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說罪要行法

唐三藏法師義淨撰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說罪要行法

唐三藏法師義淨撰

每於半月月盡憶所犯罪。准法而說。

或故妄語 或飲酒 或非時食等 或請香不淨洗手而食

每於旦朝或復餘時。不觀水而飲用。不如法放生故。斷眾生命。自壞生地。或教他壞。不作知淨語。於五生種不以火等作淨而便食。用缽椀不淨洗而食。銅椀匙筯不以灰揩而食。凡是銅器皆以灰揩方淨。若以澡豆水洗不得成淨。

或飲用殘宿惡觸瓶水。及殘宿惡觸刀子割餅等而食。非時飲不淨茶湯酥蜜等水。

食五正食已。捨威儀竟。吞嚥餘津。

自受捉金銀錢寶。及使人受捉。不作知淨語。凡觸火不持心。

燒香等觸火不持心。

非時入聚落不白苾芻。與未受具人同室宿過二夜。與未受具人同誦。及同聲唱佛。此等波逸底迦罪。據數犯者言之。餘皆准此罪應(三說)。又每旦及大食後不嚼木。或向塔嚼齒木等。用訖不洗而棄。在僧淨地中洟唾。或棄蚤虱等不依處所。或食時飲噉作聲。或食時含食語話。

或齧半食。與未受大戒人同床席坐臥。

或立小便。或大小便不洗淨。大小便時嗽口吐水。及洟唾棄齒木皆不彈指謦欬。污手捉飲食器。不淨洗手[口*敕]口飲水等。

非時食蜜。不以水滴作淨。或觀男子及以女人。不善持心而生欲想。或自觸身起愛染心。或不系想光明縱心眠睡。在燈燭光下眠臥。雖有開緣若觸火等不持心。或於三寶師僧父母所。起不尊重心。及生瞋忿而不忍受。滅燈火不持心。此等皆是惡作罪。且隨要言之。若更有餘者隨所憶罪。此等皆須對人一說而悔。或有責心者。云何責心。凡出家者。於不謹慎心中違律教時。即須自責心雲。此事是我所不應作。我從今已去更不如是。若常能如此自剋責時。自然不虧諸戒。須知佛教意在如此。

又凡出家受十戒及大戒已去。一一事皆白親教師或軌範師。唯除五事不須言白。云何為五。謂大小便利。飲淨水。嚼齒木。同一界內齊四十九尋內。禮佛繞塔。餘皆須白。若不白師者。一一皆得惡作罪。

凡至褒灑陀日。應對不同犯清淨苾芻。隨其大小而為敬儀。蹲踞合掌憶其罪名。作如是說。具壽存念。我苾芻某甲有故妄語等(隨其犯者稱之)。犯眾多根本波逸底迦罪。及眾多方便惡作罪。或不嚼齒木等(隨有稱之)。犯眾多根本惡作罪。及眾多方便惡作罪。此等諸罪。各有不敬聖教波逸底迦罪。及此方便惡作罪。並不向人發露各有覆藏罪。此所犯罪。我今於具壽前從清淨來。並皆發露不作覆藏。由發露已便得安樂(三說已)。

彼應問言。汝見罪不。答言。我見。又問。將來諸戒能善護不。答言。能護。所對苾芻應雲奧箄迦(梵語此義翻為方便由作此事是解脫之方便也)。其說罪者答言。娑度(此雲善哉)。若犯僧伽伐尸沙罪者。但且對人發露。後別行法。若犯窣吐羅。及犯捨墮罪。准法除之。

每食罷發願法

准如律教。若苾芻食了之時。若須誦持欹拏伽他。謂施頌也。隨於靜處或坐或立。或可經行。先誦小經一紙半紙。次誦伽他雲。飯食已訖。當願眾生。德行充盈成十種力。所為佈施者。必獲其義利。若為樂故施。後必得安樂。

諸以寺舍房宇。佈施眾僧。造寺之主。及護寺天神。國主百僚。師僧父母因緣眷屬。及一切眾生。若先亡者。願生西方見阿彌陀佛。或生覩史多天見慈氏尊者。脫屣塵勞悟無生忍。其現存者。願無病長壽福智莊嚴。願我自身無諸障惱。常持淨戒不犯尸羅。於小罪中心生大懼。於所犯罪悉皆發露。盡未來際不失信心。逢善知識。願生中國離於八難。常存正見至求解脫。恆與眾生作不請之友。即以此福普施一切。同出有流證無上果。若於每日不作如是念誦發願者。是懈怠人不銷信施洗淨法。

其大小便室。必須別處。各安門扇。並置橫串。凡入小行室及上廁時法。合持瓶勿口含水用為洗淨。謦欬彈指或再或三方始前進。亦既入已卻串門扇。持土兩塊或灰一抄。半用洗身半洗左手。筒槽帛拂皆非本儀。既出廁外。其瓶可置三叉木上注水向身。或安於脾令水斜出。若無瓶時盆子盛水權充亦得。以土十五塊。安在右邊地上或塼版上。七塊偏洗左手。七塊兩手俱洗。餘有一在。將洗瓶器。其塼版上即須淨洗。然後安置觸瓶。取淨瓶水漱口三度。方合淨儀。始得受禮禮他。虔敬三寶坐諸床席讀誦尊經。若不如是依律行者。凡有所為咸招惡作之罪。或在行路及乘船時。任量事斟酌。希諸行者。知是聖教勿輕灰覆。終墮泥犁。奉持獲福。輕法罪生。此既常事。告示分明。

說罪要行法


上篇:受用三水要行法

下篇:根本說一切有部出家授近圓羯磨儀範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諸宗部目錄

【註音版】八大人覺經

八大人覺經...

稱讚淨土佛攝受經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室羅筏住誓多林給孤獨園,與...

永嘉證道歌

君不見。絕學無為閒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 無明實性...

大乘起信論

大乘起信論序 揚州僧智愷作 夫起信論者,乃是至極大乘...

掌中論

掌中論一卷 陳那菩薩造 三藏法師義淨奉 制譯 論曰。...

佛說善夜經

佛說善夜經一卷 唐三藏法師義淨奉 制譯 如是我聞。一...

根本說一切有部戒經

(以下僅限出家具戒者觀看) 根本說一切有部戒經 三藏法...

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安居事

(以下僅限出家具戒者觀看)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安居...

華嚴發菩提心章

華嚴發菩提心章凡例 此章別有異本,而文畫多紕謬,字...

修西輯要

修西輯要序 才知過去。已換為現在。才知現在。已換為...

占察善惡業報經行法

【緣起第一】 夫諸佛菩薩愍念群迷。不啻如母憶子。故...

法界次第初門

法界次第初門總序 天台山修禪寺。沙門釋智顗。輒依經...

佛說護淨經

佛說護淨經 失譯人今附東晉錄 往昔,佛共阿難行,遇值...

淨土或問

淨土或問序 參禪餘所不去。念佛亦非去者。禪主見性。...

佛說龍施女經

佛說龍施女經 吳月氏優婆塞支謙譯 聞如是: 一時佛游...

【註音版】佛說老女人經

佛說老女人經...

佛說大乘入諸佛境界智光明莊嚴經

佛說大乘入諸佛境界智光明莊嚴經卷第一 西天譯經三藏...

南宗頓教最上大乘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六祖惠能大師於韶州大梵寺施法壇經

南宗頓教最上大乘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六祖惠能大師於韶州...

佛說一切流攝守因經

佛說一切流攝守因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聞如是:...

【註音版】佛說聖佛母般若波羅蜜多經

佛說聖佛母般若波羅蜜多經...

佛說孛經抄

佛說孛經抄 吳月支國居士支謙譯 聞如是: 一時佛在捨...

【佛教詞典】真要

(術語)真實精要之理也。法華經信解品曰:說斯真要。...

【佛教詞典】理事無礙觀

(術語)華嚴宗所立法界三觀之一。平等之真體為理,有...

禪對生命的重要性

禪對於我們的生活、生存、生命極為重要。佛經上講,眾...

六根之相是生滅的影像,沒有真實的體性

我們再看第二段,破異。異就是彼此不同體。 若此見精,...

學佛要學結緣

我們佛教,其實主要就是「結緣」,我們今天拜佛、普佛...

培養自己心靈的力量

佛教對人生的解釋,它主要依止的理論就是建立因緣觀,...

在地下入定七八年, 生死卻仍未了

明朝有一位皇帝要到紫金山的寺院上香,當時是一個下大...

有兩件事我們非常需要去做

朝拜五台山,不是每個人都能來的,這需要因緣。不管信...

處處不滿意又很苦惱,如何改變刻薄的分別心

《唯識學》特別強調分別變的重要,因為我們的第六意識...

淺講《信心銘》

第一句話:【至道無難,唯嫌揀擇。】 就是你要悟入佛...

修佈施就要這樣子來修

佛教不但在理論上博大精深,而且具體表現在實踐上,是...

牛舌與啞巴

《法苑珠林》記載著一個故事。 說在唐朝武德年間,在大...

戰「痘」女孩的學佛之路

我最初與佛法結緣是因為我的同學。有一次我跟著她一起...

轉修地藏法門,臨終是等地藏菩薩還是等阿彌陀佛

問: 如果佛弟子轉修地藏法門或其他法門,也迴向功德...

【視頻】《佛說應法經》風柯月渚讀誦

《佛說應法經》風柯月渚讀誦

【視頻】《佛說彌勒成佛經》聆志居士念誦

《佛說彌勒成佛經》聆志居士念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