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大安法師:淨土同修如何面對五欲六塵的干擾和誘惑

大安法師  2011/10/31  大字體  護眼色

問:面對五欲六塵的干擾和誘惑,念佛同修應從哪些方面痛下功夫方有自在分?

大安法師答:現代社會以市場經濟與科技為主幹,大多數人的價值觀是向功利主義傾斜,追求物質感官的享受,放縱貪慾,為分得較大一塊蛋糕而不擇手段。是故,全球性的道德低落,風尚解體,生態失衡,環境污染,以及地震、火災、海嘯、瘟疫、戰爭等災禍便接踵而至。因果報應的法則,在這個時代表現地何等的直白,埋頭舔刀上蜜的人呀,謹防刀割其舌。

而對淨業行人來說,在此濁世,宜從厭離心入手,觀照娑婆穢土,眾苦充滿,到處無餘樂,唯聞愁嘆聲。觀照一切有為法的苦空無常無我,對此世間作火宅想,牢獄想,糞坑想。對極樂淨土作故鄉想,清涼池想,常樂我淨想,以安養剎土之樂,回顧娑婆世界之苦,厭離心自然深切。以娑婆世界的劇苦,遙觀西方淨土之極樂,欣慕心自會懇切。如病苦之思良藥,如嬰兒之思慈母。有此般若正見,就會令吾人在五欲六塵中,獲得一種抵禦的保護層。如鵝鴨披上羽衣入水,不受水的沾染一樣。是故修習念佛法門,般若正觀至為重要,尤其是在污染日深的現代,這亦是信願的本質內涵,敬希淨業行人從此痛下功夫。具足厭欣,方能提起彌陀名號如金剛王寶劍,蒙阿彌陀佛願力加持,直透紅塵誘惑之魔網,到達極樂蓮邦。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大安法師文章列表

學佛後是不是一定得受五戒

問: 學佛以後是不是一定得受五戒? 成剛法師答: 我...

「香光莊嚴」是有何含義

問: 請法師開示下面一段話的含義:如染香人,身有香氣...

經書上的字讀錯了該怎麼辦

問: 聽弘法流通站的居士告訴我,部分信眾因為請的經...

印光大師開示養生之道

印祖推崇面食,對豆子、豆油也特別提倡。並提出,保養...

如何處理做義工與念佛修行的關係

問: 學佛人如果想依教奉行,把念佛排在第一位而無暇參...

世俗的欲樂

佛陀的僧團中,有一群剛出家的年輕比丘,他們原本是僑...

如何做臨終開導

臨終開導很重要,而臨終開導,你也不要太生硬地非得就...

邪淫邪欲,會障你家室的平安

【 復次。善男子。若菩薩摩訶薩。能盡形壽離欲邪行。即...

幸得人身,幸聞淨土法門

我們造什麼業,就一定要得到什麼樣的果報又叫業報,這...

大安法師:佛弟子是否不應該做占卜預測等事

問: 我認為佛教四眾弟子,無論出家在家者,都不應做...

關起門念佛非大乘,不能成就嗎

問: 有人說,關起門念佛非大乘,不能成就。我們是否還...

魔鄉不可停

這個時代的共業就是這樣惡劣,你也沒有辦法阻擋的時候...

虐待老人的現世報

大嫂的姥姥(以下簡稱姥姥)出生在河北省安國縣,家裡...

佛門戒律中的「三聚淨戒」

《菩薩戒義疏》云三聚戒:聚、集也,戒、禁戒。此三種...

慧律法師:你為什麼只看黑點?

師父已經講過了,十萬億佛國土,心是最大的距離,煩惱...

真正貧富的標準

給大家講一個佛陀在世時的故事: 一次法會,很多人來聽...

佛教的財富觀

財富是每個人安身立命的基本資糧。佛教的各種經論中,...

七字詩句說出了我們的本來面目

唐朝有一位叫樂休的禪師,曾經作過這樣一首詩: 幾見春...

對治懶惰放逸,精勤固道心

懶惰放逸是人與生俱來的煩惱。誰都想偷懶,冬天早上賴...

臨終助念家屬須知

一、病者靜聽佛號,實為至善之事,大命未盡,可以卻病...

觀音聖號功德無量,命終也能往生淨土

觀世音菩薩聖號功德 《楞嚴經》: 觀世音菩薩云:由我...

把握時間付出良能,發揮生命價值

人的一生中,年少力壯只有一回;若想有再一次的年輕,...

【佛教詞典】果上

(術語)修行之間曰因位。依修行功而得證之位曰果地。...

【佛教詞典】四諦自性

【四諦自性】 p0439 大毗婆沙論七十七卷五頁云:問:如...

【視頻】觀成法師《九心住》粵語

觀成法師《九心住》粵語

【視頻】惠空法師《破執著開智慧》

惠空法師《破執著開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