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起信論疏筆削記卷第八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起信論疏筆削記卷第八

長水沙門子璿錄

科釋生滅心法者。以立義分中云是心生滅因緣相。能示摩訶衍自體相用故。今此一文正解生滅因緣相也。染淨生滅者。以染法淨法各有生滅。染以順流為生。反流為滅。淨以反流為生。順流為滅。又染法生時是淨法滅時。淨法生時是染法滅時。又染法生是妄生。滅是盡滅。淨法生是顯生滅是隱滅。雖通雲生滅。而義有此異也。初標體論如來藏者。具三種義。謂隱覆含攝出生義。隱覆之中復有二義。一者藏如來故。名如來藏。即煩惱為能藏。如來為所藏。藏於如來。如來之藏依主釋也。如櫃中有金名為金櫃。櫃不是金。故理趣般若云。一切眾生皆如來藏。勝鬘及如來藏經。具有此說。二者如來自隱不現。名如來藏。法身無相。不可以智知識識況眼見耶。斯如來即藏持業釋也。如佛性論說。含攝之中復有三義。一體含用。謂法身中有身土相用等。二聖含凡。謂一切眾生皆在如來智內。亦如佛性論說。三因含果。謂因位已攝果位功德。此則以因為藏。藏果佛故。前二持業釋。後一依主釋。出生者。謂十地證真名藏。能成佛果名如來。亦持業釋。今論於六義中。除於四六。餘者皆通。

疏二今初正釋。標體者。說有通別。別則唯取所依。即如來藏是體。通則兼取能依。即如來藏與生滅心俱為體。以生滅法皆依此故。今通兩說。然此下顯生滅與不生滅義。說能依所依。實無二體也。但有相依之義理。而無相依之法體。如不動下喻顯。當知下法合併如文。言思之者。意令細合。使法如喻。皆無二體也。楞伽下引證。經云。大慧如來藏者。輪轉苦樂因也。亂意慧愚癡凡夫所不能覺。勝鬘雲。世尊依如來藏。故有生滅。依如來藏。故證涅槃。世尊若無如來藏者。不能厭生死苦求涅槃樂。

此顯下二揀濫如說。依水有波。意顯所依之水全起。成能依之波不同。依母有子非全母成子。能所別故。斯則舉一法。以竪論非。約兩法橫說。以此下出所以。以是所依之真起成能依之妄故。得有覺不覺二義。以有二義故。遂以不覺妄法。顯示覺義之中三大也。如水起成波已而動濕兩全。以有動濕故。遂能以動顯於濕也。若言依母有子母不在子中。以不在中故。不能以子顯母。是故下結成上義所依。即如來藏。

二辨相中疏二。初釋和合義三。今初略指。非謂等者。意雲。真如家所起生滅還與生滅家真如和合。非謂別有一段生滅。自外而來與真如合。生滅之心者。謂全妄之真也。心之生滅者。全真之妄也。此則本末更互相攝。非謂結成六釋。無二相者。心即是體生滅。是相反覆皆一。故無有二。

心之下二備釋二。初正釋。心之不正滅即真如門。生滅之心即生滅門。從本覺起者。窮妄源也。然是本覺起成生滅。非謂別有生滅從覺而起。如水起波。斯義無別。本覺即如來藏也。無二體者。前雲無二相。此雲無二體。意明只有一相一體。以心是生滅體生滅是心相。覺成不覺。不覺與覺不相捨離。

故下文下二引證三。初引文。即隨染本覺中文。

此中下二釋意。可知。

心亦下三法合。神解者。本覺不昧。鑒照靈通也。餘文可知。

疏此是下揀濫。不生滅與生滅合者。謂真隨妄轉流轉門也。即背覺合塵義。非是等者。謂息妄歸真還滅門也。即滅塵合覺義。然此二中隨合則體隱相現。反合則相泯體彰故。前門雲。一切法悉皆真故。皆同如故。此反合也。此門即雲。依如來藏故有生滅心。又云。依覺故迷等。此隨合也。由是疏中前義即生滅門。後義即真如門。

論非一異中三。初約法略明。疏真如者。即前不生滅也。非少分動。故云全體。既全體動成生滅法。何異之有。雖成生滅而性不變。從本便爾。非適今也。故云而恆生滅。是變與不變義別故云非一。

楞伽下二按經出體。七識是見聞嗅嘗覺知末那。餘文可知。

非異門下三據義廣釋三。初離釋二。初釋非異。三然三段中。皆以真如為本生滅為末。初則以不生滅望生滅說。次則以生滅望不生滅說。後即兩門同時同處說。其不異者。義在能成。即唯同俱。六字之中隨文詳會。問論雲。非一非異。疏合順論以明。何故先釋非異。後解非一耶。答論順依真起妄義便故。先舉非一後言非異。文雲。依如來藏有生滅心。不生不滅與生滅合。此非一義也。然此生滅既依心體不相離性故。後方可言非異也。疏文約法廣釋。令人生解。要先知體無二。由無二故。方不成一。此則順法備明。令悟本無真妄之異。悟此法已任辨義異。則不迷本也。故下疏雲。此中非直不乖不異。以明不一。亦乃由不異故。成於不一也。今初以本從末釋。經云。即楞伽經善不善因者。殺等十惡為不善。不殺等十為善。一切趣生者。六趣四生。其中兼有善與不善。生滅者。捨陰取陰之義。斯則如來藏是真如。善不善等為生滅。既言如來藏為因能造即不異也。又經涅槃也。文雲。譬如雪山有一味藥。名曰樂味。其味極甜。在深叢下人無見者。有人聞香。知其地中當有是藥。過去往世有轉輪王。於雪山中為此藥故。在在處處造作木筩。以接是藥。是藥熟時從地流出。集木筩中。其味正真。其王歿後。是藥或醋或咸甜苦辛酸。六味成別。如是一味隨其流處。有種種味。喻如佛性以煩惱故。出種種味。所謂六道等。此則佛性是真如。六道為生滅。既言佛性隨成。即是無異之義。

二攝末下二。初正釋。今義眾生即如者。淨名經也。如前所引。然眾生是生滅。如是真如既言其即。當知不異涅槃等者。文雲。善男子。我於諸經說。若人見十二因緣者。即是見法。見法者即是見佛。見佛者即見佛性。何以故。一切諸佛以此為性。善男子。觀十二因緣有四種之智。得四種菩提。乃至雲。以是義故。十二因緣名為佛性。斯則佛性是真如。十二因緣為生滅。既說十二因緣為佛性。豈曰異乎。十地等者。此是華嚴經意。彼經文雲。佛子。菩薩復作是念。三界所有唯是一心。如來於此分別演說十二有支。皆於一心如是而立。今疏所引。是彼論牒經也。第一義諦者。是論釋也。心是中道實相故。雲第一義諦。斯乃三界是生滅。一心是真如。唯之一字顯不異也。又此下即始覺中文。四相是生滅。一覺即真如。既雲平等而同。欲何為異。然此非異之義。深而且隱。難有信解故。此廣引經論證之。

又前下二對前重辨。即重對前科。以明非異也。即末之本者。重釋前科也。此則以末收本。無本而非末。如以波攝水。無水而非波。更有何水與波為異。故云非異。後即等者。重辨此科。攝末歸本義也。此則以本收末無末而非本。如以水攝波無波而非水。更有何波與水為異。前則唯末後則唯本。既無二相故云非異。

三本末平等中經云即楞伽經。文雲。大慧。如來藏藏識本性清淨。為客塵所染而為不淨。我為勝鬘夫人及餘深妙淨智菩薩。說如來藏名為藏識。與七識俱起。令諸聲聞見法無我。我為勝鬘說佛境界。非外道境界。此言如來藏。即是真如。真如是本。七識是生滅。生滅是末。既雲其俱。即平等義。又經亦彼經也。與前文小異而意大同。詳之可會。又論即十地論。唯真不生者。果佛無生故。單妄不成者。無所依故。然唯真之法則容有。單妄之法則全無。今以相對且作斯說。此則下都結。亦通結三門詳之。

不一下釋非一文四。今初躡前正釋四。初正釋攝末之本。即生滅之真如。攝本之末即真如之生滅。既一生滅一不生滅。豈為一義。是則於心不異中。明不一義。

依是下。二引證可知。

解雲下。三釋上引文意。不在中者。無中可在也。不同二人同在一室中。即如兩木成林。兩木既分。乃得雲一木不在林中。

此約下四通妨。或問曰。義既不一應不和合。故此釋之。謂於二義之中。偏舉此義而說。非謂壞彼和合以成不一。即知正說此不一義時。彼法元自和合。何以故者。徵意。云何以不壞和合。又能不一耶。此中下釋也。如來藏等者。謂不生滅既是即生滅之不生滅。當知此不生滅與自七識生滅。未曾不和合。於和合中而論不一也。七識等者。謂生滅既是即不生滅之生滅。當知此生滅與自如來藏。不生滅未曾不和合。而於此中以論不一也。所言自者。顯非別外本不相離。不相離者。即和合也。斯則只於非異處說非一義。誰言破此和合耶。

此中下二反藉非異二。初標可見。

二釋。何以故者。徵意云不乖非異。其義已明。有何所以能成非一。若如等者。釋意雲。若如來藏隨緣時。失自不生滅體。即兼無生滅相。以無所依故。此文且顯二法。若異有如此失。是則不成不異義也。彼義既不成。兼此不一義亦不成。以二義既失。約於何法。以明不一耶。是故下明不異義。今由不異故。生滅起時不失不生滅。由不失故。生滅得存。二義既存故。得不一義成立。豈非由不異故。成得不一耶。又亦由此非一義故得成彼非異義。以真起成妄故。得說有妄不異真妄。若不起說何不異。前段所不言者。以未說後義故。

又此下三舉體相攝二。初正辨。真妄下各出其體。如文可知。此以無明為非生滅者。非麁相之生滅故。非不生滅者。以有細相流注之生滅故。例如非想非非想處耳。此四下正辨舉體相收。且舉如來藏者。必收諸法。以是在纏名故。又舉梨耶。由無明動真妄合故。若舉七識。亦由無明與藏俱在梨耶中。故若舉無明。無明無體。依覺有故。亦在梨耶故。下文說依梨耶有無明。又說無明滅時和合識破。由是舉一即蔽諸也。緣起等者。眾法和合方成一大緣起之相。

此中下二釋疑。或問曰。若然者云何前引經。言如來藏不在梨耶中。故此釋通。以義說如此。非事異也。餘義准此者。今文舉喻。且約濕性對浪而說。以喻藏性唯不生滅對七識。唯生滅一義。以論即離。對餘二義理亦准知。故云思之。故前文雲。隨舉一義。即融攝自體也問既下四問答通妨有二問答。初問中怪前所引經文雲。如來藏者不在阿梨耶中。答意雲。真與妄合方曰梨耶。其如梨耶都無自體。且約義說。則真妄二法悉在其中。由是梨耶為總真妄為別。只合言在總中。不合言在別中。今既分動靜。則使梨耶總義不成。無中可在故。云不在梨耶中。

後問意雲。今梨耶既通動靜。應合亦在真如門。何故獨在生滅門耶。答中且說唯在生滅門。意自然例知不在真如門也。以梨耶是起靜以成動。體不相離故。靜隨動在此門中也。非直等者。意雲。謂不動尚在動門。何況動靜兼者。何以下徵釋可知。應思准之者。意令准知不在真如門也。以梨耶雖有靜義。然不在真如門者。以此靜是隨動之靜。非同真如門是不起之靜。靜體雖同靜義且異。梨耶既動靜相帶。故不在真如門也。以此門是唯靜故。疏略不說此義。乃雲應思准之。

又若下二合釋二義二。初遮一異。然則相無相宗學人有失意者。於此二中各負一過。離此等者。故前雲。依如來藏有生滅心。後雲。無明滅故智性不壞。

又若下二顯和合三。初正釋。無和合等者。例如中論偈云。染法染者一。一法云何合。染法染者異。異法云何合。此則由非一異義。成和合義也。

如經下二引證三。初雙標二喻。即楞伽經也。如文。

二若泥下單釋塵泥。非彼所成者。非彼微塵成泥團也。應無差者。塵未和水。應名泥團。既成泥團應曰微塵。

如是下。三總以法合。藏識非因者。非無也。因真相也。既若成異則藏識不因真相所成。如前泥團不因微塵。又如何云依如來藏有生滅心。藏識亦應滅者。以無和合義故。故下云。破和合識相。今言滅者。但無一分生滅。是故非真相滅者。下文雲。妄心則滅法身顯現。又云。心相隨滅非心智滅。業相滅者。舉細攝麁也。

解雲下。三釋其所引。文易可知。

今此下三總結成。可知。

立名中疏二。初正釋論意。此生等者。再牒前文之義。目此下合彼二義以結此名。

或云下二廣辨名相二。初對二師以辨名。楚夏者。謂如此方吳楚華夏言音訛轉。西域五天亦爾。故指彼同此。又云。阿梨耶阿陀那等。此但輕重有異也。無沒者。即正與梵文敵對。藏識即取名下義。翻藏是下會二名也。由彼我見所攝藏。故遂令無始相續不斷。故云不失。是以義上之名雖少不同。名下之義故無異也。如佛性為覺為知。了了分明等。

所攝下二約三藏以釋義。於中有執藏所藏能藏之義。如次辨釋。謂諸下標。所以下釋。似一者。業相初起未分王數及與外境。實非一而似一也。似常者。生滅微細似常而非常也。楞嚴雲。又汝精明湛不搖處。名恆常者。於身不出見聞覺知。若實精真不容習妄。故云似常。諸愚者一切異生無二空智者。以似為實即法執。智相執之確然不改。即六七二識是能執心也。內我即我執。於自身內而生執故。以執他身及諸法各有自性。亦名為我。故此揀雲自內也。我見下結為藏義也。攝即執也。既為我見所執故。名為藏。執即藏也。由是下出所以。二種我見即人法也。永不起位。即第八地。准唯識說。此識有三位。一我愛執藏位。通一切異生二乘有學及七地已前菩薩。皆起我執執第八見分為我故。第八識名阿賴耶。此雲執藏也。二善惡業果位。即通一切異生。至十地滿心二乘無學等位。由善惡因感無記果。果異於因名異熟識。三相續執持位。即通因果一切位。以第八識執持諸法種子等。今不散失故。名阿陀那。阿陀那義翻執持。今云不起位者。即第八地已上也。以離我見所執。不名賴耶。故失斯名。仍揀下位入觀之時。有暫不起故云永也。然不亡識體故言失名。又能藏下所藏義。謂此識體藏在根身種子器世間中。以根身等是此識之相分故。如珠在像中。不同身在室中。若覓梨耶識。只在色心中。欲覓摩尼珠。只在青黃內。又能藏諸法下能藏義也。謂根身等法。皆藏在識體之中。如像在珠內。欲覓一切法。總在梨耶中。欲覓一切像。總在摩尼內。然但以前義互為能所也。論雲下引唯識證成。可知。

科雲釋上生滅心者。以立義分中云是心生滅因緣相。今則且釋心生滅也。論二種義下疏二。初釋開數二。初標舉釋意。稍難者。以此一識二義之中含有多法。外則包羅萬像。內則能所俱成。存之則生死無涯。破之則涅槃有得。若不分別。何以了知。行相幽隱。故名為難。然其深智於此可了故。復言稍稍少也。括檢也。謂總檢括論之前後。以釋此意。然亦但齊生滅一門。

何者下二依義具釋中三。初約真妄開合以釋義。文有七。一開真妄成四義。然真之與妄。皆依一法界心所說。蓋以此心本來有體有用。即用之體則蕩然空寂。即體之用則瞭然覺知。以無始迷之故。於空寂之處。則確然根身塵境。於覺知之處。則紛然分別緣慮。故肇公雲。法身隱於形[穀-禾+卵]之中。真智隱於緣慮之內。然其形[穀-禾+卵]緣慮本來體空。空寂覺知元來不變。不變之真本自隨緣。體空之妄元來成事。非因造作。法爾如斯。眾生身心見今若此。即約此義以明染淨緣起之義也。今不別標一心者。含在真字中。以無二體故。不變者未嘗不空寂。未嘗不覺知故。故論雲。所謂心性不生不滅。又云。一切染法不相應故。又云。所言覺者。心體離念等虛空界。隨緣者。隨染順流而成九相。故文雲。依如來藏。故有生滅心等。隨淨反末而成四位。故下文雲。覺知前念起惡。能止後念。令其不起等。體空者。遍計之法情有理無故。故論雲。一切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別等。又依他之法相有性無故。故論雲。是故一切法如鏡中像。無體可得。成事者。成染事則三界依正。成淨事則三乘因果。如下所說九相二身是也。此則隨緣如作夢。成事如夢物。體空如夢物元虛。不變如內身宛爾。

此真下。二束四義成二門。初義即真中不變妄中體空。由此二義成真如門。此門攝妄則妄體空。攝真則真不變。染淨平等一相無相。故有此門。後義即真中隨緣。妄中成事。由此二義成生滅門。此門攝真則真隨緣。攝妄則妄成事。即成染淨諸法差別等相。故有此門。

此隨下。三開生滅成四義。此約生滅門中。真妄相對互論自他。便成四義。然真中違他順自。即是妄中違自順他。真中違自順他。即是妄中違他順自。但為門不同而義一也。違順行相即見下文。

無明下。四開四義成八義三。初正示八義。無明下且明妄中四義。示性等者。謂反流對染詮顯示現真性功德。如下云。不覺念起見諸境界。故說無明。心性不起。即是大智慧光明義。乃至若心有動。具有過恆沙等妄染之義。心性不動。則有過恆沙等諸佛功德相義示現。又說性本無慳。順修檀度等。知名義等者。謂分別妄心順生滅時。屬於無明名為染用。若順真如故名淨用。故下文雲。以有不覺妄想心故。能知名義。為說真覺。若離不覺之心。則無真覺自相可說。又云。無明染法實無淨用。但以真如而熏習故。則有淨用。覆真者。真理平等妄心差別。差別之妄現時。平等之真即隱。故下云。染心義者。名煩惱礙。能障真如根本智故。無明義者。名為智礙。能障世間自然業智。故成妄心者。以無明熏習之所起故。故論雲。以有無明染法因故。則熏習真如。以熏習。故則有妄心等。又云。無明熏習義有二種。一者根本熏習。以能成就業識義故。二者所起見愛熏習。以能成就分別事識義故。真如下明真中四義。顯真德者。反流翻染形對妄法。顯此真德。即下隨染本覺中智淨相文雲。謂依法力熏習。如實修行滿足方便故。破和合識相。滅相續心相。顯現法身。智淳淨故。起淨用者。無明是妄恆起染用。以真熏有力。令彼反流順真如性。故名淨用。下云。自體相熏習者。從無始世來。具無漏法。備有不思議業。作境界之性。依此二義恆常熏習。能令眾生厭生死苦。樂求涅槃。又云。以有真如法故。能熏習無明。乃至得涅槃。成自然業等。隱真者。即前說真如隨緣成梨耶識。既成識已隱在識中。以其隱故。名如來藏。已見上文。現妄者。真體既隱妄相即現。謂境界相是也。下云不了真如法。故不覺念起現妄境界。

此上下二合對四覺。然此覺與不覺。但以真妄相對為門不同。各有四義。故開成八。今於真妄各分體用故。兩兩相從但唯有四。如疏四段。前二段約淨分其體用。初段合二。順體成本覺。次又由下。合二順用。成始覺。後又由下二段約染分其體用。初段合二順體。成根本不覺。次又由下合二順用成枝末不覺。是以二二合論乃成染淨各分體用。故合前八成四義也。

此生下。三結指廣略。然八門之廣則已極。四門之略則未極。以次更有為二為一故。言四義者。即上違順等四。非取今四覺為四。以此是結指上文也。

若約下。五束八義成四門。言分相者。謂分齊法相也。以一切淨緣分齊法相屬於二覺。一切染緣分齊法相屬二不覺。又於中淨法之體屬於本覺。淨法之用屬於始覺。染法之體屬根本不覺。染法之相屬枝末不覺。故合前八以成四也。

若本下。六束四門成二義。謂始覺是末。不離本覺之本。故下文雲。以始覺者。即同本覺。又云。而實無有始覺之異。乃至平等同一覺故。枝末不覺不離根本不覺。故下文雲。當知無明能生一切染法。以一切染法皆是不覺相故。然本始二覺。但是體用之異。本末二不覺但是麁細之異。豈得離體有用離細有麁。故唯二也。

若鎔融下。七合二義成一門。以本從一生滅門。展轉開成八門之義。乃是據本以彰末。今卻收束以成生滅門。則是攝末以歸本也。

又若下。二約諸識分齊以結成。諸識等者。即本事二識也。然此二識分齊行相各不相是。以本識是體事識屬用。今以二本是體。宜在體分以梨耶無始相續具覺不覺。行相相順。是故二本皆在其中。故下文雲。以如來藏無前際故。無明之相亦無有始。餘二等者。始覺悟時。方有六麁託境而生。行相麁浮宜在麁分。是故此二在生起識中。此則攝四覺歸二識也。若約本下攝事識歸本識。以體用不二。如波與水。是故四義俱不離本識也。此即同前一生滅門耳。但前約門說。今約識論也。故云下結由是廣之成八。攝之成二。二義皆從一識中出。故今論雲。此識有二義。

問此下。三約問答通妨。以辨異二。初辨異二義。問意可知。答中先分別正答。初辨一心二義。即依一心法。有二種門義。隨緣即生滅門。不變即真如門。今此下辨一識二義。即唯約生滅門。不該真如門。此中理淨即覺義。染事即不覺義。即前生滅不生滅和合之義。廣如前釋。無二相即前和合非異義。染淨等即非一義。是則下判成寬狹可知。

問此下二辨異二真。問意雲。若言同者。應合俱名真如。不然俱名本覺。何以前後立名別耶。若言異者。約何論別。答中約體絕相者。如前雲。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總相法門體。乃至離言說名字心緣等相。本覺等者。是所示相大中文。本者下釋所以。謂本性功德即是覺也。今就略以立名。謂之本覺。約廣以顯相。號性功德也。以此下結揀所異。謂本覺之名不於真如門中說。而於生滅門中說者。以約翻妄而立。故是故下。引所示之法。證成前義。

論生一切法中疏三。今初對前門以通各義。上二下牒外難。以此下通釋。狹義如前已見。由含下正明攝一切也。一切雖多不出染淨。今有覺義故攝淨。有不覺義故攝染。故云一切法。不言下明不同二門也。以染淨相兼方成一切。今覺義攝淨不攝染。不覺義攝染不攝淨。斯則二義共攝一切則可。各攝一切則不可。若一心二門之中。則每門已自攝染攝淨。由是不同故不言各也。

又上下二揀前文。以釋生義。先牒難。以真下通釋。無能生義者。文雲。所謂心性不生不滅等。故以不覺下約順流。生諸染法即三細六麁等以本覺下約反流。生諸淨法。即四位二身等。依此下。通結。下四下。引說處。問此門既有生義。何不於二門之初便言耶。答前文以生滅與真如同處標示。無便言之。今此獨明。故得言生也。

非直下。三躡下句以辨攝義。其猶金能成像像不離金。水能生波波不離水。即三藏之中能藏之義。

約淨等者。覺是淨法。於中有始有本。則隨流時體(本覺)隱用(始覺)廢為滅。反流時體顯用起為生。論所言下二。初正顯覺體。謂心下標也。疏離於等者。心體真實本自靈鑒。念相虛妄從來闇昧。若心有念是謂闇昧。名為不覺。心既離念則無闇昧。唯一靈知。名之為覺。復言體離者。當知本無。以本無故。名為本覺。論離念相下釋也。相謂義相。即下二義是也。此之二義正是本覺相。即相大也。等謂齊等。本覺之義與空齊等故也。疏非唯等者。即正釋相之一字。即大智慧光明等義。以一一義稱體而周。不異不二皆等虛空。故云與虛空等。此文乃是海東疏義。故今引用。二義如下所配。橫遍三際者。若言遍則合雲凡聖。若言通則合雲三際。今所異者。以三際凡聖互有相通。舉三際時。一一際中必具凡聖。凡聖皆如。故云橫遍三際。舉凡聖時。一一凡聖必具三際。始終皆爾。故云竪通凡聖。蓋欲異於常說橫不該竪。故有此言。顯無不遍也。在纏等者。此雖約時竪說。語似未盡。然理亦該收。謂在纏必具情器。出障必收身土。二俱無二也。

論即是下。二會體立名。如來者是應身。法身是真身。如來之法身依士釋。意明心體與法身無二。故云即是。又離真無應。應即是真。故云即是。又如來法身並同真身。但以約人標法故。曰如來法身。亦是即義。上二皆持業釋。由是即字通茲三用。然初一是正。餘二是兼也。學者應知。言平等者。聖凡情器無二圓滿故。疏欲明等者。欲顯在纏之本覺。遂舉出纏之法身。此則約果以顯因也。名雖因果有殊。而真實之體無二故。論雲即是也。論依此等者。依體立名也。謂心體寂滅無有變改。從本已來可軌則。故名之為法。是體依聚故。名之為身。今依此體而立覺名者。以顯法身非是一向凝然寂滅無知無覺也。又顯此覺非是有為生滅之法。故約法身以立。是則一體之上寂故名法身。照故名本覺。所言依者。但是依約之義。不同草木依根有苗分能所也。亦不同依如來藏有生滅心有真妄也。此乃一體真實。但約此體上靈照之義。便名本覺也。疏既是等者。法身之理。三乘教中同許不生不滅。是本有之法。既目此法為覺。是可為本。無性下引證。本覺即法身義也。以此宗中理智無別。謂即理之智名為本覺。即智之理名為法身。如珠即明無二無別。不同權宗為無為異。

起信論疏筆削記卷第八

 

上篇:起信論疏筆削記

下篇:大乘起信論內義略探記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論疏部目錄

【註音版】妙法蓮華經

妙法蓮華經卷第一 妙法蓮華經卷第二 妙法蓮華經卷第三...

佛說大乘造像功德經

佛說大乘造像功德經卷上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三十三天...

【註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毗尼日用切要...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卷上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

因明入正理論義纂要

因明入正理論義纂要 淄洲大雲寺沙門慧沼集 依此論標五...

大乘法界無差別論疏

大乘法界無差別論疏(並序) 魏國西寺沙門法藏撰 詳夫性...

成唯識論了義燈

成唯識論了義燈卷第一(本) 淄洲大雲寺苾芻惠沼述 將釋...

唯識二十論述記

唯識二十論述記卷上 翻經沙門基撰 唯識二十論者。筏蘇...

六度集經

六度集經卷第一 佈施度無極章第一(此有一十章) 聞如是...

佛語經

佛語經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譯 如是我聞: 一時婆伽...

佛說大乘入諸佛境界智光明莊嚴經

佛說大乘入諸佛境界智光明莊嚴經卷第一 西天譯經三藏...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第一 後秦龜茲國三藏鳩摩羅什譯 序...

中阿含經

中阿含經卷第一 東晉孝武及安帝世隆安元年十一月至二...

佛說佛印三昧經

佛說佛印三昧經一卷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佛在羅閱...

【註音版】佛說阿彌陀經要解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

菩薩處胎經

菩薩從兜術天降神母胎說廣普經卷第一 姚秦涼州沙門竺...

南宗頓教最上大乘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六祖惠能大師於韶州大梵寺施法壇經

南宗頓教最上大乘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六祖惠能大師於韶州...

【佛教詞典】出家

出離煩惱之家,亦即出離在家的生活,去修沙門的淨行。...

【佛教詞典】有靈

(術語)有靈魂者。猶言有情。唯識樞要上本曰:有靈之...

各宗派的代表性經典

佛教的三藏十二部經典浩如煙海,博大精深,卷數達二萬...

為什麼會有大海平地呢

這一念迷情妄動以後,產生了三種相續,所謂的世界相續...

聖嚴法師《新年的新衣》

以前對於我家來說,過年並不是可喜的事,登門要債的人...

撲滅心頭燃燒的嫉妒火

嫉妒心,是指對強於自己、超過自己的人心懷忌妒,是對...

【佛教圖片】極樂世界觀想圖

極樂世界觀想圖...

修福與修慧

佛教是一切人類的宗教,不論什麼種族,什麼階級的人,...

拔除心中憂愁之刺

古印度時,那羅陀尊者在波羅梨國長者的竹林中修行。當...

仙嘆富者的佈施

佛陀的過去世曾是一位大財主,名叫仙嘆,非常富有。因...

決定命運的態度

江西德興人夏原吉初入仕途,便因為一個很偶然的細節,...

你愛色嗎

一次,洞山禪師問雲居禪師:你愛色嗎? 雲居正在用竹...

念誦《普賢行願品》能得到五種果報

即常遠離惡知識,永離一切諸惡道,速見如來無量光,具...

不要把回憶拉到現在來

我們總愛想過去的事,過去都已經沒有了,還要回憶把它...

【視頻】《圓覺經》聆志居士念誦

《圓覺經》聆志居士念誦

【視頻】佛光山早晚課(普門品)

佛光山早晚課(普門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