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經律異相卷第三十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經律異相卷第三十(諸國王夫人部)

梁沙門僧旻寶唱等集

    阿育王夫人受八歲沙彌化一
    王后生肉棄水遂生二子為毘舍離人種二
    拘藍尼國王后悟法三
    末利夫人持齋四
    優達那王妻學道生天五
    國王大夫人與一賢者共王造寺六

阿育王夫人受八歲沙彌化一

昔阿育王。未解佛法。造諸地獄。入者必治。酷以眾毒。後得信心。因棄諸非奉事正覺。人民疾疫。王斷內外不得相通。畏病及宮中。遣信白聖眾。乞遙咒願。可遣一比丘入宮。達嚫使天下安病疾消除。眾僧荷之。願以見告。時聖眾遣一沙彌其年八歲。名曰妙顏。已得羅漢神通具足。飛到王宮見夫人婇女宣語。所乏並顯道德知佛至尊況弟子乎。妙顏受教。飛入王宮住王后前。王后作禮舉手欲抱。言妙顏子何能自屈顯其神足。妙顏謂夫人曰。且卻且卻。不宜身近沙門。夫人答曰。卿年幼小方始八歲。心相戀念猶如吾子。雖身近之當何所苦。沙彌答曰。近情喻之如夫人教。情從微起。猶粟之火能燒萬里之野。譬指渧之水陷穿玉石亦能盈器。事皆以漸。以少致多。以小成大。是以智者遠嫌避疑。以防未然。沙彌夫人相難往來言聲遂高。聲徹正殿。王問傍人。是誰語聲如有所諍。傍臣答曰。沙彌妙顏這至宮中。與正後語。音聲高亮乃聞於此。王即起往與之相見。作禮問訊以何所諍。沙彌答曰。貴後見顏垂意見愍。欲往相見道法不應。故難卻之耳。阿育王曰。卿年尚幼猶如吾子。愛念抱之當有何嫌。乃以壯言相折耶。沙彌答曰。不如王語。古聖制儀豫其未萌亦戒終始。女子年七不戲父機。男兒八歲不倨母床。果下不捫首。苽田無摸足。所以然者。遠嫌避疑杜漸消萌也。勸示將來便防未然。吾心以淨無復微翳。譬如蓮華泥水不洿。猶水精琉璃之器也。實如來談。等於母子所以無異。雖知無瑕當為不能者施。王與夫人聞其所言驚然琦之。如妙顏言。年幼八歲尚顧眾難。況年長大三毒未滅者。於是沙彌為說經法。夫人婇女五百餘人悉得道跡。及正後傍臣太子皆發道意。尋時得立不退轉地(出八歲沙彌開解國王經)。

王后生肉棄水遂生二兒為毘舍離人種二

往昔波羅奈國王夫人懷妊。此夫人自知懷妊。而白王言。王即供給養視皆使調適。月滿生肉一段。赤如槿花。諸餘夫人生兒端正。我生段肉無有手足。心生羞恥。若王見者必生惡賤。盛貯器中打金作薄以朱沙題上。是波羅奈國王夫人所生。蓋覆器頭以王印印之。以金薄書置器外。送放江中。使人棄已。諸鬼神營護使無風浪。時一道士。依牧牛人住於江邊。清朝澡洗遙見此器。拾取見金薄書字。復見有王印印之。便開器看唯見肉段。而作是念。若是死肉久應爛臭。必有異相。將還住所善舉一處。過半月已而成二片。自爾之後復經半月。二片各生五胞。卻後半月一片成男。一片成女。男色如黃金。女色如白銀。道士見之。心生愛重如自有子。兩手母指自然出乳。一指飲男。一指飲女。乳入子腹譬如清水摩尼之珠內外明徹。道士號兒。名為離車子(梁言皮薄亦言同皮)道士養此二子極為辛苦。旦入聚落乞食。兼為二子日晏方還。是時牧牛人。見道士為此二子辛苦如是。謂言。大德。出家人正應行道。何為二子妨廢道業。可收乞我我等為養活。道士言善哉。是牧牛人各還到家。明日與諸同伴平治道路。竪立幢幡散雜色花。鳴鼓來迎二子到道士處。白道士言。今此二子時可去矣。道士付囑。此二子者有大福德。不可度量。汝等善好料理。當以乳酪生熟酥五種而供養之。若此二子長大還自共匹對。覓好平博處所安立住止。可拜男為王女為夫人。牧牛人等受教而去。二子年至十六。以平博處縱廣一百由旬。中央起宅。以女嫁男。立為夫婦。後一產二兒一男一女。如是十六過生。諸牧牛人見王子漸多。更開舍宅造諸園地。合三十二人宅舍。如是遂乃三過開廣。故名為毘舍離(出善見律毘婆沙第十卷)。

拘藍尼國王后悟法三

佛與千二百五十比丘。游拘藍尼國美音精舍。足蹈門閫天地震動。珠璣樂器不鼓自鳴。蠱毒隱伏吉瑞和清。境界人民靡不渴仰。王名優填。強[(一/正)*虎]侵剋開納佞言耽荒女樂。置左右二後。容姿妙絕。左名照堂。憍傲讒嫉。右字詃容。常行仁愛。王珍其操每事私焉。詃容有老宿青衣。名曰度勝。恆行布香。減省而合集。飯佛及僧。佛為說法。盡心不忘。施訖還宮。持所布香。因此功德。本行所追香氣遠聞。斤兩倍香。詃容誥問。首減香錢。飯佛及僧。法深義妙非世所聞。詃容聞佛。心生歡喜。自念無因得聞正法。即報度勝。汝為我說。度勝啟曰。身賤口穢不敢便宣如來尊言。乞行詣佛受勅而還。便遣出宮。重告之曰。具受儀式。度勝末還。夫人與侍女側塞中庭。佛告度勝。汝還說法多有度者。說法之儀先施高座。度勝具宣聖旨。詃容欣悅。開笥出衣積為高座。承佛威神如應說法。夫人詃容及諸侍女疑解得道。度勝得總持。照堂妬責數譖非一。王不肯從。後又說之。王心乃惑。伺其齋時勸王奏樂。請召夫人。王便普召被命皆會。詃容持齋獨不應命。反覆三召執節不移。王怒隆盛縛曳殿前。將欲射殺。詃容寸心歸佛。王自射兩箭皆還自向。王怖而解之。問曰。汝有何術乃致是耶。對曰。唯事如來歸命三尊。朝奉佛齋過中不食。加行八事莊嚴不近。必是世尊哀愍若茲。王曰。善哉。豈可言也。當詣精舍奉覲世尊。會有敵國興兵入界。王自出征顧命梵志。名曰吉星。權領國政。照堂喜曰。吾父領正殺子必矣。女與父謀遂燒殺詃容及諸侍女。詐言失火謂可掩塞。事後發露。王大恚之。遠徙吉星捐於界外。照堂等輩幽之地窟。摧逐邪道。廣闡佛化(出中本起經)。

末利夫人持齋四

佛在舍衛國。國王群臣莫不歸仰。時有賈客。名曰波利。與五百賈人入海求寶。時海神出揈水。問波利言。海水為多。揈水為多。波利答言。揈水為多。海水雖多不能救飢渴之人。揈水雖少能濟渴乏之命。世世受福不可訾計。海神歡喜。即脫身上八種香瓔。挍以七寶以上波利。波利還國。持此香瓔上波斯匿王。王甚珍奇。即列諸夫人。若最好者以香瓔與之。六萬夫人盡嚴束而出。王問。末利夫人何以不出。侍人答言。今十五日持佛法齋素服不嚴。王曰。如今持齋應違王命乎。如是三反。末利夫人素服而出。在眾人中明如日月倍好於常。王意竦然加敬問曰。有何道德炳然有異。夫人白王。自念少福稟斯女形。情態垢穢日夜山積。人命促短懼墜三塗。是以月日奉佛法齋。割愛從道世世蒙福。王聞歡喜。便以香瓔與之。夫人辭曰。我今持齋不應著此。可與餘人。王曰。我本發意欲與勝者。卿今最勝。又奉法齋道志殊高。是以相與。若卿不受吾將安置。夫人答言。大王勿憂。願王屈意共到佛所。以此香瓔奉上世尊。並採聖訓累劫之福矣。王即許焉。即勅嚴駕往至佛所。白佛言。海神香瓔波利所上。六萬夫人莫不貪得。末利夫人與而不取。持佛法齋心無貪慾。謹以上佛。願垂納受。世尊弟子執心難齊。直信如此豈有福乎。於是世尊為受香瓔。即說偈言。

 多作寶華  結步搖綺  廣積德香
 所生轉好  琦草芳華  不逆風熏
 近道敷開  德人遍香  栴檀多香
 青蓮芳花  雖曰是真  不如戒香
 華香氣微  不可謂真  持戒之香
 到天殊勝  戒具成就  行無放逸
 定意度脫  長離魔道(出法句經第二卷)

優達那王妻學道生天五

槃提國王名優達。迦葉佛時出家修道。仰值釋迦皆得道跡。其國殷富人民熾盛。王有二萬夫人。第一夫人。字曰月明。容儀端正王甚愛敬。不過半歲夫人將終相現。王甚憂慼。月明問之。王言。汝壽將終。情愛別離是故愁耳。月明答言。夫生有死。自世之常。何獨憂耶。若隆顧念但放出家。王聽入道。汝若出家設未成道必生天上。若生天上還至我所。聽汝出家。月明即許其誓。喚比丘尼。即捨五欲。多來問訊恭敬供養妨其道業。是故遊行諸國。從出家日數滿六月。持戒清淨厭患世間。得阿那含道。終一聚落即生色天。觀昔因緣於王有約。欲赴本誓。觀王沒於五欲[怡-台+龍]戾難化。直爾而往無以感發。宜以恐逼爾乃降伏。便自變身作大羅剎。衣毛振竪執五尺刀。因王夜臥去之不遠懸在空中。王甚大怖。即語王言。汝雖士眾千萬。今唯屬我不得自在。死時已至何緣自濟。王即報言。我無因緣惟持本所作善。修心清淨死生善處。天言。此最可恃更無餘理。王便問言。汝是何神使我怖畏。天答。我是月明夫人。王放出家思惟離欲生色天上。今來赴約。王言。汝雖說此我猶不信。復汝本形爾乃可信。天即變為昔形。衣裳服飾如本而立。王欲心發即趣欲捉。月明即昇虛空為王說法曰。此身無常彈指叵保。譬如朝露日出則滅。不惟無常貪著我身。王不見。盛年華色老所吞滅。諸根朽邁。目視不明。耳聽不聰。形敗腐朽無所復堪。譬如釀酒戾取淳味糟無所直。是身既老無所貪樂。唯有死在。身既生死無常與俱。王不見。胎夭幼壯皆死。是身危脆死賊常隨。身心火然但是眾苦。心有三毒身有寒熱飢渴。而不生厭貪著我身。宮人伎女華色五欲。國財妻子悉非我有。死去之時無一隨者。身尚自棄何況餘物。迷沒五欲迴流生死莫知出路。王是智人何不厭離出家求道。王善心生許其出家。月明重化之曰。吾當出家求於妙法受而修行日夕精進翹勤勿懈。說此語已忽然不現。王即禪位太子。捨離五欲。投迦旃延出家為道。時人以其舍重榮利。求正真道。臣吏人民多來供養恭敬問訊方修道業。於是遊行至摩竭國。佛為說法得阿羅漢道。執持瓦缽入王舍城。乞得宿飯還林坐食。洴沙王出遊詣林。問訊曰。汝本為王出入榮從。今作乞兒獨行匃食。豈可樂耶。汝還罷道分半國治。道人答言。我大國王聚落甚多。今復何緣捨大就小非我所宜。洴沙王曰。汝本食以上味盛以寶器。今執瓦缽乞殘宿食不亦難乎。汝本為王勇士侍衛。今日單獨豈不恐耶。本在深宮妃妓妙色盈悅耳目。坐以寶床敷以細縟。今日獨宿林野臥坐唯草豈不苦哉。答曰。我今知足無所貪樂。洴沙王曰。卿今可憐。答言。卿是可憐非是我也。所以者何。卿五欲所纏恩愛所驅不得自在。我今快樂心無罣礙。瓶沙聞已即便還去(出雜藏經)。

國王大夫人與一賢者共王造寺六

昔有一人。見浮圖寺。意欲作之。而錢帛不足。發願入海益得金寶。我當作寺國中第一。得金銀還復熟思惟。誰能同意共作寺者。國王常言。我欲作寺塔。今初未作。當珠寶瑛貢上於王。王得歡喜問。何處得此。賢者言。我願作寺不辦獨作。入海得寶當作寺。今安隱還是我一利。至得金寶是我二利。意不貪著興立寺舍是我三利。我猗三利功德今欲作寺。唯無人力功夫。故以聞王。王言。我亦有三利。欲作寺塔身得作王為人中上是我一利。豐饒財寶人兵是我二利。四方皆伏是我三利。當與卿共作寺。王呼五百夫人以珠與之。五百夫人皆自莊飾各欲得珠。唯大夫人獨不裝梳。王問何故。答亦有三利。故得作王夫人。一宮所敬是我一利。生男為太子是我二利。常樂經道欲作佛圖寺是我三利。王言善哉。以珠與之。大夫人以百千兩金助王立寺。王與國中賢者作寺廣千步。皆以金銀刻鏤。王言。唯我三人有此福。我國中人不蒙此耶。遣使街裡宣令。誰能多有善意得福無量。有貧窮女唯一小屋乞匃衣食。聞之自責。宿不佈施今致困窮。解身布裙向中擲與使者以裙助王。我形裸露無衣可出。王聞驚怪乃有是善心。即勅將來。使者曰。此女人無衣可著。王勅五百夫人。各取一領衣與之。速往迎取。王即見之拜為第二夫人。令教授宮中(出十卷譬喻經第四卷)。

經律異相卷第三十

 

上篇:經律異相

下篇:法苑珠林(100卷)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事匯部目錄

【註音版】朝時課誦

根據《靈岩山寺專修淨土道場念誦儀規》(印光法師鑒定...

【註音版】華嚴經普賢行願品

普賢行願品...

大寶積經

大寶積經卷第一 大寶積經卷第二 大寶積經卷第三 大寶...

浴佛功德經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王舍城鷲峯山頂,與大苾芻眾千...

法苑珠林(100卷)

法苑珠林卷第一 法苑珠林卷第二 法苑珠林卷第三 法苑...

南海寄歸內法傳

南海寄歸內法傳卷第一(並序) 翻經三藏沙門義淨撰 原夫...

諸經要集

諸經要集序 西明寺沙門釋道世集 原夫法身一相。瞻仰異...

大宋僧史略

僧史略序 讚寧姓高氏。其先渤海人。出家杭之祥符。習...

不必定入定入印經

不必定入定入印經翻譯之記 出世智道,亦名為印。此經...

【註音版】佛說菩薩行五十緣身經

佛說菩薩行五十緣身經...

【註音版】實相般若波羅蜜經

實相般若波羅蜜經...

法界次第初門

法界次第初門總序 天台山修禪寺。沙門釋智顗。輒依經...

大乘頂王經

大乘頂王經 梁優禪尼國王子月婆首那譯 歸命大智海圓滿...

延生普佛儀軌

(一)戒定真香 戒定真香。 焚起沖天上。 弟子虔誠。...

佛說四泥犁經

佛說四泥犁經 東晉西域沙門竺曇無蘭譯 聞如是: 一時...

佛說大淨法門經

佛說大淨法門經 西晉月支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時...

修行道地經

偷迦遮復彌經晉名修行道地卷第一(並序) 造立《修行道...

【佛教詞典】正等正覺

(術語)三藐三菩提,新譯為正等正覺。法華玄讚二曰:...

【佛教詞典】無為法

【無為法】 在五位百法中,第五位法是無為法。《百法明...

別人給得起,但你的福報不一定能用得起

學佛一定要懂一些財富學,現在大家學發財,不學花財。...

古人用功不肯剎那離開工夫,故能當下悟道

有人問趙州:云何是大道?州云:平常心是道。又問:我...

今人修行,為何念佛者多,往生者少

夫百千法門,同歸方寸。河沙功德,總出心源。一切逆順...

因為不知道,所以勇敢

一個下雪的晚上。農村有戶人家,半夜裡有人敲門。主人...

食肉是人類既殘忍又自殘的貪慾

美國素食者協會調查顯示:粗飯素食在美國漸成風尚,全...

本煥老和尚與印順大和尚的法緣

本煥老和尚是如何培養訓練印順大和尚的 眾所周知,印...

消費與惜福

消費這個詞裡的消有滅的意思,費有福的意思。人們每時...

貪瞋癡放不下,八苦離不開的

持戒就是修福!一切不利於眾生的事不作,不利於眾生的...

各種動物在佛經裡的寓意

佛教以慈悲為懷,視眾生平等,這其中也包括了動物。佛...

學道須具足五種正信

第一要信自己方寸中一個喜怒哀樂底主人翁,覿體與三世...

大慧宗杲禪法心要——禪病種種

知道了用功方法之外,參禪之士尚須提防禪病,以防走錯...

聖嚴法師《為什麼貪心》

只要是貪,都是不好的心態,不會因你所貪著的東西種類...

【視頻】觀音普門頌

觀音普門頌

【視頻】普賢行願品偈頌(演唱版)

普賢行願品偈頌(演唱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