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常起瞋心如同慢性自殺

聖嚴法師  2015/06/11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常起瞋心如同慢性自殺

大家都知道瞋是心中火,不但對自己不好,對別人也不好,常起瞋心就如同慢性自殺一樣,所以都希望能好好控制自己的脾氣。

然而,勉強控制瞋恨心的結果,反而會愈控制,就愈瞋恨自己,因為你會發現根本沒有辦法控制自己的情緒。因此每當瞋恨心生起時,你就會怨恨自己:「怎麼搞的?連自己都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實在太不應該了!」

情緒是不能用控制的方式來處理的,必須要採取疏導的方式,才能真正地化解瞋心。而瞋恨和慈悲是相對的,因此只要我們多培養、增長慈悲心,瞋心自然就會減少了。所以,試著從另一個角度看事情,轉變自己的情緒,以更積極的慈悲心、愛心來看待世界,才是化解瞋心最好的方法。

例如你正在忙,孩子們又在你身旁吵鬧,心裡當然會覺得很討厭、煩亂。但是,如果你能將念頭一轉,想到:「孩子們不知道我在忙,只是因為玩得很高興,才吵吵鬧鬧!」那麼你就會感覺到他們的可愛,很快地就能消除心中的瞋火。但是孩子們的吵鬧畢竟還是會影響你做事,如果仍在吵,不妨就陪他們一起玩,順便休息一下,再回到工作上,這樣說不定效率更高。

其實,當某個人或某件事惹你生氣時,你應該要感謝他,因為對方用他負面的行為來提供一個學習的機會給你,讓你能夠戒瞋;而且你也要慈悲、憐憫他,因為他不知道他的行為是錯的。

但是,如果已成為習慣性的瞋恨,想要在瞬間轉變念頭,實在很困難。所以,我常勸人念「阿彌陀佛」,因為當瞋恨心生起時,念「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的聖號,或是其他的佛號、咒語,就能把瞋恨的情緒轉移到念佛、持咒或是念菩薩聖號的清淨心念上。能夠這樣做,久而久之,瞋恨心自然而然就會轉為清淨心了。

因此,下一次當你想要罵人,或是恨人恨得牙癢癢的時候,不要控制你的情緒,就念一句「阿彌陀佛」或是「觀世音菩薩」;即使一時忍不住還是開口罵人,罵出來的那句話也是「阿彌陀佛」。這樣不但憤怒、瞋恨的情緒會漸漸地減少,而且還養成了經常念佛、念菩薩聖號的習慣。

除此之外,我們也要常常問一問自己:「我今天做了多少好事?我今天心裡產生了多少慈悲心?是不是有瞋恨心?瞋恨心有沒有顯露出來?或是心中有瞋恨,但是沒有顯露出來?」就像曾子所說的「吾日三省吾身」,經常反省自己的行為、語言、心裡的念頭,有了這個自我檢討的工夫,瞋恨心也會愈來愈少。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聖嚴法師文章列表

安忍息嗔的98個理由

1、瞋心能壞福德善根。 2、瞋恨惡毒過一切罪過。 3、...

氣柔心細不戰而勝

周朝時代有一位專門養鬥雞的人叫做紀渻子。鬥雞,顧名...

如何對治自己心量小易瞋怒

問: 眾生習性難改,我下決心要改,在生活中如何具體有...

聖嚴法師:生氣不能解決問題

生氣不能解決問題,只有用慈悲心或是用智慧來處理才能...

慧不貪慾

佛陀在捨衛國的只洹精舍度眾時,城中有一大富長者,育...

這個人重不重要

我有一個朋友,因為與同事交惡,幾乎到了水火不容的地...

嗔心是不能有任何理由的

什麼叫殺呢?斷有情命,以嗔恨之心,來斷絕有情眾生的...

一生的修持資糧換成了三惡道的蛇身

貪煩惱能引生痛苦,但不一定不安穩,但這個瞋煩惱是不...

【大藏經】淨土十疑論

淨土十疑論序 宋、無為子楊傑述 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

【大藏經】早課(朝時課誦)

●大佛頂首楞嚴神咒 南無楞嚴會上佛菩薩(三稱) 妙湛...

【大藏經】佛說無量壽經

佛說無量壽經卷上 我聞如是,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

【大藏經】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序 古筠比丘德異撰 妙道虛玄不可思議...

聖嚴法師《佛門?無門!》

佛教徒可分為三等:第一等人,精進修行而心無所求;第...

不要老是生活在懷疑之中

我有一個信眾,他相信自己的命不好,非常迷信紫微斗數...

聖嚴法師《話夢人生》

古代中國曾有一則做夢的故事,描述一位年輕人,在赴京...

聖嚴法師《歡喜心快樂做功德》

有的人會疑惑,做義工的「功德」,究竟可以讓人得到什...

我所鳥的故事

這個在佛經裡,有一個叫本生經的故事裡面記載。在無量...

寺院由誰管理才是最如法的

寺院原本就是十方布施所成,三寶所依,本來就是出家師...

遇到事情不隨妄轉,斷相續心

阿賴耶識就是我們生命無量劫來善惡的業力、無量劫來所...

何謂佛度「有緣人」

佛法中的有緣人,指的就是聞、思、修佛法機緣已經成熟...

三招把素菜做出香味

素菜是健康飲食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很多人卻不喜歡吃...

警察講述他所經歷的因果靈異案件

我要說的是,我們警察大部分是很信因果報應和科學所不...

如何成就圓滿我們的功德

如何成就圓滿我們的功德。那麼有什麼樣的方便,讓我們...

「淫心不除,塵不可出」與「帶業往生」矛盾嗎

問: 《楞嚴經》云:淫心不除,塵不可出。又聽師父說...

我們為什麼總會遇到各種不順

我們為什麼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順利?遇到這樣問題的...

妙蓮老和尚念佛親見的不思議境界

1997年,我和一誠老和尚等八個師父到台灣去傳戒,妙蓮...

性相二宗之爭

【原文】 相傳佛滅後,性相①二宗,學者各執所見,至分...

聖嚴法師《佛教與心靈環保》

《增一阿含經》說:諸佛皆出人間,終不在天上成佛。可...

【佛教詞典】行事鈔文義決通意

亦名:文意決通義 行事鈔·序:「第五,文義決通意。(...

【佛教詞典】地人

(雜名)地論宗之人也。...

【視頻】護生卡通:可憐的鯊魚媽媽

護生卡通:可憐的鯊魚媽媽

【視頻】《持世經》聆志居士念誦

《持世經》聆志居士念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