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信論疏筆削記卷第十六
長水沙門子璿錄
對治邪執者。乖真曰邪。取著名執。相形曰對。攻擊名治。則前正義是能治。今邪執是所治。正義既顯邪執自亡。今則敘釋其相也。論一切下正標。若離下反顯。我是根本起復由之故。雲依我而有離我而無。
二徵列。疏總相等者。不能分別五蘊差別。但總相執取為主宰也。然其我相有於四種。一眾生相。是過去眾緣和合之所生故。二壽者相。是現在一期住壽不斷緣故。三人相。是未來數於餘趣而受生故。四我相。是三世之總主故。故今雲。我為總相主宰也。此是下揀濫。此約學大乘。初心凡夫聞大乘教。不解佛旨。隨自妄心曲裁聖典。習以性成。故作此見。非是外道者。彼有三宗。所計不同。如前已說。今非此類。計一切等者。計色等法各自有實體性故。攝論雲。若執法體是有。名法我執等。以二乘人依二麁事識。修行但。了法中無我。不知法體全空。如前雲。見從外來取色分齊等。於染淨境執有自性。故名法執。其猶翳目既存空華豈滅。
論云何下疏二。初約義通辨。此五何別者。牒外所問。約果者。於如來法身之上。起於執故通因果者。皆依如來藏之所執故。如來藏性通於因果。又於五中。初二多是習頓教空教。及南宗禪學失意者所執。次二多是習大乘法相。及北宗禪學失意者所執。後一唯是外道邪見所執。如科文者。如下可見。
問此下。二問答釋名。問意雲。真如是法。於此生執合是法執。云何反名人我執耶。此一向約所執以成難。一雲下約能執者以通。此則約有人我者作此執故。非約所執得名。二雲下約所執法以通。本覺是人者。以所執法中有一分覺照義。屬智故名為人。執此為我故。名人我也。理實者。約寂體說。即當所觀屬於法也。執事空為法體者。此即世間頑虛之空。是識所孌由色所顯。非是三乘所證理法。故云事空。執此事空為真法體故。
一執緣論法身如空者。金鼓經云。佛真法身猶若虛空。華嚴雲。普賢身相如虛空。淨名雲。不著世間如蓮華。常善入於空寂行。達諸法相無罣礙。稽首如空無所依。又經云。虛空無中邊。諸佛身亦然不生不滅故。敬禮無所觀。此文至多。不能具引。
二執相。疏礙相等者。謂眾生定執佛有三十二相等色。見有去來。取色分齊質礙等相。迷意等者。佛意以空有無相無礙之義。喻同法身體。不言虛空便是法身。斯迷喻為法也。法喻不分最為淺近。
一立論空相者。以虛豁無礙為相也。是妄法者。妄識所變故。是色所對故生大覺中如一漚。故一人發真歸元。十方虛空悉皆消殞誠為妄法。疏情有者妄情見有。理合是妄。論體無不實者。有二意。一明真體之中無此不實之妄空故。二明空體自無本不實故。疏雲。理無正當。初義兼於後義。
二釋論對色故。有者與色法相對待故。離色所顯。故名為空。若無色顯空不得有。可見相者。以是空一顯色故。有色處則見無空。無色處則見有空。有時無時亦爾。令心生滅者。有時則見有。心生見無心滅。無時則見無心生。見有心滅。既能引心生滅。豈若法身。若是法身不合令心生滅。疏相待者。釋前對色故有也。妄念緣者。釋前是可見相。非法身者。法身異此。無有無處無有無時。亦無一相可得。尚不可以智知。豈容妄念所緣。今既妄念所及。故非法身。論若無色下正顯體無也。以能顯之色尚不可得。所顯之空理應是虛。楞嚴亦云。空性無形因色顯發。又云。色相既無誰明空質。疏文可知。
三結疏結情有者。亦是釋無色之所以。即前依轉相有現相義。然此且是正釋。論一切境界者。即色空俱攝也。疏結理無者。亦是轉釋。或名反釋。即前心無起故。境界隨滅。乃至得涅槃等。是知虛空但是真性之中一分妄相。故楞嚴雲。空生大覺中。如海一漚發。辨法同喻等者。即因便取喻。非論正意。若據論意。但約為遮情執之有。故以為喻。非謂表於真如體遍。故前雲。寂莫如空。次雲。廣大性智非如虛空等。有智請詳。
二真非妄。疏豈同等者。有兩義。一究竟不究竟故。二覺知不覺知故。故圓覺疏雲。方之海印越彼太虛。華嚴雲。解如來身非如虛空。無量功德妙法所圓滿故。問上云。正義為能治。邪執為所治前既已顯正義。此文只應但明邪執。何故復有能治之文。豈不重耶。答前文正義雖是能治。以未能約執對顯。今此文中逐段別舉執相。將前正義別別對破。斯則由此邪執。顯得前義正真。亦由前義明得此執偽妄。故須別舉治文也。只如此段對治之文。即當前雲一切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別。又云。非有相非無相。又云。依此法身說名本覺。又智淨相法出離鏡。又以法身為智身等。並是此能治之文也。
一執緣論涅槃空者。圓覺雲。生死涅槃猶如昨夢。真如空者。楞嚴雲。言妄顯諸真。妄真同二妄。又云。無為無起滅不實如空華等。疏大品等者。具雲。時五百天子默然憶念。云何說涅槃等亦如夢耶。善現知諸天子作如是念。而告之言。若當有法過涅槃者。我亦說為如幻如夢。何以故。從本已來本自空故。
二執相。疏不知等者。本為破於有取之心。故說為空。空者意明離名離相之義。不無圓成實體具性功德。不了佛意謂同遍計之法舉體全空。斯則傷之太甚。
三治論自體不空者。即前如實不空。以有自體義及前體大不增減等。具功德者。即前所示相大大智慧光明義等是此對治文也。
一執緣論體備等者。圓覺雲。無上法王有大陀羅尼門。名為圓覺。流出一切清淨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羅蜜等。圓覺即如來藏之異名也。更有諸經不能具引。
二執相。論不解者。此是表詮令生信解。不同前二遮詮遣執。故言不解。不言為破著也。下皆如此。
三治論依真如義說者。此約真性顯功德也。真體本一義說有差。既於一體之上。說功德義。即差別而無差別也。疏二之不二者。上論雲。雖實有此諸功德義。而無差別之相。等同一味唯一真如。以無分別離分別相等。論因生滅等者。此對妄法顯功德也。既對妄顯此亦差即無差也。疏不二之二者。如前文雲。若心起見則有不見之相。心性離見即是遍照法界義等。如上等者。即能治之文。
一執緣。論諸法不離真如者。圓覺雲。一切眾生種種幻化。皆生如來圓覺妙心。華嚴雲。三界所有唯是一心。又云。未曾有一法得離於法性。
二執相。疏隨緣等者。此明真如隨無明緣。成世間法。以不敏故。謂真體中本有此染。
一奪。疏淨德妙有者。即不空如來藏也。大抵同前第二中能治之文。廣如相大中辨。妄染理無者。有二意。一真理中無此妄染。即空如來藏也。二據妄自性道理亦無。上文雲。以一切法皆從心起。妄念而生。又云。一切法如鏡中像無體可得等。妄不入真者。即不相應也。上文雲。從本已來一切染法不相應故。以妄體本空。將何入真與真相應。
二縱破論無有是處者。妄若實有。證時不合除滅證者。既能除滅。當知妄本不有。以真體證時畢竟不無故。近有人聞性具義。不能深究理趣。便謂本性具有十界色心漏無漏法。起用之時。各於本法自體上。起名全體之用。宛如第八識中含種無異(此同前段執性德同色心)又說真性除無明有差別義(即同此段執法性本有染)往往形於簡牘。疑誤後生反謗圓文。卻謂方便。菩薩懸知今日。垂此對治。善哉大士悲救何甚。儻無悛意。確乎迷情。豈唯邪見之門不扃。抑亦阿鼻之路尤近也。悲夫。廣有破斥。已見別章。
一執緣。疏各二法者。謂執緣執相對治之文。皆雙顯生死涅槃二法。在文可見。論有生死涅槃者。此是勝鬘經文。已如前引。又經云。無始時來性為諸法依止。由此有諸趣及證涅槃果。
二執相。論不解等者。佛意言。如來藏是迷悟所依之根本。迷則生死悟則涅槃。然則生死無初涅槃無盡。不達此理遂成始終之見。下文具顯。亦同圓覺剛藏三問中第三問也。文雲。若諸眾生本來成佛後起無明。一切如來何時復生一切煩惱。亦如楞嚴第四所明。斯則生死涅槃悉有始終也。疏外道等者。謂數論師。以彼依非想定發世俗通。應於邪道。知過去八萬劫事。過此即不知以生死智通。知未來八萬劫死此生彼之事。後亦不知也。彼之所計冥性是常。從此生於世間諸法。冥寞難知。故云冥性。云何而生。謂從冥初生覺從覺生我心。從我心生五唯量。謂色聲香味觸。從五唯量生五大。謂地水火風空。從五大生十一根。謂五知根眼耳鼻舌身。五作業根手腳口大小便根及心平等根。爾時名生死成。執一神我為受用主。我思勝境。冥性變生為我受用。我受用故。為境纏縛不得解脫。我若不思冥性不變。神我解脫名為涅槃。此有二十五諦。冥性為初。能變起故。
一生死無初。論無明無始者。即前依如來藏有生滅心等。又云。一切眾生不名為覺。以從本來未曾離念故。說無始無明。皆是能治之文。疏仁王等者。彼經第一雲。善男子。一切眾生煩惱不出三界。諸佛應化法身亦不出三界。三界無眾生。佛何所化。是故我言三界外別有一眾生界者。是外道大有經中說。非七佛之所說也。大有經者。彼勝論師說有六句。一實。二德。三業。四大有。五同異。六和合。此六句中彼有大性。能有一切法離一切法別有體故。
二中論涅槃無後際者。即前雲。所謂心性不生不滅。又云。非前際生非後際滅。又云。法身顯現起用無斷等。皆是能治之文。
一執緣論人無我者。小乘藏中所說以根非利故。但為分別蘊中無人。令證人空也。
二執相。論說不究竟者。未說法空教名半字。然有多義名不究竟。一行但行自利未能利他。二智但得生空智不得法空智。三斷但斷煩惱不斷所知。四證但證生空理不證法空理。五得但得有餘無餘涅槃。不得無住處涅槃。見五陰者。雖於蘊中不見人相。而見蘊等是其實法。既執陰法實有。故見三界不安猶如火宅。希求出離如救頭然。望到寂滅安樂之處。
三治論五陰自性不生等者。即前真如門雲。一切法從本已來離言說名字心緣等相。畢竟平等。又云。一切法即真實性等。又同相。文雲。一切眾生本來常住入於涅槃。下文復雲。以信一切法從本已來自涅槃。故會相入實文中皆是能治也。
二究竟離者。前且據其病狀隨病設藥。故對空說有。對有說空。未能究竟。今則具約真理一切皆遣。言說道斷心行處滅。平等一味。方名究竟。是則對治符於依言真如。究竟符於離言真如也。一總顯。論染淨無自相者。所以得名染者。以待淨立。當知染相非自相也。淨相亦爾。餘本末有空生佛。乃至世出世等。倣此而知。故淨名雲。若見垢實性。即無淨相。順於滅相。是為入不二法門。疏因待者。若染法因待淨成。即淨法還為染待。如是展轉墮無窮過。無因待等者。若本無染為因為待。則何有淨為所成法。相待無相待下。或問曰。此諸染淨應可在迷之時。未得離於相待。悟後方得相待即無相待耶。故此釋雲。法體本爾。非謂由悟始得如是。以染淨法本離言說分別。畢竟平等。何須待悟方始無耶。如下自釋。
二類求疏顯上非心者。此顯非智等一句。上則總標非色非心。今此非智等重示非心義也。顯上非色者如前可見。亦可此句重覆前非色等義。謂非色心智識等。即以攝盡世出世間一切相待諸法皆無也。今恐聞此無。故便作無解墮於斷見。今則覆疎有無俱絕也。又是覆前對治離中能治所治空有之法。俱不立也。前則以藥治病。此則藥病俱遣。究竟離義於斯顯矣。論畢竟不可說相者結也。此有兩意。一約時。謂明色心等相。非唯暫時不可說。盡於未來畢竟亦不可說。二約法。非謂法體不可作色心等相。說餘一異凡聖因果生死涅槃一切相。畢竟不可說故。前真如門雲。一切法從本已來離言說相。離名字相等。今則相盡歸如。合於本體。入真如門也。
一正會伏疑者。和會佛意。以釋疑難。此疑不顯但有釋文。伏而不現。故云伏疑。疏離性者。本性無故。本性既無。何相之有。如前所離之文。故經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種種言說者。即前顯示正義之文也。假言等者。如假筏渡河意不在筏。以此土眾生皆以聞思修入三摩地故。須以音聲為佛事也。故經云。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欲取三摩提。實以聞中入。又經云。總持無文字。佛以文字說。
二辨意。論離念歸如等者。意令離前邪執有無等念。歸於真如故。智論雲。念想觀已除言語法皆滅。如是尊妙人則能見般若。
三釋成論令心生滅者。心通真妄。但依主持業之異詳之。實智即本覺能入即始覺。十地已還不得入者。蓋緣有念也。故前文雲。一切眾生不名為覺。以從本已來念念生滅未曾離念故。
分別發趣道相者。前雖正義已顯。邪執又亡直論見解。苟無偏僻。然於發心趣求修證階降殊。未諳悉。若止而不進。則前解何為。有解無行如風中燈照物不了。亦如有目無足。豈到前所。苟或進之則知復何往。故此分別。令知知已令進。則免其叨濫上流。及自輕退屈爾。自此已下則釋立義分中所立乘義也。一標意釋名者。文中但有標章釋名。而無標意之語。恐章字誤為意字。智者詳之。疏覺道者。即所證菩提果也。佛果圓通。故名為道。論發心即發三種心。修行即始從信位終至金剛。已還所行二利諸波羅蜜。一一皆能趣向上位故。疏欲明等者通敘其意。明即分別也。種類不同者。釋相之一字。即發心與行各有不同故。名相也。如發心橫有真(信成就發心等)偽(學他發心等也)竪有淺(信成就發心)深(證發心解行發心通於深淺)故行則可知。
一標論發心三種者。義有通別。通則總名發趣。故標雲。發心修行趣向義故。別則前二是發起。後一是開發。又心為所發。人及菩提為能發。謂人能起發菩提能引發。謂此人有內勳為因緣。善根為增上緣。菩提為所緣境。由此眾緣而發其心。斯則以能望所。名為發心。又隨位別有能所發趣之義。至文當辨。
二徵列。疏十信等者。斯則十信滿心人為能發。直等三心為所發。又十信滿心為能趣。十住位為所趣。二位出入心同時。義如前說。解法空者。即下云。以知法性無慳貪。乃至無無明等。知即解也。順行十度者。下說順性修行檀波羅蜜乃至般若波羅蜜等。能所發趣例上可知。初地等者。此以二地乃至佛果。辨能所發趣等義。前二下料揀優劣。相似者。以有分別心故。名相似覺。真實者。以得無分別智故。即隨分覺。通約證理。故云真實。然此三中初該信住。次該行向。後該地果。此三種心從因至果。一切行位靡不足矣。
一問論依何等人者。約何位人說發心義。修何等行者。由行何行而得發心。據下答意。即依十信位人。修信進念等十種善行。十千劫滿至第十信滿心。則能發也。
疏前信等者。即明此答中。前後兩科意也。一能修人疏多門者。謂小乘及權實等異。已見前文。於此三中今取實教。明三聚義如疏分別。
二所修論信業果報者。業通善惡。果通樂苦。果能酬因故名為報。此通而言也。非約總別。十善者。即不殺等十。非謂十種信心。若信等十下文方配。疏謂有下聞熏通師教。內熏兼體相。善根者。若准過去。還因熏力所成。今望現在且名宿善。就因所論故名為根。能信下即止滅相義也。昔雖有善以創熏故。善根微劣方成其種。未能起信勤求諸行。今以再習再熏。及三事併力故能起也。是則善根在昔為所成。在今為能起。正同法華系珠解珠之譬也。福德分。分即因義。此十善行始成世間有漏福。終成出世無漏福故。亦即福德中之一分也。以福有無量故。亦即福德之分齊也。顯非智慧故。論厭生死等者。信解漸增故。能知三界不安猶如火宅。所以厭之。知菩提佛果是極清涼。所以求之。疏菩提分等。亦如前說。此二分並上福德分至果成就。如次為智斷恩之三德也。行因者欣厭之事。情動於中因此起行。故名行因。問修十善因已是其行。云何目為行因耶。答望後出世之行。故以世善為因。斯則世間有漏行。與出世無漏行為因也。問厭生死求菩提。豈非出世行耶。答雖有此心未有其事。厭欲之言思之可見。又此厭求但是事善。未與理觀相應。不名正行。然據此文猶在信前未入十信。且為十信作方便也。如世起厭求心欲行善者。豈便是十信人耶。故疏雲。上皆辨行因者。是此義也。次雲。修行信心。方是正十信位。論得值等者。佛即據位合是應身。於中隨機現化不定一種。謂作父母眷屬等。已如前說。今但言佛者。據本而言也。亦可偏舉以佛形得度者說。親近承事供給供養。亦可親承者。謂親得承受佛之教誨也。既為現身必聞法要。即聞法生解。修行信心。疏行緣者。即用熏習中差別緣也。謂約等者。以前雲。因緣具足乃得成辦。故不可闕。十信心者。謂信進念定慧施戒護捨願也。於此位中具起四種信心。行五種妙行。修習真如三昧。漸入漸深以至成熟。堪入初住爾。
三行成論一萬劫者。約根利鈍料揀有四句。一利根不精進。二利根精進(此二劫數皆不可定)三鈍根精進。極遲一萬劫。四鈍不精進。此乃困而不學。何足以議其劫數耶。今此論中取第三者。故云一萬劫。故本業經云。是信相菩薩十千劫行十戒法。當出十信心入初住位。又彼經云。若一劫二劫三劫修十善法。亦退亦出。若值善友能信佛法。若一劫二劫方入住位。疏行成者。本疏雲。時滿行成。時謂十千劫。行謂十信心滿至出心也。論諸佛菩薩者。即前所值佛菩薩等。此中既教令發心。猶在信位所值之佛。或化或報也。疏約勝緣者。即佛及菩薩眾生苦。正法滅皆是勝緣。佛菩薩等既垂誨勗。焉不發心。我等每遇微智片福之人。有所勸喻。尚自發心。況佛及菩薩親授教誨耶。或觀一切眾生與己無異。但以迷真執妄。枉受輪迴。是故起大悲心。咸欲濟度。自愧力小事與願違故。且發心趣求佛果。剋備神用。方堪拯濟。故十地經云。見諸眾生孤獨無侶。生哀愍心。此如有人見民疲極。賦重役繁正令不行。罔知所訴。自惟無力如何治之。因而進德修業求薦取仕。務去民瘼。令上下無怨以致治也。或見佛法將滅眾生無依。為欲護持。又寡道力故。發心修行以希入證。隨其力用方能振舉。然夫言法者。具教理行果。今之滅者。但於四中約教行滅。理果不滅。教滅者。且佛垂教。意在弘通若沉廢不行即是滅義。不必如始皇之煨燼師子之焚燒。正如序中沉貝葉之義也。行滅者。無人修故。故智論雲。法滅者。謂修行滅。今所護持亦唯教行。即書寫讀誦隨分解說。獎勸後學。使燈燈相續明明無盡。是護教也。若剋己修進勗勵有緣。令佛種不斷。是護行也。若復細詳。理果二法亦有滅義。然與上教行相因而滅。由無教故無行。無行故無證。無證故無果也。此四雖皆名滅。而滅義不同。謂教行唯斷滅理法唯隱滅。果約性相兼於二義故。涅槃說有二種因緣。令正法久住。一者內有持戒比丘。二者外有篤信檀越。又說釋迦遺法最後滅時。諸比丘等不是闕乏供養。令佛法滅。卻因四事豐足憍恣心生。天魔得便。釋迦遺法從是永滅。苟或發心趣求佛果。豈唯持戒。故其佛法無以見滅。今論中言或者。即不定義。於前三中隨當一事。即能發心也。勝緣下然此菩薩萬劫修行。器用非淺。因緣發趣豈唯此三。故今略而舉之。以二利行中緣有無量。不可具載。故云略也。於中下配自他。以由他所教。出自己心二不同故。亦同下配所發心。直心者。下云。一者直心正念真如法故。以蒙親教。遂能發心。正念真如離於沉掉一切邪曲。名為直也。深心者。為欲護法故。須創意備修萬行。具諸功德即成此心。餘同即大悲心也。如文可見。
三結成。疏不墮凡小等者。故十地論說令護二行。謂護煩惱行及二乘行。若初心人聞責凡夫行。卻落二乘行。聞呵二乘行卻入凡夫行。不肯行於中道。今得信心成就故不墮。爾習種性者。本業經中從因至果。攝為六種性。謂十住習種性。十行性種性。十迴向道種性。十地聖種性。等覺性妙覺性。今即初也。順內熏者。反與真如體相相順。此揀地上無分別心之相應也。以地上與理合故。名為相應。今此地前但隨順故。名為相應。以未得無分別心故。定當得果者。由住佛果之正因故。謂此菩薩入正定聚。與佛正因相應。既順其因決定得果故。雲入如來種中種即因也。
一內因論善根微少者。根劣也。以夙熏善種不能多故。疏惑重者。貪瞋熾然不能制故。論值佛者。此通滅後見佛形像。亦得供養故。疏倒求者。樂修五戒十善。但希人天果報。人天不離生死。合是所厭而反求之。故云倒也。約果言因故。論雲。種子異求者。謂怖畏生死。樂觀諦緣。求二乘果。雖出三界。未能究竟不與三世諸佛同塗。故云異也。論進退等。如下自辨。然此段文從初至供養。合俱是德薄。以善根等是德本故。餘皆行劣也詳之。
二外緣。論或有供養至墮二乘地。盡是辨求大乘者。進退之相也。疏時未滿者。以約鈍根精進者說故。以色見佛者。既以色見聲求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故。前雲。不知轉識現故。見從外來。取色分齊。或見如來塑畫形像等。住相供僧者。不能達三輪體空無住行施也。隨劣教者。此與前起二乘種子別。前則因劣。此則緣劣也。學他跡者。但隨彼而行。自無抉擇斆他外跡。不自照心。此則見他退而還退。或心闌而自退。此等者。結揀。以悲智是菩提心體故。夫大乘行人最初發菩提心。要先有智了真性本有無明本空。求斷本空無明。求證本有真性。次須具悲盡於未來。度眾生界。然後以願要制。不令暫捨無致疲勞。此三具故。方是真正大乘初行。既不同彼。故云非也。然此中發心之言。且是信位初心始發求道之意。非同信滿發心入住。則如今之行人始發大乘信心之者。此即猶在信位之初也。
二結成論惡緣者。五欲及二乘。退失者失所發心不入信位。退凡夫地。此以五欲為惡緣故。墮二乘地者。此以二乘為惡緣故。故經云。百千萬人發菩提心。若一若二至於佛果。餘皆墮二乘也。又經云。菩薩發大心。魚子菴樹華三事。因時多得果甚少。然此前後勝劣相望。各有七事。且劣之七事者。一位次劣(十信初心)二內熏劣(無力)三善根劣(微少)四時限劣(未經萬劫)五外緣劣(色相見佛)六起行劣(人天二乘)七究竟劣(退入凡夫二乘)勝之七事者。一位次勝(十信位滿)二內熏勝(有力)三善根勝(久植德本)四時限勝(經一萬劫)五外緣勝(遇佛受教)六起行勝(直深悲等)七究竟勝(正定不退)。
一牒章。論發何等心者。前之所說但是能發之因緣。未知所發之心作何行相。故此徵也。
二標徵。疏向理等者。真如妙理體離無有一異。凡聖染淨等一切邊邪之相。若欲造詣。必須正念。正念即正慧正慧即是直心也。斯則理無別故。向心必直。故占察經說。真如能成行人質直心故。如蛇行性曲入筒則直。三昧調心亦復如是。此中正念即真如三昧也。二行本者。此直心通與二行為本也。下之二心別為行本。所以此通與二行為本者。謂念真如具無漏功德。一切眾生同有此性。皆當作佛。以知具德故。能起自利行。以知性同故。能起利他行(行所依本)又以念真如非前際生非後際滅故。能令二行究竟無有疲厭(行不斷本)又知此性離言說分別。畢竟平等故。能令二行離相成無漏因(行相應本)故此一心通為二本也。論樂集等者。樂謂希欲專注決定之謂也。由是知之不如好之。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也。疏備具萬德者。六度萬行一切皆修。所修之行一一翻對妄染。以顯性上河沙功德。如以智慧翻破無明。顯成性上大智慧光明義等。是知修行蓋為顯德故。約所成以解修行。據此則不唯深心。亦得名廣大心。以萬行齊修故(廣也)皆徹心源故(深也)今論標之以竪。故曰深心。釋之以橫。故云一切。意以二文相顯也。故今疏文亦兼二義。若有深而不廣(徹理之一行)或復廣而不深(多行世善)皆非大乘之行。今此兼明以成菩薩之大行矣。自利行本者。深心願樂故。若不願樂。安能行之。是故為本。論欲拔等者。欲謂希望。與樂字義同。可以互言。疏廣拔物苦者。廣大心也。三界普度無怨親故。令得菩提者。第一心也。逈出人天及二乘故。若不爾者。寧曰大悲。然拔物苦。正是大悲令得菩提。是大慈也。以菩提是樂果慈能與樂故。今論但舉大悲拔苦。必有大慈與樂。故疏兼而釋之也。若無此心。焉能度脫。故云行本。妙行下顯略攝廣。文雖三種。義包一切。理事兼行自他俱利。攝無不盡也。以此下正配諸行。三聚戒者直心即攝律儀戒。正念真如離諸過故。深心即攝善法戒。悲心即攝眾生戒。三德者。直心成斷德即法身。深心成智德即般若。悲心成恩德即解脫。三身即如次配法報化。是彼者。即指信成就發心之人。迴自己心趣向三處故名迴向。實際者。真如即是真實際故。菩提者。以一切善行皆以大智為其首故。眾生可知。據此則三中初一為離相行。後二是隨相行。離相是總。隨相是別。說雖前後行即同時。以前一具後二故。雖觀空而萬行迢然。後二同前一故。雖涉有而一真寂爾。苟或互闕。即二乘斷空凡夫有漏。初後相濟方為大乘中道妙行也。由是諸行雖多。此三攝盡。更有三法三寶三菩提三涅槃等。一切三法類此配之故。淨名說此以為淨土之行。故經云。直心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不諂眾生來生其國。深心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具足功德眾生來生其國。四無量心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成就慈悲喜捨。眾生來生其國等。
起信論疏筆削記卷第十六
上篇:起信論疏筆削記
下篇:大乘起信論內義略探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