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關於日本的本願法門

淨界法師  2013/07/11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關於日本的本願法門

問:有人說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靠著阿彌陀佛的信心,這個本願,第十八願的十念往生所攝。(法師答:這個日本宗很多都是有這種看法。)假設有人宿業所致,死時沒有念佛的機會,如意外死亡等等,但此人只要是平日對彌陀佛的信心具足,就可以轉此惡緣,得以往生,這個說法是否正確?

淨界法師答:這個日本真宗,它的「本願念佛法」,從好處上來說,它給人很多的希望;但是這個法門也有它的不足點,就是太強調仰信,不強調發願跟持名,還有持戒等種種的助行,這樣可能會有誤導的嫌疑。因為淨土法門是難信之法。所以蕅益大師講「信、願、行」這三個,雖然在性質上是獨立的;但實際操作的時候,這三個是互相含攝的,信心影響願力,願力也影響信心,信、願、行都互相影響。所以單靠信心,而不強調發願跟持名,其實這個信心會打問號:你到底信心是真信?或者只是仰信?這個都值得懷疑。你說你不發願,你相信……,什麼叫「信心」?

簡單的定義,印光大師說,信心就是:第一個你相信「娑婆是苦,極樂是樂」;第二個,你相信阿彌陀佛有救拔你的能力。這是二個信心,相信娑婆是苦,極樂是樂,而且阿彌陀佛能夠救拔你;但是你是不是真實的發願要厭離娑婆、欣求極樂,其實這個發願也很重要!還有持名,蕅益大師說:一個人不持名,你說你信心具足,這個很值得懷疑。你說你很想往生、你也相信你可以往生;但是你平常的時間,你不持名就用來打妄想,然後你說你信願具足,這真的值得懷疑。一個人沒有持名,而說信願具足?你可以持得少一點,你盡你的力量,把時間撥出來持名。但是你有時間,而不用來持名,你寧可用來打妄想,然後你說你信心具足,這個信心值得懷疑!

所以本願念佛,其實中國的祖師,現代很多的大德,也是抱存著質疑的態度。所以,這個法門弄得好,就很好;但是你要錯認祖師消息,可能到臨命終的時候,你會高估了你的實力。這個法門,我們不要說好壞,就是說這個法門,如果你弘揚它的時候,某一個人聽到,他覺得很歡喜:「唉呀,原來往生淨土,它也不要持名、也不要定課、也不要厭離娑婆,反正娑婆世界我該怎麼愛,照樣再愛,也不要持戒、也不要修止觀,只要信心具足就可以往生了。」

如果他錯認消息,產生這樣的想法,到臨命終的時候,他會失望。所以說你弘揚佛法,你要小心,別人是不是會產生錯認消息?就是你的理解跟他的理解會有不同。當然你要說總持,這個「信」包括了戒定慧,也包括了所有的信願行:說你真實信心,你絕對會持戒;你真實信心,一定會修忍辱;真實信心,一定會修禪定、修智慧,那就不同了。那你是圓修,舉一法而統攝一切法,那這樣子對你來說是可以的。

如果對方產生錯認消息,認為單一的信心就可以往生,那你可能會使令他誤判局勢,到時候他不往生,是你誤導他。 所以,我覺得:除非這個人根器很利,要不然你最好是再講多一點,講多一點,就是信,願、持名,而且這個還不夠,有正行、還有助行。因為你只有信、願、持名的正念,你心中有正念,你要不持戒,前面充滿了石頭;你這部車開得很快,前面很多的障礙,你也不見得跳得過去。你要修習所有的善業,廣修福德資糧、斷除罪業,這樣你這個車子,在高速公路上,還開得比較順暢一點。所以,如果你弘揚淨土法門,單單隻靠信心,我覺得會有危險。這一段大家再體會一下。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當生了生脫死的最好方法

問: 我現在得到一部佛經《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

高僧大德為何偶爾也會示現重病纏身

問: 三寶弟子請法師開示,法師或高僧每天弘法利生,...

念佛身體念好了,是他的因緣嗎

問: 有人念佛身體念好了,是他的因緣嗎? 常敏法師答...

善導大師弘法的二則傳奇故事

善導大師(西元613681年)中國佛教淨土宗第二代祖師,...

九品往生之中品上生

再看中品。 中品上生,利根回大聲聞,即法行人。 這個...

受苦能消業的前提是什麼

問: 《文鈔》中說,受苦時作消業想。弟子的困惑是,受...

為什麼要移民到極樂淨土

我們了解淨土總要,首先要了解淨土是怎麼生起來的,穢...

一念相應一念生,念念相應念念生

問:今發願但可雲當生,何名今生? 答:此亦二義:一、...

【大藏經】【註音版】供燈儀軌

供燈儀軌...

【大藏經】佛說分別善惡所起經

佛在舍衛國祇洹阿難邠坻阿藍。時佛傷哀諸所有生死之類...

【大藏經】【註音版】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弘化社32分本)...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盂蘭盆經

佛說盂蘭盆經...

念佛必須認真念,才能念出工夫

念佛必須認真念,才能念出工夫來,才有證得一心不亂的...

認輸不是自甘消沉

認輸,就是正視現實,實事求是,不抱任何偏見地正確地...

妄念不生,自然健康長壽

離欲上人 古來,我佛度人,無非就是斷除妄念。自我披剃...

不論居士有多大的成就,都應恭敬出家人

不論居士有多大的成就,做多大的善事,見到出家人,都...

善良不僅是美德,而且是護身符

人世間最寶貴的是什麼?法國作家雨果說得好:善良。中...

到達心佛雙忘時,才會會得真實義

在理和事的圓融方面,真正要了解,一定要到達心佛雙忘...

梁啟超談治學與做人

諸君!問諸君:為什麼進學校?我想人人都會眾口一詞的...

三災八難

三災有「大三災」,指水、火、風之災,以及「小三災」...

佛靈和心靈是兩碼事嗎

我們正式講淨土要義。淨土三要就是信願行,也是往生極...

婚姻過得很痛苦該怎麼辦

問: 師父好!前面幾個月,心情都很平靜,諸事比較順...

常有恐懼心理,應如何改變

問: 我常常有這麼一種恐懼心理,就是怕自己被冤親債主...

一心念佛就具足六度

蓮池大師在《彌陀疏鈔》裡面說,無量的諸菩薩眾,在修...

萬法皆空,因果不空的說法是謬誤嗎

問: 現在有人說萬法皆空,因果不空的說法是謬誤的。這...

好人不提當年好

明朝崇禎年間,常熟進士蔣畹仙,偶然寄住在昆山同榜登...

皈依與出家有什麼區別

鳳凰網: 謝謝宗舜法師剛才對佛教給我們的解釋。社會...

點亮心靈之光

我們看到世界上形形色色、日月星辰、樹木花草、山河大...

【佛教詞典】七十七智

在十二緣起各支中,除無明外,於其餘十一支,各就三世...

【佛教詞典】大比丘

(術語)比丘之德高年長者。又對於沙彌而總稱比丘為大...

【視頻】印光大師論孝法語

印光大師論孝法語

【視頻】淨界法師《認識生命的真相》

淨界法師《認識生命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