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本煥長老長壽秘訣:心胸開朗,粗茶淡飯

2015/04/28  大字體  護眼色

本煥長老長壽秘訣:心胸開朗,粗茶淡飯

出身新洲農村貧寒之家,年輕時吃過很多苦的本煥大師,世壽達到106歲,這個高壽人類罕見。健康與長壽,是當今之世最熱門的話題,聯繫到本煥大師的親侄子張庭旺、深圳弘法寺本煥大師的衣缽傳人印順大和尚及身邊的居士多人,探訪了本煥長老能活到106歲的秘密。

本煥長老生前語錄

有人稱我為佛門泰斗,全中國就這一個。也有人講,哎呀,本煥有多了不起?其實沒什麼了不起!我還是一個小和尚,還是一個4歲的小Baby,我不能把自己放得太高,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嘛!

你們年輕人妄想多,想了還要做,做了以後還要成!什麼都想要,怎麼可能放得下?各人有各人的因緣,各人有各人的福德因果。

自己雖是一個出家人,但首先是一個公民,國家的興衰,人民的疾苦,不管大小,都有一份責任。

對於佛教的信仰來說,最重要的是慈悲。  

眼裡要有大眾的影子,耳裡要有大眾的聲音,心裡要有大眾的上功德,身上要有大眾的恩惠。

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

把握機會,放下萬緣,一心學習,回報大眾。

父母的恩德難以報答,但一定要報。一個人一定要好好孝敬父母,這對兒女是一個好的教育,兒女就會越孝敬父母。

走完了,自然就到家了,不要一天到晚想到家。

不要責怪別人,要常生慚愧心,不生煩惱。

終生素食 早晚起居有規律

印順大和尚介紹說,曾經有人問本煥老和尚,您都一百多歲了,您長壽的秘訣是什麼?本煥大師答:我一天念5萬次阿彌陀佛,這就長壽了。念著念著就成了無量壽了,說這話時,長老頑皮得像個孩子。

本煥長老,晚清出生,世壽106歲。96歲時,還外出參加遼寧省調兵山市明月禪寺月照禪師陞座慶典的儀式,那次活動本煥長老毫不懼年高,拾階上山,致辭時聲音清亮。

古人云「大德必壽」,人們在欽敬本煥長老的厚德清操的同時,無不驚嘆這位百歲老壽星的康健體魄。本煥長老出身農家,家境貧寒,從小就食不果腹,22歲在新洲便出家,迄今吃了80多年的素食。「要想身體好,頓頓八分飽」。還有,「粗茶淡飯有益健康,大葷大肉有損壽命」就是這個道理。他曾對印順說,我早晨4:18起床,中午12點鐘休息,午後1時48分起床,晚上9點鐘睡覺,然後再睡到第二天早晨4時18分起床,這就是一天的生活,堅持幾十年了。一方面大家(指印順)一天到晚照應我,一方面我自己也可以照應自己!不錯了,不錯了。醫生說我身體很好,說我要活到150歲!

心胸開朗 養身重在修心

印順大和尚和身邊的居士介紹說,本煥長老講的修心是禪宗最顯著的一點,他曾在著述中指出:修心是讓我們思想清淨地去來迴思慮。去修它,是為了降伏其心。降伏什麼心呢? 就是降伏我們塵勞、煩惱、無明、貢高、嫉妒、人我、是非……這一切一切的心!

本煥長老不愧為禪宗大德,他就是修心的楷模。同時,他又是堅毅、樂觀、寬宏的人。「文革」期間,長老身陷囹圄多年,但仍心胸開朗,修行精嚴。他待人對事和藹豁達,2007年7月,本煥長老和隨行人員乘飛機去太原,老人剛進機艙坐穩,聽到廣播中說因天氣原因,飛機將推遲一小時起飛。機上的乘客紛紛煩惱起來。本煥長老卻面帶慈祥的笑容說起吉利的話,立即使乘客們生出歡喜之心,忘了不快。想想看,他時刻都能給身邊的人帶來快樂,看到他人快樂他自己更快樂,快樂的人就長壽啊。

本煥長老又是個極有毅力的人,有毅力的人往往做事成功,成功能給人帶來喜悅,人喜悅了便能卻病消災。本煥長老又是個極謙遜的人,從不嫉妒他人,言行也低調。百歲壽誕那年,編輯發行《本煥長老文集》成了一件宗門大事,而本煥長老卻主動提出要求說:凡對國家、人民有益的就編輯出來,沒有益的就堅決不要編它。

輕看名利 一生布施資助無數

65歲的譚漢舟,曾和本煥長老同吃同住3個月,為當時在深圳弘法寺任主持的本煥長老寫個人傳記。他回憶,當時本煥長老雖已86歲,但每日清晨,他都會讓侍者為他讀報。此外,長老還常說,「寺院有今天,來自於社會支持,寺院也有義務回報社會。」洗漱時,長老動作不便,由侍者擰水龍頭,若水放多了,他會不悅。進餐後,每次用紙巾,長老都是將一張餐巾紙撕成3段,分3次用。「對一滴水、一張紙都如此節儉的長者,20年來捐贈了數千萬元,為他人扶危解困。」

本煥長老一生品格高尚,他從不看重功名利祿,而待人卻極其善良,極有愛心,他帶頭布施資助失學兒童數千人,捐建希望小學和醫院、敬老院多所,資助殘疾和扶助貧困更是無計其數。老人的侄子張庭旺說,在新洲,人們都能見到本煥長老捐建的學校、醫院、敬老院,還有寺廟,幾代學生都用過他捐款購買來的書桌、電腦。而遍及全國的每一處資助和捐建,都不會留下本煥長老的名字。他的功在天下,他的名在芸芸眾生的心裡。人無私了,他的心就不會有負擔,心不累的人就能長壽!

(記者 湯華明 深圳晚報記者 蔡志軍 通訊員 王東昇 程書雄)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元代高僧中峰明本禪師

各位吉祥,阿彌陀佛。 我們中國的佛教行門就是修持的方...

高僧得觀音菩薩勸導,精勤修行淨土法門

慧日法師,俗姓辛,東萊人(今山東掖縣)。唐中宗時(...

承遠大師生平及淨土思想

一、承遠大師的生平 承遠大師(公元七一二年八〇二年)...

印順大和尚:師父圓寂日正是12年前帶我出家時

師父,我來了昨日21時,印順來到弘法寺後山本煥長老化...

夢參老和尚說「夢」

緣起 今天潘居士要我跟大家講講,講講我的歷史,說什麼...

北魏高僧曇鸞大師

在佛教史上,有一位號稱菩薩皇帝的這麼一位君主,就是...

分段生死對我們的修行障礙太大了

我們要有一個觀念:在諸位心中,你現在的念頭多分來說...

元代高僧天如惟則禪師

今天我們要說到中國的名城,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都知...

宏海法師:佛法的時間觀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

存心與擇法

一、存心 即普通一般人所謂存心好壞的存心。明顯的說,...

情不附物,物豈礙人

今天雨水紛紛,寒風徹骨,大家不避艱辛的插秧,為了何...

《法華經》中的七種比喻

《法華經》是佛教的重要經典,被佛教界稱為經中之王,...

怎樣才能算真誠呢

問: 學佛和做人貴在真誠二字,可是怎樣才能算真誠呢...

念佛能助一切事業得易成就

須知念佛法門,以信願行三法為宗。念佛之要,在於都攝...

寬容可以消弭仇恨

古代有個故事:一個買布的人和賣布的人吵架,說:三八...

星雲大師《四個問號》

各位貴賓、各位老師、各位學員: 在天氣這樣炎熱的時...

人生的種種苦

佛教雲人生八苦,即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

臨終現這五種相,命終決定墮入畜生道

在輪迴之中,有天人、人、阿修羅、旁生、餓鬼和地獄這...

如何把唯識學跟念佛法門結合

我們怎麼把唯識學跟念佛法門結合? 其實唯識學跟淨土宗...

人之一生——六入緣觸

緣觸這是談到他入到外面去,他就有一個接觸,但是六塵...

憶佛是把家人、工作都當作是佛

大勢至菩薩說:十方諸佛憐念我們眾生,就像母親在想念...

聖嚴法師《如何與難溝通的人一起工作》

我們在工作時,無論與誰互動,都要以尊重的態度,將對...

【佛教詞典】治病法

子題:道人慈心作醫治得 行事鈔·諸雜要行篇:「雜明治...

【佛教詞典】三宗

佛教教派有關三宗的論說很多,本文介紹的是指南北朝宋...

【視頻】《菩薩走過人間》- 憶道證法師

《菩薩走過人間》- 憶道證法師

【視頻】佛教生態保護動漫系列

佛教生態保護動漫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