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華嚴經探玄記卷第三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華嚴經探玄記卷第三

魏國西寺沙門法藏述

盧舍那佛品第二

自下明正宗 將釋此文四門分別 一釋名 二來意 三宗趣 四釋文。

初釋名中。盧舍那者古來譯或云三業滿。或云淨滿。或云廣博嚴淨。今更勘梵本具言毘盧遮那。盧舍那者此翻名光明照。毘者此雲遍。是謂光明遍照也。此中光明有二種。一智光。二身光。智光亦二義。一照法謂真俗雙鑒。二照機謂普應群品。身光亦二種。一是常光謂圓明無礙。二放光謂以光警悟。此中遍者亦二種。一平漫遍無礙普周故。二重重遍如帝網重現故。此二圓融。各全體遍非是分遍。是故下文雲。佛身充滿諸法界。普現一切眾生前。如是等無量如文說。此中身智無礙故身光即智光。二遍無礙故平遍即重重。光遍無礙故光明即遍照。遍照性開覺。是故名為佛。此明下文世界海等諸事一一皆是稱性緣起無礙離闇覺照稱光。無不普周法界名遍。此舍那佛非局報身。以通器等三種世間具十身故。問如下文中略明五海。廣辨世界。何故不雲世界品乃題佛名耶。答古德釋雲。以從主為名故以主勝故。舉土主以說之。今釋以佛通三世間故。下文土等即是舍那佛。如十身中國土身等。又以依正無礙故是故標釋。互舉文綺耳。又以五海中佛海即具餘四海餘亦爾。以佛勝故。獨標為軌故以為名。餘不說也。

二來意者。前既序已。次顯正宗義次第故。是故次來。

三宗趣者有二。一約人二約法。人亦二。一化主。二助化。各有體相用。主中內證法智為體。七日思惟解脫為相。加說為用。此三不二唯是一果。助化中入定為體。蒙加為相。起說為用。此三不二唯是一因。此上因果融攝不二唯是一人。法中亦二。一約義理。二約教事。亦各有體相用義。理中性海為體。別德為相。應教為用。此三不二唯一義理。教事中本分內五海十智為體。十世界及華藏界為相。益機為用。此三不二為一教事。此上教義融攝不二為一法也。又上人法復圓融不二為一宗趣。此四義各三為一緣起相即無礙。是故或唯果以俱是佛故。或唯因俱是普賢故。或教或義或人或法或體或用或主體乃至或教用。竝皆攝盡准思可見。下諸會宗皆有此相。但隨法異耳。

第四釋文中有二。一通辨經論解釋分齊生解方便。二別釋本文初中略有十種方便。一解釋抉擇。二釋文方軌。三四種悉檀。四四意趣。五四秘密。六四道理。七五力。八六相。九六釋。十八聲。

第一解釋抉擇者。依雜集論第十五雲。釋抉擇者謂能解釋諸經宗要。開發彼義故。桉雲彼中略開六種。廣有十四具如彼說。今略舉一門。論雲。攝釋門者。謂若於是處宣說諸經緣起所以句義次第意趣釋難。桉雲緣起所以者顯教起所因也。句義次第者品會文義相生次第也。意趣者顯經宗趣也。釋難者釋外妨難也。餘如彼論恐煩不述。

第二釋文方軌者。攝論第五雲。若有欲造大乘法釋略由三相應造其釋。一由說緣起。二由說從緣所生法相。三由說語義。無性釋雲。為欲開曉諸造釋者解釋道理故說略由三相等言。世親釋雲。由此三相隨其所應應造一切大乘法釋。桉雲初由廣說自性緣起為所依本。即阿賴耶識與諸法互為緣起。二依此所生轉識諸法於上分別三性道理。謂於依他所執無圓成有得不得見不見同時等。如論具釋。此二門觀道理解釋。三由說語義。謂顯佛言下義意此有二種。一德處謂顯佛果二十一種殊勝功德。無性釋雲。已得在已圓滿饒益。故名為德。二義處謂顯菩薩三十二行相。無性釋雲。未得在已隨順趣求。故名為義。此二所說皆以初句標。餘句釋。此是觀說者意解釋。

第三四悉檀者。智論第一雲。有四悉檀。總攝一切十二部經八萬四千法藏。皆悉是實無有相違。一世界悉檀者。有法從因緣和合故有。無別性。譬如車轅軸輻輞等和合故有無別車。人亦如是。五眾和合故有無別人。若無世界悉檀者佛是實語人。云何言我以天眼見諸眾生隨善惡業死此生彼。當知是人以世界悉檀故非第一義悉檀。二者各各為人悉檀。觀人心行而為說法。於一法中或聽或不聽。如為斷見人說雜業故雜生世間得雜觸得雜受。如為常見人說無人得觸無人得受如是等。三對治悉檀者。對治則有。實性則無。如酸醎等於風病名藥餘病非藥。不淨等於貪等亦爾准之。四第一義悉檀者。一切法性一切言論差別皆悉平等一味。解雲。或約世界說有勝義為無。如第一說。或勝義為有世界為無。如第四說。或對異機說有對餘機說無。如第二說。或治此病為要於餘病為非。如第三說。皆須得其本意法悉有用。隨言溷取失意成謗。

第四四意趣者。雜集論第十二雲。由此四意趣故。方廣分中。一切如來所有意趣。應隨決了。又莊嚴論第十三雲。諸佛說法不離四意。攝論第五雲。以此決了一切諸佛言教。一平等意趣。謂如說言我昔曾於彼時彼分即名勝觀正等覺者。無性釋雲。謂一切佛由資糧等互相似故說彼即我。非昔毘婆尸佛即今釋迦。楞伽中約四義釋。一字等二語等三身等四法等故說即彼。而實非彼。二別時意趣。謂如說言若誦多寶如來名者便於無上正等菩提已得決定。又由唯發願便得往生極樂世界。無性釋雲。謂勸懈怠不能於法精勤學者故作是言。此意長養先時善根。如世間說但由一錢而得於千。莊嚴論釋。此由別時得生故。解雲以後別時得彼千也。三別義意趣者。謂如說言若已逢事爾所殑伽沙等佛。於大乘法方能解義。無性釋意約證相大乘。不就教相大乘故作是說。莊嚴論雲。如佛說一切無有自性故無生故。解雲此約證無生說。四補特伽羅意樂意趣。謂如為一先讚佈施後還毀呰。尸羅及一分修當知亦爾。無性釋雲。先為慳貪讚歎佈施。後為樂施毀訾佈施。餘戒修亦爾。莊嚴論雲。由得少善便為足故讚毀也。

第五四秘密者。雜集論雲。如是四種於大乘中略攝如來一切所說秘密道理。梁攝論第六雲。如來所說不出四意四依。依即密也。無性攝論第五雲。四種意趣四種秘密。一切佛言應隨決了。一令入秘密。為化怖斷有情。依世俗道理於聲聞乘中說有化生等諸有情。於大乘中說心常等。此則於大小乘說有人法。竝是秘密。莊嚴論雲。應知教諸聲聞入於法義令得不怖。說色等是有故。二相秘密。謂於是處說諸法相顯三自性。無性釋雲。為令悟入所知相故。解雲此雖說法相意顯三無性故為密也。又莊嚴論雲。應知於分別等三種自性無體無起自性清淨說一切法故。解雲此雖說三性意顯三無性。如次可知。三對治秘密。謂於是處說對治行八萬四千。解雲謂於無說有於同說異等皆是密意。對治所化有情障故。說此八萬四千等也。四轉變秘密。謂如頌曰。覺不堅為堅善住於顛倒。極煩惱所惱得最上菩提。無性釋雲。剛強流散說名為堅。非此堅故說名不堅。即是調柔無散亂。定即於此中起堅固慧覺彼為堅。解雲散心流動顯名不堅。散心剛強就密名堅。定心守境顯名為堅。定心調柔密名不堅。若取顯了於散亂起堅固慧。則遠菩提。今取秘密於定心起堅固慧。則得菩提也。無性雲。謂於四顛倒善能安住知是顛倒。決定無動。解雲若取顯了則住於無常等計常等四倒之中。豈得菩提。今取秘密知此常等於無常等橫計而起。決定知此名為善巧住於顛倒故能得菩提也。又世親釋雲。是於能顛倒中善安住義。於無常等謂常等名顛倒。於無常等謂無常等是能顛倒。此義則倒彼所計義名顛倒。於此安住故得菩提。言極煩惱所惱者無性釋雲。為所化有情精進劬勞所疲倦故。解雲若取顯為貪瞋等惱亂行者名為煩惱。此則遠菩提今取秘密精進勤苦劬勞行者亦名煩惱。此則得菩提如頌處生死久惱但由於大悲。梁魏攝論及世親莊嚴對法等論竝準可知。

第六四種道理者。雜集第十一。因辨觀察契經等法應當解釋諸法道理。道理有四。一觀待道理。二作用道理。三證成道理。四法爾道理。桉雲觀待有二。一俗諦緣起要相待生。因此通染淨。二真諦之理待了因顯。此唯約淨。二作用亦二。一緣起諸法各有業用。二真如法界依持等用。三證成亦二。一比量成立。二現量成立。四法爾亦二。一諸緣起法有佛無佛性從緣起。二真如法界性自平等。

第七五力者。思益經第二。若人能於如來所說文字語言章句。通達隨順不違不逆。和合為一隨其義理不隨章句言辭。而善知言辭所應之相。知如來以何語言說法以何隨宜說法以何方便說法以何法門說法以何大悲說法。梵天若菩薩能知如來以是五力說法。是菩薩能作佛事。桉雲下經次第廣釋。初言說者如來說三世法垢淨法世出世流無流等法。是言說如幻人說無決定故。乃至雲說如虛空無生滅故。當知是言說為無所說。乃至云是名如來言說。二隨宜者如來或垢法說淨。不得垢法性。故或淨法說垢。貪著淨法故。乃至雲生死是涅槃無退無生故。涅槃是生死以貪著故。實語是虛妄以生語見故。虛妄是實語為增上慢人故。如來隨宜故或自說我是說常邊者。乃至廣說。三方便者如來實不得我人眾生壽者。亦不得施亦不得慳等。乃至方便為諸眾生讚說佈施得大富等。乃至廣說。四法門者謂六根等諸法皆是解脫門。以空無我所性自爾故。乃至文字亦爾。五大悲者佛以三十二種大悲謂一切諸法無我。而眾生不信不解。如來於此而起大悲。乃至廣說。桉雲。此上五種初一約能說。以不言之言而說故。二約所說謂法隨迷悟辨是非故。三約所為機。以巧方便於無說有故。四約法自體。本來自空為解脫門故。五約能說之心。為愍物迷而起說故。

第八六相者。十地論第一雲。一切所說十句皆有六種相門。一總相。二別相。三同相。四異相。五成相。六壞相。具釋如下十地品中。

第九六釋者。亦名六合釋。一依主釋者亦名依士。謂兩法相望假依彼主而立此名。如說眼識非眼即識以依眼之識名為眼識。若離言眼是能見義。識是了別義。今此合辨故名合釋。若單法為名者非六釋所收也。二持業釋者亦名同依釋。謂舉其業用以顯自體。如說藏識。藏是業用。識是其體。藏即識故。持用釋體非是別體相依。既非二法何名合釋。以體用不離故名合也。三有財釋者亦名多財釋。謂從所有物以立其名。如說佛土。土是佛之所有名為佛土也。四相違釋者謂如一句中有多名言。各別詮義。如偈說於佛及法僧等。非如依主持業等雖有多言同目一義也。五隣近釋者謂從所近以立其名。如四念處觀。實以慧為體。以與念相近名為念處也。六帶數釋者謂以數顯義。如說十地等。皆從數以顯義別也。問此六釋攝法盡不。答凡諸法得名略有五例。一離合得名。如此六釋。二單法當體立名。如信等。此約直詮。三無他受稱。如無明等。此約遮詮。四譬類得名。如華嚴等。從喻彰名。五相形立號。如大乘形小以立其名等。是故六釋但據初門。若於前六帖後四釋。總為十釋。略攝諸法得名差別。

第十八聲者依西國法。若欲尋讀內外典藉。要解聲論八轉聲法。若不明知必不能知文義分齊。一補盧沙此是直指陳聲。如人斫樹指說其人。二補盧私是所作業聲。如所作斫樹。三補盧崽拏是能作具聲。如由斧斫。四補盧沙耶是所為聲。如為人斫。五補盧沙[多*頁]是所因聲。如因人造捨等。六補盧殺娑是所屬聲。如奴屬主。七補盧鎩是所依聲。如客依主。瑜伽第二。名上七種為七例句。以是起解大例故。聲論八轉更加[彳*契]補盧沙。是呼召之聲。然此八聲有其三種。一男聲。二女聲。三非男非女聲。此上且約男聲說之。以梵語名丈夫為補盧沙故。又此八聲復各三。謂一聲。二聲身。三多聲身。則為二十四聲。如喚丈夫有二十四女及非男女聲亦名有二十四。總有七十二種聲。以目諸法可以准知。然此方多無此例。

第二釋文者。此品有二分。初大眾疑請分。二爾時世尊下如來現答分。

前中分二。先明諸會請問。後釋此文。前中作四門。

一明有無者於八會中初二後二有。餘會皆無。何以爾者謂初會標果起因故。問第二會初為尋因至果故問。但為因位昇沉寄於五會以答果位無差。故當會答。然五會中間諸品之內更有餘問者。竝是為顯當會所說法中差別隨說問答。非是別問大位之相。第七會中明因果純熟故有問。謂行修無礙六位頓成故當會答也。第八會中明稱性因果故有問。謂俱入法界無差別故亦當會答也。

二所問法不同者。初會第八唯果分有因。但所信攝化為異。第二第七唯因分有果。但位行為異。

三能問人不同者。初及第八各具同異二眾齊問。以所問法眾同依故。第二唯同生眾問。以所入位同生勝故。第七唯一人問。以造修之行各別成故。

四請問儀式者有二。一約言念。二約通別。初中汎論請有二。一言請。二念請。答亦二。一言說答。二示相答。此二問答如次及交絡成四句可知。為成三慧有斯二例。初二會及第八唯念請。答通二。謂佛示相答。菩薩以言答。以對佛興請不待言故。明佛智領疑身相現答自在故也。第七唯言請言答以行法約言明瞭顯故。又對普賢興問還普賢答故也。二通別者初會及八別問通答。第二第七別問別答皆可知。

二釋文者。此中有二。初長行。後重頌。此二差別大例有十。一約利鈍。謂鈍根未悟更重為頌。二約前後。以後來未聞為之重頌。三約生熟。熟人直說便悟。生類曲巧方知故重頌也。四約文質。或有愛質直示長行。或有樂文示頌言美妙。五約二持。論雲長行散說生正解故義持成就。偈頌總攝易受持故文持成就。六約資成。謂更以偈頌資顯長行義明瞭故。此上通諸文重頌。七約成圓。以頌中兼顯長行闕無成前所說。義圓滿故。此如發心功德品偈等。八約體相。以從門約相長行直說。此約同教及三乘。以就體圓融偈頌巧顯。此約別教。此如十行品偈等。九約通別。以長行別指的重頌通該攝如此品世界等頌文是也。十約心言。謂長行直顯心所念法。偈頌宣示令請圓滿。此唯此文也。又有義凡佛說法法爾有二相。謂直說契經必有祇夜重頌。下諸品中重頌皆約此十例准之。就此長行中有三。初標能問人。謂同生異生俱在法界故云咸也。言說事彰非顯奇故。念心入法顯深細故云念也。二明所請法。三唯願下結請。所請中古說雲。此有二十三句分二。初二十一句問果法。後二句問因行。前中准下答中五海。此文為五。初十二句問佛海。次三句如名問三海。後六句准下當是根欲性海。但由根欲不同致能被之緣差異。此中舉緣顯根。下文舉根顯緣有斯左右。今更釋此中有三十五句分二。初三十句問果法。後一切菩薩下五句問因行。就前中分三。初十句問佛內德盈滿德。二從示現菩提。下十句問佛外相顯著德。三世界海下十句問化用普周德。就初中初一句總餘九別。於中何等是三字貫三十五句。一切諸三字通前三十句。果問應知。何故此經最初問佛果法耶。謂標幟故宗歸故為本故顯德故生信故指南故。經首題佛華嚴者義存於此。言佛地者。佛地論第一雲。清淨法界及彼妙智受用和合一味事等。是佛所依所行所攝故名佛地。解雲即以淨法界為所依。妙智為所行。餘功德等皆為所攝。即以真理妙智無礙為體。依大乘同性經佛有十地。一切菩薩二乘所不能行。何等為十。一名甚深難知藏明智德地。乃至第十毘盧遮那智海藏地如下十地章具釋。二佛境界者下九皆是佛地中開出故是別句。謂開清淨法界是佛所證之境。或總舉所知通於真俗。下性起品雲。一切眾生是如來境界。乃至第十非境界境界是如來境界。又亦是分齊境界故。明難品中明十種佛境雲。如來深境界其量齊虛空等。又釋通有所知及分齊境。下不思議品中佛有十種不可譬喻不可思議境等。應尋下三處文於此具辯。三佛持有四義。一以淨法界任持一切諸功德故。二以大圓鏡智及相應淨識各能任持諸功德故。三後得智中大陀羅尼門總持無量諸法海故。四是十佛中持佛隨順故。又下第十地佛力持等十持。又離世間品中亦十持。初佛持乃至第十智持。此二文中皆以初句為總。攝別入總俱名佛持。又如下不思議品佛有十種出生住持智慧等。竝應具尋辨之。四者。准下頌文此中次佛無上智一句。此則是下十智等可知。五佛行者是大悲攝生之行。又是大智造作之行。此竝不作之作。無思成事。性起品無障礙行如如行等。是如來行。此是異二乘功德。六佛力者有二義。一不為他所屈伏故。二能摧壞魔怨故。別說有十。謂是處非處智力等。又有十種。如不思議品最勝力大力無量力乃至第十大力那羅延幢佛所住法等。七佛無畏者所說不怯故名無畏。是伏外道功德或四或十如離世間品說。上來明大智德。八佛三昧者謂師子奮迅等微塵數三昧海攝略為十。如不思議品說。此明大定功德。九佛自在者依定發起無盡神通。所作無礙故云自在。不思議品佛有十種自在正法。又離世間有十自在等竝可知。此明神通功德。十佛勝法者殊勝功德超過餘德故云勝法。亦有十種。如不思品說。此明大福功德。上十句明內德盈滿竟。第二外相顯著中初示現菩提者。謂對機示現成大菩提。如性起品成菩提處說。又不思品亦說竝應知。此是總句下九是別。以六根三業皆是成菩提相故。下不思品及離世品此之九門一一各以十門辨說加彼應知。佛光明是身業。餘竝可知。上來明外相顯著竟。第三化用普周十句中初世界海者。是化用處也。通染淨土。即入十佛國土身攝略說十種。如此品下文說。二眾生海者是所化機也。通麁妙空有等。亦入十身攝。又如離世間品十種入眾生等應知。三法界方便海者此有四義。一理性法界。是前眾生及世界等所依之界。二染事法界。謂彼所化眾生蘊界法等。三離垢法界。謂佛所得最淨法等。四淨用法界。謂佛攝生所用善巧故云方便。如不思品佛有十種法界無量無邊等應知。四准下頌中此文闕調伏海。調伏海即是所調伏。是根欲性海攝。但頌與長行文家互有存略故也。五佛海者能化之佛非一如海。謂遍一切處而轉法輪故。六波羅蜜海者有二義。一是佛所說行法。以授群機故。二是彼所化所行之行。即化所成益。謂十度等。七法門海亦二。一是佛所設之教法通彼游入故。二是彼所化行成證理所入之法。此亦有十。如不思品說。八化身海者異機別感現相多端。如雲諸毛孔出化身雲等。又盧舍那佛遍十方出一切化莊嚴身等。又離世間品十種變化等。九佛名號海者對根宜聞名號非一。如名號品。一一世界有百億萬等。十佛壽量海者應機脩短虧盈萬差略有十位。如壽命品說。上來果問竟。第二因問中五句。初一句總下四句別。一明十住初發心住等。二即十行中十度行也。三願者即十迴向大願也。四智慧藏者即十地中以智為性。含攝蘊積故。如下地品菩薩同名藏等是也。第三結請中唯願慈悲者。明佛有說因不疲倦故。方便者顯佛巧說令易解。故由悲發心由巧得解。二頌中為顯奇故。不以常口說。表依正無礙故供具中說。即是下剎說耳。九頌分二。初三嘆德請。後六舉法請。前中初二嘆佛請。明具說因故。後一嘆眾請。明具說緣故。前中初一顯佛自德圓。初半辨因盡過去現果無功。後半用窮來際無思普應。雲者灑法雨故潤機緣故自無本故。後一明外化備。謂初半令滅惡生善。後半令離苦得樂。又初令得涅槃。後令得菩提。二無量下明嘆眾請中。一心者心無異念故。合掌者身無慢怠故。觀最勝者住念向佛故。下半總舉所念願佛開闡。第二舉法請中分三。初三頌舉前初十句。於中初一頌內有六句。一地。二境。三持。四智。五力。六無畏。下句結請。次一頌中有三句。一定。二行三自在即神力是也。下句請說。後一頌頌勝法。亦是示現菩提等可知。第二一頌頌第二十句。以三業不離六根故同頌也。第三二頌頌第三十句。初頌內有五海。後頌中有二海。餘三海及因問總攝故云無量無邊等。下句結請。

第二答相中古來諸德亦有將此諸問配下諸會中答之。此判恐謬。以第二會等自別有問別有答故。四番問答不交雜故。是故總於此品竝通答也。以下說分具果因二說故。

就此文中長分有十 一面光集眾分 二毫光示法分 三法主入定分 四諸佛加持分 五大眾同請分 六定中略說分 七起定成益分 八毛光讚德分 九許說令喜分 十正陳法海分。

初中二。先放光後集眾。前中亦二。先身光遍覺。二光語呼召。此二亦即答上佛光明音聲問。初中亦二。先此光照彼。二諸菩薩下尋光見此。前中有五。初知念者領疑也。以將欲答故即放光所因也。二明光出處。面門者諸德有三釋。一云是口。一云是面之正容非別口也。光統師云。鼻下口上中間是也。准下施鼻文亦如所說。今釋依梵語稱面及口並門悉名目佉。是故翻此目佉為面門也。故知此中通舉其事。口者為表教道遐被也。面者正對向機也。門者開法攝生也。齒者勝用也。謂思咀法味故。治碎惑障故。以緣起具德相差別故。雲一一各放塵數光也。三別顯所出有十門。通論一一皆通三世間等。別明初六佛海。次二器海。次一眾生海。後一法界方便海。又前八意業記說輪。次一身業神通輪。後一語業正教輪。四攝眷屬。五所照處。此中放光有四意。一現相表實。二驚起信心。三照觸救苦。四為集眾遠召。是故彼眾依光覩此知所集處。頌中九偈半。有四義。初六頌半通舉佛德以勸往。次一別明能說以勸詣。次一別標所說以勸觀。後一通結佛德顯深廣。此四皆以後釋前思之可見。初中二。先舉德。後人尊下勸往。前中三。初二身業。一體一用。次二意業。一用一體。後一語業。勸中初半勸為法。次半勸多眾。次半教興供。雖圓音頓說九世願海。然不壞本法故非一念也。即標下所說法門也。餘文可知。第二集眾中先明諸會有四義。一有無。二來處遠近。三本處名等不同。四偈嘆及前後。初中六七二會無。以證位及行熟俱皆離相故。餘六皆有。所為可知。凡集新眾有四意。一為攝機。二為證法。三為興供。四明眾圓。第二遠近者初二十剎塵。三百。四千。五萬。以寄位漸增故。八過不可說者顯證法深故。第三者一處二佛三菩薩四供多少竝隨會應知。第四者初二會無偈讚。以起修始故。餘四皆有。以顯法位增故。又前五定前集。以從修入證故。第八定後集。以依證起用故。

二釋文中有二。長行偈頌。初中亦二。先眾集。二顯德。初中亦二。先集後結。初中十方即為十段。一一方皆有七。一器海名。二剎名十二佛國土等。此二是所依法相。但通別為異。三佛名。四菩薩。此二是能入智。但滿分為異。五主伴俱來。明具德圓滿。六興供供佛順益義。謂因順果也。七依本方坐。明攝散歸靜。何故先辨東方。謂顯開明之始故。順彼方故。以西域方儀以東為上故。其堂殿皆面向東。如祇洹寺菩提寺皆面向東。如來說法亦多分面向東。故面門光出正即向東。問下文此華藏界無邊。云何此中有東等耶。答以華藏界是邊無邊不二故名無邊。如下說。無邊邊不二故名有邊。如此說。是則不壞邊而恆無邊。不破無邊而恆邊若謂無邊乖於邊邊乖無邊。是情計所及法非正緣起也。以此邊無邊是一事故。雙超情計也。其猶錦窠白線徹編而不雜紫窠。紫等亦爾。又白窠有紫由是綿故。若白中無紫紫線不至兩編即繡非綿也。白窠無紫由是綿故。若白有紫現則壞文非綿也。是故由白有紫得成。白無紫無白亦爾。當知。此中道理亦爾。思以准之。問若爾彼十方世界是華藏不。答是不。謂由即是故不是。不是亦爾。准上思之。又何以故。由是華藏東等故即不即也。問此十世界外更有餘界不。答無也。何以故。以華藏為主彼十為伴。此主及伴圓融普遍一切塵道重重如帝網故。餘皆即此。如虛空故。又此中諸供竝是法門。隨相有十。一妙寶是可貴義。二須彌勝高義。云是潤益義含兩義。齗齶義。三日是除闇義。輪是具德義。四閣是重成義。如正智上起悲等。五華是淨義。開敷義。六香云是戒等芬芳義。七座是攝益義。八蓋是蔭覆義。九幢是獨出義。十樹是建立義。餘竝准之。又約法亦有十例。一或以色法為雲。如寶妙色雲等。二以大聲為雲。如妙音及嘆佛德等。此約事。三以無盡佛土為雲。如十種不思議佛剎雲等。此約依報。四以九世理性為雲。如三世佛法身光明雲等。此約體。五以佛八相等為雲。如十種佛變化雲等。此約用。六以無礙解脫法門為雲。如十種解脫蓋雲等。此約不思議解脫也。七以佛所證境為雲。如十種佛境界雲等。此約果。八以一切菩薩行為雲。如十種菩薩所行示現雲等。此約因。九以一切眾生欲樂為雲。如十種一切眾生樂不可盡示現雲等。此約法器。十以現佛大願為雲。如十種一切諸佛所願示現雲此約赴機。此等一一皆以十門說者為顯無盡故也。此上十義皆一一中有一切法。緣起無礙。是故或人或法或理或事或境或行或依或正或因或果。此中一一供具皆云滿虛空者。明稱本性空集而不雜如緣起性也。是故真理妙行可即事而成。雲華寶等事可即理而為法。此約別教思之。第二結中。一結土。二主。三伴。四供。五座。第二現德用。次第座者緣起無礙集而不雜也。於中二。先明德體無礙。後念念下妙用勝益。前中通用中初句總有六重無礙。竝倍倍多前。一身光無礙。二光人無礙。三人法無礙。四塵剎無礙。五依正無礙。六化用無礙。如一念中於一世界化一佛剎塵數眾生。即此念中於一切世界亦如是化。一念既爾。餘一切念悉皆然也。如一剎中現此盡念三世諸佛。餘一切剎各別所現亦如是也。如一塵中有此一切現佛之剎。餘一切塵各別亦爾。如一菩薩法門遍此一切現剎塵道。餘一切菩薩法別遍亦爾。如一光出此一切遍塵菩薩。餘一切光別出亦爾。如一毛孔放此一切出菩薩光。餘一切毛別出亦爾。上來總辨一菩薩身中事。如一菩薩一切亦爾。如主伴亦然。是則重重無盡非心言能及。此是一乘法界法爾緣起實德非變化也。此等竝是普賢位德。菩薩既爾。佛果德用非此能比。可准思通。二用益中三。初標所化眾二以夢下明能化法。三於一念下辨化益。能化中十句。初九別辨。後一總結。九中一夢自在者即實即空故。一念現多法故。二淨故化故。三教義故。四顯勝神通令歸依故。怖令入法故。動相歸真故。五願力攝生故。六深音性離故染音淨用故。顯淨音普收故。七圓音普降故。如法界頭口等。八體用驚機故。九建圓因故。三蒙益中有六故。釋有四重。以文含多勢故。一令離重苦。二堪成出世器。三令得二乘解脫果向十位。此大乘中二乘非愚法也。又小乘中五停心觀前在邪定。依成實暖頂已上悉名正定。永不退故。依毘曇忍心已上方得不退。若依地論見道已上方名正定。故彼雲正位正定者見道已上方是正位。言不定者此二中間名不定也。四入大乘三賢位。五證十地。六成佛果。此約同教。又初三同前。四入初教。五入終教。六入頓教。此約病盡處說三。又初人天。次二小乘。四是漸教。五頓。六圓。此約果顯圓說四。又初人天。次三三乘。後二一乘。因果分二也。此上竝是一念中益。餘一切念准之。頌中十偈。初五總嘆菩薩德。後五頌前法門。初中前三明自分德。一自利。二化他。三得法。後二勝進。一外益。二內圓。後五中。一現法。二動剎。三身嚴。四入劫。五說法。此等竝是上毛孔中事。頌文巧略故也。

第二光示法主分中二。初此界。後結通。前亦二。初示主是教義源故。二於彼下示法是教義相故。初中四。初明光意。言無邊佛境者有三意。一令知所說法故。二即是普賢故。三顯佛非不能說故。二顯光名相中二。先明光相。眉間表中道一乘法也。白毫表無流證道白淨法也。又白為眾色本故。表此一乘為諸教源也。又毫者是長毛也。又是毫毛也。依觀佛三昧海經云。太子時舒長五尺。樹下長一丈四尺五寸。成佛已放之長一丈五尺。圓卷如秋滿月。分明皎淨珂雪寶色光體也。燈明光用也。又理可貴故名寶色。智普照故名燈明。境智遍益故名雲也。又如未尼同諸色故。二立光名為顯因人故名菩薩也。三辨光勝用中。一事故遍故廣故。二理故正故深故。三辨說因故由大願力方有說也。四顯法門故令眾知法從普賢門中出故。上文既不雲別照普賢。何故乃雲顯現示眾者。以上所照即是普賢故。四攝用歸本中。毫出足入者。表上法可以傳下。傳下不失本故還入也。眉間足下處別。何故言還者。顯上下無二故。又毫光照普賢明果乘因。還從足下入者明因成果也。第二示法中二。初辨蓮華是所詮義也。二顯勝音是能詮教也。坐華者稱義施教也。初中一句總。於彼者場地也。又是相輪也。蓮華者開敷故。出三乘水故。不染故。微妙故。眾聖蜂所採證故。二寶莖者可貴故。堅固故。三藏者含攝故。出生故。具德故。四葉者覆蓋故。以廣大甚深故遍法界也。五香須者氛氳眷屬故。六閻浮檀金是寶中之上故。金是貴相顯著故。台是高出故。七結也。此等竝法門也。若約三乘託此事別表法。然彼事非即法。若此一乘即彼事是此法。仍有事顯現也。二顯能詮中二。初標體。二偈頌明說相。前中三。先舉教從佛眉間出者表依證起說故。教從佛出故。如勝流法界。又論雲從最清淨法界所流法也。出菩薩者為被因人故。諸法是所詮。勝音是能詮。論雲。契經以文義為體也。若依一乘看此菩薩即名見教體。人法無礙故顯教圓。故具主伴也。順理故敬繞也。二明稱義故坐台須也。三由稱義故。令教誠實故嘆德也。德中四句。一下愜群機。二上順佛境。三窮茲義海。四令歸佛果。二說相中二。初勝音明教體殊勝。二炎光明教威勝用。初中三頌。一明一佛遍法界而在道樹。二多各遍法界之佛同坐一毛孔。三如一毛一切亦爾各具主伴。此三如是漸次增廣也。又釋。初一明舍那身滿法界。後二明毛孔中現無量三世間重重無盡也。二教威中師子者有三種。一不畏義理深故光照也。二不畏不益故炎燒惑也。三不畏異學不降故奮迅也。同是教故亦名音也。

頌中初明法輪義。後釋文。前中轉法輪義略作十門。一釋名。二辯體。三種類。四轉相。五分齊。六轉處。七轉時。八轉人。九轉機。十諸門。

一釋名者。法是軌持義通有四種。謂教理行果。輪是所成義。亦有四。一圓滿義以離缺減故。二是具德義以轂輻輞等悉皆具故。三有用義謂摧輾惑障故。四轉動義謂從此向彼即從佛至眾生故。亦從彼向此即從眾生至佛果故。法即是輪。持業釋。又輪是喻。況如聖王輪寶即法之輪故。依主釋。

二體性者。通論教等四法為性。剋性唯八正道為性。以戒為轂。謂正語正業正命。以慧為輻。謂正見正思惟。以定為輞。謂正定。餘正念正精進為莊飾成輪。此約小乘。初教亦同。又唯以無分別智為法輪體。又唯真理為性。此約終教。或理智俱泯。教果亦亡。離言絕慮。為法輪體。此約頓教。或通攝無盡法界。謂人法教義等一切自在法門海竝為法輪體。如帝網重重具足主伴等。此約圓教。亦即攝前諸位。此中皆具約同教也。

三種類者有三。初小乘四諦之下各有四義。謂苦空無常無我此四苦諦。因集有緣此四集諦。滅止妙離此四滅諦。道如跡乘此四道諦。此上十六約所知諦。若約能知亦各有四。謂眼智明覺。眼謂總觀苦等。智謂別觀過去苦等。明謂別觀未來苦等。覺謂別觀現在苦等。是故四諦各四故成十六。新大毘婆娑論第七十九雲。眼者謂法智忍。智者謂諸法智。明者謂類智忍。覺者謂諸類智。又眼是觀見義。智是決斷義。明是照了義。覺是警察義。三轉十六成四十八行法輪。此約小乘。如毘婆沙論具說。二明三乘中法輪。然有三義。一同小乘三轉四諦通益三機。如密跡經辨。此則說四諦而具三乘。又三轉即空常淨。維摩經云。三轉法輪於大千。其輪本來常清淨。此之謂也。此約初教。二唯說大乘亦通三根得大小果。如諸大乘經中所說。或分相開三。如轉照持等三種法輪。或合為一。謂唯一實諦。上約終教。三離言法輪無轉不轉。非四三一。不可說故。此約頓教。三一乘法輪准下文有十諦差別。謂說誠諦等諦各十行。謂具足清淨四無畏等。是故總有一百行法輪。准下文亦有十輪。謂過去願力故等。即十轉百行為千法輪。竝尋下文應廣具顯。何以皆言十者。為顯無盡故。此則無盡法界為大法輪海。常轉無休息也。

四轉相者。小乘三轉有二。一為自轉。初轉在見道名印相轉。次轉在修道名應作轉。後轉在無學道名已作轉。二為他轉。初名示相轉。謂此是苦等令陳如等入於見道。次名勸知轉。謂苦應知集應斷滅應證道應修。令彼入修道。後名引證轉。謂苦我已知乃至道我已修。令彼入無學道。若三乘法輪二。同前說。但義理差別。約菩薩人者。准大品等經既言鹿園轉法輪時無量眾生髮菩提心等無量菩薩得初地等無量一生菩薩一時成佛。此亦應同彼三轉。是通非別。不可別配。若依一乘轉無盡稱法界法輪。與所被機同一法界無二無別。法爾常恆無新辯益之謂也。

五明法輪分齊者。若小乘中有一義。佛說四諦苦無常等語音入法輪攝。如問阿難天雨等如是世語皆非法輪。若三乘中佛一切語及身威儀皆入法輪。以無不益生故。維摩經云。諸佛威儀進止無非佛事。以此准之。若一乘中通三世間俱入法輪。一切眾生語言音聲亦入法輪。國土法輪如剎說等准之。

六轉處者。小乘唯一娑婆百億鹿園等處。三乘或一百億或千百億或如恆沙為一佛化境。一乘遍通樹形等界乃至華藏猶如帝網重重主伴。經云。此是盧舍那佛常轉法輪處。

七轉時者。小乘三乘或二七日或三七日。復或六七日或七七日或八七日或五十七日或一年等。此竝以是末教隨機見聞異耳。亦無前後相攝等事。一乘本教要在初時第二七日。更無異說。仍攝前後各無量劫。念念無間。一一念中亦各攝彼前後際劫。亦如帝網重重無盡。九世十世之所轉也。

八轉人者。先主後伴。小乘主謂釋迦生身及化身佛。聲聞弟子為伴三乘主即三身佛。聲聞菩薩為伴。謂舍利弗等。一乘主謂盧舍那十身。普賢等菩薩為伴。亦如帝網重重現准之。

九轉機者。初唯為小機。次通被三機。後唯一普機准之。

十諸門者。一教及念處等為法輪因。由此得聖道故。二福慧萬行為法輪眷屬。三真俗二諦為法輪境。四二障使習是法輪所斷。五菩提涅槃法輪果。諸宗准之。

釋文者。頌中十偈分四。初三明佛法輪清淨廣大。於中初句標教主。次句明法輪清淨。清淨者滅惑染故現淨理故教輪淨故如梵輪也。下明法輪廣大自有六門。初一句巧說廣。二一句說人廣。三二句說處廣。於中國土海世界海雙舉者此二相成故也。四二句說因廣。謂由大願力說盡來際故。亦名說時廣。五二句說機廣。六二句言音廣。二有二頌嘆普賢能遍說法。一佛力加故令語業普遍。二身業稱理亦遍雨法。三有三頌嘆舍那佛說法。一語業。二意業出光也。三身業。四末後二頌嘆三世佛亦同說法。一令見說法。二令聞說法。下結通有二義。一結上集眾通十方界。二既在示法後結則知示法亦通十方。示法主分竟也。

第三法主入定分。於中二。先料簡諸會中有四。一有無者唯第二會無者以所表法未成位故。餘會所表法位成故。二出不出者唯第八不出。以表一證法界無退失故。餘表起化故。三因果者初及七八為果定。以初說果故。七行深故。八證玄故。餘皆說因故。又釋。第七中亦以通有因義以華嚴是因行成嚴故。若如此判通有四句。或唯果謂初及八。或唯因謂三四五六。或亦因亦果謂第七。或非因非果謂第二總無也。四能入人者唯第八佛自入。表法界解脫自在唯佛窮故。初雖說果為令物信故。七行雖深然是因人行故。二釋文者於中二。先此土後結通。初中於佛前坐者顯因果不相離故。何故入定者顯非證不說故。為受加故。除眾疑故。何故入果定。為說果法故。何故因人入。為被因人故。淨有四義。一自性淨。二治惑淨。三善根淨。四益用淨。藏有四義。一含攝。二蘊積。三出生。四無盡。三昧此雲等持。離沉浮故。定慧均故名等也。心不散故。住一境故名持也。納法在心名為正受。此中淨之藏。淨即藏。如來之淨藏。如來即淨藏。淨藏之三昧。三昧即淨藏。皆二釋思之可見。下釋顯其義。初句釋如來。後句釋淨藏。離垢淨也。滿足藏也。虛空喻上二也。結通者此經一切處說總成一部。謂一部即一切部。今且舉此一方中事。恐斷其本部故。數於文末。釣取一切。結成本部。以明無盡無盡也。因此略明所入三昧分齊差別有十重。一約一切定無礙。故起分中言普賢菩薩從彼三昧起從世界塵數等三昧起。解雲此有二義。一此定含攝多三昧故。二此定遍入多三昧故。是故此定即是塵等三昧海也。二約一切處無礙。如此文雲普賢菩薩於此世界三昧正受。盡法界虛空界等一切佛剎亦復如是。此亦二義。一定中包含十方剎故。二此定遍於諸塵道故。三約一切時無礙。如起分雲普賢從一切三世三昧起等。此亦二義。謂定含三世及遍入三際。四此上三重融含為一普賢三昧無礙自在。以此三說是一定故。不相離故。五於上塵等三昧海中隨一即具一切諸定。各苞十方盡三世故。六如一三昧一切亦爾。七隨一塵內即見普賢圓明三昧。各攝十方亦盡三際。八如一塵內一切塵道皆亦如是。九隨一念中即有普賢。入塵等定各苞塵道。盡十方剎及窮九世十世等盡。十如一念中餘念念中盡前後際。一切劫海皆亦如是。如此十重為則。餘一切位中及教義理事等准此思之。入定分竟也。

第四諸佛加持分中二。先辨諸會有二。初有無者二七八三會無。以二位未成故無入定故。七行依法不異前故。八佛自入定不假加故。餘會非此故皆有也。二佛遠近多少名異。皆如文應知二釋文中三。先口加及所為。二意加。三身加。又初勸說以益辯。次冥被以增智。後摩頂而覺。然加讚互成有四句。一加而非讚如佛意身二加。二讚而非加如諸菩薩偈讚等。三亦加亦讚如佛口業。四非加非讚如餘文也。口中二。初明加讚。二釋所為。初中三。初明諸佛不移本剎而現身於此。以明彼即此而不壞彼故遠即近而不壞遠故也。如緣起性知之。二讚得深定。三明定因。初他力後自力。又果力因力緣起合成也。又佛本願者明佛往昔曾見是事。因即發願願今成也。釋所為中為何義故加。為說此法故。於中十句。初一總。謂一乘法輪最初轉故。以是果法輪故云佛也。別中有九一所轉義法輪體也。開猶現也。二巧轉盡源。法輪相也。及十方者是結通處也。三妙除惑障。即法輪用也。四十方齊轉法輪處也。又窮土海也。五轉因入果法輪分齊也。六一門攝一切果法輪德也。七巧令樂果即法輪境也。八巧隨世俗法輪方便也。九審根授法即法輪所被也。同異成壞准思知之。二意加中二。先加後釋。初中一總餘別。別中一得法智。謂五海智非一故云無邊等。二盡邊智。謂窮盡五海該三際佛。三成壞智。謂五海集散亦世界海也。四所化智。謂五海約染亦眾生海也。五理智。謂五海皆深亦法界海也。六三昧智。謂五海皆定境也。七根欲智也。八語辯智。九身遍智。十圓音智此皆通五海等准之。與下十智大同也。釋中先徵後釋。問諸佛有力有悲。何故唯加普賢不加餘耶。答以長子故眾首故盡佛願底故本願故普德具故得定法故餘人不得故。又凡有此定處諸佛法爾皆聚彼。如海法爾攝彼眾流故云法也。緣起法門理數爾也。是故諸佛智斷亦得與人。問佛何不自說。答有二意。一所說既玄。恐因人絕分故也。若爾何不餘人說耶。為說普法故。二明凡說此法必具一切諸佛共說。若佛自說則理無加授。便乖共說。是故普賢一說即一切佛說也。三身加中何故摩者。令覺故令具佛威德故。此中佛身未必來此。申手未必修延。各令觸頂未必相妨。悉同時摩未必前後。皆是緣起自在無礙思之應知。加持分竟。

第五大眾同請分中二。初長行怪不即說以生後請。亦是具身意二業請。謂恭敬身也觀察意也。二俱專住一心也。後正語業請中與上請何別。謂此別請普賢故。以知是說法主故。又此具新舊二眾。故不同前也。所問之法不異前。故不別列也。十頌分三。初八嘆法主請。二有一頌舉所說請。後一頌嘆眾樂聞請。初中二。先有五頌。通嘆普賢德。

後三別嘆說法德。亦即前嘆有說因後嘆有說果。前中略顯普賢十種功德。一因行願滿。二果德平等。初一頌顯之。三色身普遍。四福智深廣。第二一頌顯。五普見佛海。六能現塵剎。第三一頌顯。七廣遍時處。八深定常現。第四一頌顯。九體充法界。十用遍生海。亦是前智後悲。第五頌顯。又此十德攝為五對。一因果。二身智。三見現。四深廣。五體用。下別嘆說德中。初頌嘆證斷為因普周廣說。謂初句證理。次句斷障。次句普周。下句廣說。二一頌嘆內外為因能益妙說。謂初句嘆普賢內證。一切佛德海生。次句嘆外能普放說法光雲。次句嘆能益眾生堅其淨行。下句由此故能妙說佛境。三一頌嘆深行為因能雲雨說法。此上三中若約能說辯。一廣說。二妙說。三頓說。若約所說。一佛法。二佛境。三法界。下一頌明所說法。初一句總舉下文華藏界等。次句舉下文佛嚴淨事次句中能入是佛海法界海。所入是眾生海及根慾海。下句結請。末後一頌嘆眾有二德堪聞。一樂欲。二根器。前中亦二。一身離慢怠故云恭敬。二心離異想故云觀普賢。二根器中雖一心樂聞。若無智慧不能領受。此亦有二。一深智達深理故。二廣智鑒廣事故。下句結請願說。同請分竟。

第六定內略說本分中二。先觀五海。後說十智。又前是所觀之境。後是能觀之智。又前是證本。後是教本。何故不起定而說耶。謂明定不礙用故。寄顯法深故。雙行故。初中二。先明境海深故觀非自力。二正觀審法五海略作十門。一辨義相。謂於無盡圓明性海藏中分茲五義。一是所依義通一切准之。二萌發義亦積聚義。三軌用義。四巧別義性別義。五覺圓義。此五皆一即具餘四。竝深廣無盡具德難思故云海也。二約染淨有二。一別者或唯淨謂佛海。或唯染謂眾生海。或俱謂世界及根欲。或不俱謂法界。二通者或俱淨以眾生等亦返流故。本淨故。或染以佛等亦隨緣故。或俱或不俱思准之。三約理事亦四句全攝可知四約人法有二先別者眾生及佛是人法界是法根欲亦人亦法世界非人非法二通者亦具四句全攝可知。五約因果亦二。別中世界俱。法界不俱。餘二句可知。通中亦四句思准。六約三世間七約境智。八約依正。九約三寶。此上四門皆有通別句等思准。十約融攝有二。先約海。謂世界即眾生如下眾生形世界。世界即法界如法界不可壞蓮華世界海。世界海即根欲如心作世界。世界即佛如國土身。二約眾生即世界。如前說。亦即法界如經。即此法界流轉五道名為眾生。亦即根欲如心心所作故。亦即佛是十身中眾生身。又眾生即真故。後三海一一即具餘。皆思可見。二約智中亦二。先別初三智是前三海智。後七智是後二海智。二通者謂一智有五海。一海有十智。鎔融思攝。五海深玄。寄半數說者令易信故。十智稍麁。寄十數說者會其本故。是故境智不殊。麁妙恆別。此約一乘。又如解深密經云。如來所行如來境界此何差別。佛言如來所行謂一切種。如來共有無量功德。眾所莊嚴。清淨佛土。如來境界所謂一切種五界差別。所謂有情界世界法界調伏界調伏方便界。地持瑜伽亦名此五名五無量。此五既是如來境界故。後說智名迴觀智。此約三乘。問既觀海。何不說海而說智耶。答以海是證境故。證欲說彼即是說智。如人至寺觀塔熏在自心後歸家說塔。即是說心非彼塔也。問既在定得說。後何須起耶。答為寄法故。何者謂在定觀海。此在心中最細也。十智觀海。雖在定中然寄在言。故次細也。說分最麁。就機故。出定表示也。是則說以智為本。智以海為本。以說依智成智依理起故。文中三。初據智。二許說。三明說意。此中佛子有五義。如攝論。一願樂大乘為種子。二般若為母。三定為胎。四大悲為乳母。五諸佛為父。又有十義。如下彌勒知識處說。十智者一由成即敗故成淨也。敗亦爾。由此即具餘九等。故名不思也。此不思句遍下九句。二中以眾生空有不二故。類多故相即故相入故。具一切法故根性多故故亦不思。又界是如來藏。隨緣作眾生名起也。又起在智中也。三中一約有為。二無為。三俱。四不俱。各通染淨思准之。根欲攝在上二智中。亦在下七。如上問中辨。下七明佛海。四無礙故。五稱根欲授故。普轉故。六顯德故。七光音故。八三輪攝故。九深定故。相即及體用皆不壞也。十以總結別也。本分竟。

第七起定成益分中二。先起主伴定。前明定不礙用故說十智。此明用不礙定故云不壞。不壞彼定故也。云何不壞。以由方便智釋顯也。二起益中二。先內益亦二。初益此眾有四。一證法體。二依證起巧智。三依智起妙辯。四說無斷絕謂由願力故也。二結通顯圓。二外益中三。初動。二益。謂動時令恐。返此故樂也。又安善因授樂果。又動時令壞。返此故寶嚴。三雨寶謂是法門也。以是減十故標十列七也。

第八毛光讚德分中二。初一切如來毛孔及光等。是上能加佛也。讚普賢德顯具德說法。令眾尊重生渴仰故也。是上光明讚歎音聲智。二十四頌中分二。初八嘆普賢廣大三業盡佛源底。於中初三身。次半語。次二半意於中初一半定。後一慧。次二盡佛源底。後六嘆體用普遍無礙應機。於中初一體遍。謂普賢身在此會坐。即於十方無邊世界一一皆見常在處彼。本來當處而身不分。亦無來去。一切塵中一切眾生身中皆亦如是。以眾生等即如故。是普賢也。而實一乘佛國亦同普賢圓遍。即就勝易解故。簡土約理寄三乘顯一乘耳。思之可見。後五明用。一現身。二現法。三淨願。四眾生。五現智。

第九許說令喜分中亦二。先長行摽意。謂前聞本分已生歡喜。今更許說分故云重喜。二頌顯喜事。於中有十頌分三。初二頌半舉佛化德超情不測。於中一深智說法。二嚴土調生後半通結能化所化無盡難測。第二有五頌半誡眾令淨堪為法器。於中初半簡不堪聞。言樂惡者作惡趣因也。著有者設作善業不求出離。下句結非。謂不能了等顯非器也。次一頌明具三力方堪為器。一宿善根力。二近善友力。三佛護念力。下句結云是等眾生能得上智。次一頌具七心方堪聞法。一直心離諂曲故。二淨心離求過等故。三慈心為益物故。四悲心為救生故。五深心為修行故。六信心受深法故。七無厭足心渴心無滿故。下句結雲彼聞此法喜無量也。上來二頌十門通辨一切堪聞法器。次二頌別舉此眾。初一明具四德堪知佛境。一住普賢地。二具普賢願。三行普賢行。四證法界空。下句結知佛境。次一頌嘆此大眾現得二利。一現前見佛。二得普賢方便。後一頌通結但諸眾生得聞佛法皆是佛力。第三有二頌舉法許說勸觀令樂。一舉法勸觀。以佛及剎在身內故。勸眾令於毛孔中觀。後一明具普眼方覩此法。下句許說誡聽可知。下十眼中第十普眼者。平等法門見法界故。若通論總具十眼名為普也。

第十正陳法海分中。先明諸會能說人異。唯僧祇小相二品是佛說。餘竝菩薩說所表。如下釋。又依智論有五說。一佛說。二弟子說。三神仙說。四諸天說。五變化說。此據出聲名句等。若望授與即通情非情。此約三乘。又有五說。如下云。佛說菩薩說剎說眾生說三世一切說。此通三世間等一切法。約一乘也。

文中二。初廣辨世界海。答前果問。二從乃往過去下答前因問。初中二。先散說世界。後偈頌總持。前中二。初通論十世界。後別辨華藏界。亦是釋第十壞世界。以成即是壞故。前中二。先摽列章門。二依門別解。初中三。先總告引證。二正列十名。三結其無盡。此十中初者有四義。一以土體絕相由言方成故云說世界。如四堪智中成也。如下緣生中說縛觀等。二由名言熏識現土故名說也。三土中言音如下頌中辯。四世界立名不同故云說也。初一說即世界。後三說之界。二攬緣界。三依故得久。四外狀區分。五內體盈滿。六德相嚴麗。七離垢用淨。八器淨佛興。九經時多少。十緣散離作皆繁多深奧同名海也。凡一世界即具此十。

今通釋諸世界海略作十門 一種類 二居人 三名體 四染淨 五漏無漏 六共不共 七世間涅槃 八依正 九人法 十無礙。

初明種類者。小乘唯有一類娑婆等界。無別淨土。三乘中有二。一約佛自住處有三。一法性土。二實德土。謂妙行等。三色相土。謂勝寶等。後二為自受用土。此三非是攝化處故此中不辨也。二約佛攝化處亦有三。一化身土。此有二。一染謂此娑婆等此約釋迦。二淨謂餘方化土此約餘佛。二變染土。謂足指桉地等。三他受用土。謂十八圓滿等。初中二。若依始教唯有百億閻浮百億釋迦為攝化境。若依終教如智論中以三千大千世界為一數。數至恆沙為一世界性。數此性復至恆沙為一世界海。數此復至恆沙為一世界種。數此復至無量恆沙為一佛世界所化分齊。其受用土若始教在色界頂。為引小乘同界說故。若依終教不在三界。如涅槃雲西方去此三十二恆河沙佛土有世界名無勝。是釋迦佛實報淨土。又於一切須彌樓山世界畔間往往數有一淨佛土。此通報化為引眾生。三依一乘有二。一約果分十佛自體國土海。此當不可說。寄緣說十。如第二會說。二約攝化處有三類。一從須彌山界及樹形等已去乃至一切眾生形世界海為第一類。二三千界外別有十世界。一世界性。二世界海。三世界輪。四世界圓滿。五世界分別。六世界旋。七世界轉。八世界蓮華。九世界須彌。十世界相。此等當萬子已雲輪王境界為第二類。三十蓮華藏莊嚴世界海具足主伴如帝網等。是佛境界為第三類。此上三類通有十事。為首成世界。一說世界海。二起具因緣世界海。三住世界海。四形世界海。五體世界海。六莊嚴世界海。七清淨世界海。八如來出世世界海。九劫世界海。十壞方便世界海。

二所居人者。若小乘唯有有餘依聖及凡位居也。三乘三中初二通有凡夫二乘及地前菩薩並佛化身居也。後一初地上菩薩及佛報身居也。解深密經中三地菩薩生佛淨土者彼約七地明義。即初地當彼第三也。又起信論中許地前菩薩見報身佛者彼約終教。依三昧見也。一乘三中多分論時。初見聞位。次解行位。後向果位。通即可知。三處佛身同是十佛也。

三名體者。世是時。界是分齊。謂於時中分齊顯現。從相得名。繁多奧積深廣難窮同名海也。世界即海從喻。持業釋也。若小乘以子母七微及色等四塵並能造四大實色為體。若三乘中凡小地前俱以賴耶識為體。地上二義。報土亦同賴耶識為體。若二智所現即以唯識智為體。故攝論雲。菩薩及如來唯識智乃至為淨土體故。若依終教俱以如來藏真如為體。若一乘以無盡法界通三世間。人法理事等諸行相即互為其體准思可知。

四染淨者。若小乘唯染。三乘有二。一約位。二約法。初中有四對顯其染淨。一約因果。謂金剛已還菩薩所住名果報土。不名淨土。以過患未盡故。唯佛一人使習都亡所居名淨。是故仁王經云。三賢十聖住果報。唯佛一人居淨土。二約一向非一向。謂八地已上菩薩所住得名淨土。以一向出三界事故。具足四句一向義故。謂一向淨一向樂一向無失一向自在。七地已還未名淨土。以非一向出三界故。縱由願力而得出者。四句一向不具足故。謂無流觀智有間斷故。非無失等也。此依攝論辨。三約純雜。謂凡夫二乘雜居之處不名淨土。地上菩薩生處名淨故。瑜伽論說世界無量有其二種。謂淨不淨清淨世界中。無那落伽傍生餓鬼。亦無慾界色無色界。純菩薩眾於中止住。是故說名清淨世界。已入第三地菩薩由願力故於彼受生。無有異生及非異生聲聞獨覺。解雲。此第三地既名淨意樂。即是歡喜地。以約七地辨故。四約退不退。謂入十住已去不退位。三賢菩薩生處名為淨土。於中亦有四果二乘等。如阿彌陀土生彼皆住正定等。堪任已還輕毛退位。三聚眾生共生之處不名淨土。此四對八義中。初約果唯淨。後約退唯染。中間相形皆通染淨。二約法四句者。或唯淨謂於上四門中形取淨故。退位所居自性淨故。或唯染謂四門中相形取染故。佛果隨緣約機說故。起信論中名隨染業幻所作也。或俱由前二義不相離故。或俱非以二義互融非定一故。二相盡故。一乘亦二。初約類中初類染。後類淨。中類通二。二約法中或俱淨以即佛故。或俱染即眾生故。或具二由前二義不相離故。或不俱以二相融二相盡故。上三類中一一皆具此四句准思知之。

第五流無流者。若小乘唯有流。三乘有二門。一隨相門。二融通門。初中四句一唯有流謂凡小地前所變土。二唯無流謂佛所現土。三俱謂地上菩薩二智所變及賴耶所現。此二雖為苦道二諦攝然無別二體。但隨義異攝。四俱非謂皆即空故。不墮數故。此上約始教。二融通中亦四句。一或一切皆無流乃至凡位亦爾。以離諸流性故。如經云。色無流無系受想行識無流無系乃至廣說。二或一切皆有流乃至佛亦爾。以不離流法故。如經言。諸佛安住三毒四倒五欲等中得阿耨菩提乃至廣說。前句不異流之無流故即無流。後句不異無流之流故無流即其有流。三俱以前二義不相離故。四俱非以皆離縛脫性故。如經言色無縛無脫受想行識無縛無脫乃至廣說。一乘中如緣起法界。若無一即一切不成。互融無礙亦具四句。全攝可知思之。

第六共不共者。於中有二。先明分齊。後顯義相。初中隨一世界皆是有情。謂異熟識由共相種成熟力故。變似色等器世間相。問凡一世界有幾有情異熟識變。答唯識論中有三師說。初師說雲。一切有情。以契經說一切有情業增上力所共起故。次師破雲。若爾諸佛菩薩應實變為此雜穢土。諸異生等應實變為他方此界諸淨妙土。又聖者厭離有色生無色界必不下生變為此土復何所用。有此三種大過失故明不得通一切有情。應說現居及當生者彼異熟識變為此界。經依少分說一切言。諸同業者皆共變故。後師轉破第二雲。若爾器世界將壞時。既無現居及當生者。誰異熟識變為此界。又諸異生厭離有色生無色界現無色身。預變為土此復何用。設有色身與異地器麁細懸隔不相依持。此變為彼亦何所益。亦由如此三種大過。是故現居及當生者皆不成變。謂初器將壞。當生現居俱無受用。二若現受無色界身而於此土無受用義。三設有色界身與此麁細異。亦無依持受用。是故此三俱無變義。若爾誰識變耶。正義應雲。凡所變土本為色身依持受用故。若於身可有持用。設令生在他方自地彼識亦得變為此土。故器世界將壞。初成雖無有情而現有土。此土竝依唯識論辨。第二顯共不共義相者。若小乘中既是極微所共合成故唯是共。若三乘中有四句。初或亦唯共。謂彼依報雖不離識而識是別。土相是一。由彼彼識中共相種子共所現故。如攬四塵共成一柱。一柱之相不離四塵。非隨四塵而有四柱。當知此中道理亦爾。若自受用土佛與諸佛共有一土。猶如法身諸佛共依故。以是同法性土故。若他受用土亦佛與菩薩之所共有。如王與臣共有一國。諸雜染土亦是有情共業所現故無別也。二如是依果實皆不共以各於自本識中現故。論雲。俱是有情異熟識各變。同處相似不相障礙。如眾燈明。如多所夢。因類是別。果相相似。處所無別。假名為共。實各有異。諸佛淨土亦復如是。各別識變皆遍法界。同處相似說名為共。解雲。若有一土不隨識別。則心外有法不成唯識。論雲。我說識所緣唯識所現故。由是當知。皆自識變故各不同。三亦共亦不共者由前二說不相離故。瑜伽雲。外等諸物或由不共分別為因。或復由共分別為因。若共分別之所起者。分別雖無由他分別所任持故。而不永滅。若不爾者他之分別應無其果。彼雖不滅得清淨者。於彼事中正見清淨。譬如眾多修觀行者。於一事中由定心智種種無量異見可得。彼亦如是。解雲。此說依報隨共分別。其不共分別同前第二。是故隨外器世界皆具如是二義而成故雙存也。四非共非不共者有二義。一由前二說互形奪故。隨定取一不可得故。是故俱非。二由土依識土相盡故。識從緣起無自性故。是故共與不共性相皆離不可說也。此上若約果報賴耶識所變等即是初教。若如來藏賴耶所現即屬終教。若一切相盡唯一淨心平等平等。離言絕慮即屬頓教。若依圓教有二義。一如前諸教所說即同無盡法界帝網重重即入無礙具足主伴即屬此攝。二以義求亦有四句。一或唯共以同一法界故。相即故。二或唯不共以緣起各別故。相不雜故。三或俱以上二義不相離故。以全體相即而不壞故。四或俱非以二相泯故。形奪盡故。

第七世間涅槃門者有二。初隨相。二融通。初中有四句。一或唯世間謂地前及凡位所居。二或唯涅槃謂諸佛果位所住涅槃。設自受用土亦得是彼大涅槃攝。三或亦世間亦涅槃。依寶性等論依無流法界中有三種意生身應知。彼因無流善根之所作故名為世間。非是有流業煩惱作亦名涅槃。依此義故。勝鬘經云。世尊有有為世間有無為世間。有有為涅槃有無為涅槃。解雲有為世間是凡位。無為涅槃是佛果。有為涅槃無為世間是變易報。所望異故屬俱句。四義准諸佛清淨法界是非世間。非涅槃。以非是二乘涅槃故。又亦非雙林涅槃故。二融通者亦四句。一或唯世間謂佛淨土亦悉是器世間攝故。二或唯涅槃謂眾生染土亦相盡同性故。三或俱以理事無礙故。論雲。世間與涅槃無毫釐差別。以無別故。無二而二雙現前也。四以無毫分別故。二而無二。形奪俱盡故俱非也。經云。如來不見生死不見涅槃。又此經云。世間與涅槃二俱不可得。此之謂也。

第八依正門者。若小乘是唯依報。三乘中器世間雖是本識及鏡智所現。而唯依報攝。若依圓教中通三世間。以舍那佛有國土身等是故世界悉是佛身。又有眾生形世界等。是故眾生即世界。此竝依正溷融無礙故也。相即自在故。

第九人法門者。小乘非人法。三乘可有是法門義。一乘具有。是佛普賢及眾生等故唯是人。或諸世界竝是法門故。如文雲。清淨妙形入於無量正法之門。此明世界等悉是法門。

第十無礙門者。小乘世界唯是事相。於上但有苦無常空無我等理。三乘中法性土唯理。餘皆是事。然上二宗。理之與事非一非異名為無礙。若一乘中略有十重。一情事無礙。謂應情顯現事超情外。文雲喻如幻無方皆從妄想生。二理事無礙。謂全同真性而剎相宛然。文雲法界不可壞蓮華世界海等。三相入無礙。謂文雲以一佛土滿十方。十方入一亦無餘等。四相即無礙。謂文雲無量世界即一世界等。五重現無礙。謂於塵中見一切剎。剎內塵中見剎亦爾。如是重重如因陀羅網。六主伴無礙。凡一世界必有一切。以為眷屬。七體用無礙。謂一剎海必有大用。赴機說法。八隱顯無礙。謂染淨隱顯異類隱顯等。約緣定之可知。九時處無礙。謂或於一剎現三世劫。或一念中現無量剎。如是無礙。十成壞無礙。謂成即壞壞即成等。無礙顯現自在難知。超過情慮。此十無礙同時具足。應以六相方便而會融之。十世界義略辨如是。諸餘義相隨文當顯。

第二依章別釋中。十內初一不釋。以釋餘九即為說故。文中初釋前八後釋第十。前中初七各二。謂長行及頌初文無頌。初中長行內四。一標二成三辨四結。一切世界海者是彼三類各各非一故也。已成等者一以此諸緣通成三世一切世界。而諸世界已未等異。二成一世界即遍三世。前緣通界別。後界通緣別思之。此約一乘。八緣中。一後得通慧。二緣起法爾。三所化業力。四菩薩行滿。應於彼界而得成佛。則由此力彼界得成。五普因成也。六菩薩為嚴淨無餘剎故修願行。剎隨願行無礙容持故云解脫自在。七大覺正因。八普願攝成。然此八中初四是權成。其麁相故。亦通染。後四約實成。其細相故。唯是淨。如經我此土常安穩等。而一世界即具麁細故也。又此八中總有四對。一初及第七約佛明權實。二八及第五別約普賢明權實。以第八是為物故。三四及第六通約一切菩薩明權實。四第二及三約理事為權實。以業行緣成不實故也。何故要具如此四緣。謂佛為教主。普賢是助化。菩薩及眾生所化。初二中若無權無以熟生。若無實無以應真。後二中眾生業報緣虛後必有所依真性。如此八種等塵數因緣成一世界。皆互無障礙全體遍收作不作等如緣起性。即空即有即一即多融無分別思之。餘一一界准之。頌中有二十分七。初四頌前佛神力。於中一剎依鏡智現。二土以行修成。三化菩薩。四悟眾生。次四菩薩應得道力。於中初上半明行因。下半明智果。度猶到也。二上半明土因。下半起土果。三上半依正因成。下半明證入依正果境。四上半果廣。下半因久。次二頌眾生業力。次二頌菩薩嚴淨佛土願行力。次二頌普賢善根力。次四頌普賢自在願力。次二頌佛依果故也。此頌總通緣起異義。即為法如是故。不別頌也。

第二住中長行內二。先具標數。謂凡一世界即具如是剎塵所依故云一一也。二略列七事。一依善淨力住。二依無礙。三依如意寶或一切。四依通明。五依緣起力。六依法身持。七依法界願。依智論中摩訶名大那名無。伽名罪。此約無失義釋。又云或名大象。即陸行中力大也。或名大龍。即水行中力大也。又初如善調象能破軍敵約自利也。後如大龍降雨約利他也。頌中十六半分九。初一頌依莊嚴住。二一頌虛空住。三二頌依寶住。四一頌佛光謂威神是也。五一頌力士。六五頌上標中剎塵。依此猶略也。七二頌幻業。八一頌普賢願力。九二頌半通顯因陀羅網安住相。初偈一塵內現依正。後一半類多塵可知。

第三形內長行中別列七種。初四及七當相辨形五六二種約喻顯狀。一方如斗。二圓若珠。三非方是四維形。四非圓是八隅形。五水洄洑形。六華形。七眾生形者謂有二義。一有世界似眾生形。二即種種眾生皆是世界。如身中八萬戶蟲各有九億蟲等。此即是世界准下文亦是舍那佛轉法輪處也。是故文中但言眾生形不言如眾生形。故知即以眾生為界也。此等一一形類皆遍法界。頌中十七半分二。初三正頌前文。後十四半明剎德用。前中初一頌上總數。次一頌上別形。但頌初四略無後三。依智論摩尼珠有八楞。喻此隅形也。後一上半顯因異。下半明果相。二德用分二。初六半明德自在。後一毛孔下明用自在。前中初三約佛顯剎明堪應機。一體成法門。二相顯臨機。三舍那光照。是佛所有也。後三半約機正應顯成差別。一機心業異感土多形。二佛土自在能隨感現異。三雖應成染淨而法流不斷。四下半結業多門感現難測。二明剎自在中三。初四明依正自在。次二出其所因。後二結用歸主。初中初二毛孔現剎。佛於彼中為眾演法。毛孔即明正報攝依佛還在自毛孔之內。後二塵內所現種種形界。佛亦在中轉尊法輪。塵是依報攝正等也。二出所因中。由何得此自在容持。一由佛誓願自在力故。二由眾生心業不思議故。三結歸中。初一舉塵內佛。次半舉塵內剎。下半正結歸主。

第四體長行中。別內五竝約事顯也。凡論土體有五重。一真如。二真智。三本識。四五塵。五諸事。諸事即法門。將為嘆故。是以文中辨也。頌中十行。一寶華體。二炎空體。三光明體。四電光及願體。五日珠體。六寶炎及化體。七佛化體。八心業起體。或業起心海成土。或心業起土。或妄念為體。九佛身光體。十普賢化願體。此等並是任放辯才說不待次故也。

第五莊嚴長行內別中有四。一雲通相。二染業行。三淨因果。四結可知。頌中十偈分五。初一頌上總數。次二偈頌云嚴。次一頌上眾生業嚴。次五頌上佛嚴。於中初二嚴依。次一嚴正。謂佛數等眾生故也。或眾生數等佛也。次二雜嚴。後一頌上普賢嚴。

第六清淨別中有五。一行緣淨。二自利淨。三利他淨。四行滿淨。五得位淨。皆從前起後可知。汎論土淨有七。一當體淨謂以淨識為相等。二事相淨謂淨寶等故。三受用淨謂受用此土滅惑成德故。四住處眾生淨謂有德眾生滿此世界故云淨也。五主淨謂佛之土等。六淨行因生故。如文無量行海所修集等。七淨行即土故云清淨。以行為依止故也。如文可知。偈中九頌分五。初一偈頌上總數。次一頌親善友。次二頌上自利。謂一三昧行。二信忍行。次一頌上利他次二頌上二行滿。次二頌上得位益第七佛出世別中三句。初約現身普遍。謂以二身遍滿一切差別法界一一之處皆身全現。亦不分身亦無限分故也。壽長短者如須扇多佛旦成暮滅。迦葉七日。釋迦八十等此謂短壽。彌勒八萬。彌陀極算等為長壽。皆由機感故致然也。又初約一切處現。後二句約一切時現。謂長短具故為一切也。問若爾處何不然。答差別法界遍多少通有無故云遍滿也。頌中十偈。初三頌前長行。初一頌總。次一頌身遍。後一頌脩短。後有七偈明佛出現無方勝用。此中分七。初一嚴土多少。次一說乘多少。次一救生多少。次一化現廣狹。次一圓音普應。次一主伴遍充。次一慈海普現總結也。此中或短壽度多生。或長壽度少生。或長壽度多生。或短壽度少生。或短壽說小乘。或反上。或長壽說多。或反上。如是等與虛空法界等。皆是慈海力所現故也。

第八劫中略無偈頌。總中塵等劫住者非是一一世界各住塵等劫。良以一一世界劫住不同長短差別如塵等也。所謂下別舉二門。有如是下總結差別劫。義如別說。

第九釋第十壞方便世界海者。但壞有二種。一成即壞。以諸緣各無作故。性自壞故。二三災壞即事壞也。今此文中辨初義。下重頌偈中明後義故。又釋。初即壞成。後即成壞壞。故名方便壞也。又以後壞亦從緣無性故。何故須俱壞者欲令見心盡故。成壞圓通故。問若爾亦得初即不成故成成。後即不壞故成壞。此則壞成俱成何不爾耶。答理實應爾。但為此文釋第十壞義。非釋成故不辨也。文中有二。先舉意總告。謂分別華藏開示群機。二正明所說。說中三。初舉主辨因。二有須彌塵等下明因所成果。三是佛常轉法輪處結果屬主。初中三。先總辨謂從初發意即修此因。明因深果厚也。問瑜伽論說。一切諸佛要經三阿僧企耶劫修行成佛無增無減。何故此中乃說阿僧祇箇世界。一一世界竝末為塵。一塵為一劫。據此則有不可說箇阿僧祇劫。何故不同耶。答彼約三乘。據一方化儀唯就此須彌樓山世界說。是故寶雲經云。我為淺眾生說三阿僧祇劫修行。然我實於無量阿僧祇劫所修行也此是約會三乘歸一說。此文約一乘該通十方因陀羅網等及樹形等諸類世界說。又為約法辨時。以法無盡故時亦無盡。文中且舉十大數中初數為則。亦即通帝網喻故亦無盡也。問若爾一劫即無盡。何不但言一劫耶。答此中無盡無盡故也。又德無不備曰嚴。垢無不盡曰淨。又初即福智交飾。後斷德離染。又亦得嚴即是淨嚴故也。別中汎論土因有二種。一依因謂真如淨識及鏡智。二生因謂諸妙行願。今約後義略陳三種。一廣福。二大願。三妙行。初中一一劫者時廣也。一一劫中供塵等佛者田廣也。又是佛故田深勝也准下地品應有一切供具。即供具廣也。以上心深。心即供心廣。此文存略故耳。准地論恭敬供養各有三種。應尋彼文。新金剛般若論上卷亦有三種供養。一給侍左右。二嚴辨所須。三詢承法要。二願中一一劫時廣也。一一佛所者勝緣廣也。塵等願願廣也。謂以大誓自要要成此果。即要期願也。又所修福行悕成此果即悕須願也。對佛發弘為修。真實離染為淨。又十大願中淨佛國土願及餘諸願應尋論之。三妙行中修時廣緣深廣行事廣可知。亦對緣進造曰修。修成離染為淨。謂十度六度等行乃至一切行准之。又三中初自利後利他中間通二利。又亦可具四多。即四修一塵數劫即時多為長時修。二塵數佛所即供佛多為恭敬修。三一一佛所發願即願多為無間修。謂願心相續也。四塵數行即起行多為無餘修。

第二所成果中分二。先明此主世界。後辨結通。前中有三初顯本世界為依持處二從此香水海上有世界性住下明次重顯雜類世界性三從香水海名樂光明下更重辨十二佛國土七世界性。然此本師佛攝化境界。諸教所說分齊不同。若小乘中但有此一娑婆世界。若三乘有二。一化身化境。謂此娑婆等。二他受用身化境。謂十八圓滿淨土等。若約一乘十佛化境。蓮華藏莊嚴世界海有三種。一蓮華台藏世界雖遍法界。對地上菩薩機現有增減。寄在色頂唯說一界。二即此遍法界之華藏說十顯無盡。即無盡箇華藏一一皆遍法界。三樹形等雜類世界。一一皆有蓮華藏竝似彼界。悉遍法界。各各有十。無盡無盡。此三中初一約同教一乘辨。後二約別教顯耳。今此文中據須彌山世界中辨華藏故。是故風輪水輪還似彼也。以易信解故。印機而成故。

初文中分二。初別顯嚴相。後一一下總結。前中有六。初辨風水華地為根本所依。二明地山上海嚴等。三地能映現嚴。四地上香海嚴。五海間香河嚴。六河間寶樹嚴。此六段中各有二。謂長行偈頌。

就初段長行中有五。一風輪無礙持。二依風有香海。三依海有蓮華。四依華有世界。五依界有圍山。初文有三。初總次別後結。別中前七各持寶地中此有二義。一謂一風輪上有一寶地如是次第。二其諸寶地皆遠在蓮華上。然此風力雖緣起門各別。主屬無礙任持故是法性風也。此中風有二義。一無礙義。二有力義。故成緣起也。寶地亦二義。一可貴義。二依持義。人法解行等法門。准之。八持時者。以時依法立無自體故說持也。須彌山地是下文所持雜世界處事遙有所主故。一切有者。一是諸世界中三有等也。二亦得通是寶地上諸莊嚴事為一切有。又以義求前七次第從細向麁。但屬持諸寶地。後三漸麁持下文所持諸世界性四時三有等。又此中最下風輪超越持於華上寶地。最上風輪隣次持於華下香海者。顯上下鎔融自在無礙故。為異彼染土醎烈海故。言香水海也。香有二義。一普熏義。二芬馥義。水亦二義。一清淨義。二洗濯義。海亦二義。一深廣。二具德。又有十義。如下說。以具主伴故云一切也。華中二。初句辨義。大蓮華者。梁攝論中四義。一如世蓮華在泥不污。譬法界真如在世不為世法所污。二如蓮華性自開發。譬真如自性開悟眾生若證則自性開發。三如蓮華為群蜂所採。譬真如為眾聖所用。四如蓮華有四德。一香二淨三柔軟四可愛。譬真如四德。謂常樂我淨。如此等竝為依止義故也。彼論又約一復次釋。謂如來願力所感。大寶蓮華王為淨土作依止也。華藏之名因此立也。下句香幢等者依義立名。名有四義。一香有二義。一約體是氛氳義。二約用是普熏義。二幢亦二義。一約體是獨出義。二約用是降伏義。如帝釋幢等。三光明亦二義。一是照闇義。二現法義。四莊嚴亦二義。一是具德義。二交飾義。此中香即幢。香幢即光明。光明即莊嚴。皆持業釋亦通依主准之。下明所持二句。初句中華義同前。藏是含攝義出生義具德義。此中通論有二義。一由此土內含攝一切人法等諸法門故。二含攝一切諸餘剎故。下句金剛亦二義。一是堅義二利義。山亦二義。一是高義二是靜義。圍繞亦二義。一是內攝益義二外防敵義。謂以金剛外敵障不能侵。內德增長也。偈中二十頌分二。初七略頌前文。後十三明勝用利益。前中分五。初一頌舉果體用。次一頌前因中供佛淨福。次二頌前大願。次一頌前果內風持寶地。次二頌前土因大願。以是任放辯才故說不待次也。第二勝用中二。先六頌明依報用益。後有七頌明正報用益。前中二。先明勝用有四頌。一世界光。二菩薩光。三華色光。四淨寶光。竝是智等法光故能充照法界。後有二頌明益相。初一滅惑成德。二覩帝網法界。後正報用益亦二。先明勝用有二頌。一明剎外佛用。二明華內佛用。又前珠中菩薩遍十方。此則華中諸佛等眾生界。依正無礙故也。下明益相於中五。一舉所益機。二興普教。三巧調機。四令住自分斷德。五令聞勝進智德。問何不佛等語說法而於光雲等說耶。答以此明剎用故爾也。問若爾何故辨佛光等耶。答以依正圓融故。佛亦是剎也問此中意辨華藏界。何故乃說諸雜化用耶。答有二義。一以此是剎用故辨用顯體。二即此化用為依止故即是剎也。問何故與長行不同耶。答長行略標頌中廣顯故也。

第二總明山下地海嚴者長行五句。初二句顯地名。謂蓮華台面為寶王地。二明地鎮海。三地相具德。四地體堅固。五明地勝用。於中初句出法寶。後句起智照。頌中十偈分二。初六明眾德嚴。後四明法行嚴。又初是體備眾德。後明妙用自在。又初依後正。又初事相嚴後法理嚴。又初法後人。又初頌前文後明異義竝可知。初中前一總辨嚴因。次二頌上山地。於中初一標謂寶輪香輪為山上嚴。珠輪眾寶為山下依。後一釋謂初二句釋上寶輪嚴。次一句顯上香輪。下一句辨莊嚴義。楚雲斫迦羅此雲輪圍山也。次一偈頌上體相二嚴。謂初體後相。次一偈頌上香水海。次一偈頌上地勝用。亦是海岸邊寶地上即有寶樹。樹下座上有佛菩薩之身也。第二段中四偈。初一總明身語法輪。次二別辨身色依正無礙。於中初一佛現多嚴具之中。次多佛現一嚴具內。即調物為法輪也。又前華香幡蓋中菩薩充法界。此則寶幢寶樹莊嚴中眾諸佛身雲滿十方。竝以正為依也。後一偈別顯上語法輪。此即剎說也。此上通三世間圓融無礙。隨入一門皆具一切故致然也。又此等諸文長行所說則編其次第。令隨事生解。偈中所頌則融其始終。圓通無礙順於法性。長行以法就機。偈頌會機歸法。文家綺互善巧之相應知。

第三寶珠嚴內長行中六句。初句顯寶名。謂山為外墎世界居中故云內也。非在山中為內。名不可壞有四義。一體不可壞謂金剛末尼故。二德不可壞謂藏攝眾寶同在自中。眾寶不相破以無相不相形奪故。自亦不壞以無二故。三用不可壞謂雨物多端互無奪故。四映不可壞謂能映現多身不可奪破。現處重現不相礙故。二辨珠勝用謂洞徹明煥故能現也。此中映是能現影為所現也。何故不現佛等及餘剎耶。謂彼非所化故。若爾何不現心念耶。謂非色法無現義故。三寶華嚴地中以為莊嚴者。通上二句同嚴大地。四雲嚴。五香嚴。六三世嚴者謂三世諸佛嚴華藏界皆與此同。又亦此嚴同三世故也。又所嚴藏體通三世故。縱於現世以一華嚴由同所嚴故即通三世。是知一華一鬘皆遍三世。三世俱現。各具過未即該九世也。又以猶用也。縱所嚴剎唯在一念用於三世一切嚴具而莊嚴故。即所嚴同能嚴而遍三際也。又亦得能所一念即含九世。通相即入故具十世。以顯無盡也。於上四釋後三為勝。頌中十偈分四。初一偈半頌上不壞摩尼。次二偈半頌寶華嚴。次一偈頌云嚴。次五偈頌三世剎嚴。於中初一地現三世行。次一地塵俱剎入。次一菩薩受用嚴。次一佛法體用嚴。次一得普賢願及佛智者能入多剎。

第四香海嚴中長行別內十四句。一香寶岸。二寶網覆。三寶水流。四眾華敷。五末香其水。六出佛音。七香普熏謂教法所及也。八寶階道謂入法階梯也。九珠欄楯謂防外非守內德。十潮浪聲。十一華閣圍。十二華城周外。十三香華布水。十四香樹為嚴。竝即事即法可准思之。頌中十偈。初一頌海。二頌岸。三頌水及佛音。四頌階及欄。五頌寶樹。六頌華布。分陀利此雲白蓮華也。七頌寶網。八頌華城。九一頌以周其外。十舉因結成。

第五香河嚴內長行別中三句。一華覆。二出處。三隨流。以依正無礙從佛出。為表正故眉間出。謂教河流潤從證智出故也。然教帶真義故寶王隨流不失真性。即隨緣不變無二是也。頌中十偈。一總明河相。二涯岸莊嚴。三香水流浪。四迴旋所至。五踴寶自然。六河體普周。七網演因修。八岸聞果行。九河周舒因。十河原從果。

第六寶樹中長行內五句。一明樹體謂無流法林樹等。即眾德建立義也。二寶幔覆即大慈普覆。三因力所起。四果德加成。五極盡嚴際。頌中二偈。初一頌果行自在。後一頌因行所起。又此二頌即是樹。以人法無礙故。第二總結中分齊境多。別說難盡故。總雲一一。然於一中嚴事猶多故。總雲塵數。又嚴別難彰故。通雲清淨可知。

第二大段明第二重。依前蓮華台內諸香海上所持諸雜世界性。於長行中初總後別。別中先辨所依住有六。後顯能依形有九。此中世界性者謂積世界成性。積性成海等。如上所引智論說。又此下文於世界海中有世界性。世界性中有一世界等。故知積成也。何故名性者有二義。一望前諸界攝諸流類積結成性。如久習成性等。二望後海等有為因義故亦得名性。問積界成性。界亦因義何不名性。答無融結故闕初義也。問十世界中海望於後亦積成餘界。何不名性。答初積結攝已得性名。後開異義轉立別號故不名性也。頌中十偈分四。初二偈頌上住形。二有三偈明剎有色聲莊嚴。顯體德圓備。三有三偈明諸剎土即入無礙。顯妙用自在。四有二偈明三世間自在。即顯攝化勝用依正無礙也。

第三大段明向上廣持諸剎。於中二。初牒上海及海上華。二辨持剎及性。此中十二佛土七世界性有諸德釋。為華藏界外十方國土。詳其文恐不然。既取華藏內香海中蓮華而持。故知非外。況下文結屬舍那故亦非外。但此中大意明眾香海。中略舉一海。一海所持十方剎中略舉一方。一方既爾說不可盡。餘方例准一海所持十方無盡皆遍法界。餘一一海皆持十方各遍法界。無礙圓融無盡自在即不可說不可說也。大意如此思之。二所持中二。初一方後結十方。前中二。先明十二重佛土。後辨七世界性。此十二佛土。有人用配十二因緣。有配菩薩十二住等。一一釋之。義恐不然。豈以十二數同即便配釋。但此經所明皆應十數以顯無盡。縱有十二七八等數皆是增減之十。如地論釋。還是十數。豈得配耶。況義理又別。又此經所說一事一土皆遍法界具足一切人法教義因果理事等一切法門。非適一相故不可以一門釋耳。上下諸文皆准此知。問若爾上來諸文何故皆以一二義等釋耶。答還以一切之一釋故無過。是故或一不少。或多不增。為成文故佈之前後。深須得意。多少無礙。又汎論佛及剎立名不同。略由五相。一或因機感。二或由佛本願。三或依本行。四或先佛記別。五或表示法門。此中佛及剎土依正圓融可以法義而消息之。塵數香海及世界性准釋可知。又有義此上總為二重。初辨此佛華藏土及所持世界性。後從十二佛土下辨他佛土。亦持世界性。總為二對須思之。結通及結屬竝可知。

第二重頌中有七十頌。但頌次前長行中事。非是頌前十世界海及華藏等。以彼各有偈。重頌訖。由前十二佛國七世界性皆通有此十海義故。是故偈中頌顯其狀。與彼長行綺互廣略亦同前諸文。於中分二。先九頌總頌前文。二餘頌別頌前中十海。初中有四。初一顯根本所依華藏土海。次三總辨能依異類諸剎。次三別略顯能依剎形。後二通舉佛剎大用。第二頌十海中文則為十。初有十一偈。頌起具因緣世界海。於中有七因緣。初三頌神力因。此中初一就本無壞。後二隨末虧盈。二如依種種下二頌頌業種因。初一報異。後一業殊。三譬如意寶下二頌頌願力因。初一寶珠現色喻。後一就現空雲喻。四猶如工幻下一頌幻業因。五如見彩畫等一頌頌心畫因。六眾生心不同等一頌頌妄想因。七猶如見導師等一頌頌心行因。此七何別者。初是現威神。二是種子。三是宿願力。四是現行。五是本識現。六是轉識相。七樂欲器故別也。二無量真珠下二頌頌莊嚴世界海。三或有佛剎地下四頌頌清淨世界海。於中初一唯染次二亦染亦淨後一唯淨心初一眾生次二菩薩後一諸佛故令所居土有染淨。此三漸次向淨故也。四一佛國土中下四頌頌壞方便世界海。亦初一唯壞次二亦成亦壞後一唯成無壞。以染可壞淨常存故。五或有佛剎起下二十頌頌體世界。於中初六純染苦體。次四雜苦樂體。後十純淨樂體。於中初五隨事辨體。後五妙用自在。六或無量佛土下三頌頌住世界海。於中初一舉能依之形。後二顯所依住相。七或如師子座下三頌頌形世界海。八或壽命一劫下二頌頌劫世界海。九或國土無佛下五頌頌佛出世世界海。於中初一總標。次二明化身示現。次一機熟無時不現。後一非器無時有現。十或剎極濁惡下七頌頌說世界海。於中初二惡道聲。次二善道聲。後三法輪聲。上來總相通答於前果問竟。

自下第二大段辨得果之因。答前問中一切菩薩所修行海等問也。又釋亦是於前諸世界性中開一世界性。顯內所有三種世間及五海等。文中分四 一舉往時處辨佛興世。為修行緣 二從彼炎光城下明普莊嚴童子能修行人 三童子見佛下辨對緣。正修成自分行 四彼佛滅後下明復更見佛成勝進行。

初中四。一舉往時。二明往處。三處中場。四場上佛出。第二往處中四。一海中取性。二性內山林。三林東勝城。於中初依報勝。後人眾勝。四眷屬城嚴。第三場內。初場地後華座。第四佛興中。初佛出後放光利益。

第二舉能修行人中。王有順理善慧令物愛見。問涅槃中一切輪王。皆定千子不增不減。何故此中乃不同耶。答彼是王四天下之輪王。約三乘說。此是主世界性之輪王。故寬細於彼。如白淨寶網等。以一恆沙金輪王福所感。此約一乘。說不同也。又王及長子是福分。童子為慧分。是故成入道之器。德周法界曰普。普德交飾為嚴。普之嚴普即嚴。普嚴之童子。普嚴即童子。竝通二釋。離染貞潔素為道器故云童子。如文殊等。

第三修成自分行中二。初見佛得定為自分之始。後聞經得定成自分之終。前中有四。一自利得定。二偈勸化他。三王喜偈告。四俱共詣佛。初中見佛功德善根因緣故者有三釋。一由見佛功德善根之因緣力。此則唯屬境力也。二由見佛功德所生善根因緣力故得定。三由外見佛功德為緣內自宿有善根為因因緣具故令得定也。此十定中初五為成利他。一具果法。二入普巧。三巧成嚴器。四正益機。五益分齊。後五為成自利。一成加行。二入正證。三廣後智。四順涅槃。五順菩提。又初一總餘九別略釋可知。二普勸中初說偈後偈聲分齊。偈中初四嘆佛德難遇。次三明遇成勝益。後一結勸興供。三王喜偈告中二。初王聞歡喜。後偈勅告令於中三。初一舉告宣告。次七令嚴辨勝供。後一令興念詣佛。四俱共詣佛。初王及內眷屬。後八部外眷屬。第二聞經得益中三。初明說經名者謂行能現果。舉果取因故云現等。若從此義唯據因也。又此佛集會即為顯現。此則唯果。此中三世是三現在故即具九世十世也。不爾過未既無。如何說現。是一乘圓教故攝眷屬耳。二童子獲益中二。初得定自利益。二說偈化他益。初中四定。一普該境法。二攝入歸心。三契法無畏。四慧眼圓明。二利他中二。初說偈後得益。偈中三。初一總。謂上半頌前法眼定。下半總舉眼所見。次七偈別辨佛本生。由佛而得見。後二別見諸佛而為物修因。獲益可知。三如來讚述九偈中分五。初一總嘆童子。次二別記正報。次二別記依果。次二嘆其苦行。後二總記依正。

第四大段成勝進行中二。初舉佛為行所依緣。於中先佛滅後佛興者。為行異緣別故也。童子報命猶存者。為行相續故也。二依緣成行益。於中二。初見佛得四定為勝進之始。一念佛者。地論雲如佛所得我亦當得為念佛也。二入於普門窮茲海藏。三智持為能轉。智法輪正成所轉。四深法悅神故也。二聞經得定為勝進之終。經名者謂法界自性清淨故云離垢。具恆沙功德故曰莊嚴。前經就果相。此中約果體者為自分勝進漸深故也。二定中初約自利後約利他。又此中童子得法是何位者。義准上下經意有三種成佛。一約位以六相方便即十信終心勝進分後入十解初位即成佛。以此是三乘終教不退之位故。以一乘六相融攝即具諸位至佛果也。是故此中童子見初佛為信位自分。聞初經為信位勝進。見後佛當解位初自分。聞後經為解初勝進。以攝諸位皆具足故。二約行總不依位。但自分勝進究竟即至佛果。三約理則一切眾生竝已成竟。更不新成。以餘相皆盡故。性德本滿故。此後應有結會。謂彼童子者今某甲字等。亦應有動地雨華他方來證及結通十方並偈重頌等。但經來不盡故未有也。問此會既了。何不眾中有人得益。答略由四意故無別益。一於前三義中由初二義故。說童子益相。由後一義故。眾中無別獲益。二光統釋雲。此經佛初成道說。但顯一乘圓教法輪體為諸教之本。諸教益相為此益故不辨也。三但教有二種。一說逐機教。攝法隨機。機有增進隨分辨益。二逐法教。攝機同法。法無增損故無別益。四此經猶如日出先照高山。既無中下之機故無隨分之益。下文諸會竝准此知。釋第一會竟。

華嚴經探玄記卷第三

 

上篇:華嚴經探玄記

下篇:華嚴經文義綱目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經疏部目錄

信心銘

至道無難  唯嫌揀擇  但莫憎愛  洞然明白  毫...

現在賢劫千佛名經

現在賢劫千佛名經(亦名「集諸佛大功德山」) 爾時喜王...

【註音版】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

地藏十輪經...

【註音版】雨寶陀羅尼

雨寶陀羅尼...

阿彌陀經疏

刻彌陀經義疏序 孤山圓師撰《彌陀經義疏》,後又鈔之...

觀音義疏記

觀音義疏記卷第一 宋四明沙門知禮述 釋疏二。初釋題目...

三彌勒經疏

三彌勒經疏 興撰 彌勒上生經料簡記 將釋此經。略以五...

請觀音經疏

請觀音經疏 隋天台智者大師說 弟子頂法師記 此經從人...

得道梯橙錫杖經

得道梯橙錫杖經 失譯人名今附東晉錄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摩訶般若波羅蜜大明咒經

摩訶般若波羅蜜大明咒經 姚秦天竺三藏鳩摩羅什譯 觀世...

佛說鞞摩肅經

佛說鞞摩肅經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聞如是: 一時...

右繞佛塔功德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僧及...

【註音版】佛說六門陀羅尼經

佛說六門陀羅尼經...

佛說大乘大方廣佛冠經

佛說大乘大方廣佛冠經卷上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

禪門要略

夫人修禪學慧法門。先明方便。後明正觀。方便者凡有五...

【註音版】戒賢論師祈禱觀音文

戒賢論師祈禱觀音文...

略法華三昧補助儀

略法華三昧補助儀並序 (由此懺法隨事觀想。並指法華三...

【佛教詞典】烏仗那國

【烏仗那國】 p0945   西域記三卷一頁云:從鳥鐸迦漢...

【佛教詞典】法舫

(1904~1951)河北陘縣人,俗姓王。自幼父母雙亡。民...

因佈施而起的貪愛執著

佈施如果附帶不合理的條件,是可以不接受的。這是為了...

加拿大女主播晚期癌症放生獲愈

二十年前,加拿大一位有名的服裝顧問兼電視節目主持人...

把家庭作為修行的道場

我和先生結婚三年了,基本上都是挨著先生的媽媽住,媽...

放棄是一門選擇的藝術

佛偈曰:小舍小得,大捨大得,不捨不得,越捨越得。...

慧律法師《佛教的解脫思想》

各位尊敬的大和尚、大法師、比丘、比丘尼各位慈悲的護...

菩薩遇到怨家該怎麼做

現前難行,怨有情所現作一切饒益事故。 什麼叫現前難行...

沸湯施食

【原文】 有自稱西域沙門,作焰口①施食法師者,其灑淨...

善修奉行十念法

過去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化之時,為比丘們開示...

多聞第一的阿難

阿難:又稱阿難陀,王舍城人,佛陀的堂弟,也是他的侍...

略記一代高僧明學長老的慈悲與智慧

明學長老德高望重,慈悲為懷,平易近人,心胸寬大,大...

人有短,切莫揭

人有短,切莫揭。這是當人,你看到人有短處,你要懂得...

真正的大孝報恩

子女對父母的情,經常是薄如紙張,他們有需要時,認為...

【視頻】晚課(法鼓山)

晚課(法鼓山)

【視頻】《佛說七知經》風柯月渚讀誦

《佛說七知經》風柯月渚讀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