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起信論疏筆削記卷第三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起信論疏筆削記卷第三

長水沙門子璿錄

約法生起下二。初標科總示。依詮染者。以淨法是攝末歸本義。今明從本起末。故唯取染。略五重者。廣即十四。今於十四之中類束為五。故云略也。對諸宗者。即前五教也。前以能詮為門。故云約教。此以所詮為門故。雲約法也。

二隨文別釋二。初正明五段。五中二三以略分真妄故。雲開雲明。後二唯約妄論具。顯次第生起故言生也。一心為本源者。為是也。謂此一心。是一切染淨法之根本。其猶水源為萬流之本。更無有法為心之本。故云。唯一心本即源也。經云。諸法所生唯心所現。一切因果世界微塵因心成體。法喻雙顯。故云本源。華嚴下配教。此是圓教之所宗故。四法界者。如前所列。然四種皆稱法界而界義不同。謂理法名界。界是性義。謂與一切染淨諸法為體性故。事法名界。界是分義。一一事法分限別故。後二法界具性分義可知。義雖有四而體是一故。溷四為一。一外無四。故云。統唯一真也。謂寂寥下總萬有以出體。彼曰法界。此曰一心。謂此一心是法之性。故曰法界。隨義立名體元無異。故以一心為法界體。初二句顯德相。寂謂無聲。寥謂無色。虛則中無妄染。曠謂寬遍十方。沖即是深。竪通三際。包即容受一切無餘。博則能入一切咸遍。總該下明該收萬有者。一切法也。萬有不出一心。是故一切全為心性。心性無外攝無不周也。此但意在出體。不在收於萬法。恐存心外之見。故云總該等也。然諸教中皆說萬法一心。而淺深有異。今約五教略為辨之。一愚法聲聞教。假說一心。謂世出世間染淨等法。皆由心造業之所感。推徵則一心之義不成。故云假說。二大乘權教明異熟賴耶以為一心。三界萬法唯識變故。三終教。說如來藏以為一心。識境諸法皆如夢故。四頓教。泯絕染淨以說一心。顯體離言絕諸相故。為破諸數假名一也。五圓教。總該萬有以為一心。事理本末無別異故。如上所說。前二教淺後三教深。於三教中義有淺深。體唯真性。今之所辨即第五也。注正當此門者。此論所詮理極於是。故上指陳即華嚴經一真法界。但彼以性相俱融。名為法界。此約克指法體故曰一心。圓實之旨以此為異也。體絕有無者。肇公雲。欲言其有無狀無名。欲言其無聖以之靈。故下文雲。非有非無等。相非生滅者。非不也。相謂無相之相。相即性也。論雲。非前際生非後際滅。般若亦云。不生不滅莫窮其始者。莫無窮鞠始初也。既非生滅有為之法。則無能尋鞠盡其初際。然不唯無始。抑亦無終。此但影略。故云無始。此則覆釋前來相非生滅。以非生故無始。非滅故無終。寧見中邊者。邊謂二邊中即中道。二邊既泯中道不存。故云寧見。寧何也。此則覆釋前來體絕有無也。有無即是二邊。前則略舉但言有無。今則具顯故云中邊。注真如門者。彼疏所說即是此中真如門義。然但因以指配。未是正開。次下即明。迷之下即序中逐迷悟而升沉之義。解即初悟。悟即證入也。故經云。無始時來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諸趣及涅槃證得。即斯義也。註文可知。

依心開門者。以論雲依一心法有二種門也。真如門者。於中有離言依言。依言之中復有空不空二。具如下說。頓教分者。以此門中說心性不生不滅。乃至離言絕慮等義。故當此教。密說者。如心經云。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等。即是真如之相。雖明其相而不克顯真如體性。故云密說。理實無異。故今配之。依如來藏下全引論文。顯生滅相也。終教者。詮法窮極非同始教。是衍初門故名終教。今起信論正明此義。以始教下揀顯。以始教中亦說賴耶。而不說是藏性所成。今說性成故。非彼分故。密嚴雲。佛說如來藏以為阿賴耶惡慧。不能知藏即賴耶識。

後門謂生滅門也。二義者。論曰。此識有二種義。能攝一切法生一切法。云何為二。一者覺義二者不覺等義。故依此明也。覺義者。論雲。所言覺者。謂心體離念。離念相者。等虛空界。即是如來法身等。於中有始覺本覺。本覺復有隨染性淨之異。具如論說。注前真如等者。通前後妨難。或曰前真如門及此覺義。為何不明開義生法。唯於後門後義明生起耶。故此釋之。不變非隨緣。淨相是本覺。反流即始覺也。此上三義並不可說生起染法之理。以義不順故。唯此生滅及不覺義。即可言其生染次也。故前標雲。依染法從本起末。而不言淨法從末向本。由是前門。前義不言生起也。不覺義者。論雲。所言不覺者。謂不如實知真如法一故。不覺心起而有其念等。於中有根本枝末之異。枝末復有三細六麁。如次所引註文可知。

後義者。即不覺也。依此不覺起業等相。此三屬本識位對後事識。六麁名之為細。故論雲。復次依不覺故生三種相。與彼不覺相應不離等。業相者。約動作為因二義得名。故論雲。一者無明業相以依不覺故心動。說名為業。覺則不動。動則有苦果不離因故。轉相者。前之業相轉至此位。為能見故。故論雲二者。能見相。以依動故。能見不動則無見。現相者。以依能緣之心。帶起所緣之境故。論雲。三者境界相。以依能見故。境界妄現。離見則無境界。注自體等者。以唯識說有漏識。自體生時轉似二分。似能緣相名為見分。似所緣相名為相分。雖文異而義同故。今注配自體。即自證分也。即唯識下配教。齊業相者。彼說諸法生起。但依賴耶以為其本。故名此識為總報主。一切種子根身器界。皆此識變。仍獨說此以為所熏。熏成種已後起現行。皆依此識故云生起本也。以彼下出所以緣。以彼宗未說一心是真如生滅二門之源。以留之於終教說故。若盡說已。何分權實耶。故說等者以不知真如即心故。說無知無覺凝然不變者。說此無知覺體。堅如玉石。不可受熏。以不是可熏性故。既不受熏。焉能隨緣。由是但執真如不變。不許隨緣也。但說等者。既不許真如隨緣成諸染淨故。說賴耶為生滅本。由是明法生起但齊業相也。縱轉等者。以彼所說轉第八為大圓鏡智。第七為平等性智。第六為妙觀察智。前五為成所作智。根本既唯生滅。成智亦是有為。理是無為不得相即。如鎔金范土各成其器。豈得相即耶。故詮法下結成可知。

最後者。即現相也。六麁是事識位。涉於外塵其相顯著。總名為麁。故論雲。以有境界緣故。復生六種相智。分別境界者智相也。以有外境牽起內心。令其分別是好是惡等故。論雲。一者智相。依於境界。心起分別。愛與不愛故生苦樂者。因前分別遂起苦樂覺心故。論雲。二者相續相。依於智故。生其苦樂覺心。起念相應不斷故。著苦樂者。執前苦樂取之為實故。論雲。三者執取相。依於相續緣念境界。住持苦樂心起著故。計名字者。以執取實故。聞名總相便生瞋喜等。故論雲。四者計名字相。依於妄執分別假名言相故。造業者。以貪瞋盛故。發動身口造諸善惡不動等業。故論雲。五者起業相。依於名字尋名取著造種種業故。受報者。謂業累既成牽至苦果如繩所繫不自在故。故論雲。六者業系苦相。以依業受果不自在故。二乘下對教淺深。第三者。是我執俱生。二乘教中說。斷此者名為我空。故人天等者。以彼教中但明善惡業緣受報好丑故。當造業而不知業從何生故。詮法分齊不到第四。

若取下二別示也。血脈相承者。但約迷本一心。邐迆生起不斷絕義。更不旁說真如本覺故。雲一向等。略八重者。廣則十四。故以真如門及覺義。非是生起倫次故。生滅門不覺義。全體是業相故。智相相續皆法執故。執取計名皆我執故。由是相從略成八也。

四中文三。一總明所被。一切下此約畢竟。兼正合論。故皆被也。故涅槃經云。凡是有心定當作佛圓覺雲。有性無性齊成佛道。又云。譬如大海不讓小流。乃至蚊虻及阿修羅飲其水者。咸得充足。金剛經說。發菩提心人令度四生九類。皆入無餘涅槃。若其定有不成佛者。何勞發此心耶。以一切眾生皆本有佛性。但得聞之無不獲益。謂宿機深者悟入。淺者信解。都無宿種者。亦皆熏成圓頓種子。如華嚴經食金剛喻。不同下揀權教。彼說定性二乘性定無改。況至無餘位中身智俱盡。誰為修行無性之人。無其善種。善種既無憑何修進。以此判之。俱非所被。然彼但約即。今長時而論故不統收。亦是留在實教中說也。

然一切下二約三聚辨。然有三說。如小乘即以五無間業眾生為邪定。以學無學人為正定。以餘漏無漏人為不定。權教以無種性人為邪。以菩薩為正。以不定性人為不定。終教以一切異生為邪。三賢為正。十信為不定。今依後說。此論下正為可知。兼為邪定者。但得見聞自然成種。他時顯發必至解脫。故法華系殊。涅槃毒鼓。華嚴有八難。頓超之說。又云。設有不生信樂。亦成善根無空過者。乃至究竟入於涅槃。此明雖謗墮惡由聞。歷耳終醒悟。故下論雲。為令眾生離一切苦。得究竟樂。皆此類也。兼正定者。論雲。為欲解釋如來根本之義。令諸眾生至解不謬故。疏配三賢故當正定也。

准此下據五性說。然五性之說。權實共出前教義中。判為未了者。約彼定執三無二有。故名為權。今說被教。故須約性。性雖說五俱為所被。非同權宗定執有無也。正被下可知。兼餘性者。二乘及無種性也。以二乘人實無定性。雖亡分段然有變易之身。但得聞斯教決定迴心。涅槃說四果及緣覺極遲。經八六四二萬十千劫。如次迴心。猶如醉人醒有遲速。三昧酒醒亦復如是。故楞伽雲。三昧酒所醉。乃至劫不覺。酒消然後覺。得佛無上身。無性之人但無善性。若聞斯教善種自成。遇緣發起必當成佛。楞伽經說二種闡提。一大悲菩薩。二斷善根者。佛說二中。永不入者唯大悲菩薩。應知斷善根者聞經獲悟。後必得入。涅槃經中具有此說。今此論雲。謂示修習止觀。對治凡夫二乘心過故。其中義含定性無性。故下文雲。對治二乘不起大悲狹劣心過。遠離凡夫不修善根。且不起大悲豈非定性耶。不修善根豈非無性耶。當知實教雖說五性。然非定五俱為所被。

又因下三別指下文。別明所被者。一論所被不出三根。說有通別。通則不分論文。但上中下根依之總入。別則立義解釋兩分被上根。悟入修行信心分被中根。勸修利益分被下根。然上根不必聞中下之法。下根必兼聞中上之法。中根可知。此說猶是別中之通。若更細論。兼約地位所配。則立義分及解釋分中。顯示正義對治邪執。被三賢菩薩為上根。悟入分別發趣道相。被十信滿心為中根。修行信心分已下論文。被十信住心入心為下根。又就十信位中。自有三根之異。謂以十信滿心為上根。此則如上所配。以十信住心為中根。此依第四分中。四種信心及四種修行悟入。以十信初心為下根。就此下根復有三種。謂以四行之後止觀之前。一段論文被下根。悟入以止觀一門被中根。以勸生淨土一門被上根。其勸修利益一分。總策前三。因緣一分但明論起由致。故於此分不別明。被如下疏配。

五中初總標。能詮教體者。通明諸佛教法。乃至此論以何為體。而能詮顯無量事理。今且略以四門解釋。

二別釋有四。初隨相者。謂約六塵境相以出體故。名句文者。即聲上屈曲詮表是假非實。屬不相應行所攝。故論雲。一名二名多名。是曰名身。一句二句多句名。曰句身。一字二字多字名曰文身。能詮諸法自性者。名也。名是能詮諸法自性是所詮。如言色言心言水火等。各各詮表法自性故。差別者。句也。句是能詮諸法差別是所詮。如言形色顯色真心妄心等。諸法例然。一一法中揀令別故。二所依者文也。二即名句。文即是字。以此通為名句。二法所依止故。由是名則次第行列。句則次第安布。文則次第連合。此等親能詮表義理。由是取之以為教體。

或唯下二唯音聲。以聲是教主言。音謂佛唱詞。評論語音語路語業語表。故云音聲。離聲下釋以名句。文三。雖親能詮表義理。但是聲上屈曲之相。從假建立無有自體。聲是色法。色法是實。名等是不相應行。非色非心但約色心分位假立。由是實。外無假。所以攝假從實。但取聲為教體。故云離聲無別名等。婆沙論雲。佛教以語業為體。

假實下三通四法也。如上兩說各有理教為定量。故不可偏取。今悉收之。以唯音聲則不能詮義。唯名句文則別無自體。四法皆取始成教體。如水與動方能運舟。於此二中不可趣一。如人汎然發聲不吐詞句。何所詮表。若無聲者名等何依。故今雙取也。故俱舍雲。牟尼說法蘊數有八十千。彼體(教體)語(音聲)或名(名句)此色(音聲)行(名句)蘊攝。

又遍於下四遍一切也。一切雖多不出六塵境界。但能生於物解。即為教體。豈獨在於聲名句文。故淨名雲。有以光明而作佛事。有以菩提樹衣服臥具。乃至八萬四千諸塵勞門。眾生謂之疲勞。諸佛即。以此法而作佛事。楞伽雲。大慧。非一切佛土言語說法。有佛國土直視不瞬。口無言說。乃至有佛國土動身名說法等。且香積世界餐香飯而三。昧顯。極樂國土聽風柯而正念成。絲竹可以傳心目擊以之存道。既語默視瞬皆說。則見聞覺知盡聽。苟能得法契神何必要因言說。如楞嚴經二十五聖。於十八界七大性。各從一門而得圓通。此中六塵猶且約境。餘者例知。天台雲。手不執卷常是讀經。口無言聲遍誦眾典。佛不說法常聞梵音。心不思惟遍照法界。皆此義也。

唯識門者。約妄心以出體。今先約本影相對。對於諸教總成四句。一唯本無影。即小乘教。以不知諸法唯識所現皆影像故。二唯影無本。即終教也。以佛果無別色聲功德。唯有如如及如如智獨存。但以大悲大智為增上緣。令彼根熟眾生心中現佛色聲說法。是故佛教但是眾生心中影像。故華嚴雲。諸佛無有法佛於何有說。但隨其自心為說如是法。三亦本亦影。即大乘權教。謂以佛自宣說若文若義。皆是妙觀察智。相應淨識之所顯現。名本質教。若聞者識上所變文義為影像教。諸佛眾生互為增上緣。方有所起教故唯識雲。展轉增上力二識成決定。四非本非影。即頓教也。非唯心外無佛色聲。眾生心中影像亦空。以性本離故。相本絕故。即無教之教耳。故淨名雲。其說法者無說無示。其聽法者無聞無得。今此所明即第二句唯影非本也。說者淨識等者。此中語勢似於本影具足一句。然意明唯影非本。雖云淨識所現。意顯大悲。大智為增上緣。又此但言佛為眾生增上緣。而不言眾生為佛增上緣者。意在唯影也。又佛淨識即是眾生真心。佛現即眾生現。二俱影也。引證文則明矣。豈可見雲淨識所現為增上緣。便作本影雙取同於權教。須以意通不以文局。學者思之。故下文下具雲一切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別。若離心念則無一切境界之相。是故下結意。言自心者。即是妄識。非謂真心。下文雲。三界虛偽唯心所作。離心即無六塵境界。

歸性門者。約真心以出體也。此識等者。則前門中已收差別之境。但唯能變識心。今又攝前識心但是一心。一心即真如性也。名為歸性故。雲此識無體也。其猶人睡作夢見種種物。物不離夢夢不離人。即展轉推尋教法真實之體。極至於此。古人云。心即是經即斯義也。言一切者。即色心等法。非今方爾。故云。從本已來超過。離名字相。離心緣相。故云乃至。然離言說則非前音聲。離名字則非前名句文。離心緣則非前唯識。一心真如則成此歸性門也。亦同圓覺疏雲。生法本無一切唯識。識如幻夢但是一心。楞嚴雲。見與見緣似現前境。元我覺明也。

無礙門者。約三門無礙以出體也。謂於下正釋。心即唯識門。境即隨相門。理即歸性門。事即一二門。以對理成句。故重牒之。同一緣起者。上之三門同為一大法界緣起。謂境不自境由心故境。心不自心由境故心。未有依真之妄。不從真生。未有隨妄之真。不依妄顯。如是則境是心境心是境心。真即妄真妄即真妄。互相依倚互相資假。隨有所闕則皆不成。故云同一緣起也。溷融等者。即無障礙法界也。謂若心若境若理若事。一多即入俱無礙故。斯則動止縱橫無非教體也。以一下出所以。如上心境理事得無障礙者。以一切法不離二門。二門唯一心故。以歸性即當真如門。前二即當生滅門。二門不二即是一心。以此一心融之故。得同一緣起無礙自在也。

六中二。初標章釋名。前辨能詮文體。此明所詮義趣。義中可尊可重可崇尚者。故名為宗。歸嚮往詣故名為趣。當部等者。如法華宗一乘。涅槃宗佛性。華嚴宗法界。維摩宗不思議解脫等。然宗有多種。若約立敵相對。以明宗者。即語之所表曰宗。此則但取一期所論之義。如言聲是有法定無常為宗等。若約修習行人以明宗者。即心之所尚曰宗。如各隨所習經律論等。今明一部所崇尚者。為尊為主。目之為宗。宗於此者終歸何義。謂令信解行此法故。必至證入也。故曰宗之所歸。

開章如文。

正辨中今初。隨相法執者。標名也。宗於事法故云隨相。計法定實語云法執。小乘諸師者。宗主也。根本即上座大眾。展轉分成二十部。阿含等者。所依經也。等於正法念佛本行等經。以造下所造論也。即婆沙俱舍等論下諸門中。例有此四。真空無相者。即色即空空病亦空。故言真空。離一切相故云無相般若等等。於八部及諸空經中觀等等。於百論十二門論之類。唯識法相者。唯遮境有識揀心無一切諸法。唯識所變宗相法故。名法相宗。唯識等等於對法百法之類。如來藏緣起者。即如來藏心隨。染淨緣起成諸法也。楞伽等。等於勝鬘密嚴等經。起信等。等於佛性寶性等論。圓融具德者。圓謂圓滿性相週遍。融謂融和理事無礙。具德者。重重無盡。一塵一毛無不稱性。無不包遍。如前圓教中明。

今此下二指此論也。第四者。即如來藏緣起宗。以論所詮明如來藏。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名阿梨耶等。廣辨染淨諸法緣起故。

然此下三會五教也。然但佛說成教。人尚曰宗。宗教不異。由是本疏隨教而辨。今則以經料揀故。有寬狹不同也。一經容多教者。如華嚴中具說十惡十善。即人天教也。說四諦十二因緣。即小乘教。具列地位即分教。三天偈云。法性本空寂無取亦無捨。性空即是佛不可得思量。即始教。如心佛亦爾如佛眾生然。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即終教。初發心時便成正覺。即頓教。一切無礙。即圓教也。餘經之中或五四三二多少不定。宗具多經者。如此一論宗百餘本大乘經也。隨何等者。但是諸經了義。皆此所宗。又如一切經中空義。皆是三論所宗。餘皆倣此。此上所明但約宗教俱寬義說。若約狹義如前五教。各詮一義互不相通。如一經只詮一義。此名教狹。宗隨教說亦復如是。此名宗狹也。

二唯明此論二。初總一心法義者。以此論中所詮義理雖則廣多。然所宗尚者。皆為顯示一心法三大義也。故為其宗。宗此法義者意在何也。為令生信正解不謬。依解修行行成入證。證極得果歸此一心。故名為趣。然若信一味空理。則厭欣都絕。若信一向法相則聖凡懸隔。斯皆不能起行趣證。今令信一心是凡聖之源。但由迷悟使之有異。則必能起修庶幾果證矣。

別者下二別二。初列釋。教說等者。以言詮義義顯言亡。如乘筏渡河至岸捨筏。如下文者。具雲當知如來善巧方便。假以言說引導眾生。其旨趣者。皆為離念歸於真如。理事者。先宗後趣。合雲事理下有倣此。舉事等者。廣說生滅染淨者。皆為歸於真如理故。如從等者。文雲。復次顯示從生滅門即入真如門。所謂推求五陰色之與心六塵境界畢竟無念。乃至若能觀察知心無念。即得隨順入真如門。以真俗等者。真理一味向即心絕。俗境萬差觀則智起。因此以成止觀二門。故下文雲。所言止者。謂止一切境界相。隨順奢摩他觀義故。所言觀者。謂分別因緣生滅相。隨順毘缽舍那觀義故。成信即十信位。緣不退即三賢已上。地前比觀未造真如。意在登地親證聖性。以因等者。地上所行十波羅蜜。意在剋證佛果菩提。

此五下二結示。相由者。初由教故得義。二由義中事故顯理。三由事理為境故。以成止觀行。四由止觀故入證地位。五由入證故得果。斯則展轉相因從淺至。深傳論宗趣也。懸敘義門竟。

二隨文註解。初論題中二。初釋前四字。四今初總釋四字。言當體者。不同權教。解大者揀小為義。大外有小可揀。豈成至大。今以心性體無際畔。絕諸份量。心行處滅言語道斷。無以名之彊名為大。然大有二義。一是常義。謂竪通三世無始無終。無有一法先之。唯此先於諸法。故名大也。涅槃雲。所言大者。名之為常。二者遍義。謂橫該十方。十方窮之無有邊涯。涅槃又云。所言大者。其性廣博猶如虛空。包含者。以論云是心則攝一切世間出世間法。又經云。心精遍圓含裹十方等。體若不遍寧曰包含。若不包含豈名為大。由是包含是大之義也。運載等者。然乘有五種。謂人天聲聞緣覺菩薩。雖則皆有運載之功總名為乘。且義有大小而載有近遠。人乘者謂三歸五戒。運載眾生越於三塗。生於人間。其猶小船才過谿澗。天乘者。謂上品十善及四禪八定。運載眾生越於四洲。達於上界。如以次船渡小江河聲聞乘者。謂四諦法門。緣覺乘者。謂十二因緣法門。皆能運載眾生越於三界。到有餘無餘涅槃。成阿羅漢及辟支佛。皆如大船越大江河。菩薩乘者。謂悲智六度法門。運載眾生總越三界二乘之境。到無上菩提大般涅槃之彼岸也。如乘大舶過於大海。法華雲。若有眾生從佛世尊。聞法信受勤修精進。求一切智佛智自然智無師智。如來知見力無所畏。愍念安樂無量眾生。利益天人度脫一切。是名大乘菩薩。求此乘故名為摩訶薩。此乃由能乘有利鈍故。所乘有勝劣。令所越有廣狹。俾所至有近遠。今言乘者。則第五菩薩乘也。然上所說。但約常塗。以六度萬行為所乘體。今此論中明所乘者。直約體相。二大故下文雲。一切諸佛本所乘故。一切菩薩皆乘此法到如來地故等。由是亦名佛乘一乘最上乘。今就通稱。但言大也。言雖不異其義不同。由是此文迥異常說常塗。又說須待能所相契方得名乘。今論直目眾生心。以為大乘法。豈得須具能所耶。故涅槃雲。佛性者。名為一乘。大乘下舉所信。以明能信。謂由有此一心三大為勝境故。緣此勝境而發忍樂之心。名為起信。若不然者。信何法是何信耶。信憑何起耶。是故心境合為目也。大乘之起信者。謂由大乘為所緣境故。而發得能緣信心。此則緣大乘以起信心。非起餘心也。所緣勝而能緣劣。大乘之起信依主得名。此約境以顯心也。又亦下對宗以別行。謂信通大小理宜揀之。今起大乘之信。非起餘信。即以別揀通。亦依主釋。

又大下二別釋大乘也。就義等者。論雲。所言義者。則有三種。云何為三。一者體大。謂一切法真如平等不增減故。二者相大。謂如來藏具足無量性功德故。三者用大。能生一切世間出世間善因果故。就人等者。論雲。一切諸佛本所乘故。一切菩薩皆乘此法到如來地故。准本疏說。於三大之中。體相是所乘。用大為能乘。三大之中唯一心轉。是故亦大亦乘。持業釋也。

又依下三別釋大字也。七種相應者此皆約人而說境。大性者以諸佛所說。廣大教法為所緣故。行者。自利利他。二利行故。智者我空法空二無分別智故。精進者三祇修行無疲厭故。方便者不住生死及涅槃故。證得者佛地功德悉圓滿故。業者應現十方化眾生故。上六如初。皆言大性。然於七中前五是因。後二是果。果中之二。前體後用。體即智淨相。用則不思議業相。亦即四鏡之後二也。莊嚴瑜伽顯揚等論。並同此說。

起謂下四別釋起信二。初正明。以有本覺等者。約因緣以明發起也。夫有為法起必因緣力。因緣互闕皆不成立。今信所起須具因緣。故論雲。自有熏習之力(自體相熏)又為佛菩薩等慈悲願護故(用熏)能起厭苦之心(信心)乃能進趣向涅槃道。勝境者。如下所說。信真如及佛法僧。以信真如是萬法本。佛是報身。法是六度萬行。僧是地上菩薩。並餘三寶四諦最為勝故。希有信者。以所信之境勝故。令能信之心。則為希有也。若信釋迦彌勒是佛等。則為易有。今信眾生心中真如是凡聖通依。迷之則六趣無窮。悟之則三寶不斷。此為難有。如信皇后王胎貧女聖孕難易可知。此上五句解起字也。能令下釋信字。水清珠者。清水珠也。謂眾生心如水。疑如濁信如珠。珠投濁水水必澄徹。信起疑心心必清淨。故唯識雲。於實德能深忍樂欲心淨為性。如水清珠能清濁水。金剛亦云。信心清淨則生實相。信即清淨心也。

何故下二通妨。問意雲。從因至果有無量。行門何故此中獨明於信。又信是最淺之法。望於解行證果。未足為奇。如何題中唯明此耶行本者。答前問也。信之一法為入道之弄引。河沙善品因之而起。苟無其信安能起行而至證果。為初機者。答第二問。初機即十信菩薩位居外凡。未入劫數。今論正被此輩故。下文雲。是中依未入正定聚眾生故。說修行信心。然是初機之上根也。根若稍下則先入小乘漸次之大。自信己性等及華嚴文。並證行本之義。此義前未說故。故偏引證初機之義。懸談已明故。此不說。餘文可見。

論者下二釋論字。然論有二類。謂宗釋也。釋論即隨解佛經。猶如章疏即智度金剛法華論等。皆此類也。宗論即宗經建立。如瑜伽唯識婆沙俱舍等。建立下此約宗經解論字。謂建立決定顯了可為。軌則文句言辭判斷。宣說佛經之中深妙法義。行相理趣也。依決下結。謂論者。是決判義也。又論下約立理解論字。謂纂集教法商議論量。自問自答往覆徵詰。開析道理髮揮真趣。令正理成立邪宗摧破也。此上二解前釋後宗。或可俱約宗論非釋論也。然此五字之中有法有喻。約理約行體用心境。因果教義總為題目也。如前開。題處說。又此一論五分之文。亦不出題中五字。謂解釋分中。顯示正義對治邪執是大。分別發趣道相是乘。修行信心分是起信。初後二分。義當於論。立義分中。即通大等四字。

起信論疏筆削記卷第三

 

上篇:起信論疏筆削記

下篇:大乘起信論內義略探記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論疏部目錄

【註音版】暮時課誦--單日

根據《靈岩山寺專修淨土道場念誦儀規》(印光法師鑒定...

佛說八關齋經

聞如是:一時,婆伽婆在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

【註音版】佛說四十二章經

(龍藏本)...

【註音版】僧伽吒經

僧伽吒經...

大乘起信論義記別記

大乘起信論別記 崇福寺沙門法藏撰 釋題目。頌中敬意。...

大乘起信論義疏

大乘起信論義疏上之上 淨影寺沙門慧遠撰 大乘起信論者...

理門論述記

理門論述記 泰法師撰 初言因明者。五明論中論。即是諸...

瑜伽師地論略纂

瑜伽師地論略纂卷第一(論本第一第二) 翻經沙門基撰  ...

百千頌大集經地藏菩薩請問法身讚

百千頌大集經地藏菩薩請問法身讚 開府儀同三司特進試...

起一心精進念佛七期規式

起一心精進念佛七期規式 虞山普仁院淨業比丘 行策 ...

【註音版】出生一切如來法眼遍照大力明王經

出生一切如來法眼遍照大力明王經...

法華經安樂行義

法華經安樂行義 陳南嶽思大禪師說 法華經者大乘頓覺。...

大莊嚴論經

大莊嚴論經卷第一 馬鳴菩薩造 後秦三藏鳩摩羅什譯  ...

善思童子經

善思童子經卷上 隋天竺三藏闍那崛多譯 如是我聞: 一...

早課(朝時課誦)

●大佛頂首楞嚴神咒 南無楞嚴會上佛菩薩(三稱) 妙湛...

讚禮地藏菩薩懺願儀

明菩薩沙彌古吳智旭述 行者淨身口意。至尊像前。應念...

佛說鬼問目連經

佛說鬼問目連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聞如是: 一...

【佛教詞典】如來所行與如來境界差別

【如來所行與如來境界差別】 p0584   瑜伽七十八卷二...

【佛教詞典】身心脫落

即真空無我之妙境,已經泯滅凡夫所執著之身心了。...

做財富真正的主人

這是一個以商業為主流的時代,物質文明高度發達,財富...

大安法師:為什麼要強調計數念佛

問: 東林寺作為淨宗第一祖庭,似乎特別強調計數念佛...

當從善者,與淨相應

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化時,有一天,舍利弗尊者...

怎樣才能把善根啟發起來

流轉門、還滅門。 丙二、轉化生命 丁一、總說 什麼叫...

救釋迦族人的摩訶男

佛陀時代,釋迦族的迦毗羅衛國受到舍衛國琉璃王的侵滅...

為什麼有些學佛人越學越不順

問: 為什麼同樣都是在學佛,有的人越學越不順心,有...

貪淫好色的十二個比喻

本文從經典中選取了十二個形象的比喻,目的在於揭露美...

急於見佛之念易著魔

急於見佛之念易著魔。是急切的想看到佛,這種念頭非常...

護心勿起瞋

佛陀住世時,眾僧日中一食,托缽化緣畢,或在山林間經...

印光大師傳戒煙妙方

好甘草(半斤) 川貝母(四兩) 杜仲(四兩) 用六斤水...

觀想念佛,觀之事且從緩行

持名一法,最為末法透機之法。善導雖疏觀經,實最重持...

這樣去佈施功德很大

像我們一般的佈施,是供養三寶,有的他功德感受得很大...

【視頻】早課(蘇州靈岩山寺)

早課(蘇州靈岩山寺)

【視頻】八十八佛拜懺

八十八佛拜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