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問:什麼叫「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具體落實在念佛的時候,應該怎樣才能達到這個要求?
大安法師答:這是《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裡面的一句話,這是念佛的方法。這個念佛圓通,又叫根大圓通,又叫見大圓通。這在七大裡面——叫地、水、火、風、空、見、識,這個見大就是指阿賴耶識的見分。那麼我們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在凡夫份上都是奔逸在外面的,就是追求六塵的——色、聲、香、味、觸、法。
六根攀緣六塵,中間產生六識,這就是十八界——凡夫的這樣的世界。這就是我們輪轉之因。現在就路還家,不使這個六根向外奔逸而「都攝」,就完全把六根的這種功能作用攝在「一精明」——就是阿賴耶識的見分裡面去。用那一見分攝住六根,這樣六根不向外面跑,六根跟六塵不產生對待,中間就不會有六識。所以見分就直接把六根攝在這句名號當中。
首先,六根最難攝的是意根和耳根,擒賊先擒王,先把這兩根攝住。那怎麼攝耳根呢?就是自念自聽。你無論自己念,還是共修念,你一定要聽到自己念佛的聲音。這個聲音是從你心裡發出來的,通過你的發音器官從口中把它念出聲音,然後再通過耳根把它聽進去,形成一種內循環。你只要念清楚,聽清楚,說明你的心就在當下,沒有跑到外面去,沒有跑到六塵裡面去。所以這個心和聲相依,這就是把耳根攝住了。
意根攝住,你不要口裡念著佛號,可能心猿意馬還跑到外面去。那麼怎麼攝意根呢?當然一個人善根深厚,他全力以赴都在聽聲音,這個意沒有跑。因為意一跑,是聽不清楚的。但有時候模棱兩可,意跑了他也好像在那裡聽著,但可能跑了也不知道。所以就有一種方法——也是印祖提出的,叫十念記數法。就是當你口裡念佛,耳朵在聽的時候,意根給它派個任務:記數。
「南無阿彌陀佛」,意地當中就有「一」;「南無阿彌陀佛」,有「二」;直到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數到「十」的時候,再倒回來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當你這樣去做的時候,你的意不會跑。你的意根一跑,你數量就數不下去。這就是你在攝意根。
好,攝住意根了,你的眼根:你要低垂,比如你經行念佛,注意你前面的兩三尺,前面的一點用眼的餘光去看,你不要去看別人。攝住眼根。一般的人喜歡去東張西望:看看別人怎麼樣啊,穿的什麼衣服啊,今天表情怎麼樣啊,他是不是高興啦,這個人我認得不認得啊,是男是女呀,是女的漂亮不漂亮啊。就完了,他心裡就很煩惱,妄想雜念紛飛。這時候——你念佛的時候,不能看其他人,把眼根攝住,你自念自聽,你的聲音都在自己的身心盤旋的時侯,基本上你在關注自己,念佛是念給自己聽的。其他的,那麼鼻子不要亂聞,其他的都好說。這叫「都攝六根」。
都攝六根,你在這個情況下,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名號,能夠孤明歷歷,能不以萬法為侶,能夠清清楚楚,靈明不昧,能夠無間無雜,這就是「淨念相繼」。因為這句名號是清淨的摩尼寶珠,所以你能夠「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就能夠漸漸的「入三摩地,斯為第一」。「三摩地」是正定正受、定慧等持的意思。
由於這句名號無量壽的功能讓我們產生定,這個名號的無量光讓我們產生慧:念這句佛號的時候,實際上是止觀並運、定慧雙修、寂照不二、光壽一如的。它有這樣的一種奧妙在裡面。所以你具體落實還是從耳根和意根下手,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