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一切境界,唯心所現

大安法師  2012/02/12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我們修學淨土念佛法門,一定要對大乘的通途教理有所了知,這樣對我們淨業、淨土的信心的建立才會有理論的基礎。這樣既有理論的突破,又有深切的淨土情懷,我們的信心才會堅固。那麼我們來觀照一下我們所處的生活環境,我們一生的命運,來自什麼?「唯業所感,唯心所現」。每個人出生在什麼樣的家庭,投生在哪個地方,一生所受的教育如何,遇到什麼樣的人際關係?這些都是境界了,這些境界不是偶然的,都是我們自己往昔的善業或者惡業,或者善惡業交雜的情況所感召過來的。

我們很多人同時生活在一個時空態,比如在娑婆世界,堪忍的世界,在五濁惡世末法的時候,這都是大家同分共業所感的一個情況;在同分共業所感當中,共業當中又有別業。有的人雖然同樣在這個五濁惡世,見濁中,但是他有正知正見;有的人在這種物質生活匱乏、福報下降的時候,他能夠享受天福,這都是他宿世的別業所感。總之,這些都是我們的心識所現的境界,這就是一般講的心淨則佛土淨,心穢則國土穢。這些外在的依報和正報,都是我們的業心所變現出來的,一切唯心造。這是佛教傳達給我們的,基本的觀照世界和我們心性相關的,一個根本的原理,唯心所現,唯業所感。

如果一個淨業行人真的了知這心和境的內在關聯,因和果不二的道理,他知道這個原理之後,他就會趕緊念佛求生淨土。何以故?我們在這個世間,遇到的五濁惡世的境界,都是我們多生多劫煩惱深重的心所感召過來的,都是我們無明的妄心所現的。這是很苦的啊,像火宅,像茅坑,像牢獄,所以這個境界我們要離開它。要離開它,怎麼離開?我修什麼因?再也不能像原來那樣用無明、造業的因心,感召五濁的苦果。我現在一定要修念佛之淨因,感得求生極樂世界淨土的果。因為極樂世界境界的現前,一定要我們的因心在這裡起作用,感召阿彌陀佛慈悲的救度,令我們橫超。從根本意義上來說,我們現在見到的娑婆世界五濁惡世是夢中所現,是我們的穢心,這個惡因所感召的惡果。我們每一句阿彌陀佛名號都把夢中之人喚醒出來,出離夢的境界,以這個無量光壽境界來喚醒我們無明的妄心。所以我們要從夢境當中出來,只能趕緊念佛求生淨土。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大安法師文章列表

醫生能治身體的病,卻不能治心

一位醫生來看我,他說世界上所有的宗教都教人為善,而...

如何知道是真心還是妄想

煩惱它是有根本的。什麼是根本呢?《楞嚴經》講生滅心...

「南無阿彌陀佛」之聲

您聽過回聲嗎?有一種迴音壁,弧形的,兩端相距有幾百...

念佛時有兩點要注意

我們在念佛的時候,有二點要注意:一個是你能念的心,...

為何達摩祖師要拆了剛建好的茅篷

達摩祖師,在印度貴為三太子,他爸爸想要他繼承王位,...

人心就像一個容器

裝的快樂多了,鬱悶自然就少; 裝的簡單多了,糾結自...

對善人你要親近,對惡人要遠避

對善人你要親近,對惡人要遠避。善人、惡人就是吉、凶...

外境既然無實有,哪有什麼可貪的呢

我們對一切人事物,都不應該生起貪心。為什麼呢?因為...

【大藏經】佛說分別善惡所起經

佛在舍衛國祇洹阿難邠坻阿藍。時佛傷哀諸所有生死之類...

【大藏經】【註音版】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弘化社32分本)...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盂蘭盆經

佛說盂蘭盆經...

【大藏經】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卷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室羅筏城祇桓精舍,與大比...

生死是幻相,要用信願念佛來了斷

實則死之一字,原是假名,以宿生所感一期之報盡,故捨...

一句惡語種,世世怨仇果

遠離粗言,粗言這口業就是粗惡的語言。我們在身、口、...

一念懺悔能滅無量罪,則因果作何解釋

問: 曾經有位法師講座時雲,一念懺悔能滅無量劫來恆河...

【推薦】受戒時應如何觀想,才能納受戒體

我們在受戒過程中,應該如何觀想,才能納受戒體? 菩薩...

人生的兩個大包袱

我看到許多人每天都背著兩個大包袱一個是珍寶包袱,一...

聖嚴法師《地藏菩薩的本誓願力》

此善男子發心已來,過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劫,久已...

野狐狸之喻

野狐狸黑夜遁入廚房,飽餐一頓後便睡著了。睡到天亮不...

何為傲慢

唐朝有個赫赫有名的大將郭子儀,安祿山叛亂時,任朔方...

淨界法師:唯識學對於妄想的兩種分類

第六意識在受用外境時,包括了受用跟想像,也就是受用...

有禪有淨土,猶如帶角虎,現世為人師,來生作佛祖

我們再看第二個傳承:這個禪淨雙修的思想。最早提出把...

越修為何覺得自己越差勁越慚愧

問: 尊敬的宏海法師,想請教一個問題,就是越修覺得自...

不去實行,你就不能證得

在學佛之後。很多道友總感覺自己所學的不夠。了解的不...

大安法師《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那怎麼理解這句話?對...

如何理解「自性」的正確內涵

問: 什麼叫自性?該如何把握自性一詞的正確的內涵?...

官民關係、上下級關係怎麼處理較好

民眾就是老百姓,官員常常被稱為父母、父母官,這個稱...

讓你了解素食的營養成份

吸收足夠營養,提升生命力,最好多吃:瓜菜(例如紅蘿...

【佛教詞典】料簡

(術語)言於義理量裁簡別也。為解釋之異名。但天台局...

【佛教詞典】食時五觀

(名數)行事鈔下二曰:今故約食時立觀以開心道,略作...

【視頻】妙境法師《如何得入玄旨》

妙境法師《如何得入玄旨》

【視頻】慈悲藥師寶懺(佛光山)

慈悲藥師寶懺(佛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