眠屬於蓋,這一蓋蓋住智慧,那慧業怎麼發生?發生不出來了。所以懈怠是不行的。你斷惡修善的力量用的不夠,惡斷不了,善生不起來,懈怠還行?懈怠一定要墮落。

大家知道佛的大弟子阿那律尊者,他就是愛睡覺,睡眠非常多,佛就喝斥他「咄咄胡為睡,螺螄蚌蛤類,一睡幾千年,不聞佛名字」,睡覺去吧!阿那律經佛這麼一喝斥他,他一精進,晝夜不睡,兩個眼睛就瞎了。兩個眼睛瞎了,他也修成了,他不用肉眼,他得了天眼通了,他從天眼看,看得更遠,看得更透徹。哪是能要睡覺的,要精進!懈怠是不對的。

懈怠的反面就是常行精進,精進就是破懈怠魔的,要常行精勤。精是純一,我們經常說大家認為修一個法門;乃至我們多聞法,聞法要不要精進?要精進。進是不退後的意思。要想斷惡、行善、了生死,懈怠是出不去的。不但精進,而且是要精進到什麼程度呢?念念不斷。不是說身體要怎麼樣子,是你心裡頭念念不忘三寶,念念不斷行善,讓惡念生不起來,沒有空隙給它。懈怠了,它就容易生起來。到功行圓滿了,就沒有懈怠相了。這類故事很多,彌勒菩薩本來是比釋迦牟尼佛先成佛的,因為多生他都是懈怠。他倆是同參,生生世世經常在一起,佛就幫助他。這類故事因緣很多。

煩惱就是咱們前頭講的貪慾,你要想破煩惱、斷煩惱,煩惱是惡法,最深的到根本上就是無明。咱們每天感覺你不如意的事,凡是燥動,凡是惱亂,凡是外面來的境界引起你煩。惱是內心生起的,一遇外境心裡頭就生惱恨了。要想把煩惱破除的話,那得靠你精進。如果不精進的話,你煩腦斷不了。煩惱又稱為是煩惱魔,你要想超出五欲十八界這個監獄,那你非精進不可,不是短短的精進,要常行精進,要一大劫一大劫的這樣精進。不是一年兩年、一生兩生,這都不行的。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夢參老和尚文章列表

持之以恆

有一位小和尚名叫一了,他的耐性不夠,做一件事只要稍...

人生的失敗離不開這三個字

家敗離不得個奢字 李商隱《詠史》中說:歷覽前賢國與家...

死期不定,死時除佛法外餘皆無益

我對死亡一直沒有什麼感覺,總覺得死亡都是別人家的事...

口中自然生出八功德水

舍衛國中,有位大富長者的妻子生了一個端正莊嚴的兒子...

你是要面對太陽還是面對黑暗

如是菩薩所有戒、忍、精進、靜慮、般若意樂,猶無厭足...

四正勤和四如意足

四正勤以精進為體 四念處其實是很難講的。四念處雖然只...

修行人有藕斷絲連的個性是沒辦法修行的

不能專,要他專;不能念,要他念;不能一心,要他一心...

應時時精進,切勿懈怠放逸

經云:不為時自恣,能制漏得盡,自恣魔得便,如師子搏...

學佛可以不求生極樂世界嗎

我們經常說我們的業障重,其實我們的業障還不重,原因...

要想修行,必須先清淨你的心

大家天天念《金剛經》,你體會到佛怎麼樣來善護念、善...

在末法時期,佛菩薩是如何示現的

現在我們聽到某某大德、某某老修行、某某善知識,也是...

我們的眼睛總是在「看」

我們天天學戒律,佛教我們防非止惡。吃飯、穿衣、說話...

布施獲福無量

目犍連尊者的弟弟是城中的大富長者,他的金銀財寶、僕...

【東林原創漫畫】夫婦間的解怨妙法

【東林原創漫畫】夫婦間的解怨妙法...

淨土修行為何也需要明師、看經教

【原文】 或曰:參禪須近明師,若無明師,須看經教。念...

了幻法師:如何正確地看待慾望

問: 如何正確地看待慾望? 了幻法師答: 慾望,通常...

「空」的含義

空(梵語為sunya),大乘佛法最根本的原理即是空義,如...

人無信不立

人講的話即成信,人無信不立。戀人彼此立下的山盟海誓...

坐禪就能開悟嗎

我們要學證到空性、實相般若,離不開文字。就是要多聞...

普賢菩薩難滿眾生願

講到這個地方,想起來普賢菩薩過去在一個寺院裡做行堂...

奧運冠軍邢傲偉的學佛心路

誦經得和 奧運村的運動員都有各自的宗教背景,裡面就提...

因果業報

有一位婆羅門長者,家財萬貫,只有一個兒子,年滿二十...

【佛教詞典】諸法剎那滅

【諸法剎那滅】 p1350 顯揚十四卷十七頁云:復次云何應...

【佛教詞典】勝士

(雜語)持戒者之尊稱。釋氏要覽上曰:月燈三昧經云:...

【視頻】究竟是誰的野雁

究竟是誰的野雁

【視頻】夢參老和尚《眾生隨業遷流,自己做不了主》

夢參老和尚《眾生隨業遷流,自己做不了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