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所有的外境,都是你心中的影像

淨界法師  2022/06/16  大字體  護眼色

所有的外境,都是你心中的影像

「成就相違識相智。如餓鬼、傍生及諸天、人同於一事。見彼所識有差別故。」

大乘菩薩他在自我調伏的時候,第一個修相違識相智。這個地方,我們先看這個相字,這個相就是所緣的境相。所緣的境相是同一個,但是我們內心當中跟所緣境相接觸的時候,產生一個相違識,這個相違就是相互違反。什麼叫作相互違反呢?就是我對同一個境界,會產生不同的認識,這就是相違識相。同一個所緣境,會產生不同的認識,這叫相違識相智。

這當中,我們看下面的說明:如餓鬼、傍生及諸天、人同於一事。見彼所識有差別故。比如說水,同一個水,餓鬼道跟水接觸的時候,他感受到的水就像膿血一樣,這個膿血吃下去變成火焰,所以餓鬼道感受到是膿血跟火焰;畜生道這些魚蝦們看到水,好像是它的房子、道路一樣;諸天看到的水,是七寶莊嚴的大地;人看到的水,是柔軟濕冷的水性。所以見彼所識有差別故,在同一個所緣境上,他內心所現的相分境界,的確是有差別的。從這樣的一個角度我們去觀察,就知道這個外境是不存在的。

假設我們今天看到外境,它是有獨立自主的體性,應該跟我們內心沒有關係,每一個人看都是這樣的體性。但是事實上不然,你看水,餓鬼道內心有罪業,他看到的水是一個膿血跟猛火;天人內心有善業力,他看到的水是七寶莊嚴的大地。所以說,這一切法都是自變、自緣。

我們的心跟境界接觸的時候,自己心中的業力就變現一個影像,然後讓你自己去攀緣,所以外境是不存在的,所有的外境都是你心中的影像,沒有心外的境界可得。這是我們觀察的第一個智慧,就是相違識相智,同一個境緣,有不同的認識。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如何在安逸環境下生起出離心

問: 如何在安逸的環境下生起出離心? 夢參老和尚答:...

不要為了小事而破壞虔誠的心境

天剛破曉,朱友峰居士興沖沖的抱著一束鮮花及供果,趕...

【推薦】不要被第二支毒箭所傷

昨晚正在給家裡的花花草草重新安置一個小家,只聽得客...

唯識無義,一切法的受用是自變自緣

於定心中,隨所觀見諸青瘀等所知影像,一切無別青瘀等...

只要話頭得力,不拘動靜,自然不被他轉

問:古人云:參究,在搬柴運水行腳處參。今之學者,要...

醫生能治身體的病,卻不能治心

一位醫生來看我,他說世界上所有的宗教都教人為善,而...

資源有限而慾望無窮

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 佛...

真心被六塵所覆蓋的八個原因

真心被埋沒,真心給失落,真心被迷失,真心被六塵所覆...

【大藏經】唯識二十論

唯識二十論一卷 世親菩薩造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大藏經】占察善惡業報經

占察善惡業報經卷上(出六根聚經中) 天竺三藏菩提燈譯...

【大藏經】佛說阿彌陀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q)樹給(jǐ)孤獨園。與...

【大藏經】佛說佛頂尊勝陀羅尼經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室羅筏城逝多林給孤獨園。與...

親見虛老真功夫,方知機辯不是禪

光緒二十七年秋,法忍老人有赴終南之舉。先命月霞法師...

【推薦】打佛七的利益和注意事項

一、佛七的內涵 佛七,也稱打佛七,指的是淨業同修集中...

淨除雜念一心念佛

真正修行用上功的話,一定能淨除雜念,一心念佛。同時...

參禪為什麼開不了悟

我們參禪為什麼開不了悟?就是偷心不死啊。其實話頭無...

發菩提心後,如何面對順逆的因緣

我們再看對治退還。 為欲對治雖已發趣,復退還因,故立...

證得鬼神邪法的表現

【原文】 復次。二十邪法。隨有所發。若不別邪偽。心生...

貪著利養自取滅亡

佛陀的弟子中有一位名叫調達(提婆達多)的比丘,非常...

【推薦】從事餐飲行業造殺業的人如何轉行

北京阜成門內大街,有一大葷館子,名九如春,生意很發...

《楞嚴經》與《法華經》的側重點有何不同

《楞嚴經》到了後面二十五圓通的時候,它偏重在空觀,...

教育兒女比送經書更重要

一位居士經常請經書送給別人。印光大師對她說:你有這...

發自內心的禮貌

人與人的關係是建立在禮貌之上,但是今天社會上懂禮貌...

勸人受五戒要承擔他持不了戒的惡業嗎

問: 我有一位師兄,學佛半年就能背《無量壽經》。看他...

人生為什麼不能十全十美

經云:財富從佈施中來,貧窮從慳貪中來。長壽從慈悲中...

聖嚴法師《好好善用「臭皮囊」》

佛教的修行方法中,有四種觀想的方法,稱為四念處,分...

時間無常,無論多麼奢華美麗將成過去

法眼文益禪師(五代): 擁毳對芳叢,由來迥不同, 發...

心靈美容

漫步大街小巷到處都是美容店,這美容店的作用的確不小...

【佛教詞典】內眷屬

「大眷屬」之對稱。即諸佛眷屬中,在內常隨給侍者。反...

【佛教詞典】佛印三昧經

(經名)一卷,後漢安世高譯。佛在耆闍崛山入於三昧,...

【視頻】永泰寺--中國最古老的皇家尼僧寺院

永泰寺--中國最古老的皇家尼僧寺院

【視頻】《大佛頂首楞嚴經》男聲讀誦

《大佛頂首楞嚴經》男聲讀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