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大乘義章卷第六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大乘義章卷第六

遠法師撰

染法聚煩惱義中此卷有七門(十使義 十纏義 十障義 十四難義 十六神我義 六十二見義 八萬四千煩惱義)。

十使義十門分別(釋名辨相一 三性分別二 利鈍見修分別三 相應不同四 約境隨界分別五 九十八使等分別六 緣縛不同七 成義差別八 發業潤生九 因起次第十)

第一門中。先總釋名。後辨其相。所言使者。如地論說。隨逐縛義。名之為使。蓋乃就喻以名煩惱。如世公使隨逐罪人得便繫縛。煩惱亦爾。久隨行人。繫縛三有。不令出離故名為使。毘曇成實亦同此說。故雜心雲。使之隨逐。如空行影水行隨。成實說言。使之隨逐。如母隨子。亦如瘧病鼠毒未發。如熱鐵黑相。如種中牙。如債未還。此等皆是隨逐義也。有人釋言。驅役名使。於義無爽。但非經論。名義如是。次辨其相。使義開合廣略不定。今就一門且論十種。所謂身見邊見邪見戒取見取貪瞋癡慢及疑。言身見者。亦名我見。五陰名身。身中見我取執分明。從其所迷故名身見。故雜心雲。於五陰中。審爾計著名身見也。以見我故。從其所立亦名我見。相狀如何。身見有二。一眾生著我。二法著我。於五陰中。建立我人。名眾生著我。於陰界入。取性執相。名法著我。此二如前無我章中具廣分別。言邊見者。斷常乖中。故名邊見。相狀如何。若依毘曇。唯於苦中計斷取常。名為邊見。若依成實。一切法中。取斷計常。皆名邊見。故彼成實邊見品雲。一切法常是名常見。一切法斷是名斷見。一切法有是名常見。一切法無是名斷見。身與神異。身滅神在。是名常見。身與神一。身滅神亡。是名斷見。地水火風苦樂壽命七分。是常是名常見。七分斷滅。是名斷見。死後更作。是名常見。死後不作。是名斷見。如是一切皆名邊見。問曰。無常橫計為常。說為邊見。常計無常。何故非邊見。此義如前八倒章中具廣分別。言邪見者。謬執乖正。故名邪見。相狀如何。如經中說。謗無因果一切諸法。是其相也。問曰。五見斯皆是邪。何故謗無偏名邪見。成實釋雲。此見重故。偏名為邪。言戒取者。於有漏法取為能淨。故云戒取。相狀如何。戒取有二。一者獨頭。二者足上。不依諸見。直取苦行烏雞戒等。以為聖道。說為能淨。名為獨頭。依諸見起。名為足上。諸見是其戒取之本。戒取腳足。取此諸見。以為能淨。名足上也。問曰。戒取所取非一。或取苦行以為能淨。或取持戒。或取佈施。或取禮拜糞掃衣等。或取諸見。以為能淨。如是非一。何故經中但云戒取不說施取苦行取等。雜心釋言。是中略故。且雲戒取。若具應言戒等取也。問曰。等略以何義故偏就戒名不就餘者。釋言。戒行取執者多。故偏言耳。取云何。取多。諸內道人多取持戒。以之為道。諸外道人。多取烏雞鹿狗戒等。以之為道。是故名多。自餘一切苦行等事。唯外道取非佛弟子。是故名少。從多立稱。故名戒取。言見取者。取諸見等。以為第一。故云見取。相狀如何。見取有二。一者獨頭。二者足上。言獨頭者。不依諸見。直取有漏下劣之法。以為第一。故名獨頭。如不淨中妄計為淨。苦計為樂。無想天報謂涅槃等。言足上者。依諸見起故名足上。諸見是其見取之本。見取腳足。依此足上取為第一。名足上也。問曰。見取所取非一。何故經中但云見取不說餘者雜心釋言。是中略故但名見取。若具應言見等取也。又問。等略何故就見以彰取名不就餘者。以從多故。一切世人。多取己見以為第一。故偏說之。又取見者。心則堅強。執固難捨。故偏說見。所言貪者。於境染愛。名之為貪。貪相如何。於中廣略開合非一。或分為二。一愛己身。二愛所須。或分為三。前二如上。加愛妻色。或分為四。前三上。加愛親戚。或分為五。前四如上。加愛名稱。或分為六。前五如上。加愛豪貴勢力自在。或分為七。前六如上。加愛死滅。如論中說。無有愛等。或分為八。前七如上。加愛己見。或分為九。前八如上。加愛善法。如說愛佛愛菩提等。若廣分別。貪有無量。若依大乘。此等一切皆是貪使。若依小乘。善貪非使。又小乘中。依如毘曇。唯貪是使。慳等非使。若依成實。多欲惡欲慳著憍逸。如是一切皆是貪使。所言瞋者。違境忿怒。故名為瞋。依如毘曇。唯瞋是使。自餘忿恚惱恨嫉害。如是一切。斯不名使。若依成實。忿恚惱恨嫉妬殺害狠戾專執不忍不悅不調等事。悉是瞋使。大乘亦爾。言無明者。依如毘曇。癡闇之心體無慧明故曰無明。若依成實。邪心分別。無正慧明故曰無明。何故如是。毘曇闇惑為過。成實唯以取執為患。故說不同。大乘法中。癡闇取執。並是過患。兩義兼取。名義如是。體相云何。宗別不同。所說亦異。有一論師。宣說無法。為無明使。彼人所說。無智慧處即是無明。更無別法。如人不語正名無語。是中更無不語法生。成實論中。非破此義。經說無明為生死因。若是無法。云何為因。若依毘曇。有二分別。一對諸使以別無明。無明有二。一者不共。二者相應。言不共者。於彼諦理及以色聲香味觸等。緣而不了。不與一切諸使和合。名為不共。言相應者。除前不共。自餘一切諸煩惱中無智之心。與諸使合名為相應。二約境分別。無明有二。一者迷理。於四真諦。闇惑不了。二者迷事。於陰界入色香味等。不能正解。起諸業行。此等皆是無明使也。依如成實。無明亦二。一者取性。二者現起。言取性者。一切凡夫執性之心。此之取性。遍通一切善惡無記三性之心中。故彼成實無明品雲。一切凡夫未入空者。常有邪見。名為無明。彼文復言。貪中無瞋。瞋中無貪。無明不爾。一切處有。明知。是通。此之取性。是無明中根本正使。有人釋言。此取性者。是十使地。非無明使。彼人何故作如是說。言此微細不能驅役往來生死故不名使。此語不然。依何文證得知非使。如成實中解無明使。正說於此。云何言非。若言此是十使地故非無明使。與十為地。何妨是其無明使乎。又若取性是十使地。不得說為無明使者。三苦之中即行即苦。是三苦體。亦應非是三苦之中行苦所攝。然彼雖是三苦之體。而得攝在行苦之中。此亦應然。若言取性不能驅役令非使者。三有受生。皆由取性。若離取性雖有諸業。不能牽果。是則取性驅役最強。何為非使。又復論中。隨逐解使。不以驅役解釋使義。驅役之言。自出人口。不關經論。何為用此辨定是非。然彼論中。隨逐解使。隨逐之中。無過取性。何為非使。以斯徵窮。取性是使。不得言非。言現起者。作意而生。止在不善。不通餘心。何者是乎。論文不定。人釋種種。有人釋言。貪瞋癡慢及諸見中。各有九品。分前八品。為無明使。第九一品。為餘九使。此言定非。十使之中。皆有九品。云何說言。貪瞋等中無前八品。無明使中。無第九品。是大難解。又如論說。於欲界中貪瞋癡慢。各有九品。斷前六品。成斯陀含。斷後三微。成阿那含。若貪瞋等無前六品。竟何所斷。無明使中。無有後三。復何所除。以此推研。此言叵依。又人復言。簡去鈍使。直就五見。隨義以分。五見之中前之八品。見心未明。不得名見。但可說之為無明使。此同前破。又成實中。不以闇障為無明使。何須分取不了之心為無明使。又成實說。邪明之中。無正慧明。名為無明。若五見中前之八品。見未成故非見使者。前之八品。邪明未成。亦應不得說為無明。又成實言。邪見未成。說之為疑。今云何言邪見未成說為無明。以此推窮。定知。不以見前八品為無明使。若爾用何以為無明。當知。無明就諸使上。隨義以分。無別心體。云何義分。解釋有三。一就餘九使。隨義以分。餘九使中。有闇障義。斯是無明。故因緣中無明支者。過去煩惱。悉名無明。又論說言。一切煩惱。迷覆人心。皆令盲冥。盲冥猶是無明義也。二三毒分別。除貪除瞋。自餘一切。悉是無明。故論說言。除貪除瞋。餘之八使。從捨生故斯名癡也。三就邪見無正慧明。說為無明。此就五見。隨義以分。於五見中。邪心推求。斯名邪見。即此五見。無正慧明。盡是無明。故論說言。邪見之心。無正慧明。名無明也。若無別體。應無十使。釋言。義別故得有之。雖有三解。准依論文。後釋應是無明使體。成實如是。大乘法中。無明有二。一事中無知。不解世法。二性結無明。迷於理實。於中有三。謂麁中細。麁者與彼四住相應。如小乘說。中者所謂恆沙無明。細者所謂無明住地。此等皆是無明使也。問曰。何故小乘法中。不染無知非無明使。大乘是使。小乘法中。但為斷除染污煩惱得滅。便不用。不求如來一切種智。故不說使。大乘法中。求佛種智。不染無知。障佛種智。故說為使。言慢使者。陵物名慢。慢相云何。如涅槃說。慢有八種。八名是何。一直名慢。二名大慢。三名慢慢。四不如慢。五名憍慢。亦名傲慢。六名我慢。七增上慢。八名邪慢。此義廣釋如八慢章。所言疑者。於境不決。猶預曰疑。疑有二種。一者疑事。如夜觀樹疑為是人為非人等。二者疑理。疑諸諦等。小乘法中。唯取疑理說為疑使。大乘通取皆須斷。故十使名相。辨之麁爾。

第二門中。三性分別。言三性者。所謂善惡無記法也。若依毘曇。欲界地中身邊兩見。一向無記不記。不因是見墮惡道。故地論中。亦同此說。餘之八使。一向不善。上二界中一切諸使。悉是無記。若依成實。三界上下一切十使。悉是不善。故彼成實雜問品雲。身邊二見是諸見本。云何無記。問曰。十使若俱不善。善無記中取性無明是不善不。有人釋言。善無記中取性無明。是善無記。非是不善。此義不然。凡言不善。違理為義。此既違理。何為不得說為不善。若是不善。云何得在善無記中。釋言。性惡在於相善及無記中。竟有何咎。若使性惡不得在於善無記中。生滅行苦。亦應不在樂捨受中。以此類彼。其義相似。問曰。若使善中取性是不善者。善與取性為一為異。若當是一。取性不善。善亦不善。善是善故。取性亦善。斷取性時。善亦應斷。若當是異。取性便非相善之體。取性有漏。善應無漏。釋言。不定善據其相取性據體。體相別故。不得定一。不定一故。善感樂受。性招行苦。善資出世。取性障道。得出世時。斷除取性。善資不亡。不定異故。善業受果。必依取性。取性是漏。善名有漏。善中取性。一異如是。無記亦然。問曰。上界所有十使若是不善。是不善為繫上界為系下地。此義不定。上界所有善無記中取性無明。性雖不善非起不善。系屬上界。若論現起。十使不善。系屬欲界。彼成實中欲界不善。得寄起故。問曰。若爾上界起使系屬欲界。是則上界應無煩惱。若無煩惱。應是無漏。應是出世。釋言。上界現起不善。唯屬欲界。與上界合。故非無漏。又彼善中有取性故。不名無漏。非無漏故。不名出世。大乘法中。義有兩兼。若望果報。同阿毘曇故。大品雲。上界十使。是其無記。對理而辨義同成實。一切十使皆是不善。

第三利鈍見修分別。先辨利鈍。依如毘曇。前五是利。推求性故。後五是鈍。非推求故。若依成實。總相兼分相同毘曇。以實細論。前五唯利。後五種中貪瞋慢疑一向是鈍。無明不定。若就五見以說無明。無明是利。彼說邪明為無明。故就餘說者。無明是鈍。大乘法中。俱有此相。若復通論。十使之中。俱有利鈍。數起名利。不數名鈍(此一門竟)。

次分見修。如毘曇中。苦忍已去十五心來。名為見道。須陀已上終至無學。名為修道。若依成實。總相觀諦。不得說言苦忍已去。但得說言無想位中名為見道。修道如前。大乘法中。初地見道二地已上。名為修道。見修如是。就十使中。五見及疑。唯障見諦。名為見惑。貪瞋慢癡。通障見修。障見諦者。判為見惑。障修道者。判為修惑。毘曇法中。依見所起貪瞋癡慢。能障見諦。緣事生者。能障修道。成實法中。貪瞋癡慢皆帶取性。取性重者。能障見諦。取性微者。能障修道。大乘所說一切煩惱。無不迷理。於中麁者。判為見惑。細為修惑。問曰。此二起在何處。若依毘曇。見道已前。二輪並起。須陀已上。單起修惑。成實法中。文無定判。准義以分。見道已前。單起見惑修惑成就而不現行。須陀已上。單起修惑。問曰。何故毘曇法中。見諦已前二輪並起。成實見前單起見惑。釋言。毘曇約境分惑。迷理生者。判為見惑。緣事生者。判為修惑。凡夫本來常具此二。是故並起。成實法中。一切十使。斯帶取性。因皆迷理。但約輕重以分二惑。凡夫所起一切煩惱。取性心重。入見道時。重取永亡。故凡所起悉名見惑。聖人煩惱取性輕薄。凡夫起惑不能如是。是故凡夫不起修惑。但可成就。問曰。修惑由來未起。云何成就。釋言。見惑是修惑因。以有見因修果定起。故曰成就。問曰。成實破毘曇家離欲界欲初禪未現已得成就。彼文破曰。云何未入已得成就。如人不識一字自言解書。是所不應。准彼類惑。不應未起已得成就。釋言。惑心與善心異。不得相類。惑則久習堅強難斷。雖復未起。剋必當生。故說成就。善法難生。雖有前因。未必當起故。未起者不名成就。不類在斯。大乘法中見修二惑。凡時並起。無明住地。先常行故。見諦已上。唯起修惑。見修如是。

第四明使相應不同。於中有二。一約六識以明諸使相應不同。依如毘曇。貪瞋二使及相應無明。皆通六識。不共無明及餘七使。唯在意地。若依成實。取性無明。遍通六識。自餘一切。唯在意地。大智論中。同毘曇說。二對五受以明諸使相應差別。言五受者。所謂苦樂憂喜及捨。五識地中逼惱名苦。適悅名樂。意識地中愁惱名憂。慶悅名喜。捨通六識。五受如是。相應云何。依如毘曇。使與五受同時相應。彼說。欲界具有五受。就此地中。不共無明唯捨相應。疑使與彼憂捨相應。以疑惱故。與憂相應。息時在捨。故捨相應論言。欲界喜麁疑細。是故不與喜受相應。在意地故。不與苦樂二受相應。身邊兩見戒見二取。及與慢使喜捨相應。異見暢心高慢揆意。故喜相應。息與捨俱。故捨相應。非憂慼行。是故不與憂苦相應。在意地故。非樂相應。邪見一使。憂喜及捨三受相應。彼邪見人。聞有因果則生憂惱。故憂相應。聞無則喜故喜相應。息與捨合故捨想應。在意地故。不與苦樂二受相應。貪與喜樂捨受相應。以通六識染著行故。喜樂相應。息在捨故。與捨受相應。非違惱行。是故不與憂苦相應。瞋與憂苦捨受相應。對貪可知。相應無明。五受相應。以常遍故。彼說。初禪無憂無苦。有餘三受。彼眼耳身三識。身中猶有樂受。定內有喜。定外有捨。就此地中。不共無明。唯捨相應。五見疑慢喜捨相應。在意地故。問曰。欲界疑喜不俱。何故初禪疑喜相應。論言。是中無餘根性。故與相應。彼說定內無餘根性。不論定外。問曰。疑心不決。應惱。云何得與喜受相應。釋言。此喜非解理喜。故得相應。雖與相應。但有喜體而無喜用。餘禪亦爾。貪使及與相應無明。喜樂及捨三受相應。彼無瞋使。所以不說。二禪地中。唯有喜捨。於此地中。不共無明。唯捨相應。自餘一切喜捨相應。三禪地中。唯有樂捨。於此地中。不共無明。唯捨相應。自餘一切。樂捨相應。四禪已上。唯有捨受。一切煩惱。皆捨相應。若依成實前後相應。不在同時。從前受心生後十使。相應不捨。故名相應。彼說。欲界乃至四禪。皆具五受。於中貪使。喜樂相應。瞋使與彼憂苦相應。自餘八使。捨受相應。取性無明。五受相應。空處已上。無有苦樂。有餘三受。於中貪使。唯喜相應。瞋使唯與憂受相應。自餘八使。唯捨相應。取性遍通。約識就受。辨之麁爾。

第五約境隨界分別。先對境論。境謂理事。理謂四諦。事謂一切陰界入等。依如毘曇。身邊二見。唯迷苦諦。果處起故。戒取次寬。迷苦及道。不迷集滅。何故如是。世間之人。多謂苦行能盡往業。故說迷苦。如須跋等。或復有人。取著諸見及施戒等。非真道法。以為真道。說為能淨。迷覆真道。故說迷道。是故論言。內迷之者。見苦則斷。外迷之者。見道方除。何者內外。而復說言迷內迷外。釋言。戒取緣有漏生。苦諦是其有漏法中之理。理性故說名為內。道諦是其有漏法外之理性故。說之為外。若人直謂現受苦果酬其往因而得脫者。名為內迷。良以受苦不能壞障得解脫。故取為能壞。取為能脫。故說為迷。若人取彼持戒等行。以為真道。說為能淨。迷覆真道。故說為外迷。彼內迷者。見苦之時。知苦不能壞障得脫。彼見方斷。外迷之者。見真道時。方知戒等非真道。故彼見方斷。是故說為道非道淨。世間無人取集能淨。故不迷集。戒取之人。為求滅果。終不取滅為能淨因。故不迷滅。又說。滅諦離過。清淨非顛倒見。故不迷滅。問曰。世人取苦能淨名迷苦者。彼戒取人。取戒取施取諸見等以為能淨。彼戒施等體。正是集。何故不得說為迷集。釋言。有義。外道即取苦為能淨。故名迷苦。戒施諸見體雖是集。外道之人。不謂是集取為能淨。轉之為道。方說能淨。是故但得說為迷道。不名迷集。何故如是。戒取之心。多傍教生。聖教之中。宣說勤苦能出生死。是故即取苦為能淨。佛經之中。不說集因是能淨。但說修道以為能淨。是故外道。不取為集說為能淨。轉之為道。方說能淨。不類在斯。問曰。外道雖取戒等以之為道。本不緣道。云何得名迷道諦乎。執此乖彼。故說為迷。問曰。毘曇說。理苦集為苦集諦。不論其事。滅道亦然。而彼外道所取苦行為能淨者。乃是事。苦取持戒等。以之為道。乃迷事道。不迷於理。云何得名迷苦道諦。釋言。有義。彼雖迷事。以事類理。故得說為迷苦道諦。云何類乎。事苦既能治往業。理亦應然。故說迷理。道中亦爾。如佛所說。對治事道。非真道故。理亦應非。故說迷理。何者是其事苦事道。何者是其理苦理道。而言迷事類迷於理。從彼過去業煩惱因。得六趣報。名為事苦。有為之法。念念生滅。前能生後。義說為集。後從前起義說為苦。此是理苦。六道報別。名為事苦。一切有為有漏之法。但從前生莫問遠近。斯名為果。於此果上。苦無常等四義莫通說為理苦。就彼道中三十七品。戒定慧等。名為事道。即彼事中道如跡乘四義窴。通說為理道。理事如是。故說事類迷於理。戒取如是。邪見見取及與疑使。通迷四諦。邪見之心。謗無四諦。故名通迷。見邪取之心。於果五陰。取為第一。名為迷苦。於因五陰。取為第一。名為迷集。取梵天等無想天等。以為涅槃。名為迷滅。於彼戒取所立之道。取為第一。名為迷道。又復取彼四諦之下邪見等心。以為第一。從其所取。亦即名為迷四真諦。問曰。若使取四諦下諸見為勝。便從所取名迷四諦。戒取亦取四諦下見以為能淨。何故不言迷四諦乎。釋言。不類。彼見取者。即取諸見。以為第一。不轉為道方說第一。故隨所取名迷四諦。戒取不爾。轉之為道。方說能淨。故隨所立名迷道諦。問曰。論中宣說三見三隨轉。身見邊見隨疑有邪見隨戒取見取隨。云何戒取唯迷苦道。見取通四。彼言隨者。小分言耳。於苦道下。得言見取隨戒取生。集滅諦下。但隨邪見。若論疑使。通疑四諦。自餘一切貪瞋癡慢。通迷四諦。及障修道。若依成實。十使煩惱。通迷四諦。故彼成實雜問品雲。一切諸結。見滅諦時斷。滅者是其四諦之理。故通迷諦。彼說如何。如彼身見。於果處起。即是迷苦。見我是常不從因緣生。即是迷集。言我不滅。即是迷滅。以計我常無道能除。即是迷道。邊見亦爾。戒取之中。謂苦能治。即是迷苦。不知邪行是苦因緣。即是迷集。妄取邪行以為能淨。即是迷道。以說邪行為正道故。無心斷除趣向滅諦。即是迷滅。餘使如上。邪見見取及與疑心。唯迷四諦。貪瞋癡慢。通迷見修。大乘亦爾(此一門竟)。

次就界論。界謂三界。依如毘曇。十使之中。瞋唯欲界。餘使皆通。何故如是。如雜心說。上界無其無慚無愧慳嫉憂苦六惱性。故又得禪定寂止養身。故無瞋恚。又慈悲成故無瞋恚。若依成實。十使皆通。故彼成實雜問品雲。上界亦有妬嫉等。故有其瞋恚。云何知有。如彼梵王語諸梵眾。汝但住此之足。能令汝盡老死邊。莫詣瞿曇。即是嫉妬。嫉妬即是瞋使所收。餘通可知大乘法中。雖無文證。理亦應通。

第六門中。就前十使。辨明九十八使等義。於中有五。一分十使為九十八使。二就九十八使明十一遍。三就九十八使明九上緣。四就九十八明十八無漏緣使。五就九十八辨明百八諸煩惱義。初言分十為九十八者。依如毘曇。彼前十使界行種別為九十八。界謂三界。行謂五行。四諦修道名為五也。種謂十種。將彼十使。隨行分別。有三十六。苦下有十。集下有七。所謂邪見見取及疑貪瞋癡慢。滅下有七。與集相似。道下有八。謂前七上加一戒取。修道有四。貪瞋癡慢。此等增減。廣如上釋。此三十六。隨界分別為九十八。欲界地中具三十六。色界地中有三十一。謂五行下。各除一瞋。餘者具有。無色亦爾。有三十一。是故通合有九十八。毘曇如是。成實論中。但言十使為九十八。不列名字。然彼宗中。十使煩惱。俱迷四諦。並通三界。不知若為作九十八。人家相傳釋有兩種。一言十使在於九地。始從欲界乃至非想。即為九十。修道四使已起未起。離之為八。通前合有九十八使。何故修惑不隨地別。以非發業招生惑故。第二說者。十使煩惱迷於四諦。即為四十。通修道中四使煩惱有四十四。各有已起未起之別。為八十八。通本十使為九十八。既非經論。難輒依信。辨相如是(此一門竟)。

次就諸使明十一遍。如毘曇說。苦集諦下見疑無明。說為遍使。遍使不同離分十一。相狀如何。苦下有七。所謂五見疑及無明。此無明者。唯取不共及與疑等相應無明。不取貪等相應無明。集下有四。邪見見取疑及無明。無明差別義如前判。此之十一遍。能緣縛自地之中五行煩惱。故名遍使。問曰。何故唯說此等以為遍使。有二種義。一緣真起。簡苦集下貪瞋及慢。然十一遍。親緣諦生。苦集諦下貪瞋慢等諸見後起。不親緣諦。故不說遍。問曰。縱使不親緣諦。說遍何傷。釋言。有以。苦集理通。貪瞋慢等不親緣故。緣縛不遍。是故不論。二苦集性。簡滅道下諸使煩惱。問曰。何故簡滅道下諸煩惱乎。彼緣滅道。不能遍縛五行煩惱。非是遍使。所以簡之。若依成實。四諦之下一切十使。斯名為遍。問曰。遍使遍緣遍因有何差別。釋言。緣使二種相望。互有寬狹。緣則通於諸心心法。故名為寬。但緣外境不緣相應共有之法。故名為狹使則通緣一切外境。及縛相應共有之法。故名為寬。局在見疑無明煩惱。不通諸餘心心數法。故名為狹。若以緣使望彼遍因。互為寬狹。使之與緣。縛三世一切有漏。故名為寬。局在心法。不通非色非心之法。故名為狹。設論遍因。通攝一切諸心心法及生住等非心之法。故名為寬。於三世中。前望於後。名之為因。非同時因。後非前因。故名為狹。遍因如是(此二門竟)。

次就諸使上緣分別。依如毘曇。十一遍中。除身邊見諸餘九使。能緣上地。在欲界者。緣上八地。在初禪者。緣上七地。乃至在於無所有處。緣上一地。非想地中。無上地故。無上緣使。此等諸使。雖緣上地。而不繫縛。以其微細緣不及。一切上使。皆不下緣。是所厭故。問曰。身見及與邊見。何故除之。以於自地果處起故。若依成實。一切十使皆緣上生。亦緣下起。隨其所緣。亦緣亦縛。故彼成實雜問品雲。如人貪心。貪於上地。瞋恚之心。憎惡上地。亦以彼法。而自高舉。計彼有我。取為斷常。故知。緣上。彼文復言。色無色界。亦能緣於欲界境界。明知緣下。宗別不同。各隨一義(此三門竟)。

次就諸使明其十八無漏緣使。如毘曇說。九十八中。有十八使緣無漏生。名無漏緣。何者是乎。滅道諦下各有三種。邪見及疑不共無明。即以為六。三界各六。故有十八。問曰。何故唯說此等為無漏緣。釋有四義。一緣真起。親緣滅道。簡滅道下貪瞋慢等有漏緣使。二盡道。性盡者名滅。簡苦集下一切煩惱。三名不滿。簡道諦下戒取煩惱。戒取所迷不通四諦。故名不滿。四獨作頭。簡去見取。以見取使隨他生故。故雜心雲。貪緣不應責。非為不饒益。寂靜第一淨。彼非無漏緣。貪緣不應責者。貪於滅道。是功德法。非貪使故。不應呵責。非為不饒益者。滅道非是違損法。故不生瞋使。言寂靜者。以寂靜故。不生慢使。言第一者。滅道是其身第一法故。取為第一。而非見取。所言淨者。滅道淨故。取之為淨。而非戒取。是故唯說邪見無明及與疑使。為無漏緣。此等雖緣。而不繫縛。無漏微細。緣不得故。若依成實。十使煩惱。通緣滅道。一切皆是無漏緣使故。彼成實雜問品雲。有人貪滅憎惡泥洹以自高便生慢心。緣道亦爾。明知。貪等亦無漏緣。不獨邪見疑無明等(此四門竟)。

次辨百八煩惱之相。如毘曇說。於彼九十八使之上。加以十纏。即是百八諸煩惱也。

第七次明緣縛不同。於中有三。一明諸使相緣多小。二明諸使縛義不同。三明諸使縛境差別。言多小者。如欲界中苦下十使。一一皆為十四使緣。如彼身見。起已謝往。後起十使皆得緣之。以同品故。集下四使。邪見見取疑及無明。亦得緣之。以此遍使遍緣一切有漏法故。餘皆不緣。以非自品非遍緣故。身見既然。苦下餘九類。亦齊爾。上界除瞋十三使緣。集下七使。一一亦為十四使緣。如彼集下邪見煩惱。起已謝往。後起七使皆得緣之。以同品故。苦下七遍亦得緣之。以廣緣故。餘皆不緣。以非自品非遍緣故。邪見既然。餘六皆爾。上界除瞋十三使緣。滅下七使。一一皆為十五使緣。自品四使。謂貪瞋慢及與見取。以此自品有漏緣故。苦集諦下十一遍使。亦得緣之。以廣緣故。自品之中三無漏緣。緣滅諦生故不緣使。餘非自品。非遍使故。一切不緣。上界除瞋十四使緣。欲界道下八使煩惱。一一皆為十六使緣。自品五使。謂食瞋慢戒取見取。以此自品有漏緣故。並十一遍。以廣緣故。自品之中三無漏緣。緣道諦生故不緣使。餘非自品。非遍使故。一切不緣。上界除瞋十五使緣。欲界之中修道四使。一一皆為十五使緣。自品四使及十一遍。餘皆不緣。以非自品非遍使故。上界除瞋十四使緣(此一門竟)。

次明諸使縛義不同。縛有二種。一者緣縛。二相應縛。兩義分別。一對非使。以辨二縛。十使煩惱。緣外六塵。緣而繫縛名為緣縛。同時之中。縛想受等諸心數法。名相應縛。二諸使相望。以辨二縛。於中略以四句分別。一者緣縛而非相應縛。二者相應縛而非緣縛。三者緣縛亦相應縛。四非緣縛亦非相應縛。初言緣縛非相應者。就彼有漏緣使之中。除其自品相應無明。自餘一切。更互相望。得相緣故。名為緣縛。不同時故。非相應縛。有漏緣使。望無漏緣亦是緣縛。得緣彼故。非相應縛。不同時故。言相應縛非緣縛者。無漏緣中邪見及疑。望其自品相應無明。是相應縛。以同時故。非是緣縛。以無漏緣不緣使故。所言緣縛。亦相應者。就彼有漏緣使之中。除不共無明。自餘一切。望其自品相應無明。亦是緣縛。亦相應縛。如彼身見。前起已滅。後起之者。緣前身見相應無明。名為緣縛。後起身見相應無明。緣前身見亦是緣縛。問曰。後起相應無明不別緣法。云何能得緣前身見。與後身見相應緣故。身見無明同時起者。名相應縛。諸使齊爾。不共無明。望相應無明。無相應義。是故除之無二無明一時並。故又不共無明望於餘使。亦無相應義。是故除之。無漏緣使。不緣有漏。是以不說。言非緣縛非相應者。無漏緣中不共無明。望相應無明及望餘使。非是緣縛。緣無漏故。非相應縛。不同時故。無漏緣中邪見及疑。除相應無明。望於餘使。亦非緣縛。緣無漏故。非相應縛。不同時故(此二門竟)。

次就諸使縛境差別。於中有三。一明諸使縛境總別。二約三世明縛不同。三隨六識明縛有異。言總別者。依如毘曇。貪瞋及慢。是自相使。餘之七種。是共相使。云何自相。論自釋言。貪瞋及慢。別緣事生。不能總緣一切法起故名自相。如彼貪心。要於所見所聞境界。而起貪心。不能於彼不見不聞不思惟處而起貪心。貪心既爾。瞋慢亦然。云何共相。見疑無明。總緣一切境界法起故云共相。依如成實雜問品中。應非此義。彼說十使皆有總緣別緣之義。總皆名共。別皆名自。不得偏說。如以貪使或時總緣四天下起。云何定別。又彼論中。引長爪經證貪瞋等。是總煩惱。如我見人。聞一切有。皆生忍心。忍即是貪。聞一切無心皆不忍。不忍是瞋。執我自高則名為慢。又邪見人。聞一切無。心則貪喜。聞一切有心則瞋惱。恃此自高。即是其慢。云何名別。見疑無明當知。亦有別緣之義。云何定總。是故十使皆有總別。成實如是。理實十使皆有總別毘曇所說。從多言耳。次約三世明縛不同。如毘曇說。貪瞋慢使。若過去者。於彼三世有漏法中。唯縛彼使所緣境界所不緣者。則無縛義。所緣定故。若現在者。亦於三世有漏法中。唯縛彼使所緣境界所不緣者。使則不縛。所緣定故。在未來者。有生不生。若不生者。緣縛三世一切有漏。以未起故。三世有漏。一切皆有可縛之義。若論生者。隨緣別縛。譬如有人遙射體多人。若未放箭多人皆有可射之義。若已放竟隨所著者則名被射。餘不著者不名被射。貪等亦然。未起之者。通縛一切。當起之者。隨緣別縛。自餘七使。隨在過去現在未來。皆縛三世一切有漏。以彼見等共縛使故。此總相言。非是別相。差別之相。如後門說。若依成實。三世十使。一一皆縛三世有漏。次隨六識相縛有異。如論中說。五識之中貪瞋煩惱。若過去者。唯縛過去五塵境界。若現在者。唯縛現在。若未來者。則有二種。一者生法。二不生法。若生法者。隨緣別縛。若不生者。通縛三世色等五塵。若在意地。十使煩惱。於三世中。隨何世起。皆縛三世有漏諸法。若無漏法緣而不縛。總相如是。於中分別。貪瞋及慢。於三世法。別緣別縛。見疑無明。總緣總縛。若依成實。十使煩惱。唯在意地。一一皆能總縛三世。亦得別緣。縛不同。辨之麁爾。

第八明其成義差別。依婆蹉部。有三種成。一者人成。彼宗之中。說有人故。二者結成。煩惱定故。三者事成。境界定故。若依毘曇。有二種成。一者結成。煩惱定故。二者事成。境界定故。毘曇法中。不說有人故無人成。譬喻者。說唯有結成。人事不成。彼宗之中。不說有人故無人成。境界不定故無事成。如一境界。或時生貪。或時生瞋。或時生癡。或復生慢。或復生善。是故不定。以不定故。名為不成。依如毘曇。當分生時。即名事成。成義如是。

第九明其發業潤生差別之相。先明發業。後辨潤生。發業之中。宗別不同。依如毘曇。修道煩惱。親能發起身口二業。緣事起故。見諦煩惱。不能親發身口二業。迷理惑故。故雜心雲。修道煩惱。剎那等起。起身口業。見道煩惱。作因等起。起身口業。修道煩惱。云何名為剎那等起。前念是其修道煩惱。後念即起身口二業。名剎那起。見諦煩惱。但能遠生。名因等起。不能親生。故非剎那。問曰。若使緣事煩惱動身口者。見諦所斷。貪瞋慢等。緣四諦下諸見而生。亦是緣事。何故不能親動身口。釋言。有以。彼四諦下貪瞋慢等。唯緣諸見。不緣色聲香味觸等。是故不即起身口業。但能遠起身口如是。意業云何。彼宗之中思為意業。思是通數。皆與一切煩惱相應。二輪煩惱。皆能起之。若依成實。見諦煩惱。具能發起善惡二業。修道煩惱。一向不能起不善業。何故如是。在凡夫時。修道煩惱。但可成就。而不現行。是故不發。得聖之時。修道煩惱。雖復現行。以輕微故。不發惡業。善業云何。釋者不同。有人釋言。三果聖人。但潤凡時有漏善業。人天受生。不造新業以之受生。此義不然。如成實說。三果聖人。一切地中所有煩惱。隨所斷處。則不造業。以此准驗。定知修惑未斷之處。得發善業。又復現見諸學人等。得聖道已。修起八禪。用之上生。云何不造。以彼聖人造善生故。修道煩惱。得發善業(此一門竟)。

次辨十使潤生差別。若依毘曇。於三界中。一切十使皆能潤生。若依成實。唯愛能潤故。成實論雜問品雲。唯愛能令諸有相續。邪見等中。無如是事。地經論中。亦同此說。故彼文言。愛水為潤。若言受生。癡見亦能起。彼文言。無明覆弊。我心溉灌。

第十明其相生次第。於中兩門。一直就十使明相因起。二約地以論十使之中因起如何。無明為本。依無明故。便起疑使。依彼疑後或生邪見。或起我見。依於我見。便起斷常。說為邊見。由常見故。為我未來更求勝處。受持禁戒。故起戒取。於彼戒取所取法中。計為第一。便起見取。由見取故。順則生貪。違則生瞋。持此自高。便生慢使。一義如是。又更分別。無明為本。因之起疑。疑後決定便入二中。一入有中。便起身見。以身見故。說身死後或時如去或不如去。若說如去。則是常見。說不如去。即是斷見。若見常者。為神修善。持戒苦行。便起戒取。若見斷者。以無後世。貪現五欲。便生貪心。以貪心故。他侵生惱。便起瞋心。二入無中。起於邪見。以邪見故。取邪為正。便生見取。以見取故。恃己所見。欺陵他人。便起慢心。因起如是。一切且然。未必皆爾(此一門竟)。

次就地別以論因起。地謂欲界乃至非想。依如毘曇。同地之中。十使相望。皆得相生。若望他地。上得生下。下不生上。上地命終。得起下結。故言生下。要斷下結。得上禪定。得禪定已。方起上結。故不生上。十使之義。略雲如是。

十纏義門分別(釋名辨相一 對使垢料簡同異二 纏依差別三 見修分別四 六識分別五 就界分別六 就位分別七)

第一門中。先釋其名。後辨其相。所言纏者。煩惱纏心。名為纏。又縛行人。亦名為纏。以實通論。一切煩惱。無非是纏。今據一門。且論十種。十名是何。如雜心說。無慚與無愧睡悔慳嫉掉眠忿及與覆是。上煩惱纏。內無羞恥故。名無慚。外無赧懼說為無愧。眠之與睡。論釋不同。若依成實。心重欲眠。名之為睡。攝心離覺。說以為眠。若依毘曇。一切煩惱。睡著境界。不能堪忍。說之為睡。身心昏昧。略緣境界。目之為眠。五識名身。意識名心。是二昏昧。名為眠也。於作善事。追變名悔。於己身財。堅著名慳。於他勝事。妬忌名嫉。躁動名掉。憤惱曰忿。隱過名覆。名義如是。就此十中。無慚無愧。是不善地。慳嫉忿覆是小煩惱地。睡眠掉悔是別心數以此十種。有急縛義。故說為纏(此一門竟)。

次對使垢料簡同異。此之一義。廣釋如前六垢章中(此二門竟)。

次對十使明依不同。如毘曇說。無愧睡與眠。此三無明依掉。慳及無慚。是從貪慾生。覆纏二使。依悔。即因猶豫。忿嫉瞋恚。依明智之。所說論文如是。以癡覆心。不知羞恥。作惡無愧。又以癡故。煩惱起時。不自開曉。睡著境界。不能堪忍。說之為睡。復以癡故。昏障覆心無所覺知。說以為眠。是故此三同依無明。以有貪故。追求五欲。不能止息。說之為掉。以有貪故。慳惜己物。不能捨離。說以為慳。以有貪慾。於追求中。無有羞恥。說為無慚。是故此三同依貪慾。以有愚癡貪慾心故。作惡覆藏不知發露。說之為覆。故說覆纏二使依也。所謂依於貪慾無明。以有疑故。作善追變。說之為悔。故說悔心因於猶豫。以有瞋故。於他忿惱。說之為忿。忌他勝己。說之為嫉。故說忿嫉依於瞋恚。若依成實。覆慳二纏。是其貪使。忿嫉二纏。是其瞋使。餘悉非使(此三門竟)。

次就見修分別十纏。十纏之中。無慚無愧睡之與掉。此之四種。通障見修。餘之六種。唯障修道。若依成實。十纏煩惱通障見修(此四門竟)。

次就六識分別諸纏。若依毘曇。無慚無愧睡掉及悔。通於六識。餘五在意。若依成實。一切在意。五識中無從想生(此五門竟)。

次就三界辨其通局。依如毘曇。睡掉二纏。遍通三界。彼說。煩惱睡著境界。名為睡。故上界有之。自餘八纏。唯在欲界。成實論中。雖無文說。准義以求。上界但無睡眠及慳。得有餘七。彼宗上界。有不善故有無慚愧。彼有疑故亦得有悔。有瞋使故得有忿嫉。有貪使故得有覆纏。不善亂心。故得有掉(此六門竟)。

次就位辨。依如毘曇。凡夫乃至斯陀之人。具足十纏。那含之人。但有睡掉。無餘八種。羅漢全無。若依成實。斯陀已前。相同毘曇。那含之人。斷欲結故。無慳睡眠。有餘七種。羅漢全無。問曰。羅漢若無眠者。何故經中說羅漢眠。龍樹釋言。眠有二種。一有夢眠。神應渾濁種種異見。二無夢眠。靜息而已。彼阿羅漢已捨夢眠。有無夢眠。何故有此。論自釋言。四大之身。法須飲食眠息將養。是故有之。不為安穩著樂故眠。論復釋言。羅漢有二。一慧解脫。二俱解脫。俱解脫者。具得八禪。以得禪故。得色界地微妙四大來在身中。身則安樂。是故無眠。慧解脫者。不得上禪。不得禪故。不得上界勝妙四大來入身中。是故有眠。羅漢如是。佛復云何。龍樹釋言。佛永無眠。為化眾生。示現有之。十纏之義。略辨如是。

十障義四門分別(釋名第一 立障所依第二 辨相第三 治斷處所第四)

第一釋名。十障之義。出十地論。名字是何。一凡夫我相障。二邪行於眾生身等障。三闇相於聞思修等諸法忘障。四解法慢障。五身淨我慢障。六微煩惱習障。七細相習障。八於無相有行障。九不能善利益眾生障。十於諸法中不得自在障。初言凡夫我相障者。此對初地無我真解。以我為障。我有二種。一自在名我。謂八自在。此就用也。二自實名我。此據體也。實有二種。一者理實。所謂佛性。是故經言。我者所謂如來之藏。二者情實。所謂凡夫妄情所立生法自性。論其理實。得之在聖。妄情所立。起之在凡。為別真我。就人以分。故舉凡夫。凡謂生死凡鄙之法。夫謂士夫。凡法成夫。故曰凡夫。此猶我人之別名也。執實名我。取我體狀。目之為相。礙聖名障。邪行於眾生身等障者。此對二地持戒淨行。說彼惡業。以為障也。惡業乖正。目之為邪。集起名行。行起在緣。集必依具。言於生者。即是緣也。言身等者。即是具也。舉身統攝口意二業。故名為等。礙彼戒行故名為障。闇相於聞等諸法忘者。此對三地聞法之解。說闇為障。心無慧明。故稱為闇。闇狀名相。此是障體。闇心迷境。境謂聞等三慧之法。於此法中。不能照了明記在心。故名為忘。解法慢者。此對四地出世真證。說三地中解心為障。此解當地雖能解法。取相而知。名解法慢。慢故是障。前三地中。以我邪行闇忌為障。今此何故說解為障。彼前三地。世間行故。以福舍罪。四地已上。出世行故。以智捨相。是故不類。身淨慢者。此對五地十平等心。以彼四地取淨為障。前四地中。得淨法身。取身淨相。名為我慢。慢故是障。微煩惱習者。此對六地十法平等說。五地中取染淨法分別。慢心以之為障。然慢有三。謂上中下。前解法慢以之為上。障於四地下忍之心。身淨為中。障於五地中忍之解。取染淨慢。慢中最下。障六地中上忍之智。六地所除。對前中上。故說為微。性是取慢惑障之法。就過說惱。據微煩惱。顯前中上。類亦同然。俱是煩惱。何故前二說為慢乎。為障出世。所除之障。隨道取執。為過輕微。不同前三性相俱違。故約所取以別其障。說為慢矣。就初障慢類後皆爾。然此微是其麁家殘氣。故名為習。細相習者。此對七地發起勝行。說六地中樂空為障。以六地中得法平等於空樂住。不能即空發起勝行。所以為障。取有為麁。著空為細。細狀名相。麁家殘氣目之為習。然其所取。雖別空有。執性同故。猶得說為麁家習也。言於無相有行障者。此對八地無功用行。說七地中功用為障。第八地中。報行純熟。捨離功用。名曰無相。望於無相。名功用修。以為有行。礙於無相。故目為障。不能善益眾生障者。此對九地無礙說法。以彼八地不能為障。前八地中。雖能淨土教化眾生。不堪無礙辨才益物。名為不能。以不能故。說之為障。言於諸法不自在者。此對十地自在之智。說九地中無智為障。前九地中。雖復無礙辨才說法。未能於佛所知深法照用無礙。名不自在。又復不能受佛如來雲雨說法。降注法雨滅惡生善。名不自在。以不自在故說為障。

第二明其立障所依。論主依何立此十障。斯乃依於相續解脫二十二愚。立此十障及第十一微細智障。二十二者。初地有二。乃至佛地各有二種。是故通合有二十二。初地二者。一眾生著我法著我愚。是利煩惱。二增上中惡趣起煩惱。煩惱有三。謂下中上。中上煩惱。能發惡業。受惡趣報。對果名因。名增上中惡趣煩惱。論主就初說為凡夫我相障也。第二地中二種愚者。一者微細犯戒行愚。是彼二地律儀戒障。二者種種業趣行愚。是彼二地攝善攝生二種行障。不知種種善惡業。故不能攝善。不能攝生。論主就初說為邪行身等障也。第三地中二種愚者。一聞持滿足愚。障彼三地聞法解心。二欲愛愚。障彼三地八禪定等。論主就初說為闇相於聞等障。四地二者。一法愛愚。愛三地中聞法解心。二正受愚。愛三地中禪定行等。論主就初說為第四解法慢障。五地二者。一背生死向涅槃愚。謂四地中取淨之慢。障彼五地十平等心。及障彼地大慈悲等利眾生行。二者一向背於涅槃向世間愚。障彼五地諦觀等行。論主就初說為第五身淨慢障。六地二者。一多行相愚。謂五地中。取染淨等分別慢相。障六地中十法平等。二不能觀察多行生愚。障六地中因緣行觀。論主就初說為第六微煩惱障。七地二者。一微細相行愚。謂六地中樂空之心。障七地中十方便慧發起勝行。二無相思惟方便行愚。障七地中修無功用。論主就初說為第七細相習障。八地二者。一者無相無開發愚。謂七地中功用行心。障八地中無功用行。二自在愚。障八地中淨佛國土三自在行及十自在。論主就初說為第八有行障也。九地二者。一不能於諸法及法名字總持自在愚。障九地中智成就行。二樂說法自在愚。障九地中說成就等。論主就後說為第九不能善益眾生障也。十地二者。一者大神通愚。謂障十地神通無上有上行等。二者微細秘密行愚。謂障十地七種智等。論主就後說為於法不自在障。十地望佛亦有二愚。一者一切爾炎微細正受愚。謂無明地。障彼如來一切智德。二障礙愚。謂事中無知。障彼如來一切種智。地論說言。第十地中有智障者。當知是彼障礙愚也。立障所依。辨之麁爾。

第三門中。言辨相者。開合不定。或云一二乃至眾多。所言一者。一切煩惱總為一障。或分為二。所謂見修。十中初一是見諦惑。餘之九種是修道惑。就業煩惱。亦得分二。第二第八是其業障。餘是煩惱。或說為三。所謂見愛及與無明。初一是見。第二能起犯戒。煩惱即是其愛。後八無明。或說為六。世間有三。出世亦然。三地已還名為世間。四地已上名為出世。世中三者。一是解障。謂執我心障無我解。二是行障。所謂邪行障於戒行。三者是其智用之障。所謂闇相障彼三地明淨之知。出世三者。始從解法乃至細相。是其解障。分別有無。障彼非有非無之解。二者行障。謂於無相有行障也。障彼八地無功用行。餘之二種。是智用障。不能利生。不知法故。或說為十。始從我相乃至於法不得自在。或說二十。謂二十愚廣如上辨。若廣分別。數別難窮。障相如是。

第四明其除斷處所。於中有五。一序異說。二破邪執。三立正義。四難正義。第五釋通。言異說者。有人說言。此十障中障初地者。初地始心無礙正斷。乃至障彼第十地者。十地始心無礙正斷。何故得知涅槃經說。初依菩薩以為凡夫。具煩惱性故知。地前一向不斷。又仁王中宣說地前。以為伏忍。故知不斷。又如地論三地中說。諸見縛者。初地時斷。明知。初障初地始除。又小乘中。障見諦惑。苦忍已去無礙正斷。障修道惑。斯陀行後無礙正治。以小類大。其義相似。唯佛地障。十地終心無礙正斷。如來地中解脫證除。以佛無學累外淨故。此是一論。又復人言。障初地障。初地始心無礙正斷。乃至障彼佛地之障。佛智初起無礙正斷。故經說言。無明住地。佛菩提斷。此是兩論。異說如是(此一門竟)。

次破邪執。若言初障。初地始心無礙正斷。乃至第十。十地始心無礙斷者。是義不然。云何不然。如地論中。對十一障。說十一地。遠離初障。宣說初地。乃至遠離第十一障。說如來地。又如相續解脫經中。對彼二十二種愚故。說十一淨。二十二愚。備如前列。對初二愚。說初地淨。乃至對彼最後二愚。說佛地淨。若言十地作無礙道正斷十障。彼如來地亦應如是。而如來地。望彼微障解脫證除非無礙者。十地亦爾。何勞致疑。若言佛地是無學故累外證除全異十地。十地望前。隨分成處。更不進習。亦是無學。與佛何別。又若佛地。是無學故。出處說地。菩薩學中。斷處說地。是則佛地。是無學故。出處解脫。菩薩在學。應當斷處說為解脫。因果雖殊。同以出處為解脫道。因果雖異。何為不得同就出處說為地乎。若言經說初依菩薩具煩惱性令使地前全不斷者。即涅槃中宣說。地前雖未階於初不動地。而能壞一切生死。是故名為不可思議。云何不斷。又大涅槃解不到到。言不到者。謂大涅槃。所言到者。菩薩永斷貪慾瞋癡。是故能到。身口意淨。不犯四重五逆者。故能到不謗方等。不求闡提。是故能到。何處菩薩永斷貪等到大涅槃。種性已上。此云何知。即彼文言。須陀洹人八萬劫到。乃至辟支十千劫到。此言到者。到前菩薩所到涅槃。然彼須陀八萬劫到。乃至辟支十千劫到。到種姓地。名到涅槃。故知菩薩永破貪等到涅槃者。種姓已上永斷貪等到於涅槃。云何不斷。又華嚴中辨十住義雲。言菩薩最初發心便成正覺。見法實相具足慧身等諸如來。云何不斷。又華嚴中宣說。地前有其永斷。何故不依彼文如何。華嚴經中辨十住義。十住位分在於習種。彼偈說言。第四生貴真佛子。從諸賢聖正法生。有無二邊悉不著。永離生死出三界。云何不永。又地持中宣說。種性二障清淨云何不斷。若言地前名為伏忍證不斷者。即仁王中說。至金剛悉名為伏。唯佛一人。方能永斷。應十地還悉不永斷。經雖說伏。前立義家地上名永。彼雖宣說地前為伏。何得於中全無永斷。又若宣說地前為伏。於中無永。仁王宣說初二三地。以為信忍。應當無證。彼名信忍。於中有證。彼雖說伏。何妨有永。又若宣說地前為伏。於中無永。地經宣說。三地已還悉是世間。但厭不斷。應三地還亦無永斷。彼說為厭。於中有永。地前名伏。何為無永。又若地前唯伏不永。則無無漏。若無無漏。大力菩薩用何受於變易生死。以此一驗。其理足定。若言地論說諸見縛初地時斷證非地前。經中亦說。無明住地唯佛所斷。乃至後身猶被覆障。十地已還。應無斷義。彼言佛斷。十地已還。實有斷除。地論雖說見縛在於初地時斷。地前菩薩。何為不斷。又地持雲。先解行住見如是法。如是縛斷。見縛猶是凡夫我障。彼論既說解行中斷。云何說言初地已去無礙正除。又地持中說。煩惱障有三處過。一增上中惡趣煩惱過。過解行住入歡喜地。二微細煩惱過。過遠行住入不動地。三者微細習氣行過。過無礙住入第十地。彼增上中惡趣煩惱。猶是初地二種愚中第二種愚。與彼我相同障初地。惡趣煩惱初地出過。非始斷故。凡夫我相。亦應如是云何說言初地始斷。若言初地斷處名過不以出處名為過者。是則第二微細煩惱。二地已上漸次斷除。八地時盡。應說二地以之為過不至八地。第三習氣。八地已去漸次斷除。十地窮盡。應說八地以之為過不至十地。然彼斷處不名為過。而至出處。方名過故。明知。第一惡趣煩惱。初地出過。非是始斷。又地持中說。解行住依世俗禪。修習一切菩提分法。發諸大願。斷惡趣報。入歡喜地。然彼所斷。猶是初地二種愚中第二惡趣煩惱之果。彼果既是解行中斷彼因。何為解行不除。又地持中說。解行住有五畏等初地之障。彼雲。解行行上忍時。斷此過相。入歡喜地。得歡喜故。是諸過相。悉無復有。若初地障解行不斷。云何說言解行上忍斷此過相入歡喜地。若初地上方始漸斷。云何說言得歡喜時諸過悉無。又地持雲。解行菩薩有軟中上方便展轉淨解脫。非無罪清淨。歡喜住中。出障解脫無罪清淨。若初地障解行不斷。云何得名展轉清淨。若初地上方始斷者。云何得名出障解脫無罪清淨不名無礙。又如七卷金光明經三身品說。地前菩薩。聞法思惟修行精進。破懶惰障。次破罪障。次破不尊重障。後破掉悔心障。破四障已。入歡喜地。依歡喜地。拔利益障。已入第二地。依第二地。破逼惱障。已入第三地。乃至最後。依第十地破於一切所知之障。拔除一切根本心障。入如來地。以斯准驗。定知。初障非是初地無礙正斷。若言小乘障見諦惑苦忍已去方始斷除令大亦同者。此如後釋。又若初地無礙之道十三住。分判屬初地。不在解行。彼小乘中須陀人。進斷欲界六品修惑。彼無礙道四果別分。應屬斯陀不屬初果。斯陀進斷欲界修惑七八九品。彼無礙道四果別分。應屬那含不屬斯陀。那含進斷上二界結。彼無礙道。應屬羅漢不屬那含。然彼進斷上結。無礙四果別分。悉屬下果。初地無礙何為不得判屬解行。乃令屬後。說初地斷。又若初地障初地斷者。彼無礙道。聞思修證四種心中何心所攝。若用證斷。便是證除。不名無礙。若用修斷。修為世間。為是出世。若是出世。地論宣說。聞思修等。但是智因。能生出世。而體不能滿出世間。云何得判以為出世。又地論言。不現三界心心數法分別修智。名為世間修道之智。云何出世既非出世。何得判之以屬初地。若是世間。便屬解行。何得宣說初地正斷。初障既非初地正斷。乃至最後微障亦然。此是一非。若言初地乃至佛地皆依無礙正斷諸障。是義不然。菩薩無礙。備如前破。若當佛地無礙斷者。便名佛智以為金剛。何故宣說十地終心為金剛乎。又大品雲。無礙道中名為菩薩。解脫道中。名之為佛。云何說言佛為無礙正斷無明。經中說言。無明住地菩薩斷者。彼說證除。何關無礙(此二門竟)。

次立正義障有總別。所言總者。凡夫我障以為一品。乃至障佛微細智障。各為一品。所言別者。直就凡夫我相障中。品別百千。乃至第十品別例然。唯第十一微細智障品定為一。不別為多。以窮終故。障相如是。若對總障以明斷處。初地家障解行地滿所修諸行。為無礙道。正斷彼結。故地持雲。諸見結者。解行時斷。彼文復言。解行住中行下忍時。五怖畏等諸過之相。增中忍時。中上忍時。下行上忍時。斷此過相入歡喜地。又彼復言。解行住中有軟中上方便展轉淨解脫故知。解行無礙正斷。初地心起解脫證除故。地持雲。五怖畏等一切過相。得歡喜時。悉無復有。彼文復言。歡喜住出障解脫無罪清淨。解脫種種煩惱上纏故知。初地累外證除。凡夫我障斷處如是。乃至最後微細智障。十地終心無礙正斷。佛地證除。然彼最初無礙道者。義說不定。若當分因以別。其果判屬解行。若當攝因以從果者。得言此道與彼初地為方便。故判屬初地。諸地無礙類皆同爾。若對別障以明斷者。就彼凡夫我相障中。品別無量。彼初品者。解行終心無礙正斷。初地始心解脫證除。第二品者。即前證邊。復有緣照對治心起。為無礙道。斷除彼結。無礙謝已。第二念中真證心證心現為解脫道。證除彼結。第三品者。即彼第二證心起時。復有緣照對治心生。為無礙道。治第三品。彼心謝已。第四念中真證心起。解脫證除。如是次第乃至十地治斷齊然。是故十地名為漸淨。不同佛地頓得清淨。然第十一微智障者。局唯一品。金剛心起無礙正斷。種智初起解脫證除。更無異品。故地持雲。如來住者。頓得清淨。不如餘住。漸次清淨正義如是(此三門竟)。

次難正義。若言初障。解行終心無礙斷者。何故地前不名見道。不名出世。不名歡喜。又若地前無礙永斷。何故仁王宣說地前以為伏忍。又若地前無礙永斷。何故經說初依菩薩具煩惱名為凡夫不名為聖。又若解行斷初障者。何故地論說諸見縛初地時滅。又若初障解行終心無礙斷者。彼小乘中障見諦惑。亦應以彼世第一法為無礙道正斷彼結。然小乘中。障見諦惑。要苦忍等見道心斷。大乘亦爾。何得異解(此四門竟)。

次解邪難以通正義。何故地前正斷見惑。而不得名為見道者。大乘法中見有二種。一者解見。緣觀諦理而斷煩惱。二者證見。緣觀心滅真照現前。若通論之。解行終心。緣觀諦理斷除見惑。亦得名見。故地持中。說諸見縛解行時斷。但大乘中。滅觀真見方是出世。出世分中。宣說見道。故解行中。雖能緣見。不與其名。如七地中修無功用而不得名無功用。何故不名為出世者。良以對彼滅觀真德為出世故。地前緣見三界心心數法為體。故非出世。何故不名為歡喜者。正與惑對未得出離。心無安泰故不名喜。如未來禪雖斷欲結以未出故無其喜支。此亦同爾。已能永斷。何故仁王說為伏忍。釋言。地前具有三義。一有斷義。謂於四住增上及中並麁無明漸次斷除。趣入歡喜。故地持中。說種性地二障清淨。解行住中斷諸過相。入歡喜地。二有伏義。於細四住及中無明。但能遮伏未能永斷故。仁王中說為伏忍。三有未斷未伏之義。於彼四住微細習氣及善煩惱並細無明。未能斷伏故。彼相續解脫經說。地前菩薩。煩惱亦行。善法亦行。是故不名上波羅蜜。彼仁王中。為別五忍。對後彰劣故。就伏邊說為伏忍。不可執此定言不斷。若以仁王說為伏忍。即令於中全無斷者。仁王亦說金剛已還皆名為伏。唯佛一人方能永斷。十地已還。悉應不斷。彼說為伏於中有斷。地前亦爾。何勞致疑。又若仁王。宣說地前名為伏忍。即使於中全無永斷。仁王宣說初二三地名為信忍。豈可於中唯信無證。彼說信處於中有證。彼說伏處何為無斷。何故經說。初依菩薩具煩惱性名凡夫者。地前菩薩。雖斷五住。無一住中遍漏盡之處。名具煩惱性。非全無斷。如小乘中。貪瞋癡慢見諦道中雖分除義。由斷不盡不與斷名。此亦如是。又復地前雖除六道分段生死。殘氣猶在於六道中。無漏盡處故名凡夫。非無聖德。論言。見縛初地斷者。彼說證除不關無礙。如說無明佛菩提斷。豈是無礙。此亦同爾。若以小乘類同大乘。是所不應。小乘望大有三不同。相類。所言三者。一小乘中見道已前全無無漏。大乘有之。小乘無故不斷煩惱。大乘有故能為無礙。正斷初障。二小乘中唯有一種緣照無漏。更無真證。是故所有斷結無漏。判屬出世大乘之中有二無漏。一是緣觀斷結無漏體是世間。二是滅觀無結無漏體是出世。以彼世間有緣治故。能為無礙。正斷見惑。滅觀真德體是出世。故說初地解脫證除。三小乘中智解微淺。以微淺故。未見未斷名為世間。有見有斷即名出世。大乘智深。有見有斷判為世間。息見息斷無見為見無斷為斷。方為出世。以此三別。是故大小不得相類。望彼初地。說治既然。乃至望佛說治齊爾。十障之義。略辨如是。

十四難義

十四難義。出涅槃經。彼大品經佛母品中。亦具分別。所言難者。執邪徵正。目之為難。亦可邪執礙於聖道。能與出世為留難。故名之為難。難別不同宣說十四。就十四中。常無常見。有其四種。邊無邊見。亦有四種。如去不如去。復有四種。身神一異有其二種。是故合有十四難也。常無常中四種見者。一神及世間二俱是常。二神及世間二俱無常。三神及世間亦常無常。四神及世間非常非無常。今先就神分別其相。後就世間。所言神者。謂諸凡夫顛倒憶想。橫計我人。名之為神。言神常者。有諸外道。說神是常。於中有二。一鈍二利。鈍根之者。為是神故。修持所行。未來受報。又為苦行令神得脫。利根之者。說神定常苦樂不變則無罪福。多起邪見。言無常者。有諸外道。說神無常。計無常故。為今世樂。多起放逸。所言亦常無常者。有諸外道。說神有二。一細二麁。細者是常。身死神在。麁者無常。身死神滅。如仙尼說。所言非常非無常者。有人見彼常與無常二俱有過。云何有過。若神是常。則無罪福苦樂等報。猶如虛空風雨不變。若神無常。便為苦樂之所變改。猶如牛皮風雨在中則便瀾壞。以是過故。說神非常亦非無常。雖復宣說非常無常。以我心故必說有神。就神如是。次就世間明常無常。言世間者論說有三。一眾生世間。二五陰世間。三國土世間。於此三中。隨人取別。亦有常等四種異見。言世常者。有人說。彼三種世間。自然而有。不從因起。名之為常。言無常者。有人宣說。一切世間終歸斷滅。更無後續。故曰無常。所言亦常亦無常者。有人說言。世間之中麁者。無常。微塵是常。是故名為亦常亦無常。所言非常非無常者。有人見彼常與無常二俱有過。是故宣說非常無常。此等四種。執定不捨。故名為邪。問曰。神者本來無法。於中妄取可名為邪。世間是有。設令取之。云何名邪。論自釋言。但破世間定執常等。不破世間。如人見蛇妄謂瓔珞。有明眼者語。言是蛇非是瓔珞。佛亦如是。破彼常等。不破世間。現見世間。無常生滅。云何定常。業報不失。云何說言定是無常。前二既非。寧有第三亦常無常。有為生滅業果不失。寧得定說非常無常。以是義故。常等四種。皆悉是邪(此一門竟)。

邊無邊中四種見者。一神及世間二俱有邊。二神及世間二俱無邊。三神及世間亦有邊無邊。四神及世間非有邊非無邊。今先就神分別四種。後就世間神有邊者。有人宣說。眾生神我猶如微塵。或如芥子麻麥黍豆。或如棗等寸燈尺蛇蛛母中縷。或有說言。小人神小。大人神大。或云。一等如是。一切名為有邊。神無邊者。有人說言。神遍虛空無處不有。身所至處能覺苦樂。若無身處則不能覺。覺雖不遍神實周普。言神有邊亦無邊者。有人說。神有麁有細。麁者作身。細者常身。作身有邊常身無邊。言非有邊非無邊者。有人見彼邊與無邊二俱有過。故說非邊非無邊也。雖復宣說非邊無邊。而不離神。就神如是。次就世間明邊無邊。於中先就眾生五陰明邊無邊。言有邊者。說有種種。有人以想分別思惟。眾生陰身。求其根本不得其始。便作是念。若無原始。亦無中後。無初中後便無世間。是故世間應當有始。以有始故。名為有邊。此是一論。復有宣說。八萬劫外冥性為始。始是其邊。此義云何。如僧佉經說。迦毘羅仙。得世俗禪。發宿命通。能知宿命。見過去世八萬劫事。過是已前。不復能見。便作是念。八萬劫外。不應無法。應有冥性。冥性微細。五情不知。從彼冥性。初生覺心。涅槃經中。名之為大。所謂最初中陰心識。從彼覺心生於我心。涅槃經中。名之為慢。從此我心生二種法。一色二心。就色法中。初從我心生五微塵。所謂色聲香味及觸。從彼五塵生於五大。所謂地水火風及空。從聲一塵生於空大。聲觸二塵生於風大。色聲觸塵生於火大。色聲觸味生於水大。從於色聲香味觸塵生於地大。地大從於多塵生故。最能生成一切萬物。次從五大生於五根。從火生眼從空生耳。從地生鼻。從水生舌。從風生身。復更生於五作業根。一手二腳三口聲四男根五女根。復有一種心平等根。所謂完心。諸大合成。故云平等。色法如是。就心法中有其三種。謂染麁黑。染者是貪。麁者是瞋。黑者是癡。如是次第從細生麁。後還從麁以至於細。如微塵中有其瓶瓫諸器之性故。從微塵出彼瓶等。瓶等壞時還作微塵。世性如是。此性是常。從來有之。是故說之為眾生邊。此是二論。復有人言。自然之性。是世間邊。貧賤富貴。皆是自然不由往因。此是三論。復有人說。微塵是其世間之邊。微塵是常。不可破壞。不可燒斫。以微細故。但由罪福。故有離合。罪福業集塵合成身。罪福業盡塵還離散。是故微塵是世間邊。此是四論。復有人說。自在天王。是世間邊。由彼出生一切人民。故說為邊。此是前邊。此是五論。復有人說。一切眾生。受苦樂盡自然至邊。譬如山頂轉於縷丸縷盡自止。止處是邊。此是後邊。此是六論。言無邊者。有人宣說。眾生五陰廣多無量。故曰無邊。復有宣說。眾生五陰前無原始。後無盡時。故曰無邊。問曰。此說與佛法同。何過之有。以其定執眾生相故。言亦有邊亦無邊者。有人宣說。眾生五陰前後有邊十方無邊。或有宣說。十方有邊前後無邊。言非有邊非無邊者。有人見彼有邊無邊皆悉有過。故說非有邊非無邊也。雖復宣說非有非無。以其定執眾生五陰。所以是過。次就國土明邊無邊者。言有邊者。有人宣說。微塵是其世間之邊。微塵聚集世間便成。微塵散故世間便壞。是故微塵是世間邊。此是一論。復有人說。自在天王是世界主。造作天地一切萬物。萬物滅時天還攝取。如是天主。是世間邊。此是二論。復有人說。自然之性是世間邊。國土世界自然而有。言無邊者。有人宣說。國土世間前後十方皆悉無邊。言亦有邊亦無邊者。有人宣說。國土世間前後有邊十方無邊。十方有邊前後無邊。或有宣說。上下有邊八方無邊。或有宣說。八方有邊上下無邊。言非有邊非無邊者。有人見彼有邊無邊二俱有過。便著非有非無邊也。以其定執所以是過。上來廣辨邊無邊等四見差別(此二門竟)。

次辨如去不如去等。於中有四。一者如去。二不如去。三亦如去亦不如去。四非不如去。言如去者。如從前世來生此間。去向後世亦復如是。故云如去。不如去者。有人說言。如從前世來生此間。死後斷滅不如前。去名不如去。言亦如去不如去者。有人說言。身之與神合以為人。如從前來。死後神去身不如去。言非如去非不如去者。有人見彼去與不去斯皆有過。故說非去及非不去。雖唯說不去及非不去。不能捨神(此三門竟)。

次辨身神一異之義。於中有二。一身與神一。二身與神異。所言一者。有人說言。身即是神。所以者何。分折此身。更別求神。不可得故。又受苦樂。皆是其身。是故得知身即是神。所言異者。有人說言。身與神異。身相麁現。神即微細。五情不得。散心凡夫不能得見。攝清淨禪定之人。乃能見之。故知。是異。若不異者。身死之時。神即隨滅。以其異故。身滅神在。十四難義。略之云爾。

十六神我義

十六神我。出大品經。神謂神主。我謂我人。神我不同。略說十六。名字是何。一名為我。二名眾生。三名壽者。四名命者。五名生者。六名養育。七名眾數。八名為人。九名作者。十使作者。十一起者。十二使起者。十三受者。十四使受者。十五知者。十六見者。此等皆是我之別名。初言我者。論自釋言。於五陰中。起我我所。故名為我。何者是我。何者我所。是義不定。若異五陰別計有我。則名五陰。以為我所。若取五陰。以為我人。於五陰中。隨取何陰。以之為我。即名為我。餘陰為所。言眾生者。計有我人依於五陰和合而生故名眾生。問曰。佛法亦說五陰集成眾生。與彼何異。釋言。佛法說生。假名無其體實。彼說有體。是故不同。所言壽者。計有我人命根成就住有分限故名壽者。所言命者。即如向說。我眾生壽等命根成就故名命者。所言生者。計有我人能起眾事如父母生子故名生者。言養育者。計有我人假藉衣食而得增長故名養育。言眾數者。從彼我人有陰界等眾法之數故名眾數。又取我人為陰界等諸法之數。如說諸陰以為我所。所言人者。諸有神主能行人法故名為人。所言作者。計有我人用手足等能作眾事故名作者。言使作者。計有我人能使役他名使作者。所言起者。計有我人能起罪福故名起者。言使起者。計有我人能使役他起罪福業。名使起者。所言受者。計有我人後身受報故名受者。言使受者。計有我人能令他人受苦樂果名使受者。所言見者。計有我人用眼見色故名見者。所言知者。計有我人用餘五情知餘五塵故名知者。問曰。神我局唯十六為更有乎。論自釋言。略說十六。廣則無量。十六神我。略之云爾。

六十二見義

六十二見。出長阿含梵動經中。彼經所說本劫本見有十八見。末劫末見有四十四。是故通合有六十二。言本劫者。過去時也。言本見者。於彼過去起常見也。言末劫者。未來時也。言末見者。於未來世。起斷見也。相狀如何。如彼經說。本劫見中常論有四。常無常論有四。邊無邊論有四。種種論有四。無因而有論有二。是故通合有十八見。常論四者。有人入定憶識過去二十劫事。便作是言。我入定意見過去世二十劫中成劫壞劫。其中眾生不增不減。常聚不散。故知是常。唯此為實。餘皆妄語。是為初見。或復有人。三昧定意憶識過去四十劫事。便作是言。我入定意見過去世四十劫中成劫壞劫。其中眾生。常聚不散。故知是常。唯此為實。餘皆妄語。是為二見。或復有人。三昧定意憶識過去八十劫事。便作是言。我以定意見過去世八十劫中成劫壞劫。其中眾生。常聚不散。故知是常。唯此為實。餘皆妄語。是為三見。或復有人。以捷疾智善能觀察。作是說言。我及世間皆悉是常。是為四見。問曰。此四攝常盡不。答言。不盡。今此且言見二十劫四十八十。以實論之。或有眾生。見於一切乃至八萬。今略不論(此一門竟)。

所言亦常亦無常者。如經中說。有諸沙門婆羅門等。起如是論。我及世間半常半無常。入四見中。齊見不過。何者四見。如此世界劫初成時。大梵已還空無眾生。彼光音天有一天子。光音天中福命將盡。生於初禪大梵天中。彼天生已。便於是處生愛著心。作是念言。願餘眾生。共我生此。時光音天有諸天子。福命將盡。生此天中。彼先生者。便作是念。我於此處。最尊最貴。為眾生父。自然而有。無造我者。我福是常。餘皆我作。我所化生。皆是無常。後生諸梵。亦生是心。是諸梵中。有命終者。來生人間。後修定意。憶識往事。便作是言。彼大梵王自然而有。無造作者。一向是常。後生諸梵。為他造作一向無常。是故世間亦常無常。此實餘虛。是為初見。第二見者。如向後生諸梵之中。或有戲咲放逸懈怠。以戲咲故身體疲極。便失定意。以失意故。命終下生。後修定意。憶識往事。便作是言。彼不戲者。常住彼天。永無遷變。彼是其常。我等戲故。致此無常。是故定知。我及世間亦常無常。是為二見。第三見者。如向後生諸梵眾中。或著相者。生欲染心。便失定意。以失意故。命終下生。後修定意。憶識往事。便作是念。彼梵眾中。不相著者。常住彼天。我等相著。致此無常。流轉生死。是故定知。我及世間。亦常無常。是為三見。第四見者。或有眾生。以捷疾智分別思量。我及世間亦常無常。此實餘虛。是為四見(此二門竟)。

邊無邊中四種見者。一有邊見。二無邊見。三亦有邊亦無邊見。四非有邊非無邊見。言有邊者。有人入定觀察世間。齊己所見生有邊想。便言。世間一向有邊。是為初見。言無邊者。有人入定觀察世間。生無邊想。便作是言。世間無邊。是為二見。言亦有邊亦無邊者。有人入定。觀察世間上下有邊四方無邊。四方有邊上下無邊。便言。世間亦有邊亦無邊。是為三見。言非有邊非無邊者。或復有人。以捷疾智觀察世間。為非有邊及無邊。便言。世間非邊無邊。此義如前十四難中具廣分別。是為四見(此三門竟)。

捷種種論中四種見者。有人念言。我於善惡業報之中。不知不見。若有聰明多智之人。來問我者。我不能答。羞愧於彼。以羞彼故。於其善惡業果之中。隨我意解。彼設問者當如是答。此事如是。此事是實。此事不實。此事是異。此事不異。此事非異非不異等。是為初論。或復有人。作如是見。我實不知。為有他世。為無他世。若有沙門婆羅門等。實有天眼及他心智能知遠事。彼來問我。我若答之。則為妄語。畏妄語故。即用彼人所知之者。以為歸依。彼設問者。取彼所見。當如是答。此事如是。此不如是。此事是異。此事不異。此事非異非不異等。是為二論。或復有人。作如是論。我實不知。何者是善。何者不善。我若宣說此法是善此法不善。則有所愛。若有所愛。則有所恚。若有愛恚。則有受生。畏受生故。用此非善非不善義。以為所歸。彼設問者。用此非善非惡答之。此事如是。此事是實。此事是異。此事不異。是為三論。此事異者。異於善惡。此不異者。與彼虛空相似不異。或復有人。愚癡闇鈍。一切法中。自無所知。他有問者。隨他言答。取他世人所立諸見。用以答之。此事如是。此不如是。此異不異。是為四論(此四門竟)。

無因見中二種見者。有人先生無想天中。後生人間。修習禪定。憶識往事。便言無因而有世間。是為初見。或復有人。以捷疾智分別觀察說言。世間無因而有。是為二見。上來十八。於本劫中起常見也(此本見竟)。

末劫末見四十四者。有想之論有十六見。無想論中有其八見。非有想非無想論亦有八見。斷滅論中有其七見。現在泥洹有其五見。是故通合有四十四。有想論中十六種者。以想對色。有其四句。對邊無邊。復有四句。對苦對樂亦有四句。多少相對復有四句。對色四者。我此終後有色有想。是為初見。無色有想是為二見。亦有色亦無色有想。是為三見。非有色非無色有想。是為四見。邊中四者。我此終後有邊有想。是為初見。無邊有想。是為二見。亦有邊亦無邊有想。是為三見。非有邊非無邊有想。是為四見。苦樂等中四種見者。我此終後有苦有想。是為初見。有樂有想。是為二見。有苦有樂有想。是為三見。非有苦非有樂有想。是為四見。多少四者。我此終後有其一想。是為初見。有若干想。是為二見。眾多非一。故名若干。有其小想。是為三見。緣境狹故。稱之為小。有無量想。是為四見。緣境寬故。說為無量(此一門竟)。

無想八者。對色有四。對邊無邊。復有四種。故有八也。對色四者。我此終後有色無想。是為初見。無色無想。是為二見。亦有色無色無想。是為三見。非有色非無色無想。是為四見。對邊四者。我此終後有邊無想。是為初見。無邊無想。是為二見。亦有邊亦無邊無想。是為三見。非有邊非無邊無想。是為四見。以無想故。不可說為苦樂等四。苦樂等四。在心法故。又無想。故不可說為一與若干小與無量(此二門竟)。

非有想非無想中八者。對色有四。對邊無邊。復有四種。故有八也。色中四者。我此終後有色非有想非無想。是為初見。無色非有想非無想。是為二見。亦有色亦無色非有想非無想。是為三見。非有色非無色非有想非無想。是為四見。邊中四者。我此終後。有邊非有想非無想。是為初見。無邊非有想非無想。是為二見。亦有邊亦無邊非有想非無想。是為三見。非有邊非無邊非有想非無想。是為四見。以其非有非無想故。不可說為苦樂等四。又以非想非無想故。不可說為一與若干小與無量。問曰。何故不說亦有亦無想乎。理實應有。若更說之。不異前二。所以不說。若說亦有不異初門。若說亦無不異第二。是故不論(此三門竟)。

斷滅七者。有人說言。我今此身四大六入。父母所生。乳餔所養。衣食所成。摩捫擁護。然是無常終歸斷滅。是為初見。復有人言。我今此身不得滅盡。至欲界天。斷滅無餘。是為二見。復有人言。欲界天身。不得滅盡。色界地身。諸根具足。彼報盡竟。斷滅無餘。是為三見。復有人言。色界地中。不得滅盡。空處報盡斷滅無餘。是為四見。復有人言。空處地中。不得滅盡。識處報盡。斷滅無餘。是為五見。復有人言。識處地中。不得斷滅。無處有盡斷滅無餘。是為六見。復有人言。無所有處不得滅盡。非想報盡斷滅無餘。是為七見(此四門竟)。

現在泥洹五種見者。有人說言。我今此身即是泥洹。所以者何。我於現在五欲。自恣受於快樂。是故此身即是泥洹。過是更無。是為初見。復有人言。此現在身。非是泥洹。更有泥洹。微妙第一。我獨知之。餘人不達。如我斷滅欲惡不善。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入初禪行。齊是名為現在泥洹。過是更無。是為二見。復有人言。更有泥洹。微妙第一。我獨知之。餘人不達。如我現在。滅離覺觀。內淨一心。無覺無觀。定生喜樂入二禪行。齊是名為現在泥洹。過是更無。是為三見。復有人言。更有泥洹。微妙第一。唯我獨知。餘人不達。如我除喜行捨。憶念安慧受樂入三禪行。齊是名為現在泥洹。過是更無。是為四見。復有人言。更有泥洹。第一微妙。唯我獨知。餘人不達。如我現在斷苦斷樂。先滅憂喜。不苦不樂捨念清淨。入第四禪。齊是名為現在泥洹。過是更無。是為五見。問曰。何故不說四空以為泥洹。理亦應說。略不論之。六十二見。辨之麁爾。

八萬四千煩惱義

八萬四千諸煩惱者。經但有數。不列其名。何由可識。當應翻彼八萬四千諸度法門即為八萬四千煩惱。其猶六弊翻對六度即為六弊。此亦如是。所對八萬四千度門。後當別論。煩惱門竟。

大乘義章卷第六

 

上篇:大乘義章

下篇:三論玄義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諸宗部目錄

【註音版】佛說療痔病經

佛說療痔病經...

佛說當來變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俱...

大寶積經之無量壽如來會

大寶積經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詔譯 無量壽如...

【註音版】佛說無量壽經

(印光大師校印本)...

金師子章雲間類解

金師子章雲間類解 晉水沙門淨源述 法非喻不顯。喻非法...

重訂西方公據

重訂西方公據卷上 知歸學人 彭際清 集 一起教大綱...

淨土論

淨土論序 帝京弘法寺釋迦才撰 夫淨土玄門。十方咸讚。...

阿彌陀佛百頌

普陀三聖禪院逸人述 昔徹悟禪師,以教義宗乘,作念佛...

金師子章雲間類解

金師子章雲間類解 晉水沙門淨源述 法非喻不顯。喻非法...

大方廣十輪經

大方廣十輪經卷第一 失譯人名今附北涼錄 序品第一 如...

重訂西方公據

重訂西方公據卷上 知歸學人 彭際清 集 一起教大綱...

【註音版】佛說八大菩薩經

佛說八大菩薩經...

佛五百弟子自說本起經

佛五百弟子自說本起經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 蓋阿耨達龍王...

佛說象頭精舍經

佛說象頭精舍經 隋天竺三藏毘尼多流支譯 如是我聞:...

佛說馬有八態譬人經

佛說馬有八態譬人經(出雜阿含別譯) 後漢西域三藏支曜...

淨土論

淨土論序 帝京弘法寺釋迦才撰 夫淨土玄門。十方咸讚。...

出曜經

出曜經序 《出曜經》者,婆須密舅法救菩薩之所譔也,...

【佛教詞典】荷澤寺

位於河南洛陽。唐代天寶 四年(745),神會(禪宗六祖...

【佛教詞典】三種墮決定位

【三種墮決定位】 p0203 顯揚八卷九頁云:墮於決定數者...

賭博的十則危害

原文: 一壞心地。 假手博弈,以攘人財,與盜賊何異?...

淡泊的人生是一種享受

有一位中國的MBA留學生,在紐約華爾街附近的一間餐館...

修悟兼顧蓮品上上

在通途教理當中,靠自力在這個濁惡的穢土修行,別說一...

大安法師:學佛後患病對佛法失去信心,要怎麼解決

問: 我有一兄長,在患精神分裂症之前修學過佛法,但...

認輸不是自甘消沉

認輸,就是正視現實,實事求是,不抱任何偏見地正確地...

妄念不生,自然健康長壽

離欲上人 古來,我佛度人,無非就是斷除妄念。自我披剃...

提前釋放出獄的比丘

想一想善導大師,在盛唐之際,最好的時候,他都有那麼...

安貧樂道,惟慧是業

現在我們的教育從幼兒園開始就讓你學知識技能,把人生...

聖嚴法師《人的三世因果觀》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此乃說...

十地為何稱為「法雲地」

由得總緣一切法智,含藏一切陀羅尼門、三摩地門,譬如...

不論居士有多大的成就,都應恭敬出家人

不論居士有多大的成就,做多大的善事,見到出家人,都...

惟賢長老《現代社會提倡藥師佛法契機契理》

一、念佛必須要與現實人生相結合 念佛如果不修福德智...

【視頻】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偈頌(香光佛教梵唄)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偈頌(香光佛教梵唄)

【視頻】《佛說父母恩難報經》演唱版

《佛說父母恩難報經》演唱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