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大乘義章卷第二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大乘義章卷第二

遠法師撰

義法聚中此卷有七門(三解脫門義亦名三空義 三有為義 三無為義 四空義 四優檀那義 四悉檀義 四真實義)。

三解脫門義八門分別(釋名一 辨性二 分別三 製定其名四 制立其數五 次第之義六 就地分別七 重空之義八)

第一釋名。三解脫門者。謂空無相及與無願。所言空者。就理彰名。理寂名空。言無相者。釋有兩義。一就理彰名。理絕眾相。故名無相。二就涅槃法相解釋。涅槃之法。捨離十相。故曰無相。言無願者。經中或復名為無作。亦名無起。釋有三義。一就理彰名。理中無有貪求願樂。故名無願。理中無有作用集起。是故亦名無作無起。二就生死法相以釋。生死之法。不可願求。故名無願。三就行以論。於生死中不生願求。故名無願。不作願求故名無作。不起願求。故曰無起。此三經論名解脫門。亦名三治。亦名三空。義或復說為三三昧門。三脫三昧經論同說。三治一門。如地論說。言三空者。如仁王說。言三脫者。對果名也。涅槃果德。絕縛名脫。空無相等。與脫為門。名解脫門。故龍樹言。行此三法。能得涅槃解脫果。故名解脫門。對治門者。對障名也。如地論說。三障對治。故名三治。言三空者。就理彰名。理如一味。隨詮以別。故有三種。三三昧者。就行名也。前三是數。後三胡語。言三昧者。此言正定。以心合法離於邪亂。故曰三昧。此等差別。故名為門。亦可通入趣入名門。名義如是。

第二辨性。三脫三治及與三空。以此法為體。三三昧者。以行為體。但就行中用慧為主。若論眷屬。是五陰性。心王是識。想數為想。受數為受。餘數為行。隨生無作。即是色陰。問曰。此三用慧為主。何故經中說為三昧。釋言。一切諸心心法。更相受名。如四念處。體實是慧而名為念。此亦如是。又龍樹言。此三智慧。若不住定則是狂慧。多墮邪疑。無所能為。以住定故能破煩惱。故從所依說為三昧。又三昧者。名為正定。一切禪定。若無此三退轉不定。不名三昧。由此三故。正定不退。就能為目。故名三昧。體性如是。

第三分相。隨法不同乃有三階。一三法相對。分別三門。二兩法相對。以別三門。三歷就一法。以別三門。言三法者。一是生死。二是涅槃。三第一義空。就彼生死說無願門。生死多過。不可願故。就彼涅槃說無相門。涅槃寂靜離十相。故就第一義宣說空門。次就二法以別三門。於中乃有三種差別。一生死涅槃二。法相對以說三門。生死虛無。名之為空。故涅槃雲。空者所謂一切生死。涅槃之法。離十相故。說為無相。遠離生死取捨願心。故名無願。故維摩雲。不願是菩提無貪著故。亦可生死體虛名空。相則鄙惡。不可願樂。名為無願。無相同前。二以生死對第一義。以說三門。就第一義。說空無相。就彼生死宣說無願。彼第一義體寂名空。妙離諸相故曰無相。生死叵樂。稱曰無願。三以涅槃對第一義。以說三門。就第一義說其空門。就彼涅槃。宣說無相及以無願。涅槃無相無願之義。不異前釋。次就一法以別三門。於中乃有三種差別。一唯就生死。二唯就涅槃。三唯就理。就生死中復有四種。一唯就外境以說三門。外境之中。有體相用。體空名空。相空之義。名為無相。用空之義。說為無作。無用可貪。亦云無願。二唯就心以別三門。內心有三。謂心想見。妄想之體。名之為心。依心起相。隨之分別。說以為想。依想執取。建立定性。說之為見。心體空故。名之為空。彼想空故。說為無想。彼見空故。說為無願。三境二心一。以說三門。經說生死。要唯三種。一名二相三者妄想。外境無體。但是名有。故說為名。事相差別說以為相。就其內心說為妄想。彼名體空。說為空門。事相無故。說為無相。妄想心寂。說為無願。四心二境一。以說三門。如地論說。障有三種。一者分別妄想之心。二者是相。謂依妄想起外境界。三者是願。依前諸相起取捨心。彼妄想空名曰空門。彼相空者。名無相門。取捨願空。說為無願。上來四門。合為第一。唯就生死以說三門。次就涅槃以說三門。涅槃之中。有體相用。性淨涅槃。以之為體。方便涅槃。以之為相。應作涅槃。以之為用。彼體寂者名曰空門。相寂之義。名為無相。作用寂者。名為無作。次就理法以說三門。如成實說。理體寂故。名之為空。是空理中。無諸相故說為無相。無願求心說為無願。又大智論亦同此說。故彼論言。摩訶衍中。三脫是一。以行因緣故說三門。觀諸法空說為空門。於此空中不取於相。是時空門。轉名無相。於無相中。更無所作。是時無相。轉名無作。以同體故。若人入空。終不起相。亦無所作。乃至入彼無作門中。亦知空義。不取於相。但隨人別觀入不同故立三門。

第四門中。且就生死涅槃空理。製定其名。餘類可知。言制名者。立名所依。言定名者。定其名相。先就三脫。製定其名。三解脫門。正用生死涅槃空理。以之為體。空解脫門制名定名。悉皆就體。無相門者。制名就體。說涅槃法。與彼解脫以為門。故若定其名。乃是體上遣相為目。無願門者。制名就體說生死法。與彼解脫以為門。故若定其名。乃是體上。從厭受稱。次就三治製定其名。義同三脫。正說生死涅槃及空為對治故。次就三空製定其名然三空者。以理為宗。於中空門制名定名。悉皆就體。無相門者。制名就詮。無相涅槃。是空詮故。若定其名乃是詮中遣相為目。無願門者。制名就詮。生死之法。是空詮故。若定其名。乃是詮中。從厭受稱。次就三三昧製定其名。然三三昧。行心為體。生死涅槃。第一義空。是其境界。言無願者。制名就體。彼三昧心。於生死中不生願樂。名曰無願。若定其名。乃是體上遣患為目。願求諸有。是其患故。無彼願求說為遣患。言無相者。制名就境。無相涅槃。是三昧境。就境立稱。故曰無相。若定其名。乃是境上遣相為目。言空門者。制名定名同皆就境。空理是其三昧境故。此等立名左右不同。各隨一義。

第五門中。製定其數。凡有五義。一隨法不同。如地持說。法有二種。一有二無。有為無為。名之為有。無我我所。名之為無。生死之法。名有為有。涅槃之法。名無為有。第一義空。名之為無。此三法也。於有為有。不願不隨。立無願門。於無為有。願樂攝受。立無相門。於此二中。非願非不願。於有不有見。以是見故建立空門。以見空故。不願涅槃。稱曰非願。不厭生死。名非不願。捨前二有。名不有見。二隨根不同。建立三門。根有三種。謂利鈍中。為鈍根者。說無願門。令怖畏故。為中根者。說無相門。令趣求故。為利根者。宣說空門。令證實故。三隨欲不同。如大智論說。欲有三種。一樂遠離。為說無願。二樂寂靜。為說無相。三者樂實。為說空門。四隨行不同。如涅槃說。行有三種。謂定慧捨。為起定行。宣說空門。令心住故。為起慧行。說無願門。令其觀察斷生死故。為起捨行。說無相門。令心依故。五對患不同。如大智論說。患有二種。一見二愛。為見行者。宣說空門。令其舍見。為愛行者。說無願門。令厭生死不願求。故見愛等者為說無相。宣說涅槃遠離色聲香味觸相。治彼愛行。離生住滅。治彼見行。離男女相。義有兩兼。三門治患差別非一。且論斯耳。

第六門中。明其次第。次第有三。一修入次第。先說無願令厭生死。次說無相令求涅槃。後說空門令其契證。二據終成本末次第。空是德本。菩薩先觀。故先明空。由見空故。不見生死可以貪求故。次第二宣說無願。由證空義不見生死。便與涅槃無相相應故。次第三宣說無相。三約所空體相用等。明其次第。先說空門。空諸法體。次說無相。空諸法相。後說無作。空諸法用。次第如是。

第七門中。就地分別。小乘法中。說之不定。有人宣說。三脫三昧。唯在四禪未來中間及三無色。以無漏故。復有說者言。三解脫一向無漏。備如向辨。三三昧者。通漏無漏。無漏三昧。如三解脫。有漏之者。在十一地。所謂欲界根本四禪未來中間及四空處。大乘法中。三脫三昧。通漏無漏。有漏之者。備如向說。在十一地。無漏之者。依於十地。所謂八禪未來中間。若復通論。亦依欲界。大乘宣說。欲界地中。有禪定故。攝地如是。

第八門中。義別有五(列名辨相一 漏無漏分別二 就人分別三 就界分別四 就地分別五)就初門中先列其名。名字是何。謂空空三昧。無相無相。無願無願。就初彰名。名重空三昧。亦得名為重無相重無願矣。相狀如何。依如毘曇。分彼四諦十六聖行。以為三門。苦下二行空與無我。判為空門。次有十行。說為無願。苦下有二。謂苦無常。集下有四。因集有緣。道下有四。道如跡乘。說此十種。為無願門。滅下四行。盡止妙出。為無相門。言重空者。羅漢先以無學等智。觀察空門。直名空定。然後以彼有漏等智。觀前空智亦空無我。名空空三昧。此觀智上空無我人。不空智體。重無願者。亦先以彼無學等智觀察苦等。直名無願。後觀此智亦是無常不可願求。擊彼聖道。名無願無願。問曰。何故不以苦擊。違聖道故。道非是苦。若觀為苦。即為顛倒。何故不以因集有緣擊彼聖道。論言因等相順聖道。不名為擊。何故不以道如跡乘擊彼聖道。釋言。若作道如等觀。是樂聖道。何名為擊。重無相者。先以無學等見之智。觀彼滅下盡止妙出。直名無相。後觀此智盡滅之處非數無為亦是寂止。擊彼聖道。名無相無相。何者智盡非數無為。云何擊乎。觀滅之智。應起不起。是其智盡非數無為。欲擊彼智。先觀煩惱不起之處數滅無為是其寂止。是寂止故。可願可樂。以此寂止可願樂故。所滅煩惱。是可厭惡。後觀此智不起之處非數無為亦是寂止。可願可樂。與數滅同。以智盡處同彼數滅可願樂故。所滅之智。與彼煩惱。同可厭惡。擊之如是。問曰。何故不以妙出擊彼聖道。偏用止行。釋言。非數非妙出故。何故不以滅行擊之。以此濫同無常滅故。若依成實。諸法性空。名為空門。於此空中。無相可取。名無相門。空中無其悕求願樂。名無願門。聖人以智觀五陰空。名空三昧。復觀此智亦是空。故名為空空。觀陰空中。無相可取。名無相三昧。復觀此智亦空無相。名無相無相。觀陰空中。無悕求願。名無願三昧。復觀此智亦空無願。名無願無願。大乘法中。三門多種。備如上辨。於中細論。或同毘曇。或似成實。若說生死涅槃空理。以為三門。相同毘曇。若就空理。義分三門。則同成實。淺深為異。重空之觀。多同成實。何故修此重空三昧。論言。如人以杖燒尸死尸既盡杖亦須焚。智亦如是。前用斷結。結患既亡。智亦須捨。故須修之(此一門竟)。

次就有漏無漏分別。依如毘曇。重空三昧。一向有漏。以其所觀非諦理故。成實無漏。故彼論言。重空無相無願三昧。重空名勝。云何有漏。大乘無漏。同成實說(此二門竟)。

次就人論。毘曇法中。重空三昧。唯是利根阿羅漢得。非是餘人。以彼學人有煩惱故。一向不得。鈍根羅漢。所得三昧不自在。故亦不能得。成實法中。一切羅漢及諸學人。皆悉得之。故成實言學人亦得。以證一切諸法滅故。大乘人中。種性已上一切皆得。若復通論。十信亦得(此三門竟)。

次就界論。界謂三界。依如毘曇。重空三昧。唯欲界起。非上二界。就欲界中。三天下人。能起此觀。由說起故。成實無文。理應遍通。大乘法中。菩薩自在。於三界中。隨身何處皆得修起(此四門竟)。

次就地論。依如毘曇。重空三昧。是有漏故。始從欲界乃至非想。一切地心。皆得修起。欲界唯緣未來禪中所有無漏。為重空觀。非想唯緣無所有處所有無漏。以相近故。成實法中。是無漏故。唯依初禪至無所有七依定中。而得修起。大乘所辨。一切地心。皆得修起。重空三昧。辨之麁爾。

三有為義兩門分別(釋名一 辨相二)

三有為者。所謂色心非色非心三聚法也。質礙名色。慮知曰心。不相應行違返前二。名非色心。此之三種。同名有為。為是集起造作之義。法有為作故名有為。是義云何。釋有六種。一者將因對果。以釋一切因緣皆能集果。能有所為。故名有為。二者據果對因。以釋有為果報皆為因生。有此因為故名有為。三就法外生住滅等。對法以釋。色等法邊。皆有同時別體四相。用此四相相色等法。由生相故。色等法生。乃至由有第四滅相。色等法滅。此之四相。能有所為故名有為。四就色等對彼法外四相。以釋色等諸法皆有生等四相所為。故名有為。五就法體前後四相。解釋有為。前後四相遷變曰為。色等諸法。體有此為。故名有為。六就同時同體四相。解釋有為。色等諸法性如幻化。幻有稱生。幻無名滅。幻立雲住。幻變曰異。此四同體。互相緣集。稱之曰為。色等諸法體有此為。故名有為。名義如是。

第二門中。辨其體相。先辨色法。次顯心法。後明非色非心之法。就色法中。兩門分別。一辨體相。二明假實。色之體相論釋不同。毘曇宣說。十一種色。為色法聚。何者十一。五根為五。五塵為十。通無作色。為十一也。清淨四大所造。眼耳鼻舌及身。是其五根。為外四大所造。色聲香味觸等。是其五塵。身口業中。善惡無作。是無作色。大智論等。亦同此說。成實宣說十四種色。為色法聚。何者十四。五根為五。五塵為十。加以四大。通前十四。五根如上。所言異者。毘曇法中。五根之體。是實法色。為四大造。與大別體。如人造畫畫與人別。成實法中。五根之體是假名色。四大所成。根外無大。如陰成人。人外無陰。根亦如是。五陰如上。所言異者。毘曇法中。大所造塵。與四大異。成實法中。色香味觸。能成四大。不為大造。唯一聲塵。從四大生。有斯異也。四塵所成地水火風。是四大也。問曰。毘曇說無作色。成實法中。何故不論。宗別不同。所說各異。毘曇法中。說無作業是色法。故色中說之。成實說為非色心。故色中不論。又問。成實別說四大。毘曇法中何故不立。亦是宗別。所說各異。異相如何。毘曇宣說。堅濕煖動四種實觸。以為四大。此之四大。觸塵中收。故不別說。成實所辨地水火風。攬四塵成。能成五根。根因塵果。根塵不攝。故須別論(此一門竟)。

次辨假實。毘曇法中。十一種色。皆是實法。毘曇多以性相中求故無假色。成實法中。五塵是實。根大是假。攬塵成大。大成根故。若對理論。一切皆假。同是因緣假名法故。

次辨心法。於中略以五門分別。一明心與數體之一異。二開合辨相。三明寬狹。四辨通局。五相應不同。言一異者。成實法中。心與數法一體義分。不說心外別有諸數。如說識陰以之為心。餘則名數。說受為心。餘還名數。如是一切。毘曇法中。心與數別。六識是心。餘想受等。說為心數。大乘法中。據末是別。窮本是一。是義云何。大乘法中。說識有三。一者真識。心與數一。二者妄識。是妄識中麁細六重。始從無明終至續識。此六重中。前之四重。心與數一。後之兩重。心與數別。以前四重心。與數一故。論中說為不相應染。後二別故。論中說為心相應染。馬鳴釋言。心與念異故曰相應。是義如後八識章中具廣分別。三者事識。一向同時。具有諸數。與毘曇同。心數一異。辨之麁爾(此一門竟)。

次辨開合。心法開合。廣略不定。或總為一。謂一心聚。或分為二。謂心與數。六識是心。想等是數。或分為四。謂受想行識。心王名識。想數名想。受數名受。餘數名行。或分為六。所謂六識。又依毘曇說。為四十七心數法。心王為一。數法之中。有四十六。何者是乎。通地有十。通彼心王。合為十一。通地十者。如彼論說。想欲觸慧念思解脫憶定及受。是說通地。於境取相名想。於緣欲受稱欲。令根塵識和合名觸。於緣決定名慧。記識不忘名念。於善惡等。思願造作名思。於緣作相。受彼相狀限量名解脫。若無解脫。常守一緣不能捨離。於緣發悟名憶。常緣不亂稱定。受違順中名受。此十遍與一切心俱。名通大地。善地有十。通前合為二十一也。何者是乎。如彼論說。諸根有慚愧信者猗不放逸不害精進捨。一切善心俱。言諸根者。所謂無貪無瞋善根以何義故。不說無癡。無癡是慧。與通地中慧數體同故。此不論。於他眾生及眾具等。離貪著心名無貪。於眾生數及非眾生。不懷瞋恚心名無瞋。於惡自厭名慚。於過羞他稱愧。於三寶等。淨心不疑名信。身心離惡稱猗。起善方便。離惡不作名不放逸。不逼迫他名為不害。斷惡集善。勤方便修名精進。內心平等。名之為捨。此十遍在一切善中。名善大地。不善地中。心法有二。謂無慚愧。通前合為二十三也。大煩惱中。具說有十。別唯有五。通前合為二十八也。何者是十。如彼論說。邪解.不正憶.不順智.失念.不信.懈怠.亂.無明.掉.放逸。是煩惱大地。顛倒解脫名邪解。邪受境界名不正憶。顛倒決定名不順智。邪記妄受名失念。於三寶等。邪疑不淨名不信。不斷惡修善。不勤方便名懈怠。境界所牽。散隨諸緣名為亂。於法不了名無明。躁動不息名為掉。離善方便名放逸。此十遍在諸煩惱中。名大煩惱地。問曰。睡亦遍諸煩惱。何故不名大煩惱地。論自釋言。睡順正受。能速發定。是故不說。別唯五者。所謂不信.懈怠.無明.掉.及放逸。此之五種。體別餘數。故今取之為四十七。餘五不別。故不說之。云何不別。言邪解者。與通地中解脫數同。不正憶者。與通地中憶數體同。不順智者。與通地中慧數體同。言失念者。與通地中念數體同。亂與通地定數體同。問曰。邪解不正憶等。與通地中心數法同。何勞復說為煩惱地。以此生惑功力等故。問曰。通中受想觸欲。何故不說為煩惱地。以不等故。大地不顯。故不說之。云何不等。想生見強。受及觸欲。生愛中強。故曰不等。又問。何故不說思數為煩惱地。思是一切眾行之主。故不偏說為煩惱地。又思亦是生愛中強。故不說之。問曰。若言受想觸等生惑不齊故不說為煩惱地者。慧生見強。何故說為煩惱地乎。釋言。見中更不論慧。是故不可說慧為強。慧不強故。說之為地。小煩惱地差別有十。通前合為三十八也。何者是乎。如彼論說。忿.恨.誑.慳.嫉.惱.諂.覆.憍.害。是說小地。如論釋言。於益不益應作不作非作返作。瞋相續生名為忿。樂事益他。苦不益他。益事應作。而故不作。不益他事。理不應作。而復故作。瞋氣續生說為忿。於可欲不可欲應作不作非作返作。忿相續生名為恨。樂事他欲。苦他不欲。可欲應作。而故不作。不可欲事。理不應作。而復故作。忿之殘結說為恨也。詐現承事名誑。悋惜財法稱慳。忌他名利伎能功德名嫉。怨會愛離思惟心熱名惱。覆藏自性曲順時宜稱諂。自陰過惡名覆。妨他自舉名高。欲逼迫他名害。此之十種。唯在意地。不通五識。局在修斷。不通見諦。別起不俱。故名小地。餘心數中。更有五數。通前合為四十三也。所謂覺觀睡眠及悔。麁思名覺。細思稱觀。一切煩惱。睡著境界名睡。身心昏昧。略緣境界名眠。追變名悔。十使之中。復有四數。通前合為四十七也。謂貪瞋慢疑。愛染名貪。忿怒曰瞋。凌他稱慢。猶預曰疑。五見是慧。與通地中慧數同故。廢而不論。癡使與彼大煩惱中無明數同。是以不說。此無明使。體雖與彼大煩惱中無明數同。義有左右。大煩惱中無明數者。遍通一切使纏垢中。無明使者。局在使門。不通纏垢。又大地中無明數者。唯是相應不通不共。通與一切煩惱俱故。無明使者。通攝相應及與不共。於中若有緣而不了。不與一切諸使俱者。是其不共。若非別緣。而與諸餘九使俱者。是其相應。毘曇如是。成實法中。心數不定。攝末從本。有三十七。隨末別論。則有無量。云何從本有三十七。如彼論說。通數有十。思.觸.念.欲.喜.信.勤.覺.觀.憶.前.四後一。與毘曇同。餘五別異。所言思者。如思品說。愛分願求名思。不同毘曇愛為煩惱思為通數觸者論言。三和名觸。彼以心識依根觸塵故。名為觸。不說心外別有觸數。理實觸義遍通四心。今就行心說為觸矣。念者論言。作發名念。作意起後。名為作發。欲者論言。心有所須名欲。喜者論言。心樂名喜。欲中增上說為喜也。毘曇無此。信者論言。必定名信。此通三性。毘曇唯善。不善中者。即名不信。勤者論言。心行發動。名之為勤。此通三性。入善法中。返名精進。毘曇唯善。言覺觀者。論釋多種。一隨定以說。麁思名覺。細思名觀。二隨慧以說。未知事中比知名覺。現知稱觀。三就亂心以說。散心數起名覺。散心微少稱觀憶者論言。知先所更名憶。以此十種處遍三界體通三性故名通數。善數有十。通前二十。所謂定.慧.無貪.瞋.癡.慚.愧.猗.捨.及不放逸。定者義釋有通有別。通而論之。遍在三性。淨定是善。垢定不善。報定無記。別唯在善。論主就別說為善數。慧者義釋亦有通別。通而論之。亦在三性。正智是善。邪智是不善。汎知世事。是其無記。別而論之。無漏之慧。說為慧數。有漏善慧。說之以為無癡善根。顛倒之慧。說為邪見。餘不善慧及無記慧。說為覺觀。論主就別說無漏慧。為慧數也。無貪.無瞋.慚.愧.猗.捨.及不放逸。與毘曇同。無廢善者。毘曇法中。體是慧數。更不別分。成實分取有漏善慧為無癡故。所以別說。以何義故不說解脫。彼宗之中。說慧為脫。更無別法。是以不論。不善之中數有十四。通前合為三十四也。何者十四。十使煩惱相從為六。五見之心。合為邪見。即以為一。貪瞋癡慢及與疑使。復以為五。通前六也。十纏之中。別數有五。謂無慚.愧.掉.悔.及覆。通前十一。以何義故不說慳纏。是貪分故。以何義故不說忿嫉。是瞋分故。以何義故不說睡眠。無明分故。問雲。覆纏應是貪分。何故別論。釋言。覆者不偏屬貪。或有眾生怖畏打縛割截等事。覆藏己過。或為財利。是義不定。所以別說六垢之中有諂及誑。通前十三。何故不說惱恨害等。是瞋分故。何不說高。以慢分故。問曰。諂誑應是貪分。何故別論。諂義不定。或貪故諂。或畏故諂。誑亦不定。或貪故誑。或瞋故誑。或畏故誑。以不偏在所以別論。加其放逸。通前十四。不善如是。無記有三。謂識想受。彼宗之中行前三心。唯無記故。以此通前。為三十七。據要如是。隨別以論。心法無量。如一貪心。隨別眾多。所謂惡欲.多欲.無厭.慳.著.現相.擊切.以利求利.羅波那等。如是非一。害他求利名惡欲。廣求多利稱多欲。更無多利名無厭。所有一切。不與他共名慳。纏愛不捨名著。以貪利故現欲得相。名現相。讚彼毀此。而取其利名擊切。說餘所得。以招此利。名以利求利。心貪其利。口悅人意。名羅波那。瞋中隨別。亦有無量。所謂瞋.恨.憎.嫉.忿.恚.惱.害.迷.悷.專執.不忍.暴急.不悅.不調。如是非一。無明隨別。亦有眾多。所謂闇.鈍.囂.騃.迷.妄.愚.拙.睡.眠.單致利等。緣而不了名闇。悟解不速稱鈍。損而不覺名囂。無心分別曰騃。翻此謂彼名迷。得而還失稱妄。不辨是非曰愚。所作不巧名拙。心重欲眠重名睡。攝心離覺名眠。憙睡之病名單致利。隨此等別故有無量。此等別數。論中雖不一一具論。義實有之。大乘法中。心法亦多。而經論中不辨定數。難以輒言。開合如是(此二門竟)。

次辨寬狹。依如毘曇。約就四義。以辨寬狹。一善。二惡。三穢污無記。四白淨無記。戒定慧等。名之為善。殺盜淫等。說之為惡。欲界地中身邊兩見。及上二界一切煩惱名穢污。亦名隱沒。報生威儀工巧變化名曰白淨。就彼四十七心法中。心王及與十通大地。覺觀及眠。統通四十四。最以為寬。依如毘曇。悔通善惡白淨無記。不通穢污。次以為狹。以何義故不通穢污。彼論說悔唯在欲界。是欲界故。上界一切穢污中無。又欲界中。緣事而起。不緣理生。以彼事中得失可知。是以生悔。理幽難覺。故不生悔。良以悔心不緣理。故欲界身見邊見中無。是故悔數一向不通穢污無記。毘婆沙說。悔唯有二。謂善不善。不通無記。以揵利故。大煩惱中。不信.懈怠.無明.掉.放逸。小煩惱中。諂.誑.及高。餘數中睡。十使之中。貪慢及疑。此之十二。唯在不善穢污無記。次以為狹。於中不信.懈怠.無明.睡.掉.放逸。此之六種。若與欲界身邊二見。及上二界煩惱俱者。是其穢污。餘是不善。諂.誑.及高.貪.慢.及疑。此之六種。在欲界者。斯名不善。在上二界。齊是穢污。小煩惱中。忿.恨.慳.嫉.惱.覆.及害。不善地中。無慚無愧。十使中瞋。此之十種。唯在不善。最以為狹。成實法中。唯說善惡無記三性。於彼論中。十種通數。統通三性。若復通論。定慧兩數。亦通三性。無貪.瞋.癡.慚.愧.猗.捨.及不放逸。一向是善。識想及受。一向無記。餘皆不善。寬狹如是(此三門竟)。

次辨通局。於中約就三界以說。依如毘曇。無慚.無愧.瞋.忿.恨.害.惱.嫉.慳.覆.及與眠數。此之十一。唯在欲界。覺觀諂誑。上極初禪。高極三禪。餘通三界。若依成實。就前三十七心法中。諂之與誑。局在欲色。欲界可知。色界云何。如梵天王。語諸梵眾言我令汝盡老死邊。即是其誑。手牽黑齒屏處求之。即是其諂。餘通三界。問曰。覺觀二禪滅之。云何得通。依如彼論。麁重覺觀。二禪中滅。細通三界。故彼論言。覺觀之心。遍通三界。以是心之麁細相故。三界之心。皆有麁細。麁皆名覺。細皆名觀。攝末從本。分判如是。若隨別論。惡欲.多欲.現相.擊切.以利求利.慳著.羅波那.忿.恨.惱.害.睡.眠.單致利等。並在欲界。諂誑嫉妬。通欲色界。如彼梵王。語諸梵眾。汝但住此。汝等不須至瞿曇所。懼佛勝己。即是嫉妬。餘通三界(此四門竟)。

次辨心法相應不同。毘曇法中。同時相應。同時之中。多少不定。若善心法。在其欲界及初禪者。二十三法。同時相應。十通大地。十善大地。覺觀心王。在中間禪。二十二法。同時相應。唯除一覺。餘皆如上。二禪已上。二十一法。同時相應。除覺去觀。餘皆如上。煩惱法中。分為六分。瞋.忿.惱.害.恨.覆.慳.嫉。合為一分。此八一向是不善故。二十二法。同時相應。十通大地。即以為十。大煩惱中。不信.懈怠.無明.掉.放逸。通前十五。無慚無愧。通前十七。覺觀與睡並及心王。通前合為二十一法。彼瞋忿等。隨何現起。即以為一。通前合為二十二也。貪疑慢高。為第二分。就此分中。在欲界者。是不善故。亦有二十二法相應。十通大地。五煩惱地。無慚.無愧.覺.觀.睡.心.為二十一。貪疑慢等。隨何現起。即以為一。通前合為二十二也。若在初禪。是無記故。除無慚愧。有餘二十心法相應。中間除覺。有餘十九。二禪已上。更除觀數有餘十八。不共無明。為第三分。在欲界者。是不善故。二十一法。同時相應。十通大地。即以為十。大煩惱中。除一無明。有餘四種。不信.懈怠.掉.及放逸。通前十四。無二無明同時並。故除彼無明。加無慚.愧.覺.觀.睡.心。通前二十。不共無明。即以為一。通前合為二十一也。在初禪中。除無慚愧。有餘十九。中間除覺有餘十八。二禪已上。更除一觀。有餘十七。邪見戒取及與見取。為第四分。在欲界者。是不善。故二十一法。同時相應。十通地中。除一慧數有餘九種。邪見二取體是慧數。無有二慧同時起。故除彼慧數。大煩惱中。有其不信.懈怠.無明.掉.及放逸。通前十四。無慚.無愧.覺.觀.睡.心。通前二十。邪見等中。隨何現起。即以為一。通前合為二十一也。在初禪者。除無慚愧。有餘十九。中間除覺。有餘十八。二禪已上。更除一觀。有餘十七。身邊兩見。為第五分。此之二種。若在欲界及初禪中。有十九法。同時相應。十通大地中。除其慧數。有餘九種。身邊兩見。體亦是慧。兩慧不並。是以除之。大煩惱五。通前十四。覺觀睡心。通前十八。身邊兩見。隨何現起。即以為一。通前十九。以此二見是無記故。除無慚愧。中間除覺。有餘十八。二禪已上。更除一觀。有餘十七。諂誑二纏。為第六分。在欲界者。是不善故。二十二法同時相應。十通大地。五煩惱地。無慚.無愧.覺.觀.睡.心。通前合為二十一法。此諂與誑。隨何現起。即以為一。通前合為二十二也。在初禪中。除無慚愧。有餘二十。中間除覺。有餘十九。二禪已上。無有諂誑。不須論之。煩惱如是。白淨無記。總為一分。若在欲界及初禪者。有十三法。同時相應。十通大地。覺觀心王。中間除覺。有餘十二。二禪已上。更除一觀。有餘十一。問曰。其餘諸心心法。何故不說。釋言。有以無慚無愧。與彼一切不善法俱。如餘一切不善法說。不信.懈怠.相應.無明.睡.掉.放逸。遍與一切諸煩惱俱。如餘一切諸煩惱說。十通大地。覺觀睡悔。遍通一切三性法中。如餘一切三性法說。是以不論。毘曇如是。成實法中。前後相應。從彼了別違順中容三種識。復生三種想。了順之識。生於釋想了違之識。生不釋相。了中之識。生中容想。當分相生。故曰相應。從彼三想。生三種受。釋相生樂。不釋生苦。中容生捨。從彼三受發生行心。行中有三。一善二惡三是無記。若生善心。苦受生厭。厭離生死。樂受生欣。欣樂善法。捨生信進念定慧等。若生不善。苦受生瞋及瞋流類忿恨惱等一切煩惱。樂受生貪及貪流類一切煩惱。捨生餘結及彼流類一切煩惱。若生無記。苦受心後求苦對治。如寒求煖熱求涼等。樂受心後。求諸樂具。如種殖等。捨受心後。生餘漫散無記行心。此等前後。當分相應。故曰相應。大乘法中。義有兩兼。同時相望。同時相應。異時相望。前後相應。同時相應。麁同毘曇。細者不同。毘曇別體。此同體故。異時相應。與成實同。問曰。前言同時相應。云何復得異時相應。釋言。心法體雖同時。隨義隱顯。非無先後差別之義。故得宣說前後相應。心法如是。

次辨非色非心之法。依如毘曇。宣說十四不相應行。以為非色非心法也。於中略以五門分別。一釋名辨相。二三性分別。三就有漏無漏分別。四就界分別。五明捨不同。就初門中。先釋其名。名字是何。一無想定。二無想報。三滅盡定。四眾生種類。五命根。六分夫性。七味。八名。九句。十生。十一住。十二異。十三滅。十四得。此之十四。體非質礙故名非色。又非情慮。稱曰非心。不同想等諸心數法與心相應。名不相應。有為集起。稱之為行。名字如是。次辨其相。無想定者。諸外道等。謂無想報。以為涅槃。為求彼報。修無想定。學滅心想。依第四禪。滅諸心法。心想滅已。得一有為非色心法。領補心處。名無想定。成實法中。不存此義。故彼論言。凡夫不能滅心心法。但心寂靜微細難覺。故云無想。非謂全無。今依毘曇。宣說無想。無想報者。依前定因。生四禪中廣果天處。初生有心。中間無心。逕五百劫。是心滅時。得一有為非色心法。領補心處。名無想報。命欲終時。心想還生。以彼因時前後有心中間無心。是故得報。還與因同。前後有心。中間無心。報欲盡時。心想還生。心想生故。見未來世受生中陰。便謗涅槃。作如是念。我本謂呼寶有涅槃。勤苦求之。今見未來。還有生處。定知一切無有涅槃。以是謗故死入地獄。以是過故。佛諸弟子。都無求者。此無想報。成實論中。說為心法。但無麁想。滅盡定者。謂諸聖人。患心勞慮。暫滅心識。得一有為非色心法。領補心處。名滅盡定。若依成實。是無為法。非不相應。此義廣釋。如滅盡章。眾生種類者。有一有為非色心法。能使眾生類類相似。是故名為眾生種類。成實法中。不存此義。言命根者。眾生身中。有一非色非心命法。能持色心。令不斷絕。名為命根。若依成實。說過去業以為命根。不立非色非心命法。凡夫性者。有為法中。有一非色非心之法。未斷已來。凡諸眾生。悉令使凡。此之凡性。成實不立。所言味者。是字法也。有為法中。有一非色非心字法。與聲相應方成語言。說之為字。以此字法。攝聲成語。令人愛味。故名為味。若依雜心子注中釋。外國噵字有其味音。故說為味。所言名者。有為法中。有一非色非心名法。能攝彼字。表詮諸法。說之為名。所言句者。有為法中。有一非色非心句法。拘攣名味。共相屬著。以成文誦。謂之為句。此名味等。成實法中。唯是聲性。色法所收法入所攝。不同毘曇。相狀如何。即彼音聲相續之中。屈曲高下長短之義。能成語言詮表之義。說為味等。雖是聲性。聲恆是實。味等是假。聲是聲入。味等法入。此云何別。當體為味。對法成詮。說之為名。若當一字詮表義成。字即是名。若一不成名。字方成。是即一字。唯是其味。而非是名。多字和合。方是其名。若彼多字。共名一法。名即是句。若當一字即成名者。多名聚集。方乃成句。成實如是。所言生住異滅法者。非是諸法始起之生。經停之住。衰變之異。盡壞之滅。蓋乃一切有為法邊。別有非色非心相法。能生諸法。乃至能滅。此之四相。體雖同時。用在先後。生相用時。能生諸法。乃至第四滅相用時。能滅諸法。所相之法。初生次住終異後滅。是毘曇家。苦集之理。能相生等。是事非理。何故如是。有為之法。無常為理。前後四相。遷流運變。是無常義。故說為理。同時四相。體非先後無常之義。故名為事。若依成實。但說諸法初生次住終異後滅。不說法外別有非色非心四相。地持亦爾。所言得者。有為法邊。有一非色非心得法。能得諸法。故名為得。此是十四不相應行。毘婆沙中。更有二種。一聖人性。有一非色非心聖法。能令一切出世之人皆得為聖。二者不得。有一非色非心之法。令所斷法不屬行人。故名不得。若通此二。便有十六不相應行(此一門竟)。

次就善惡無記三性。分別其相。如雜心說。十四行中。二善五三。餘悉無記。言二善者。謂無想定及滅盡定。言五三者。四相及得。皆通三性。若在善中。即名善。在不善中即名不善。無記亦然。問曰。此五在三性中。即隨彼法。名為善惡無記法者。此之五種。亦在色心二種法中。何不隨法說為色心。而名非色非心法乎。釋言。三聚通於三性。故隨所在。即名善惡無記之法。三聚相望。不得相通。是故雖在色心法中。而非色心。餘之七種。一向無記(此二門竟)。

次就有漏無漏之義。分別其相。依如毘曇。此十四中。四相及得。通漏無漏。在有漏邊。即名有漏。在無漏邊。即名無漏。餘皆有漏。若依成實。滅盡定者。亦是無漏(此三門竟)。

次就三界辨其通局。彼無想定及無想報。唯在色界。滅盡定者。唯在無色非想地中。若依成實。滅盡無為。不屬三界。名味句。在欲色界。不通無色。自餘八法。並通三界(此四門竟)。

次明其舍。無想定者。有二種捨。一退時捨。二生上時捨。滅盡定者。唯退時捨。無上可生故。無生捨。無想報眾生種類命根。此等皆悉隨世斷。故命終時捨。凡夫性者。有二種捨。一者凡夫生上時捨。二者聖人見道時捨。凡夫之人。捨而還得。舍下凡性。得上凡故。聖人一捨。不復更得。有斯異也。問曰。凡性有二對治。一者斷治。二者捨治。此二何別。釋言。斷彼凡夫性上煩惱繫縛。是斷對治。捨彼凡性。是捨對治。問曰。此二何者在先。釋言。不定差別有三。一者一向先斷後捨。謂諸凡夫趣上地時。先斷自地所有煩惱。然後上生。斷煩惱時。自地之中。凡夫性上所有繫縛。一切皆斷。雖斷繫縛。凡性猶在後。生上時凡性方捨。是故名為先斷後捨。二者一向先捨後斷。謂次第人。乃至超越斯陀含人。入見道時捨彼凡性。故曰先捨。雖復捨之令不屬己。而彼凡性猶成。在於過去未來。為彼三界修惑緣縛。後起修道斷彼惑時。彼凡性上繫縛方斷。故名後斷。三者先斷後捨。及先捨後斷。所謂超越阿那含人。先在凡時。或斷欲界所有煩惱。或斷初禪至無所有。後入聖道。入見道時。捨彼三界一切凡性。次起修道。斷彼三界修道煩惱。望彼凡時斷煩惱處。先斷後捨。望彼凡時未斷結處。先捨後斷。名味句等。於義不定。若論體性。念念中捨。剎那斷故。若論一向不行名捨。生無色時。方名為捨。無色一向。不依名字起言說故。問曰。初禪已滅語言。何故無色方名不行。釋言。初禪滅語言者。定體之中滅於語言。而初禪地。威儀心中。猶發語言。是故不名一向不行。問曰。初禪威儀心中。猶發語言。可不名捨。二禪已上。不復發語。何不名捨。釋言。彼處猶借初禪威儀之心起言說。故不得名捨。問曰。有漏生上舍下。何處得有下地之心借之起說。釋言。借者。二禪已上威儀之心。與初禪同。是故名借。非從彼來名為借也。四相及得。通漏無漏。有漏有三。一善二惡三者無記。善有二捨。一者退捨。退起下地諸煩惱時。捨彼上善。二者生捨。生上地時。舍下善故。不善之者。唯一斷捨。無記有二。一者穢污。謂欲界中身邊二見。及上二界一切煩惱。與此相應四相及得。唯一斷捨。二者白淨。所謂報生威儀工巧及與變化。此諸法中四相及得。捨之不定。與報俱者。唯命終捨。以報無記隨世斷故。若與威儀工巧俱者。捨之不定。不善修者。念念中捨剎那斷故。善修習者三世得。故生上時捨。變化俱者。退禪時捨。失其本故。生上時捨。有漏生上必失下。故有漏如是。無漏俱者。有三種捨。一者退捨。謂得無漏後還退失。二轉根捨。謂轉鈍根為利根時。捨彼鈍者。三得果捨。得聖果時。捨因無漏。若通究竟入涅槃時捨。有四種。毘曇如是。成實法中。唯說善惡無作之業及假名人。為非色心不相應行。自餘有為。皆是色心二法所攝。三有為義。略之云爾。

三無為義十門分別(釋名一 辨相二 得之分齊三 多少不同四 三性分別五 漏無漏分別六 有無分別七 常無常分別八 約對四無共相收攝九 約對四諦共相收攝十)

第一釋名。三無為者。一虛空無為。二數滅無為。三非數滅無為。言虛空者。當體立目。虛之與空。無之別稱。虛無形質。空無有礙。故曰虛空。言數滅者。義釋有四。一以慧數斷障。得滅名為數滅。故經說為智緣滅也。毘婆沙中。亦同此說。故彼文言。數者是慧。滅是慧果。依於慧數而得滅。故名為數滅。問曰。共念能斷煩惱。獨慧不堪。以何義故偏言慧滅。若依成實。獨慧能滅。毘曇大乘。慧數為主。故偏言之。此義簡餘施戒等滅。二以無礙解脫數滅。名為數滅。簡餘伏滅。三約四諦及修道等種數別滅。名為數滅。如毘婆沙說。故彼文言。苦忍智等所得之滅。別餘集等。名為數滅。四以煩惱品別而滅。名為數滅。如欲界結九品別滅。如是一切。數滅如是。非數滅者。翻前可知。此等何故名曰無為。義釋有二。一對法外四相以釋。色心等法。為彼法外四相所為。虛空等三。不同彼故。名曰無為。二對法體四相以釋。色心等法。一切皆有初生次住終異後滅。前後集起。稱之曰為虛空等三無彼為。故名曰無為。名義如是。

第二門中。辨其體相。虛空無為。論釋不同。依如毘曇。虛空有二。一者有為。二者無為。除去色像方為虛空。是其有為。本來常空。是其無為。有為虛空。彼此不通。為眼所行。無為虛空。體是法入。無礙週遍。為意所行。二中但取無為虛空。以為三中虛空無為。有為空者。是六大中。空大所攝。何者六大。所謂地水火風空識。成實大乘。並皆破彼有為虛空。但說一種無為虛空。但此虛空。有體有相。體則週遍。相則隨色彼此別異。故地論言。因彼色故種種差別。雖約色像彼此別異。而不可見。故經說為不可見相。問曰。世人皆見虛空。云何說為不可見乎。釋言。世人但見空中光明之色。想心於中知無異物。作虛空解。便謂見空而實不見。若空可見。即是色法。色則無常。涅槃廣破明空叵見(虛空如是)次辨數滅。於中曲有五門分別。一約對分別。二約有漏無漏分別。三約治分別。四約時分別。五約位分別。言約對者。對有三種。煩惱業苦。煩惱有二。一是染污五住性結。二不染污事中無知。染污盡虛。有是有非。永滅則是。伏滅則非。不染盡處。有是有非。為其無礙解脫滅者。是其數滅。如障通壅。不為無礙解脫滅者。則非數滅。如習五明所滅闇等。問曰。五明所滅之闇。為當一向定非數滅。亦有是者。大小不同。小乘法中。定非數滅。大乘法中。義有兩兼。直爾習學五明。滅者非是數滅。斷無明地。令彼滅者。是其數滅。何故如是。大乘宣說事中無知。依無明地以無漏慧。斷無明地。令彼無知永更不起。故是數滅。小乘不爾。故非數滅。又大乘中。隨無明地。無礙解脫二道滅故。是其數滅。小乘不爾。故非數滅。煩惱盡處。辨之麁爾。次論其業。依如毘曇。唯有煩惱相應業思。與彼煩惱相應斷者。是其數滅。自餘一切不善身口。及善無記。有是有非。斷其緣縛。名為數滅。不絕其體。故非數滅。問曰。有人斷煩惱。故令彼身口惡業不起。應是數滅。何故言非。釋言。毘曇性相中求。彼非親斷。故非數滅。問曰。若此非親斷故。非數滅者。入見道時。斷絕諸見。隨見所起貪瞋癡等。一切皆斷。應非數滅釋言。不類解有三義。一見與貪等。同是心法。同是煩惱。相生義親故。從根本判為數滅。身口二業。望彼不爾。故非數滅。二見與貪等。同是煩惱。互相緣縛。相縛義親故。從根本判為數滅。身口不爾。故非數滅。三見與貪等。同是煩惱。互相增長。相助義強故。從根本判為數滅。身口不爾。故非數滅。云何相助。由見起於貪瞋等結。由貪瞋等令見牢強。故曰相助。是義云何。見所起貪。貪著諸見。愛樂不捨。見所起瞋。防護諸見。聞毀則忿。見所起癡。不覺見過。堅住不捨。見所起慢。持見自高。不肯捨離。以如是義。令見牢強。違返聖諦。以違諦故。見諦滅之。故為數滅。身口不爾。故非數滅。問曰。若言染污思外一切業盡非數滅者。何故論言十七學思斷黑白業。釋言。彼雲。學思斷者。正斷煩惱相應業思。故是數滅。自餘一切。但斷業上所有緣縛。不斷業體。故非數滅。何者是其十七學思。如四業章具廣分別。問曰。論說身口二業皆修道斷。云何今言非數滅乎。此如前釋。但斷業上所有緣縛。不斷業體。毘曇如是。成實大乘。伏結止業。皆非數滅。滅盡結業。悉是數滅。彼宗辨義。務在通故。諸業如是。次辨苦報。依毘婆沙。一切報盡。有是數滅。有非數滅。斷潤生惑。並斷報上緣縛之義。名為數滅。由斷因故。令報不起並餘一切緣。差不受悉非數滅。有人宣說。羅漢現報盡滅之處。是其數滅無餘涅槃。是義不然。云何不然。羅漢現報酬因勢極。所以滅盡。不由道滅。云何說此以為數滅無餘涅槃。又彼現報起已滅者。是四相中無常之滅。種類不續。是非數滅。是中用何以為涅槃。問曰。若此非涅槃者。更複用何以為究竟無餘涅槃。釋言。彼宗二種涅槃。體性是一。隨其體時別得二名字。言體一者。煩惱業思數滅無處。是其涅槃。言隨時別得二名者。彼向涅槃身智未盡。望後猶有餘身智在約後別前。名為有餘。身智盡竟。望後更無餘身智在彼前涅槃轉名無餘。非謂報盡更得涅槃。有人復言。報盡之處。非是涅槃。無學聖人。斷彼報上緣縛之義。是其報盡無餘涅槃。此義不然。斷緣縛者。乃是斷除煩惱。所攝何開報盡。是義云何。斷煩惱時。具斷二縛。一斷相應縛。斷煩惱故。不後同時縛諸心法。二斷緣縛。斷煩惱故。不復緣中縛外境界。緣縛有二。一者緣縛苦集諦理。見道中斷。二者緣縛陰界入事。修道中斷。羅漢報身。是陰界入事相所攝。修道之中。但斷報上緣縛之義。不斷報體。云何將此以為報盡無餘涅槃。又復聖人。斷緣縛時。身報未盡。是人後時。或經十年。或經百歲。酬因極竟。報身方盡。云何將前緣縛無處。以為後時身盡涅槃。是大難解。又復煩惱。非直緣縛自己報身。亦縛他身及外境界山河地等。若斷緣縛自己報身。是其無餘涅槃攝者。斷他身縛。應是他人無餘涅槃。而彼非他無餘涅槃。此亦同彼。何得偏將緣縛自報盡滅之處。獨為無餘。以如是義定知。毘曇斷因報盡。皆非數滅。問曰。報盡非數滅者。何故論言一切果報皆修道斷。此斷報上緣縛之義及潤生惑。不斷報體。毘曇如是。成實法中。一切果報。但使無漏斷因報盡。皆是數滅。云何得知。如成實說。見道斷者。謂示相慢及彼所起諸餘法也。修斷法者。不示相慢及彼所起諸餘法也。示相我慢。是見諦惑。取立我相。而自高舉。名示相慢。三塗業果。是彼所起諸餘法也。不示相慢。是修道惑。不能推求。名不示相。闇昧心中。恃我陵物。名為我慢。人天業果。是彼所起諸餘法也。此等皆為見修所斷。故彼斷處。是其數滅。是數滅故。於彼宗中。因盡名為有餘涅槃。果亡名為無餘涅槃。此義如後涅槃章中具廣辨釋。問曰。羅漢現報盡處。是數滅不。釋言。不定。以邊際智促報盡者。是其數滅。餘死則非。成實如是。大乘法中。義同成實。除因報盡。悉是數滅。又大乘說。煩惱業苦。皆是妄想。可斷滅故。約對如是(此一門竟)。

次約有漏無漏分別。依如毘曇。有漏盡處。有是有非。為其無礙解脫滅者。是其數滅。不為無礙解脫滅者。非是數滅。無漏盡處。定非數滅。故彼論言。一切聖道。非數滅處。以何義故。非道果攝。論自釋言。為餘事故。斷諸煩惱。不為非數。故非道果。何者餘事。所謂數滅。成實法中。有漏盡處。有是有非。為無漏智所斷滅者。是其數滅。餘非數滅。無漏盡處。有是有非。道力滅者。是其數滅。餘非數滅。以無漏盡是數滅。故成實宣說。斷滅空心為滅諦矣。又彼宣說。空心二滅。一滅定暫滅。二無餘永滅。故知無漏亦有數滅。大乘所說。義同成實。故楞伽雲。妄想爾炎慧彼滅我涅槃。亦云。斷除三十七品所行。方得稱為畢竟涅槃(此二門竟)。

次約治論。治有二種。一有漏等智。二無漏聖智。依如毘曇。等智所斷。有是有非。若依八禪攀上斷下。及修道時所斷之壅。是其數滅增上忍時能令見惑永更不生。是非數滅。如是一切。後當廣辨。無漏所斷。亦有是非。所斷一切煩惱業思。是其數滅。不退之人在修道中。無礙道時令所斷惑永更不生。是非數滅退轉之人。在修道中。至後轉根。到不動時。令先所斷修道煩惱永更不生。亦非數滅。如是一切。此義如彼毘婆沙說。問曰。無漏轉根之時。所斷一切障根無知。是數滅不。釋言。非是。問曰。毘曇宣說。學人轉根之時。用一無礙一解脫道。以結未盡求盡求利勐。求利勐故。無學轉根。用九無礙九解脫道。以其結盡求利世貰。故此等既用無礙解脫斷障無知。何故所斷不名數滅。釋言。數滅滅相違法。非相違者。雖捨不滅。彼轉根時所捨無知。是無漏法。與後所得利根無漏。同類相生。是自分因相資之功。在於利中。為是不滅。又復鈍慧照境之功。治障之能。利中兼有。非全別異。故非數滅。如證果時捨向無漏不名數滅。此亦如之。問曰。人說。微細無明在於根中。說之以為障根無知。斷此無知。應名數滅。何故非乎。釋言。若有微細無明。在於根中說為障者。轉根之時。應捨無明不捨無漏。轉根之時。唯捨無漏。不言更有無明可捨。明知。此中無別無明。但鈍無漏。不同利知。名曰無知。以鈍妨利。說之為障。體是無漏。是故離之不名數滅。非數滅故。毘婆沙雲。非數滅多。滅漏無漏數滅是狹。唯滅有漏。問曰。轉根既非數滅。何用無礙解脫道乎。釋言。轉時必觀諦理。始觀之心。與鈍得俱。於彼諦境。未得深明。未得決了。說為無礙。終時方得於境決了。說為解脫。與斷結同。故約斷結說為無礙。說為解脫。而其所無非是數滅。毘曇如是。成實法中。有漏智斷。皆非數滅。有漏唯伏。不能斷故。無漏智斷。方名斷滅。大乘法中。須有分別。若說世俗八禪等智以為有漏。彼但伏結。非是數滅。無漏永斷。方是數滅。故地持雲。若以世俗滅諸煩惱。彼非究竟。非解脫果。涅槃亦云。先以定動。後以智拔。若得涅槃不捨世間。證空隨有。名為有漏亦能永滅。依實慧起故能永滅。彼何所滅。著有之見迷空之闇。空觀滅之。著空之執迷有無明。有智能滅。約治如是(此三門竟)。

次約時論。時謂三世。約此三時以辨數滅。依如毘曇。煩惱業思有其二種。一是正體。二成就。得治有二種。一無礙道。二解脫道。無礙能斷。解脫得滅。亦名證滅。先論其斷。義則不定。若斷前因令不生後。名之為斷。唯斷過去。道邊無惑。故不斷現。當惑未起。未能生後。故不斷當。若遮惑果令其不起。名之為斷。唯斷未來。現有惑得。故不斷現。過去已起。故不斷過。若攝因果。名之為斷。通斷過未。正遮後果。令其不生。名斷未來。後不生故。過去煩惱因義。不生成。名斷過去。於現在道邊。無惑生後。亦不起前。故不斷現。若斷現得。令不生後。名之為斷。則斷現在。及遮未來。唯斷得能。不斷得體。若斷現得。令其所得過未煩惱不來屬己。名之為斷。通斷三世。斷義如是。若論得滅。在於解脫。義亦不定。約對以論。唯滅過未煩惱因果。不滅現在。現無惑得可以息滅。故不滅現。若望滅體。唯得現滅不得過未。是義云何。過因後果正滅在今。隨而得之。故得現滅現所滅惑。過去未滅。故不得過。非當始滅。故不得當。若遮無惑果。令其不起。名之為滅。唯滅現未不滅過去。是義云何。解脫現時煩惱不生。名滅現在。其所滅惑後不續生。名滅未來。過去煩惱。起之已竟。非道所裁。故不滅過。與涅槃中斷善相似。故彼文言。滅有二種。一現在滅。二障未來。具此二滅名斷善根。斷惑亦爾。若令諸惑因義不成。名之為滅。通滅三世。是義云何。對治現前。令過去惑不能生後。名滅過因。現不起故。後惑不起。無惑生後。名滅現因。後惑不起。無惑生後。名滅來因。與涅槃中斷三世因名斷善根。其義相似。以通滅故。毘婆沙雲。數滅是多。通滅三世。非數滅少。唯滅未來。問曰。毘曇解脫無惑名得滅者。無礙道時。亦無煩惱。以何義故不名得滅。釋言。有以。無礙道時。於其自品所未斷惑。是未起無故不得滅。惑雖不行。其得在故。於其自品所斷煩惱。是不行無。非得斷無。故不得滅。若不退人。無礙道時。令所斷惑永更不生。是非數滅。非滅諦收。故不得滅。問曰。無礙令所斷惑永更不生。彼惑家得。何故不滅。無礙力微。不能滅故。問曰。無礙令所斷惑後更不生。非數滅者後更不生。便無所得。以何義故能得不滅。釋言。未來所得雖滅。過因仍在生後細惑。得隨彼因。故在不滅。煩惱斷滅。其義既然。業思同爾。毘曇如是。成實法中。但斷煩惱業苦之體。不說斷得。設言得者。彼名行人。成就彼法。名為得矣。斷滅煩惱。與毘曇同。斷業亦爾。生死苦報。或滅現在。令後不續。謂邊際智強抑令滅。或滅未來。由斷現因。令後不生。大乘法中。麁起結業。斷滅同前。若論同體自性無明。唯斷現在。令後不續。更無餘義。相狀如何。以同體智順真力故。能令即體自性無明更不生後。名之為斷。此性無明。滅在解脫。得之方法與上義同(此四門竟)。

次就位論。位別有五。一外凡位。小乘法中念處已前。二內凡位。小乘法中暖頂已上。大乘法中習種已上。三見道位。四修道位。五無學道。依如毘曇。義別有三。一者斷處。二者得處。三者成處。若論斷處。唯在外凡見道修道。外凡位中。依世俗禪。六行斷結。見諦位中。斷見諦惑。修道位中。斷修道惑。內凡位中。雖學觀諦。但伏現起不能永斷。為是不論。無學惑盡無可斷除。是以不論。問曰。無學修九無礙九解脫道。斷己所有障根無知。云何不斷。障根盡處。非數滅故。所以不說。若論得處。在於外凡見修無學。外凡見修。斷隨得。無學之位。於彼因中一切所斷。一時頓得。合為果體。內凡一位。全無所得。若論成處。五位皆成。外凡所斷。內凡亦成。見修無學。成之可知。成實法中。義別有二。一斷得處。二成就處。斷得處者。在於內凡見修二道。內凡位中。暖等四心。漸斷煩惱。故得數滅。聞思二慧。但能伏除。未能永盡。是故所得。非真數滅。故彼論言。從暖等來。漸斷煩惱。見滅乃盡。明知。聞思未能永滅。見修二位斷得可知。彼宗之中。世俗八禪。無斷結故。外凡一向無斷無得。無學無斷。義在可知。若論成就。內凡見修及與無學。皆悉成就。外凡不成。大乘法中。善趣已前悉名外凡。於彼外凡善趣位中。隨分之中斷麁。五位亦得其滅。故華嚴經說。賢首中得海印等塵數三昧。八相成佛明。於其中有斷有滅。內凡見修。有斷有滅。無學得滅而無可斷(數滅如是)次辨非數。於中曲有五門分別。一約煩惱業苦分別。二約有漏無漏分別。三約內外分別。四約五趣分別。五約三世分別。初約煩惱業苦分別。煩惱之中。除其無礙解脫對治餘緣力故。令不生者。是非數滅。業則不定。毘曇法中。染污業思。與煩惱同。自餘一切。皆非數滅。成實大乘。一切諸業等。皆同煩惱。苦報之中。依如毘曇。皆非數滅。成實大乘。與煩惱同(此一門竟)。

次約有漏無漏分別。有漏法中。除其無礙解脫對治餘緣力故。令不生者。是非數滅。無漏不定。依如毘曇。一切無漏。應起不起皆非數滅。成實法中。若以道力令無漏滅。是其數滅。如入滅定餘緣力故令不生者。是非數滅。大乘法中。緣觀無漏。證實除捨。是其數滅。餘非數滅(此二門竟)。

次約內外而為分別。非數無為。通滅內外一切諸法。外草木等。應起不起。是外法滅。眾生內法。應起不起。是內法滅(此三門竟)。

次約五趣而為分別。毘婆沙說。一切凡夫。於五趣中。所有五識。得非數滅。是義云何。隨身所在。餘一切處五塵境界所生五識。永不生故。此處五塵。餘處眾生。亦不得緣。故彼五識亦非數滅。問曰。意識何故不論。於一切處所有境界。彼此意識。得互相緣。非不生法。為是不說。於惡道分。已斷離者。得非數滅。何行能斷。論言。或有佈施持戒聞思修不淨觀安般念等。或有修慧修學暖等能斷惡道得非數滅。於中得滅前卻不定。若自在者。修前善根即斷惡道。得非數滅。利根不退名自在者。若鈍根者。至忍心時方始得滅。問曰。所斷三惡道分。為當一時得非數滅。為次第得。有人宣說。一時得之。評者不定。若修施戒聞思等善。能斷處得。所未斷處。則不得之。若修達分無漏善根。斷惡道者。於三惡道。一時頓得非數滅矣。人天二道。有能永斷。更不受者。得非數滅。其中前卻。後門更論。約趣如是(此四門竟)。

次約時論時謂三世。非數無為。但滅未來一切諸法。不滅過現一切法也。未來法中有其二種。一者生法。現雖未起。當來必生。二不生法。緣差易奪畢竟不生。當生之法。今雖未生。後必當起。非畢竟滅。是故不得名非數滅。不生之法。畢竟不起。是非數滅。過去之法。當時滅壞。是四相中無常之滅。非非數滅。滅謝已竟。亦非非數。何故如是。起已謝往。是過去有。性成在過非無為。故非非數滅。現在之法。起已未滅。非無為故非非數滅。是故非數。不滅過現。體相如是。

次第三門。明得分齊。虛空外無。非所得法。今廢不論。數非數滅。多約內說。是人所得。今偏辨之。於中曲二。一約煩惱明得分齊。二約報說。就煩惱中。初先正辨得之分齊。後論二滅得之先後。分齊如何。依毘婆沙。三界見惑。增上忍時。得非數滅。以增上忍次第無間入見諦道。所有見惑。無重起。故以實細論。上上利根。不出觀者。暖心已去。得非數滅。由不出觀趣入聖道不重起。故論中多。就極鈍者說。故言上忍得非數滅。忍中合有三十二重。最後一重。名曰增上。苦忍乃至道比緣心得其數滅。無礙正斷。說為能得。解脫道後。說為正得。問曰。無礙以何義故不能正得。惑得在故。問曰。見惑增上忍時。已非數滅。更有何在復須數滅。釋言。非數但滅當惑。令不重起。不滅前因。故須數滅。又非數滅。但滅惑體。令後不生。不滅其得。故須數滅。問曰。非數已滅惑體。得何所得而須更滅。得前惑因生後。未滅煩惱果故。問曰。向言解脫道後正得數滅。何者是後。如論中說。解脫為首。已後一切無礙解脫無漏心邊。皆有得生。得前無為。名為後矣。故毘婆沙說。無礙道當得數滅。指解脫後一切無漏。以為當耳。見惑如是。次論修惑。欲界修惑麁細九品。始從上上乃至下下。對治之道。有九方便九無礙道九解脫道。始從下下乃至上上。先就初品明得分齊。餘類可知。毘婆沙說。於聖人中。有不退法。不起觀者。方便道時。得非數滅。由不出觀。所斷煩惱。永不起故。無礙道時。正斷其得。當得數滅。解脫道後正得數滅。若不退人而起觀者。至無礙道得非數滅。數滅如前。若退法人。隨其起觀及不起觀。從方便道至無礙道。一切無有得非數滅。以退法人有重起義。為是不得。數滅如上。初品既然。餘品乃至非想煩惱斷得例爾。問曰。退人所斷煩惱。於何時中得非數滅。毘婆沙雲。信解脫人。轉為見到時。解脫人轉為不動。爾時得之。聖人身。在欲界斷結得滅。如是身。在色界及無色界。斷上煩惱莫問退人。不出觀者。方便道時。得非數滅。若出觀者。無礙道時。得非數滅。良以諸天無退轉。故數滅似前。無礙正斷。解脫道後得其數滅。分齊如是。次辨先後。毘婆沙中。四句辨之。或有煩惱。先得非數。後得數滅。如上所辨。見諦煩惱。增上忍時。得非數滅。苦忍已去。方得數滅。又修惑中。不退法人不出觀者。方便道時。得非數滅。無礙道後方得數滅。此是初句。或有煩惱。先得數滅。後得非數。如上所辨。有退法人所斷修惑。無礙解脫得數滅。已後轉根時。方得非數。此第二句。或有煩惱。數滅非數滅。一時而得。如上所辨。不退法人有出觀者。無礙道時。得非數滅。當得數滅。理實細求。先得非數。後得數滅。此前兩句。說為一門。又如論說。於彼欲界九品惑中。斷上上品。此惑相應染污五識。於所緣境。不復更緣。得非數滅。以道治故。亦得數滅。此亦一時。餘品同爾。乃至斷除下下品時。此惑相應染污五識。於所緣境。不復更緣。得非數滅。亦得數滅。此時欲界一切善法。及不隱沒無記之法。離緣縛故亦得數滅。斷初禪地上上惑時。彼惑相應染污三識。於所緣境。不復更緣得非數滅。為道所治。亦得數滅。乃至斷除下下惑時。此惑相應染污三識。於所緣境不復更緣。得非數滅。亦得數滅。此時初禪一切善法。及不隱沒無記之法。離緣縛故亦得數滅。二禪已上。五識身無。為是不說。此等皆名數非數滅一時而得。是第三句。或有煩惱。數非數滅。二俱不得。常行者是。此第四句。約對煩惱分齊如是(此一門竟)。

次約報論。五道之報。亦有數滅非數滅義。成實大乘。斷因離果。名為數滅。餘緣不受名非數滅。毘曇法中。斷因離果。皆非數滅。斷潤生惑。及離緣縛。名為數滅。分齊如何。三塗之報。依如成實。暖心已上。畢竟不受。得非數滅。故彼文言。世上正見者。往來百千世。終不墮惡道。彼名暖等為上正見。依毘婆沙。若言利根得自在者。暖心已去。得非數滅。若鈍根者。忍心已上。得非數滅。涅槃經云。三惡道報。住忍法時非數緣滅。從鈍言耳。此處定滅。故多言之。問曰。未來三惡道報。為當一時得非數滅。為當前後。此如前解。若修施戒聞思等善。排滅惡道。滅則先後。若修理觀而斷滅者。滅則一時。於忍心時。修習理觀。堅住不退。一切惡道。無重受義。故令未來無窮惡道頓非數滅。問曰。見惑於忍心中得非數滅。三惡道報。亦於忍中得非數滅。為同一時。為在先後。釋言。先後。是義云何。忍中於彼上下四諦。各十六行。合有三十二重觀行。初重觀時。三惡道報。頓非數滅。無重受故。最後一重。增上忍時。見斷煩惱。頓非數滅。無重起故。問曰。三塗是見惑果。以何義故。果在先滅。惑在後滅。釋言。見惑有其二種。一受生煩惱。潤生三塗。二障道煩惱。染污心起。妨礙聖道。受生過麁。初入忍時。已能不起。故令惡道悉非數滅。障道惑中。細者難離。未至上忍。容使暫起。是故不名得非數滅。增上忍後。次第無間趣入聖道。無重起義。爾時方得非數滅矣。數滅云何。依毘婆沙。苦忍已去得其數滅。此數滅者。斷彼閏生煩惱之得。令報不生。名為數滅又斷報上緣縛之義。亦名數滅。若斷潤生煩惱之得。名數滅者。四法忍心無礙正斷。四法智後得其數滅。若斷緣縛名數滅者。苦集諦下十一遍使。緣縛一切有漏之法。三塗苦報。為之緣縛。苦法忍集法忍。正斷彼得。令彼遍使不來屬己。未來無窮三惡道報。悉脫緣縛。苦集二種法智已後。正得數滅。惡道如是。次論人天。依毘婆沙。得聖之後。欲界人天。各七生分。應是須陀斯陀所受。除是已後。一切人天。未來生死。增上忍後。無重受義。悉非數滅。色無色界一切生處。各一生分。應是那含未來所受。除一生分。未來一切色無色生。增上忍後。無重受義。增上忍時。悉非數滅。欲界人天。各七生分。何處得滅。斷欲界結。有九方便九無礙道九解脫道。從須陀洹向斯陀時。莫問利鈍。有不出觀得斯陀者。於彼最初方便道時。前六生分得非數滅。以不出觀得斯陀果。於此六生無重受。故縱有退者。退果不死。亦無受義。若有出觀得斯陀者。未得已前。容有受身。是故乃至六方便來。一向未得非數緣滅。至第六品無礙道時。得前六生非數緣滅。此無礙後。定得斯陀。無重受。故從斯陀含向那含果。莫問利鈍。有不出觀得那含者。於彼第七方便道時。欲界人天第七生分。得非數滅。以不出觀得那含果。欲界生死。永不受故。縱使退果。不死亦不受之。若有出觀得那含者。未得已前。容使受身。要至第九無礙道時。方得非數。非數如是。數滅云何。若斷潤惑名為數滅。欲界未來無窮生死。九無礙道。分分正斷。九解脫道。得其數滅。不止七生。若斷緣縛。名為數滅。至第九品無礙道時。正斷緣縛。至第九品解脫道後。欲界未來一切生死。得其數滅。不唯七生。問曰。何故第九無礙獨斷緣縛。前八雖斷未得出離。為是不說。此處出離故論說之。欲界如是。聖人身。在欲界地中。斷初禪結。初禪受身。何處得滅。斷初禪結。亦有九品方便無礙及解脫道。若不退人。以不出觀盡初禪結。於彼最初方便道時。得彼初禪二種生處。各一生分非數緣滅。何者是其初禪二處。梵眾一處。梵輔大梵。共為一處。聖人於此無重生義。是故宣說各一生分。二生已後。增上忍時。已非數滅。是故不論以不出觀斷彼結盡。更不退轉受彼生。故若數出觀盡彼結者。以出觀故。未盡之間。容捨欲身生於彼天。是故乃至九方便來。不得彼生非數緣滅。至彼第九無礙道時。方得彼生非數緣滅。此無礙後。無捨欲身生彼天故。若是退人。隨其出觀及不出觀。斷彼結盡。乃至第九無礙解脫。不得彼生非數緣滅。以退法人雖斷結盡。或容退起生彼天故。非數如是。數滅云何。若斷潤惑名為數滅。彼九無礙。一一能斷初禪地中無窮生死。非止一二。九解脫後。得其數滅。非止滅於二處二生。若斷緣縛名為數滅。至彼第九無礙道時。正斷緣縛。從彼第九解脫已後。於初禪中無窮生死。盡得數滅。非止一二。前八無礙。雖斷緣縛。斷之未盡。未得出離。所以不說。以九品結共縛初禪一切生故。身在欲界。望初禪地得滅。既然。望二禪地至無所有。類皆同爾。同曰。退人於上所斷皆是不得非數滅者。何時得乎。謂信解脫轉為見到。爾時得之。若不轉根。至斷非想煩惱時得。問曰。聖人身。在欲地斷除欲過。縱有退者。於所斷處七生之分。得非數滅。以何義故。退法之人斷上結時。於彼生分。而不得於非數滅乎。釋言。欲結斷離之處。制立斯陀那含二果。果退暫爾。終不經生。故於彼生得非數滅。斷初禪結至無所有。無別得果。退得經生。非永不受。為是不得非數緣滅。問曰。聖人身。在欲界斷上生分。其義如是。身在初禪至無所有。斷上生分得滅如何。釋言。聖人生在上天。無退轉義。於彼上地。隨所斷處。所有生分。莫問退人及不退人。一切皆得非數緣滅。問曰。聖人身。在下地斷非想結。得滅云何釋言。聖人斷非想結。亦有九品方便無礙及解脫道。莫問退人及不退者。有不起觀斷彼結盡。於其最初方便道時。彼一生分得非數滅。並得退人。於初禪地至無所有。所未曾得非數緣滅。亦悉得之。以不出觀得無學果。一切處生。更不受故。若有出觀斷結盡。以出觀故。未盡之間。容使受身。是故乃至九方便來。不得彼生非數緣滅。至彼第九無礙道時。方得彼生非數緣滅。並得退人。於初禪地至無所有。所未曾得非數緣滅。亦悉得之。此無礙後。定得羅漢。一切處生不重受。故非數如是。數滅云何。若斷潤惑名為數滅。彼九無礙。分分能斷非想地中一切生分。非止一生。九解脫後。分分得彼非想地中一切生分數滅無為。非止其一。若斷緣縛。名為數滅。至第九品無礙道時。方斷非想地一切生上所有緣縛。第九解脫。得非想地一切生分數滅無為。非止一生。約報如是。是中亦應辨二無為得之先後。准上可知。分齊如是。

次第四門。明三無為多少不同。先論多少。虛空最多。無一切法。今此且就數非數滅。以辨多少。其義不定。有一種義。數滅是多。非數滅少。數滅通滅三世之法。故名為多。義如上辨。滅過去惑。不能為因。滅未來惑。不能為果。滅現在惑。不得因果。非數無為。唯滅未來不生之法。故名為少。有一種義。非數滅多。數滅是少。非數通滅漏無漏法。故名為多。數滅唯滅有漏之法。稱之為少。以斯驗求。無漏轉根。定非數滅。良以二滅互有多少。是故應作四句分別。如毘婆沙說。第一句者有法。唯為數滅所滅。而不為彼非數滅滅。謂過現在有漏之法。及未來世可生有漏。第二句者。有法。唯為非數滅滅。而不為彼數滅所滅。謂未來世無漏之法不生者是。第三句者有法。雙為二滅所滅。謂未來世有漏之法不生者是。第四句者有法。不為二滅所滅。謂過現在無漏之法。及未來世可生無漏。多少如是(此一門竟)。

次辨不同。依毘婆沙。以數非數二種之滅。對無常滅。而辨其異。異有十種。其一義者。約就有為無為辨異。數非數滅。是無為法。無常滅者。即法而辨。是有為法。依如毘婆闍婆提說。無常之滅。亦是無為。彼說法後無處為滅。故曰無為。評者不許。

第二約得解脫辨異。若法滅已得解脫得。是其數滅。若法滅已。而不得於解脫之得。是非數滅。若法散壞。亦不得於解脫之得。是無常滅。

第三約就縛脫辨異。若是解脫不系相者。是其數滅。有是解脫非不系相。是非數滅。未來染過。永更不生。通名解脫。有非解脫非不系相。是無常滅。此言不盡。理實無常。通脫非脫。無漏無常。是其解脫。有漏無常。是非解脫。系與不系。類亦同爾。

第四門中。約時分異。三世法中而得滅者。是其數滅。未來法中而得滅者。是非數滅。現起法中而得滅者。是無常滅。

第五約就三性辨異。數滅是善。彼得亦善。非數無記。得亦無記。無常滅者。通其三性。得亦如是。就善法說。即名為善。就惡法說。即名不善。無記亦爾。

第六約系不系辨異。數滅不系。無為法故。彼得是系及與不系。有為法故。得彼八禪等智所滅。名之為系。得無漏滅。名為不系。非數不系。非數無為法故。得唯是系。有漏法故。無常之滅。通系不系。得亦如之。就有漏說。名之為系。就無漏說。名為不系。

第七約就學等分異。數滅非學。亦非無學。數滅非心。是故非學。亦非無學。彼得是學。亦是無學。亦得名為非學非無學。得雖非心。從法說之。在因之得。從因說學。在果之得。從果得說無學。得彼等智數滅無為。名為非學非無學矣。非數緣滅。非學無學。得亦如是。無常之滅。是學無學及與非學非無學矣。得亦如是。就學因說。名之為學。就無學說。名為無學。就有漏說。名為非學非無學矣。

第八約就三斷分別。數滅不斷。無為法故。彼得不定。或修道斷。或是不斷。有漏等智數滅家得。是修道斷。斷其緣縛無漏聖智數滅家得。是其不斷。非數緣滅體是不斷。無為法故。彼得一向是修道斷。無常滅者。備具三種。見惑壞滅。是其見斷。修惑壞滅。是其修斷。無漏壞滅。是其不斷。得亦三種。准前可知。

第九約就道果分別。數滅無為是其道果。乃至等智數滅無為。為道印證。通為道果。彼得或道或是道果。或復非道亦非道果。無漏因中數滅家得。名之為道。果中之得。名為道果。有漏等智數滅家得。非道非果。非數緣滅非是道果。彼得非道亦非道果。無記法故。無常之滅。或是道或非道果。所謂向中無常滅也。與彼聖道為共有因。故通名道。或有是道亦是道果。果中無常。或有非道亦非道果。有漏無常。彼得亦爾。

第十門中。約諦辨異。數滅無為。是其滅諦。等智滅處。為道印證。通亦名滅。彼得是其苦集及道三諦所攝。有漏等智數滅家得。是苦集諦。聖滅家得。是其道諦。非數無為。非是滅諦。得苦集諦。無常之滅。是苦集道三諦所攝。得亦如是。多少不同。其義如是。

第五約就三性分別。性謂善惡無記法也。義別有五。一就體分別。數滅唯善。餘二無記。二對人分別。順益名善。違損稱惡。非損益者。說為無記。若從是義。數滅唯善。以順益故。虛空無為。一向無記。非損益故。非數無為。義合三性。三塗苦報非數滅者。有順益義。義說為善。未來樂果非數滅者。有違損義。義說為惡。餘非損益。義說無記。三對理分別。順理名善。違理名惡。非違順者。說為無記。若從是義。數滅唯善。以其離相順理成故。餘二無記也。非違順故。四對因分別。善因得者。名之為善。不善因得。名為不善。不為違順二種因得。名為無記。若從是義。數滅無為。一向是善。善因得故。虛空無為。一向無記。不為善惡二因得故。非數無為。義通三性。戒施等故。令惡不起。名之為善。邪見等故。令善不生。名之為惡。餘名無記。五對果分別。能生樂報。名之為善。生苦名惡。餘名無記。若從是義。三無為法。俱是無記。不作生因記得果故。

第六有漏無漏分別。釋有四義。一體是漏故。名為有漏。餘名無漏。若從是義。三無為法。悉是無漏。體非漏故。二斷漏得故。名為無漏。餘名有漏。若從是義。一切數滅。是其無漏。餘皆有漏。三為無漏智所證得。故名為無漏。餘皆有漏。若從是義。虛空非數。一向有漏。數滅不定。為無漏智斷障得者。一向無漏。為世俗智。斷障得中。有是有非。直爾等智。斷障得者。是其有漏。等智斷竟。為無漏智重印證者。判屬無漏。四為無漏智斷障得者。名為無漏。餘名有漏。據此以論。毘曇法中。數滅無為。有是有非。聖智斷得。是其無漏。等智斷得。是其有漏。非數滅中。有是有非。用無漏智。斷煩惱故。令餘業苦應起不起。是其無漏。餘非數滅。是其有漏虛空無為。一向有漏。成實大乘。數滅無為。一向無漏。餘二無為。一向有漏有漏。無漏具辨如是。

第七門中。有無分別。諸論不同。毘曇法中。三無為法。一向是有。何故如是。彼宗之中。無不生心。三無為法。為心所緣能生心。故明知。是有。問曰。若有何故經中說作無為。此言無者。無他有為。非無無為。以非無故。謗涅槃者。名為邪見。得大罪報。成實所說。三種無為。並是無法。如人無手。是中更復何所可有。又復經中說作無為。明知。是無。問曰。若無云何生心。釋言。彼宗緣於無法。得生心故。不妨是無。如人夢中所見境界悉是無法。故知。緣無亦得生心。又問。若無謗涅槃者。何故得罪。釋言。煩惱其實盡滅。謗言不盡。違於滅義。是故得罪。非由謗有所以得罪。有無兩競。備如成實涅槃中說。大乘法中。義說不定。就事以論。得言是無。故經說言。虛空無故不生不滅。餘二類然。以是無故。經名無為。望理而辨。此三乃是待對之法。無有別體。得言是有。故地持言。有為無為。名之為有。無我我所。名之為無。又地經說。虛空界集。無為界集。涅槃界集。若令無法。知何所集。良以大乘非定有。故破有定執。故涅槃言。我諸弟子。不解我意。唱言。如來說三無為一向定有。非定無。故破無定執。故涅槃言。我諸弟子。不解我意。唱言。如來說三無為一向定無。以斯准驗。有無之義。難以偏定。有無如是。

第八以常無常分別。小乘法中。說三無為一向定常。大乘法中。義別有五。一隨相分別。三無為法。俱皆是常。不生滅故。二望本以釋。虛空本有。一向是常。餘之二種。滅事方有。義說無常。非是終盡名為無常。三望終以論。數滅是常。餘二無常。數滅無為。證理而成。一得永寂故名為常。餘二情有。得理則捨故曰無常。故大集雲。虛空情有。離心則無。是故無常。虛空既然。非數同爾。問曰。得理若捨虛空。諸佛菩薩。為何所依。釋言。捨空依於真如。離真如外更無所依。故華嚴雲。普賢菩薩。依於如如不依佛國。虛空亦是。佛國所攝。四攝法從情。三俱無常。以從妄心有起盡故。問曰。經說。虛空無為不生不滅。今云何言從心起盡。釋言。有以。隨心現時不生滅。故名曰無為。以無為故不生不滅。以理論之。心外無空。但是心有。故得說空。隨心起盡。故馬鳴言。一切色法。本來是心。心外無色。亦無虛空。心外既無。寧不依心。以依心故。隨心起盡。虛空既爾。數非數滅理亦同然。云何有起。如人夢中見虛空界見諸法滅見煩惱盡。悉是心起。無為同爾。皆妄心起故。地經中說。虛空界集。無為界集。涅槃界集。云何有盡。如人夢中所見空等寤時悉捨。無為同爾。妄息皆捨。問曰。向言虛空非數情有法故。得理則捨。名為無常。數滅無為。證理而成。一得永寂。名之為常。今云何言數滅無為亦隨心盡。釋有兩義。一簡妄異真。數滅之中。有妄有真。緣治斷得。名之為妄。證實捨妄。說以為真。前言常者。是真數滅。此言盡者。是妄數滅。故地經言。如人夢中見身墮河。施大方便欲出此河。忽然便寤即離一切勇勐據事。夢中墮河。喻在煩惱。夢中出河。喻得涅槃。寤喻實證。夢中出沒。寤時悉捨。明知。妄滅得實。皆捨。二情實相望。隨義分別。據情望實。情外有實。得實捨情。以為數滅。是故數滅。一得永常。證實返望。由來無情。知何所斷為今數滅。故說非常。故地論言。自性常寂。非先有染後時離也。第五攝法就實分別。於中有二。一就實性。三無為法。非常無常。據實本無。知復說何為常無常。二就實用。三無為法。亦常無常。用隨心現。名為無常。無時不現故說為常。是義云何。如地經說。菩薩以十身作空。空作十身。或於自身一毛孔中。現虛空界。或復不現。是故得言虛空無常。菩薩常住虛空三昧。令一切法悉為空界。無時暫廢。故得言常。如龍樹說。菩薩或入滅盡三昧。令三世法悉皆滅盡。或時入彼不滅三昧。令三世法皆悉不滅。如夢所見。故得言非數無常。入滅三昧。無時不滅。是故得言非數是常。菩薩有時。現斷煩惱。有時現行。是故得言數滅無常。菩薩住彼寂靜三昧。畢竟永寂諸煩惱等。是故得言數滅是常。常無常義。具辨如是。

第九門中。約對四無。共相收攝。言四無者。如涅槃說。一已有無。二未有無。三者互無。四畢竟無。起已謝往現。今無法名已有無。當法未起。名未有無。牛中無馬。馬中無牛。如是一切。名為互無。如龜無毛兔無角等。如是一切。名畢竟無。四無如是。攝相云何。於中略以兩門分別。一就四辨三。二就三辨四。就初門中。先就已有辨三無為。宗別不同。依如毘曇。已有之無。非三無為。何故如是。過去之法。當時滅壞。是四相中無常之滅。故非無為。謝往已竟往成在過。是過去有。復非無為。彼過去法。現無集用。是其有為虛空所攝。故非無為。問曰。毘曇說有現得得過去世煩惱染業。斷現得故。令過去世煩惱與業不屬行人。此之數滅。是已有無。云何說言已有之無無為不攝。釋言。彼宗雖復宣說斷現得故令過去世煩惱染業不屬行人。而過去世煩惱與業。有體常在故非無為。問曰。毘曇說斷現得。如是現得。被斷滅已名為數滅。此之數滅。是已有無。今云何言已有之無非三無為。釋言。彼說斷現得者。但令現得不能生後。不斷得體故。彼得體雖被斷已謝滅過去。而非數滅。成實法中。過去之法。當時滅壞。是無常滅。與毘曇同。謝滅已竟。今望全無。此之無處。是虛空攝。彼宗宣說過去未來二世無故。問曰。已無何故不名非數滅攝。釋雲。非數但滅未來未起法故。此云何知。毘曇非數。但滅未起。成實不非。明知。共用。問曰。何故已有之無不名數滅。一切聖道。但遮未來。已起之法。不可斷故。問曰。現解斷過去因。遮未來果。名為斷滅。今云何言但遮未來不斷過去。此如上釋。過因已滅。現無可斷。但遮未來令不起時。使彼過因牽義不成。名斷過因。理實現無過因可斷。大乘法中。與成實同。問曰。大乘斷同體惑。同體之惑。與智俱現。被斷謝往。即是數滅。如是數滅。是已有無。何說言與成實同已有之無皆非數滅。釋言。大乘斷同體者。但斷此惑生後之義。不斷惑體。故此自體無明盡處。亦非數滅。問曰。何故不斷惑體。惑體無常。自然滅壞。不假斷故(此已有竟)。

次就未有辨三無為。宗別不同。毘曇法中。分別有三。一者未來當起之法。現今未起。雖復未起。性有在當。此未來有。非無為攝。二者未來應起之法。以有現在見修二道。令彼永滅。是數滅攝。三者未來應起之法。餘緣力故。令其不起。是非數滅。成實法中。未有之無。三無為攝。一者當起而令未起。即此無法。是虛空攝。二者當起以道力故令其不起。是數滅攝。三者當起餘緣力故令其不起。是非數滅。大乘法中。未有之無。相同成實(此未有竟)。

次就互無辨三無為。宗別不同。毘曇法中。有為之上互無他法。從其說處。有為所攝。三無為上互無他法。亦從說處。三無為攝。成實法中。有為之上互無他法。是虛空攝。以彼有為不攝無故。三無為上互無他法。義則不定。若虛空中。互無他法。是虛空攝。數滅之上互無他法。義有兩兼。一望所滅諸煩惱等。以說互無。是數滅攝。正說彼無為數滅。故二望餘法以辨互無。是虛空攝。不無彼法為數滅故。非數滅上互無他法。義亦兩兼。一望所滅以辨互無。非數滅攝。正無彼法為非數滅故。二望餘法以辨互無。是虛空攝。不無彼法為非數滅故。問曰。何故有上無他非有為攝。空中無他。即虛空攝。釋言。有上辨互無者。附有說無。不用彼無以為有故。有法不攝。空中無他。正說此無為虛空。故虛空所攝問曰。何故空中無他令攝虛空。餘無為中。互無他法。或是數滅非數滅攝。或虛空攝。釋言。虛空是其寬故。空中無他。全虛空攝。餘無為中。除其所滅互無他法。亦虛空攝。餘二狹故。唯望所滅以說互無。是其數滅非數滅攝。大乘法中。若就有為虛空無為非數無為。以辨互無。與成實同。若就數滅以辨互無。麁同成實。窮實別異。所言異者。大乘法中。說一切法但是心有。如夢所見。心生法生。心滅法滅。得涅槃時。妄心息故。隨心所見。一切法滅。故數滅中。互無他法。皆是數滅。問曰。若使得涅槃時諸法皆滅。便無眾生。佛何所化。釋言。據凡以望諸佛。噵佛化生。就佛論佛。無佛異生。無生異佛。無佛異生。則無能化。無生異佛。亦無所化。故經說言。平等法界。佛不度生。眾生分別說佛度生(此互無竟)。

次就畢竟辨三無為。宗別不同。若依毘曇。龜無毛等。就事說無。即彼事攝。彼宗緣無。不生心故。三無為中。畢竟無其生住異滅色心等法。還即是彼三無為攝。問曰。就彼三無為中。無生住等。應是互無。今云何言是畢竟無。釋言。有義。若望其餘有為法中生住滅等。以說其無。是互無攝。若說虛空數非數滅體無生等。是畢竟無。如兔無於牛羊等角。是其互無。兔自無角。是畢竟無。若就諦理。宣說畢竟。無我人等。諦理所攝。成實所說。龜無毛等事上無事。是虛空攝。三無為法自體。畢竟無生住等。還即是彼三無為攝。一切法中。畢竟無性。第一義攝。第一義中。畢竟無於一切諸相。當知。亦是第一義攝。大乘法中。若就世事虛空非數。說畢竟無。與成實同。若就數滅說畢竟無。亦數滅攝。於中分別。麁同小乘。細則不同。不同云何。小乘未能見一切法畢竟寂滅以成涅槃。故涅槃中。但無自體生住滅等。不能畢竟無一切相。大乘法中。見一切法畢竟寂滅以成涅槃。故涅槃中。畢竟無於一切世相。故涅槃雲。世法涅槃。終不相對。得涅槃時。涅槃之外。無有世法對涅槃。故數滅如是。一切法中。畢竟無性。畢竟無相。第一義攝。上來至此。歷就四無辨三無為(此一門竟)。

次就三無以辨四無。先就虛空以辨四無。宗別不同。毘曇法中。虛空無為。二無所攝。一者互無。二畢竟無。空中無餘色心等事。是其互無。空體畢竟無生住滅。是畢竟無。已有未有。此之二無。虛空不攝。備如前釋。成實大乘。所說虛空。皆具四無。義如上辨。次就數滅以辨四無。數滅之中。具攝三無。所謂未有互無畢竟。當來世中。染法不起。是未有無。無餘世事。是其互無。是數滅法自體畢竟無生住滅。是畢竟無。已起之法。噵不能滅故已有無數滅不收非數無為亦具三無。與數滅同。但藉餘緣。不依見修二道對治。以為異耳。

第十約就四諦分別。苦集滅道。是其四諦。若依毘曇。數滅無為體性不定。或滅諦攝。或復不攝。差別有四。一者聖人聖智斷結。所得數滅。一向滅諦。二者聖人等智斷結。與彼無漏同。治修故。所得數滅。亦是滅諦。三者凡夫等智斷結。得其數滅。後入聖道。重為聖智。所印證故。亦是滅諦。云何印證。有人先在外凡夫時。用世俗智斷欲界結。或盡六品。或盡九品。後入見道。至第十六道比智時。無漏得生。得彼凡時所得無為。名為印證。若在凡時。斷六品者。至道比智。不證第一須陀洹果。超證第二斯陀含果。先在凡時斷九品者。至道比智。不證須陀及斯陀果。超證第三阿那含果。何故唯說斷欲界結或六或九聖智所印。不說餘品。斷欲界結六品九品。應證果處故為聖印。餘非果處。是以不印。問曰。聖智為緣故印為當不緣。釋言。不緣。云何得知。道比智心。緣上界道。而印欲界煩惱無處。故知不緣。此第三竟。四者凡時等智斷結。雖得數滅。不入聖道。不為聖智所印證故。非是滅諦。數滅無為。體性如是。若作境界。與苦集道三諦為境。證涅槃者。聞有涅槃則生苦惱。故為苦境。邪見等緣故為集境。聖智緣故。能為道境。虛空非數。體非四諦。若作境緣。唯與苦集二諦為境。非滅道境滅非緣智。故非滅境道諦不緣無記無為。故非道境。成實大乘數滅無為。一向是其滅諦正體。若作境界與毘曇同。虛空非數。體非四諦。能與苦集滅道諦為境。樂有之者。緣無致惱。故為苦境。緣起諸見貪瞋癡等故為集境緣之無性。破以入實。故為道境。三無為義之辨麁爾。

四空義兩門分別(辨相一 攝相二)

四空之義。出大品經。所言空者。理之別目。理絕眾相。故名為空。空隨義別。難以具陳。今據一門且論四種。四名是何。一法相空。二無法空。三自法空。四他法空。四中前二。遣法有無。後之兩種。破情顯理。成初二門。法相空者。破法有相。一切世諦有為無為。通名法相。此之法相。無法為法。法即非法。故名為空。其猶世間陽炎之水無水為水。水即無水。諸法像此。故龍樹言。一切法中。自相匹得。名法相空。問曰。世諦之無為空。應是第二無法相空。今云何言是法相空。釋言。世諦之無為者。對彼理無亦是其有。是故此空名法相空。故地持雲。有為無為。名之為有。無我我所。名為無有。問曰。無為應名為無。云何稱有。以此事無相有彼此。故名為有。無法空者。破法無相。諸法理空。名為無法。無法體狀。名無法相。此無法相。破有故立。無別自性。故名為空。是以經言。無為法相。不可得故。名無法相空。問曰。如來常以無生無住無滅。說無為法。今云何言無法相空。龍樹釋言。對破生故。宣說無生。對破住故。宣說無住。對破滅故。宣說無滅。此等皆從生住滅邊。得其名字。無別自性故名為空。又說。因緣非無之法。以之為無。良以非無以為無故。無即非無。故名為空。自法空者。明前二空法性自寂。不由智慧強觀令空。名自法空。於中所空。有其二種。一世間性。謂地堅性水濕性等。二聖人性。謂如法性實際法等。此二法性。同皆是空。名自法空。世間性空。猶是向前。法相之空聖人性。空猶是向前。無法相空。既是前空。何勞重說。良以世人謂前二空由觀故空。非法自空。為破彼見故復說之。他法空者。或有眾生。謂如法性實際之外更有餘法。名之為他。今為破彼。明如等外更無他法。名他法空(此一門竟)。

次辨攝相。彼十八空。此四空中。何相所攝。經論無文。准義相攝。麁亦可知。相狀如何。法相空中。攝十一空。所謂內空.外空.內外空.大空.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無始空.散空.諸法空.有法空。以此十一齊空世法。是故攝入法相空中。問曰。第六無為空者。應是第二無法相空。何故攝入法相空中。釋言。此空但空世諦無為之法。不是理無。是故攝入法相空中。無法相空。別攝三空。所謂空空。第一義空。及無法空。以此三種齊空理無。是故攝入無法空中。自法空中。唯攝性空。彼性空者。明其諸法體性自空不由觀力。故名性空。此義與彼自法空同。是故攝入自法空中。此前十五。分相別攝。餘三共攝。彼法相空。無法相空。共攝二空。所謂相空。無法有法空。相空之中。明其自相及同相空。自相空者。明色等空。判屬第一法相空中。同相空中。有其二種。一明世諦苦無常等同相空寂。是空攝入法相空中。二明真諦同相理空。是空攝入無法相空。就彼無法有法空中。有法空者。是法相空。無法空者。攝入第二無法相空。彼法相空。及他法空。共攝一種不可得空。若說有法自相叵得。判屬第一法相空中。若說真如法性等外。邪見所立微塵世性。皆不可得。攝入第四他法空中。攝相如是。問曰。此四與十八空。體性不殊。說十八空其義廣足。何勞更說此四空乎。論自釋言。聖人說法凡有四種。一先略後廣。為欲解義。二先廣後略。為易受持。三先略後略。為利根者。四先廣後廣。為鈍根者。此就一義。以分利鈍。利根之人。少言能解。故為略說。鈍根之人。多言方悟。故為廣說。若對多義。為利根者。先後俱廣。彼能受故。為鈍根者。先後俱略。不堪受故。彼大品經。為易受持故。先廣說十八空竟。復說四空。自餘廣略。類此可知。四空之義。辨之麁爾。

四優檀那義三門分別(釋名一 開合廣略二 隨別廣釋三)

第一釋名。四優檀那。出地持論。名者所謂一切行無常。一切行苦。諸法無我。涅槃寂滅。有為集起。目之為行。行流非恆。稱曰無常。逼惱名苦。行同前釋。自體名法。法無性實。故曰無我。何故前二雲一切行。後門之中說諸法乎。以苦無常止在有為。是故云行。無我通於一切法。故說諸法也。涅槃無為。恬泊名滅。優檀那者。是中國語。此名為印。故大智論。明法無常無我涅槃。名三法印。成實亦爾。法相揩定。不易之義名印也。名義如是。

第二門中。廣略不定。或總諸法。以之為一。謂一法界。統攝一切善惡無記生死涅槃。悉入其中。故論說言。入於法界大總相觀。或分為二。謂生死涅槃。以此統收。無法不攝。依法辨人。人亦無出凡之與聖。凡聖之外。更無第三非聖非凡。或複分法。以之為三。謂三自性。一者緣起。二者妄想。三名為成。前二生死。後謂涅槃。彼生死中。無出心境。境無自性。從緣集生。故名緣起。內心不真。說為妄想。涅槃之法。體非虛敗。自性成實。故稱為成。或分為四。謂此四門。苦無常等四中。前三是生死法。後一涅槃。無常與苦。生死可爾。無我理通。云何說之為生死乎。然我無我。隨法不定。經中或說生死有我涅槃無我。或說涅槃以為有我生死無我。或復宣說二俱有我。或說俱無。若就其情。生死有我。涅槃無我。生死之中。凡情妄計。故說有我。涅槃之中。聖智離取。故說無我。故地持雲。世間生處。皆由著我。若離著我。則無生處。若據其法。生死無我。涅槃有我。生死虛無。又不自在。故說無我。涅槃真實。具八自在。故說有我。是以經言。生死之法。無常與苦無我不淨。涅槃之法。常樂我淨。若據空理。二俱無我。皆是緣起無性法故。若論其實。二俱有我。如經中說。二十五有。有我不耶。佛言。有我。我者所謂如來藏義。如來藏者。所謂佛性。此是生死有我義也。佛性即是涅槃之實。此是涅槃有我義也。今據一門故。說無我為生死矣。亦可。四中初二生死。後一涅槃。無我則通。蓋是生死涅槃理也。如維摩經迦旃延中。分法為五。所謂無常苦空無我涅槃寂滅。就前無我。分出空門。即是五也。空與無我。有何差別而為兩門。此如前說。經論不同。阿毘曇中。陰無我體。名為無我。陰非我所。說之為空。成實論中。眾生空者。名之為空。法空之義。說為無我。如維摩中眾生空者名為無我。法體空者說之為空。今依後門分為兩種。故有五也。若依楞伽。亦分為五。所謂五法。一名.二相.三者妄想.四者正智.五者如如。五中前三是生死法。後二涅槃亦可。前三是生死法。次一涅槃。後一是其生死涅槃法之實性。此之五義。如後五法三性章中具廣分別。又如維摩方便品中。分法為六。所謂生死無常苦空無我不淨。佛身常住通前六也。佛身常住。即是涅槃不遷義矣。又如經中分法為八。生死有四。謂苦無常無我不淨。涅槃有四。常樂我淨。或分為十。生死有五。苦空無常無我不淨。涅槃有五。常樂我淨及以有也。或分十六。涅槃有八。一常二樂三我四淨五真六實七善八有。生死亦八。翻前可知。若欲廣分別乃至無量。今據一門。且論四耳。

第三門中。依上四門。次第廣辨。先釋無常。無常有三。一分段無常。二念無常。亦名少時。三者自性不成無常。於中略以三門分別。一釋其名。二辨其相。三就大小料簡通局有無之義。言分段者。六道因果。三世分異。名為分段。分段非恆。故曰無常。念無常者。念謂心念。心道峻速。信此念頃。顯法時分。故稱為念。如經中說一彈指頃屈申臂頃瞬息之頃。如是之言。寄其色相。顯法時分。或說一念一剎那等。寄心以顯。良以有為生滅難覺。故寄色心顯其時分。念義如是。有為念念遷流非恆。名念無常。所言自性不成實者。向前二種。前後遷變。破其常相。此性無常。破其常性。明前分段及與念法幻化虛立體性無自實。名性不成。以不成故。無其常性。故曰無常。名義如是。體相云何。分段無常。體相可知。念無常者。有為之法。一念之頃。具有四相。初生次住終異後滅。前後遷變。故曰無常。然此四相。經論不同。如毘曇中。明有為法其性羸劣。不能自生自住自異自滅。要賴同時八相之法共相推變。方得初生乃至終滅。言八相者。如一念色。同時即有生住異滅四大相法及四隨相。此四隨相。亦名小相。彼大生邊。有一小生。彼大住邊。有一小住。彼大異邊。有一小異。彼大滅邊。有一小滅。故有八也。然此八相。就能為名。以能生他故。名為生乃至滅他。故稱為滅。非謂法起名之為生。乃至法謝說名為滅。若論體性。三聚法中。非色非心不相應攝。論其行數。一一之中。皆有初生次住終異後滅之義。然此八種。體性同時。用即不定。相狀之用。剋必同時。遷法之用。用在先後。大生用時。能生八法。所謂能生所相法體及餘七相。合為八也。此八有為。有可生義。是故大生堪能生之。無為之法。無可生義。是故大生。不能生也。即此大生。亦是有為。有可生義。是故為彼小生生之。小生唯能生於大生。不生餘法。如是次第。乃至大滅起用之時。能滅八法。所謂能滅所相法體及餘七相。通有八也。此八有為。有可滅義。大滅能滅。即是大滅。亦是有為。有可滅義。是故還為小滅。所滅。如色既然。一切有為。類皆如是。滅同為相遷。方有初生乃至終滅。毘曇如是。涅槃經中。亦同此說。故彼經言。有為之法有生性。故生能生之。虛空之法。無生性。故生不能生。又彼經言。生能生法。不能自生。不自生故。由生生生。生生不自生。復賴生故生。如成實論不相應品廣非此義。彼論宣說。法起名生。法停曰住。法遷稱異。法謝名滅。不說法外別有諸相共相推遷。地持之中。亦同此義。故彼文中。廣破法外別立相也。各是聖教。難定是非。念無常義。麁況如是。所言自性不成實者。明法同時同體四相共相破壞。無法自性故曰無常。是義云何。世法虛幻。無一定性。以無性故。相有體無。相有名生。體無稱滅。相有名生。不同始起初出之生。體無名滅。不同終謝灰燼之滅。此生與滅當知。即是十二緣中逆順觀也。如經中說。無明生故乃至老死。是此生相。無明滅故乃至老死。是此滅相。此生與滅。幻炎像立義說為住。不同生後遷停之住。彼生滅等。雖復同體。性相乖異。故名為異。又異凡夫所取實有。亦名為異。不同住後衰變之異。四相如是。同一體性。隨義互分。以同體故。說住異滅。以之為生。住異滅外。無別生性。無生性故。生性不成。還即說此生住異滅法。以之為住。生等之外。無別住性。無住性故。住性不成。乃至說彼生住異法以為滅。故生等之外。無別滅性。滅無性故。滅性不成。進退推求。畢竟無有一性可得。故曰自性不成實也。故維摩言。不生不滅。是無常義。良在斯耳。彼經所說。即生即滅。無生無滅。是故名為不生不滅。非謂就彼一相空中說無生滅。又地持雲。不知真實無言說事。有生有滅。觀無言性。一切無常。此文亦顯性無常義。問曰。無常有麁有細。生滅是麁。不生不滅是其細者。苦中亦應有麁有細。得言逼惱是其麁苦。無逼無惱是細苦不。釋言。亦得逼惱麁苦義在可知。然此逼惱。守性不壞。非性無常。非無常故。不名性苦。非性苦故。義說為樂。以實觀之。逼無逼性。惱無惱性。自性無安。方名微細自性壞苦。亦名微細虛集行苦。體相如是。通局如何。三中前二大小通論。自性無常大有小無。何故如是。小乘眾生。未解法空。不能破壞諸法自性。故不說之。若使無常義別三門。小乘之中但有前二無第三者。苦中亦三。小乘之中。亦應有二不具三苦。釋言。法門各別不同。何可一類。如無我中義別有二。小乘眾生但解生空。豈可亦得類同三苦小乘齊得二無我乎。義無斯理。雖知不同。有何所以。若總分別得言。苦者對緣而生。其相麁故。小乘眾生。具能解知。故小乘中。具明三苦。然無常者。遷滅法體。法體之義。微細難識。小乘眾生。不能精究。故小乘中。不明第三自性無常。若別論之。三苦之義。具論有三。一對緣分別。第二約緣就體分別。三約三種無常分別。此義如後一切苦中具廣分別。初之兩門。相麁易知。小乘能解。後之一門。與無常同。小乘眾生。但解前二。自體虛集微細行苦。小乘不解。故小乘中。不明自體虛集行苦。是以經言。所說苦諦中智所知。分別是苦。有無量種。非諸聲聞緣覺所解。我於彼經。竟不說之。旨謂在此。無常之義。麁況如是(此一門竟)。

次辨苦義。苦義有三。所謂苦苦壞苦行苦。辨此三苦。略有四門。一對緣分別。第二約緣就體分別。三約三種無常分別。四諸過相顯。言對緣者。緣別內外。內謂自心。外者所謂刀杖等緣。外中復二。一違二順。違者所謂刀杖等事。一切苦具。順者所謂己身命財親戚之類苦。緣別如是。從彼違緣而生苦者。名為苦苦。刀杖等緣。能生內惱。從其所生。說名為苦。從苦生苦。故云苦苦。從彼順緣。離壞生惱。名為壞苦。內心涉境。說名為行。緣行生厭。厭行生苦。故云行苦。第二約緣就體別者。心性是苦。依彼苦上。加以事惱。苦上加苦。故云苦苦。就斯以論。向前三苦。至此門中。通名苦苦。謂性苦上。加前苦苦壞苦行苦。通名事惱。有為之法。念念生滅。無常敗壞。故名壞苦。即此有為遷流名行。行性不安故。雲行苦。言約三種無常別者。就彼三世分段無常。宣說苦苦。心性是苦。於此苦上。加彼三世分段麁惱。名為苦苦。又以三世分段麁苦。顯法性苦。亦名苦苦。就念無常。宣說壞苦。即是向前第二門中行壞兩苦。至此門中。同為壞苦。就彼自性不成無常。宣說行苦。同體四相。共相集起。目之為行。虛集之行體無自性。行性無安故名行苦。所言諸過互相顯者。過有三種。謂苦無常及與無我。以苦顯苦。名為苦苦。此以事苦。顯有為法性是苦也。無常故苦。名為壞苦。無我故苦。名為行苦。以法無我因緣虛集故云行也。苦義如是(此兩門竟)。

次辨無我。如論中說。無我有二。一人無我。二法無我。此義如前無我章中具廣分別(此三門竟)。

次辨涅槃。如論中說。涅槃有二。一者有餘。二者無餘。此義備如涅槃章說。涅槃義者。非直斷絕生死因果。對治無處。為涅槃義。蓋如經說。法本不然。今亦無滅。是寂滅義。此是涅槃實相義也。四優檀那厥趣如是。

四悉檀義四門分別(釋名辨相一 定別其相二 通局義三 相攝義四)

四悉檀義。出大智論。言悉檀者。是中國語。此方義翻。其名不一。如楞伽中子註釋言。或名為宗。或名為成。或云理也。所言宗者。釋有兩義。一對法辨宗。法門無量。宗要在斯。故說為宗。二對教辨宗。教別雖眾。宗歸顯於世界等四。故名為宗。故彼論雲。四種悉檀。總攝一切十二部經八萬四千無量法藏。皆是真實。無相違背。准驗斯文。望教說宗。義無乖返。故稱為成。諸法理趣。故名為理。宗別不同。且分四種。一世界悉檀。二者各各為人悉檀。三對治悉檀。四第一義悉檀。言世界者。如論釋言。有法從於因緣而有。無別自性。譬如轅軸輻輞等事和合為車。五陰諸法和合為人。如是一切世界故有。為世界悉檀法也。云何名為各各為人。如論釋言。佛觀人心差別不同。而為說法。於一事中。或聽不聽。如佛為彼斷見眾生不信後世善惡業果墮斷滅見。便說雜業雜受果報。為計我者。便說無業無受報者。如是等事。名為各各為人悉檀。云何名為對治悉檀。如論釋言。佛隨眾生心病所宜。為說對治。或說不淨。或說慈悲。或說因緣分別界入安波念等。如是一切。名為對治。第一義者。如論釋言。諸法實相。過語言道。心行處滅遍無所依。不樂諸法。無初中後。不盡不壞。名第一義。四種悉檀。名相麁爾。

第二門中。定別其相。然彼四中。世及第一。當法分別。對治為人。隨化辨異。但就法中。有性有相。故分二種。世及第一。生死涅槃。因緣法相。名為世界。如實法性。說為第一。此別可知。對治為人。別相難識。是以釋者。種種不同。今以義分相亦可知。然彼一切二諦諸法。無不為人斯皆治病。但就一切為人法中。當其門別。隨物所宜。應病授與。治物心患。即名對治。即彼一切對治門中。異門相望。互返不同。彰其為人差別故爾。即名各各為人悉檀。如說諸陰無我人等對治我患。或時宣說假名之我。對治無患。此即是其對治所攝。何故二門互返不同。以其為人不同故爾。即是各各為人說也。又如經說。不淨觀門。治貪慾患。宣說三十三天果報常樂我淨。令物願求。捨離諸惡。治不善患。此即是其對治所攝。何故二門互返不同。良以為人不同故爾。即名各各為人悉檀。如是諸門。類此可知。勿得異釋。

第三門中辨其通局。世界悉檀。通其為人及與對治。而不通於第一義諦。即說世界差別法門。以為對治及為人。故世界悉檀。通彼二中。不說世界為第一義。是故世界不通第一。非謂處別說為不通。淺深異故名不通耳。第一義者。分得通彼各各為人及對治中。不通世界。良以宣說第一義諦治物心患。是故第一通於對治。即就第一彰其為人各各不同。或說為有。或說為無。或復說為非有非無。或說為我。或說無我。或復宣說非我無我。如是種種為人差別。是故第一。通彼各各為人悉檀。深淺別故。不通世界。對治為人二種相望。一向相通。無別法故。

第四門中。辨其相攝。就彼四中。攝末從本。要唯二諦。所謂世界第一義也。對治為人。判屬何中。若總分之。對治為人。判屬世諦。非第一義故。彼論雲。前三悉檀。所不通者。至第一義一切皆通。明知。第一非前三種。所言通者。論自釋言。離一切過。無變無勝義無隱滯。故名為通。又彼論言。除第一義諸餘悉檀。皆可破壞。明知。餘三非第一義。以實通論。二諦之中。皆具有彼對治為人。具有之相。備以上辨。理實既通。何故論中說第一義。不同前三。以世界中彰彼對治為人義顯故。第一中隱而不說。又復彼論說第一義異前三者。異彼世界及世界中對治為人。非謂異於第一義中對治為人。亦可就彼第一義中所有對治為人之義。約化辨異。攝入世界。據實論之。就第一義所明。對治各各為人。即是第一非世界也。悉檀之義。略舉綱網。

四真實義二門分別(釋名一 體相二)

真實義者。法絕情妄。名為真實。實深所以。目之為義。實義虛融。理無不在。隨法辨異。難以定算。今隨一宜彰二論四。所言二者。一實法性。二事法性。所言四者。一世間所知。二學人所知。三煩惱障淨智所行處法。四智障淨智所行處法。此二與四。並是義門。隨情施設。無不為物。今依文相。前之二種。據法以分。後之四種。隨情以別。就前二中。實法性者。是真諦也。事法性者。是世諦也。真諦之理。是法體性。名實法性。世諦差別。目之為事。諸法自體。名事法性。名義如是。

體相云何。諸法分齊差別有四。一事二法三理四實。事者所謂地水火風色香味等。法者所謂苦無常等法之緣數。理者所謂諸法相空。實者所謂非有非無如實法性。此四同體。隨義異分。今就此四。攝為二種。於中隨義分之不定。若據凡聖所知以別。四中初一。是事法性。餘三為實。以初一門是凡所知故。說為事。後三聖知攝以為實。若就有相無相分別。前二有相。說為事性。後二無相。說為實性。若就本末以分二者。前三為事。後一為實。具辨如是。桉如地持。就初分也。二相如是。四種云何。即就前二種分別。離為四也。就前事性分為二種。謂世所知及學所知。就前實性亦分為二。謂煩惱淨所行處法。及智障淨所行處法。事有精麁。故別兩門。理有淺深。是以分二。亦可分事以為前三。實為第四。世所知者。地水火風色香味等一切種事。世俗通知。名世所知。學所知者。五明處等事中微細。藉學以通。名學所知。此前兩門。事相不虛。說為真實。非是就事彰理實也。煩惱障淨所行法者。謂四真諦。此義博深。世學不知。要離煩惱。清淨之智。方能照見。舉智別法。是故名為煩惱淨智所行處也。智障淨智所行法者。謂法無我。此理淵深。餘智不達。唯佛菩薩。離無明慧。方能證見。舉智別法。是故名為智障淨智所行處法。此之四義。廣如論釋。且依其門。略舉名況。

大乘義章卷第二

 

上篇:大乘義章

下篇:三論玄義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諸宗部目錄

右繞佛塔功德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僧及...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600卷)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一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二 大般...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如是我聞:一時,婆伽婆入於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

瑜伽師地論(100卷)

瑜伽師地論卷第一 瑜伽師地論卷第二 瑜伽師地論卷第三...

八識規矩補註

八識規矩補註序 八識頌凡八章。文略而義深。乃集施頌...

西方確指

西方確指序 丁未夏過雪山和尚方丈。和尚出一書授(餘...

明佛法根本碑

明佛法根本碑 大興善寺大曼拏攞阿闍梨三藏智慧論述 佛...

淨土五會念佛略法事儀讚

淨土五會念佛略法事儀讚一卷(並序) 南嶽沙門法照於上...

佛果圜悟禪師碧岩錄

碧岩錄序 至聖命脈。列祖大機。換骨靈方。頤神妙術。...

【註音版】觀自在菩薩說普賢陀羅尼經

觀自在菩薩說普賢陀羅尼經...

大乘玄論

大乘玄論卷第一 胡吉藏撰 二諦義有十重。  第一標大...

佛說意經

佛說意經 西晉月氏國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時,婆...

佛說作佛形像經

佛說作佛形像經 闕譯人名出後漢錄 佛至拘鹽惟國。有諸...

【註音版】佛說佛名經

佛說佛名經...

八吉祥經

八吉祥經 梁扶南三藏僧伽婆羅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

高麗國普照禪師修心訣

高麗國普照禪師修心訣 三界熱惱,猶如火宅。其忍淹留...

【註音版】佛說轉有經

佛說轉有經...

【佛教詞典】楞伽經

(經名)有四譯,今存三本:一宋求那跋陀羅譯,名楞伽...

【佛教詞典】瞢憒

謂身重性。心重性。身無堪任性。心無堪任性。身瞢憒性...

積累資糧與消除業障的五個方法

學會讚美,尊重他人 在《妙法蓮華經常不輕菩薩品》中,...

如何解讀見性法與淨土法門

問: 如何解讀見性法與淨土法門? 慧律法師答: 不見性...

第二十願--繫念必得往生願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聞我名號,繫念我國,植眾德本,...

學佛是為了修心

進佛門是為了修行,不是旅遊,例如,以前有人辦禪定營...

聖嚴法師《認識自己才能有所成長》

從自我肯定、自我提升,到自我消融,是從自我到無我的...

為何有些人積集善業到最後是痛苦的呢

看看這個《法句經》的兩段,把這個一切法正,一切法邪...

微不足道的小砝碼

那還是好幾年前,淼鎮新開了一家玩具店,主要經營一些...

極樂世界八功德水的特點

八功德者:一、澄清,異此方渾濁;二、清冷,異寒熱;...

一位煤老闆的因果報應

我們有一期《淨土》雜誌刊登了一則因果故事,是真人真...

了幻法師:如何預防與戒除手淫的方法

問: 我從去年開始接觸佛教,但我一直有一個惡習,就...

「真鐵漢」佛源老和尚的禪門棒喝

佛源老和尚,湖南桃江人,18歲時從益陽會龍山棲霞寺智...

初機學佛決疑

客:我沒有時間看經聽講,請用速效的方法,答覆幾個問...

【視頻】釋迦牟尼佛出家紀念日(佛光山唱誦)

釋迦牟尼佛出家紀念日(佛光山唱誦)

【視頻】《普賢行願品》女聲讀誦

《普賢行願品》女聲讀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