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息心貞信之士

大安法師  2017/02/27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息心貞信之士

「息心」,就是把追求世間五欲六塵的那個心止息了,隔斷塵緣了,因為那都是夢幻泡影的、輪迴的內容。這就是「狂心頓歇,歇即菩提」。

淨土法門是大乘佛法,往生淨土是為了作佛,作佛是為了度眾生。

《佛說無量壽經》中說「升道無窮極,易往而無人」,這是說往生之「易」。但《阿彌陀經》又說「難」,難在哪裡?在信心很難生起。這菩提就包含著「信」。「貞」就是至誠心,「貞信」,即是真正的信心。信心產生不容易,它屬於般若智慧的範疇,叫信慧。

東晉時期廬山東林寺白蓮社的一百二十三位高賢就是非常了不起的息心貞信之士。比如張野、張詮雖然在耕地,但他們其實很有文化,很有學問。

從東林寺祖師殿十八高賢的石刻中可以看到,張詮一手拿著鋤頭,一手拿著經卷。因為他的學問很大,所以朝廷屢次征他做官,他都不去,就在這裡種點地,主要目的是要研習經卷,來滋養自己的法身慧命。

這就是息心貞信之士,並不是普通的鄉野之人。在山裡有隱士,也有一般的農夫。

怎麼辨別隱士和農夫的差異?「士」,就是有福德有智慧,可以在外面享很高的地位,但是他卻放棄了,退隱了,而要完善自己更高的人格和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他們不是一般的農人——我很無奈,只有在山裡砍點柴,在水裡捕點魚,否則生存都有問題。這是有差別的,所以他們叫「士」。能稱為「士」的就是有文化、有學問的人。

那個時代高賢們的精神境界、心路歷程都不是現代人的常識、經驗範圍內的事情。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大安法師文章列表

只有一切頓捨,才能迸出淨業種子

對這個世間的捨,要從真實心裡面真的你能捨得掉,真的...

【推薦】淨業行人今世修行的唯一目標

我們信解、領納這個理念,自然就能建立一個矢志不移的...

內心深處要厭離到徹骨徹髓

為什麼淨土法門講信願?這個願就是厭離娑婆。這厭離娑...

你不要去執著、去主宰這個妄想

佛陀的大智慧高明在哪裡呢?他沒有要你馬上處理妄想。...

珍惜當下的生活

清代宰相孫將鳴曾為資國寺題了這樣一副楹聯:浮生若夢...

坐禪就是一個不斷放下的過程

坐禪的過程實際上就是一個不斷放下的過程。不斷地放下...

提不起就放下

經過幾天禪修,大家應感到自然安定,不會太浮躁。一般...

放下便是

我那天聽朋友說起他近來的一件事:他的鄰居不久前搬到...

【大藏經】【註音版】大乘入楞伽經斷食肉品

大乘入楞伽經斷食肉品...

【大藏經】梵網經菩薩戒本

【依東林寺版本】 (舉香讚) 爐香乍熱。法界蒙熏。諸...

【大藏經】【註音版】往生普佛儀規

往生普佛儀規...

【大藏經】【註音版】佛頂尊勝陀羅尼經

佛頂尊勝陀羅尼經...

極樂世界離開了這三苦

娑婆苦樂雜,其實,苦是苦苦,逼身心故;樂是壞苦,不...

何不往生兜率疑

第十,何不往生兜率疑 【註文】 又問:兜率內院近在此...

念「阿彌」也比念「彌陀」要好

阿彌陀佛的核心意思是無量壽、無量光。阿是一個否定性...

何故阿彌陀佛來了,為何不把此人接走

問: 有位信士,一次她病重,可能是她過去世種過善根...

大悲咒的功德從哪裡來

我們今天先講到這個地方。三卷過以後,整個《楞嚴經》...

聖嚴法師《禪--人類意識》

一、佛教對人類意識的分析 佛教把意識分為心、意、識...

眾生輪迴的三大根本原因

【富樓那。想愛同結。愛不能離。則諸世間。父母子孫。...

猴子度惡人

無數劫以前有一隻猴子,它在深山中修行,它的心地非常...

一念法供養的功德就不可思議了

善男子!如前供養無量功德,比法供養一念功德,百分不...

七佛譯經師--鳩摩羅什大師

鳩摩羅什(西元 344-413年),龜茲國人(新疆疏勒),自幼...

忙的沒時間老

佛光禪師門下弟子大智,出外參學二十年後歸來,正在法...

吃粥有十種好處

粥有十利,這十種好處是: 一、資色,吃粥有益於身體...

法執——但去其執,不去其法

那有人就問了:四諦法是苦集滅道,有四種相狀,而我們...

楞嚴咒為一切諸佛之母,有不可思議的力量

持楞嚴咒: 向內開顯真如,向外感通諸佛 歡喜、生善、...

博士買驢

有位滿腹學問的博士買了一隻驢子,付了錢之後,突然想...

慧律法師:心無所住就是安住

世間沒有中庸,無相才是真正的中庸;心無所住就是中庸...

【佛教詞典】五覺

(名數)一、本覺,本有常住之覺體也。二、始覺,依修...

【佛教詞典】講嚫

(術語)講義之謝禮。嚫為梵語達嚫Dak?i?ā之略。譯曰...

【視頻】惠空法師《時間即是機會和財富》

惠空法師《時間即是機會和財富》

【視頻】淨界法師《皈依的意義與方法》

淨界法師《皈依的意義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