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大乘義章卷第十九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大乘義章卷第十九

遠法師撰

淨法聚果法中此卷有九門(淨土義 三佛義 三智義 三不護義 三念處義 四一切種淨義 二智義 四智義 四無畏義)。

淨土義六門分別(釋名一 辨相二 明因三 約身明土四 凡聖有無五 質之同異六)

第一釋名。言淨土者。經中或時名佛剎。或稱佛界。或云佛國。或云佛土。或復說為淨剎淨界淨國淨土。剎者是其天竺人語。此方無翻。蓋乃處處之別名也。約佛辨處。故云佛剎。佛世界者。世謂世間國土境界。盛眾生處名器世間。界是界別。佛所居處。異於餘人故名界別。又佛隨化住處各異。亦名界別。約佛辨界。名佛世界。言佛國者。攝人之所。目之為國。約佛辨國。故名佛國。言佛土者。安身之處。號之為土。約佛辨土。名為佛土。若論其國。王領者有。不王者無。土即不爾。有身皆有。剎之與界其義則通。此無雜穢。故悉名淨。剎性海蓮花須彌。諸如是等。寬狹別稱。問曰。國土眾生共俱。何故偏名佛國土乎。今明佛土不說餘故。又佛是主故。名佛土。名義如是(此一門竟)。

次辨其相。為明佛土兼辨餘義。分別有三。一事淨土。二相淨土。三真淨土。事淨之中三門分別。一總辨相。二別顯之。三約諦以定。總相云何。言事淨者。是凡夫人所居土也。凡夫以其有漏淨業得淨境界。眾寶莊嚴飾事相嚴麗名為事淨。然此事淨。修因之時。情有局別。受報之時土有分限疆畔各異。又此修時。取相執定。受報之時。國土莊嚴諸相各定。總相如是。次別顯之。事淨有二。一是凡夫求有淨業所得之土。如上諸天所居等。是由從求有善業得故。受用之時。還生三有煩惱結業。不生出道有生者。別由善友教化之力。所以能起。非是所受境界之力。二是凡夫求出善根所得淨土。如安樂國眾香界等。由從出世善業得故。受用之時。能生出道。如眾香飯。其有食者。滅惑生道。如是等也。問曰。此土諸天境界為當純是求有業生。為當有出世善得。理亦兼有。故涅槃中。佛說我義。無量鳥狩聞說發心生於天中。明知。亦有出善往生少故不論。別相如是。次約四諦辨定其相。前兩門中初門之因。唯是集諦。分段因故。初門之果。體唯苦諦。分段果故。後門之因。有其兩能。一正感佛果。二傍招淨土。正感佛邊。一向非集。能生佛德。不集生死諸有果故。傍招土邊。亦集非集。形於向前初門之因。得言非集。求出善根。是其相似道諦攝故。當分實論。體性是集。能招有為生滅果故。後門之果。形前非苦。是其相似出世果故。故論宣說。無量壽國不屬三界。彼無貪慾故非欲界。以在地故不名色界。有形色故非無色界。以是相似道家之果。攝之屬道。故不名苦。似佛淨土。菩提道攝。當分實論。體是苦諦。生滅果故。有漏報身所依處故。事淨如是。次辨相淨。於中亦以三門分別。一總辨相。二別顯之。三約諦辨定。總相云何。言相淨者。聲聞緣覺及諸菩薩所居土也。如龍樹說。有妙淨土。出過三界。是阿羅漢當生彼中。如是等。是此諸賢聖。修習緣觀對治無漏所得境界。妙相莊嚴離垢清淨。土雖清淨。妄想心起。如夢所覩。虛偽不真。相中離垢故名相淨。然此相淨。修因之時。情無局別。受報之時。土無方限。又此修時心無定執。所得境界。隨心迴轉。猶如幻化。無有定方。總相如是。次別顯之。別有兩門。一約行分別。二約心分別。言約行者。行別有二。一是聲聞緣覺之人。自利善根所得之土。虛寂無形。如無色界所安止處。問曰。無色云何有處。釋曰。四空但無麁色。非無細色。故得有處。故經宣說。菩薩鼻根聞於無色宮殿之香。如龍樹說。有妙淨土。出過三界。羅漢生中。聞法花經。即其事也。由從自行善根生故。受用之時。但生自行厭離善根。不能自然起慈悲願利他之行。設有起者。由佛菩薩教化之力。非是所受境界之力。二諸菩薩化他善根所得之土。不捨眾生。隨物受之。如維摩室。由從化他善根生故。受用之時。自然能起利他善行。約行如是。言約心者。心別有二。一事識中緣觀無漏能得淨土。二妄識中緣觀無漏能得淨土。事識無漏。有其二種。一增相觀所得淨土。相續住持證實方捨。二息相觀所得淨土。暫現如幻。妄識無漏。亦有二種。一增相觀所得淨土。相續住持證實方捨。二息相觀所得淨土。暫現即滅。別相如是。次第三門。約諦以定。相淨之因。形前非集。道諦攝故。當分是集。變易因故。相淨之果。形前非苦。道果攝故。如佛淨土菩提道攝。當分實論體性是苦。變易果故相淨如是。次明真淨四門辨之。一總辨相。二別顯之。三約諦決定。四隨義廣辨。總相云何。言真淨者。初地以上乃至諸佛所在土也。諸佛菩薩實證善根所得之土。實性緣起。妙淨離染。常不變故。故曰真淨。然此真淨因無緣念。土無緣念土無相狀。如梵天王頂上寶珠體雖是有。向無青黃赤白等相。亦如比丘無作戒法體雖是色而無一相。有而無相土之妙也。又此真土因無定執。土無定所。因無分別。土無彼此自他之異。總相如是。次別顯之。於中曲有三門分別。一對妄分別。真行有二。一離妄真。保諸菩薩所成真行。為妄所離。所得真土。還與妄合。如空在霧。於此門中。土隨位別階降不等。隨諸地位分分漸增。妄土漸滅真土漸現。如霧漸消虛空轉現。二純淨真。謂佛如來所在之土。純真無雜。如淨虛空。土雖清淨應與染合。二約行分別。行要唯二。一智二悲。智依空成。以智攝行。行皆離相。所得之土。還同彼因。妙寂離相。猶若虛空。悲隨有生。以悲攝行。行皆為物。所得之土。還同彼因。隨物所現。猶如淨珠。無色不現。故地經云。雖知諸佛國土如空。而觀無量莊嚴土行。三約法分別。於彼真實如來藏中。法門有二。一寂滅門。依之得土。還同彼法寂滅離相。二是緣起作用法門。依之起土。無所不現。如如意珠隨心所求無所不現。別相如是。次約諦論。於此門中。淨土之因。或道或滅。行因體起是道諦收。法門力起是滅諦攝。果亦如之。或菩提收道果攝故。或涅槃收滅果攝故。似佛法身。約諦如是。次第四門隨義廣辨。於中開合廣略不定。或總為一。唯一佛土。或分為二。唯真與應自所詫。名之為真。隨他異現。說以為應。其真土者。即是平等法門之土。妙寂離相。圓備眾義。形無定所。無處不在。其猶陰陽五行之法。此喻似法。持宜審記。土既如是。諸相莊嚴。寧可別取。雖無別狀。不得言無土。雖妙寂與是緣起作用之性。萬物依生。化應所託。其猶陰陽五行等法能造世間一切色像。真土如是。其應土者。隨情現示有局別。染淨軀分形殊。善惡諸相莊嚴事別各異。應土如是。或分為三。一法性土。二實報土。三圓應土。法性土者。土之本性。諸義同體。虛融無礙。猶如帝網。亦如虛空無礙不動無所有等。同體義分。地經所說真實義相。即其義也。一切世界本性恆爾。而諸眾生妄想覆心。自累成隔。無礙法中。見為定礙。有處定有。無處定無。染處定染。淨處定淨。地處定地。水處定水。如是一切。後息妄想。彼土實性。顯成我用。名法性土。實報土者。菩薩顯前法性土時。曠修法界無盡行業。以此淨業勳發之力。於彼無邊淨法界處。無量殊異莊嚴事起名實報土。此實報土。義別三種。同後報身。一依法說。還同法性。諸相莊嚴。融同無礙如海十相。一一充遍。圓應土者。前二真土。猶如淨珠。能隨眾生。種種異現。用無缺少。名圓應土。或分為七。如地經說。一同體淨。二自在淨。三莊嚴淨。四受用淨。五住處眾生淨。六者因淨。七者果淨。七中前四明土體相。第五一種。寄人顯勝。後之兩門。舉因顯果。就前四中。初之兩門。明其土體。第三一門。辨其土相。後一土用。初二體中。前一明其土體無別。後一彰其土體清淨。同體淨者。事相隔礙名為不淨。同體處融名為淨矣。云何同體。分別有三。一本末分別。法性之土。是其根本。報應為末。一切報應。法性為體。故名同體。二真應分別。一切應土。用真為體。故名同體。三就應中諸土相望。同體無別。故名同體。如此娑婆土田世界異種眾生。於此土上種種異見。如螺髻王見寶莊嚴。如是等也。所見異土。同用娑婆土地為體。如是一切。故名同體。故經說言。一切佛土即一佛土。一即一切。三義如前。自在淨者。泛論淨義。有二種。一是相淨。諸寶莊飾清淨嚴麗。如安樂界眾香國等。二自在淨。猶如淨珠。美惡斯現。所現無礙。故曰自在。由土體淨故。能如是無礙自在。舉用顯體。名自在淨。今此所論義當後門。故經說言。一切國土平等清淨。淨相之土。彼穢此淨。不名平等。自在淨者。染淨圓通。法界齊等。故曰平等。此二土體。莊嚴淨者。是其土相。泛論有三。一人莊嚴。勝善眾生。居住其中。土名淨矣。下五住處眾生淨者。即其義也。二法莊嚴。具諸佛法。其土名淨。故地論言。人及諸法莊嚴。三事莊嚴。五欲殊妙。此三種中。地經偏說一事莊嚴。為莊嚴淨。土中有三。一神通莊嚴。一切境界變現無礙。二光明莊嚴。常有光明滅除闇冥。三相莊嚴。眾寶莊飾。故經說雲。神通莊嚴光相具足。受用淨者。是其土用。淨土境界。受用之時。能滅煩惱出生道。此前四種。明土體相。第五住處眾生淨者。寄人顯勝。無量功德智慧眾生。悉滿其中。故土勝矣。又以善人居住其中故土清淨。後兩門中。初因淨者。舉因顯果。因有二種。一淨土行業。所謂佈施持戒。行業如維摩說。二淨土德業。所謂淨土三昧法門。得此門同故。一切境界。隨心迴轉。如金剛藏所入佛國體性三昧。如是等也。住中之中。偏據後門故。彼又言。入佛土妙平等境界。名為因淨。諸佛淨土法門。名為上妙平等境界。菩薩證入。能有異現。說為因淨。言果淨者。對因明果。泛論有二。一相淨果。菩薩曠修淨土行。得妙淨土。諸相莊嚴能淨無穢。二自在淨果。依前淨土三昧德業。種種異現。地經所說義。當後門故。彼經中隨諸眾生心之所樂。與為示現名為果淨。隨別廣論。亦可無量。辨相如是。

次第三門。辨定其因。且約三土以定其因。先約法報二土辨因。應後別說。法報二土因相云何。分相論之。無始法性。是法土因。諸度等行。是報土因。攝相言之。二土併用無始法性諸度為因。於中義分有緣有正。緣正相對曲有兩門。一別相說。法性之土。無始法性以為正因。諸度行以為緣因。實報之土。諸度等行以為正因。以親生故。法性為緣。二通相說。二土併用無始法性以為正因。雖俱法性以為正因。與別名因。法土之因。本有法體與後顯時。體無增減。隱顯為異。報土因者。本無法體。但於向前法土因上。從本已來。有其緣起可生之義。遇緣便生。如礦中金有可造作莊嚴具義。遇緣便作。非先有法以在其中。二土齊用諸度業行。以為緣因。雖俱諸度以為緣因。於中細分。其義亦異。異相如何。諸度等行。有能生義。說之以為報土之緣。如地水等能生諸物。諸度等行有能了義。說之以為法性土之緣。前二如是。次論應土。應土之因有無不定。攝用從體。更無別因。譬如世人因形有影影無別物。業見土異。非我為故。分用異體。亦說有因。以是果故。因二種。一同類因。還以應行而為應因。諸佛如來。得土已久。現修諸行。莊嚴國。如彌陀佛國現修四十八弘誓願及諸所行。莊嚴西方世界。如是等也。二異類因。實行真法為應土因。然就應中義別有二。一是法應淨土三昧法門力故。現種種剎。二是報應。以本大悲願力因緣。現種種土。義別如是。此二別分。法應之土。如來藏中淨土法門。以之為因。報應之土。大悲願力。以之為因。悲願為主。統攝諸行。皆為因矣。分相如是。攝相言之。二應併用淨土法門悲願為因。於義別分。有緣有正。緣正不定。若論法應。淨土法門。以為正因。大悲願等以為緣因。若無悲願。彼法不能獨生應土。譬如火珠雖能出火要因見日。亦如水珠雖能出水要須見月。故經說言。異法有故異法出生。異法無故異法滅壞。報應之土。大悲願等以為正因。淨土法門以為正緣因。若無彼法。雖有悲願應土不生。譬如音聲雖能發響必依澗谷。面能生像必依水鏡。問曰。應土從實悲願法門力起。何不名真。乃說為應。釋言。大悲願力行等。正得真土。增上緣力兼生應土。由非正起故不名真。緣力兼生。令人見聞。故說為應。辨因如是。

次第四門。約身明土。於中由有三門分別。一明身土相依本末。二明身土相依廣狹。三明身土相依總別。言本末者。隨相言之。身報依土。窮實論之。國土依身。故花嚴雲。寶花雲香諸莊嚴具。皆從如來法身中出。又彼亦言。三世劫數及諸佛剎。於一佛身一切悉現。此即是其土依身也。佛土既然。凡土亦爾。隨相論之。身報依土。窮實亦是國土依身。故經云。宣說三界虛妄唯一心作。本末如是。次明廣狹。其義不定。分別有四。一土寬身狹。如常所見。良以身是自己別報。所以局狹。土是共果。彼此同依。所以寬廣。二身寬土狹。如經中說。或有佛土。在佛菩薩毛孔中住。或在菩薩衣文中住。或在菩薩天冠中住。如是等也。三身土俱寬。據實以論。身如虛空。土亦如之。四身土俱狹。隨化眾生。或現小身。或居方便土。廣狹如是。次明身土相依總別。總相論之。三身一身三土。以一佛身依一佛土。隨義別分。用彼三身別依三土。法性之身。依法性土。實報之身。依實報土。應化之身。還依應土。問曰。法身與法性土有何差別。與說相依。釋言。身土性雖無別。隨相分異。故得相依。身之實性名法性身。土之實性名法性等。此亦同體義別相依。如海十相同體相依。問曰。應身還依應土。能依應身初時現凡。後則現聖。所依之土。何不如是初穢後淨。始終恆定。釋言。為化差別不等。或土隨身。如彌陀佛未成佛前國土鄙穢。成佛後國界嚴淨。彼佛現居。不定境故。如是一切。或身隨土。如此釋迦雖久成佛。而於過去無量世中。身居穢國。示為凡俗不取正覺。如是一切。或身異土。如今釋迦身居穢國而現成佛。土現為報。報定難改。故始終恆穢。如佛色身。現為報故。始終恆定。智行功德。方便非報。所以後轉故。初現凡後轉為聖。身土相對分別麁爾。

次第五門。明其凡聖有無之義。昔來諸家所說各異。如生公說。佛無色身亦無淨土。但為化物。應現住於眾生土中。如是說者。眾生有土。諸佛則無。什公所異。諸佛有土。眾生全無。但佛隨化現土不同。故維摩雲。為化眾生故。現此土為不淨耳。又人復說。佛與眾生各別有土。各別住於自業果故。此等所說。義有兼通。不可偏定。是義云何。分別有三。一攝實從相。眾生有土。諸佛無土。隨化現居眾生處故。故經說言。普賢菩薩。依於如如不依佛國。普賢既爾。諸佛亦然。生公所立義當此門。二攝相從實。諸佛有土。眾生無土。於一佛土。隨其業行種種異見。如佛一身眾生異見故。經說言。佛土清淨如摩尼珠。隨諸眾生種種異現。維摩亦云。我此國土常淨。若此為欲度斯下劣人故。示是眾惡不淨土耳。什公所云。義當於此。經說既然。生公所立。佛無色身。全無淨土。義不然。佛無色身。如前涅槃章中廣破。身既非無。土寧不有。又經中說。菩薩修習一切種行。為淨土因。經說有因。云何無果。人亦救言。非全無界。但應非真。若使土果唯應非真。如維摩說。一切種行。為淨土因。應是應修。修因既實。果寧不真。若自不解。唯應訪諸。何宜輒謗。謗佛果德。其罪至重。勿後更言。此是第二攝相從實。三分相異實。眾生與佛。各別有土。是義云何以業攝果。果隨業別。故凡與佛各異有土。如恆河水。餓鬼見火。如來見水。餓鬼火業自見於火。佛以水業自見於水。各自見自業果執非見他事。佛土亦爾。螺髻心淨見土清淨。舍利心垢見土不淨。如是一切。凡聖有無辨之略爾。

次第六門。明其所見質之同異。於中有二。一就處分別。二就事分別。言就處者。分別有四。一同處異見。如一世界隨業不同。種種異見。如恆河中。世人見水。餓鬼見火。或見虛坈。如是一切。二異處同見。如娑婆界。百億天下處所雖別所見相似。三同處同見。同業眾生。於一處中共見一事。如恆河無量眾生同知見水。如是一切。四異處異見。如娑婆界及安樂土。所見各別。如是一切。就處如是。次就事論。於一處中。隨義分四。一者是其一質異見。如此娑婆一土地事。眾生於中種種異見。或見為水。或復見火。或見諸寶。或見虛空。如是一切。二者是其異質同見。於一處中。隨人所見種種異土。一段眾生見之唯一土田世界。如是一切。三一質一見。同類眾生共見一事。質體無別。四異質異見。如此娑婆異種眾生各別見。如經中說。眾生見劫盡大火所燒時。我此土安穩天人常充滿。如是一切。良以諸法。諸佛隨心所現。無定性故。見有種種淨土之義。雖以具攝。且隨其要略辨如是。

三佛義七門分別(釋名義一 辨相二 約時分別三 明因四 常無常分別五 說不說分別六 次第分別七)

第一釋名。三佛之義。出地經論。金剛般若亦具分別。名字是何。一法身佛。二報身佛。三應身佛。法身佛者。就體彰名。法者所謂無始法性。此法是其眾生體實。妄想覆纏。於己無用。後息妄想彼法顯了。便為佛體。顯法成身。名為法身。如勝鬘說。隱如來藏顯成法身。法身體有覺照之義。名法身佛。問雲。人說法身體是第一義空。空非心智。云何覺照。釋言。法身離相為空。而體實有。所謂有於過恆沙法。此法皆依真心說之。真心體是神知之性。能有覺照故得名覺。是義云何。是以體中。從本已來。具過無量恆沙佛法。如妄心中具足一切諸虛妄。心於彼法同體照明。由來無障。故論說言。從本已來。有大智慧光明義故。自性清淨識知義故。遍照一切法界義故。名為本覺。性雖照明。而為無明闇障所覆。相似不覺。後除闇障。彼心顯了始顯真心。如其本性。內照法界故得名佛。問曰。真心有覺照義。名佛可爾。所覺法性。非覺照義。云何得名法身佛乎。釋言。分相言之。能覺真心說為法佛。所覺法性。是其真諦法寶門收。不名為佛。攝相言之。通亦名佛。是義云何。解有四義。一所覺法性是佛體。故通名為佛。如如來藏是眾生體。說為眾生。故經說言。即此法身。輪轉五道名曰眾生。二所覺法性。雖非佛智。而是佛身故得名佛。如佛色身雖無覺照而得名佛。如是一切。三所覺法性。雖非佛智。而是佛性故得名佛。如似五陰成眾生法名曰眾生。四所覺法法是佛境界。為佛覺照能生佛智。從其所生故得名佛。故地論言。智行處者。自證知故。自證知者。依彼生故。與大智論說智智處同名般若。其義相似。具此四義故通名佛。法佛如是。報身佛者。酬因為報。有作行德。本無今有。方便修生修生之德。酬因名報。報德之體。名之為身。又德聚積亦名為身。報身覺照。名之為佛。問曰。報佛亦能覺照。與前法佛覺照何異。釋言。體一隨義以分。真心之體。本隱今顯說為法佛。此真心體。為緣熏發諸功德生。方名報佛。法佛如金。報佛如作金莊嚴具。問曰。法佛自能覺照。何用報佛。釋言。無報法則不顯。但使顯法必有報生。故立報佛。又復法佛。心性照明。為非事用故須報佛。如金雖淨不中衣食。故須用之作莊嚴具。彼亦如是。又復法報照境。有其別異之義。故須別分。義如後釋。報佛如是。應身佛者。感化為應感化之中。從喻名之。是義云何。如似世間有人呼喚則有響應。此亦如是。眾生機感。義如呼喚。如來示化事。問響應故名為應。應德之體。名之為身。又此應德聚積名身。應身應覺照目之為佛。問曰。應覺與真何別。自知。是真隨化現知說以為應。問曰。三佛俱能覺照。所覺之法為同為異。釋言不定。分別有三。一隨相分別。法佛唯知無始法性。名知理法。報佛能知行修對治。名知行法。應佛了知三乘化教。名知教法。又復法佛唯知理法。報佛了知自行之法。自行門中。通知一切自行為主。是故名知自行之法。應佛了知化他行法。化他門中。亦知一切化他為主。是故名知化他行法。二寬狹分別。法佛唯知無始法性。於此分齊。理外更無異法可知。是故法佛唯知理法。報佛所知境界漸廣。通知一切理行二法。知理所證。知行能證。應佛所知境界最廣。通知一切理行二法。知理行法。通知一切。化眾生故。知理知行。以為所詮。知教能詮。又復法佛唯知理法。報佛知理及自行法。知理所證。自行能證。應佛知理。亦知自行及化他法。通緣一切。化眾生故。了知理法。化他所入。知其自行。起化所畏作知其利他。化他之用。三就實通論。法佛通知理教行法。知如來藏無始法性。是其理法。覺已真心。顯了成德。名知行法。知已所證妙音法門。能為無盡言說之本。能生法螺無盡言音。名知教法。故楞伽中宣說。法佛亦能說法。如涅槃說。大般涅槃。能建大義起種種化。金剛三昧起種種說。即其事也。報佛亦知理教行法。知理所證。知行能證。知教所依。應佛通知義如上解。問曰。三佛通知理法。所知之理為同為異。通釋義齊。隨相分別。法佛知理無隱無顯。證實返望從來無緣。誰能覆我。故本非隱。本既非隱。豈有今顯。故維摩雲。我觀如來。前際不來。後際不去。今則不住。報佛知。知理從緣始顯。於事分齊情外有理。情外之理。本為情覆。故說有隱。去情理現故說有顯。應佛知理緣起作用。知如來藏緣起集成生死涅槃一切種法故。教眾生一切緣中息以求真。所覺如是。然此三佛。隨相別分。名義各別。通而論之。俱名法身。齊得名報並得雲應。是義云何。三佛莫不依法以成是故通得名為法身。又三皆以功德法成故名法身。良以三佛皆法身故。於彼涅槃三事之中。三佛皆悉法身所攝。望因以論。三俱名報。是義云何。報者是其果之別稱。三佛望因。並得稱果。是果酬因故通名報。約化以論。三俱名應。應隨物情顯示此三。令諸眾生同見聞故。但經論中。為別三佛。隱顯異名。故初名法。第二名報。第三名應。等別三佛。何故初者偏名為法。乃至第三偏名為應。此等各隨義便以彰。法佛是體顯本法成。證法義顯故偏名法。報佛是相本無今有。方便修生酬因義顯故偏名報。應佛是用化用隨物。應成義顯故偏名應。名義如是。

第二門中。辨其體相。佛德無量。難以定論。今此隨義增數辨之。總唯一佛。謂三寶中一佛寶也。或分為二。二有兩門。一生身法身份之為二。王宮所生相好之形。名為生身。戒定慧等五品功德。說為法身。二真應不同。開分為二。自德名真。隨化所現說以為應。真則是其法門之身。應則是其共世間身。是二如前涅槃章中具廣分別。今略辨之法門身者。如世陰陽五行等法。亦如一切眾生體識。心雖是有而無一相。雖無一相而實有之。共世身者。隨化所現同世色像。或時似天。或復似人。如是一切。雖現眾相。而無一實。雖無一實。無所不為。如涅槃說。如來非天非不天非人非不人。如是等比是其義也。又復平等法門之身。形無所在。無所不在。無所在故。菩提無處。以無處故。德滿法界。故花嚴雲。無一塵處而無佛身。以德滿故。諸根相好皆遍法界。如海十相。亦如虛空。無礙不動。一一充遍。於是義中。用眼為門。眼遍法界。諸根相好及佛剎土一切眾生。莫不皆悉一眼中現。如是一切。共世身者。形有所在。以所在故。化別彼此。諸根相好。各有分限。或分為三。三有兩門。一開真合應。以說三種。二開應合真。以說三種。開真合應以說三者。如上所列。真中分二。法之與報。應以為一。故說三種。於此門中四義分別。一分其相別。二約色心非色心等三義分別。第三約就五陰分別。第四約就六根分別。言分相者。此之三佛義通大小。大小既殊。所說亦異。小乘法中宣說。如來事識為體。於事識中。戒定慧等五品功德。說為法身。王宮所生相好之形。名為報身。如來獼猴鹿馬等。化說為應身。若就大乘破相門中宣說。如來七識為體。於中宣說破相空理。以為法佛。法實非佛。是佛體性。是佛境界。能生佛智。相從名佛。七識緣智照空之解。說為報佛。空智為主。諸德悉是。丈六等化。名為應佛。此之一門。隨人且說論無文。經雖不說。准依小乘。隨化推立理亦無傷。若據大乘顯實門中宣說。如來真識為體。據佛以論。真識之外。更無餘識可為佛。故唯識論言。諸佛如來所行之處。唯有藏識更無餘識。無餘識故。三佛皆用真識為體。真識之心。本隱今顯。說為法身。即此真心。為緣熏發。諸功德生。說為報佛。地經宣說莊嚴具譬。正顯此義。如來藏中真實緣起法門之力。起種種化。說為應佛。如涅槃說。大般涅槃。能建大義。種種現化。即其義也。分相如是(此一門竟)。

次就色心非色心等三義分別。法佛體中備具三義。法身色根相好光明。是其色法。此義云何。如涅槃說。佛性是色可以眼。見彼色顯了為法身色。又涅槃說。念法之義。非色斷色。而亦是色。非陰斷陰。而亦是陰。非入斷入。而亦是入。非界斷界。而亦是界。諸佛菩薩所遊行處。常恆不變。此等顯了為法身色。又涅槃說。光明者即是涅槃常住。不從因緣。云何問其因緣。如是一切。亦有因緣。因滅無明。獲得熾然三菩提燈。以是因緣有是因緣。有是光明。如此光明當知。亦是法身色也。諸根相好類亦同爾。真識之心。從緣顯了。說為智慧三昧行等。是其心法。真如之空。絕離一切心等相。是其非色非心之法。以非色故。維摩說言。不觀色。不觀色如。不觀色性。不取色有。名不觀色。不取色無。名不觀如。不取色法非有無義。名不觀性。又涅槃雲。入於無色大般涅槃當知。亦是非色義也。以非心故。維摩說言。不觀受想行識。不觀受想行識如。不觀受想行識性。義同前解。又地經說。自體本空智自空故當知。亦是非心義也。有人宣說。法體之體唯一空理。都非色心。如涅槃說。教空得實。云何唯空。又如經說。如來之藏是真識心。復言。佛性體性是色。彼法顯了說為法身。云何說言都無色心。有人復言。法佛之體。唯色與心。一向非空。設言空者。但無他相。而體實有。如地經說。自體本空云何非空。又論釋言。自體空者智自空故。云何說言唯無他相。又楞伽雲。如來藏中過恆沙法。一切皆依法無我說。彼法顯了說為法身。云何不空。又復如彼起信論說。有人問言。如來藏中具一切法。便謂色心各有自體。對破此執。說一切法依真如說。真如猶是空之別稱。彼法顯了說為法身。云何不空。法佛如是。報佛之體具三義。相好之身是其色法。彼相如何。分別有三。一依法說。如來報身諸根相好光明音聲。與彼平等法門身同妙寂。雖相虛融無礙。還似陰陽五行之法。如涅槃說。月愛光明。是光無限。非冷非熱。非青非黃。非赤非白。無有邊際。其光既然。諸根相好及佛音聲一切同爾。此色微妙唯佛獨見。故涅槃經。明金剛身。妙絕眾相圓備諸義。唯有如來乃知是義。餘人不及。二約應辨。如花嚴說。於佛應身。一一相處。各有無量百千相海。名字不同。作用各異。雜有是相。而不可見。如梵天王頂上寶珠有而叵見。此之相好。地上菩薩。漸能見之。三隨應說。應化所現。諸根相好。光明音聲。體即是報。以從過去淨業生故。此即是佛福德莊嚴。故涅槃雲。福莊嚴者。有為有漏有礙非常。是凡人法。即其義也。此報麁相。地前亦見。問曰。何故有此三異。由因別故。因別如何。修有三種。一隨事修得第三報。良以修時隨有可見。是故得報。隨有可見。又本修時。隨有益物。二捨相修破有入空。得第二報。良以修時所有諸行。依空以成無相可見。得報還爾。無相可見。又復修時。依空成德。廣多無盡。得報還爾。廣多無盡。三依實修。息妄契真。得第一報。良以修時無念無緣。得報還爾。無相離緣。又復修時行合法界虛融無礙。得報還爾。身滿法界虛融無礙。又復修時常而不動。得報還爾。常而不動。報身隨因有此三別。報土亦然。宜復深記。色法如是。智慧三昧解脫行等。是其心法。數滅涅槃。是其非色非心之法。問曰。數滅是涅槃門。云何名佛。釋言。分相涅槃非佛。攝相言之。涅槃是佛。故花嚴中說。涅槃佛永滅度故。應佛體中亦具三義。所觀色形。是其色法。應化修成智慧行等。是其心法。五陰所成假名行人。名非色心。又如毘曇。隨化命根亦非色心(此二門竟)。

次第三門。五陰分別。色受想行識。是其五也。法佛體中。備具五陰。如涅槃說。色是佛性。乃至受想行識是性。彼性顯了說為法身五陰法也。又涅槃說。色是無常。因滅是色。獲得涅槃常住之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乃至色者。是不寂靜。因滅是色。獲得涅槃寂靜之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此等亦是法身五陰。雖說有色。但離色法。猶如比丘無作戒法不可事取。餘亦如是。問曰。經說入於無色大般涅槃。云何宣說法身有色。釋言。經說入於無色大般涅槃者。無於凡下虛偽之色。非無真色。故涅槃雲。真解脫者。亦空不空。言其空者。謂無生死二十五有。言不空者。謂有善色常樂我淨。又彼經說。二乘解脫名為非色。諸佛解脫。名之為色。故知。諸佛法身有色。問曰。經說大般涅槃。但有寂樂而無受樂。云何宣說法身有受。此前釋。無其凡下分別之受。非無平等納法之受。故說有之。是義云何。受有二種。一納受法相應納法在心。二受境界違順等事。名之為受。謂苦樂等。樂受之心受於境順。苦受之心。受於境違。捨受之心。受於境界不違不順。諸佛如來。但有初門。而無第二。第二故名無受樂。有初門故名有受陰。問曰。諸佛分別想滅。云何有想。釋言。諸佛妄想心滅。非無明淨了法之想。明達一切諸法相故。行之與識類前可解。法佛如是。報應二佛。具足五陰義在可知(此三門竟)。

次就六根分別三佛。眼耳鼻舌身意是六。法佛體中。備具六根。如地持說。性種性者。六入殊勝展轉相續無始法爾。名性種性。彼六至果。即名法身眼耳等根。又如經說。眾生身中。具如來眼如來耳等。如模中像。彼性顯了說為如來眼耳等根。雖說有之。不可相取。當知。悉是法門義異。彼有何用。以是緣起眼法門故。出生者盡報應眼根。如依陰陽五行之法出生造作一切世事。如眼既然。餘根亦爾。報佛六根。麁同法身。有而無相。無相而有。應佛六根義在可知。上來一門。開真合應。以說三種。開應合真而說三者。如彼七卷金光明說。彼中有一三身之品。專論此義。名字是何。一真身佛。二應身佛。三化身佛。前法與報合為真身。名為合身。前應身中。開分二種。應之與化。名為開應。相狀如何。於中分別。曲有四門。一分其相。二明立所以。三約諸佛以辨三身。第四約就涅槃辨之。言分相者。此之三佛義釋有二。一準依涅槃。法報兩佛名為真身。王宮所生道樹現成。說為應身。依此應身。出生無量無邊化佛。名為化身。故涅槃中。如來欲令眾生望滿足。於其身上一一毛孔。化無量佛。受大眾供。即是化身。釋迦自受純陀之供。即是應身。偈中所說。如來常住。即是真身。二依金光明。法報兩佛是其真身。隨化眾生。示現佛身。相好具足。威光殊勝。悉名應身。此即向前應化兩佛。入此門中同名應身。佛隨眾生現種種形。或人或天或龍或鬼。如是一切。同世色像。不為佛形。名為化身。此三身中真身為本。依真起應。依應起化。如依煩惱而起業行依業受報。分相如是(此二門竟)。

次第二門。明立所以。今此且依金光明經所辨論之。以四種義故立三身。一起因不同。二治障有異。三所淨差別。四隨化有殊。起因不同立三身者。如彼經說。如來昔在修行地中。願為眾生修種種行。彼行滿足。得至究竟自在之地。能隨眾生多種。辨了現種種形。故立化身。彼經復說。佛昔在因。願為眾生演說真諦通達生死涅槃一味。趣求佛身。又為眾生怖畏如來無邊佛法。求佛一種相好之形。而利益之。彼行滿足。能為眾生示現佛身。演說真諦。而度脫之。故立應身。又佛因中自修諸行。斷諸煩惱。具一切善。息除妄想。趣求實際。彼行滿足。得如實果。故立真身。其真身者。謂如如法及如如智。其如如法。即是法身。如如智者。即是報身。此是第一起因不同故立三身。治障異者。如彼經說。一切凡夫三相所縛不得三身。翻對彼相故立三身。言三相者。一分別相。所謂煩惱妄分別心。障佛真身。斷除彼故得佛真身。二依他起相。所謂諸業依煩惱起。以此罪業。障佛如來相好之果。斷除彼故得佛應身。三成就相。謂依前業成就苦報。以此苦報定礙之形。障佛如來無障礙化。斷除彼故得佛化身。又經復言。一切凡夫有三種心。不得三身。翻對彼故建立三身。言三心者。一起事心。所謂四住所起煩惱。此惑麁強能起業事。名起事心。障佛化身。菩薩修習伏結之道。伏除此心。故得化身。二依本心。謂四住地依無明起。名依本心。障佛應身。菩薩修習斷結之道。斷除此心。故得應身。三根本心。謂無明地。與彼四住煩惱為本。故名本心。障佛真身。菩薩修習勝拔之道。滅此本心。故得真身。此是第二治障不同故立三身。所淨別者。如彼經說。如如法性極清淨故。攝受法身。此名真心。為法身矣。如如智慧極清淨故。攝受應身。依真起用。故說智淨攝受應身。以三昧門極清淨故。攝受化身。依定起用。故三昧淨攝受化身。此是第三所淨不同故立三身。隨化不同立三身者。如彼經說。佛隨眾生多種意故示現化身。此為凡夫。佛隨弟子一種意故示現應身。此為聲聞。聲聞弟子同求見佛名為一意。佛隨此意唯現佛身。說之為應。隨諸菩薩破相心故。顯示真身。以佛真身遮一切相。非執相境。不同應身。其唯一相。不同化身現種種相。菩薩不取一異等相。故為顯之。此是第四隨化不同。故立三身。上來四門。合為第二明其建立三身所以(此二門竟)。

次約諸佛以辨三身。如彼經說。其化身者與佛同事。同諸如來變化之事。其應身者與佛同。意同諸佛如來顯揚佛法化益之意。其真身者與佛同體。一切諸佛。以如如法如如之智而為體故(此三門竟)。

次約涅槃以辨三身。如彼經說。涅槃有二。一是有餘。隨化現滅。二是無餘。實證體寂。依前二身宣說有餘。依後真身宣說無餘涅槃經。又經宣說。依前二身。常隨世間不住無餘。依後真身。常寂離相不住有餘。三身如是。或增說四。四有三門。一開真合應以說四種。二開應合真。三真應俱開。開真合應以說四者。如楞伽說。一應化佛。二功德佛。三智慧佛。四如如佛。故彼經言。云何應化佛。云何功德佛。云何智慧佛。云何如如佛。四中初一是佛應身。後三真身。以應為一。真分為三。是故名為開真合應。就真三中。功德智慧是佛報身。報德雖多。要唯福智。福名功德。智名智慧。如如一種。是佛法身。勝鬘經中。亦有此相。彼雲。如來妙色身等。是佛應身。復言如來色無盡者。是功德身。智慧亦然是智慧身。一切法常是法性身。此是第一開真合應以說四種。開應合真而說四者。如彼七卷金光明說。一化身非應。如來為物。等示現一切龍鬼等。不為佛身。名化非應。又經說言。佛涅槃後。以願力故。遺身益物。此亦是其化身非應。二應身非化。經自釋言。謂地前身地前菩薩所見佛身。乃從三昧法門中現。非是人天六道所攝。以是義故。名應非化。三亦應亦化。謂諸聲聞所見佛身。彼見如來相好之形隨道成佛。故名為應。見佛在於人中受生相同人類故名為化。四非應非化。謂佛真身。此四身中。前三是應。後一是真。由應為三故名開應。由真為一故名合真。復有四種。開應合真。亦得說四。一真身佛。謂法與報。二應身佛。王宮所生道樹現成。三化身佛。依於應身示現無量無邊化佛。四化身非佛。謂示一切龍鬼等形。攝末從本。是佛所為通亦是佛。是亦第二開應合真以說四種。真應俱開而說四者。真中分二。法之與報。義如上解。應中分二。應之與化。亦如上釋。又就應中更得分二。一是法應。謂從三昧法門力現。如涅槃說。大般涅槃。能建大義。金剛三昧種種悉為。如是一切。是其法應。二是報應。以本大悲大願力故。能隨眾生種種異現。此從如來報身而起名為報應。一真之中義分法報。一應之中。義別兩應。故合有四。或分為五。謂如來五陰之身。又戒定慧解脫知見五品功德。亦得說五。義如後釋。或分為六。前法佛中義別為二。一體顯佛。二緣顯佛。攝德從本。名為體顯。攝德從緣。名為緣顯。言體顯者。如來藏性。從本已來。有何從緣顯了之義。遇緣便顯。言緣顯者。曠修諸行。斷除垢染。淨於法界。體雖顯了。必藉於緣。緣雖能顯。必顯於體。此二體一隨義分二。前報佛中。義別亦二。一體作佛。二緣作佛。攝德從本。說為體作。如莊嚴具是金所作。攝德從緣。是其緣作。如莊嚴具工匠所作。體雖能作。作必藉緣。緣雖能作。作必依體。此二體一隨義分二。前應佛中義別亦二。一法應佛。二報應佛。義如上辨。攝用從本。應從法起。三昧法門之所起。故攝用從末。是從報起。大悲願力之所起故。法雖能起。必藉悲願。悲願等行。雖復能起。必依於法。此二體一隨義分二。故合說六。亦得說七。向前六種。實從緣別。廢緣論實。無隱無顯。復以為一。通前說七。亦得分八。就前第七無隱顯中。義別有二。一就實通論。從本已來。實外無緣。緣既不有。知復約何說隱說顯。以無隱故本則非因。以無顯故今則非果。此則本來自性常淨無為法身。二息緣證實。無隱無顯。至佛返望。從本無緣。以無緣故。本則非隱。今非始顯。本時非隱。不可名因。今非始顯。不可名果。故涅槃中。讚歎如來獲得無因無果報法。此之一門。從因修得。乃至得時無因可從。故涅槃雲。因世諦慈得第一義慈。第一義慈。不從因緣。餘德悉爾。無隱顯中義別此二。故合成八。或得分十。如花嚴說。彼有兩文。大同小異。一處說言。一正覺佛。二者願佛。三業報佛。四住持佛。五者化佛。六法界佛。七者心佛。八三昧佛。九者性佛。十如意佛。此直列名。更無解釋。一處復言。一無著佛。安住世間。成正覺故。此猶是前正覺佛也。二者願佛。願出生故。此即是前第二願佛。三業報佛。言成就故。諸行皆成。且就一信。此即是前業報佛也。四住持佛。隨順世間不斷絕。故此即是前住持佛也。五涅槃佛。永滅度故。此一與前化佛小異。統而會之不捨大悲。大願力化。方得名為大涅槃義故。前化佛是。顯涅槃。六法界佛。於一切處。無不至故。此與前同。七者心佛。善安住故。此亦同前。八三昧佛。成就無量恆沙功德。無所著故。此亦同前。九者性佛。善決定故。此亦同前。十如意佛。以普覆故亦同前。隨別廣分。亦可無量。今據一門且說三種。辨相如是。

次第三門。約時分別。時別有三。一是凡時。善趣已前。二是聖時。種性已上。亦此地前通名凡時。初地已上名為聖時。三是果時。在於後際。約此三時以辨三佛。就初釋中。先敘異說。次辨過非。後顯正義。異說如何。有人宣說。三佛之體悉是本有。何故如是。三佛皆悉就實而辨。據實佛論。本來無因。因本不有。如何待對。而令三佛偏在果時。設言在果。乃是世俗凡情所見。非正道理。又如經說。如來藏中具一切法。明知。三佛悉是本有。此是一論。有人復言。報應兩佛。生因所生。偏在果時。法佛之體。非生因生。一向本有。此是兩論。有人復言。三佛是果。偏在果時。因中設有。但可名性。不得名佛。此是三論。異說如是。次辨過非。初言三佛皆悉本有。是義不然。若言就實本來無因。欲令三佛悉本有者。本來無因。酬何名報。今若就實。本來無因。亦無眾生。隨何名應。此言文壞。何待多難。若言經說如來之藏具一切法令三本有。此言亦非。如勝鬘說。過恆沙法。隱時名藏。顯為法身。是則就彼法身法中。說具一切。何開報應。若使三佛皆悉本有。是則三佛皆了因顯。非生因生。如彼金剛般若中說。受持經功德於實名了因。亦為餘生因。彼論自解。於實了因望於法佛。為餘生因。望於報應。望於報應。既言生因。云何本有。又涅槃雲。若說菩提是本有者。犯波羅夷。謗佛法僧。菩提猶是報應兩佛。云何本有。又涅槃中。廣就乳酪樹子等譬。破其本有。若便報應二佛本有。彼何所破。又涅槃雲。本有今無。本無今有。三世有法。無有是處。若使報應二佛本有。云何得言本有今無本無今有三世有法無有是處。便有是處。云何而言無有是處。此之偈義。彼經具解。不得異釋。又涅槃中說四種性。或有佛性。闡提人有善根人無。謂闡提人有不善性。或有佛性。善根人有闡提人無。謂善根人有善根性。或有佛性。二人俱有。俱有理性。或有佛性。二人俱無。無某果性。若使報應二佛本有。云何得說二人俱無。二人俱無。經說難非。三佛本有。何須更立。報應本有。佛法大過。宜速捨離。無宜強立。此是一非。第二家說。法佛一種。一向本有。是亦不然。如勝鬘說。過恆沙法。隱時名藏。顯為法身。是則法身彰名在顯。那得本有。又法佛因。即是佛性。涅槃經言。眾生佛性。不名為佛。云何而言法佛本有。此是兩非。第三家說。三佛在果。因中定無。是亦不然。若言法佛一向本無。如維摩說。一切眾生即菩提相即涅槃相。涅槃亦云。大般涅槃。本自有之。非適今也。菩提涅槃。法佛別稱。菩提涅槃。既得本有。法佛云何一向本無。又如經說。眾生身中。具如來智如來眼等。何所乏少不名法佛。若言報應一向本無。是亦不然。如涅槃說。若有人問。是菓子中有樹無耶。應正答言。亦有亦無。從子生樹故得名有。即未有樹故得言無。乳酪等譬。類亦同然。所說如是。若有人問。眾生身中有佛無邪。應正答言。亦有亦無。從此生彼。故得言有。即未有佛故得名無。有無合說名為中道。云何而言一向定無。此是三非。辨非如是。次顯正義。三佛之義。在果圓備。聖時分有。凡時不定。若論法佛。亦有無。是義云何。分別有三。第一約緣就實分別。約緣論實。實為緣隱而後顯時。淨德為本。但名佛性不得名佛。故經說言。眾生佛性不名為佛。就實論實。實外無緣。無緣覆真。更何所待。而不名佛。故經說言。一切眾生即菩提相即涅槃相。佛亦如之。二約一人始終分別。據始論之。實為情隱。在隱未了。不得名佛。至佛返望從來無情。由來是佛。故經說言。凡夫成佛前菩提為煩惱性。聖若成佛時。煩惱是菩提。又經亦言。佛知眾生即菩提相不復更滅。不更滅故。本是涅槃。佛亦如之。三約凡佛二人分別。凡佛相異。真體不殊。莫不皆以如來藏性佛之為體。據凡論體。體為惑隱。而後顯時。淨德為本。故但名性。不得名佛。就佛以望。凡夫之體。由來常淨本來是佛。故涅槃雲。有苦有諦有實乃至有道有諦有實。是實諦者。即是如來虛空佛性。約法論真。真名實諦。據凡論之。實為情隱說為佛性。就佛而辨。實本常淨。故苦等實即是如來。據實論實。實體離相。即名虛空。其義既然。定有定無理然須捨。報應兩佛有無不定。真義體上。從本已來。有可從緣出生之義。名之為有。如有乳酪說言有蘇。有胡麻者說言有油。即未有體。說之為無。義既如是。若言定有。是則執著。若言定無。即是妄語。有無合說得名中道。約時如是。

次第四門。辨定其因。先就法報而辨其因。後就應說。法報因中。兩同分別。一生了分別。二緣正分別。生了如何。辨無令有。名之為生。已有令現。說之為了。相麁分。報佛一向生因所生。以本無故。法佛一向了因所顯。以本有故。於中細論。報佛具足二種因顯。一生因生。二了因顯。親起之者。名為生因。疎助之者。說為了因。故涅槃中。方便之果說為菩提。彼菩提果。有生有了故。彼文言。復有生因。六波羅蜜阿耨菩提。復有了因佛性菩提。彼文復言。復有了因。謂八聖道阿耨菩提。以斯准驗。故知。報佛有生有了。法佛唯從了因所得。非生因生。以本有故。此等因相。至彼緣正門中具辨。緣正如何。親起名正。疎助為緣。法佛既從了因所得。了因有二。一正因了。二緣因了。正了有二。一就凡時宣說佛性。以為正了。此佛性體。從本已來。有可從緣顯了之義。名為了因。故涅槃雲。佛性雖有不同虛空。虛空雖以無量方便。不可得見。佛性可見。佛可見故。遇緣便見。可見猶是可了義矣。二就聖時真實無作六波羅蜜以為正了。彼前佛性。漸顯成行說為六度。此之六度。亦有可了圓顯之義。說為了因。緣了有二。一緣修六度。能顯真體說為緣了。如火練金。二真實有作六波羅蜜。能顯真體說為緣了。如莊嚴具顯金清淨。此之二緣。都在聖時。凡時未有。報佛既從生因所生。生因有二。一正因生。二緣因生。正因有二。一就凡時宣說佛性。以為正因。此佛性者。是報佛性非法佛性。何者是其報佛性乎。八識心體是法佛性。彼心體上。從本已來。有可從緣生報佛義。名報佛性。更無別體故涅槃雲。佛性雖無不同兔角。兔角雖以無量方便。不可得生。佛性可生。以可生故。遇緣便生。若無如是可生之義。雖以無量百千方便。報佛叵生。以可生義。名為生因。二就聖時。真實有作六波羅蜜。以為正因。彼前佛性可生義故。遇緣熏發。便有無量諸功德生。所生功德。說為有作六波羅蜜。此六亦能出生報佛。故名正因。譬如乳酪乃至熟蘇前後雖異。望於醍醐悉名生因。此亦如是。緣因有二。一於六識七識心等。緣修六度能熏真心出生報佛。名為緣因。二法佛之性及與無作六波羅蜜。是亦能成報佛功德。故名緣因。譬如見色發生眼識色於眼識名為緣因。此亦如是。望於報佛。緣生既然。此緣望報。亦得名了義在可知。法報兩佛因相如是。次辨應佛。應因不定。攝用從體。更無別因。修得真體。自然起用。何須別因。隨義別分。亦得說因。因有二種。一同類因。應修諸行而為應因。如釋迦佛成來大久示於三大阿僧祇劫修諸所行成應佛果。名為應因。二異類因。實修諸行而為應因。但就應中有其二種。一者法應從法佛起。二者報應從報佛生。已如上辨。此之二應緣正各別。若論法應。如來藏中緣起法門。以為正因。大悲願力。以之為緣。譬如鏡水雖能生像要藉於面。澗谷發響要藉於聲。火珠出火要藉於日。水珠生水要藉於月。所況如是。三昧法門。雖能現應。要須悲願。故經說言。異法有故異法出生。異法無故異法滅壞。若論報大悲願力以為正因。三昧法門以為緣因。大悲願力。雖能生應。要須依法。譬如形質能生影像必依鏡水。聲能發響要依澗谷。日能生火要依火珠。如是一切。應因如是。應皆新起非是本有。故不說了。新起法中。隨義且分。正則是生。緣即是了。亦得無傷。因相如是。

次第五門。明其三佛常無常義。於中進退四門分別。一對理以論。三佛在果悉是無常。不如理法非因非果一向是常。云何三佛悉是無常。三佛悉是道諦所收。勝鬘經說。苦集及道三諦無常。故知。三佛悉名無常。其義云何。無常有二。一者有始。二者有終。若論應佛。有始有終。故曰無常。法報兩佛。雖非有終。而是有始。故名無常。果時說故。二簡本異末。法佛是常。應報無常。何故如是。法佛雖復從緣始顯。性出自古。體非緣生。故名為常。報應兩佛。本無今有。方便修生。故名無常。三簡真異應。法報是常。以不遷故。應佛無常。現同世間。有起滅故。四對生死妄法而辨。三以俱是常。生死妄法。悟要則捨。一向無常。三佛真法證實以成。一向是常。問曰。法報是常可爾。應佛生滅云何名常。釋言。據凡以取其應。有始生應。有終滅應。得言無常。就佛辨應。化德常然。無時不為。故得名常。現生之用。無時不生。現老之用。無時不老。如是一切。是故三佛悉得名常。常無常義。進退如是。不得偏定。

次第六門。明其佛說不說義。分別有三。一隨相以論。應佛有說。法報無說。應佛隨化吐宣言教。故得有說。真德離言。是故法報二佛不說。二推化歸本。法報有說。應非說。諸佛如來一切言說。皆從三昧法門力起。是法佛說。皆從法螺圓音而起。是報是報佛說。常寂之聲。恆有恆無圓通無礙。是法螺音。應佛乃是。眾生所見。非佛如來起說之本。故不名說。故彼金剛般若論言。應化非真佛。亦非說法者。三通相而辨。三俱說法。此義如彼楞伽經說。問曰。應佛說何等法。謂說三乘化教之法。於教道中。通說一切。以教為主。名說教法。報佛如來說何等法。謂說行法。彼云何說。謂諸菩薩行修成就入佛境界。諸佛報身。相現其心。名之為說。又於法螺圓音之中。隨人異聞一切種法。亦名為說。法身如來說何等法。謂說證法。彼云何說。謂諸菩薩證入佛法。諸佛法身相現其心。故名為說。又以一切三昧法力。令人異聞一切種法。亦名為說。如谷發響無有窮盡。問曰。三佛俱能說法。以何義故不悉名應。釋言。望彼諸佛如來寂滅平等無言說義。有說隨物俱得名應。但於說中。隨相分別。應佛如來。隱真隨物。故名為應。法報雖說。顯班真德。令他趣入。非隱真德曲隨於物。故不名應。說不說義。其相如是。

次第七門。明其次第。次第有二。一觀入次第。如地論說。應佛麁現。隨化易覩。先明應身。尋應有本。次明報身。尋報有本。後明法身。二本末次第。法身是本。先明法身。依法成德。次明報身。依德起用。後明應身。三佛淵深難以情測。且依詮咒粗述若此。

三智義兩門分別(辨相一 攝相二)

第一辨相。三智之義。出地持論。故彼文言。有三種智。名為菩提。名字是何。一清淨智。二一切智。三無礙智。清淨智者。是佛如來第一義智。觀第一義。斷離五住性結煩惱。離障無染名清淨智。其一切智及無礙智。是佛如來世諦智也。於世諦中。了知四種一切法相。名一切智。何等為四。謂一切時一切界一切事及一切種。是其四也。一切時者。過去未來三世時也。於此三世。窮遶無餘。名一切智。一切界者。所謂世界及眾生界。於此二界。窮知無餘。名一切智。一切事者。所謂有為及無為事。色法心法非色心法。是其有為。義如上解。虛空數滅及非數滅。是其無為。亦如上釋。於此二事。知之窮盡名一切智。一切種者。所謂因果。有為法中。有因有果。善惡是因。苦樂是果。無為法中。有因有果。聖道是因。涅槃是果。於此因果種別法中。了知窮極名一切智。餘經論中。第一義智名一切智。世諦之智。名一切種。今此宣說第一義智。為清淨智。世諦之智。名一切智。名之左右皆得無傷。無礙智者。於前四種一切法中。發心即知。不假方便。不同餘人思量乃知。名無礙智。辨相如是(此一門竟)。

次第二門。約對餘智。共相收攝。於中有四。第一約對三種般若。共相收攝。第二約對大品三智。共相收攝。第三約對涅槃三智。共相收攝。第四約四無礙慧。共相收攝。初門約對三種般若。共相攝者。三種般若。如龍樹說。一觀照般若證空實慧。通則了達二諦之智。斯皆是也。二文字般若。謂般若經。此非般若。能詮般若。能生般若。故名般若。三實相般若。謂真諦空。通則二諦法相皆是。簡情取法。故云實相。此非般若。是般若境能生般若。故名般若。前三種智。入此三種般若之中。是其第一觀照所攝。非餘二種。彼非智故。次對大品三種之智。共相收攝。言三智者。一一切智。謂諸聲聞緣覺之人。了知一切陰界入等。名一切智。二道種智。謂諸菩薩了知種別化眾生道。名道種智。三薩般若智。此翻名為一切種智。諸佛如來。覺知一切二諦諸法。名薩婆若。向前三智。入此二中。薩婆若攝。非餘二種。彼二在因不在果故。次約涅槃三種之智。共相收攝。言三智者。一名波若。此翻名慧。二毘婆舍那。此翻名觀。三者闍那。此翻名智。彼經具以兩門分別。一約人分別。其般若者。一切眾生。一切眾生同有慧數故名波若。毘婆舍那聲聞緣覺。彼觀四諦十二緣等故。就二乘說毘婆捨。其闍那者。諸佛菩薩。彼能了達一切法界故名闍那。若據此門。向前三智入此三中。闍那所攝。非餘二種。波若毘婆不在佛故。二約法分別。其波若者是別相。觀了知世諦。毘婆舍那是總相。觀知第一義。其闍那者。是彼相觀。觀察一實。破離二諦有無相故。若據此門。向前三智與此三種。共相收攝。此毘婆捨及與闍那。是前三中清淨智攝。同能觀理離染障故。前一切智及無礙智。是此三中波若所攝。以能了知別相法故。次約四辨共相收攝。法義辭樂。是四辨也。義如上釋。此之四辨。在佛之者。與前三智共相收攝。在因則非。就彼果中。即名以求四無礙慧。是前三中無礙智攝。隨義細獲。四無礙智有其多種。如地經說。若就世諦明四無礙。此四無礙。是一切智無礙智攝。以其同知世諦法故。若就真諦法性之理名法無礙。則法無礙。是前三中清淨智攝。餘之三種。是一切智無礙智收。若說了知第一義諦為義無礙。則義無礙。是清淨智。餘之三種。是一切智無礙智攝。三智如是。

三不護義

三不護義。如經中說。如來三業。純淨離過。不須防護。名三不護。諸阿羅漢三業雖淨。常須防護方能離過。如來異彼。是故宣說三不護矣。問曰。如來何因緣故身口意業不須防護。久修淨戒性成就故。常住深定未曾出故。三業恆隨智慧行故。住大涅槃永寂滅故。是故三業不須防護。三不護義。辨之略爾。

三念處義

三念處義。如經中說。一切眾生。是佛如來生念境界。故云念處。念處不同。隨境分三。一是正眾。二是邪眾。三非正非邪。如來自知己法最勝。然於所受者不生喜心。是初念處。於不受者不生瞋心。第二念處。於彼非受及非不受中容人所。不生癡捨。常得淨心。第三念處。於邪正等。既得分三。於怨親中三種人所。亦得分三。於怨不嗔。是初念處。於親不愛。第二念處。中容人所不生癡心。第三念處。問曰。如來何因緣故得三念處。久於眾生修習平等大捨心故。深觀眾生無我人故。了知諸法性空寂故。故於三眾得平等心。三念處義。略之云爾。

四一切種淨義

四一切種淨。如地持說。佛德離垢。名之為淨。淨隨義別。一門說四。四名是何。一者身淨。二者境界淨。三者心淨。四者智淨。此四窮本唯身與心。初二是身。後二是心。但就身中境體不同。開分為二。心中隨其福智不同。複分為二。故合為四。言身淨者。煩惱習身永滅無餘。得最上身生滅自在。故名身淨。煩惱習身永滅無餘。得最上身真身淨也。生滅自在應身淨也。又得上身是身體淨。生滅自在是身用淨。境界淨者。種種現化及所言說。無礙自在名境界淨。種種現化是身境界。及所言說是口境界。又複種種現化境界是事境界。及所言說是理境界。於此境界。作用自在。緣中無障。名境界淨。言心淨者。明佛福德莊嚴淨也。一切福德。以心為主。就主以彰。故云心淨。故彼文言。煩惱悉離善根成就。名為心淨。煩惱悉離斷德淨也。善根成就行德淨也。言智淨者。明佛智慧莊嚴淨也。故彼文言。捨離一切無明穢污。一切所知無礙自在。名為智淨。捨離一切無明穢污除無明地。真諦智淨。一切所知無礙自在。斷事無知。世諦智淨。四淨如是。

二智義

其二智者。一是實智。二方便智。言實智者。汎解有二。一於諸法如實了知。名為實智。非是不知妄稱知故。故地持雲。離增上慢智名為如實智。此如實智與彼慢心妄智相對。不對方便。於此門中。佛一切智悉名實智。不簡方便。二知實法名為實智。於中分別曲有五義。一對妄明實。知如來藏真實之法名為實智。知於妄想情所起法名為實智。如知苦諦名為苦智。如是一切。於此門中。實智與彼妄智相對。不對方便。二對假明實。知第一義真諦之法名為實智。知於世諦假名之法名為假智。於此門中。實智與彼假智相對。不對方便。三對相明實。知一實諦實性之法名為實智。知於一諦有無法相名為相智。知於世諦假名之法名為假智。於此門中。實智與彼相智相對。亦得說言與第一義世智相對。不對方便。四對教明實。證實法性名為實智。尋言始學名為教智。於此門中。實智與彼教智相對。不對方便。若名教智以為方便。亦得無傷。五對權明實。知於一乘真實之法名為實智。了知三乘權化之法名方便智。於此門中。實智與彼方便智對。今論實智。據後言耳。方便智者。汎解有四。一進趣方便。如見道前七方便等。進趣向果。與果為由故曰方便。此一方便與果相對。不對實智。若名果德以之為實。義亦無傷。二施造方便。如十波羅蜜中方便波羅蜜。於所修行善巧為之。故曰方便。此方便中曲有三種。一教行方便事中善巧。如地持說。十二巧便是其事也。二證行方便。觀空不著。如地經說。十方便慧是其義也。三不住方便。於世出世善巧雙游。如地論說。於世出世方便不染。善巧住故是其義也。此三皆是施造方便。此一方便與無方便愚拙相對。不對實智。三集成方便。諸法同體。巧相集成。故曰方便。云何巧成。一真心中曠備法界恆沙佛法。是諸佛法。以同體故。用慧為門。餘法助成。用定為門。餘義助成。如是一切。以同體法巧相集成故曰方便。故地論言。此法善巧成。是故名方便。又地經中說。一切行總相別相同相異相成相壞相。而為方便。此亦是其集成方便。此一方便與彼一切陰界入等事法相對。不對實智。故地論中辨六相門說言除事。事者所謂陰界入等。四權巧方便實無此事。權巧施之故曰方便。於中分別曲有三種。一是身巧。謂佛獼猴鹿馬等化。二是口巧。實無三乘。隨化說之。三是意巧。謂方便慧。起前身口二種巧化。如法花經。尋念過去佛所行方便力。我今所得道。亦應說三乘。如是等也。今說意巧為方便智。此方便智。得與向前實智相對。二智如是。

四智義三門分別(約境辨定一 體相分別二 約對盡智無生智分別三)

第一門中。約對四諦境界辨定。言四智者。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是其四也。此四猶是四諦之智。四諦智中有其二種。一者汎爾觀境之智。所觀諦境。不簡自他。二無學聖人內證之智。自證已寂。苦集已盡。自覺已寂。滅道已滿。今此所論義當後門。於四智中。何者是其知苦之智。乃至何者知道之智。經論不同。乃有三別。第一依彼毘婆沙論。我生已盡。是斷集智。集因能起未來苦果。名之為生。無學斷竟。名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是修道智。梵名為淨。無漏聖道。能除垢染。出障清淨故名梵行。無學聖人道行成滿名為已立。所作已辦。是證滅智。斷障證滅。是其所作。無學聖人。證滅功成。名所作已辦。不受後有是斷苦智。後世苦報名為後有。無學聖人。於此後報不復更受。名不受後有。問曰。經說四諦法門。先明苦集。後彰滅道。今明四智。何不依彼。乃先明其斷集修道。然後方明證滅除苦。釋言。法門說有種種。不可一定。經說四諦。依欣厭門。先染後淨。又欣厭中。依逆觀門。先果後因。其四智者。依順觀門。先因後果。以是義故。先明集道。後論滅苦。就前因中。要先除障。然後善成。以是義故。先明斷集。後彰修道。就後果中。先滅現過。然後不受未來苦果。以是義故。先明證滅。後明斷苦。此是一異。第二依彼勝鬘經文。我生已盡。是斷苦智故。彼文雲。二種死中分段死故。說我生盡。苦報集起名之為生。無學斷竟名我生盡。梵行已立。是證滅智故。彼文言。得有餘果證梵行已立。梵名涅槃。無學聖人。證梵行成名梵行立。所作已辦。是修道智。修道斷障。是其所作。無學聖人修人修道事建名所作辦。不受後有。是斷集智。故彼文言。所斷煩惱更不受後。名不受後有。集因能有後世之果。名為後有。無學斷竟。更不生後。名不受後。問曰。經說四諦法門。先染後淨。染淨之中。先果後因。彼說四智。何不依彼。乃先明其除苦證滅。後方宣說修道斷集。此亦聖說不同故爾。四諦法門已如上辨。勝鬘所說四智之義。依逆觀門。先果後因。以是義故。在先明其除苦證滅。後方明其修道斷集。就前果中。要先除障。然後得滅。以是義故。先明除苦。後明證滅。就後因中。要先修治。然後剪障。以是義故。先明修道。後彰斷集。此是兩異。第三依彼涅槃經文。一一智中。各有兩義。我生盡中。明其斷集。亦彰滅苦。彼文說言。永斷三世生因緣故。是故唱言我生已盡。是斷集也。更不復受五陰身故。是故唱言我生已盡。是滅苦也。若欲同彼毘婆沙說。舉果顯因。若欲同彼勝鬘所說。舉因顯果。梵行立中滅道雙明。彼文說言。所修梵行已畢竟。是故唱言梵行已立。明道圓也。捨學道亦名已立。彰滅極也。若欲同彼毘婆沙說。舉果顯因。若欲同彼勝鬘所說。舉因顯果。所作辦中滅道並說。彼文說言。如本所求。今日已得。是故唱言所作已辦。是滅極也。修道得果。亦名已辦。是道圓也。若欲同彼毘婆沙說。舉因顯果。若欲同彼勝鬘所說。舉果顯因。不受後中明其斷集。亦彰滅苦。彼文說言。獲得盡智無生智故。是故唱言不受後有。獲得盡智。是斷集也。獲無生智。是滅苦也。若欲同彼毘婆沙說。舉因顯果。若欲同彼勝鬘所說。舉果顯因。此是三異。約諦不同。有此三別(此一門竟)。

次第二門。辨其體相。先就小說。後就大論。小乘法中。羅漢辟支佛所得四智。有體有相。無學聖慧。是其體也。盡無生智。是無學慧。正說此慧為四智體。後出觀已。世俗心中。自緣向前所得聖慧。生其四智究竟之想。是四智相。彼四智體具足四義。而無四緣。彼四智相具足四緣。而無四義。云何彼體具足四義。而無四緣。無學聖慧一念現前。能斷無始生死因果。說之以為我生已盡不受後有。此智現時。即是道圓證滅已極。說之以為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是故此體具足四義。雖具此義。無心分別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是故此體不具四緣。以此聖慧。正觀諦理。無異緣故。云何彼相具足四緣而無四義。無學聖人。出彼理觀。世俗心中。自緣向前所得聖慧。生其四智究竟之想。我向得此聖慧之時。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故有四緣。雖作此緣。世俗之心。不能令其我生已盡。乃至不能令不受後。以是義故。不具四義。小乘如是。大乘法中。如來四智亦有體相。證如實慧。是其體也。世諦心中。緣已所得生究竟相。是其相也。此體與相麁同小乘。但小乘中。體相前後。入觀名體。出觀是相。大乘法中。體相同時。佛於二諦雙觀現前無出入。故就同時中。真諦之智說以為體。世觀名相。於彼體中。亦具四義。而無四緣。於彼相中。亦具四緣。而無四義。云何體中具足四義而無四緣。彼如實慧。一念現時。能絕無窮生死因果。說之以為我生已盡不受後有。得此慧時。道行已圓證滅已極。說之以為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以是義故。得具四義。雖具此義。證如之心。正與理溷。無心分別我生已盡梵行立等。以是義故。而無四緣。云何彼相具足四緣而無四義。諸佛如來。於世諦中。自緣已寂所得聖慧。生其四智究竟之想。我生已盡至不受後故有四緣。然此世心。不能令其我生已盡至不受後故無四義。體相如是(此二門竟)。

次第三門。約對盡智及無生智而為分別。於中先辨盡無生智。後約四智而為分別。盡無生智經論不同。依如毘曇。現斷一切生死因果悉名盡智。此之盡智。利鈍俱得一切無學。無不現在。有所斷故。無生智者。於前所斷生死因果。決定自能永更不起。名無生智。此無生智。唯利人得鈍人不得。彼說。鈍人有退轉義。隨其所斷。容便更起。以是義故。無無生智。利人不退。隨其所斷。永更不起。以是義故。有無生智。其義如是。體相云何。鈍根之人。無學心起多念相續悉名盡智。利根之人。無學心起初念名盡。第二念後即名無生。然盡智正緣諦理能有所盡。故名盡智。非緣其盡。無生亦爾。正緣諦理。能令所斷後更不起。故名無生。非緣無生。問曰。此二緣於何諦。毘婆沙中說有種種。一家說雲。唯緣苦諦。何故而然。初入聖時。先緣苦諦。故後出時。還緣於苦。如人服藥初入之者最後出之。一家宣說。攝於集諦。何故如是。初入聖時。先緣於果。後出聖時。須緣其因。故緣集諦。一家宣說。苦集不定。一家宣說。四諦不定。毘曇如是。若依成實。一切無學都無退理。不可約就利鈍別之。但知斷除生死之因。名為盡智。斷生死果。永更不受。名無生智。大乘亦爾。佛無退故。盡無生智相別麁爾。次約四智而分別之。若依成實宣說。四中我生已盡以為盡智。不受後有為無生智。大乘亦爾。亦可大中說我生盡為無生智。勝鬘說為斷苦智。故說不受後以為盡智。勝鬘說為斷集智故。若依毘曇。盡智之中別具四智。無生亦爾。若齊是四。云何得分盡無生別。如龍樹說。宣示自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是其盡智。利根之人。於前所得起決定意。我生已盡永更不生。梵行已立不須更修。所作已辦永更不作。不受後有永更不受。生起如是等決定之意名無生智。四智如是。

四無畏義七門分別(釋名一 定其體性辨其境具二 智斷分別三 自利利他分別四 寄對顯德五 約對十力辨其同異六 大小所說不同七)

第一釋名。智心不怯名為無畏。無畏不同。隨義分四。名字是何。一一切智無畏。二漏盡無畏。第三能說障道無畏。第四能說盡苦道無畏。普照諸法名一切智。緣己有智。於他不怯名一切智無畏。結愚斯已稱曰漏盡。照己有盡。於他不怯名漏盡無畏。堪陳過礙名能說障道。緣己有能。於他不怯名為解脫盡苦道無畏。此後二種。自緣己能。於他無畏。非緣弟子智之與斷。名義如是(此一門竟)。

次第二門定其體性。並辨其境具。體性有二。一是智體。二是心體。內照自己具四功德。實有非虛。是其智也。外於難辭情安不怯。是其心也。如論中說。智光普照名為無畏。即是其智。勇勐不怯。名為無畏。即是其心。問曰。無畏用智為體。智是慧數用心為體。心是何數。准毘曇。心數法中。更不別立一無畏數。以義推之。凡是有畏苦受所收。一切無畏。應樂受攝。若依建立多心數家。畏及無畏悉是別數。體性如是。體既有二。約對此體。以論境具。境具不定。相狀如何。若說智慧以之為體。約對此體辨義有四。一者是體。二者是用。三者是境。四者是緣。體者是其內照之智。內照自己有智有盡並具二能。用者是其不怯心也。由前知體。知己有德。便於外難起於勇勐不怯之用。境者自家四種德是。己智與斷並及二能為智所照。故名為境。緣者外道四難辭是。寄對彼難而顯佛德。彼四是其顯德之緣。故名為緣。若說勇勐不怯之心。以之為體。約對此體辨義亦四。一者是體。二者是用。三者是境。四者是具。體者是其不怯心也。此心正是無畏之義。故名為體。用者是其內照智也。由照自知有德不虛。於他不怯。故名為用。境者外道四難辭也。無畏之心。正緣彼難而不怯懼。故名彼難。以之為境。具者自己四種德也。持己四德。於他不怯。故名己德以之為具(此二門竟)。

次第三門智斷分別。通相麁分。第二是斷餘三是智。隨別細分。前二自德後二利他。前自德中。初智後斷。利他中。即名以求。能說障道。說障示人。令人斷除。使他得斷。能說盡道。說道示人。令他修學。使其得智。依大智論。則不如是。彼說如何。能說障道令他識障。除佛得道。得道是智。能說盡道。令他識知盡苦之道修以盡苦。盡苦是斷。智斷如是(此三門竟)。

次第四門。自利利他二行分別。隨相別分。初二自利後二利他。故地持雲。彼初二種是自安道。後之二種是安他道。通而論之。俱是自利。自心安穩無所畏故。通是利他。如地持說。就利他中。初一切智。偏化菩薩。以諸菩薩求一切智故偏化之。故地持雲。一切智無畏。為化大乘諸菩薩故。漏盡無畏偏化二乘。以二乘人多求寂滅故偏化之。故地持雲。漏盡無畏。為化聲聞緣覺人故。餘二無畏通化大小。大小乘人。通求離障。故說障道令其斷除。通求出道。故說盡道令其修學。故地持雲。佛為聲聞菩薩行出苦道說修多羅。結集經者。集為二藏。以說一切聲聞所行為聲聞藏。宣說一切菩薩所行為菩薩藏。自利利他分別如是(此四門竟)。

次第五門。寄對顯德。通而論之。佛一切德。皆勝一切。隨相別分。彼四無畏。多對外道。十力對魔。十八不共。對於二乘。此義如彼地論中說。何故無畏偏對外道。外道邪智。難佛無德。彼四無畏。彰己有德翻彼邪難。故四無畏偏對外道。何故十力偏對諸魔。魔生垢弊。壞人善根。十力堅固。不為魔壞。故偏對之。故地持雲。於一切魔。捨離得勝。名之為力。何故十八不共之法偏對二乘。二乘小德。上濫如來。故說不共。簡別二乘。故偏對之。問曰。前說外道邪智難佛無德佛四無畏而翻對之。外道何因難佛無德。如來云何而為釋。通釋言。外道執跡為難。如來顯實而為釋通。外道何因難佛如來無一切智。如來有時言。跡之中似不具足一切種智。故彼難之。是義云何。如來或時。有諸弟子。從遠方來。佛便問之。彼方何以住止安樂道路清泰四大安穩。佛經中說。若人至其城邑聚落問其名字。我說。是人非一切智。佛為前問。似若無智。外道執此。所以為難。佛對報之。我隨世間。安慰之義共相慰問。弟子遠來。不可默住。所以問之。非是不知。世間亦有知而故問。而非無智。佛亦如是。報此難時。於他不懼。是故宣說一切智無畏。外道何因難佛如來諸漏不盡。如來有時言。跡之中似漏不盡。所以難之。是義云何。如來或時愛語羅雲。似有貪使。呵罵調達。似有瞋使。或時自嘆人華人像。似有慢使。復教弟子。善持我法。如持油缽。似有見使。外道執此。故難如來諸漏不盡。佛對釋之。我無煩惱。隨化故爾。或有眾生。軟言受法。以是義故。愛語羅雲。非是有貪。或有眾生。麁言從律。以是義故。呵罵調達。非謂有嗔。欲令眾生起念佛心。是故自嘆人花人像。非是有慢。又佛如來德多嘆少。所以非慢。隨世流佈。說持我法如持油缽。非謂有見。世間亦有無煩惱人言似煩惱。佛亦如是。釋此難時。於他不怯。是故宣說漏盡無畏。外道何因難佛如來不能說障。現見如來諸聖弟子。猶有煩惱明。佛如來不善說障令其斷除。又佛如來。雖說貪等能遮聖道。須陀洹等。常行貪慾而得聖道。明知。如來說障道法。不能障道。不障道故。佛說不能。外道執此。所以為難。佛對釋之。我能說障。令人斷除。但諸弟子力未堪斷。非我不能。又我說障實能障道。故論說言。若欲在心道法不與。要先除欲然後得道。但諸煩惱所障各異。彼須陀等所行煩惱。障於修道。不遮見解。不遮見故。不妨得道。障修道故。我說障法實能障道。實障道故。我說是能。釋此難時。於他不怯。故立能說障道無畏。外道何因難佛不能說盡苦道。現見如來諸聖弟子。須陀洹等。雖得聖果。猶有人天生死之苦。明知。如來說盡苦道不能盡苦。不盡苦故佛說不能。外道執此。所以為難。佛對釋之。我說聖道實能盡苦。但諸弟子修之少故。諸苦不盡。非道不能。譬如蘇藥性能破熱。服之少故熱病不除。非蘇不能。所說如是。以道實能盡諸苦故。我說是能。釋此難時。於他不怯。故立能說盡苦道無畏。寄對如是(此五門竟)。

次第二門約對十力辨其同異。言十力者。一處非處力。二自業智力。三者定力。四者根力。五者欲力。六者性力。七至處力。八宿命力。九天眼力。十漏盡力。義如後釋。無畏聖力有同有異。同相如何。如毘曇說。初則如初力。第二如第十。餘二如二七。是名無畏安。論文雖然。更須分別。初無畏中。有境有體。佛一切智。是其境也。內照自己有一切智。是其體也。此境與體。莫不皆是初力體收。處非處力攝智廣故。第二無畏有境有體。佛漏盡德是其境也。照盡之智是其體也。境則第十力境所收。同以漏盡而為境。故體則第十力體所攝。同皆以其照盡之智而為體。故此境與體雖復相似。寬狹不等。無畏體性唯自知盡。其義則狹。彼第十力。汎爾觀境。其義則寬。彼云何寬。如地持說。第十力者。自知漏盡知他漏盡。知漏盡方便已起未起。亦知漏盡增上慢心有起不起故名為寬。第三無畏有境有體。能說障道是其境也。照己有能是其體也。體則是其初力所收。以處非處攝智廣故。境界是其第二力攝。彼第二力。知業煩惱。第二能說障道無畏。知業煩惱是障道法。其義大同。故彼力攝。毘曇就境。是故宣說第三無畏如第二力。第四無畏有境有體。能說盡道是其境也。照己有能是其體也。體亦是其初力所收。以初力中攝智廣故。境界是其第七力攝。彼第七力。知其處道。第四能說盡道無畏。亦知於道。其義大同。故彼力攝。毘曇就境故。說第四如第七力。毘曇如是。若依成實。初無畏者即前九力。前九皆是一切智故。第二無畏即第十力。義如上釋。後二無畏。論全不說。若欲辨之。與毘曇同。同相如是。所言異者。如彼毘曇及成實說。智體是力。智光普照名為無畏。具緣已處。智之與斷並及二能。故云普照。又論說言。安住是力勇勐不怯是其無畏。十力寔同魔。不能壞故名安住。以安住故。名之為力。於外障難。勇勐不怯。說為無畏。向前宣說。智光普照名為無畏。即是智慧為無畏體。今言。不怯名為無畏。即是安穩不怯之心。為無畏體。論復說言。因名為力。果名無畏。以從力心生無畏故。約對十力。同異如是(此六門竟)。

次第七門。明其大小所說不同。不同有五。一心體不同。小乘宣說如來無畏事識為體。大乘宣說如來無畏真心為體。至佛更無餘心識故。二心緣不同。小乘宣說事識之心為無畏故。攀緣分別。緣彼外難。而生無畏。大乘宣說真識之心為無畏故。心如虛空無所分別。無分別德。難以顯彰故。對外道四種難辭。而以顯之。如寄丈尺而顯虛空之高下矣。三智行不同。小乘宣說如來無畏十智為體。十智如上。初中所照一切智者。具十智性。能照之慧。唯等智性。以通緣故。就第二中。所照之盡。是無為法。十智不收。能照之慧。唯第十力應六智性。所謂滅智法智比智盡無生智及與等智。今為答難多等智性。就第三中。能說障道。唯第二力應八智性。除滅道智。今據起說多等智性。能照之慧。唯等智性。就第四中。能說盡道。唯第七力。應十智性。今據起說多等智性。能照之慧。亦等智性。小乘如是。大乘說佛無畏之德是如實智。如龍樹說。彼清淨智。一切智。無礙智是。如實智義如上辨。初無畏中一切智者。以清淨智一切智無礙智三智為體。能照之慧。是一切智無礙智攝。就第二中。所照漏盡。三智不收。能照之慧。是一切智無礙智攝。就後二中。能說障道能說盡苦。是一切智無礙智攝。能照亦爾。此是第三智行不同。四照境不同。如小乘法中說。佛無畏。但照前境不照自體。分別之心。不能及照自己體故。大乘不爾。能照前境亦照自體。如涅槃說。菩薩眼根。尚能自見。何況佛智而不自照。五得處不同。小乘法中。說佛無畏唯在道樹成佛時得。大乘不爾。圓滿在佛。種性已上。隨分脫得。故花嚴中宣說。十住初發心時便成正覺。具足慧身。等諸如來。無畏既爾。餘德悉爾。四無畏義。厥趣麁爾。

大乘義章卷第十九

 

上篇:大乘義章

下篇:三論玄義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諸宗部目錄

【註音版】維摩詰所說經

維摩詰所說經...

【註音版】妙法蓮華經

妙法蓮華經卷第一 妙法蓮華經卷第二 妙法蓮華經卷第三...

佛說大乘造像功德經

佛說大乘造像功德經卷上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三十三天...

【註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毗尼日用切要...

般若心經指掌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般若,此雲智慧,即神悟玄奧,妙契...

華嚴發菩提心章

華嚴發菩提心章凡例 此章別有異本,而文畫多紕謬,字...

修西輯要

修西輯要序 才知過去。已換為現在。才知現在。已換為...

占察善惡業報經行法

【緣起第一】 夫諸佛菩薩愍念群迷。不啻如母憶子。故...

佛說阿難四事經

佛說阿難四事經 吳月支國居士支謙譯 聞如是: 一時,...

【註音版】授居家二眾三皈儀規

出自上海佛學書局《佛教念誦集》...

佛說護淨經

佛說護淨經 失譯人今附東晉錄 往昔,佛共阿難行,遇值...

淨土或問

淨土或問序 參禪餘所不去。念佛亦非去者。禪主見性。...

佛說龍施女經

佛說龍施女經 吳月氏優婆塞支謙譯 聞如是: 一時佛游...

【註音版】佛說老女人經

佛說老女人經...

六度集經

六度集經卷第一 佈施度無極章第一(此有一十章) 聞如是...

佛語經

佛語經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譯 如是我聞: 一時婆伽...

佛說大乘入諸佛境界智光明莊嚴經

佛說大乘入諸佛境界智光明莊嚴經卷第一 西天譯經三藏...

【佛教詞典】訖利多種

訖利多,梵名 Krīta,意譯為買得,奴隸之意。依大唐西...

【佛教詞典】一團心識

(術語)與密教所說肉團心同。父母所生血肉身中之一團...

培養自己心靈的力量

佛教對人生的解釋,它主要依止的理論就是建立因緣觀,...

慧眼觀六道

悉達多太子在菩提樹下靜坐四十九天,於最後一天夜裡悟...

觀海聽濤,返聞聞自性

各位有緣,大家吉祥。 今天一早上呢,我們來到了這個,...

有兩件事我們非常需要去做

朝拜五台山,不是每個人都能來的,這需要因緣。不管信...

夫妻之間如何幸福相處

男女的地位是平等的:女子絕對不是男子的寄生蟲;男子...

佛雖廣受一切供養,但心中無增減

馬鳴菩薩提到,過去曾聽聞:在竺叉尸羅國的博羅吁羅村...

三十六萬億同號阿彌陀佛,這樣念佛是否功德大

問: 我在龍舒增廣淨土文看到可以這樣念佛功德大:南...

開經偈的含義

念經前所念誦的四句偈,其偈文是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

在這個禪堂中坐一坐就有好大的功德

佛法傳到中國來,唐、宋大興的時期,多少文人、偉人在...

淺講《信心銘》

第一句話:【至道無難,唯嫌揀擇。】 就是你要悟入佛...

家不是講「理」的地方

在愛情的關係裡,有一個很多人窮其一生都不知道的秘密...

隨時隨地懷一顆善良柔軟的心

閑來無事,網上漫步,看見一則小故事讓我感動不已。一...

【視頻】《佛說應法經》風柯月渚讀誦

《佛說應法經》風柯月渚讀誦

【視頻】《佛說彌勒成佛經》聆志居士念誦

《佛說彌勒成佛經》聆志居士念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