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大乘義章卷第十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大乘義章卷第十

遠法師撰

淨法聚因法中。此卷有十二門(三歸義 三學義三聚戒義 三種律儀義 止觀舍義 三慧義 三種般若義 三智義 三量智義 同相三道義 別相三道義 三種住義)。

三歸義三門分別(釋名一 所歸二 能歸三)

第一釋名。言三歸者。歸投依伏。故曰歸依。歸投之相如子歸父。依伏之義如民依王如。性依勇。歸依不同隨境說三。所謂歸佛歸法歸僧。依佛為師。故曰歸佛。憑法為藥。故稱歸法。依僧為友。故名歸僧。問曰。何故偏歸此三。以此三種畢竟歸處能令眾生出離生死稱涅槃故。名義如是。

第二門中。別明所歸三寶境界。三寶義中三門分別。一釋其名。二辨體相。三明次第。先釋其名。所言佛者。外國正音名為佛陀。此雲覺者。覺行成人。故名覺者。又人有覺亦名覺者。覺有兩義。一覺察名覺。二覺悟名覺。言覺察者。對煩惱障。煩惱侵害事等如賊。唯聖覺知不為其害。其猶世人覺知有賊賊無能為。彼亦如是。故名為覺。言覺悟者對於智障。無明昏寢事等如睡。唯聖獨悟不為覆障。如睡得寤。故名為覺。所對無明有其二種。一迷理無明。對除彼故覺法實性。故名為覺。二迷事無明。對除彼故覺知一切善惡無記三聚之法。故名為覺。地持論中同此後義。所言法者。外國正音名為達摩。亦名曇無。本是一音傳之別耳。此翻名法。法義不同。汎釋有二。一自體名法。如成實說。所謂一切善惡無記三聚法等。二軌則名法。辨彰行儀。能為心軌故名為法。今三寶中所論法者。軌則名法。所言僧者。外國正音名曰僧伽。此方翻譯名和合眾。行德不乖。名之為和。和者非一。目之為眾。此之三種何故名寶。世間瓊瑤人之所珍。此之三種世所尊重如世珍奇。是故就喻說之為寶。寶性論中釋有六義。喻之如寶。一希有義。如世寶物貧窮之人所不能得。三寶如是。薄福眾生有千萬世不能值遇。故名為寶。二離垢義。如世真寶體無瑕穢。三寶如是。絕離諸漏。故名為寶。三勢力義。如世珍寶除貧去毒有大勢力。三寶如是。具不可思議六神通力。故說為寶。四莊嚴義。如世珍寶能嚴身首令身殊好。三寶如是。能嚴行人清淨法身。故說為寶。五最勝義。如世寶璧諸物中勝。三寶如是。一切世中最為殊勝。故名為寶。六不改義。如世真金燒打磨等不能變改。三寶如是。不為世間八法所改。故名為寶。名義如是(此二門竟)。

次辨體相。於中略以三義辨之。一明別相。二明一體。三明住持。初別相者。經中亦名階梯三寶。三寶寶相異。故稱別相。隨化階降佛上法中僧為最下。故曰階梯。此階梯。中先明佛寶。佛寶之中四門分別。一定其體性。二開合辨相。三明佛德。四論修成。體性如何。經論不同。所說各異。毘曇法中宣說。如來五陰之外無別假人。但就陰上假施人名。如貧賤人名字富貴。彼亦如是。以無人故不說假人以為佛寶。就五陰中唯取方便修成善陰以為佛寶。報無記者非是佛寶。以無記法非可重故。修成德中無漏功德是其佛寶。有漏則非。漏有有漏功德非可重故。是故彼宗諸佛如來相好之形種智之德斯非佛寶。相從說佛亦得無漏。成實法中唯說假人以為佛寶。五陰實德於彼宗中法寶所收。故非佛寶。何故彼宗唯說假人以為佛法。彼宗說有假名行人。為師匠益要在假中。故說假人以為佛寶。大乘法中佛寶門攝。假人實德悉是佛寶。體性如是。次開合辨相。開合不定。總唯一佛。或分為二。二有兩門。一生身法身。開分二種。父母所生相好之形是其生身。方便修起戒定慧等五分功德名為法身。二真應。分二或分為三。三有兩門。一法報與應開分三種。如地論說。二化應及真開分三種。如金光明三身品說。或分為四。四有兩門。一開真合應以論四種。是義云何。如楞伽說。一應化佛。二功德佛。三智慧佛。四如如佛。四中初一猶上應身。中二報身。報隨福智故分二種。後一法身。二真應並開以論四種。是義云何。真中有二。謂法與報。應中亦二。謂應與化。王宮所生示修成佛。名之為應依此應身起餘化佛。如涅槃說。釋迦如來化無量佛受諸大眾所奉供等。或分為十。如華嚴說。廣則無量。此等如後三佛章中具廣分別。辨相如是。次明佛德。佛德雖眾要唯二種。一菩提行德。二涅槃斷德。行德不同。一門說三。所謂般若解脫法身。依於般若而起解脫。依於解脫而成法身。此三同時。義別先後。涅槃斷德亦有三種。一煩惱斷。二者業斷。三苦報斷。先斷煩惱。斷煩惱故業結不生。業不生故苦報隨己。由前般若故斷煩惱。與前解脫故能離業。與前法身故能滅苦。佛德如是。次辨修成。大智論中明。迦旃延子所說修成略有四階。第一先於三阿僧祇劫修習有漏六波羅蜜。不習無漏。不斷諸結。以其不修無漏道故。則無習種性種解行乃至法雲聖位差別。第二度於三阿僧祇。次於百劫修相好業。是中亦未修習無漏斷諸結縛。第三分中於最後身修世八禪。以有漏道攀上厭下。斷除欲界至無所有一切煩惱。修習初禪斷欲界結。修第二禪斷初禪結。乃至修習非想地定斷無所有結。非想一地無上可攀。等智不除。第四分中修習諦觀。觀察四諦十六聖行斷非想地見修兩惑。有十六心斷除見惑。謂見道中八忍八智。有十八心斷除修惑。謂非想地九無礙道九解脫道。通合具有三十四心。前三十三心因中無漏。非佛寶體。第三十四果中無漏。是佛寶體。毘曇宗中在依此義。成實與前大同少異。所言同者。四分所修與前相似。所言異者。第三分中所修八禪但能伏結。不能永斷。第四分中所修聖道總觀諦空。通斷三界見修兩惑。不同前宗別觀諦有局斷非想。又復成實多心斷結。不局在於三十四心。大乘法中行修多階。略有十五。一於外凡善趣位中修習淨信。第二次於習種位中修習正解。第三次於性種位中修起諸行。第四次於解行位中修學如觀。第五次於歡喜地中發諸大願。第六次於離垢地中修習淨戒。第七次於明地之中修治淨定。第八次於炎地之中修道品觀。第九次於難勝地中修習諦觀。第十次於現前地中觀十二緣。第十一遠行地中修習一切菩提分法。第十二不動地中修淨佛土。第十三善慧地中修習一切說法智行。第十四法雲地中修習一切殊勝智行。第十五十地窮終起金剛定斷絕微障入佛境界。當知於此一一位中皆具修習法界行德。隨其說相且分如是。佛寶門竟。

次辨法寶。於中義別略有五種。一者教法。二者理法。三助道法。四涅槃法。五化用法。言教法者。所謂三藏十二部經。是義如前教法聚中具廣分別。言理法者。毘曇法中宣說。四諦十六聖行以為法寶。十六聖行如四諦章具廣分別。成實法中宣說。四諦名用假有為世諦理。無性之空為真諦理。大乘所論義別有三。一就相明理。二相實相對。三唯就實言。就相者就彼妄情所起法中以辨道理。離相之有為世諦理。無性之空無相之空為真諦理。所言相實相對辨者。以彼妄情所起之相對於真實如來藏情以辨道理。性相之法相有體無為世諦理。如來藏性相界體有為真諦理。此義如彼地經中說。觀十二緣法相有體無名世諦觀。觀察真心名第一義觀。言就實者。直就真實如來藏中作用法門為世諦理。寂滅如門為真諦理。理法如是。助道法者。所謂三十七道品法。毘曇法中釋有兩義。一者壞緣。二不壞緣。言壞緣者。不分三寶境界差別。故名壞緣。於此門中一切三乘無漏功德悉皆是其助道法寶。不壞緣者。三寶境界各別建立名不壞緣。於此門中唯取菩薩無漏功德及緣覺人因果無漏為助道法。自餘聲聞無漏功德判為僧寶。如來無漏判為佛寶。是故不說為助道法。問曰。助道道諦所收。前理法中已說道諦。何須更說助道法乎。釋言。道中有理有事。通者是理別者是事。戒定智慧三十七品行數差別。是其事道道。如跡乘四義寬通是其理道。前理法中所明道諦是其理道。今此所論助道法者。其事道。事理不同故復明之。成實法中宣說。假人為佛僧。故一切三乘無漏功德悉是助法。大乘亦說。一切三乘無漏功德為助道法。涅槃法者。毘曇唯說煩惱業思盡滅之處數滅無為為涅槃法。問曰。涅槃體是滅諦。前理法中已說滅竟。何勞更說涅槃法寶。釋言。滅中亦有理事。別名為事。通名為理。約對所除煩惱業等品數上下以論其滅。滅則階降優劣不等。名為事滅。盡止妙出四義寬通是其理滅。前理法中所論滅諦是其理滅。今涅槃法是其事滅。事理不同。故復須論。成實法中煩惱業苦盡無之處同為涅槃。大乘法中涅槃有二。一數滅無為為涅槃法。二以善有萬德圓寂為涅槃法。化用法者。如經中說。行於非道通達佛道。如是法也。法寶如是。

次辨僧寶。於中三門。一定體性。二明僧德。三開合辨相。體性如何。毘曇法中僧有二種。一應供僧。與盡諸佛下極至於凡夫沙彌。通皆是僧。是故檀越僧次請人不簡上下皆悉得於供僧之福。二三歸僧。唯局分處聲聞人中四果四向以為僧寶。凡夫比丘無德可歸。是以不取。緣覺出世無和合眾。不成僧故。所以不論。彼論之中住聖菩薩單一無侶。只不成僧。所以不說。佛是佛寶亦非僧故。所以不論。又聲聞中唯取五陰實法功德為僧寶體。不說假人以為僧寶。彼宗陰外無別人故。又實德中無漏功德是其僧寶。有漏則非。有漏功德不可量故。成實法中僧亦有二。一應供僧。與前相似。二三歸僧。大況同前。唯取聲聞不取餘眾。所言異者。聲聞人中四果四向假名行人為僧寶體。不取實德。受供生福唯假人故。大乘法中通而論之。三乘聖眾皆是僧寶。簡大異小唯取菩薩。於中以彼僧門統攝假人實德悉是僧寶。體性辨之麁爾。次辨僧德。德有二種。一行。二斷行。德雖眾要唯三種。一福。二智。三者淨報。施戒忍辱是其福分。般若智分。精進與禪亦福亦智。依精進故修施戒忍四無量等是其福分。起聞思修是其智分。依禪修習四無量等是其福分。修陰界入巧便觀等是其智分。菩薩成就八種勝報是其報也。此等具辨如地持論。行德如是。斷德亦三。所謂煩惱業苦斷也。由前智故能斷煩惱。由前福故能絕諸業。由前淨報能離諸苦。僧德如是。次辨其相。於中開合廣略不定。總唯一僧。或分為二。二有三門。一就位分二。如涅槃說。一假名僧在見道前。未有僧德。假與僧名名假名僧。二真實僧。位分在於見諦已上。內有實德名真實僧。二約境分二。謂事和僧及理和僧。隨有行同名事和僧。證理行同名理和僧。三隨法分二。謂羯磨僧及法輪僧。法別不同汎有三種。一出家眾法。所謂百一羯磨之事。出家比丘四人已上同崇此法名出家眾法。二出家行法。所謂四依。唯出家者所共行之名出家行法。何等為四。所謂比丘盡形乞食。著糞掃衣。於樹下坐。有病服陳棄藥。是為四依。問曰。比丘所受禁戒亦是出家同行之法。何故不名出家行法。偏名四依為出家行法。釋言。戒是比丘正體。故廢不論。四依乃是比丘所行。是以偏說。三道俗通法。所謂坐禪學問觀空斷結。如是一切道俗同行名為通法。三中前二是其僧法。約之辨僧。於彼出家眾法之中四人已上同一界內。許崇不乖名羯磨僧。於彼出家行法之中十方同遵和而不乖名法輪僧。有人說言。四諦之理是其法輪。會諦之解是法輪僧。然彼四諦乃是道俗通行法輪非是出家僧行法輪。若言四諦是僧法輪調達破僧說相似語。應說五諦。以何義故宣說五邪。以說五邪為相似故。明知不用四諦之理為僧法輪。又復若以會諦之解為法輪僧者。在家之中三果聖人皆會諦理。應名為僧。彼非僧故。明知不以會諦之解為法輪僧。以此推之。但令出家莫問凡聖同遵四依情無乖異。斯皆名為法輪僧也。法輪無漏同異難分。今此具以四句辨之。何等為四。一法輪僧而非無漏。謂出家凡夫。同遵四依故名法輪。未有聖德故非無漏。二是無漏非法輪僧。謂在家聖人。內具聖德故名無漏。不行四依故非法輪。三亦法輪亦是無漏。謂出家聖人。遵行四依故是法輪。內具聖德故是無漏。四非法輪亦非無漏。謂在家凡夫。不行四依故非法輪。不具聖德故非無漏。以此推之法輪無漏同異可知。不得唯將無漏聖人為法輪僧。上來三門分僧為二。或說為三。於中亦有三門差別。一就位分三。一假名僧位在外凡。未有僧德。假與僧名名假名僧。二清淨僧位在內凡。三真實僧位在於見道已上。內具真德名真實僧。二就行分三。如涅槃說。一破戒雜。身雖持戒慎過不犯與破戒者共同止住布薩說戒。二愚癡僧。身雖持戒見己弟子有所毀犯令悔除。見他有犯默而不舉。三清淨僧。身自持戒見他有犯能教誨除。三大小分三。所謂聲聞緣覺菩薩。故經說言。僧者謂三乘眾。或分為四。如大智論說。一啞羊僧。愚癡比丘不識善惡持犯輕重。隨所犯罪不知悔除。猶如啞羊至死無聲。名啞羊僧。二無羞僧。雖知善惡持犯輕重內無羞恥。故為毀犯。三有羞僧。識知善惡持犯輕重內懷羞恥。慎過不犯。四真實僧。內具聖德。或分為五。如律毘婆沙說。一群僧。與前四中啞羊相似。二無慚僧。與前四中無羞相似。三別眾僧。身雖不犯而不和布薩說戒。四清淨僧。與前四中有差相似。五者實僧。與前四中真實相似。若復廣分僧有無量。如毘曇中說十四賢聖。成實宣說二十七賢。大乘宣說四十一賢。謂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合為四十。加一等覺為四十一。若通十信有五十一。此等如後賢聖章中具廣分別。別相三寶辨之麁爾。

一體如何。於中分別略有三義。一就事論。就佛體上隨義分三。覺照義邊說為佛寶。即彼佛德有可軌義說為法寶。違諍過盡說為僧寶。此三義別德體不殊。故名一體。此之一義毘曇成實大乘法中齊具有之。不偏在大。二就破相空理以論三寶。事別體空不殊。故名一體。亦名同體。此義唯在大乘。成實毘曇中無彼宗不說法體空故。三就實論一。三寶雖別莫不皆用實性為體。於中辨一隨法不定。若就涅槃開出三寶三寶即於一大涅槃名為一體。故涅槃雲。我示三事即是涅槃。若就性以辨三寶。三寶即性名為一體。故涅槃雲。如是三歸即是我性。若就真諦以分三寶。三寶即真名為一體。故涅槃雲。若能觀三寶常住同真諦。我性佛性無二無別。若就常義以辨三寶。三寶即常名為一體。故經說言。我曾不說佛法聖僧有差別相。唯說常恆無有變易無差別耳。若就不二法門以辨三。三即不二名為一體。故經說言。佛即是法。法即是僧。此之三寶皆無為相。與虛空等。一切法亦爾。斯乃一切法界門中隨就何法辨一皆爾。一體三寶辨之既然。諸法一體類皆像此。此之一義局在大乘。小乘中無。一體三寶辨之略爾。

住持云何。小乘法中泥龕木像為住持佛。綿素竹帛為住持法。凡夫比丘為住持僧。大乘法中住持有二。一化用住持。二實德住持。言化用者。諸佛如來大悲作用充遍法界。八相成道為住持佛。隨化所說一切言教流佈益世為住持法。依法化成三乘諸眾為住持僧。又復諸佛雖得涅槃畢竟不捨菩薩所行。常能示為菩薩聲聞緣覺等事。此亦名為住持僧也。化用如是。實德云何。諸佛如來法身常住為住持佛。法性常恆為住持法。諸佛如來僧行不滅為住持僧。住持三寶辨之麁爾(此二門竟)。

次明三寶次第之義。次第不同。略有三義。一起化次第。先明佛寶。次法後僧。佛為化本。故先明之。由佛起說。故次明法。依法化成三乘諸眾。故後明僧。二化益次第。亦先明佛次法後僧。先明佛寶化人生信。次明法寶變化人生解。後明僧寶。人起行化令供養起福行故。又欲令人學之行故。三修成次第。或先明法次僧後佛。或先明僧次法後佛。於中若以行儀為法先明法寶。依法集起僧寶行德故。次明僧。僧行成滿便得成佛故。後明佛。若就理性以為法寶則先明僧。僧行成就便證法性故。次明法。證法窮滿便得成佛故。後明佛。所歸如是。

第三門中別明能歸。於中有二。一明歸相。二辨歸意。歸相有三。一異相歸依。於彼外相佛法僧中歸心憑伏名異相歸依。二自德歸依。於己當來三寶功德起心歸趣名自德歸依。三自實歸依。如涅槃說。三歸真性是己自實。捨彼異求歸趣自實三寶真性名自實歸依。歸相如是(此一門竟)。

次辨歸意。異相歸依所為有三。一為離故歸。為離生死惡不善故。故涅槃雲。一切眾生怖畏生死惡獵師故求三歸依。勝鬘亦云。聲聞辟支以怖畏故依於如來。二為得故歸。為得樂果及善法故。三為益故歸。為依三寶利眾生故。自德歸依所為亦三。一為離故歸。為離生死惡不善故。二為得故歸。為得出世涅槃道故。三為益故歸。為求當果利眾生故。自實歸依所為亦三。一為離故歸。為離妄想虛偽法。故二為得故歸。為證自性如實法故。三為益故歸。為證自實化眾生故。三歸之義厥趣麁爾。

三學義五門分別(釋名定體一 辨相二 就位分別三 攝相四 對治五)

第一釋名。言三學者。一增戒學。二增定學。亦名增意亦名增心。三增慧學。防禁名戒。澄靜曰定。定神內靜故復名意亦名為心。觀達稱慧。於此三中進習稱學。學進名增。名義如此。問曰。是中何者學體。釋言。能學以心為體。若論所學用戒定慧三行為體。問曰。三學為局在因。為當通果。釋言。學心局唯在因。果德窮滿學心停息。是故經中說為無學。若論所學通因及果。問曰。果中名為無學。云何學行得通於果。釋言。果中戒定慧等由學成故。亦名為學(此一門竟)。

次辨其相。戒學有三。一律儀戒。二攝善戒。三攝生戒。此義如後三聚戒中具廣分別。定學亦三。一有覺有觀。謂欲界定乃至初禪。問曰。欲界云何有定。釋言。毘曇不說有定。大乘成實宣說有之。成實宣說如電三昧為欲界定。龍樹宣說欲界禪定佛常住之。不如電光暫現而已。二無覺有觀。謂中間禪。於初禪上二禪定下除覺觀在名為中間。三無覺無觀。謂三禪上乃至非想。此義如後八禪章中具廣分別。慧學有三。謂聞思修。此義如下三慧章中具廣分別(此二門竟)。

次就位論。三學之行遍通始終。隨位真分非無差異。異相如何。小乘法中義別有二。一義分別五停心觀。總別念處未得定水。修習戒品。燸等四心已得定水。修習定品。見諦已上修習慧品。第二義者始從內凡漸學戒行。至初果時戒行成就。以得聖戒不可壞故。斯陀行去漸學定品。至那含果定行成就。那含金剛漸學慧品。究竟盡智無生智時慧行成就。大乘法中亦有兩義。一義分別淨行賢首修習戒品。種性解行修習定品。初地已上同修慧品。第二義者始從世間漸學戒行。至離垢地戒行成就。故地持中無離垢地為增上戒住。三地方便漸學定品。住三地時定行成就。故地持中宣說三地為增上意住。相續解脫說為定淨。四地已上漸學慧品。至第十地慧行成就。故彼相續解脫經中說四地上以為慧淨。位分如是(此三門竟)。

次辨攝相。於中有四。第一約對五分法身共相收攝。二約六波羅蜜共相收攝。三對七淨共相收攝。四約八正共相收攝。五分身者。所謂戒身.定身.慧身.解脫身.解脫知見身.是其五也。此五種中戒身是戒。定身是定慧。及知見是其慧學。解脫一身諸論不同。若依成實體是慧學。彼宗解脫體是慧故。若依毘曇是解脫數。非是慧性。三學不收。相從為論攝入定慧。多與定慧相隨逐故。次約六度共相收攝。依如地持前之四度是其戒學。故彼論言。眾具.自性.眷屬.無盡.是其戒學。施為戒因。故名眾具。戒度正是戒學之體。故名自性。忍行助戒。名為眷屬。由精進故。持戒不斷。故名無盡。禪是定學。般若慧學。問曰。精進通策諸行。何故偏攝在於戒中。釋言。實通。今以三義偏攝在戒。一戒學在初。故攝戒中。二戒學中攝行度多。廣多之行由精進成故。入戒中。云何廣多。戒中具有三聚法故。又復具攝施戒忍故。三以戒學散心修行未與法合。難成易敗。必須精進佐助方立。故攝戒中。若依相續解脫經中前三戒學。禪是定學。般若慧學。精進之行通策三學。問曰。何故五分身中慧分多身。六度之中戒分多度。釋言。諸行開合不同。各隨一義。或時開戒。如六度等。或復開定。自所未見道理應有。或復開慧。如五分身及七淨等。或時俱開如八正等。或復俱合如三學等。法門不同。寧可一類。約七淨共相收攝。何者七淨。一者戒淨。二者定淨。三者見淨。四度疑淨。五道非道淨。六者行淨。七行斷智淨。此義如後七淨章中具廣分別。於此七中初一戒學。第二定學。後五慧學。次約八正共相收攝。言八正者。所謂正語.正業.正命.正念.正定.正思惟.正見.正精進。於此八中正語正業正命是其戒學。正念正定是其定學。正思惟正見是其慧學。精進一種通策三學。問曰。戒中正語正業正命何別。釋有三義。一離嗔癡所起口業名為正語。離於嗔癡所起身業名為正業。離貪所起身口二業名為正命。第二義者。離貪瞋癡所起口業名為正語。離貪瞋癡所起身業名為正業。離四邪命名為正命。言四邪者。如龍樹說。一下口食。所謂種殖。合和湯藥。治生販賣而自活命。二仰口食。所謂佔相日月星宿變現尊事以求活命。三方口食。所謂諂媚豪勢貴勝通致使命巧言求利以自活命。四維口食。所謂習學種種咒術卜算吉凶諸妓藝等以自養活。離如是等名為正命。第三義者。如龍樹說。以無漏慧離口四過名為正語。用此聖慧離身三惡名為正業。離五邪命名為正命。言五邪者。一為利養詐現奇特異人之相。二自說功德。二佔相吉凶為人宣說。四者高聲現其威嚴令人畏敬以取其利。五自說己所得利養以動人心。五中前一是其身邪。後四口邪。離此五邪名為正命。問曰。定中正念正定有何差別。釋言。此二始終為異。求定方便守心住緣名為正念。終成不動說為正定。又問。慧中正思正見有何差別。釋言。此亦始終為異。始心分別名正思惟。終成而徹說為正見。攝相如是(此四門竟)。

次辨對治。於中有三。一約業煩惱使性辨治。戒防業非。定除起惑慧斷使性。二對五蓋辨治。如成實說。貪嗔二蓋能發惡業障於戒品。戒能治之。掉悔障定。定能治之。掉睡眠障慧。慧能治之。疑返障三品。三學返治。三對六弊以辨對治。慳貪破戒瞋恚懈怠能障於戒。戒能治之。亂意障定。定能治之。愚癡障慧。慧能治之。三學之義辨之略爾。

三聚戒七門分別(釋名一 論體二 辨相三 制立四 大小不同五 大小異六 總別七)

第一釋名。三聚戒者。謂律儀戒攝善法戒攝眾生戒。律儀戒者。亦一名離戒亦名正受戒。言律儀者。制惡之法說名為律。行依律戒故號律儀。又復內調亦名為律。外應真則目之為儀。防禁名戒。即此律儀離殺等過。故名離戒。正是所愛離過之行。是故亦名正受戒也。攝善戒者順益名善。要期納善故名曰攝。離不攝過名攝善戒。攝生戒者。論中亦名利眾生戒。眾多生死名曰眾生。要期攝化故名雲攝。離不攝過名攝眾生戒。以道益物。是故亦名利眾生戒也。此三積聚故云三聚。名義如是。

第二門中辨其體。於中有五。一受持分別。二作無作分別。三止作分別。四自利利他二行分別。五色心等三聚分別。言受持者。戒行雖眾要唯受持。始心納法名之為受。順法防護說以為持。受則對法。要期而成。持則對緣。防護以成。此受與持以種分別。開之為四。所言四者受中有二。一從他正受。二善淨心受。持中亦二。一專精護持。二犯已能悔。故地持中說此四德為自性戒(此一門竟)。

次就有作無作分別。先就受行明作無作。後就持行明作無作。受行云何。受中之作汎有二種。一因中作。求戒方便。禮師乞戒如是等也。二果中。所謂最後一剎那頃與法相應身等業。因中之作是作戒因非作戒體。果中之作是作戒體。作戒如是。次辨無作。准依毘曇。文中無作略有三分。一因時無作。謂前因中有作善邊無作隨生。二果時無作。謂彼最後一剎那項有作善邊無作隨生。是中即有二種無作。同時俱起。一作俱無作。二要期無作。隨彼作戒無作善生名為作俱。由前要期無作法生名為要期。問曰。此二同在一時。何故偏名一為作俱。釋言。作俱親從作生。故名作俱。要期無作由前方便要期力起。為是義故不名作俱。此是第二果時無作。三果後無作。於作戒後無作續生名為果後。此三時中。因時無作一向非是無作戒體。果時果後有是有非。作俱則非。要期則是。准依成實亦有三分。一者因時。二者果時。三者果後。因時果後與前相似。果時無作大況同前。所言異者。毘曇法中作俱要期二種併生。此宗果時唯有作俱要期未有。以未有故唯名作俱。此云何知。如成實說。彼論問曰。齊何當名無作。論自釋言。第二念項名為無作。彼名作戒以為初念。故名無作為第二念。此三時中因及果時一向非是無作戒體。果後所發要期無作是無作戒。大乘戒中亦有三分。一者因時。二者果時。三者果後。因及果後與小乘同。果時無作文無定判。或同毘曇。或同成實。此三時中。因時無作非無作戒。果時不定。若說果時單有作俱非無作戒。若說果時二種併生是則分取要期無作為無作戒。作俱則非。果後亦爾。作俱則非。要期則是。受戒如是。次就持戒明作無作。義釋有四。一就行業明作無作。對緣防護名為作持。依作則有無作善生名無作持。二據行修始終分別。學戒之始作意防護名為作持。修心純熟任運離過。不假作意名無作持。如杖轉輪。與杖相應名為作轉。去杖自動名無作轉。此亦如是。三就行位明作無作。一切凡夫習戒未成。通名作持。一切賢聖戒行成就名無作持。故涅槃雲。戒不具者。是人但有作戒無無作戒。謂凡夫人但有方便始作之戒無其終成無作戒也。四約境界明作無作。從凡至佛隨事離過通名作持。證實捨過名無作。義辨之麁爾(此二門竟)。

次就止作二門分別。三聚別論律儀是止。止諸惡故。餘二是作。作諸善故。三聚通論一一之中皆有止作。律儀戒中防禁殺等名之為止。修習慈心安穩心等對治殺果。修施治盜修不淨觀對治邪行。如是一切名之為作。攝善戒中離其懈怠不攝善過名之為止。修行六度說之為作。攝生戒中離其獨善不化生過名之為止。修行四攝饒益眾生說之為作。良以三聚皆止惡故。經說三聚通為律儀。皆作善故經中說為善集諸善(此三門竟)。

次就自利利他分別。行門有二。一分相門。三聚戒中前二自利後一利他。二助成門。三俱自行三俱利他自修三聚為涅槃因。故通自利。修此三聚為得菩提利益眾生。故皆利他(此四門竟)。

次就色心非色心等三聚分別。依薩婆多作無作戒一切是色。以是身口色業性故。相狀如何。謂受戒時最後一念身口調善是其作色。此之作色為眼所行。眼見身口不作惡故。口之止業不可耳聞。以無聲故。於此作邊無作善生名無作色。以此無作是其色業從色法生防禁色過。故說為色。故雜心雲。以作色故無作亦色。其如樹動影亦隨動。此無作色為意所行。故論說言。為不可見無對色也。依曇無德作戒唯色。亦以身口色業性故。然此宗中是假名色為意所行。非眼識見。正義如是。有人說言。依曇無德作戒是其色心自性。若言作戒是色心性何所依據。又若作戒是色心性。聲聞應受十善道戒。何故唯受七律儀戒。聲聞唯受七律儀故明非心性。又若作戒是色心性。比丘二百五十戒中應有一戒獨防心過。無有一戒獨防心故明非心性。問曰。若言聲聞戒法不防心過。何故律言汝以何心。釋言。彼遮成身口心。非謂制戒獨防心過。以如是義當知作戒一向非心。無作戒者。於彼宗中非色非心。以非形礙所以非色。又非慮知所以非心。大乘法中作戒是其色心自性。以大乘中作戒是其三業性故。問曰。若言大乘法中作戒是其色心性者。有人於彼受戒之時最後一念心想異緣。是人云何得具作戒。釋言。是人心雖異緣由前方便要期力故身口意上離惡義成。說為作戒。故得具足。無作戒者。於大乘中是色心法非色心事。以無作戒三業自性從三業生防三業故。說為色心。是色心故。異曇無德。故涅槃雲。我諸弟子不解我意。唱言。如來說無作戒定非色心。彼無作戒雖復是其防色心法不是其色心之事。是故說為非色非心。非色心故異薩婆多。故涅槃雲。我諸弟子不解我意。唱言。如來說無作戒一向是色。是義云何。薩婆多中說。無作戒性四大造。體是障礙故。欲色界有。無色則無。大乘法中說。無作戒真是製法。如結界處所有界法。是製法故不為大造。非大造故非定隔礙。不定礙故身生四空亦常成就。是以不同。以小乘中情見未融。或有聞說是色心法便即取之以為色事。或有聞說非色心事便即取為非色心法。故成諍論。大乘通取。所以非諍。體性如是。

第三開合以辨其相。先就律儀開合辨相。律儀戒中開合不定。總之唯一。謂三聚中一律儀戒。或分為二。如地持說。一在家戒。二出家戒。或分為三。一別解脫戒。二者禪戒。三無漏戒。別解脫者。戒是正順解脫之本。故名解脫。又免業羈亦名解脫。此之解脫不與定道二種心俱。故稱為別。言禪戒者。經論亦名定共戒也。有人意謂。定心無過名為定戒。此事不然。蓋乃世俗禪定心邊戒法隨生名為禪戒。依阿毘曇。四根本禪未來中間六地禪邊戒法隨生以為禪戒。依成實論。八禪心邊及彼欲界電光定邊戒法隨生以為禪戒。無漏戒者。經論亦名道共戒也。有人意謂。道心無過即名道戒。此亦不然。蓋乃出世無漏道邊戒法隨生名無漏戒。毘曇法中依色界禪所起道邊戒法隨生說為道戒。成實大乘三界道邊戒法隨生悉名道戒。又成實中更說三種。與前少異。何等為三。一別解脫戒。二者禪戒。三者定戒。別解脫戒與前相似。欲界電光及色界定。此等心邊所生有漏及無漏戒通名禪戒。無色定邊所生有漏及無漏戒通名定戒。依如毘曇。戒是色故四空無之。成實無作非色心故。四空定邊亦得有戒。或分為四。一別解脫戒。二者禪戒。三者道戒。四斷律儀戒。別解脫戒義如上釋。餘三云何。四根本禪及中間禪所生禪戒一切皆是禪戒所收。依未來禪所生禪戒有是有非。是非如何。未來淨禪唯治欲惡。彼治有二。一無礙道。二解脫道。解脫道邊所生禪戒是四種中禪戒所收。無礙道邊所生禪戒是斷律儀非禪戒攝。以此親斷欲界不善故與斷名。又依四禪及中間禪所生聖戒一切皆是道戒所收。依未來禪所生聖戒有是有非。是非如何。依未來禪所生聖道能治三界九地之中所業煩惱。隨其地別各有無礙解脫之道。於此九地解脫道邊所生聖戒一切皆是道戒所收。無礙道邊所生聖戒義則不定。依治初禪乃至非想無礙道邊所生聖戒是道戒收。對治欲界無礙道邊所生聖戒是斷律儀非道戒攝。以此親斷欲惡不善故與斷名。問曰。欲界有其不善。能治道邊可有戒生。上二界中無其不善。能治道邊云何有戒。釋言。上界雖無不善而彼對治。於欲界惡有持對治遠分對治。故得有戒。或分為五。謂五支戒。如涅槃說。一是根本業清淨戒。謂離根本不善體。二前後眷屬餘清淨戒。謂離業道前後方便。三離諸惡覺覺清淨戒。謂離八種惡覺煩惱。八覺如前煩惱聚中具廣分別。四護持正念念清淨戒。謂修六念助成戒行。言六念者。念佛.法.僧.戒.施及天。五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戒。謂以戒行正向佛道。或分為六。所謂五戒.八戒.十戒.式叉摩那.比丘及尼合為六也。或分為七。謂七眾戒。言七眾者。在家有二。謂優婆塞優婆夷。出家有五。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合為七也。或分為十。謂十善戒。或復宣說二百五十五百戒等。廣則無量。律儀如是。次就攝善開合辨相。此亦不定。總唯一善。或分為二。唯福與智。或分為三。謂聞思修。或分為四。聞思修證。或分為五。如地經說。凡夫二乘菩薩及佛五品善法即為五也。或分為六。謂六波羅蜜。又地持中身口意善加聞思修亦為六也。或分為十。謂十善道。廣則無量。攝善如是。次就攝生開合辨相。總之唯一。或分為二。一離惡攝。二修善攝。或分為三。謂身口意攝取眾生。或分為四。謂四攝法攝化眾生。或分為五。五品善法饒益眾生。或分為六。如勝鬘說。六波羅蜜攝取眾生。或分為十。謂十善法饒益眾生。或分十一。如地持說。彼分四攝以為十一。何者是乎。佈施有四。一者財施。二者法施。三無畏施。四報恩施。愛語有一。通前為五。利行有四。一無德善人方便隨順。二有德善人稱揚讚悅。三易調惡人隨過治罰。四難調惡人神力降伏。以此通前合為九也。同事有二。一苦事中同。二樂事中同。以此通前合為十一。廣則無量。辨相如是。

第四門中制立三聚。於中略以五義制之。一起因不同故立三聚。言起因者。一厭有為心。起律儀戒。二求菩提心。起攝善戒。三念眾生心。起攝生戒。二依法不同故立三聚。所言法者。一離惡法依。成律儀。二集善法依。成攝善。三化生法依。成攝生。三離過不同故立三聚。言離過者。初律儀戒離殺等過。二攝善戒離不攝善過。三攝眾生戒離不攝生過。四功能不同故分三聚。言功能者。如地持說。初律儀戒能令心住。二攝善戒成就菩提。三攝眾生戒成就眾生。以此不同故分三聚。五品分不同故分三聚。律儀最下。以能離惡未修善故。攝善為次。依前離惡能修善故。地持論言。攝善法戒於律儀為上。攝生為勝。依前自善能利他故。故地論言。利益眾生戒於攝善為上。以此五義故立三聚。

第五明其大少不同。於中有五。一起因不同。二有無不同。三寬狹不同。四長短不同。五受捨不同。言起因者。菩薩戒法三種心起。一厭有為心。二求佛智心。三念眾生心。於中別分為厭有為故受律儀。為求佛智故受攝善。為念眾生故受攝生。通則三聚一一皆從三種心起。為厭有為必須離惡。故受律儀。為求佛智離惡方成。故受律儀。欲化眾生離惡方能。故受律儀。又厭有為非善不治。故須攝善。為求佛智非善不成。故須攝善。為念眾生非善不救。故須攝善。又厭有為獨善不去。故須攝生。為求佛智獨善不到。故須攝生。為念眾生必須要期。以法攝取。故受攝生。菩薩如是。聲聞唯從厭有為心而起律儀。是故不同(此一門竟)。

次辨有無不同之義。大乘法中猶具三聚。小乘法中單受律儀無餘二聚。以何義故無攝善戒。有人釋言。小乘之人意存息滅。故受律儀。無心起作。故無攝善。若爾小乘三學之中但應修戒不習定慧。彼存息滅三學俱修。雖存息滅三學俱修。雖存息滅何妨攝善。以有斯妨更為異釋。夫為制戒流類均齊。故制律儀。云何均齊。莫問利鈍同皆遠離五篇諸過得聖果故。攝善不等。是故不制攝善法戒。云何不等。彼小乘中作善無量。無有一人具修諸善方得聖果。故曰不等。如八禪等隨修一二亦得聖果。不要具修。問曰。何故離惡均齊集善不等。以惡易離善難成故。問。縱使攝善不等制攝善戒竟有何過。釋言。不得。若小乘中制攝善戒。有人不能具修善法便是犯戒。云何得聖。又不齊等云何名制。為是義故無攝善戒。問曰。若言小乘法中無攝善戒亦應小乘無有止犯作持之義。釋言。小乘雖不制於攝善法戒非全不修。故有止犯作持之義。雖有作持量分而為非制齊修。是故不名制攝善戒。又小乘中設有作持助止之作非攝善戒。問曰。若言小乘作善是助止法。三聚戒中無攝善者三學之中亦應不立定慧兩學。釋言。三學隨義分別。非製法故不得齊等。為是義故說有無過。以何義故無攝生戒。彼在獨度不兼他故。有無如是(此二門竟)。

次辨寬狹。小乘律儀但防身口。不遮心過。名之為狹。大乘律儀通防三業。目之為寬。云何得知。小乘律儀但防身口。不遮心過。彼小乘中但說身口七善律儀以之為戒。不說十善以為戒故。故成實言。戒防身口定慧防心。云何得知。大乘之戒通防三業。如地經中說十善道為律儀故。問曰。何故小乘法中單防身口。大乘法中通防三業。釋言。小乘一身求果。習道不久心過難裁。非戒能制要修定慧方除心過。故戒不防心。大乘法中多身求果。習道長久堪裁意非。故戒防心(此三門竟)。

次辨長短不同之義。小乘之戒止在一形不通異世。名之為短。菩薩戒法一受得已。若不退失菩提之心及不增上起煩惱犯盡未來際畢竟不失。名之為長。故地持雲。菩薩無有捨身失律儀戒。何故如是。聲聞為欲一形期果受戒之時自誓要。故言盡形壽。一形已來是彼要期分齊之限。故不失戒。一形已後不復是彼要期之眼。所以失戒。菩薩為欲多身求果受戒之時自誓要期盡未來際。盡未來際是彼要期分齊之限。故不失戒(此四門竟)。

次辨受捨不同之義。先就受戒以明不同。受中有二。一就初受以明不同。二就重受以明不同。初受云何。小乘法中得戒有二。一者自得。二從他得。自得有三。一自然得。二上法得。三自誓得。言自然者。謂佛一人於最後身初出家時自然發得別解脫戒。不從師受故曰自然。言上法者。或有沙彌及與俗人。修道證得無學聖果。證得如是增上法時發得出家具足禁戒。從其所依名上法得。言自誓者。如大迦葉聞佛出世自誓要期。佛為我師我為弟子。於此言下得發具足名為自誓。從他得中差別有四。一者善來。有諸眾生上品利根。佛命善來於我法中快修梵行得盡苦源。即發具戒。二者三語。所以一切沙彌俗人及佛初出諸比丘等師教三遍歸依三寶即便得戒。三者八敬。如大愛道比丘尼等。諸比丘僧遙宣敬儀令其奉行。彼聞頂受即發具足。四羯磨。得僧數具足和合作法與受具戒。有五人十人二十人等。大乘法中亦有二種。一從他受。唯對一師不藉多人。因力強故。二善淨心受。無如法人可從受時於佛像前自受而得。此即是其自誓得也。問曰。大乘何故不說自然得戒。釋言。大乘說佛過去為菩薩時先已成就別解脫戒。非最後身初出家時方始得故。何故不說上法得戒。義同自然。佛先成就。非最後身證上法時方得戒故。何故不說善來得戒。大乘戒廣具緣三聚無盡之法。要期領納方始得戒。直稱善來攝戒不具。故闕不論。何故不說三語得戒。義同善來。何故不說八敬得戒。菩薩尊勝。不如尼眾常敬他故。何故不說羯磨得戒。菩薩受戒唯從一師不藉多人。不假和合作法與故亦可。菩薩從他受者。即是菩薩羯磨受矣。初受如是。次就重受以明不同。如地持說。小乘法中犯重禁已遇緣捨戒。後若重受終不得戒。邊罪難故。菩薩不爾。犯重禁已捨菩薩戒。後若重受還復得戒。何故如是。菩薩法中有二緣故。重受得戒。一多身求果微善亦去。所以得戒。故地持中若有善心搆牛乳頃亦得受戒。二菩提心是廣大意能滅重罪。是以得戒。小乘法中有二種義不得重受。一現世求果純善方得。若曾犯重障難深極為是不得。二小乘心劣不滅重罪。故不得戒。次就捨戒以明不同。聲聞法中別解脫戒有四種捨。一不用道捨。二命終捨。三斷善根捨。謂邪見人起大邪見斷善根時失律儀戒。四二形生捨。所謂男女二形生時失律儀戒。菩薩法中別解脫戒有二種捨。如地持說。一退菩提心壞本故捨。二增上煩惱犯波羅夷過重故捨。此同聲聞斷善根捨。何故菩薩無不用道捨。釋言。聲聞受形俱法。是故不用道失出家戒。菩薩通受七眾法。故不用道不捨。何故菩薩無命終捨。此如前釋。聲聞受戒要期一形。故命終捨。菩薩要期盡未來際。故不失戒。何故菩薩二形生時不失禁戒。釋言。聲聞別受七眾隨形法故。二形生時七眾不分。是以失戒。菩薩通受一切戒法。不隨形別故不失戒。何故菩薩退心失戒。聲聞不爾。釋言。菩薩行業微細受捨持犯多隨心本。是故退失菩提心時失菩薩戒。小乘法中行業浮麁受捨持犯多皆約相不隨心本。是故退心不失禁戒。問曰。若言小乘法中受者約相直爾退心不失戒者。斷善根時內心邪見何故失戒。釋言。邪見極違正法能滅善根。是故失戒。退出世心不壞世善。是故不類。何故菩薩增上煩惱犯波羅夷失菩薩戒。聲聞不爾。釋言。大乘多隨心制。故上煩惱犯波羅夷失菩薩戒。小乘法中約相而制不隨心。故輕重煩惱犯波羅夷齊不失戒。不同如是。

第六明其大小一異。大乘律儀與小乘戒為一為異。是義不定攝大接小得言是一。以是一故。小乘所受即大乘戒。故勝鬘說大乘威儀以為毘尼出家受具。地持亦云。菩薩律儀即七眾戒據小。望大小外有大。得言是異。以是異故。地持說言。聲聞波羅提木叉戒比菩薩戒。百千萬分不及其一。問曰。若言菩薩律儀即是小乘七眾戒者。有人在俗受得菩薩三聚戒竟。然後出家更須別受出家戒不。有人釋言。不須更受菩薩戒中。已通得故。此義不然。菩薩戒中雖復通攝七眾之法一形之中不可並持七眾之戒。隨形所在要須別受。如人雖復總求出道隨入何地別須起心方便趣求。此亦如是。

第七明其三聚總別。總別不定。離惡為宗。律儀一戒亦總亦別。餘者唯別統收三聚為一律儀。名之為總。故地持雲。一切三聚皆律儀攝。同離惡故。於中分出攝善攝生。餘二不收還復攝在律儀戒中。名之為別。若就攝善以之為宗。則攝善戒亦總亦別。餘二唯別。統收三聚莫不皆善。故名為總。於中別分餘二之外還復攝在攝善戒中。名之為別。若就化生以行為宗。是則攝生亦前總亦別。餘二唯別。菩薩修習三聚行德皆為利物故名攝生。以之為總。於中別分餘二之外還復攝在生戒中。名之為別。當知大乘一切行德總別相望類皆同。三聚戒義厥趣略爾。

三種律儀義八門分別(釋名一 辨相二 所防同異三 就界分別四 就趣分別五 就形分別六 就人分別七 得捨分別八)

第一釋名。無作之善說為律儀。所言律者。法之別稱。調惡之法名之為律。行依律戒故號律儀。又復因調亦名為律。外應真則故曰律儀。律儀不同。一門說三。三名是何。一別解脫律儀。二禪律儀。三無漏律儀。別解脫者。戒是正順解脫之本。故名解脫。又復戒體免絕業覉亦名解脫。不與定道二種心俱。故稱為別。禪律儀者。經中亦名定共戒也。上界靜心思惟終起名之為禪。依禪發得防惡之法名禪律儀。禪心不亂目之為定。戒與定合名定共戒。無漏律儀經中亦名道共戒也。聖慧離垢名為無漏。依此發得防惡之法名無漏律儀。亦可戒體離垢清淨名為無漏。此與道合。故復經中名道共戒。名義如是(此一門竟)。

次辨其相。別解脫中開合不定。總之唯一。或分為二。一在家戒。二出家戒。或分為三。一者五戒。二者八戒。三出家戒。或分為四。於前三上加菩薩戒。或分為五。所謂五戒八戒十戒具戒及菩薩戒。或分為六。謂五戒八戒十戒比丘戒尼戒及菩薩戒。或分為七。謂七支戒。又七眾所受亦得分七。言七眾者。在家有二。謂優婆塞及優婆夷。出家有五。比丘及尼式叉摩那沙彌及沙彌尼。或分為八。於前七上加菩薩戒。或分為十。謂十善戒。廣則無量。禪戒之中亦開合不定。總之為一。或分為二。一禪律儀。二斷律儀。依未來禪以世俗道斷欲界結。九無礙邊所生之戒名斷律儀餘禪定邊所生之戒名禪律儀。或分為三。一覺觀俱。謂未來禪及初禪地所生之戒。二無覺有觀俱。謂中間禪所生之戒。三無覺無觀俱。謂二禪上所生之戒。或分為四。謂四禪中所生之戒。或分為六。謂未來中間根本四禪所生之戒。若依成實禪戒有九。謂依八禪及欲界電光所生之戒。廣則無邊。無漏戒中亦開合不定。總之唯一。或分為二。一無漏律儀。二斷律儀。依未來禪發無漏道斷欲界結。九無礙邊所生之戒名斷律儀。餘無漏邊所生之戒名無漏律儀。又常無常亦得分二。被照無漏所生之戒名曰無常。諸佛菩薩真無漏邊所生之戒名之為常。或分為三。謂三乘人無漏聖戒。或分為四。諸佛菩薩聲聞緣覺無漏戒也。或分為六。謂三乘人因果之戒。或分為九。謂三乘人別有見修無學道戒。或分為十。謂十善戒。廣亦無量。辨相如是(此二門竟)。

次辨所防同異之義。於中有三。一遮性分別。依如毘曇別解脫戒防禁性惡及離遮罪。言性惡者。所謂身口七不善業。言遮罪者。所謂飲酒殺草木等。禪無漏戒。唯離性惡不防遮罪。以非所受威儀法故。若依成實三種律儀同防遮性。二者根本方便分別。殺盜等罪名為根本。養豬羊等名為方便。依如毘曇別解脫戒通防根本方便之惡。禪無漏戒唯防根本。成實法中三種律儀齊防根本方便之罪。三約時分別。時謂三世毘曇法中別解脫戒唯防現在不通過未。禪戒隨心寬通三世。三世俱防。現起之者防離現惡。過去未來性成就者。防過未惡。無漏戒中最初得者。唯防現在未來之惡。不通過去。彼現在者防離現惡。寬通成就。在未來者防未來惡。以本未有過去世中不成就故不防過去。經生聖人無漏律儀通防三世。現起之者防於現惡。過去未來性成就者防於過未。若依成實三禪律儀體皆現在不說寬通過未之義。體雖現在而能通防三世之惡。問曰。何故毘曇法中現在之戒唯防現惡。成實法中現在之戒通防三世。釋言。毘曇性相中求。故隨世別以論所防。成實立義務就寬通。故說現戒通防三世。通相云何。現戒起時現惡不生名防現在。現惡滅故令過去惡因義不成名防過去。現惡滅故。更不作因牽生後惡名防未來。非謂過未有體可防。同異辨之麁爾(此三門竟)。

次就界論。界論三界。約就此處明三律儀通局之義。於中先明別解脫戒。別解脫中分別四門。一者身處。二者心處。三成就處。四戒體處。言身處者。就三界中明受戒身。故曰身處。小乘法中別解脫戒欲界身受非上二界何故如是。別解脫戒防禁現惡。上界無惡。是故不受。若爾上界亦應無彼禪無漏戒。釋言。上界定道律儀於欲界惡有持對治遠分對治。所以得有別解脫戒隨身在處防現遮過。是故不類。大乘法中別解脫戒麁同小乘。以理細論色界眾生亦應得受。何故如是。有色界天聞菩薩法發菩提心。自誓要期盡未來際永斷諸惡。無作隨生故得受之。如地經說。雖在色界光音天等亦得聞經。如是等也。問曰。小乘何故不爾。釋言。小乘受形俱法彼無形惡。所以不受。菩薩通受盡未來際一切戒法。故得受之。問曰。無色何故不受。釋言。有以。若是凡夫生無色界心志微細要期不成。故不發戒。若是菩薩生無色界先已成就別解脫戒。故不新發。言心處者。約就三界明受戒心。故曰心處。小乘法中受心不定。若就所求以別受心。為求人天而受戒者是欲界心。為求出道而受戒者是出世心。若就定散分別受心是欲界攝。散心受故大乘受心義亦不定。若就所求以別受心是出世攝。故地持雲。菩薩律儀從於第一真實心起。菩提之心名為真實。若就定散分別受心是欲界攝。散心受故。若復通論乃至色界聞思善心亦得受之。大乘色界具聞思故。言成處者。隨身所在成就。不失名為成處。小乘法中別解脫戒唯欲界成。此形俱法死時捨故。菩薩戒法三界成就。一受得已乃至菩提隨身所在常成就故。戒體處者。小乘法中戒體不定。對果論之或欲界攝。或出世攝。為求人天而受戒者是欲界攝。為求解脫而受戒者是出世攝。若就定散分別戒體唯欲界攝。以此欲界散善業故。大乘法中別解脫戒義亦不定。對果論之是出世攝。菩提因故。若就定散分別戒體是欲界攝。以是欲界散善業故。若復通論色界地中聞思善心而受得者是色界攝。別解脫戒辨之麁爾。次論禪戒。於中亦四。一明身處。二明心處。三成就處。四戒體處。言身處者。毘曇禪戒欲色身生。非無色界。戒是色法。色處生故。成實大乘三界身生。何故如是。成實宗中戒是非色非心法。故無色得生。大乘無色有色心。故無色得生。言心處者。毘曇禪戒一向唯從色界心起。非餘二界。彼宗欲界一向無禪。故無禪戒。戒是色法。是故不從無色心發。若依尊者瞿沙所說欲色心發。彼說欲界有禪定故。成實大乘三界心發。何故如是。若依成實欲界有其如電三昧。故發禪戒。戒是非色非心法故。無色心邊亦得發之。大乘宣說。欲界地中有無量定。說龍樹言。佛常住於欲界定中名無不定。聲聞暫得說為電光。彼定心邊得發禪戒。無色心邊義在可知。言成處者。毘曇禪戒欲色成就。非無色界。有漏之法在下成上生上之時必失下故。成實大乘三界皆成。彼說禪戒三界法故。又彼宗中有漏善法生上之時不失下故。戒體處者。毘曇禪戒唯色界攝。瞿沙所說欲色界攝。成實大乘皆三界攝。依三界地禪心生故。禪戒如是。次論道戒。於中亦四。一明身處。二明心處。三成就處。四戒體處。言身處者。毘曇道戒欲色身生。成實大乘三界身生。與禪戒同。言心處者。非三界攝。若隨禪本與禪戒同。言成處者。三界皆成。無漏生上不失下故。戒體處者。性出三界。若隨禪本如心處說。界別如是(此四門竟)。

次就趣論。趣謂五趣。約就此處明三律儀通趣局之義。於中先明別解脫戒。毘曇法中別解脫戒人天身生。人天成就。餘趣難身不生不成。成實法中出家之戒局在人道。在家之戒人天鬼畜四趣中生。四趣成就大乘戒法。人天鬼畜四趣中生五趣皆成。一受得已常成就故。次論禪戒及無漏戒。毘曇成實人天身生。人天成就。依長阿含天品之中鬼子母天亦得聖道。道必依禪。若從彼義人天及鬼三趣中生。三趣中成。大乘法中菩薩遍在五趣之中皆生皆成。此云何知。如華嚴經。諸龍鬼等各於法門而得自在。提謂經中諸龍鬼等聞法悟道。方等經中地獄眾生遇佛光明尋諸佛所聞法悟道。故知五趣皆成。問曰。若言地獄鬼畜得聖道者。云何名難。釋言。此等由佛強緣方能悟道。離佛不能故名為難。趣別如是(此五門竟)。

次就形論。形謂男女及無根等。毘曇法中別解脫戒唯在男女一形中生。餘者悕望不具足。故不發律儀。成則不爾。除二形人餘皆成就。若依成實出家之戒與毘曇同。在家之戒除二形人自餘一切皆生皆成。大乘之戒不簡二形。一切身中皆生皆成。所受通故。次論禪戒及無漏戒。小乘法中在欲界者男女身生。一切形中皆得成就。經論之中不曾說有二形人等捨此戒。故在上界者非男女身能生能成。菩薩之人一切形中皆生皆成。形別如是(此六門竟)。

次就人論。人有邪正。外道名邪內道名正。依如毘曇別解脫戒佛弟子受。非外道得。成實法中外道亦得。故彼論言外道亦以深心離惡。故受得戒。禪律儀者內外俱得。外道亦修八禪定故。無漏律儀唯佛弟子非外道得。彼住邪見無八正故。人別如是(此七門竟)。

次論得捨成就之義。先論其得。次明其舍。後辨成就。所言得者。先無今起名之為得。別解脫戒唯一受得更無餘義。受中差別如三聚中具廣分別。禪律儀者。依如毘曇有二種得。一者斷得。斷下過時得上禪戒。二者生得。從上退未生下地時得下禪戒。成實大乘唯有斷得。不說生得。彼說生上不說生得。彼說生上不失下故。退生下時不名新得。無漏律儀毘曇法中有三種得。一者斷得。斷下過時得士道戒。二轉根得。轉根之時捨鈍根戒得利根戒故。三者退得。證聖果時捨彼因中無漏之戒。後退果時還得本戒。成實大乘唯一斷得。餘皆不論。彼說轉根及得果時舊法增明非捨前法別有得故。得相如是。次論捨義。先有今失名之為捨。小乘法中別解脫戒有四種捨。一不用道捨。二命終捨。三斷善捨。四二形生捨。所謂男女二形生時失律儀戒。有人宣說。犯初眾罪亦失禁戒。是事不然。此但污戒。不名為捨。諸經論中皆同此說。菩薩律儀有二種捨。如地持說。一退菩提心。二增上煩惱犯波羅夷。不同所以三聚章中具廣分別。禪律儀戒有二種捨。一者退捨。退起下過失上禪戒。二生上時捨。有漏生上則失下故。成實大乘唯有退捨。彼說。生上不失下故無漏律儀。毘曇法中有三種捨。一者退捨。退聖道時失無漏戒。二轉根捨。轉根之時捨鈍根戒。三得果捨。得聖果時捨彼因中無漏之戒。成實法中三捨悉無。唯入無餘涅槃時捨。大乘法中緣治俱者證實時捨。真證俱者畢竟無捨。三種律儀辨之麁爾。

止觀舍義八門分別(釋名一 定體二 辨相三 制立四 修起次第五 約境分別六 就位分別七 就人分別八)

第一釋名。止觀舍者。經中亦名定慧及捨。此乃修中之差別也。修義不同。一門說三。止者外國名奢摩他。此翻名止。守心住緣離於散動。故名為止。止心不亂故復名定。觀者外國名毘婆舍那。此翻名觀。於法推求簡擇名觀。觀達稱慧。捨者外國名憂畢叉。此翻名捨。行心平等捨離偏習。故名為捨(此一門竟)。

次辨體性。唯依毘曇義釋有二。一就同時心法以論。止者正用定數為體。觀者或用觀數為體。或複用彼慧數為體。伺求之觀觀數為體。照法之觀慧數為體。捨者或用捨數為體。或用定慧二數為體。捨過之捨捨數為體。定慧平等捨離偏習。名之為捨。還即用彼定慧為體。二就前後修義分別。止者正用定行為體。定數為主。諸心心法相從住緣通名為止。觀者或用觀行為體。觀數為主。諸心心法相隨伺求通名為觀。或複用彼慧行為體。慧數為主。諸心心法相隨照境通名為觀。捨者或用捨行為體。捨數為主。諸心心法相隨捨過通名為捨。或用定慧二行為體。定慧兩數以為正主。諸心心法隨此定慧通名為捨。若依成實義釋亦二。一就同體同時法中隨義分別。一心體中住義名止。照義名觀。調停曰捨。不同毘曇諸數別體。二就前後修義分別。作意住緣名之為止。作止照境說名為觀。作意捨相方名為捨。通皆是心。無別主伴。大乘法中義別有三。一事識中修。二妄識中修。三真識中修。事識中修與毘曇同。心數別故。妄識中修麁同毘曇。細同成實。此云何知。如馬鳴說。第七識中麁細六重。根本四重心數無別。故同成實。末後兩重心與數別。共心相應。故同毘曇。真識中修義別有三。一就同時同體法中隨義別分。寂義名止。照義稱觀。離相名捨。二就同時同體法中異門相攝。止義為門。諸行隨之通名為止。觀義為門。諸行隨之齊名為觀。捨義為門。諸德隨之俱名為捨。三約修義前後別分。始心住法離妄名止。正見名觀。終證捨相故說為捨。體性如是。以此類餘諸行齊然(此二門竟)。

次辨其相。於中兩門。一通就諸行開合辨相。二別就諸行開合辨相。初通就諸行開合辨者。此之三行開合不定。總之唯一。謂聞思修三行之中修行所收。或分為二。謂止與觀。如地持說。於一切法不起妄想名之為止。知第一義離言自性及知世諦無量處法說以為觀。或分為三。謂止觀舍。此三猶前止觀所攝。止觀別修分為前二。止觀雙修合為後一。故有三種。或分為四。如地持說。一者修止。二者修觀。三者修習止觀。四者樂住止觀。此四猶前止觀及捨三行所攝。捨中分二。初為修習終為樂住。更無別行。所言止者。於事於義繫心安住。遠離一切虛偽輕躁及諸憶想。是名為止。事謂世諦。義謂真諦離輕躁者。息除事中輕亂心也。離憶想者。遠離理外分別想也。所言觀者。於事於義憶念選擇。名之為觀。修止觀者。於前止觀常修頓修。樂止觀者。於前止觀以久修故不勤方便。熾然不動。隨義廣分修乃無量。通就諸行開合如是。次就諸行別相論之。先就止行開合辨相如涅槃說。總唯一定。或分無二。一者世間八禪事定。二者出世合理之靜。或分為三。謂上中下。下謂凡夫人禪事定。中謂二乘合理之靜。上者所謂諸佛菩薩離妄真定。或分為四。一者退分。二者住分。三勝進分。四決定分。此決定分涅槃名為能作大益。義如下解。或分為五。所謂凡夫聲聞緣覺菩薩及佛所得三昧。又涅槃中更分五種。一無食三昧。所謂初禪。彼離揣食故曰無食。二無過三昧。亦是初禪。彼離欲惡故名無過。三身意清淨一心三昧。謂第二禪。離六識中覺觀之過名身意淨。內淨一處故曰一心。四因果俱樂。謂第三禪。彼樂勝故。五常念三昧。謂四禪乃至生非想。彼免三災絕於四受。離出入息定心不動。故曰常念。或分為六。謂五停心及觀生滅。五停如下。或分為七。謂須陀洹所得三昧。斯陀那含羅漢辟支菩薩及佛所得三昧。或分為八。於前七上加凡所得。又八解脫八禪定等亦得分八。並如下釋。亦得分九。謂九次第定。根本八禪及滅盡定。轉相趣入名九次第。或分為十。謂一切入。亦如下釋。廣則無量。次就慧行開合辨相。總唯一慧。或分為二。一是世間世俗等智。二是出世。謂無漏智亦得分三。一者般若。此翻名慧。二毘婆舍那。此翻名觀。三者闍那。此翻名智。此三何異經中兩釋。一約人以分。言般若者。一切眾生。一切凡夫同有慧數。故名般若。毘婆舍那一切聖人。此名聲聞緣覺為聖。彼能觀察苦無常等。故名為觀。言闍那者。諸佛菩薩。彼知一切諸法差別。故名為智。二隨境別。言般若者。是別想觀。別知世諦。毘婆舍那是總相觀。總知真諦。言闍那者。是破相觀。破離有無知一實諦。亦得分四。謂四無礙四諦觀等。亦得分五。謂法住智.泥洹智.願智.無諍智.邊際智等。廣如下釋。又復五種無量之智亦是五種。亦如下釋。亦得分六。謂知生死無常苦空無我不淨涅槃寂滅。亦得分七。所謂知法.知義.知時.知足.知自知眾.知尊卑.亦如下釋。或分為八。知生死法無常與苦.無我.不淨。知涅槃法常.樂.我.淨。亦得分九。知前八種及第一義。亦得分十。所謂十智義。如下釋。又復十力亦是十也。或分十一。所謂十智及如實知。亦如下釋。廣則無量。捨中有二。一定慧雙修。離於偏習名之為捨義如前二。更無別行。二住空捨相。名之為捨。義則不定。總唯一捨。或分為二。一生空觀。於人平等。二法空觀。於法平等。或分為三。謂三空觀。或分為四。謂四空觀。有法空.無法空.自法空.他法空.是其四也。廣如上釋。或分為五。謂空.無相.無願.無作及無起觀。如無量壽經中所說。於空理中無相可取名為無相。無願樂心說為無願。無果可為名為無作。無因可起故曰無起。或分為七。謂七空觀。亦如上釋。或分十一。觀十一空。如涅槃說。或分十八。如大品說。廣則無量。辨相如是(此三門竟)。

次辨制立。以何義故立此三行不增不減。解有八義。一行性不同。定數是止。慧數是觀。捨數為捨。二行相不同。住緣是止。知法是觀。調停是捨。三功能不同。止能息亂。觀能斷惑。捨能違治。四修時不同。如涅槃說。心慢修止。煩惱增強戒律羸損諸根不調。於善疑悔則宜修觀。定慧不等則須修捨。又經宣說。定慧平等則宜修捨。五行門不同。如涅槃說。彼空三昧名之為止。以心住空離分別故。無願三昧說之為觀。慧觀生死能斷捨故。無相三昧說為捨行。證入涅槃捨眾相故。六根依境不同。多門如後。今此且依一相論之。依事修止。如世八禪。住事中故。依法修觀。觀察諸法苦無常等名為觀。故依理修捨。證空平等捨眾相故。七隨人不同。多門如後。今此且依一相辨之。如涅槃說。聲聞緣覺定多慧少。菩薩之人慧多定少。諸佛如來定慧平等。說之為捨。八所為不同。如涅槃說。為三義故。所以修止。一為離煩惱依禪伏結。二莊嚴大智依禪發慧。三為得自在依禪發通。為三義故。所以修觀。一為觀生死果報過故依慧滅苦。二為增善法依慧離業。三為破煩惱依慧除惑。為三義故。所以修捨。一為調定慧其令平等。二為證空捨離有相。三為得中道故離有無。制立如是(此四門竟)。

次明修起次第之義。於中次第略有四階。一制發捨。二止舉捨。三止觀舍。四定慧捨。此之四門通釋是一。於中別分前之兩階行修方便。後二修成得法相應。前方便中有始有終。得法亦爾。故有四階。制發捨者。方便之始對治昏覺。昏謂昏睡。覺謂八種惡覺煩惱。言八覺者。所謂欲覺.恚.害.親裡.國土.不死.族姓.輕。侮若有惡覺則便制之制心住於數息門等。昏則發之念身無常。三惡道苦。佛法欲滅。以此鞭心令去睡昏。昏覺俱離修心得中。是時名捨。止舉捨者。方便之終對治沉掉。沉謂沉沒。掉謂掉動。心志濁悶名之為沉。心數異緣說以為掉。掉則修止止心鼻端眉間足指。隨在何處。沉則修舉念身無常苦無我等。沉掉俱離修心得中。是時名捨。止觀舍者。得法之始所治有三。一對愛見以明修治。四住煩惱分為愛見。初一是見。後三是愛。於此門中修止治愛所謂世俗八禪方便。修觀治見所謂出世無漏方便。止觀雙修離於偏習。是時名捨。二對癡愛以明修治。五住煩惱分為癡愛。無明名癡。餘四名愛。於此門中修止治愛。修觀治癡。癡愛俱離。止觀雙修。是時名捨。三對癡妄以辨修治。直就無明住地之中有闇有妄。迷覆諸法名之為闇。妄有所取說以為妄。如地持說。如是如實凡愚不知是其闇也。起八妄想是其妄也。於此門中修止治妄。如地持中。佛為訕大迦旃延說。不依地等一切法想而修禪定。馬鳴論中亦同此說。離一切想名為修止。修觀對治癡闇之心。故地持雲。於一切法不起妄想名之為止。知離言性及知無量世諦方便名之為觀。雙修離於偏習是時名捨。定慧捨者。得法之終更無別治。於前止觀所除煩惱究竟盡處所成行德為定慧捨。修起如是(此五門竟)。

次約境界分別三行。於中義別略有三階。一三法相對以辨三行。二兩行相對以辨三行。三歷就一法以辨三行。初就三法相對之中別有二門。第一約就事法及理以分三行。事者所謂陰界入等。依之修止。如世八禪。法者所謂苦無常等。依之修觀。理者所謂第一義空。依之修捨。捨離眾相。二約三諦以分三行。言三諦者。一是世諦謂法有相。二第一義諦謂法無相。三一實諦謂法非有非無之相。此三門中起修不定。從事入理依世修止。如世八禪。故依真修觀觀諸法空。從寂起用依真修止。離分別故。依世修觀觀諸法故。依一實諦修習捨行捨有無故。故地持中隨事取者名平等觀。隨如取者名平等心。等猶止也。捨離有無名第一捨。上來約就三境辨行。故約二境。言二境者。一世諦法。二真諦法。通而論之於此二中不起妄想通名為止。照見二諦俱名為觀。故地持中不起妄想說名為止。了知二諦同名為觀。止觀雙修調停名捨。於中別分起行各異。若就觀入依世修止依真修觀。若論起用依真修止依世修觀。止觀雙修調停名捨。次就一法以辨三行。隨於何法何事之中攝止安住即名為止。照察名觀。止觀調停名之為捨。約境如是(此六門竟)。

次就位論。位別有五。一外凡位。二內凡位。三見道四修道位。五無學位。通而論之一一位中皆具三行。於中別分進退有三。一義分別外凡位中修世八禪。名之為止。內凡位中學觀諦理。名之為觀。見道已上證理平等同名為捨。第二義者內凡位中安心諦理而未能見。說之為止。故見諦前名為定淨。見道位中始見諦理。名之為觀。修道已去定慧調停說名為捨。第三義者見道已前同名為止。見修二道照理名觀。無學位中得涅槃果捨離十相。故名為捨。位別如是(此七門竟)。

次就人論。人有五種。一是凡夫。二是聲聞。三是緣覺。四是菩薩。五是如來。通而論之人人皆具止觀及捨。於中別分略有三義。一凡夫之人修世八禪。但有止行。聲聞緣覺觀察四諦十二緣等。有其觀行。菩薩及佛證法平等。有其舍行。二凡夫有止。義如前釋。菩薩二乘同觀法性。有其觀行。佛證涅槃。有其舍行。三除凡夫直論賢聖。聲聞之人住寂名止。菩薩了知差別法界。名之為觀。佛得涅槃。有其舍行。止觀舍義辨之粗爾。

三慧義五門分別(釋名一 辨體二 就位分別三 就界分別四 就人分別五)

第一釋名。言三慧者。經中或時名聞思修。或復說為聞思修慧。通釋是一。於中別分義有寬狹。若當直言聞思修者。其義則寬通一切。通一切中始受行法通說為聞。於所聞法分別簡擇通名為慧。依法正行通說為修。若當說為聞思修慧。其義則狹局在般若。不通餘行。就般若中受教名聞。生解名為聞慧。簡義名思。從思得解名為思慧。進習名修。從修得智名為修慧。名義如是(此一門竟)。

次辨體性。三慧皆用慧數為體。慧依法成。法有三種。一教。二義。三者行法。三藏言數是其教法。三諦之理是其義法。三乘行儀是其行法。於中別分依教起聞。依義入思。依行起修。通而論之依一一法皆具三慧。於教法中初受名聞。簡擇是非說以為思。成就聞持陀羅尼行說以為修。於義法中有其三種。一者世諦。二第一義諦。三一實諦。通而論之於此三諦初受名聞。簡擇名思。成就正智說以為修。隨相別分依於世諦成就聞慧。世法可為。言教及故依第一義成就思慧。理出言外。正智思量方能及故依一實諦成就修慧。一實精微正證修行方能見故。於行法中初受名聞。簡擇稱思。造行曰修。又復前三隨教修行通名為聞。捨言趣證說以為思。得證相應說之為修。又復證相初來現心義說為聞。蓋乃是其不聞聞矣。正得名思。得已上進說名為修。體性如是(此二門竟)。

次就位論。通則位位一切皆具。於中別分非無差異。異相如何。准依毘曇外凡位中初受師教說為聞慧。五停心觀總別念處想心觀行未得禪定修慧法故。判為思慧。煗等已上依定修行。判為修慧。又更分別五停心觀依教之始。判為聞慧。總別念處背教已遠觀心轉強。判為思慧。煗等已上依定修行。判為修慧。成實法中念處已前初受師教。隨聞得解。判為聞慧。念處位中堪能自心分別簡擇說為思慧。煗等已上現見空理說為修慧。問曰。成實三慧如是。此三慧中解知何法。有人釋言。聞慧地中以陰分生得眾生空。思慧地中別觀五陰壞苦無常成前生空。兼趣法空。煗等已上總觀五陰行苦無常得諸法空。蓋是人語不關經論。若當聞慧但解生空。法空寂聞竟在何處。若當思慧壞法以成眾生空者。法空寂思復在何處。若修慧地唯解法空。生空寂修復在何處。二空之理皆藉初聞。次思後修方能悟入。而言生空但有聞慧而無修慧。法空有修而無聞思。豈非謬浪。當知聞慧具聞二空。思慧地中具見二空。修慧地中具見二空。不得偏取。大乘法中位分不定。據始為言。習種位中依教悟解成就聞慧。故華嚴中宣說。十住隨所聞法即自開解。性種位中捨詮得義成就思慧。解行已上修習出道成就修慧。次勝以論。種性地中於出世道但可聞知。未能思量。同為聞慧。解行位中能觀出道判為思慧。初地以上正行漸增。判為修慧。次上以論。習種性種直爾成就出世種子。未能方便趣入出道。三慧俱無。解行位中能起方便趣入出道。於出世法能聞能思具聞思慧。故地持中說解行地具足聞慧思慧思惟。初地已上發起正行說為修慧。極上以論。一切地前成就教行同為聞慧。初地之中始觀人如判為思慧。二地已上證心轉增判為修慧。位別如是(此三門竟)。

次就界論。界謂欲色無色界等。雜心中說。聞慧局在欲色兩界不通無色。無色無形不能聽受。是故無聞。思慧局在欲界地中上界則無。何故如是。上界報靜。斂思量則與禪定修慧相應。故無思慧。問曰。上界若無思慧應無覺觀。釋言。上界所有覺觀修慧所攝。故得有定。修慧局在色無色界。不通欲地。一切禪定修慧攝故。上界有修。欲界無定。故無修慧。瞿沙所說聞思同前。修慧一種遍通三界。彼說欲界有禪定故。成實所立聞慧如上。思慧不定。隨教之思局在欲色。推義之思遍通三界。此云何知。論解覺觀。麁思名覺。細思名觀。彼說覺觀三界皆有。明知遍通通修三界。彼說欲界有電光定。明修通下。大乘三慧並通三界。何故如是。菩薩雖在無色界中能來佛所聽受正法。又得聞持陀羅尼故。具受一切諸佛教法。是故聞通。菩薩常思。是故思通。大品宣說。欲界有定。是故修通。界別如是(此四門竟)。

次就人論。人謂聲聞緣覺菩薩。通而論之人人皆具。於中別分聲聞之人聞教悟道成就聞慧。是故當相說為聲聞。緣覺深思十二緣義成就思慧。是故當相說為緣覺。緣者是義。覺謂思也。菩薩善修俱利之道。成就修慧。是故當相說為菩薩。菩薩此翻名道眾生。以修自利利他道故。三慧如是。

三種般若義

三種般若出大智論。言般若者。是外國語此翻名慧。於法觀達目之為慧。慧義不同。一門說三。三名是何。一文字般若。二觀照般若。三實相般若。此三種中觀照一種是般若體。文字實相是般若法。法體合說故有三種。言文字者。所謂般若波羅蜜經此非般若。能詮般若故名般若。如涅槃經詮涅槃故說為涅槃。此亦如是。又此文字能生般若亦名般若。如食生命說食為命。言觀照者。慧心鑒達名為觀照。即此觀照體是般若名觀照般若。如眼是目名為眼目。於中具辨開合不定。總唯一智。或分為二。二有多門。一約境分二。謂世諦智。第一義智。世諦智者名一切種。於世法中種別智故。第一義智名一切智。以知一切諸法如故。二真妄分別。六七識中緣照分別是其妄智。第八識中體照之慧是其真智。是義云何。如來藏中恆沙佛法集成心事。是心性淨而為客塵煩惱所染相似不淨。後息妄染淨相始顯。始顯淨識普照法界說為真智。三大小分二。方便觀解緣別彼此。不能滅想普照一切。名之為小。故龍樹雲。十八空觀名小智慧。滅觀般若絕其緣想而能普照一切法界。名之為大。故龍樹言。般若波羅蜜是大智慧。或分為三。三有多門。一觀入分三。謂聞思修。二約境分三。謂世諦智第一義智及一實諦智。三隨義分三。謂清淨智一切智無礙智。義如後釋。四隨人分三。一一切智二乘所得。二道種智菩薩所得。三一切種智如來所得。亦如後釋。五隨識分三。一事識中分別之智。二妄識中分別之智。三真識中分別智。或分為四。謂聞思修證。或分為五。一聞。二思。三修。四報生識智。變易聖人報無漏心生便見法名報生智。此四是妄。五是證智。謂真識中無分別慧。或分十一。所謂十智及如實智。此義如後十一智中具廣分別。廣則無量。問曰。此之觀照般若體性云何。如龍樹辨。人說不同。凡有六種。第一家說唯有漏慧是般若體。何故如是。如小乘中佛道樹下方斷煩惱。自斯已前所修智慧皆名般若。故知有漏。第二家說。無漏聖慧是般若體。有漏則非。見理之心名般若故。如此說者小乘法中佛最後身所修無漏方便是般若。已前悉非。第三家說。從初發心至坐道樹所修智慧莫問有漏及與無漏悉是般若。至佛轉名薩波若智。如此說者般若在因不通於果。第四家說。菩薩所修一切智慧通名有漏通名無漏悉是般若。論自釋言。以觀涅槃行佛道故通名無漏。未斷結盡通名有漏。第五家說。菩薩慧中無漏無為不可覩見。無對常智是般若體。無常緣智一切悉非。第六家說。般若之體不可取得。非有非無非常非無常。非空非實非陰界入。非有非無無生無滅無取無捨。猶如火炎不可甞觸觸則燒人。般若如是。不可取執。取皆破遣。向前所取一切悉非。問曰。此門與前第五有何差別。釋言。向前第五門者從緣方便修。生真智為般若體。此說無始佛性真心從緣修顯。得證通望從來體外畢竟無緣。緣既不有真亦亡對。絕對真心說為菩薩般若正體。餘者悉非。問曰。此六何者為是。論有兩判。一言皆是如諸比丘各說彼此中間之義。佛言。皆是。此亦如是。一言。第六所說者是。前五皆非般若正體。故說為非。觀照如是。言實相者。是前觀照所知境界。諸法體實名之為實。實之體狀目之為相。何者是乎。開合不定。總為一實。或分為二。如地持說。一事法性世諦實也。二實法性真諦實也。或分為三。如涅槃說。一者世諦。二第一義諦。三一實諦。或分為四。一者事實陰界入等。二者法實苦無常等。三者理實空無我義。四者性實佛性真法。又地持說四真實義亦是四實。一世間所知。二學所知。三煩惱障淨所行處法。四智障淨所行處法。如上廣辨。此諸法中通而論之皆是實相。於中別分唯第一義名實相耳。此之實相體非般若。能生般若故名般若。如色香等體非是欲。能生欲心說為五欲。問曰。聖智非直知實亦知虛妄。何故所知唯名實相。釋言。聖人如法而知。知實知虛皆稱前法。故通名實。又知實時達本無妄。故唯言實。問曰。觀照即是般若。此之三種俱名般若。何故不得通名觀照。釋言。亦得但彼論中為辨般若文字觀照實相別之。是故一種偏名觀照。若復就彼觀照門中以辨其義。亦得說為三種觀照。一文字觀照。二般若觀照。三實相觀照。義既均齊。不得偏取。三種般若辨之略爾。

三智義兩門分別(辨相一 就人分別二)

第一辨相。言三智者。一道種智。二一切智。三一切種智。此之三種出大智論。道種智者。於一切道種別而知名道種智。又知一切化眾生道名道種智。所知云何。如彼論中增數廣辨。或說一道。所謂趣向涅槃之道。或分為二。二有多門。謂善與惡。世及出世。有漏無漏見之與修。有學無學無礙解脫向果得果。如是無量不可具辨。或分為三。三亦多門。謂三惡道及三善道人天涅槃三乘之道。戒定智慧見修無學止觀及捨。如是無量。或分為四。四有多門。所謂凡夫三乘之道。聲聞緣覺菩薩佛道。四念四勤四如意等。如是無量。或分為五。五亦多門。所謂五趣五度觀門。凡夫二乘菩薩佛道。如是無量。或六或七乃至八萬四千道法。知如是等道法差別名道種智。彼一切智與一切種智有何差別。通釋是一。於中別分凡有六種。一總別分別。總相知法名一切智。別相知法名一切種。如知苦諦是一切智。分別是苦有無量種名一切種。如是一切。二通別分別。知苦無常空無我等諸法通相名一切智。知五明等諸法別相名一切種智。三空有分別。知諸法空名一切智。知其種種世諦諸法名一切種。四廣略分別。略知諸法名一切智。廣知諸法名一切種智。如知分段因果對治名一切智。分段變易因果對治一分皆知名一切種智。亦如有人知一世界事名一切智。知於一切世界中事名一切種智。如是一切。五大小分別。小乘之智名一切智。大乘之智名一切種。問曰。向前道種智中知法已盡。何須別說一切智及一切種智。釋言。向前道種智者直知道法。自餘一切五明處等空無我等第一義法非彼所知。是以更明(此一門竟)。

次就人論。人謂聲聞菩薩及佛。約就此人辨義有四。一隨人別分。如論中說。聲聞之人有一切智。以能總相知諸法故。又復聲聞但能通相知於諸法不能別知。又復但能略知諸法不能廣知。是故說彼有一切智。菩薩之人有道種智。能知一切差別道法化眾生故。諸佛有其一切種智。以能別相廣知法故。二簡勝異劣。於此門中下不兼上。上得兼下。以是義故聲聞唯得有一分智無餘二種。菩薩之人有道種智兼一切智無一切種。諸佛如來具足三智。三簡大異小。佛菩薩大。聲聞是小。小中單直有一切智。大中不爾。佛與菩薩兼具三智。四就實通論聲聞之人小分具三菩薩漸勝。諸佛並極。三智如是。

三量智義三門分別(釋名義一 辨相二 就位分別三)

第一釋名。三量之義出於相續解脫經中。慧心取法各有分限。故名為量。量別不同。一門說三。一是現量。二是比量。三是教量。地持成實亦有此相。地持說言。現智比智及從師同聞。成實論言。見聞及比猶此三矣。言現量者。現知諸法名為現量。又知現法亦名為現。於中分別有其二種。一者知事。二者知理。言知事者。隨在何時何處法中不因比度。不藉他言而能知者同名現量。事相麁近隨在何時何處之中能現知故。言知理者毘曇法中就處分別。知欲界法名之為現。以何義故。知欲界法偏名為現。毘婆沙雲。得正決定必在欲界。要先見於欲界苦等後見上界。良以欲界法麁易見故先見之。先見分了。故偏名現。上界不爾。故知上界不名為現。又復行者於欲界苦有二現見。一離欲現見。以離欲道現照知故。二自身現見。欲界之苦身現覺故。於上界苦但有一種。離欲現見。身不在彼。不覺知故。如兩擔物。一則自擔。二使人擔。於自所擔有二現見。一知是物。二知輕重。知欲界苦其狀似此。於他所擔但有一種知物。現見不知輕重。上界如是。以知欲界其二現故偏名為現。上界唯一。故不名現。成實法中約時分別。彼現有二。一據修始。見諦已前現在時中觀假無性。名之為現。二據修成。見諦已上三世法中現見空理。同名為現。大乘通就時處分別。義釋有四。一據修始。唯於欲界現在法中見諸法如。名為現量。欲界現法易觀察故。二者修次。或於欲界見三世如。或於三界見現在如。同名現量。三者修成。於自分中現見三世一切法如。悉名現量。四據修息。到菩提時現見三世一切諸法。皆名現量。不簡自分他分之別。故地持言。諸佛如來於一切法現知見覺。現量如是。言比量者。譬度知法。名之為比。於中分別亦有二種。一者知事。二者知理。言知事者。隨在何時何處法中比度而知悉名比量。言知理者。毘曇法中約處分別。知上二界四諦之理名為比量。成實法中約時分別。見諦已前過未法中觀假無性名為比量。大乘通就時處分別。義釋有三。一據修始。以彼欲界現在法如比知他界他世法如名為比量。二據修次。或以欲界三世法如比上二界。或以三界現在法如比知過未名為比量。三據修成。以自分中所知三界三世法如。比他分中未所見處三界三世一切法如。名為比量。以何義故不說修息。到菩提時無複比故。然此比量經中亦名譬喻量也。通釋是一。於中分別同類相比名為比量。異類相比名譬喻量。言教量者。有法玄絕自力不知藉教以通名為教量。於中分別亦有二種。一者知事。二者知理。於世諦中藉教知者名為知事。二諦理中藉教知者名為知理。此之教量法中亦名信言量也。通釋是一。於中分別法隣自分藉言入者名信言量。法大玄絕依教知者名為教量。有人就此份量為四。現量為一。比量為二。教量為三。信言為四。此亦無傷。但非經論。名義如是(此一門竟)。

次辨其相。現量可知。比量有三。一同類相比。相似之法以此比餘。如百論中。義別有三。一者如殘。如人海中取一滴水甞之知醎則知餘者一切皆醎。亦如有人於一法中見苦無常空無我等知餘皆爾。如是一切。二者如本。如人先曾見火有煙後見餘煙必知有火。亦如有人曾見諸法無常故苦後見法苦必知無常。如是一切。三共相比知。如似人見從東至西人有行動類天上日從東至西當知亦動。亦如有人見色生滅色性無常後見其餘想受行等有生滅故性亦無常。如是一切。此三合為同類比也。二以劣比勝。如國無金用鍮比之。亦如經中以世虛空不生不滅比況佛性。如是一切。三以勝比劣。如國無鍮將金比之。亦如經中以大涅槃非有非無譬王殺罪。如是一切。此後兩門通釋。亦是共相比也。少分同故。比量如是。次辨教量。義別有三。一異時法。藉教以知。如過未法不現見故因說方知。二異處法。藉教以知。如他方事不現見故因說乃知。三者同時同處之法。藉教以知。如說身中如來性等。教量如是。此教量中所知不定。或深勝法藉教方知如彼佛性涅槃道等。或中間法藉教方知如苦集等。或麁淺法藉教方知如世間中難識事等(此二門竟)。

次就位別位。謂習種性種解行十地佛地。於此位中辨義有三。一開始合終。習種為一。性種為二。解行已上合為第三。同觀如故。於此門中或以三位共望一法以辨三量。所謂望於解行已上所觀之法。習種望彼是其教量。在彼玄絕。藉教知故。性種望彼是其比量。位分相隣可比知故。解行已上望自所得是其現量。現證知故。或以一位別望三法以辨三量。習種還望自所證法是其現量。現證知故。望性種地所證之法是其比量。位分相隣可比知故。望解行上所證之法是其教量。法玄絕故。向前門中教淺現深。於此門中現淺教深。或以三位別望三法。向前三位自望所得皆是現量。是則現量是通深淺。二開中間以合初後。如地持說。習種性種合之為一。種子同故。解行為二。初地已上合為第三。同證如故。於此門中亦得三位共望一法。望初地上所證之法。種性位中是其教量。解行比量地上現量。亦得一位別望三法。亦得三位別望三法。類上可知。三合始開終。種性解行合之為一。信地同故。十地為二。佛地為三。於此門中亦得三位共望一法。望佛所證地前名教。相去玄絕。信教知故。地上名比。以自所得上比佛故。佛地名現。現證性故亦得一位別望三法。地前還望地前之法是其現量。望地上法是其比量。望佛所得是其教量。以玄絕故亦得三位。別望三法皆是現量。同現見故。三量如是。

同相三道義兩門分別(釋名一 辨體二)

第一釋名。同相三道出地經論。名字是何。一是證道。二是助道。三不住道。言證道者。證是知得契會之義。心冥實性亡於分別契會平等。名之為證。言助道者。助是扶佐資順之義。諸度等行迭相扶佐資順菩提。故名助。言不住者。是離著之義。巧慧雙遊行無偏在。故曰不住。此三通論皆依法成。俱應名證。同能資果。並應名助。超凡異聖。齊名不住。為別三門。隱顯異名等別三門。隨顯受目。證據心體。心淨照明得法義顯。故偏名證。所證如中無果可資。故不名助。染淨相泯不住義隱。故不名不住。助是行修資順義強。故偏名助。見果可求證如義隱。故不名證。背有求出不。不住義微。故不名不住。不住巧慧離著義顯。故偏名不住。染淨俱游證如義隱。故不名證。染淨雙隨不偏求出。非專向果。故不名助。此之三種諸地通有。名之為同。同行體狀目之為相。蓋是體相非標相也。同行虛通目之為通。問曰。此三名為同相。見修無功名為別相。此證助等有別相不。見修等中有同相不。釋言。亦有。何者是乎。如地經中三地已還名為世間。未能證法。所修諸行遠資出世判為助道。第四地中初入出世。內證法明判為證道。五地已上得出世間後能隨世名不住道。故地經中五地已上方始宣說不住道勝。此即是其證等別相。菩薩見解無地不有。行修亦然。無功用義亦該始終。故地論言。從初地來隨分所行捨功用故不名染行。此即是其見等同相。若爾俱齊。何故證等偏名同相。見修無功偏名別相。釋曰。此言隱顯故爾。等是隱顯何故證等偏名同相。此據成德。通有義顯。故偏名同。何故見等偏名別者。此據修相。從解起修修熟捨功。階別相顯。故偏名別。何故證等偏據成德。何故見等偏是修相。釋言。同相三道之中證行為首。助與不住依證而說。故是成德。別相三中見道為首。從見起修。修過前見。修心久純方成無功。無功過修。漸次相起故說為修。修相階漸。故名別相。成德同時。故名同相。名義如是(此一門竟)。

次辨體相。通說皆用真心為體。於中別分非無差異。異相如何。證道體者是真識心。是心體中具足一切恆沙佛法。所謂法界常樂我淨智慧三昧解脫等法。將心攝法無出一心。隨法分心心有法界微塵等別。心於彼法同體照明淨無闇障。性雖常淨而為妄染相似不淨。後修對治息除染累。本隱淨心顯成令德。始顯淨德如甘心性內照法界。故說為證。蓋乃自然無分別照非緣照也。助道體者。所謂有作六波羅蜜。是義云何。向修對治顯證之時備修法界一切諸行。行熏真心故令心中真德集起說為助道。不住體者。略有三種。一就觀解以明不住。二據行修。三就果德。言觀解者。菩薩觀法非有非無。見非有故不著有邊。見非無故不著無邊。於有於無不偏住著。故名不住。言行修者。義別有三。一證相對助以明不住證行寂滅。助行起作。助而常證不偏住作。證而常助不偏住寂。寂作俱游不偏住著故名不住。二偏就證以明不住。證實平等無法可住。故名不住。故地論中名如行道為不住道。三偏就助以明不住。於中有三。一自利利他二行分別。菩薩善修自利行故不住凡夫。修利他故不住二乘。故名不住。二就自行福智以明。福隨有生。智依無成。以修福故不住於無。以修智故不著於有。故名不住。三應就諸行以明不住。如一施中不見施者受者財物及與果報不著於有。常依三事而行佈施不住於無。故名不住。如施既然。諸行齊爾。此後三門合為助中不住之義。前就證助以明不住。次偏就證後偏就助。合為第二行修不住。第三門中言就果德明不住者。謂佛如來得大涅槃不捨世間。得涅槃故不住生死有為法中。不捨世故不住寂滅無為法中。故名不住。同相三道辨之麁爾。

別相三道義三門分別(釋名一 定位二 辨相三)

別相三道出地經論。亦得名為位別三道。名字是何。一見。二修。三無功用。初言見者。慧心推求明白名見。進習名修。修心久純任運上昇息於緣務名無功用。此之三種諸地不同。名之為別。別行體狀目之為相。即此三行虛通名道。此三分異。是故亦名位別三道。名字如是(此一門竟)。

次定位分。據實通論。一切位中皆具此三。隨相別分局在出世。出世有二。一初地已上名為出世。二隨地相四地已上方名出世。就初門中大位開分初地見道。故地論言。諸見縛者於初地中見道時斷。二地已上乃至七地是其修道。八地已上名無功用。以實細分見有二種。一者緣見。在解行終心。故地持言。諸見縛者解行時斷。二者證見。在初地始心。修道亦二。一者習修。在初地滿心。故地持中宣說初地以為淨心及初修慧行也。二者正修。在二地已上。無功用中亦有二種。一習無功用在七地中。故地經中宣說。七地修無功用。二成無功用。八地已上與無生忍。其義相似。始習無生在七地中。成就無生在八地上。初門如是。第二門中大位開分。第四地中初入出世名為見道。故仁王中名第四地為須陀洹。又地經云。身見為首。我人眾生陰界諸入我慢所起出沒等事第四地中皆悉遠離。五地已上判為修道。八地已上名無功用。以實細分見有二種。一者習見在三地終心。觀一切法不生不滅因緣而有。二者成見在四地中。正見諸法不生不滅。修亦有二。一者習修在四地終心。方便行中發勤精進。二者正修在五地上。無功用中二種如上。然經論中地位開合進退非一。或開前合後。或開後合前。或開中間以合前後。今據一門且分此三。位別如是(此二門竟)。

次辨其相。見有二種。一者習見。謂解行中學觀如理。二者成見。謂初地中真觀現前。成中有二。一者自分。始入初地於自所證無我法中證照分明。二者勝進。謂初地中於二地上行修得失善觀分明如初地中發趣果等。修道亦二。一者習修。謂初地中發諸大願修行戒等。二者正修。謂二地上修行戒等。正中有二。一漸次修。二者頓修。言漸修者。謂二地上乃至六地五行勝進。言五行者。如地持說。二地修戒。三地習定。四五六地修習智慧。慧有三種。一道品相應慧。四地所修。二二諦相應慧。五地所習。三緣起相應慧。六地所學。以此通前合為五行。此五漸生名漸次修。言頓修者。謂第七地於念念中頓起一切菩提分法。無功用中亦有二種。一習無功用。在七地中。故論說言。七地修習無功用也。二者成熟。在八地上。成中亦二。一者自分。謂八地中報行成熟。二者勝進。謂八地上法流水中諸佛勸發自然趣向無上菩提。是勝進中諸行備起。今隨地相略分三種。一八地中淨土化生成就身業。二九地中辨才益物成就口業。三十地中得深智行成就意業。別相三道辨之麁爾。

三種住義兩門分別(釋名一 辨相二)

三種住義出持地論。大智論中亦具分別。依處名住。住義不同。一門說三。三名是何。一是聖住。二是梵住。三是天住。言聖住者。會正之解名之為聖。聖為人依。故名聖住。亦可聖者是其聖人。聖所依處名為聖住。言梵住者。淨行名梵。梵為人依。名為梵住。亦聖人離欲名梵。梵所居處名為梵住。言天住者。八禪天法。故名為天。天為人依。名為天住。亦可聖人是其淨天。天所居處名為天住。問曰。何故不說人住鬼畜住等。釋言。通說理亦無傷。以非勝故是中不論。名義如是(此一門竟)。

次辨其相。開合不定。總之為一。謂七無上中一住無上。或分為二。一是世間。二是出世。梵住天住是其世間。聖住一種是其出世。或分為三。三名如向。於中辨釋略有三義。一就果分別。如大智論說。欲界六天名為天住。色無色天名為梵住。以離欲故。涅槃聖法名為聖住。二就因分別。亦如大智論說。佈施持戒禮拜等善名為天住。能得欲界六天果故。四禪四空四無量等名為梵住。能得上界梵世界故。此色無色通名為梵。三三昧等名為聖住。三就行分別。如地持說。八禪地定名為天住。其所依故。四無量心名為梵住。以此四行於一切生離過淨故。彼三三昧滅盡正受名為聖住。唯是聖人所依止故。此後三住涅槃名為三行窟宅。猶是住處義也。或分為四。如大智論說。於前三上加一住合為四也。如彼論說。首楞嚴等無量三昧。及佛十力四無所畏不共法等。一切佛法通名佛住。或分十六。彼天住中有八禪定。即以為八。梵中有其四無量心。通前十二。聖住有四。謂三三昧滅盡正受。通前十六。如地持說。此十六中四無上住如來多住天住之中住第四禪。以下三禪慧多定少。上之四空定多慧少。定慧不均。用不稱心故不多住。唯第四禪定慧均等作用稱心。是以多住。是故如來最初成道及般涅槃。皆依四禪梵住之中多住。大悲如來常念有苦眾生。大悲能拔。是故多住。聖中多住空三昧門及滅盡正受。以空三昧離相中勝滅盡正受寂止極。是故多住。隨義廣分住乃無量。今據一門且論三種。三住如是。

大乘義章卷第十(終)

 

上篇:大乘義章

下篇:三論玄義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諸宗部目錄

華嚴經·淨行品

(據《華嚴經疏鈔》分段) 爾時智首菩薩問文殊師利菩...

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訶羅譯 如是我...

【註音版】大寶廣博樓閣善住秘密陀羅尼

大寶廣博樓閣善住秘密陀羅尼...

佛說施燈功德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捨...

永嘉證道歌

君不見。絕學無為閒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 無明實性...

華嚴五教止觀

五教止觀一乘十玄門合行敘 夫五教止觀也者。華嚴初祖...

密咒圓因往生集

密咒圓因往生集序 竊惟總持無文。越重玄於化表。秘詮...

鎮州臨濟慧照禪師語錄

臨濟慧照玄公大宗師語錄序 曹溪派列,淘湧而流注無窮...

根本說一切有部苾芻習學略法

根本說一切有部苾芻習學略法 元帝師苾芻拔合思巴集 敬...

大方等大集經賢護分

大方等大集經賢護分卷第一 隋天竺三藏闍那崛多譯 思惟...

憨山老人夢遊集

憨山老人夢遊集 憨山老人夢遊集卷第一 憨山大師夢遊全...

【註音版】佛說毗沙門天王經

佛說毗沙門天王經...

四教義

四教義卷第一 天台山修禪寺智顗禪師撰 夫眾生機緣不一...

持世經

持世經卷第一 姚秦龜茲三藏鳩摩羅什譯 持世經初品第一...

地藏菩薩聖誕祝聖儀

一、香讚 戒定真香 焚起沖天上 弟子虔誠 熱在金爐上...

所欲致患經

所欲致患經 西晉月支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時,佛...

佛說金耀童子經

佛說金耀童子經 西天中印度惹爛馱囉國密林寺三藏明教...

【佛教詞典】慨古錄

全一卷。又作湛然禪師慨古錄。明代曹洞宗僧湛然圓澄(...

【佛教詞典】曇無德部

(流派)律宗五部之一。曇無德比丘之部宗也,佛滅後百...

大小乘在思考上有何不同

我們如果讀《阿含經》,或者你去讀大乘的經典,比如說...

只此浮生是夢中

許多時候,一些從事演藝工作的人,不覺都會發出對生命...

這「四勿」是遠離邪淫外緣的好方法

我們先舉個例子,說明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遠離邪淫的外緣...

人與人之間要用愛語來攝受

大家在家庭裡,夫妻之間、兒女之間、父母之間要互讓互...

以德報怨,化敵為友

卡爾是一位賣磚的商人,由於另一位對手的競爭而使他陷...

鞭打白骨,為時晚矣

修行人出外行腳雲遊,看到一個人在路旁焚香、供花、獻...

在家人是否比出家人更能利益眾生

問: 我認為我們修行實際上是修心的過程,要在生活中...

永遠對工作保持熱情

一個在路邊賣飯盒的男人,由於沒有文化加上聽力視力都...

別想了,快去做吧

一位老教授來學校做演講,禮堂座無虛席。老教授的一生...

哪怕是餓著,也別去做屠宰的行業

要把你所學的佛法運用到你日常生活當中,不要讓佛法跟...

攝佛功德,成己功德

阿彌陀佛所成就的不可思議功德,我們前面講很清楚了,...

「華嚴九心」說顏回

在佛法的修學中,尋找善知識並如理依止,成為入門一件...

【視頻】解空頌

解空頌

【視頻】《大愛道比丘尼經》聆志居士念誦

《大愛道比丘尼經》聆志居士念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