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靜波法師:慾望少一點,快樂就多一點

靜波法師  2010/12/19  大字體  護眼色

前語

釋靜波:現為中國佛教協會常務理事,黑龍江省佛教協會會長、哈爾濱極樂寺住持。1963年生,1986年到哈爾濱極樂寺出家,1988年9月考入中國佛學院,1992年畢業後攻讀研究生,1995年獲得碩士學位後留校任教。

有些人認為,佛門就是遠離塵世,不理會世間人情,這當然是一種誤會。從汶川大地震賑災活動中佛教界弘揚佛法利生的真實事例中,大家都看到了,佛法原來與世間時刻相連!佛教不是消極地避世,而是積極地救世;不是空洞的清淡,而是真實的踐行。

2005年6月,靜波法師參加首屆世界佛教論壇大會,發表「對構建和諧社會的思考」獲精進獎。他說:「構建和諧社會應當是佛教徒自覺不自覺的使命,因為未成佛道,先結人緣;佛在心中,路在腳下。」2008年7月下旬,在靜波法師南下弘揚佛法之機,本刊有緣採訪到這位來自黑龍江的高僧。

「佛門講六和敬,就是講和諧的條件」

鳳凰生活週刊:在汶川大地震發生後,極樂寺僧眾們也在行動吧!

釋靜波法師:災情發生後,極樂寺向四眾弟子發出了倡議,我們積極行動,在很短的時間裡,我們就籌集捐出了50萬元善款。錢不是很多,但關鍵是我們做了,我們盡了我們的責任。人的能力有大有小,在國難當頭的時候,人人都是有責任的,所以我們做了就欣慰了,因為我們迴避不了作為一個中國人的責任。

鳳凰生活週刊:佛門倡導眾生平等和萬物相融,這在很大程度上與政府所倡導的構建和諧社會的理念相脗合。您認為佛門中人在構建社會和諧上能做些什麼?

釋靜波法師:和尚,「以和為尚」。佛門講六和敬,就是講和諧的條件。「和」一定要有條件,符合這個條件才能和諧。六合敬就是出家人必須要完成六個條件:第一個條件,身和同住,這是和諧的基礎。第二,口和無諍。第三個意和同悅。第四個戒和同修。第五個見和同解。第六個是利和同均,構建和諧社會也一樣,做人的道德倫理是和諧的基礎,所以社會要守法,我們出家人要守法守戒,這是和的基礎。所以,佛門的「和」和提倡構建和諧社會是一致的,甚至是更圓滿,如果能夠做到六合敬,那麼人和人之間、人和社會之間,人和自然之間,我相信都會和諧。所以我們出家人要把自己擔當責任、義務做得更到位,這樣才能讓更多的人去認同、去感悟。我經常說一句話就是:「當我們可愛的時候別人才愛我,如果我們不可愛別人就不會愛我。

「只要心裡不執著就是修心!」

鳳凰生活週刊:請問法師,在這個喧囂的物慾社會裡,佛門是如何修心的?

釋靜波法師:只要心裡不執著就是修心!諸法無我諸行無常,我們都是這個世間的過客。所以我們要鍛煉自己不執著。這個不執著是什麼呢?是我們放下但不放棄,我們在不放棄的過程中學會不執著,這就是放下。這個放下才會有特殊的意義,這就是修心。我們只有不執著在某個事物上,才會解脫。否則,我們執著在某個事物上都是一種錯覺。我們必將受局限,所以我們需要醒過來,這就得從我們當下做起,把生活中的每一件事認認真真做好,在做好的時候不要去留戀。佛學倡導活在當下,佛在心中,路在腳下。活在未來,只有妄想;活在過去,只會痛苦;活在當下,才能對現實負責。

我覺得修心應該有四點:第一,放不下放棄。要面對現實人生、家庭責任和社會責任。有人以為放下就是全部不負責任。第二點,隨緣不隨便,不去煩惱,但我們還要去擔當,還要去負責任。第二點,隨緣不隨便。也就是我們入鄉要隨俗,但並不是說我把我們的遵守法律道德倫理的底線放棄了。比如,我是個出家人,今天要陪一些朋友吃飯,我可以吃素,你可以吃肉,但我不能,可以隨緣,但不可隨便。第三是圓融不圓滑。圓融是什麼?是包容是大氣,要換位思考,但不是說出家人沒有原則。佛門的戒律是什麼?戒律是我們受戒人的兩隻腳,沒有這兩隻腳就走不了路了。第四,負責不是負擔。不要把對家庭、對社會、對信仰的負責當作一種負擔。一個真正有信仰的人,在負責的過程中會得到快樂。我們每個人都是這個世間的過客而不是主人,只要我們多做一些利於社會、有利於人群的事情,我們就有快樂的資本,就有快樂的理由。

「簡單才自在。」

鳳凰生活週刊:現代人生存成本很大,什麼房奴、車奴、卡奴,僅僅這些稱謂就讓人感覺到一種壓力感和焦慮感。法師如何開導這些充滿危機感的人們?

釋靜波法師:我覺得首先是要量力而行,給自己一個定位。我還是那句話,「簡單才自在。」人就是這樣,慾望少一點,快樂就多一點。為什麼要做奴隸呢?我希望大家做主人。許多人為什麼不快樂呢?就是因為他們活在攀比的世界裡,別人比自己優秀,比自己有錢,不服輸,就去比,就去爭,於是就倫落為奴隸。也許有人會問:佛門是反對人們進取的嗎?我的回答是:不!佛門講的是隨緣,能努力的我一定去努力,但努力的結果如果達不到目的,那也沒有關係,因為我盡力了,也就問心無愧。如果達到了目的,你也是過客,不要太歡喜。有個禪師說:「一派青山景色優,前人種地後人收。後人收了莫歡喜,還有收入在後頭。」我們都是過客,把一個過客做好,簡單點,自在點。如果你賦予了自己更多的東西,你想得到更多的東西,你就會失去更多的東西。如果你隨緣,能得到多少就得到多少,那麼你就是快樂的。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靜波法師文章列表

十個人吃飯,每個人看到的飯菜完全不同

講到根、塵、識三法,佛陀為了讓我們了解生命的因緣的...

生命中的貪慾苦

有一個美麗得讓人感到心酸的故事: 在物質條件極度匱...

如何才能使自己活得快樂

有三個愁容滿面的信徒,去請教無德禪師,如何才能使自...

【推薦】開發內心快樂的源泉

人生所有的境遇,都可以是快樂的,也都可以是痛苦的。...

慧律法師《增進快樂的三個要件》

釋迦牟尼佛說人造十惡。身體有三種惡業:殺,殺人、殺...

人生快樂的追求

快樂,是人生所憧憬、所追求的。學佛也正是為憧憬人生...

念觀音菩薩聖號為何便能離欲

問:《普門品》中云:若有眾生,多於淫慾,常念恭敬觀...

印光大師開示養生之道

印祖推崇面食,對豆子、豆油也特別提倡。並提出,保養...

【大藏經】譔集百緣經

譔集百緣經卷第一 菩薩授記品第一 (一)滿賢婆羅門遙...

【大藏經】普賢行願品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十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大藏經】佛說仁王般若波羅蜜經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三十五佛名禮懺文

佛說三十五佛名禮懺文...

何苦還要戀戀不舍

故勸念佛人,第一要知為生死心切,要斷生死心切,要在...

自卑的人如何用佛法調整心態

問: 人生生來有殘缺,乃至身材矮胖、長相丑陋,乃至聰...

不要再去問因果,再問就很傻

記得在北京的時候,五台山流傳下一本書《現代因果實錄...

回歸無為法,緣聚緣散

在小乘的《俱舍論》中,有三種無為法。大乘的《唯識論...

散念佛號要做迴向嗎

問: 對平時的散念佛要做迴向嗎?應如何正確迴向發願...

無目之人

有個和尚問投子大同禪師:一個沒有眼睛的人,他的腳應...

【推薦】「怨憎會」與「愛別離」

現代社會的人際網絡愈來愈複雜,關係也愈來愈疏離淡泊...

神通固然神奇,但智慧卻是涵蓋一切

有一次,釋迦牟尼佛為了考驗弟子們,對弟子們說:我現...

不是念了幾聲佛號,就是念佛人

我們要思惟自己夠得上夠不上念佛人,不是泛泛悠悠念了...

犯殺戒的過失

犯殺戒的過失,在大乘菩薩藏中,最大的罪過!絕菩提根...

一個「緣」字,意義甚深

在佛教裡經常說未弘佛法,先結人緣。只有把這人緣結好...

真如本性的功德一切都在

總而言之,大白牛車的啟動,我們講過有三個次第:安住...

心的覺悟

佛陀時常教育我們要活在當下,而不是沉溺於往昔回憶,...

如何判斷「所知障」和「煩惱障」

問: 佛家講,修行有所知障。我等即要靠已知、所知才...

我不施舍錢財,錢財就會舍我

【原文】 明湖州徐汝輝,富而好施。時杭州重建戒壇,所...

《六祖壇經》慧能詩偈集

第一首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

【佛教詞典】無表色

【無表色】 指受戒時,以強盛之身口表業為緣,滿身四大...

【佛教詞典】縛有三種

【縛有三種】 p1387 雜集論六卷十八頁云:縛有三種。謂...

【視頻】妙華法師《僧團弘法-在新媒體時代》

妙華法師《僧團弘法-在新媒體時代》

【視頻】護生卡通:射魚魚叉戮死親兒

護生卡通:射魚魚叉戮死親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