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把這些認識清楚,才會生厭離之心

大安法師  2018/05/16  大字體  護眼色

把這些認識清楚,才會生厭離之心

《佛說阿彌陀經》云:「舍利弗,彼土何故名為極樂?其國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佛說阿彌陀經略解》釋義:「無有眾苦者,無三途八難等諸苦也。對娑婆極苦言之,故云極樂。」

「苦」有逼惱義,不喜歡的事情和不想要的東西逼到頭上來,讓我們煩惱、痛苦,感覺很不好,這就是苦的內容。

眾苦啊,那就不是一點痛苦了。三界的痛苦有各種說法,如三苦、八苦、十苦、一百一十種苦、八萬四千苦,乃至恆河沙苦、無量諸苦。我們常常會談有三苦——苦苦、壞苦、行苦,這就是眾生的痛苦。

大佑法師在這裡特別提出「三途八難」,來作為娑婆世界穢土眾生所遭遇的眾苦的代表。

娑婆,翻譯成中文是能忍的意思,就是指這個世界的眾生能夠忍受種種的痛苦。忍久了,都麻木了,不以苦為苦,甚至反以苦為樂,顛倒了。當不以苦為苦、反以苦為樂的時候,他就生不起厭離心,生不起修道的心,覺得這個世界很好,活得很滋潤。所以佛為什麼在聲聞教要談四聖諦?

四聖諦,首先要談「苦諦」,就是要讓我們這些迷惑顛倒的眾生知道生存的境況是痛苦的,也許有些短暫的快樂,但這些所謂的快樂卻在遷流變化中,不能長久,本質還是苦。當察覺到這一點時,才算有點智慧,這就叫諦——苦諦,開始有一點覺悟了。

當感覺到這個世間苦的時候,才會想怎麼對治這個苦。要解決這個苦的問題,就要知道其來源,這就要談「集諦」。集諦指出了人生之所以「苦」的根源。簡單來說,眾生一切痛苦皆可以溯源於三項根本原因,即貪慾、瞋恨、愚癡三種本能的煩惱。此三種根本煩惱即是造成一切有情眾生痛苦的原因,三途八難是苦果。

當知道我們苦的原因是煩惱,就要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這就要談「道諦」,三十七道品,要修道。

通過修道,對治煩惱之後證到「滅諦」——寂靜涅槃的真如法性、本來風光。所以,對我們娑婆世界眾生來說,一定要談苦諦這個問題,否則他是激揚不起修道之心的。

從事相上來看,跟娑婆世界的痛苦相比,西方淨土是推到極致的「樂」。從理性上來說,西方淨土之所以稱為極樂,是因為它是從實相的心顯現出來的,是阿彌陀佛用他的大願、大行來莊嚴的。這個實相是絕待的(就是離開了苦樂對待),才稱為「極樂」。

如果還有一個對待,這種「樂」就會轉化、會變異,樂極會生悲,苦極會甜來,這是我們眾生業感的世間常態。

極樂世界的「樂」是永恆、純一、絕待、不變異的,而且在那種樂的狀態當中也不會作樂之想,也不會執著。是至為清淨的一種狀態,所以就用「極樂」來表達。

三途、八難這些名相概念可能我們常常會接觸,也依稀彷彿會知道一些,但我們真的對三途、八難、八苦內在的法義深入思惟了嗎?那就未必了,可能是浮光掠影。如果是浮光掠影就會無動於衷,好像這八難、八苦、三途都是談別人的事情,跟自己無關。

但實際上它跟我們的生命太有關係了,因為三途、八難、八苦就是眾生的生存境況,我們的舉心動念、行為造作可能都跟它緊密相關。把這些認識清楚,我們才會生厭離之心,才會生離開惡因的道心!

我們想要把持戒念佛高揚到一個很高的程度,就真的要從深入思惟三途、八難、八苦法義當中昇華出淨土的情懷。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大安法師文章列表

我們不僅是極樂的享用者,而且是所有者

蕅益大師對信心的詮釋用了六信:信自、信他、信因、信...

念佛就是無與倫比極為深妙的禪

禪這個詞含義很廣泛,有世間的禪,有出世間的禪,有祖...

專一禮阿彌陀佛,為專精一致

原文: 專一禮阿彌陀佛,為專精一致。且勿謂緣想一佛,...

出聲念佛,每易發火,得默念否

達本問:出聲念佛,每易發火,得默念否? 菩薩曰:汝一...

下品三生分別要住胎多久才見佛

問: 九品往生中,下品分別要住胎多久才見佛? 大安法...

以折攝二門令起厭欣

原文: 激揚生死凡夫令起欣厭者:以諸眾生沉迷自性,甘...

法照大師得文殊菩薩開示念佛法門

大歷二年,蓮宗四祖法照大師居住在衡州雲峰寺,勤修不...

【推薦】正確的臨終關懷,應該要提前做

凡修淨業者,當成全人之正念,及預為眷屬,示其利害。...

【大藏經】解深密經

解深密經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住最...

【大藏經】【註音版】禮佛大懺悔文

禮佛大懺悔文...

【大藏經】【註音版】曼殊室利菩薩十大願王

曼殊室利菩薩十大願王...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羅尼經

佛說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羅尼經...

如何保持內心清淨

問: 面對這繽紛的世界,如何保持內心清淨? 大安法師...

信願不真的四類淨業行人

佛告阿難:其有眾生,生彼國者,皆悉住於正定之聚。所...

瞋恨心重,會火燒功德林嗎

問: 請問法師,弟子的丈夫特別喜歡麻將,可弟子卻對...

比佛更大無上福田

我們的本師釋迦牟尼佛,雖然他的終極關懷是出世間法,...

患難不必求鬼神

邪魔外道有一種非常蠱惑人的方法,就是他給你消災,給...

順治皇帝出家的故事

明末有位老僧,在峨嵋山高峰結茅庵隱居。老僧終年不下...

淡泊寧靜,安住道法

出家修行這條路,發心確立深遠目標非常重要。這個目標...

生活跟修行不能分開

大家學佛,不可以將生活跟修行分兩部分,其實不是的。...

念一句阿彌陀佛即具足十大願

本人屢屢提出。說佛法猶如旃檀,片片皆香。舉起一片之...

無意義的懸想是一種自我損耗

立志用功,如種樹然。方其根芽,猶未有幹;及其有幹,...

心地是相貌的根本

五代、北宋之間,有個著名的道教學者陳希夷,就是傳說...

造佛像的功德有多大

造像的功德,有一個《造像功德經》,只說是一般的世間...

慧律法師《修行是享受,不是負擔》

對這世間的天地萬物,要先學放得下,修行不能有如下的...

如何面對兩性關係

(了凡弘法學會譯整 摘錄自感應篇彙編白話節本) 俗話...

大安法師:念佛如何解決當下的煩惱

問: 請問法師,念佛對解決當下的現實煩惱有什麼作用...

如本法師:皈依三寶有什麼禁忌嗎?

皈依三寶,僅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沒有任何之忌諱,皈...

【佛教詞典】諸趣

眾生所往之國土,名為趣。諸趣,即總稱天、人、阿修羅...

【佛教詞典】真胝天

真胝,梵名 Cinti。意譯作善思惟天。天名。[玄應音義...

【視頻】龍口南山禪寺

龍口南山禪寺

【視頻】普賢菩薩行願品(印能法師念誦)

普賢菩薩行願品(印能法師念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