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起信論疏筆削記卷第十四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起信論疏筆削記卷第十四

長水沙門子璿錄

問有三段。一指前按定。論悉有真如等者。凡是有情皆具本覺無二圓滿。以皆具故。熏義合齊故。雲等皆。論云何下。二述其所疑。現在等者。約橫說也。現今且見有信者寡。無信者眾。論無量等者。合雲前後無量差別。譯者迴文不盡也。未來等者。此約竪說。約望未來發起信心。遲速不等故云前後。更有厚薄進退邪正等異。故云無量差別。此乃橫則有無差別。竪則前後差別。前後之言亦通過去。內熏等者。熏既是齊信亦合齊。不合有於如是差別。論皆應下三結成其難。一時者有二意。一揀信之有無。二揀起之前後。自知有真如法。是信解勤修方便是行。等入涅槃是證。一時之言須通此三而轉。執別等者。謂執有信無信前後等別。便疑真如亦有等類不同也。

論答中二。初標所疑也。本一者。凡聖一體平等無二也。淨名雲。一切眾生皆如也。眾聖賢亦如也。至於彌勒亦如也。此一句標所疑之通。下則釋所執之別。

論而有下。二釋所執三。初明所依根本差別也。疏根本等者。既是生滅妄法法爾。不得平等。眾生具此各各不同。不同真如一體平等。故云厚薄。前後亦爾者。厚者即遲信。薄者則速信。信之厚薄進退等例知。非彼等者。過在無明有厚薄。不是真如成等差。

論過河沙下。二約能依。二障差別。二先所知障等上者。意明煩惱數過河沙等上。又約所障法門。既多能障之惑遂成無量故。雲河沙等上。等者。等微塵也。詳之。疏無知者。迷俗諦門中事法以不能正知不能盡知故。麁分者以所知中有二分故。一迷理者為細。二迷事為麁。天台號為塵沙。小乘名為不染污無知。今是此分也。

論我見下。二煩惱障也。疏四住者。即六麁之中二也。何故不對五意。以五意是所依眾生。無知四住是彼所有。今取此二正障。信心及諸觀智故偏舉也。疏文亦爾。何故二障俱名煩惱。以此二障體皆虛妄性喧煩故。非是寂靜通名煩惱。

論如是下三雙結難了。疏皆依下若據生起。即次第而生。今此橫論故皆依無明也。非一謂二障互為前後差別。則等分偏增有殊。佛了等者。降此已還各隨其分。未能盡知。唯佛窮證。故能知也。故前疏雲。若至心源得於無念。則遍知一切眾生一心動轉四相差別。

立理中。疏若獨等者。反縱所難。然今下順通其義。故致下結答。故上下引證。並可見。

喻中論木喻眾生。火性喻本覺。人知喻佛等。方便即鑽燧之事。喻悲願說法。燒木即先有火起。火喻發心修行。燒木喻斷煩惱。此中若無及不假之言。正顯闕緣也。

法中論為緣者。即慈悲願護說法教導。合正用鑽燧等。入涅槃者。合上火出木盡灰飛煙滅也。上喻中雖無顯文。以燒木之言。便含此義。

闕因中論未有熏力者。如濕木之遇繩鑽。雖有火性而鑽之不生。障者亦爾。雖有本覺聞法亦不悟解。不能究竟等者。亦有聞法信受。暫時發心。然鮮克有終。不能久永。如下所說。或有見佛色相。或供眾僧。或因二乘。或學他發心。悉不決定。或退凡夫二乘之地。此如濕木鑽時還有熱氣。然不能出火燒木。如世間法甚眾。於中信解修趣者實難其人。良以內熏力微惑障厚重。以喻類法。昭然可見。

明得中論因緣具者。如乾木之遇繩鑽也。諸佛等者。此則揀異二乘等。以顯遇真善知識也。然此段文有二種加義。初以慈悲等是冥加。由冥加故起信修善。次從以修下是顯加。謂現身說法。由顯加故進行證果。於中修善成熟一句。躡前起後也然前喻文正喻初段冥加之意。若喻後段顯加之文。應如加之以積薪鼓之。以烈風則令前木都盡也。疏自分者。創發其心。始修善行。此親賴前因緣之力故。雲自分也。勝進者。若推其本。亦是前來內外熏力。今約末而論。並前自分。又校一重故云勝進。示義等者。謂示義令解。教行令行獲大法利故生法喜。斯則自分當信位。勝進當解行。向即十迴向。道即地上行。涅槃即佛果也。然善友與行人相值誠難。且如世間有欲發心者。則不遇真善知識。有真善知識。則不見發心之人。感應道交實為不易。如涅槃中針芥之喻。並法華中龜木之喻。此皆顯善友難值。今之行者儻偶斯緣。聞法解悟。豈不思夙植德本。而無欣慶乎。而不求進乎。豈不思後世為先業所牽。得如今世遇勝友乎。誠宜勉之。

◎二徵列。疏為於下約能應明差別。凡小是機為彼機故。現形不同也。謂應以佛菩薩等身得度者。即現其身等。隨機萬變不可一準。以彼事識從境而起。不了唯心。隨其分別情量所不同也。此則差別在佛。差別即緣也。亦可下約能感明差別三乘不同。已是差別。況復各有勝劣之異宜樂之殊。此則差別在機。緣即屬佛。差別之緣也。然由機之差別。遂令應有差別。非謂佛身有異相。爾如鏡光是一像異由形也。謂三賢下出差別緣體。下說十住菩薩便能現八相化利眾生。況其上位豈不然乎。為諸下約能化顯平等。菩薩則始從信位。終至十地。業識者。必兼現轉。但現一味佛身。更無三乘之異故云唯現。以此菩薩深解境界唯心。不外執定相。故現平等佛身。與其為緣。此即平等在佛也。故下文雲。以同體智力故。隨應見聞。而現作業。亦可下約所化顯平等。同發大心同信大法。同解大義。同修大行。同無退轉。故皆平等。此則平等在機也。故文雲。依於三昧。乃得平等見諸佛身。持業依士亦同前說。謂初地下出緣體。謂登地已去菩薩。以無分別智證平等理。知一切眾生真如平等無異。故現平等佛身應眾生也。

一感用因。疏機欲人者。此人是樂欲修進之機。即諸求三乘人也。外緣體者。即三賢已上菩薩。及佛皆能作此緣故。修行時者。謂始起厭求修習善根時也。於中有發意求三乘道果之異。論乃至得佛者有二義。一則於中有羅漢辟支。故云乃至。二者。此中但說從始發心。終至成佛中間所經劫數。值遇外緣不能具敘時節。故超越而言雲乃至也。器者喻也。方圓大小各有份量。三乘勝劣可以類之。則受道之機器也。

開總中。論父母等者。如釋迦之度羅睺。父之力也。又度諸母子姪等。眷屬諸親力也。又如淨德與淨藏淨眼。共化妙莊嚴王。亦眷屬之力也。謂彼等宜以此類化度故。佛為現父母等身。餘意例同。論給使者。即供給走使。涅槃經云。榮豪自貴。我於其人為作僕使。趨走給侍。淨名雲。見須供侍者。現為作僮僕。既悅可其意。乃發以道心。論知友者。知聞朋友。如鶖子之化目連。以切磋琢。磨共成其器。論冤家者。如未生冤王弒害父母。令其獲得果證。又如無厭足王以殺事故。令眾皆得解脫門。論四攝者。一佈施。令他附己。二愛語。為他說法熏成淨種。三利行。隨彼所行方便利之。令善根成熟。四同事。過惡同惡而斷彼惡。遇善同善而進彼善。以此四事隨機曲誘。攝令入道。然於五中唯第四是逆方便。餘皆順也。

二攝別中論無量行緣者。若干種心皆須稱可。隨時方便難以具陳。不能言數。故云無量。如法華說觀音妙音現化等。即斯事也。

二辨用中。論以起下是能熏。眾生下是所熏。增長善根是利益也。善根謂信心展轉。能生解行證等枝葉華果故言增長。若見者。或見其形。或覩神變。如前現其差別形事。令彼見者歡喜生善破惡入理。乃至一二三四益等。故淨名雲。或有怖畏。或歡喜。或生厭離。或斷疑等。若聞者。或聞彼教勸令入道。或因聞彼所誦經教。尋文生解成聞慧故。或則聞說自他功德。而發善心。

一就根開緣中。論近遠二緣者。由障有厚薄故。遂令內熏有力無力。由內熏故。外值勝緣發起善根。遂有勝劣。由勝劣故。令根有熟不熟。以此遂成利根鈍根入道遲速也。

二各開中。論增長行緣者。諸佛為緣。為令三乘行人各增自行。以入正觀故。疏方便行者。即正觀之方便也。見道已前所修諸行。皆是入理之方便故。論受道緣。三乘行人入見道已去。親證真如。名為受道。此亦諸佛為緣。令其入證也。疏四攝者。謂諸佛菩薩為緣。增長彼行人行四攝法。以利他也。三空等者。謂空無相無願解脫門。亦是為彼作緣。令其住於三解脫門以自利也。非謂諸佛欲為眾生作緣。先要內住三空之理。斯二種緣皆依士釋。然此二緣若據論意。理合遍通因果諸位。如未入信前。不信因果三寶真如。名未受道。佛菩薩等以之為緣。令彼信受始為道器。名受道緣。既入信已。所修十種信心之行。亦假其緣。令行增長名增長行緣。如未入十解十地佛地等。名未受道。假其緣力而得受解入證。得涅槃等。俱名受道若從解位已去。修地前行。見道已去修地上行。佛等為緣。令其增長。名增長行。如八地菩薩。得無相無功用故。擬入涅槃不進九地。佛為此故現身七勸。然後發行進入彌速。豈非增長行緣耶。乃至垂成正覺。亦假諸佛為緣也。受道增長或先或後。二俱通也。問此是差別緣如前疏文。只配凡夫二乘。如何將此為三賢已上耶。答若如疏配。何故前論雲。從初發意始求道時。乃至得佛於中若見若念耶。應知此差別一緣。通為凡夫二乘諸位菩薩也。問平等一緣如疏。唯配三賢已上。前信位中得有此緣否。答若據論意。亦可通前。以下文雲所謂眾生依於三昧。乃得平等見諸佛故。如十信位。正修真如三昧。於中見者豈非平等緣耶。應知前差別緣不約定中所見。但是隨類隨宜。現十界身等故名差別。若依三昧見平等佛身。無分齊相者。即平等緣。疏中前文且約依識熏習。以辨二緣。亦一往爾。學者知之。

一能作平等。疏平等心者。九類皆度不揀擇故。論自然熏習者有二。一以本悲願。常熏本覺不曾捨離。二無緣慈悲常熏眾生。攝取不捨不待作意。故曰自然。疏常用者。無作妙用有感斯應也。論同體智者。謂此智與真如體同故。又能知一切凡聖染淨同一真故。此根本智也。下云而現作業。即後得智。疏釋成常用者。亦是釋成平等所以。以真如之性平等無斷無盡。故能普度常不捨離。此如下信成就發心大願平等方便中說。論隨應見聞者。隨彼菩薩位中。所應見者。各見佛身及與淨土。可應聞者。各聞說法示教利喜。現作業者。謂現大小化身。土之業用也。此則現身說法。皆是起緣熏之用。故疏雲顯其用相也。亦可文中皆願度脫是第一心也。度脫即是令得滅度解脫也。一切眾生是廣大心。常恆不捨是常心。同體智是不顛倒心。以有智故無人我相也。已上皆顯平等緣體也。後二句顯其用相。

二對機中。論三昧。秦言正受。不受諸受故。即念佛三昧平等見佛。即法身佛也。以依三昧見佛色身。即見法身。以不取色分齊相故。此即同真如三昧也。疏無有彼此等。釋前平等。可知。

一標中。論此體用熏習下略不言相者。與體無二故。此以所起行望能熏體用。以辨相應。

三釋。疏明行劣等者。意識五意皆是妄心能所分別。未稱平等真如。但依信力修進而隨順之。凡即未入信位。菩薩即十信三賢已去。此義正如上妄心熏真如處說。論未得等者。以未得無分別心故。未與真如體相應。以地前菩薩未亡能所分別故。即所起行未與能熏體合也。疏正體智。即是無分別心。正能會理之智名正體智。體即會合義。正體即智。持業得名。若以正體為真如。即依主釋。法身體即真如也。但以約人所說故。雲法身化身等。約法所說故。雲真如體用等。論未得自在業者。以證真之後所有起行。盡是真如妙用平等之行。一一行皆從真起。皆稱如理是真體之業用也。故云自在業。今此位中未得此行故。不得與用相應。此則所起行。未與能熏用合也。以能熏用從真體起。自在業亦從真起。二用若合。同是一體。名曰相應。地前闕此故云未得。若至地上即得相應。便能與三賢等人。作能熏緣也。問若然者。何以前說三賢起用。與小乘等為外緣耶。答前所說者。但是依於願力及三昧力。能起差別緣。實未能有自然業用。為平等緣爾疏證真後得智者。證真之後所起之智故。或可此智亦能證真。以能重慮緣真作相見道故。

二中論法身菩薩者。初地已上乃至十地。皆名法身。以得平等智證真如理。以真如法為身故。疏如理等者。所起行與能熏體合也。即上法身是其所合。謂此菩薩以法為身。人法不異故。然如理即前正體之異名。能證真如理之智。依主釋。論與諸佛等者。既得無分別心與理冥會。依真起行遍修一切。自利利他合佛智用。二用一體名曰相應。然此段論若望前文。有所不齊。以前文說未相應。則正體後得各舉一能一所。今此段文於前舉能於後舉所。文之巧略互現而已。別無他意。疏文順解便成義補。其理昭然。疏如量智者。即上後得之異名。如彼彼眾生器量。如彼彼俗諦份量。悉皆知故。證真等者。依所證真理為軌則。故所行之行皆契真如。故云法力。但有信力者。地前既未契真。但能信順緣真修行。故非法力。地上名真修。地前名緣修。即斯義也。八地已去者。約無功用行以釋自然也。諸說自發心修行。已來至此地。已經二無數劫。自此之後任運相應。如下水船不勞篙棹。然猶更經一無數劫方至佛果。今詳此段論意。不須別配八地方說自然。但是地上菩薩證真起行。皆依法力。皆是自然。末必須到八地。學者知之。論熏習真如等者。證真起行還熏真如。何有無明而不除滅。如日輪發照還照日輪。豈有昏闇在中而能違拒哉。疏妄滅行成者。謂九相既滅萬行成就。萬行成故。德備河沙。九相滅故妙絕塵累。問地上菩薩亦有智識等四意。如何得說相應而異地前耶。答相續識是法執分別。初地已除故。得無分別智與理相契。智識雖在。但是俱生不障見道。又出觀即有入觀即無。況從一地已去分除。七地都盡。二麁之識既盡。妙平二智已成。內證外現於何所礙。雖殘三細之識。以妙智為主。不乖相應。故論中但云得無分別心。更不言三細之識。由是不同地前事識現行而未相應也。疏中不言。文略故也。

染淨盡不盡者。上說染淨各有功能。互相熏習成於世間出世間。未知究竟何勝何劣。何法有盡何法不盡。若俱不盡則徒為進修。若復俱盡。則成斷滅。若言一盡盡於何法。故此明也。初文論復次染法至不斷者。未入十信位前。九相熾然六染相續。惑業習襲報應輪綸。塵沙劫波莫之遏絕。故前雲。一切眾生不名為覺。以從本來念念相續未曾離念。故說無始無明。又下云。以如來藏無前際故。無明之相亦無有始。然亦無有悟後更迷之人。故經云。覺迷迷滅覺不生迷。如木成灰不重為木。是知無有初起之。際乃至得佛後則有斷者。內外熏力發厭求心。始入十信。苟能止業猶自未能斷除惑染。從三賢位方乃覺除。直至佛地始得斷盡。是知斷字貫通諸位。諸位即分斷漸斷。佛位即普斷永斷。今以略於下位。故云乃至。又云。得佛後斷者。以斷後始得佛故。非謂得佛後方始斷。論文語濫故。下文雲。無明頓盡名一切種智。又前雲。遠離微細念故得見心性。又云。破和合識。滅相續心。顯現法身等。諸文非一。此皆滅妄成佛之義。是知虛妄之法不能究竟。故云有終也。

次文疏正顯者。亦是標也。此中通於因緣體用。總名淨法。論常熏習者。即內因體相熏習也。妄心滅者。以真熏有力減無明。能起行對治。妄心則滅。成淳淨圓智也。法身顯現者。以所熏妄心滅故。能熏體相顯現。即破和合識內生滅之相。顯此不生滅體也。即在纏如來藏至此顯處。名為法身。即前究竟覺智淨相法出離鏡得涅槃等是也。起用熏習者。法身既現。即能起自然業用。應化眾生。此則用熏習義。便成差別平等二緣。即前不思議業相緣熏習鏡成自然業等也。故無斷者。則三身並常也。不斷即常義。今茲實教但說二身相即無礙。豈得不常。然今科雲有始者。亦且一往約用熏義說。若准體相熏習。即無有始。故文雲。以真如法常熏習故。又前雲。從無始來具無漏法備有不思議業作境界之性等。又次雲。非前際生。又下云。以如來藏無前際故。今且形對妄法權作此科。不可定執同不了義。疏文可知。

辨所示義。疏二初敘章意。前法者。即指前科生滅心法也。既具明染淨法相生滅不同。此生滅法遂有顯於三大功能故。今指之也。問下具如立義分中。詮旨者。詮謂能詮即顯了義。說文雲。詮者具也。謂具說事理故。今此真如一門。門為能詮體為所詮。既目門為真如。真如即所詮旨。故門之與體無二無別也。法義殊者。即一心三大法義也。此等皆如立義分中已說。

初體中論一切者。通凡及聖。凡夫謂六凡界即一切異生。聲聞下即四聖界。此顯平等真如。從凡至聖若大若小。若因若果。一體無異。凡迷未曾減。聖悟未曾增。小大因果例然。又染起不增障盡不減。又用隱不減。德顯不增也。然此體大偏通情器故。經云。一切因果世界微塵因心成體。今且偏就有情而言也。疏優勝也。謂諸佛最勝凡夫最劣。中間相望。通於勝劣。真體等者。謂性德正因。其猶太虛。雖茅室紺殿有殊。其中虛空豈有別異。故心經云。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凡位等者。明此法體非謂於前凡位中。從無而有。亦非於後佛位中。從有而無也。然至而論之。其實凡位與真如俱無前際。非謂凡夫即有前際。真性無前際。佛位亦然。故下文雲。以如來藏無前際故。無明之相亦無有始。又云。以如來藏無後際故。諸佛所證涅槃與之相應。則無後際。然今論意未必約位而言。但云窮於過去。非有前際而生起也。鞠於未來。亦非有後際而滅盡也。際時也。然觀論文。大似不無前後際。但是真體。不於前後際中生滅也。遂令疏文有茲釋爾。有智詳之。可以意會。論常恆者。蓋一義也。疏中別配。亦且一往。皆顯等者。亦可不增減非生滅。皆是顯常恆所以。又不生不滅方是不增減。畢竟常恆。若有生滅則有增減。非是常恆。又此一句是顯不垢淨也。謂在纏不垢出障不淨。若不然者。即有變異。豈曰常恆。又如故無增減。真故不生滅。後句總結也。又此三義即是前文畢竟平等無有變異不可破壞也。如次對之。

一總中論從本等者。顯無有始故。雲從本已來。揀非體外故云自性。明無欠少故云滿足。意在普該故云一切。功能德業故云功德。

二別論大智等者。此有通別。通則智即是慧光即是明。又智慧即是光明。別則以義目之名智慧。以相取之曰光明。智即是體慧即是用。光即體之相也。明即用之相也。如摩尼珠體有光明。以自瑩曰光照物曰明。遍通凡聖名大。依法所顯曰義。復言自體者。顯是即體之相無二別故。疏本覺智明者。但取通意爾。論遍照等者。即始覺也。法界有二。謂理及事。始覺照理即如理智。始覺照事即如量智。理量齊鑑故云遍也。疏本覺者。就體而言也。即彼本覺顯照義邊。便名始覺。始覺之體元是本覺故。論真實等者。依根所發了境義邊。名為識知。了如理事永離諸過故云真實。疏無倒者。即離四倒及餘執計也。論自性等者。非假他緣故云自性。在纏不染故曰清淨。諸法中實乃名為心。疏雲。離染但得一義。論常樂等者。常謂窮三際而無改。樂謂在眾苦而不幹。我謂處六道而莫拘。淨謂歷九相而非染。此自性涅槃之四德也。疏圓備者。諸德雖多不過此四。以此四法收一切德故。論清涼等者。無惑之熱惱故曰清涼。此顯般若也。無報之生滅故云不變。此法身也。無業之繫縛故云自在。此解脫也。即離三障成三德爾。疏雲無遷。亦但三中之一。此文仍與上句義理不別何謂清即淨義。涼即樂義。不變即常義。自在即我義。今但離為三四各說故成二段。

三結論過河沙者。上但略顯不能具載故。不離者。隨舉一德全攝真性及一切德。疏文可解。論不斷者。無始無終。疏雲。相續即無終也。論不異者。上云不離。恐謂如樹不離地。手不離腕等。故云不異。不異者。真如即德德即真如。故疏雲。同味語猶疏略。論不思議者。即一性而有多義。即多義而全一性。不可以定量所得。心行處滅言語道斷也。疏舉一義影以顯之。論佛法者。佛即是覺。意明上之功德。盡是本覺之法故。故金剛雲。一切法皆是佛法。疏唯佛等者約始覺釋佛字。謂佛是始覺之極。法即前諸功德。顯此諸法非因位而究了故。佛之法也。所覺法者。此約本覺釋佛字。佛即法也。義如前釋。論乃至者。越彼河沙故云乃至。滿足即無所少。意雲。乃至過河沙數義理悉皆滿足。無所欠少也。疏若此下以修顯性。此反顯也。既證下順釋如文。如海有寶餘人不知。涉海者既獲旁底。豈不信乎立名中論如來藏者。具有三義。一隱覆義。二含攝義。三出生義。廣如前說。隱時等者。似當初後二義隱故名藏此則如來自隱不現也。又因地能生果地功德故名藏也。論如來法身者。若以應身為如來。即依士釋。若以真身為如來。即持業釋。然其身者。亦具三義。一者體義。真如自體任持不失故。二者依義。為彼報應之所依故。三者聚義。一切功德之所集故。故唯識雲。體依聚義。總說名身。顯時等者。即後義謂萬德名法依止名身。然德有修性。若約修說。即屬報應。成依止義也。若約性說。即聚集義也。其體之一義。當於前段體中故此不言也問法身既屬無為。且非積聚。何言聚耶。答功德既是無多之多。何妨聚是無聚之聚。斯皆義說。圓迴無滯非實法聚有可揀也。

一問中論上說真如者。謂前門中雲。從本已來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畢竟平等無有變異。不可破壞。唯是一心。故名真如。云何下對前正難。前說離相平等。今說功德差別。前後矛盾。其義安在。

答中初正明。論雖實下縱存今文差別相也。而無下不違前門平等之義。等同一味者。等齊也。即指前差別之法。同者。諸法無性唯一真如。一味喻明。如水之八德一味無差。一真如者。法說。疏亦法喻兼明也。

二徵釋。疏非能分別者。無虛妄分別故。非所分別者。既無虛妄之心。即離所分別相。故前文雲。心滅則種種法滅。無能所者。由前心境並亡故。得差別即無差別同一真如也。

一略中疏既其等者。既而能所俱亡。遂令一體無二者。如前差別之相。依何建立。以依等者。前云是心生滅因緣相。能示摩訶衍自體相用故。能顯既多所顯亦廣。俱喻河沙也。且舉下釋舉本彰末。可知。

二對顯論三。初舉所迷理。疏所迷理者。即真如之理義。具真如門。

論而有下。二別翻配三。初別舉八重。初無明智慧對論妄心者。即前不如實知也。不覺起念即前不覺心動。名為業相。見境界即前轉相現相。此之三相。即是無明阿梨耶識。又見字義寬。亦通四麁故。疏雲細麁也。疏依真下即生滅之相。義具前文。將欲下釋意。淨因染得故須然也。真如門無染可對。故無示義。此生滅門染淨既分。故須翻對以顯相大。諸句例然者。隨文可見。云何顯者。牒難以起下文。論心性不起者。不起念也。疏既起下故前雲。一切眾生不名為覺。以念念相續未曾離念故。反顯無念即名覺智。

論若心起下。二局見普照對。疏妄見不周者。如人見東不見西。近遠內外明闇等亦爾。故經云。眾生洞視不過分寸。以存能見心故。故於諸境有所不見也。真照圓明者。以無見故無所不見。故肇論雲。般若無知而無所不知。初地得名真見道者。以不存能所見故。

論若心有下三。妄見真知對。非真識知者。動則不如實知故非真也疏反之等者。以心無動故。則所知真實。真實者。離偽妄故。從此已下至不自在。一一文初應合皆有若心有動之言。仍於本句之末。更雲心性無動等。即隨句翻對。論文存略。但舉能對之妄也。

論無有自性。四無性有體對。疏妄染無體者。依真妄動。何有自體淨心者。心無動故。離緣獨立。獨立之體本來無染。斯則不逐緣生不因境起。故云自性清淨心也。

論非常下五。顛倒真實對。疏四倒者。即無常苦無我不淨。心動故起於有漏色心。有漏色心實非常等。凡夫計為常等。故成四倒。反之等者。以不動故。色心不起。以不起故。唯真如性常住清淨自在安樂。故成四德。

論熱惱者。六熱惱清涼對。疏諸惑者。由心動故。起於貪瞋等惑。煩惱熾然。故成熱惱。故說等者。心不動故。即是真如。真如無惑則非熱惱。既無熱惱故曰清涼。

論衰變者。七變易凝然對。疏妄染遷改者。以心動故。起於九相。九相生住異滅老病死等故成衰變。反顯等者。心不動故。即是真如。真如之中本無九相生滅遷改。故云不變也。

論則不自在者。八繫縛自在對。疏業果等者。由心動故。起業受報。墮五趣中名為繫縛。真如自在者。心不動故。即是真如。真如之中。無有業系故云自在。上云等者。以此段中皆舉能顯妄染。以對顯前淨德。論文略故不具列之。故今疏中略指後之三義也。

論乃至下。二總舉諸法。言乃至者。既過河沙。不可具述。故云乃至。對此義者。河沙染法心動故成。心不動時。諸淨功德亦過沙數。諸淨等者。即真實識知已下諸義等。疏一一等者。以心性動與無動。反覆明諸染淨。今要省文故。以心動在前無動居後。所顯諸法攝在中間。於中又闕淨德之目。若欲一一別對令人易解者。應雲若心有動非真識知。心性無動即是真實識知義故。乃至若心有動則不自在。心性無動則得自在。如前疏文。逐段反顯是也。若更取類言之。復應雲若心有動則是繫縛。心性無動則名解脫。他皆倣此不可具言。然前八對初之兩段。各約別義。言起念起見。斯亦不出心動之義。若欲各舉別義者。真實知識等亦有別義。應雲心起分別非真識知。心離分別即是真實識知義故。乃至心若起業。則不自在。心離業系即得自在等。當知心動義通。餘皆是別也。

論若心下。三別彰滿足。疏妄心等者。若於心外見法而生追求。終不能足。卻有所少。亦可若有一法在於心外。是可念者。則性中功德有所欠少。如人於他求物。當知家間所無。淨德等者。以心性無外故。一切功德皆悉具足。則可忘懷而契之。不可起心而求之。當知有所見者。皆是虛妄。以從分別生故。此意顯異權宗所說佛果無漏功德並是修生。今此論宗但即修顯。本自有故。金銀生像可以喻之。

論名為下三結得名。雙約因果。如前所明。

起信論疏筆削記卷第十四

 

上篇:起信論疏筆削記

下篇:大乘起信論內義略探記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論疏部目錄

【註音版】八大人覺經

八大人覺經...

稱讚淨土佛攝受經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室羅筏住誓多林給孤獨園,與...

【註音版】無量義經

無量義經...

永嘉證道歌

君不見。絕學無為閒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 無明實性...

百論疏

百論序疏 大業四年十月因講次直疏出不事訪也。肇公是...

成唯識論演秘

成唯識論演秘卷第一(本) 沙門智周撰 疏。機有三品不同...

因明入正理論義纂要

因明入正理論義纂要 淄洲大雲寺沙門慧沼集 依此論標五...

大乘法界無差別論疏

大乘法界無差別論疏(並序) 魏國西寺沙門法藏撰 詳夫性...

淨土或問

淨土或問序 參禪餘所不去。念佛亦非去者。禪主見性。...

佛說龍施女經

佛說龍施女經 吳月氏優婆塞支謙譯 聞如是: 一時佛游...

【註音版】佛說老女人經

佛說老女人經...

六度集經

六度集經卷第一 佈施度無極章第一(此有一十章) 聞如是...

佛語經

佛語經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譯 如是我聞: 一時婆伽...

佛說大乘入諸佛境界智光明莊嚴經

佛說大乘入諸佛境界智光明莊嚴經卷第一 西天譯經三藏...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第一 後秦龜茲國三藏鳩摩羅什譯 序...

中阿含經

中阿含經卷第一 東晉孝武及安帝世隆安元年十一月至二...

佛說佛印三昧經

佛說佛印三昧經一卷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佛在羅閱...

【佛教詞典】表色

【表色】 凡吾人行、住、坐、臥、取、捨、屈、伸等種種...

【佛教詞典】夢幻

(雜語)夢為睡眠中之妄想,幻為以種種秘術使人目眩惑...

學會放手不失為一種好的選擇

在我們的一生中,如果你想在某一方面取得成功,需要有...

地藏菩薩名號的來源

在我們佛教界裡頭,四大名山大家都知道,我們現在要講...

文珠法師:稱念觀世音菩薩名號的功德

觀世音菩薩,無量劫來,成就大慈大悲法門,利益眾生,...

素食者比食肉者平均壽命高10歲

保加利亞天然生活方式推崇學者曾:要想健康,就要遵照...

修行貴在無生,發願往生豈不違背無生之義

【原文】 客問天如老人曰:修行求出生死,故貴無生。慕...

犯了錯,要肯改過

學佛,就是要學一個「誠」字,要從內心發出那分清淨的...

《心經》與生活禪

今天與大家分享的題目是:《心經》與生活禪。既然是講...

了解我們罪業的本質

佛法講因緣是講三世,就是我們先觀察過去,我們往過去...

一心四種淨土

今天我們給大家介紹的淨土見解,是叫做一心四種淨土。...

屠夫、妓女皈依佛後就能不墮地獄嗎

問: 昔有某居士問,皈依佛不墮地獄,捨身後不墮耶,...

妙蓮老和尚:念佛計數法

十念記數念佛方法 昨晚提到,禮佛的方法是每拜一拜佛...

念佛不迴向和發願,是否可以往生

問: 既然心作心是,念佛成佛,念菩薩成菩薩,都在一...

【視頻】《佛說父母恩難報經》聆志居士念誦

《佛說父母恩難報經》聆志居士念誦

【視頻】禪宗傳法偈

禪宗傳法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