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省庵大師談做善事與念佛的關係

大安法師  2015/06/03  大字體  護眼色

省庵大師談做善事與念佛的關係

與茅靜遠居士書

前三月下旬返自四明,過訪居士,適遇他出,悵然而去。尋歸回龍,茲又一月餘矣。因數子相勸,欲講《法華》,特到杭請經,因得致書於足下。

居士造橋事畢,可謂莫大之功。然居士之心,好善無倦,一善甫完,復作一善。美則美矣,其如生死大事何?

苟不以生死大事為急,而孜孜為善,所作善事如須彌山,皆生死業緣,有何了日?善事彌多,生死彌廣,一念愛心,萬劫纏縛,可不懼耶!

居士世間公案,久已參透,西方淨業,久已修習。然而生死心不切,家緣撇不下,人情謝不去,念佛心不專,何也?將名根不斷耶?抑愛念牽纏耶?

於此二者,宜加審察。苟不把家緣世事一刀斬斷,六字洪名盡力提起,慾望娑婆之脫,安養之生,難矣!不生安養而欲脫生死,不脫生死而欲免墮落,抑又難矣!縱一生兩生不失人身,濟得甚麼事?

嗟乎!居士慧心如此明利,家緣如此豐足,繼嗣如此賢能,事事適意,尚不能放下萬緣,一心念佛,為天負人耶?為人負天耶?不以念佛為急,而以世間小善為急;不以生死大事為先,而以人天福報為先,是不知先後也。

居士雖不求福而常作福,雖欲出生死而反入生死,皆由不知所緩在彼,所急在此,致使北轅適越,卻步求前也。

居士今日要務,唯當謝絕人事,一心念佛。加以齋戒二字,尤為盡美。大抵西方佛國,非悠悠散善所能致。萬劫生死,非因循怠惰所能脫。無常迅速,旦暮即至,安得不為之早辦耶!

衲所知識者甚寡。知識之中,求可以語此事者尤寡。舍居士一人,而深以期望者,誰哉?倘不以人廢言,幸加努力。若曰吾不能也,則亦無可奈何矣。

(摘自《淨宗十一祖省庵大師遺著》)

【大安法師開示】:

茅靜遠居士是一個很會做善事的人,造橋、補路、布施,叫作「好善無倦」,一個善行做完了,他就策劃做下一個善行。那省庵大師是怎麼去看待這個問題,怎麼去勸告他呢?省庵大師說,你這樣做,美則美矣,但其如生死大事何?跟你了生死的大事相比,做這些善事,得要擺正它的位置。如果你不以了生死大事為急務,而孳孳勤奮地去做善行,那你做的善事就像須彌山那樣的高,都是「生死業緣,有何了日」。「善事彌多,生死彌廣,一念愛心,萬劫纏縛」,可不懼哉?布施可以感得人天福報,但是出不了生死。

如果這個布施還住相布施,還有執著、愛戀之心,那你這個萬劫的時間就永遠纏縛在三界六道了。對這個世間還不要恐懼嗎?所以如果你不能把你的家緣,和世間的善事一刀斬斷,六字洪名盡力提起,那想出離娑婆,想生到極樂世界,那就難了。不生極樂世界,想了脫生死,不了脫生死輪迴,想避免墮落三惡道,那又更難。所以做善事,縱然一生兩生能保持人身,但是能濟得了什麼事呢?祖師是這樣的一種思惟方式。

所以告訴他:不以念佛為急務,而以世間的小善為急,不以生死大事為先,而以人天福報為先,這就不知道先後輕重緩急。居士你也說,我不是為了求福報,但是雖然不求福,但你一輩子常作福,你就想出生死反而入生死。這都是由於不知道你當務之急在什麼地方,枝末的地方在什麼地方,反而你就搞得南轅北轍了,你想向前,卻反而是往後走了。

所以省庵大師就勸他,今天當務之急就是謝絕人事,一心念佛,加上齋戒二字,才是盡善盡美的行為。你要往生西方淨土,這不是件小事,不是悠悠散善所能達得到的,萬劫的生死輪迴不是因循怠惰所能夠解脫的。無常迅速,旦暮即至,趕緊要辦念佛求生淨土的大事,是這樣的深切地期待居士這樣去做的。這就是正知見吶!所以為什麼我們要多看祖師的著作,而不要被世間那些觀念牽著鼻子走啊。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大安法師文章列表

燒出舍利就一定是往生極樂世界了嗎

問:請問師父,人往生後燒出舍利子,一定是去西方極樂...

戀西大師:念佛要訣八不必

念阿彌陀,不必除妄想,只要聲不絕,決定生安養。 專...

預知往生,分秒不差——胡松年居士往生記

靈岩山是個專修淨土的道場。因此,除了數百個出家眾以...

【推薦】對阿彌陀佛的力量有懷疑

我們念佛法門,往生最重要的是建立信心。往生最大的障...

觀想念佛,觀之事且從緩行

持名一法,最為末法透機之法。善導雖疏觀經,實最重持...

心外無法,全佛即心,彌陀即我心,我心即極樂

初明性。 序文 靈明洞徹,湛寂常恆,非濁非清,無背無...

如何把唯識學跟念佛法門結合

我們怎麼把唯識學跟念佛法門結合? 其實唯識學跟淨土宗...

【推薦】放下名利枷鎖 老老實實念佛

現代人生活忙碌,從出生到小學、中學、大學再到社會。...

迴向給眾生,眾生能得到利益嗎

迴施眾生得益疑 迴向布施給眾生,眾生真實能得到利益嗎...

不要攀緣,要遠離名利,老實念佛

二十年前事可疑,三千里外遇何奇?焚香擲戟渾若夢,魔...

大安法師:淨土法門在信心上要怎麼下功夫

淨土法門是易行難信之法。不僅一般的凡夫難信,就是二...

為什麼用恭敬心對待人,他們反而覺得我好欺負

問: 請問法師,為什麼我用恭敬心對待一些人,他們反而...

大勢至菩薩頭頂上的寶瓶

大勢至菩薩頭頂的肉髻上,有一寶瓶,和觀音菩薩的頭上...

堅持為什麼這麼可貴

很小的時候,就聽說滴水穿石的故事。一滴水,看起來微...

如何掌握病人斷氣時刻的念佛速度

問: 在斷氣之時,給病人助念,一定要快速地追頂念佛...

為什麼別人總看我「不順眼」

在現實生活中,有些人莫名其妙討厭一個人,不管他吃飯...

思惟苦諦與調伏愛取是淨土宗的必修

我們講到了四聖諦。那麼四聖諦從淨土宗正念的角度來說...

這樣去布施功德很大

像我們一般的布施,是供養三寶,有的他功德感受得很大...

年輕時用來建功立業,有空再來修行,這樣可以嗎

問: 師父,我覺得現在還年輕,應該把時間用在建功立...

一個賣水產老闆的懺悔

慚愧罪人徐翠芹今天當眾懺悔。萬法皆空,因果不空。罪...

觀音聖號能解眾生三毒

【若有眾生,多於淫慾,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欲...

星雲大師《為父母親友祈願文》

慈悲偉大的佛陀! 所謂: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

【佛教詞典】八交道

(雜名)通達四方四維之道路也。法華經譬喻品曰:有八...

【佛教詞典】阿濕縛婆

(雜語)A?vaka,譯曰蘇息處。見大日經疏三。...

【視頻】永明延壽大師《宗鏡錄》有聲書

永明延壽大師《宗鏡錄》有聲書

【視頻】守培法師:出家的生活

守培法師:出家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