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談感應

2013/08/28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談感應

有些初入佛門的人對佛理的追求遠不及對感應的追求。那到底什麼是感應呢?簡而言之,此處有感,彼處有應。對於修行人而言,此處有感是指恭敬心、誠敬心到了,發自內心的,是真真的有感而發,彼處因真感而真應,應就是答應、回應、響應。

以前跟隨師父的時候,我常問這樣的問題,佛菩薩既然慈悲,為了讓眾生起信,他們為啥不在空中示現,這樣大家就都信佛了。師父回答:佛菩薩恆順眾生,你真心不到,佛菩薩不會強求的。叶公好龍,結果龍真的現身的時候,葉公卻跑了。龍雖然是天上的,可智慧畢竟差了點,不知道葉公不是真心的。

想想也是這個道理,真心到不到,佛菩薩自然清楚,就算真心到了,也要看機緣到不到。記得我一次在雲居山打禪七的時候,當時啥都不懂,功夫也不大會用,就是死扛,硬憋,所以就容易上火。等開靜的時候,跑到寮房弄水喝,可惜太燙,看見旁邊一大袋子南豐蜜桔。當時就我一個人,可是自己知道一些因果戒律的,特別是寺院的東西,不與取就是盜僧祇物,罪過很大的,忍了忍,沒有拿。喝一口開水,看看蜜桔,看看蜜桔,喝一口開水,我估計此事當時也只有護法神知道吧。最讓我感動的是第二天下山的時候,師父順手把我昨天看的那一大袋子蜜桔全給我了。像這樣的事,自己就不知不覺認為是感應。其實無論是巧合還是感應,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在雲居山得到了佛法,這件事只不過是中間一段有意思的小插曲。

要讓人信服感應的真實存在,可以提起佛教沒有傳到中國的時候,得孔子心法的曾子的一次感人的感應。這是二十四孝的故事,曾子為了照顧眼盲的母親,所以不去做官,就在家中靠賣柴侍奉母親。一次他上山砍柴的時候,他的幾個朋友來看他。曾子的母親想讓兒子趕快回來,當然了,那時沒有手機,情急之下,她咬了自己手指一下,希望兒子能感應到。這時在山上的曾子突然感到心中一陣痛,於是心中放不下,想到母親眼睛失明,怕母親出事,所以背著柴趕緊地回家看看,等他回家自然也就知道心痛的原因了。還有就是情人之間的感應,熱戀中,彼此都心專注一境,每每有感應也都是心的妙用,不足為怪。

母子感應,情人感應都是這樣的真實不虛,更何況我們與佛菩薩了,關鍵在於我們的至誠心夠不夠,恭敬心夠不夠,孔子講:祭神如神在。我常常這樣檢討自己,我念佛,有佛在嗎?心中真的有佛菩薩嗎?念念有沒有繫念西方?一檢查就很慚愧了,不敢說自己多有修行了,古人講:歷境驗心,我這裡還沒有遇到什麼境呢,自己就亂了。印祖講: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至今,我跟師父有八年的緣分了,第一次見面的場景記得不是很清楚,但是,他的一個簡單舉動讓我很震撼,到現在都如同在眼前:他拿法寶給我的時候,先是放在自己頭上頂禮一下,再給我。師父是有恭敬心的人,所以他的修持很好。

或許有人要挑刺了,修行的恭敬心有那麼重要嗎?見佛見自性,就要對三寶恭敬嗎?離了三寶我就不能覺悟嗎?這樣的讓我對你恭敬,你是不是有啥企圖啊?其實,有這些疑問的都是我慢心的體現,現在流行這樣的話:要想有錢,首先要認識有錢的人,跟有錢的人交朋友,然後你自己就會用他們的思維方式去思考問題,去賺錢,最後你也會成為有錢人。我覺得這個道理和要有至誠心,恭敬心是一樣的,佛是覺者,功德圓滿,其功德裡就有恭敬心,至誠心,我們要成就自己的功德,成就自己的道業,成就自己往生之路,就必須要發起具有功德的心,自然就容易和佛菩薩感應道交了。

所以,我以為不必問感應,只要問自己念佛有沒有至誠心,對三寶有沒有恭敬心。現在佛教圈子裡,動不動談感應,實在是令人堪憂,本來感應也是讓人起信的一種方式,可是現在,大家不在自己心地上下功夫,老是向外求,實在是不吉祥的。

一位師兄放生,第二天做成了一筆大生意,他很激動地說,放生真好,放生我生意就成功了。我就勸他,此果(生意成)未必是彼因(放生),或可能是前因,並且,放生或者做其他的功德,都是讓我們去培養自己的善根,培養自己的菩提心,增加自己的道糧,佛具足一切功德,我們這樣做功德也算是常隨佛學,所以應該是發自內心的必須做的,而且是應該做的。同時,作為世間人,希望一些福報也是正常的,我們可以祈求「現世之內,五福重增,他報之中,二嚴克備」,但是千萬不要妄談感應,錯認因果,像這些因果感應也只有佛菩薩清楚,我們凡夫不清楚,動輒亂認因果(彷彿因果這家店面是自家開的,因果都是自己說的算),則容易犯下大妄語戒(未證言證,就是你的證量沒到,說出話卻是超出你的證量的話,同時讓別人認為這就是你的證量,以此誆騙眾生,炫耀自己,那麼地獄就有份了)。不光是藏地佛教是這樣要求的,近代漢地高僧印祖也教導我們,不要向人炫耀感應,要說只能對一個人說,那就是你的善知識,跟他印證你的境界或感應。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袈裟的由來與殊勝之處

袈裟,梵語音譯為迦沙曳,義譯為不正、壞、濁、染等。...

皈依是什麼意義

學佛必從受三皈依起,三皈依即:皈依佛、皈依法、皈依...

四聖諦

「緣起」是宇宙人生一切萬法生滅變異的定律,佛陀因證...

如何自己在家浴佛

四月初八,為釋迦牟尼佛降誕之日,寺院多舉行浴佛法會...

佛學常見辭彙(十一畫)

【假】 1.借的意思,諸法無實體,借他而有,故名假...

「一切法皆是佛法」的含義

《金剛經》說,一切法都是佛法。很多人感到疑惑,那麼...

洪水讓路、烏鴉遮陽,虛雲老和尚的境界

今天,有兩個人問我:你那時候在虛老那裡出家,虛老他...

學佛過程中會碰到的問題

能夠學佛,是人生的最大幸事。佛菩薩告訴我們很多做人...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出家功德經

佛說出家功德經...

【大藏經】楞嚴經四種清淨明誨

佛告阿難:汝常聞我毗奈耶中,宣說修行三決定義。所謂...

【大藏經】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序 朝議大夫直龍圖閣權江淮荊淛等路...

【大藏經】佛說施燈功德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捨...

【推薦】釋迦牟尼佛臨涅槃時的幾句叮嚀

『第一、你問我涅槃以後,依誰為師;應依 波羅提木叉...

虛雲老和尚回憶印光大師

今天是印光老法師生西十二週年紀念。各位都是他的弟子...

飯後吃梨能排出致癌物質

韓國研究人員發現,飯後吃個梨或喝杯熱梨汁,積存在人...

淨土法門與發菩提心

我們修淨土宗的,如果把一句阿彌陀佛名號,當做阿伽陀...

臉白就是修的好,臉黑就是修的不好嗎

問: 常聽一些學佛的居士說:某某人的臉色又白又亮,...

情感重的人為何會墮落

【純想即飛。必生天上。若飛心中。兼福兼慧。及與淨願...

大安法師:只供一尊阿彌陀佛還是供西方三聖

問: 在家裡只供一尊阿彌陀佛還是供西方三聖? 大安法...

突破障礙,超越自我,舞出生命

引生修學的動力,就是所謂的精進。有些人剛開始學佛是...

八種方法使淨土法門成就

在過去好多祖師大德,為眾生示現一生勤苦辦道,一生成...

痛了,你自然就會放下

一個苦者找到一個和尚傾訴他的心事。 他說:我放不下...

什麼是阿修羅

阿修羅,是梵文音譯,漢譯佛經中還譯為阿須羅、阿索羅...

以吃菜為殺生,是不按道理之邪說

原文: 戒律之不傷一草,則不許吃菜,以吃菜為殺生,此...

修行人著魔的主要現象

一、共修時的魔事 修行人發生魔事時會有那些現象出現呢...

「六大根本煩惱」是眾生輪迴之根本

煩惱濁,天台宗稱之為思惑,即思想上的迷惑,以貪瞋癡...

天人丈夫眾,恭敬繞瞻仰

天人丈夫眾,恭敬繞瞻仰。此二句,名莊嚴主功德成就。...

五個方面分析「無我」的含義

佛教的經典和論著浩瀚如海,其數量更是數不勝數。隨著...

【佛教詞典】座主

(一)即一座之中,學德兼具,堪作座中之上首者;或指一...

【佛教詞典】聖行

(術語)涅槃五行之一。聖者正也。菩薩戒定慧所修之行...

【視頻】界詮法師《如是我聞一時》

界詮法師《如是我聞一時》

【視頻】唵嘛呢叭咪吽(慢版)

唵嘛呢叭咪吽(慢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