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十念皆生我國願」該如何理解

大安法師  2015/11/17  大字體  護眼色

「十念皆生我國願」該如何理解

阿彌陀佛所發的第十八願就是「十念皆生我國願」。有時候會把「十念」解釋為「十聲」,但這裡也得要辨識一下,兩者不能截然分開或完全等同。從《觀經》的下品中生來看,「念」和「稱」還是有區別的:「念」是從意念、心念來談,對於那些內心非常散亂的眾生,由於他們的心念難以安住,就讓他們稱名。雖然是稱名,但由音聲進一步帶動念頭,所以這一願的「十念」,應該理解為「念」與「聲」統一的十念。

「十念皆生我國願」字面的意思是:如果我成佛的時候,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皆能往生。這是緊接著第十七願而來,十七願已經談到他方世界的諸佛都會在自己的剎土稱揚讚歎阿彌陀佛的名號以及國土的功德,因此,十方眾生聽聞到淨土的法語,至心信樂——以至誠心、至信心、至樂心,發出願往生的心——這就信願具足了。在這種情況下 「乃至十念」,這個「乃至」包含著「上至」,展開來說,就是如果一個人具足信願,一定會盡形壽地,多多益善地念佛;但如果生活、工作條件不允許,那最低限度也要念十念。這不僅僅是說念十聲的問題,而且是念與聲的統一,含有深信切願的「十念」。如果這樣具足信願,乃至十念念佛,不能往生的話,阿彌陀佛就不取正覺。但這一願有一類眾生不在攝受之列,就是唯除造作五逆重罪同時又誹謗正法的人。

從這個願我們體會到阿彌陀佛大慈大悲、平等普度的願心。阿彌陀佛攝受十方一切眾生往生淨土,並沒有施設任何高門檻的條件,非常簡易,單刀直入,只要眾生信願持名,佛就來攝受他往生。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大安法師文章列表

念一遍佛,西方極樂就在心上過一遍

念佛就是請佛住世,此引慈舟老法師開示:佛本無生滅,...

一切境界,唯業所感,唯心所現

一切境界,唯業所感,唯心所現。這是佛教的根本認知,...

乳癌病人的往生故事

有一位是乳癌的病人。她跟先生離婚了,先生也得癌症,...

念佛感受有深有淺是什麼原因

問: 念佛的感受有深有淺,是什麼原因呢? 常敏法師答...

淨業行人如何迴向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聞我名號,繫念我國,植眾德本,...

上輩往生是一定要出家嗎

問: 法師慈悲,請開示三輩往生條件,聽說上輩往生是...

顧源居士往生紀

明朝顧源居士,又稱寶幢居士。少年時性格豪放,善於寫...

圓因法師:蓮池警策

(一) 放下 ◎佛陀說法四十九年,三藏十二部經典就是...

【大藏經】淨土十疑論

淨土十疑論序 宋、無為子楊傑述 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

【大藏經】早課(朝時課誦)

●大佛頂首楞嚴神咒 南無楞嚴會上佛菩薩(三稱) 妙湛...

【大藏經】佛說無量壽經

佛說無量壽經卷上 我聞如是,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

【大藏經】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序 古筠比丘德異撰 妙道虛玄不可思議...

如何受持讀誦大乘經典與一心稱名的關係

問: 上品上生應讀誦大乘方等經典,修淨土法門者,應...

如何確定亡者的往生去處

問: 現在社會上流傳用摸溫度來判斷亡者的往生去處,...

信佛和不信佛在生活道德上有沒有差別

問: 信佛的人和不信佛的人,在生活和道德實踐上,有沒...

東林佛號的唱念方法

各位蓮友,東林佛號從它產生到現在已經將近有二十年的...

天台八教丨漸教

漸教,是通過有次第有階位的方式,根據眾生的根機,按...

富了施,施了富

俗話說:人為財死,鳥為食亡。世人為財而日夜操勞奔波...

一個「和」字包含的義理

在每年春節的時候,各家各戶都貼上了新的春聯。光彩奪...

保護動物行為指南

01、對動物最好的保護,就是不干擾它們的自由生活。 ...

人若不慎思,往往會被小人利用

佛典中有一則故事。深山裡,有兩隻猛虎,一隻叫善牙,...

百蔬之首——白菜

白菜是中國的特產,古時稱菘,到宋代才改稱白菜,在我...

夢中家財萬貫,醒時兩手空空

我們為什麼一直生死不得自在,六道輪迴,受諸眾苦?因...

迦旃延-論議第一

和哥哥對台演講 南印度阿槃提國的獮猴食村上,有一個...

穿透力極強的光明悲願

因地的佛與佛之間,因地願力不同所表現的有的光能夠照...

信佛好長時間了,為什麼沒有進步

問: 我學佛已經有一段不短的時間了,但覺得自己沒有什...

業力感召、自心顯現

同樣一杯水,六道眾生以及佛菩薩所見到的是不同的。地...

耳邊經常有念佛聲,是不是魔障

問: 我學佛有十年了,近來一年經常耳中有念佛聲,有...

【佛教詞典】糞除

(譬喻)長者置窮子於家為奴,付價使除糞尿,喻佛置小...

【佛教詞典】阿傍

(異類)又作阿防。獄卒名。譯曰不群。五苦章句經曰:...

【視頻】隨手皆可行善

隨手皆可行善

【視頻】夢參老和尚《把念頭看住》

夢參老和尚《把念頭看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