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不能為了懈怠放逸而取底限

大安法師  2018/06/22  大字體  護眼色

不能為了懈怠放逸而取底限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佛說無量壽經》

「十念皆生我國願」,這一願,歷來的注經家都認為是四十八大願的眼目,是實施阿彌陀佛平等普度一切眾生之大慈悲、大智慧的高度結晶。從修行的功夫來看,沒有提任何條件,只要你十聲念佛。

這個十聲通平時,通臨終。你只要具足信願,平時念十聲,阿彌陀佛也會讓我們往生!

當我們看這一願,是要領會阿彌陀佛那種大慈悲心、大救度的力量。但也不能說:「我只念十聲就可以。」

為什麼要在十念之前有「乃至」二字?「乃至」就是指你最低限度!如果很忙,條件不允許,你就哪怕只念十聲。

但是,佛高興的是希望我們多念,上限是多多益善。能夠念三萬、五萬、十萬,佛當然就更高興了。所以有上限,有底限。我們不能為了自己懈怠放逸而去取底限,還是要取上限。

在理上相信十聲乃至一聲都能往生,但在行為上要念得越多越好!這樣來領會,比較好。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大安法師文章列表

頓超三界樂悠悠

寒山頂上月輪孤,照見晴空一物無, 可貴天然無價寶,埋...

大安法師:念佛就不需要持戒嗎

問: 現在有的法師提倡念佛不需要持戒,並且說現在連...

明學長老:恪守印祖規約,道風遠播中外

靈岩山能夠像今天這樣道風很好,主要是根據印光法師定...

一心專念阿彌陀佛

一心專念阿彌陀佛,就是信願念佛,而信願念佛實在是一...

靈岩山寺性寂法師生平和往生紀實

靈岩山寺性寂法師生平和往生紀實 二十多年前在蘇州靈岩...

念佛之外是否可兼持經咒

修行用功,固宜專精。然凡夫妄想紛飛,若不加經咒之助...

臨終是否要助念才能往生

問: 臨終是否一定需要助念才能往生? 大安法師答:...

從心底至誠懇切念佛,才能感佛相應

我們修行要了生死、成佛道。首先我們要發長遠心、精進...

犯五戒後能懺悔嗎

問: 請問受五戒,如果犯戒的話,是否要在佛前求懺悔...

如何讓自己持戒更圓融

問: 弟子沒有受戒前盡量按照五戒的標準來要求自己,...

祖師在生死關頭,尚且要示現懇切念佛

佛示現在這個世間上八相成道就是要饒益眾生,在給眾生...

念大悲咒為何未見感應

問: 我常念大悲咒為何未見感應?請開示。 大安法師答...

得遇善師令我們免受沉淪之苦

過去世尊與眾多弟子都是靠著雙腳,一步一步邁向弘法之...

同性戀的原因和解決辦法

《大乘造像功德經》: 彌勒!復有四緣,令諸男子,其...

淺議如何集中精神

現代人在生活中,時常感覺無法集中精神,以致工作學習...

當前佛教存在哪些問題,應如何改進

問: 您認為當前大陸佛教存在哪些主要問題,應如何加...

聖嚴法師《佛教徒如何發願》

每個人一生都應該要發清靜的願、遠大的願,而不要發愚...

文殊菩薩心咒的功德利益

文殊菩薩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諦d...

真如本在自心,佛性即在自心

過去,有一個人專門雕刻夜叉羅剎,他天天要構思、仿真...

別小看為動物畜牲念一句咒語的功德

我們為它們誦經持咒,令它們得聞佛號及佛咒,在心識中...

態度很大程度上影響你的成功

一個人對待生活和工作的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你的成...

不老不死的「我」在哪裡?

波斯匿王向佛請問:我在未曾受佛教化之前,曾遇見迦旃...

【佛教詞典】傣文大藏經

Daiwen Dazangjing   部派佛教南傳上座部巴利語系大...

【佛教詞典】字母

又作悉曇字數。指悉曇(梵 siddhāj)之摩多(梵 māt...

【視頻】威儀三千

威儀三千

【視頻】楞嚴咒(女聲閩南語唱誦)

楞嚴咒(女聲閩南語唱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