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佛說恆水經

西晉三藏法師法炬譯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佛說恆水經

西晉三藏法師法炬譯

聞如是:

一時,佛與大比丘僧、諸弟子、菩薩俱行到恆水。諸天人民、鬼神、龍、人非人,及初發道意者無央數,各持華香伎樂皆追從佛,已到恆水,施座而坐,眾會皆定。月十五日說戒時,阿難從坐起,正衣服,前作禮,以頭腦著佛足,卻長跪叉手白佛言:「諸弟子坐安定,願佛可說戒經。」佛默然不應,阿難還就坐甚久。到夜半,阿難復起前,長跪叉手白佛言:「夜已半,諸弟子坐皆安定,願聞佛說戒經。」佛復默然不應,阿難復還就坐大久。鷄向欲鳴,阿難復起前,長跪叉手白佛言:「鷄欲鳴,諸弟子願欲聞說佛戒經。」

佛告阿難言:「人生死展轉五道以往來,在世間甚大勤苦,不自識知前世宿命本末者,皆坐心意不端故。人身甚難得,已得人身,佛經戒復難得值聞,已得聞佛經戒,信入佛道復難,已入佛道,守持經戒復難得。佛欲說戒經,今坐中有一弟子,不能持佛戒經,用是故佛不說戒經。」

阿難白佛言:「我不知何所弟子不持佛戒經?」

摩訶目乾連三昧徹視,見不持戒弟子,即起往至其前謂之言:「卿為佛作弟子,不能持戒法,是為捐棄之人,不應與尊者共同坐席,當起出,不得復入眾中。」佛告摩訶目乾連:「汝好曉令出不持戒弟子。」即自慚愧出去。

佛告諸弟子:「善聽今說法。」諸弟子皆叉手言:「唯然受教。」

佛言:「大海水有朝夕來往時不過故際,還去亦不過故際。諸弟子皆當端心正汝意,還自視中表五藏,思惟生死甚勤苦,當奉持戒經不當缺犯。持五戒者,還生世間作人。持十善者得生天。持二百五十戒者,現世可得阿羅漢、辟支佛、菩薩、佛泥洹大道。以道以受人身,當奉持經戒,死死不當缺犯大如毛髮;譬如海水朝夕來往時不敢過故際。海中有七寶。何謂七寶?一者白銀,二者黃金,三者珊瑚,四者白珠,五者車璩,六者明月珠,七者摩尼珠,是為海中七寶。今佛道中亦有七寶。」

佛言:「道寶是也。一者須陀洹,二者斯陀含,三者阿那含,四者阿羅漢,五者辟支佛,六者發意念度一切菩薩,七者佛泥洹大道,是為七寶。欲得道寶者,皆當棄捐淫泆、瞋恚、愚癡,持戒精進累積功德,中外清淨自守,無常高士如是。海水不受惡露,若有死人、污穢臭處、不清潔者,疾風吹著岸上。今佛道中不受污穢不持經戒惡人,諸有犯經戒者,乃牽臂出之。譬如四輩鼠:一者屋間鼠,二者家中鼠,三者野田鼠,四者清溷中鼠。屋間鼠不能居平地,平地鼠不能居屋間,野田中鼠不能居人家,人家鼠不能居野田,清溷中鼠不能出清溷中也,不知倉中饒穀故也。人復有四輩。何謂四輩?一輩人端心正意持戒不犯,欲得阿羅漢道。二輩人者持戒精進,欲得辟支佛道。三輩人持戒學問明經智慧,念度一切欲得佛道。四輩人託名為弟子,不能奉持明戒不欲學問,心意猶豫恐不得道故。是為前卻弟子,如是四輩鼠。」

佛言:「諸弟子!天下有五江,東流一江字沙祿,南流一江字阿夷,西流一江字恆,北流一江字默徘徊,中流名字為江;轉流入海皆棄本名字,當為海水。」

佛言:「諸弟子!有婆羅門種,有剎利種,有工師種,有田家種,有乞人。有若於輩,各自道說言:『我種豪貴。』如愧富樂貧賤,當如五江水入海,若干輩為佛作弟子,皆當棄本名字,乃為是佛弟子耳!安得復有貴賤自貢高?先知當教後知,不得言:『我知道。』自憍貴;不得言:『學久知經多。』不得言:『我所作意應道,彼所作非作。』是者皆為犯戒,不得入眾中也。道法長幼相教護,當相承用,有未解經道者,不得向說深事,此為大過。天下大雨水,水流入水溝,水溝流入溪澗,溪澗流入江,江流入海中,海水不增不減。諸弟子!學道得須陀洹者,有得斯陀含、阿那含者,有得阿羅漢者,有得辟支佛者,有得阿惟越致者,有得佛泥洹道者,來者去者,佛道亦不增亦不減,如海水不增不減也。」

佛言:「海中有大魚,一者長四千里,二者長八千里,三者長萬二千里,四者長萬六千里,五者長二萬里,六者長二萬四千里,七者長二萬八千里。學問不值明師,安知天下有大道乎?乘船游於洿池泉流,安知天下有江海?佛經如江海,一切世間經書皆因佛經而出,經難得再見聞,當取諷誦讀,卻後數千萬億歲,乃復有佛經戒耳。日月星宿當有壞敗時,奉行佛經戒無有壞滅時。自今已後,佛不復說經戒。佛經戒甚重,中有受持戒犯惡者,頭破作七分故也。」

佛說經訖,諸弟子皆一心重持戒法,諸天人民、鬼神、龍皆起前,以頭面著地,為佛作禮而去。

佛說恆水經


上篇:佛說四諦經

下篇:法海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阿含部目錄

大方廣佛華嚴經(80卷)

大周新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序 天冊金輪聖神皇帝製 蓋聞:...

大般涅槃經

大般涅槃經序 後秦釋道朗撰 大般涅槃經者,蓋是法身之...

【註音版】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維摩詰所說經

維摩詰所說經(一名不可思議解脫上卷) 佛國品第一 如是...

佛說帝釋所問經

佛說帝釋所問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祿卿明教大...

佛說阿耨風經

佛說阿耨風經 東晉西域沙門竺曇無蘭譯 聞如是: 一時...

央掘魔羅經

央掘魔羅經卷第一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如是我聞:...

舍衛國王夢見十事經

舍衛國王夢見十事經 失譯 佛在舍衛祇桓阿難邠坻阿藍。...

舍衛國王夢見十事經

舍衛國王夢見十事經 失譯 佛在舍衛祇桓阿難邠坻阿藍。...

佛說甚深大迴向經

佛說甚深大迴向經 僧祐錄中失譯人名今附宋錄 如是我聞...

坐禪三昧經

坐禪三昧經卷上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  導師說難遇, ...

【註音版】華嚴經普賢行願品

普賢行願品...

大般涅槃經後分

大般涅槃經後分卷上 大唐南海波凌國沙門若那跋陀羅譯...

大寶積經

大寶積經卷第一 大寶積經卷第二 大寶積經卷第三 大寶...

過去現在因果經

過去現在因果經卷第一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如是我...

佛說五十頌聖般若波羅蜜經

佛說五十頌聖般若波羅蜜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

優陂夷墮捨迦經

優陂夷墮捨迦經 失譯人名今附宋錄 聞如是: 一時,佛...

【佛教詞典】八寒八熱

(名數)八寒地獄與八熱地獄也。梁武帝文曰:啖食眾生...

【佛教詞典】理懺屬利根

子題:破戒、不名破戒、清淨真實悔過、慚愧護法是根本...

製售淫書黃碟的報應

他專門精於繪製彩色的色-情畫,憑著這一手技術就到省...

未成佛道,先結人緣--佛法教您改善人際關係

我們都知道,社會倫理乃建立在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上;人...

跟人結怨痛苦過日,不如原諒包容過日

在日常生活中,難免會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古人常說:...

通過六個因素來理解煩惱的起源

通過六個因素來理解煩惱的起源:一、業的習氣,二、外...

人生是苦,化苦為樂

初步接觸佛法的人都知道這句話人生是苦,但通常人們對...

聖嚴法師《瞋心與慈心》

有人說現代人的嗔心很重,所以我們的社會才會充滿了暴...

臨終十念就是臨終的十句佛號嗎

以這種順從本願而產生的願望的力量,在臨終具足十念。...

四大菩薩的坐騎及象徵意義

我國佛教中的四大菩薩:文殊菩薩、觀音菩薩、普賢菩薩...

回歸純真的本性

晉朝時,有一位名叫毛寶的小男孩,家境十分貧困。有一...

為淨業者守護信心,說此二河白道喻

一、喻旨 為修持淨業者守護信心,以防外邪異見之難,說...

隨順世緣少煩惱

前幾天寫了日記《隨順世緣除煩惱》,講了放下我執,精...

為什麼功課沒做完就有怪事

問: 這是我第一次聽法。在冥冥中我也得到了佛法的利...

【視頻】《佛說四十二章經》聆志居士

《佛說四十二章經》聆志居士

【視頻】《佛說四不可得經》聆志居士念誦

《佛說四不可得經》聆志居士念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