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運用「自性清淨」破除障礙

淨界法師  2015/08/21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運用「自性清淨」破除障礙

你在大乘經典當中,只要看到「自性清淨、離垢清淨、得此道清淨、生此境清淨」,這樣大乘的教、理、行、果,都是屬於圓成實所收攝。

這四種清淨,我們在凡夫的時候,「離垢清淨」是我們的目標;但是「自性清淨」,這件事情是很重要。這個法門你要會去運用它,對你自己破除障礙,有很大的幫助;你要不會用它,你破除障礙會比較吃虧。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從一個凡夫的階位開始修行,我們已經通身的煩惱罪業、沾惹了很多的塵埃,才開始修行。有些人很快就從塵埃中跳脫出來,有些人這個塵埃他跳不出來,很辛苦,這是因為每一個人跳脫塵埃的善巧方便的運用,有所不同。

你看看大乘經典、歷代祖師的開示,你在對治煩惱的時候,如果你先生起觀照:「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你先讓心不要在外境的妄想中打轉,先把心帶回家,先把一直在在妄想中纏繞的心,帶回到「何期自性,本自清淨」,這個時候,再啟動你的對治法門,你要念佛也好、持咒也好、持戒也好、修定也好,你會發覺妄想比較容易對治。如果你今天在對治妄想煩惱的時候,沒有把心帶回家,就在這個煩惱的外境,在外圍一直跟它作戰,那你就很辛苦了!

我們可以把這種觀念作一個會歸:不管是調伏煩惱、懺悔業障,事懺、理懺的關鍵,就是你是不是知道「何期自性,本自清淨」。就是說,煩惱跟罪業是無自性的東西。什麼叫無自性呢?就是它的體性是不決定的。同樣一個煩惱、一個罪業,到某一個人的心中,他覺得對治很困難,這個煩惱在他的心中纏繞,揮之不去;有些人他有煩惱罪業,但是他很快就能夠突破、消滅,這就是你的善巧方便,就是你能夠像《大乘起信論》上說的,經常能夠「正念真如」,經常憶念你的自性是清淨的,修習真如三昧,這樣子的話,你在破除障礙這方面,有很大的幫助。

黃念祖老居士,在他《無量壽經》的批註中,解釋「十念往生」,他說:有些人臨終的時候,十念可以往生;有些人十念不能往生,要超過十念,要多念才能往生。為什麼呢?不在於煩惱的輕重,而在於他是不是生起觀照。有些人念佛,他這妄想起來,他就「跟你拚了!」這個時候,你念佛當然辛苦了,你十念不夠,你要比十念還要多念。

但是有些人在臨終,他今生的煩惱跟罪業現前的時候,他能夠先憶念真如──「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他馬上感到煩惱跟罪業是虛妄相,然後再啟動他的佛號,「有禪有淨土,猶如戴角虎」,這時候,他很快就能夠從障礙當中突破。所以「自性清淨」這個法門你不能忽略,它在破除障礙這個角度,會給你很大的加持,破障。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真心廓徹靈通,與諸佛了無有異

原文: 夫心者,即寂即照,不生不滅,廓徹靈通,圓融活...

口裡念著糊塗咒,心裡想的貪瞋癡

我們起心動念有好多過失,用經對照自己的心、對照自己...

心念與疾病有何關聯

問: 佛法中提到病由業生,業由心生,心念與疾病的關...

念佛為何要求「一心不亂」

《阿彌陀經》要求學人執持名號七日一心不亂。 《無量壽...

拔除心中憂愁之刺

古印度時,那羅陀尊者在波羅梨國長者的竹林中修行。當...

是不是念佛念到清淨心就叫見佛了呢

問: 什麼叫見佛?是見阿彌陀佛的色身還是見自性佛?自...

常持誦《心經》,身心皆可發生改變

在佛家中,有字數最少的一本經。它就是《般若波羅蜜多...

把心從外塵境界上收回來

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要練習養成隨時攝心的習慣,我們常...

【大藏經】【註音版】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大藏經】十小咒註音版

1、如意寶輪王陀羅尼 南(nan)無(mo)佛(fo)馱(tuo)耶(...

【大藏經】佛說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阿難說:「聞如是。」 阿難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貴...

【大藏經】【註音版】梵網經菩薩戒本(誦戒專用)

梵網經菩薩戒本(誦戒專用)...

宗舜法師:理體三寶和事相三寶是缺一不可的

三寶必須具足。這裡有二層涵義, 即首先一定是歸依佛...

造了罪業後,生命中會產生兩種影響

既識起因,能感後習,一、感種類相續而起。二、招苦報...

冬季適合進補的食材

冬天該吃點啥呢?吃什麼最養生?生活中,我們又該怎樣...

供養僧人用錢如法嗎

問: 請問師父,現在居士供養出家僧人,一般都直接用...

佛教的「八吉祥」

相傳世尊釋迦牟尼佛降生之際,天人敬獻「八吉祥」為供...

一個人的道德很深,名聲一定就會長久

我們要謙下,實際謙下裡面就包含著理解、包容、同情。...

慧律法師《律己與寬人》

修行人要讓眾生有解釋的機會懺悔的餘地,不要咄咄逼人...

機遇有時就差那麼一點點

很多人說,距離金子三英吋遠講的是關於機遇的故事。可...

只要證得了空的義理,看一切就無罣礙

當知一切法凡是有形有相的、能用言語表達出來的都叫法...

終日念佛為何無法往生

人們常說,終日念佛,為何無法往生?截流大師告訴你答...

臨終前會後悔的25件事

在日本有這樣一位年輕的臨終關懷護士大津秀一。他在親...

【佛學漫畫】禪宗四祖道信法師

四祖道信是禪宗歷史上承上啟下的重要祖師,從他開始,...

行策大師《淨土警語》

勸發真信 念佛三昧。其來尚矣。自遠祖崛起廬山。肇興蓮...

小資型學佛和商人型學佛

似乎短短幾年間,伴著新的傳播技術和人們對心靈層面的...

毛毛蟲是怎麼過河的

一個老總問他迷惘而困惑的下屬,你知道毛毛蟲是怎麼過...

千萬不要犯誹謗淨土法門的罪業

現在有些凡夫說釋迦牟尼佛講淨土法門、極樂世界,大概...

【佛教詞典】乞食是聖行

行事鈔·頭陀行儀篇:「善見雲,三乘聖人,悉皆乞食。...

【佛教詞典】七界

【七界】 p0050   瑜伽九十六卷三頁云:復有七界。一...

【視頻】《佛說摩利支天菩薩陀羅尼經》釋大力讀誦

《佛說摩利支天菩薩陀羅尼經》釋大力讀誦

【視頻】仁清法師《學佛答疑》

仁清法師《學佛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