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解脫道論卷第三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解脫道論卷第三

阿羅漢優波底沙梁言大光造

梁扶南三藏僧伽婆羅譯

分別行品第六

爾時依止阿闍梨。以數日觀其行。其行相應行處應當教。於是行者十四行。欲行瞋恚行癡行信行意行覺行欲瞋恚行欲癡行瞋癡行等分行信意行信覺行意覺行等分行。復次愛見慢等種種行可知。於是貪慾意使行性樂著。無異於是義。由行故成十四人。欲行人嗔行人癡行人信行人意行人覺行人欲瞋行人欲癡行人瞋癡行人等分行人信意行人信覺行人意覺行人等分行人。於是欲欲欲使欲性慾樂。此謂欲行人。其欲常行增上欲。是謂欲行。如是一切當分別。爾時此十四人略成七人。如是欲行人信行人成一。瞋行人意行人成一。癡行人覺行人成一。欲瞋行人信意行人成一。欲癡行人信覺行人成一。瞋癡行人意覺行人成一。二等分行人成一。問何故欲行人信行人成一。答欲行人於善朋增長信行欲。親覲功德故。復次以三行欲及信。此句成一相。有愛念義。覓功德義。非捨義。於是欲者念欲。信者念善。欲者覓欲功德。信者覓善功德。欲者不捨非可愛為相。信者不捨可愛為相。是故欲行及信行成一相。問何故瞋恚行及意行成一。答瞋行人於善朋增長智行瞋。親覲功德故。復次以三行瞋恚及智成一相。非愛念故覓瞋故捨故。於是瞋人非安愛念。智者非安行念。瞋恚人覓瞋。智者覓行過患。瞋人安捨。智者安捨行。是故瞋行人及意行成一相。等故。問何故癡行人及覺行人成一。答癡行人為得善。增長覺行癡。親覲功德故。信慧動離故。復次以二行癡覺成一相。不自定故動故。於是癡安亂故不安。覺種種覺憶故成不安。癡無所趣向成動。覺輕安故成動。是故癡行及覺行成一相。等故。以此方便餘行當分別。如是此成七人。於此七人云何速修行。云何遲修行。欲行人速修行。以安可教化。信力故。癡覺薄故。瞋行人速修行。安可教化。有意力故。癡覺薄故。癡行人遲修行。難可教化。有癡覺力故。信意薄故。欲瞋行人速修行。安可教化。有信意力故。癡覺薄故。欲癡行人遲修行。難可教化。不安信故。癡覺力故。瞋癡行人遲修行。難可教化。不安意故。癡覺力故。等分行人遲修行。難可教化。不安住意故。有癡覺力故。爾時此七人。由本煩惱成三。欲行人瞋恚行人癡行人。問此三行何因緣。云何可知此欲行人此瞋行人此癡行人。云何行受衣乞食坐臥行處威儀。答初所造因緣。諸行界為因緣。過患為因緣。云何諸行初所造因緣。於初可愛方便故。多善業成欲行人。復從天堂落生於此。多起殺割桁械怨業。成瞋行人。不愛業所覆。從地獄從龍生墮落生此。初多飲酒離間。成癡行人。從畜生墮落生此。如是行初造因緣。云何界為因緣。二界最近故。成癡行人。所謂地界水界。二界最近故。成瞋行人。所謂火界風界。四界等故。成欲行人。如是諸行界為因緣。云何過患為因緣。最多澹成欲行人。最多瞻成瞋行人。最多風成癡行人。復有說。最多澹成癡行人。最多風成欲行人。如是過患為因緣。云何可知此人欲行此人瞋行此人癡行。答以七行可知。如是以事以煩惱以行以受取以食以業以臥。云何以事可知。欲行人見所有事。未常見而見既見。恆觀於真實過患不作意。於小功德成不難。不從此欲解脫。既觀不能捨行。知於餘事。諸如是行欲行可知嗔行人者。見所有如是事。如倦不能久看。隨取過患多毀人。於多功德非不難。從此不捨。唯以過患得已便。知行餘事亦如是。行瞋行可知。癡行人見所有如是事。於功德過患成信他。聞他人所薄亦薄。聞他所讚歎亦讚歎。自不知故。以如是行於外事。癡行可知。如是以事。問云何以煩惱可知。答欲行人五煩惱。多行嫉慳幻諂欲。此謂五。瞋恚行人五煩惱。多行忿恨覆慳瞋。此謂五。癡行人五煩惱。多行懶懈怠疑悔無明是五。如是以煩惱可知。問云何以行。答欲行人見行以性。舉腳疾行平。舉腳平下腳不廣。舉腳可愛行。如是以行欲行可知。瞋恚行人見行以性。急起腳急下。相觸以半腳入地。如是已行瞋恚人可知。癡行人見行以性。起腳摩地亦摩下。以腳觸腳行。以如是行癡行人可知。如是以行。問云何以著衣欲行人。答欲行人若捉衣以性。不多見不寬著衣太下。周正圓種種可愛可見。瞋行人著衣以性。大急太上。不周正不圓。不種種可愛。不可觀。癡行人若著衣以性。多寬不周正不圓。非種種可愛可觀。如是以著衣可知。問云何以食可知。答欲行人樂肥甜。瞋恚行人樂酢。癡行人不定樂。復次欲行人。食時自量相應中適取揣食。亦知氣味不速食。若得少味成大歡喜。瞋行人見食。多取揣食滿口食。若得少味太瞋惱。癡行人見食。不圓小揣食不中適。少取以食塗染其口。半揣入口。半墮盤器。亂心不思惟食。如是以欲可知。問云何以事知。欲行人掃地。平身捉掃箒不駃。不知土沙。而能清淨。瞋行人若掃地。急捉掃箒兩邊駃除去土沙。急聲雖淨潔而不平等。愚癡行人若掃地。寬捉掃箒輾轉看盡處處不淨。亦不平等。如是浣染縫等。一切事平等作不與心。是欲人瞋行人。於一切事不平等作不與心。癡行人亂心多作不成。如是以事可知。問云何以臥坐。欲行人眠不駃。眠先拼擋臥處令周正平等。安隱置身屈臂眠。夜中有喚即起。如有所疑即答。瞋行人若眠駃。隨得所安置。身面目頻蹙。於夜若有人喚即起瞋答。癡人若眠臥處不周正。放手腳覆身而臥。夜中若有人喚。應聲噫噫久時方答。如是以臥可知。問何行何法。用受衣乞食坐臥行處。若欲行人衣麁不下色可憎。是與其衣當著。瞋行人衣精細。衣淨潔好色下可愛。是應當著。癡行人衣隨所得當著。欲行人乞食麁不淨潔。無美氣味少乞食。瞋行人乞食肥美淨潔。好氣味如意所得癡。行人乞食隨所得有節。欲行人臥坐於樹影水間。於小遠村處。復於未成寺。於無臥具處。是其當眠坐。瞋行人坐臥樹影水邊成就平正。於寺已成臥具。具足成其坐臥處。癡行人依。師親覲當住。欲行人行處。麁飯飲食處。若入聚落應向日而行。於惡人處。是其當行。瞋恚行人處。於飯水飲食具足。逐日而入多信向人處。是其當入。癡行人隨所得處。欲行人威儀多行腳處。瞋行人依坐臥。癡行人依行處。於是散向。欲者依可愛境界為信。瞋恚者不可愛境界為信。癡者不觀為因。欲者如奴。瞋恚者如主。癡者如毒。貪者少過患斷無染。瞋恚大過患使無染。癡者大過患斷無染。欲行人樂色。瞋行人樂諍。癡行人樂懈怠。

分別行處品第七

爾時依止師觀其所行。授三十八行。當復教示令二行相應。問云何三十八行處。答謂十一切入地水火風青黃赤白空處識處一切入。又十不淨想。膖脹想。青淤想。爛想。棄擲想。鳥獸食噉想。身肉分張想。斬斫離散想。赤血塗染想。蟲臭想。骨想。又十念。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念死念身念數息念寂寂。又四無量心。慈悲喜捨。觀四大食不淨想。無所有處非非想處。斯謂三十八行處。此三十八行處。以九行當知最勝。一以禪。二以正越。三以增長。四以緣。五以事。六以勝。七以地。八以取。九以人。問云何為禪。答謂十行處成禪外行。又十一行處成就初禪。又三行處成就三禪。又一行處成就四禪。又九行處成就四禪五禪。又四行處成就無色四禪。問云何十行處成禪外行。答除數息及觀身。餘八念及觀四大食不淨想。是謂十外行。問云何十一行處初禪所攝。答十不淨想及觀身。是謂初禪所攝。問云何三行處。三禪所攝。答謂慈悲喜。問云何一行處四禪所攝。

答謂捨。問云何九行處四禪五禪所攝。答除空一切入識一切入。餘殘八一切入。及數息念。問云何四行處四無色所攝。答虛空一切入。識一切入。無所有處。非非想處。是名四行。如是以禪可知。問云何以正越。答入行處成為越色。除無色一切入。餘八一切入。餘三十行處。不成為越色。又三行處成為越事。二無色一切入。及無所有處。餘三十五行處。不成為越事。又一行處成為越想受。所謂非非想處。餘三十七行。不成為越想受。如是以越可知。問云何以增長。答十四行處可令增長。所謂十一切入。及四無量心。餘二十四行處。不應令增長。如是以增長可知。問云何為緣。答九行處為神通緣。除無色一切入。八一切入。及分別虛空一切入。餘三十行不成神通緣。三十七行處成為毘婆舍那緣。除非非想處。又一行處不成毘婆舍那緣。所謂非非想處。如是以緣可知。問云何為事。答二十一行處是分別事。十二行處是為實事。五行處不應說分別事實事。問云何二十一行處是分別事。答除識一切入。餘九一切入十不淨想及念數息念身。問云何十二實事。答識一切入非非想處。及十禪外行。問云何五不應說分別事及實事。答謂四無量心。及無所有處。復次二行處。內營事內事。又二行處。內營事外事。又一行處。外營事內事。又二十一行處。外營事外事。又四行處。內營事內事設外事。又四行處。設內營事設外營事外事。又二行處。設內營事設外營事。設內事設外事。又一行處。內外營事內事。又一行處內營事不應說及內事外事。於是二行處內營事內事者。謂識一切入及非非想處。又二行處內營事外事者。所謂念數息念身。又一行處外營事內事者。所謂念死。又二十一行處外營事外事者。謂十不淨想。四無量心。四色一切入。虛空一切入。及念佛念僧。又四行處內營事內事設外事者。謂念戒念施觀於四大。及不淨食想。又四行處設內營事設外營事說外事。謂四色一切入。又二行處設內營事設外營事設內事設外事。謂念法念寂寂。又一行處內外營事內事。謂為念天。又一行處內營事內事外事不應說。謂無所有處。又二行處過去事。謂識一切入。及非非想處。又一行處於未來事。所謂念死。又一行處於現在事。所謂念天。又六行處設過去事。設未來事。設現在事。謂念佛念僧念戒念施。及觀四大不淨食想。又二行處。設過去事。設現在事。設不應說。過去未來者。所謂念法念寂寂。又二十六行處。不應設三世事。謂九一切入。十不淨想。四無量心。及念數息念身。無所有處。又四行處動事。謂火一切入。風一切入。及蟲爛想。及念數息。其處則動。其相不動。餘三十四不動事。如是以事可知。問云何為勝。答八一切入四無色定。是名勝真實事故。以八一切入是名定勝故。彼第四禪得勝地故。四無色定成勝。十不淨想及食不淨想。是名想勝。以色以形以空以方。以分別以和合。以執著故。以不淨想事故。以十念處。是名勝念。微細故。隨念故。四無量心以無過為勝。受饒益故觀四大。是名慧勝。以執著空故如是以勝可知。問云何以地。答十二行處。不生於天上。謂十不淨及念身食不淨想。又十三行處不生於色有。初十二及數息念不生色有。除四無色處。餘行處不生於無色有。如是以地可知。問云何以取。答謂十七行處。以見應取相。除風一切入及無色一切入。餘七一切入十不淨想。又一行處。以觸應取相。謂念數息。又一行處。或以見或以觸應取。謂風一切入。餘十九行處。以聞分別應取。又五行處。初坐禪人不應修行。四無色及捨餘二十三。初學禪人應取。如是以取可知。問云何以人。答欲行人四無量不應修行以淨相故。何以故。欲行人作意淨想非其所行。如痰病人多食肥腴非其所宜。瞋行人十不淨想不應修行。瞋恚想故。瞋恚作意非其所行。如瞻病人飲食沸熱非其所宜。癡行人未增長智。不應令起修行處。離方便故。若離方便其精進無果。如人騎象無鉤。欲行人應修不淨想及觀身。是其欲對治故。瞋行人應修四無量心。是瞋對治故。或當修色一切入心隨逐故。信行人當修六念處。念佛為初信定故。意行人當修觀四大。於食不淨想。念死念寂寂深處故。復次意行人於一切行處無所妨礙。覺行人當修念數息以斷覺故。癡行人以言問法。以時聞法以恭敬法。與師共住令智增長。於三十八行隨其所樂。應當修念死。及觀四大最勝。復說於分別行處我見彼勝。六人於所分別略而為三。問若然於初有妨。答二欲行人。謂鈍根利根。為鈍根欲人。修不淨觀。為其欲對治。是所應教行。修得除欲。利根欲人。初信增長。當修念處。是所應教行。修得除欲。二瞋行人。謂鈍根利根。為鈍根瞋恚行人。修四無量。是其瞋恚對治。是所應教行。修得除瞋。利根瞋恚行人。以智增長修行勝處。是所教修得除瞋。二癡行人。謂無根鈍根。為無根癡行人。不應教修行處。為鈍根癡行人。為除覺應教修念數息。如是以略唯成三人。是故無妨。於是法一切入及數息。以空增長。無妨成一切行。若已得勝功德。勝一切行所行之處故成不妨。

解脫道論卷第三

 

上篇:解脫道論

下篇:三彌底部論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論集部目錄

【註音版】普賢菩薩行願讚

普賢菩薩行願讚...

教觀綱宗

教觀綱宗 (原名一代時教權實綱要圖。長幅難看。今添四...

淨土五經日誦集要(淨宗早晚課)

序 諸佛如來出興於世,唯欲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淨...

【註音版】佛說無常經·臨終方訣附

佛說無常經·臨終方訣附...

尼乾子問無我義經

尼乾子問無我義經 馬鳴菩薩集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

入大乘論

入大乘論卷上(本無闕第一品名目) 堅意菩薩造 北涼三藏...

佛一百八名讚

佛一百八名讚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卿傳教大師...

菩提資糧論

菩提資糧論卷第一 聖者龍樹本 比丘自在釋 大隋南印度...

大方便佛報恩經

大方便佛報恩經卷第一 失譯人名在後漢錄 序品第一 如...

【註音版】毗盧遮那佛大灌頂光真言

毗盧遮那佛大灌頂光真言...

佛說超日明三昧經

佛說超日明三昧經卷上 西晉清信士聶承遠譯 聞如是:一...

【註音版】佛說不增不減經

佛說不增不減經...

太子須大拏經

太子須大拏經 西秦沙門聖堅奉 詔譯 聞如是: 一時佛...

佛說是法非法經

佛說是法非法經(出《中阿含》)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

【註音版】大方廣佛華嚴經修慈分

大方廣佛華嚴經修慈分...

學菩薩戒法

佛前自誓受戒。肇於梵網。詳於地持瓔珞等經。今參以諸...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夫滿教難思,窺一塵而頓現;圓宗叵測,覩纖毫以齊彰。...

【佛教詞典】廣長舌

佛三十二相之一,佛舌廣長,而且柔軟紅薄,能覆面至發...

【佛教詞典】至那你

(雜名)譯曰漢持來。桃也。見西域記四。梵Cīnāṇi。...

讓微笑常在

一直以來,微笑被人譽為忘憂之草,解花之語。踏遍紅塵...

明一法師的出家因緣與信心來源

信入佛教一年多了,到現在不但出家了,連戒也授了,我...

文殊菩薩出生時的十種瑞相

文殊師利菩薩出生的時候,由於他無量劫以來積功累德,...

佛號護持行人不遭魔障

具足煩惑習染的眾生,處斯五濁惡世,大多汩沒塵勞,醉...

釋迦牟尼佛臨涅槃時的幾句叮嚀

『第一、你問我涅槃以後,依誰為師;應依 波羅提木叉...

要像防賊一樣護持自己的心念

弘一大師從不說別人的是非長短。每當別人做錯了事,或...

文殊普賢,指歸念佛

【原文】 按高僧傳三集,法照大師傳雲。大師於大歷二年...

從內心發起真正救度眾生的心

修行需要壓力,想一想,現在多少的父母親眷,對我們有...

延一念為無量劫,促無量劫為一念

說這一部《法華經》,日月燈明佛說了多少時間呢?六十...

蓮池大師答淨土四十八問

問: 世人聞念佛念心,心淨土淨之語,因膠執內心,拂...

沉著冷靜是人生永遠的財富

人的一生總要遇到一些驚險的事情,往往出其不意,防不...

造佛塔勝報緣起

有一次,佛告訴阿難:我現在在大眾當中,簡要說明造塔...

【視頻】《無量義經》聆志居士念誦

《無量義經》聆志居士念誦

【視頻】《普賢行願品》妙剛讀誦

《普賢行願品》妙剛讀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