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猴子度惡人

證嚴法師  2011/07/18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無數劫以前有一隻猴子,它在深山中修行,它的心地非常仁慈、友愛,能夠愛同在山林中的一切動物,心中常懷有大慈大悲的心念。

有一天它在樹上采水果時,突然聽到山谷中很深很深的地方,傳來求救的聲音。它內心就想:雖然斷崖山谷很深,很危險,但不忍心不去救他。所以還是循著聲音,想盡辦法攀著樹枝、草木,甚至是石壁,不斷從上往下行去,終於在深谷中發現一個受傷的人。

它就說:「來!趴在我的背上,我背你上去。」這個人很重,但它把人背在背上,雖然猴子四肢敏捷,但山壁實在太陡峭了,就算是自己一個要攀爬上去都有困難了,更何況現在背後又背了一個人,最後仍在非常危險又很辛苦的情形下,爬上了山頂。到了安全之地後,它把人放了下來,就說:「你安全了!」猴子就累得倒在樹下睡著了。

這個人一開始也很感恩,稍事休息後,就想到自己從跌入山谷至今,也是饑乏疲累,很需要食物補充體力。現在雖然離開了山谷,但要離開這座山,還有很長的山路要走,沒有體力怎麼離開呢?

他看到在樹下的猴子睡得非常沉,突然心起歹念,就想:「它只是一隻猴子,我是人,動物生來就是要給人吃的。我餓了好幾天,好不容易撿回一條命,我要填飽肚子,才有體力離開這座山。這裡只有這隻猴子可吃,如果吃了它的肉充飢,我就有力氣離開了。」

主意打定後,他就拿起一粒石頭,朝著猴子的頭丟過去。猴子被石頭砸到後,並沒有死,只是頭部受傷了。猴子馬上敏捷地爬到樹上去。它居高臨下看著這個人,很憐憫的哭了。它的心一點都不怨恨,只是想不到人類的心,怎麼會這麼兇惡殘酷?它在心裡發願:「我要趕緊修行,雖然我有慈愛的心,也有力氣去救他的人;不過我的德還不能感化他,所以我要趕緊再修行,將來德行力量俱全時,我還要來度他。」這隻猴子就是日後的釋迦牟尼佛。

單純是至上妙法佛陀在過去生中,不論是人身或是動物身,身形雖不同,卻是心性統一,都是堅守那念清淨的因,懷著慈愛的心態,不論碰到何種境界,這念愛,這念慈,始終不變,心還是很清淨,絲毫不受到污染,因此能化周圍污濁的緣為清流。

我們面對讚歎或是譭謗時,一定要時時保持住自己的心。聽到讚歎要當成勉勵,聽到譭謗要當作警惕。如果能把是非當教育,不但不會受到境界影響,還能時時起感恩心,也會同情憐憫愚昧的人,要再發更大的心,更大的願,期待有朝一日還要度他,希望有一天他能識得善惡的因緣。

學佛很簡單,就是顧好清淨的因緣。因就是內心的種子,緣是接觸的外在境界。能讓因緣清淨,就能轉惡緣為善緣,人事也就會圓融。佛陀的教育要好好把握,法是簡單的,並不複雜,凡夫才會把法複雜化,如果是聖人,就能夠單純化,單純就是最妙的清淨法。例如不與人計較,保持自己的一念心沒有起心動念,這就表示心沒有受到外境污染;即使人家對我不好,但自己心中不起恨意,這也表示心沒有被污染。

最簡單的一句話:‘前腳走,後腳放。’只要這條路是正確的,向前走去,就是精進。讓心不受染著,這是我們要努力的目標。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證嚴法師文章列表

吃素的30個理由

1.不殺生是培養慈悲心的第一步。 2.人皆貪生怕死,將...

釋尊以三重大悲憫念眾生

略而計之,大悲有三:一者,佛在世時,憐此五濁,說難...

不要讓車輪沾上血腥味

1.在日常駕駛中小心點,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盡量別去...

豐子愷《護生畫集》

豐子愷——護生畫集...

暗施慈悲與後人--白居易

中國古代信佛的官員中,唐代詩人白居易是一位最具佛教...

宣化上人:四無量心

四無量心,四無量心是什麼呢?就是慈無量心、悲無量心...

文昌帝君輪迴的啟示

問: 請開示,文昌帝君因慈悲、憐惜婦人,而墮落人道,...

慈心的功德殊勝難量

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法時,有一天,為諸比丘開...

【大藏經】【註音版】梵網經菩薩戒誦戒儀式

梵網經菩薩戒誦戒儀式...

【大藏經】【註音版】維摩詰所說經

維摩詰所說經...

【大藏經】【註音版】妙法蓮華經

妙法蓮華經卷第一 妙法蓮華經卷第二 妙法蓮華經卷第三...

【大藏經】佛說大乘造像功德經

佛說大乘造像功德經卷上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三十三天...

愛佔小便宜,就會沒有人緣

阿美很喜歡佔小便宜,上學的時候,她經常借錢不還,拿...

張玉琴老居士往生記

慈母張玉琴老居士是遼寧省鞍山市人,於2020年8月14日(...

古鏡未磨

有道禪師當初行腳時,路過一間賣茶的茶坊,因為口渴,...

佛教裡的譬喻故事

佛教善於講故事,無論是人還是動物,作為生命體驗者,...

念佛如何克服昏沉散亂

大家畢竟是具縛凡夫,雖發心修行,仍不易降伏身心。念...

少康法師傳念佛法的妙計

少康法師是淨土宗五祖,少年出家,歷學法華、楞嚴、華...

各宗要略——華嚴宗

宗義及學統 華嚴宗是依《華嚴經》而成立。釋尊初成道,...

《古文觀止》中的十大人生啟迪

《古文觀止》是清朝康熙年間選編的一部供學塾使用的歷...

居士無病,您的妙藥還您

有一年寒冬將至,藥山惟儼禪師依照常住往例,請寺裡的...

如果有人跟你爭執,你就讓他贏

性如體,識如用,性是我們的本體,意識就是我們產生出...

出家是為自己還是為大眾

問: 出家修行是為了自己還是為了大眾? 慧律法師答:...

精進有什麼好處呢

癸四、精進 又能遠離所有懈怠、惡不善法,及能出生無量...

聖嚴法師《共修與獨修》

為什麼一定要共修呢?只要夠虔誠,難道不能一人隨時隨...

六根門頭無人用

我曾經一再強調,過堂也好,上殿也好,要聽二磬。但發...

發掘自己良善的品性

五十一心所,分成六位。第一是遍行心所,什麼叫遍行心...

肉食重金屬超標原因何在

一對夫妻到北方某海濱城市去旅遊,吃了一隻2斤多重的螃...

【佛教詞典】五停心觀

(術語)小乘三賢之第一,修五種之觀法而五種之過失停...

【佛教詞典】聲聞菩提

為三種菩提之一。菩提,指果上之智慧。聲聞果之智慧為...

【視頻】夢參老和尚《感和應的關係》

夢參老和尚《感和應的關係》

【視頻】《華嚴經》平興寺僧眾唱誦

《華嚴經》平興寺僧眾唱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