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經律異相卷第三十六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經律異相卷第三十六(雜行長者部下)

梁沙門僧旻寶唱等集

    流水救十千魚一
    樹提伽身生人中受天果報二
    迦羅越手能雨寶三
    迦羅越以飽食施鳥令出腹中珠四
    忽起經暫貧客作設會即獲花報五
    無耳目舌先世因緣六
    音悅今身受先世四種報七
    鳩留饑遇樹神因得信解八
    日難財富巨億慳惜不施後世貧盲九
    長者發菩薩心將諸貧人取得珍寶十
    長者後貧舉財供施耕遇千鼎用之不盡十一
    香身長者婦為國王所奪十二
    長者婦懷妊口氣香十三
    慳財生號哭地獄十四
    以擣衣石施人起塔生天十五
    須達三子事窮方信十六
    須檀子貪財殺弟十七
    犁耆彌第七兒婦生三十卵卵出一男十八
    癡子賣香遲燒之為炭以求速售十九

流水救十千魚一

流水長者子。於天自在光王國內。治一切眾生無量苦患。令身平復。以病除故多設福業。作如是言。善哉長者。能益眾生無量壽命。必是菩薩解諸方藥。時長者共二子水空水藏。將其二子次第遊行城邑聚落。最後到一大空澤中。見諸虎狼狗犬鳥獸。悉皆一向馳奔而去。長者逐而觀之見有一池。其水枯涸。於其池中多有諸魚。見是魚已生大悲心。時有樹神示現半身。作如是言。大善男子。此魚可愍汝可與水。是故號汝名為流水。汝今應當隨名定實。時長者子問樹神言。此魚頭數為有幾所。樹神答言。足滿十千。增大悲心。時此空池為日所曝。唯少水在。是十千魚。將入死門四向婉轉。見是長者心生恃賴。隨是長者所至方面。隨逐瞻視目未曾捨。是時長者馳趣四方。推求索水了不能得。見有大樹尋取枝葉。還到池上與作蔭涼。復更推求是池中水本從何來。即出四向週遍未覓。莫知水處。復更疾走見一大河。名曰水生。有諸惡人為捕此魚故於上流懸嶮之處。決棄其水不令下過。長者向王說其因緣。唯願大王借二十大象。令得負水濟彼魚命。如我與諸病人壽命。王勅大臣速疾供給。汝今自可至象廄中隨意選取利益眾生。是時流水及其二子。將二十象借索皮囊。疾至河上盛水象負。水遂彌滿還復如本。時長者子於池四邊傍佯而行。魚亦隨逐循岸而行。時長者子復作是念。是魚必為飢火所惱。復欲從我求索飲食。我今當與。時長者子告其子言。汝取一象最大力者。速至家中。所有可食之物。乃是父母飲噉之分。及以妻子奴婢之分。一切聚集悉載象上。急速來還。爾時二子往至家中。白其祖父說如上事。收取家中可食之物。載象背上疾還父所至空澤池。時長者子見其子還。心生歡喜踴躍無量。從子邊取飲食之物。散著池中與魚食已。即自思惟。我今已能與此魚食。令其飽滿。未來之世當施法食。曾聞過去空閑之處有一比丘讀誦大乘方等經典。其經中說。若有眾生臨命終時。得聞寶勝如來名號。即生天上。我今當為是十千魚。解說甚深十二因緣。亦當稱說寶勝佛名。即便入水。作如是言。南無過去寶勝如來。本往昔時行菩薩道。作是誓願。若有眾生於十方界。臨命終時聞我名者。當令是輩尋得上生三十三天。復為是魚解說如是甚深妙法。所謂十二因緣。說是法已。即共還家。是長者子復於後時。賓客聚會醉酒而臥。爾時其地卒大震動。時十千魚同日命終生忉利天。既生天已作是思惟。我等以何善業得生天中。復相謂言。我等先於閻浮提內。墮畜生中受於魚身。流水長者與我等水及以飲食。為我等說十二因緣。併稱寶勝如來名號。以是因緣令我等輩得生此天。我等今當報恩供養。時長者子在樓屋上露臥眠睡。是十千天子。以十千真珠天妙瓔珞置其頭邊。復以十千置其足邊。復以十千置右脇邊。復以十千置左脇邊。雨曼陀羅花摩訶曼陀羅華積至於膝。種種天樂出妙音聲。閻浮提中有睡眠者皆悉覺悟。流水長者子亦從睡悟。是十千天子於上空中飛騰遊行。天自在光王國內處處皆雨天妙蓮華。是諸天子復至本處空澤池所。復雨天華。便從此沒還忉利宮。隨意自在受天五欲。過是夜已。天自在光王。問諸大臣。昨夜何緣示現如是淨妙瑞相。大臣答言。大王當知。忉利諸天於流水長者子家。雨四十千真珠瓔珞及不可計曼陀羅華。王即告臣。卿可往至彼長者家喚令使來。即至其家宣王教令。是時長者尋至王所。王問長者。何緣示現如是瑞相。長者子言。我必定知。是十千魚其命已終。時大王言。今可遣人審實是事。爾時流水尋遣其子至彼池所。看是諸魚死活定實。爾時其子向於彼池。見其池中多有摩訶曼陀羅華。積聚成[卄/積]其中。諸魚悉皆命終。還白父言。彼諸魚等悉已命終。爾時流水復往王所。是十千魚悉皆命終。王聞歡喜。爾時世尊告善女天。時流水長者子今我身是。長子水空羅睺羅是。次子水藏今阿難是。時十千魚者今十千天子是。是故我今為其受記。爾時樹神現半身者今汝身是(出金光明經第四卷)。

樹提伽身生人中受天果報二

昔有一長者。名樹提伽。倉庫盈溢金銀具足。奴婢成行無所乏少。有一白[疊*毛]手巾掛著池邊。遇天風起吹來國王殿前。群臣參論卜問所以。諸臣皆言。國將欲興天賜白[疊*毛]。臣樹提伽默然無言。王問。卿何以無言。提伽答曰。不敢欺王。是臣家拭體之巾。掛著池邊。遇天風起吹來殿前。卻後數日。九色之華大如車輪。又遇天風吹來王殿前。王復與群臣參論卜問。提伽答言。是臣家園中萎落之華風吹來耳。王問提伽。卿家乃爾。吾欲將領二十萬眾到卿家看。提伽答言。願王即相隨去。王即將領二十萬眾。到樹提伽家。南門直入。有三十童子顏容端正。王問樹提伽。是卿家兒孫耶。答言。是臣家守門奴。進到中閣。有二十童女顏容端正。王問。是卿家婦女耶。提伽答言。是臣家守閣之婢。進到其戶。白銀為壁水精為地。王見水流疑不得進。樹提伽即導王前戶中。以黃金為床白玉為機。樹提伽婦有百二十重金銀幃帳端正無雙。為王作禮眼中淚出。王問。卿婦見我有何不[怡-台+(電-雨+大)]眼中淚出。答言。王衣煙氣是故淚出。王言。庶民燃脂。諸侯燃蠟。天子燃漆。亦無煙也。何得淚出。樹提伽答言。臣家有一。明月神珠。掛著堂上。晝夜無異不須火光。王是煙中之王。是故聞氣耳。

樹提伽家堂前。有十二重高樓。將王上頭。視東忘西。視南忘北。掩掩寂寂。王謂須臾小復可忍。到後園中流泉浴池。食諸果苽自適甘美。甚復可愛以至一月。大臣白王。可須還國。樹提伽即佈施金銀珍寶綾羅繒綵。二十萬眾人馬車乘一時還國。王即會群臣怪其所以。樹提伽是我之臣。婦女宅舍過甚於我。我欲伐之。可取與不。諸臣皆言。宜可取之。王即與四十萬眾椎鐘鳴鼓圍提伽捨。毀百重牆。提伽門中有一力士。手捉金杖以擬四十萬眾。一時俱倒眠地不起。提伽乘飛雲輪車在虛空中問。諸人等來時何意眠地不起。諸人答如上事。樹提伽問。欲得起不。皆言欲得。樹提伽放大神目一視。四十萬眾一時俱起。還其本國。王即遣使喚樹提伽。共至佛所問言。世尊。樹提伽是我之臣。前身有何功德。婦女舍宅過甚於我。佛答言。樹提伽佈施功德。見天上愛樂。五百商主將諸商人。齎持重寶奔空山中。逢一病道人。給其草屋厚敷床褥。給水漿鎢錥米糧。給其燈燭。於時乞願天堂之供。今得果報如是。佛言。是時佈施者。今樹提伽夫婦是也。於時病道人者。今我身是也。五百商人皆得阿羅漢道(出樹提伽經)。

迦羅越手能雨寶三

昔阿育王國。有迦羅越。供養二萬比丘。長請一年。名聞國王。王召見之。聞卿大富。盡有何物耶。對曰。實無所有。王不信之。留迦羅越遣人看其家。見其門有七重舍宅堂宇。皆以七寶。有勝王宮。婦女亦勝。但無穀帛錢物。便還白王王意漸解。迦羅越即時便笑。王問何所笑耶。答言。王不見信耳。迦羅越以手指東。便滿中七寶。指南亦然。王便遣還。而眾僧精舍去宮不遠。王便詣精舍。見比丘僧。作禮恭肅問上座。彼迦羅越宿有何福自然珍寶念之便至。上座比丘入三昧。見四百由旬之物心念。見是長者。乃惟衛佛時有四人共立塔寺。中有一人用意慇勤。塔寺成後以金銀七寶及眾好華共合和之。上三重塔上。以散四面。願後食福恆不斷絕。今得自然寶者。是此一人。王聞大修功德(出譬喻經第一卷)。

迦羅越以飽食施鳥令出腹中珠四

昔有迦羅越長者。聰明博達財富巨億。居近海邊。多植樹木榮茂參天。時海渚上大有珍寶。價直千億如人不得近。唯鳥往來。唯噉明月之珠。朝入暮出。棲宿長者叢林。長者多智方便圖之。即作百味之食。以用與鳥。鳥食之飽滿便吐珠覆地。長者得之。遂成大富(出譬喻經第七卷)。

忽起經暫貧客作設會即獲華報五

舍衛國有一居士。亡失田宅家人得罪死亡都盡。唯餘一子無復所依。子聞人說。飯佛及僧者生忉利天。乃願飯佛僧。惟當客作以果此願。有一居士(彌沙塞律雲大臣)多有田宅。此兒雖小多諸藝能。求欲佣賃。居士問。汝何所能。答曰。能書算文義別金銀珠貝錢財系羽監田。坐肆無所不解。問歲索幾物。答曰。年一千金錢。居士曰。今世饑饉乃僱五百。年滿並還小兒言。我才不施堪此須用既急。今為君與。即使坐肆。始滿一月。挍計所得已盈三倍。日止一食留一食分。更使監田比及冬藏復獲三倍。歲滿索金及食。居士慮其便去屢託不在。後謂之言。急索作底。小兒言。我欲飯佛及僧。居士聞之即生信心。又問欲何處作。答曰。欲往祇洹。居士曰。但住我門器[荴-夫+焦]相助。小兒白佛。願明日受我食。佛僧默然(彌沙律雲即將財物往至佛所。供辦珍味極世甘美。緣其意至鬼神助焉倏忽之頃自能都辦)正遇節日。諸白衣多送豬肉乾餅種種飲食。眾僧受取共相謂言。今日貧兒竭力作會。人人皆當為之稍食。及到居士捨。手自行食。皆云少與。食遂無減。貧兒問僧。為食麁澁為愍我貧。答曰。今日是節日。早起人送食。初乃少與。家數既多。遂成飽滿。貧兒愁憂恐所期不果。涕泣問佛。佛為說法必得生天。汝疾還去。貧兒歡喜。更行僧食隨僧意取。我肆力時期盡供養。今諸大德雖不能噉。隨意將去。時五百商客。從優那禪國來晡至。道路遼遠。絕糧三日。入城買食。時世饑儉且天盛熱都無所得。商主嘆曰。海中不乏大城無食。宜更遍求隨須何物。貧兒啼向佛。時多人見之語估客雲。某捨有食。即往居士家。白小兒言。我等須食。小兒問言。有幾人。答曰。有五百。可盡喚來。何須論直。至即設食皆得飽滿。有一大銅杅。一估客主。解衣角珠。直十萬金錢。置於杅中。其餘估客皆解珠。投於杅內。小兒言。我不賣食。何忽與珠留。客小住待我問佛。佛言。但取不妨得生天。此是花報果報在後還受寶物。估客又問。居士此城先有某甲今何所在。答曰。已往。又問。有子孫不。答曰。向之施主即其子也。估客語小兒言。君父是我。等師又與百千兩金以敦舊好。時居士無兒。唯有一女端正姝妙。求妻小兒。送金百千兩。居士死後。波斯匿王問。有兒不。誰相料理。答曰。唯有一女婿。當事判財物並屬女婿。拜為大臣。即勅舍衛城內大長者職(十誦律雲居士位)時國人民號為忽起長者(出十誦二誦第六卷又出彌沙塞律第十卷)。

無耳目舌先世因緣六

時舍衛國有大長者。財富無量無有男兒。唯有五女端正聰達。其婦懷妊長者命終。國法無男財物入王。王遣大臣攝錄其財。其女心念。我母懷妊未知男女。若續是女財應屬王。若其是男應為財主。往白國王。時波斯匿王法平政。即可所白。其母不久月滿生兒。其身渾沌無復耳目。有口無舌又無手足。唯有男根。即為作字名鏝慈毘梨。爾時是女。具以是事往問於王。王告諸女。財屬汝弟。吾不取也。爾時大女。往適他家奉給夫主。謙卑恭敬謹如婢事。大家長者覩其如斯。怪而問言。女子對曰。我父終沒家財無量。雖有五女猶當入王。會母有身生我一弟。人相都缺但有男根。得為財主。雖有諸女不如一男。長者聞已。即與其女往至佛所。白言。世尊。彼長者子以何因緣。佛言。乃往過去有大長者兄弟二人。兄名檀若世質。弟名尸羅世質。其兄少小。忠信成實常好佈施舉國稱美。王任此人為國平事。國法舉貸取與無券悉詣平事。時估客從弟尸羅世質多舉錢財。時弟長者。唯有一子其年幼小。將其子並所出錢。到平事所。白言。大兄。是估客子從我舉錢。入海來還應得爾許。我若終亡證令得之。平事言然。其弟長者不久命終。估客入海遭風失貨。估客得全。時長者子聞其空歸。便自念言。此雖負我何由可得。須有當償時。此估客復餘舉假。續復入海獲大珍寶。安隱來還。心自念言。彼長者子前雖不從我債我舉錢。時此人幼稚或時不憶。或見我前窮故不責耶。今當試之。即嚴好馬眾寶服飾。長者子見即遣人語。汝負我錢今可見償。答曰可爾。估客自念。所舉頓大重生累息。無由可畢。當作一策乃可了耳。持一寶珠到平事婦所。白言。夫人。我本從尸羅世質舉錢財。其子來責。今上一珠價直十萬。若從我責可囑平事。其婦答言。長者誠信必不肯爾。為當試語。即受其珠平事暮歸。婦即具白。長者答言。何有是事。以我忠信不妄語故王立我為國平事。若一妄語此事不可。明估客來具告情狀。即還其珠。時估客子更上一珠直二十萬。願使囑及。此既小事。但作一言得三十萬。爾時女人貪愛寶珠即為受之。暮更白夫。昨日白事願畢在意。長者答言。絕無此理。爾時長者有一男兒。其婦泣曰。若不見隨我先殺兒然後自殺。長者聞此。譬如人噎。自念。我唯一子。若其當死財無所付。若從是語人不信用。將來受苦迫憱不已。即便可之。婦語估客。長者已許。估客欣悅。還嚴大象眾寶莊校著大寶衣乘象入市。長者子見即往語曰。先所負錢今宜見償。估客驚言。我都不憶何時負君。尋共相將至平事所。長者子言。此人往日親從我父舉若干錢。伯為時平事為爾不。答言不知。其姪驚曰。伯父爾時審不見聞。又答不爾。姪子恚曰。以伯忠良。王令平事。國人信用。我親弟子非法猶爾。況於外人抂者豈少。此之虛實後世自知。佛告長者。欲知爾時平事長者。今鏝慈毘梨是。由於爾時一妄語故墮大地獄多受苦毒。從地獄出五百世中常受此身。植好佈施。常生豪富得為財主(出賢愚經第七卷)。

音悅今身受先世四種報七

有長者名曰音悅。財富無數年老無子。以為愁慼。雖然宿福所追。其報有四。一者夫人產男。二者五百白馬同時生駒。三者國王遣使者拜授金印。四者五百寶船同時俱至。佛告阿難。長者音悅先世之時。遣五百人乘船入海。既獲眾寶安隱還家。是故如來說此四福同時普集。長者念言。天降福祚集我之庭。當作甘饌室族相慶。時四天王釋梵諸天龍神鬼王阿須倫等。各與眷屬側塞虛空。如來神達知此長者歡喜踴躍。因其歡悅而往稱嘆。若其開解可殖福哉。應時歌誦吉祥八音。長者歡喜啟瞿曇言。實為神妙。知我室族吉祥無量。抂屈尊神來相讚歎。以好白[疊*毛]直千萬兩金。奉上如來佛即受之。佛告長者。財有五厄。汝今能為必獲影報。所生之處福自歸身。長者白佛。何等五厄。佛言。一者火燒。二者水漂。三者縣官。四者惡子用度無限。五者盜賊五事。一至不可抑制。長者聞說益增踴躍。於是如來忽然還到耆闍崛山。爾時國內有尼揵異道。名曰不蘭迦葉。聽聞如來詣長者家歌頌一偈。獲得長者千萬兩金。沙門尚能得金。況我往乞當不得乎。又自念言。我當往求瞿曇沙門所可說偈。然後往乞必得珍寶。嗟嘆之宜當勝瞿曇。不蘭迦葉。懷此愚癡妬嫉之意。而往問佛。傳聞瞿曇。詣長者家歌頌一偈大得珍寶。寧可哀矜賜所說偈。令吾諷誦冀望得寶。如來三達知此長者卻後一時財寶當散。不蘭迦葉不知時宜。遭厄之家而說吉祥。必得長者無量杖痛。如來告言。不惜此偈汝不知時。卿說此偈必得楚痛。是故違卿。若更欲得應時之說絕妙之句。吾當與汝。既使長者得聞真言。又免捶毒之痛。不蘭迦叶心自念言。瞿曇沙門不欲令我往乞珍寶。是故悋惜不肯與我。即便重啟。其於與我焉知餘事。如來慈愍諫之滿三終不信解。佛亦豫知不蘭迦葉前世因緣應受此痛。如來又云。罪不可諫。佛即為說吉祥之偈。尼揵諷誦一歲乃諳。然後長者失火燒捨珍奇了盡。五百馬駒同時燒死。所生妙子一旦終亡。王遣使者錄奪金印。後復乘船入海採寶安隱來還。泊岸五百寶船一旦漂沒。室族大小無不愁毒。不蘭迦葉往到其門。歌頌如來吉祥之偈如上所說。長者聞之舉門忿恚。天下凶殃無過於我。云何此人裸形無恥。在此妖蠱。說我吉祥益我憂煩。即出捶打。從頭至足匍匐還家。六師宗等逆問其意。答言。此變正由瞿曇。內不自剋反怨世尊。佛告眾會。不蘭迦葉前從如來求索一偈。欲詣長者歌頌求寶。如來諫之。其於不信。今已在彼遭痛毒患。阿難白佛。不蘭迦葉與此長者有何因緣而被此患。佛告阿難。乃昔久遠阿僧祇劫時。有國王亦名音悅。復有一鳥。名曰鸚鵡。在王宮上鳴聲和好。王時晝寢聞鳥鳴聲驚覺。問其左右。此為何鳥鳴聲妙好。侍者白言。有一奇鳥。五色焜煌適在宮上鳴已便去。王遣步騎逐而求之。推尋殊久捕得與王。即以七寶瓔珞其身常著左右。晝夜看視不去。須臾復有一鳥。名曰鵚梟。來在宮上。看見鸚鵡獨得優寵。即問鸚鵡。何緣致此。鸚鵡答言。我來宮上悲鳴殊好。國王愛敬於我取我常著左右。鵚梟聞之。乃懷妬嫉。心即念言。我亦當鳴令殊於卿。國王亦當愛寵我身。王時臥睡鵚梟即鳴。王即驚覺。嗇然毛竪如畏怖狀。王問左右。此為何聲驚動怖我。侍者白言。有惡聲鳥名曰鵚梟。王遣大眾分佈推索。即得與王。王令左右生拔毛羽。舉身大痛步行而去。眾鳥問言。何緣致此。鵚梟瞋恚答眾鳥言。正坐鸚鵡故得此患。佛言。善聲招福惡聲致禍。罪報由己反怒鸚鵡。昔國王者音悅是。鸚鵡者我身是。鵚梟者不蘭迦葉是(出長者音悅經)。

鳩留饑遇樹神因得信解八

昔有長者名鳩留。不信今世後世善惡報應。與五百人共行治生。未到他國絕食三日。前行遙見叢林。想是居家。到見樹神。即為作禮。其人飢乏。神即舉手。五指端自然出飲食甘水與之鳩留飽滿復大號哭。神問何故。答曰。吾伴五百人皆大飢渴。神令呼來。復與飲食。人馬皆足。鳩留問神。本有何福自致如是。神曰。我本迦葉佛時作貧窮人。恆於城門磨鏡。有沙門出入。常喜指示分衛之處。及佛圖精舍。如是非一。壽終生此。自然受福無所乏短。長者心悟大修佈施。日飯八千人。濤米之汁流出城門。足以乘舟。後生第二天上。作散花天人(出十卷譬喻經第二卷)。

日難財富巨億慳惜不施後生貧盲九

昔波羅奈國長者。名曰日難。大富珍琦。為人慳嫉。日未沒時常勅門監。乞者勿通。日難子旃檀。亦復慳貪。難後壽盡還生國中。為盲婦作子。其夫語婦。汝身重病今復懷軀。我無衣食汝便自去。婦出門去得大聚廧。便止其中。九月生子兩目復盲。乞食養之。至年七歲其母悲言。今有乞我少飯愈饑如雨渴者。兒聞母說便行乞食到其子家。時守門者這小出外入到中庭。栴檀聞語。呼守門問。門監懼罪。即掔盲兒撲於門外傷頭折臂。母聞走到何人無道。時門上神便謂之言。汝得是痛尚為小小。其大在後。汝坐前世有財不施故得勤苦。死更苦痛觀者聞聲。佛問阿難。是何等聲。阿難具說。願佛哀矜。到此兒所分越飯已。往視盲兒以手摩頭。目便開明。折傷即愈。因識宿命。佛問。汝是前世長者字日難非。對曰是也。佛告阿難。人居世間甚苦愚癡。一世父子不相識知。時佛說經解散其意。

 有求子索財  於此二事中
 甚憂勤苦痛  他人所得果
 有身不能保  何況子與財
 譬如夏月暑  息止樹下涼
 須臾當復去  世間無有常(出日難經)

長者發菩薩心將諸貧人取得珍寶十

昔有長者。發菩薩心。聚諸貧人凡得五百。資給衣糧。入海採寶宿一大山。眾人昏鈍唯長者獨坐。並有所瞻。夜見山腹出於一人。光炎非恆面目端正。口似豬口以伎樂自娛。周旋山側。長者問曰。卿為何人。聞聲愕曰。吾是受福之人解住在此。長者問曰。身形端正口何獨爾。答曰。坐犯口過常喜泄語。天人曰。卿是何人。答曰。吾是國中長者。憂念貧匱欲令安隱故將眾人入海採寶。並欲運寶饒益閻浮。天人曰。卿得無是菩薩耶。長者曰。吾發菩薩心。救濟一切淫怒癡病。諸未度者吾是度之。天人曰。善哉。遂送寶所重載而還(出十卷譬喻經第五卷)。

長者後貧舉金供施耕遇千鼎用之不盡十一

昔罽賓國有一長者。本大富。父母亡後。常供養數道人。數年之中家欲貧困。無復有得。為父母作福念之愁毒。婦語婿言。寧一世勤苦後長解脫。遠使父母得福無量。長者言然。持我二人權舉百兩金。約用金盡就作畢直。得金便施盡乃往作。遣夫耕田婦廚下炊。耕得大石似磨蓋。發視見金千鼎。便還覆之不復還食。長者遣婦餉夫。夫便擔金自歸其家。明日稱金還耳。主人夫婦反捨。復為七世父母佈施用之。終身不盡(出十卷譬喻經第一卷)。

香身長者婦為國王所奪十二

昔有國王。貪於淫色所作無道。聞好婦女尋往掠奪。舉國患之。有一長者。財富無數高才博達。婦容端正。臣下啟王。王聞心動遣使強奪。其夫愁惱。便棄家居行作沙門。口中出香薰四十里。身體週遍有旃檀氣。王見其人。既無子姓。皆收家財。王立其婦以為正後。國中生好蓮華。青黃紅白甚大香潔。王敬夫人先持與之。夫人得華益甚悲感。王問。卿今一國之母。相敬不相失。意有何不可。乃爾不樂耶。夫人曰。不敢不樂。但念我前夫身口之香勝此眾華。竊思舊意不覺自悲。王不信言乃遣請之。前婿已得羅漢。神通飛行身出眾香充遍一國。王使澡洗重加揩拭。身香益甚。王試問佛。佛言。過去有一貧子。窮困無業賣薪自活。採薪還未及城門。城門已閉。門外有寺僧夜誦經。其人寄宿便坐聽經。燒香讚嘆至於天曉。緣是五百世不墮惡道。常生天上身口香潔(出十卷譬喻經第四卷)。

長者婦懷妊口氣香十三

昔有長者。夫人懷妊。口出好香氣滿一國。阿闍世王。遣使尋求見長者家。以問長者。長者具答。使者白王。王大歡喜召語長者。卿若生男者當持與我所生之女後乃生女。有金縷衣自然著身。母怪解去。隨生一重還著其身。便往問佛。佛言。昔有貧家。婦出行遇雨。見一老沙門是辟支佛。泥倒躄地傷膝流血出。即扶沙門起洗去。其血自裂己衣用裹傷膝。婦人雖未奉法要。常好稱譽佛道。死生第二天上。壽終下生。故有自然之衣。口出好香(出十卷譬喻經第一卷)。

慳財生號哭地獄十四

舍衛城中有富長者。命終無兒。所有錢財皆悉沒官。長者生時食噉麁惡衣裳單弊以樹葉為蓋。佛曰。雖得豪位不自養身。亦不養子不供父母。不通朋友不施沙門。今日命終入啼哭地獄。佛言。過去以食施辟支佛。施已心悔雲。我不以與奴婢。乃與剃頭沙門。由是善報。七反生天七反生人常得豪貴。由悔心故是業果報。不食好食不衣好衣。亦不貪五欲。波斯匿王。當勤行精進除去懈怠(出長者命終無子經)。

以擣衣石施人起塔生天十五

有一長者欲起塔寺。材木悉辦。唯少一石。無著柱下。有一長者。雖不奉佛猶知有福。便以家中一擣衣石施之。便得成寺。其施石人命終。即生第二天上七寶宮殿。玉女侍衛衣食自然。如是久後其國磨滅。無人修治寺都壞盡。唯有一石沒在地中。人民耕地石妨其犁。舉意欲掘。石主天人入心忪動。以天眼觀見人掘石。心中自念。我因此石福來生天。今人取去福將無盡乎。便下化作凡人住掘石人前。問曰。君欲取此石去耶。其人答曰。吾欲耕地值石妨犁故欲去耳。天人問曰。設耕此地種得數十斛耳。天曰。卿勿取此石。吾以五百兩金與卿。其人問曰。君得無是神乎。答曰。吾是天人也。即復天身語其人曰。吾本是此土人耳。前身以此石與道人立寺。我因此福得生天上封受自然。向者天宮振動怪其所以。觀見君是故來耳。此石是吾福之根本也。卿勿取之。其人聞之曰。本所不知。此是神明塔寺。天人福田不敢犯也天還天上其人思惟。此天但施此石得福如此。吾當更立塔寺。便即興功修塔如故(出福報經又出十卷譬喻經第一卷)。

須達三子事窮方信十六

昔給孤獨氏有三子。皆背正向邪酒荒女色。馳騁田獵樗蒲博弈。去明即暝日成狂愚。父愍悼之。慈惻誨喻指示禍福無日不爾。子獨不移放蕩日甚。父乃以苗草衣之以豆麥食之。窮而悔焉。父言。爾為不善現世獲殃甚困如此。豈況地獄燒煮之痛誰當濟爾。子叩頭曰。邪友所導狂惑習之。由豬處溷不知其臭。自今束身奉戴三尊。父曰大善。汝若洗心奉佛五戒終身不犯。歲與汝五千萬金。三自歸三千萬。子對曰。唯既奉尊教。即令洗浴將至佛所。稽首受戒退歸修德。清潔其志周窮濟乏。惠逮眾生國儒稱德。名齊古賢(出教子經)。

須檀子貪財殺弟十七

昔羅閱祇城。有長者。名曰須檀。大富多財。子名須摩提。其父命終。弟名修耶舍摩提。設計不與弟分。念當殺之。兄語弟言。共詣耆闍崛山上有所論說。即執弟手上至絕崖。便推置底以石垖之。便即命終。須檀者則真淨父王是也。時須摩提者則我身是。修耶舍者則今陀婆達兜是(出興起行經下卷)。

梨耆彌第七兒婦生三十卵卵出一男十八

波斯匿王。有一大臣。名梨耆彌。為第七子納妻。乃娶波斯匿王弟曇摩訶美女。此女聰黠利根多諸德藝。懷妊十月產三十卵。卵出一男。形體挺特勇健無雙。一人之力有過千夫。父母愛念合國敬畏(出賢愚經第十卷)。

癡子賣香遲燒之為炭以求速售十九

有富長者。生子愚癡。乘船興生唯載沉香。香精且貴。買者希。久滯不售。同侶反鄉獨不堪得去。恐失宗伴。遍觀市中貨炭最駛。即燒香作炭希得應速。眾人見之。咸共責笑。大顛狂人賣香雖遲獲直不少。今燒成炭復何所得(出百句譬喻經第一卷)。

經律異相卷第三十六

 

上篇:經律異相

下篇:法苑珠林(100卷)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事匯部目錄

佛說盂蘭盆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大目乾連始得六...

僧伽吒經

僧伽吒經卷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婆伽婆,在王舍城靈鷲...

右繞佛塔功德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僧及...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600卷)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一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二 大般...

法門名義集

法門名義集 東宮學士李師政奉陽城公教撰 若夫法體沖寂...

釋氏要覽

釋氏要覽序 功德主仙林住山壇主愚極宣德郎守尚書屯田...

諸經要集

諸經要集序 西明寺沙門釋道世集 原夫法身一相。瞻仰異...

法苑珠林(100卷)

法苑珠林卷第一 法苑珠林卷第二 法苑珠林卷第三 法苑...

佛說濡首菩薩無上清淨分衛經

佛說濡首菩薩無上清淨分衛經卷上 宋沙門翔公於南海郡...

弊魔試目連經

弊魔試目連經(一名魔嬈亂經) 吳月支國居士支謙譯 聞如...

佛說解節經

佛說解節經一卷 陳天竺三藏真諦譯 不可言無二品第一...

【註音版】佛說離睡經

佛說離睡經...

說罪要行法

說罪要行法 唐三藏法師義淨撰 每於半月月盡憶所犯罪。...

菩薩念佛三昧經

菩薩念佛三昧經卷第一 宋天竺三藏功德直譯 序品第一...

蓮邦詩選

蓮邦詩選序 經云。清泰國土。寶樹珠網。德水珍禽。常...

般舟三昧經

般舟三昧經卷上 問事品第一 聞如是:一時,佛在羅閱祇...

【註音版】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

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

【佛教詞典】國土身

梵語 ksetra-kāya。華嚴宗所說融三世間十身之一,即器...

【佛教詞典】唯識所變

(術語)萬有總由阿賴耶識所變出之意。...

印光大師對《梵網經》的開示

《梵網經》者,如來陶煉一切若聖若凡,俾其究竟斷除三...

對於學佛的青年,怎樣突破父母輩的阻礙

問: 到極樂世界後,在六道所造的惡因還會繼續受果報嗎...

身心愉悅的秘訣在於能夠放得下

一定要從現在開始,就要用佛法的般若妙慧,把我們對這...

阿修羅的生命狀態與投胎業因

在地獄、畜生、餓鬼、人、阿修羅、天等六道輪迴的眾生...

檢視自我,清楚專注地活在當下

午後的陽光穿透深色窗簾,投射在雲來寺的會客桌上,照...

果報的不同,源於認知的差別

佛法並不是盲目的信仰,而是符合因果法則的真理,既然...

觀照力是任何修行的一個根本法門

在大乘佛法當中把修行人分成三種: 第一種是偏重心力的...

供齋與供物,不及剎那念修無常殊勝

一、比喻: 譬如,稍知正法的絕症患者,若知來日無幾,...

富商的快樂秘方

功利思想瀰漫的社會,一切都在向錢看。人們往往以收入...

對治貪心的不淨觀及異體觀的修法

無始以來,眾生以顛倒分別妄執諸法為常,五欲為樂,自...

有位老者皈依後一直睡不著是怎麼回事

問: 請問法師今天我遇到一位老者,他說:今年4月份皈...

業是怎麼來的

問: 請問業是因緣生嗎?本性是空嗎? 大安法師答:...

【視頻】《佛說摩利支天菩薩陀羅尼經》釋大力讀誦

《佛說摩利支天菩薩陀羅尼經》釋大力讀誦

【視頻】《觀世音菩薩普門頌》齊豫唱誦

《觀世音菩薩普門頌》齊豫唱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