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諸佛稱名讚歎願

大安法師  2020/12/31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諸佛稱名讚歎願

第十七願——諸佛稱名讚歎願:「設我得佛,十方世界無量諸佛,不悉諮嗟稱我名者,不取正覺。」

法藏菩薩發這一願是不是求自己的知名度啊?凡夫眾生都有虛榮心,希望大家都知道自己的名字。本身知名度也是一種福報,如果沒有治理國家的才能,或者建功立業、守護疆土的才能,或做學問藝術的才能,想得到知名度不是那麼容易的。立德立功立言,要有這個能力才能得到知名度,才能夠流芳千古。

但是很多人求名心太強了,自己又沒有能力,為了弄個知名度,哪怕遺臭萬年也幹。古希臘就有這麼一個人,他就是一個社會上的無賴,本身沒有一點能力,但他有一個很強烈的願望,就是要出名。怎麼出名呢?想來想去,最後想到全雅典最崇拜的是一個狄安娜神廟,把這個神廟燒掉,他就出名了。他就真的幹了,一把火把那個神廟給燒掉了。

陪審團審判他的時候,就想看他犯這麼大的罪到底是什麼動機,知道動機後,陪審團就作了判決,誰也不准提他的名字。但是這個名字最終還是傳下來了,遺臭萬年嘛。這說明人有很強烈的求名的慾望。

但是阿彌陀佛不是這個意思,他要知名度是為了眾生。因為他建的淨土、名號太殊勝了,這個淨土和名號能夠令一切眾生離生死苦、得涅槃樂,而且得到世界所有的需要的滿足。就好像一個工廠生產了一種精良的拳頭產品,必須要讓大家知道,否則再好的產品都沒用。淨土再好、再殊勝,大家不知道,就形同虛設,所以要廣而告之。

阿彌陀佛知道宣傳的重要性,但也不好自己說自己的淨土多麼了不起,所以他就找了很好的產品推銷員。找誰呢?找十方諸佛來宣傳,於是,當宣說淨土法門的時候,十方一切諸佛也在自己的剎土伸出廣長舌相,稱揚讚歎阿彌陀佛的功德。此土娑婆世界釋迦牟尼佛,也千經萬論讚歎阿彌陀佛,處處指歸西方淨土。

所以阿彌陀佛在法界當中知名度最高。在我們這個世間,大概還有些人不知道釋迦牟尼佛,但是很多人都知道有阿彌陀佛,無論是信佛的還是不信佛的,盡管他可能對阿彌陀佛這個名號賦予了其他的含義。有一次我在一個餐廳用餐,旁邊有幾個人在高談闊論。

其中一個人說要辦件事,問找誰去辦,大家就紛紛推薦說找誰找誰。說到找某某的時候,另外一個人就說,不能找他,他自己在單位上都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好像沒有什麼本事,玩不轉。他賦予了阿彌陀佛不同的涵義,但是他會說這個阿彌陀佛,這本身就是很有意思的一種文化現象,說明阿彌陀佛名號在國人的內心積澱得很深。

他可以賦予它不同的意思,但是他會把阿彌陀佛念出來,都是這一願產生的結果。並且這句名號本身就有巨大的令我們內心觸動的功能。我們想一想自己在接觸佛法過程當中,當我們第一次聽到阿彌陀佛名號的時候,內心是不是有一種奇異的感覺?甚至會莫名其妙地淚流滿面?這個世界上還有其他的音聲符號有這種效果嗎?

唯有阿彌陀佛名號,還有西方極樂世界這個名稱啊。一聽,猛地就會發抖一下,或者衣毛豎起。怎麼會有這個名號?不可思議!如果沒有這一願,我們就沒有辦法聽聞到念佛法門、阿彌陀佛名號,所以這一願也是非常重要的。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大安法師文章列表

畜生道眾生能直接超度往生淨土嗎

問: 畜生道眾生能直接超度往生淨土嗎?還是需要來生投...

大安法師:用佛號來轉五濁為五清

蕅益大師深知五濁惡世的利害關係,苦口婆心地告訴我們...

兩種十念法

十念法要辨識一下,有兩種。 一種是慈雲遵式提出的十...

知道他心中的願望,才能夠應機說法

經文: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不得見他心智,下至知百千...

真心究竟在何處?就在念佛當中

聖人、佛、菩薩跟我們凡夫的差別,就在一念之間。為什...

念佛如何克服昏沉散亂

大家畢竟是具縛凡夫,雖發心修行,仍不易降伏身心。念...

淨土門內的上上人

淨土門內的上上人,就是老實念佛人。 老實念佛不容易啊...

如是相續念佛在心,能辦一切淨因功德

凡公臨私養,歷涉緣務,雖造次而常內心不忘於佛及憶淨...

【大藏經】優婆塞戒經

優婆塞戒經卷第一 集會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捨...

【大藏經】淨土十疑論

淨土十疑論序 宋、無為子楊傑述 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

【大藏經】解深密經

解深密經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住最...

【大藏經】【註音版】拔一切業障根本得生淨土神咒(往生咒)

拔一切業障根本得生淨土神咒(往生咒)...

人生的總預測

這個世間一切都是夢幻泡影,它的吉凶禍福都是在做夢:...

人情世故耽誤了道業

所以這方面在修道的過程當中,你對這些人情世故過分地...

淨土法門的至簡至易

淨土法門的第二個特點就是勝異方便,速疾解脫。 這跟之...

四十八大願——(第31願)淨國照見十方願

設我得佛,國土清淨,皆悉照見十方一切無量無數不可思...

禪師巧勸吝婦:有捨才有得

有位居士向禪師訴苦:我的妻子非常吝嗇,不但對慈善事...

分別與不分別,兩者應如何平衡

問: 師父!您說對每一件事都打妄想,那你背後的生死業...

佛陀出世必做的五件事

云何為五? 一者當轉法 輪, 二者當度父母, 三者無信...

印光大師論孝道

一、孝圓攝世出世間善法 孝之為道,其大無外。一切諸善...

自信心是做人處事的原動力

自信心是做人處事的原動力,因為有自信心的人,做起事...

很多人念佛為什麼不能往生

很多人念佛,他為什麼不能往生呢?因為他一生當中從來...

念誦行持《普賢行願品》的功德利益與殊勝果報

首先是校量聞經的功德。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滿十方...

寧可千年不悟,不可一時著魔

古人說:寧可千年不悟,不可一時著魔。 我是一個生死凡...

十種成就佛法,十種退失佛法

佛言: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成就佛法。 何等為十...

掛著花鬘的羊

有一次,佛陀的弟子們在外看到人家在辦喪事,為了祭拜...

貽誤今生淨土機緣,未知何世再得人身

我們知道這娑婆世界的劇苦,因因果果的冤家對頭碰面,...

佈施、放生、施食後的感應

1 找工作 畢業的時候找工作,我們大學要求的比較嚴,...

【佛教詞典】最澄

(人名)日本傳教大師,名最澄。與空海入唐傳台密禪之...

【佛教詞典】心華

喻指吾人之本心。以本心之清淨譬於華,故稱心華。經中...

【視頻】金剛薩埵百字明咒(演甫居士)

金剛薩埵百字明咒(演甫居士)

【視頻】神秘的峨眉山

神秘的峨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