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佛說大堅固婆羅門緣起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祿卿傳法大師賜紫臣施護等奉 詔譯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佛說大堅固婆羅門緣起經卷上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祿卿傳法大師賜紫臣施護等奉 詔譯

如是我聞:

一時,世尊在王舍城鷲峯山中,與大眾俱。是時,有五髻乾闥婆王子,過於夜分,至明旦時,來詣佛所——彼有身光廣大照耀,彼鷲峯山都一光聚——到佛所已,頭面禮足,退住一面,前白佛言:「世尊!我於一時,在三十三天,見帝釋天主、大梵天王並善法天眾而共集會有所宣說——我親所聞,我親所受——是義云何?唯願世尊!告示於我,令我了知。」

佛告五髻乾闥婆王子言:「所有汝於三十三天帝釋天主、大梵天王並善法天眾共集會處有所聽受,我今如應告語於汝,令汝了知。」

時,五髻乾闥婆王子,復白佛言:「世尊!我於一時在三十三天帝釋天主、大梵天王並善法天眾共集會處。是時,或有天子,以因緣故,初生彼天。同時,有餘先生天子,見初生者,乃起五種極愛樂事,所謂壽命、色相、名稱、吉祥、眷屬等。世尊!彼有一類天子,作如是言:『諸天子!汝等且觀,此初生天子,有餘先生天子,起於五種極愛樂事,所謂壽命、色相、名稱、吉祥、眷屬等。』彼時,又有一類天子,作如是言:『諸天子!此初生者是佛世尊聲聞法中,修梵行已,身壞命終,感善趣報,而來生此三十三天。同時,有諸先生天子,乃起五種極愛樂事。』彼時又有一類天子,作如是言:『快哉諸天子!有四佛如來、應供、正等正覺,出現世間,宣說諸法,利益天人,損減阿脩羅眾,增益天眾。』彼時,又有一類天子,作如是言:『止!諸天子!非四佛如來、應供、正等正覺,出現世間。快哉!諸天子!有三佛如來、應供、正等正覺,出現世間,宣說諸法,利益天人,損減阿脩羅眾,增益天眾。』彼時,又有一類天子,作如是言:『止!諸天子!非三佛如來、應供、正等正覺,出現世間。快哉!諸天子!有二佛如來、應供、正等正覺,出現世間,宣說諸法,利益天人,損減阿修羅眾,增益天眾。』如是等事,願佛為說。」

是時,帝釋天主、大梵天王在佛會中,佛以是事告帝釋天主並天眾言:「汝等當知,同一時中,無處容受二佛如來、應供、正等正覺,出現世間,宣說諸法。」時,帝釋天主並諸天眾,聞佛語已,咸生歡喜,心意快然。

爾時,世尊知彼帝釋天主並諸天眾咸生歡喜,即告眾言:「如來、應供、正等正覺出現世間,具足八種希有之法。汝等若欲聞者,應當勝前發歡喜心起忻樂意。」即時,佛告帝釋天主言:「憍尸迦!汝今為此天眾,隨應樂說如來、應供、正等正覺八希有法。」

時,帝釋天主承佛教勅,宣說世尊八希有法:「諸天子!隨有如來、應供、正等正覺出現世間,決定損減阿脩羅眾,增益天眾,能令多人利益安樂。如是利樂,是為希有。

「復次,諸天子!如來大師出現世間,我不見於過去及今現在而有別異,是故如來、應供、正等正覺出現世間,宣說法教,利益天人。所謂破諸見法、離染污法、順觀法、潔白法、了知諸受法、除憍慢法、調伏渴流法、破無明法、斷依止法、離貪愛法、寂滅法、涅槃法。如是宣說諸法,是為希有。

「復次,諸天子!如來大師出現世間,我不見於過去及今現在而有別異,是故如來、應供、正等正覺出現世間,為諸聲聞教示學法,謂所應修諸無瞋法。以此緣故,如來、應供、正等正覺重重教示:『諸修行者,應於曠野寂靜等處修無諍行,若行、若住、若坐、若臥,遠離憒閙,及離諠繁,隨自依止、隨自色相、隨自忻樂、隨自所愛,勿雜他人,隨自應行。』如是教示,是為希有。

「復次,諸天子!如來大師出現世間,我不見於過去及今現在而有別異,是故如來、應供、正等正覺出現世間,雖復隨順受諸飲食,如來常得食中上味,及得正味,得第一味,得不離散味。又復,如來、應供、正等正覺所受飲食,遠離憍慢無住無著,常離過失起正智慧,常欲出離。復以此法教示一切,是為希有。

「復次,諸天子!如來大師出現世間,我不見於過去及今現在而有別異,是故如來、應供、正等正覺出現世間,具足神通,為諸聲聞說神通法,教示開導使令修行。如是教示,是為希有。

「復次,諸天子!如來大師出現世間,我不見於過去及今現在而有別異,是故如來、應供、正等正覺出現世間,離諸疑惑,亦離疑論,於善法中得無所畏,如是離疑者,是為希有。

「復次,諸天子!如來大師出現世間,我不見於過去及今現在而有別異,是故如來、應供、正等正覺,出現世間,於諸法中如說能行,如行能說,復以諸法,教示開導使令修行。如是教示,是為希有。

「復次,諸天子!如來大師出現世間,我不見於過去及今現在而有別異,是故如來、應供、正等正覺,出現世間,教示涅槃及涅槃道,增長充滿無有窮盡。譬如殑伽河水閻牟那河水流注大海增長無盡,如來、應供、正等正覺亦復如是,教示涅槃及涅槃道,善巧宣說諸涅槃法,及善安立,使令修行增長無盡。如是教示者,是為希有。

「諸天子!如來大師出現世間,具足如是八種希有之法,是故我不見於過去及今現在而有別異。」

是時,彼天子眾聞是說已,又復勝前,咸生歡喜,心意快然,俱白帝釋天主言:「天主!願為我等重複宣說彼如來、應供、正等正覺八種希有之法。」

時,帝釋天主為彼天眾,第二宣說如來八希有法:

「復次,諸天子!隨有如來、應供、正等正覺出現世間,決定損減阿脩羅眾,增益天眾,能令多人利益安樂,如是利樂,是為希有。諸天子!是故如來大師出現世間,我不見於過去及今現在而有別異,如是如前廣說,乃至如來、應供、正等正覺,出現世間,教示涅槃及涅槃道,增長充滿無有窮盡。譬如殑伽河水、閻牟那河水流注大海增長無盡,如來、應供、正等正覺亦復如是,教示涅槃及涅槃道,善巧宣說諸涅槃法,及善安立,使令修行增長無盡。如是教示,是為希有。諸天子!如來大師出現世間,具足如是八希有法。是故我不見於過去及今現在而有別異。」如是言已,彼天子眾又復勝前,咸生歡喜,心意快然。

爾時,世尊知天子眾又復勝前生歡喜已,復告帝釋天主言:「憍尸迦!汝今重複宣說如來、應供、正等正覺八希有法。」

是時帝釋天主承佛教勅,第三復說八希有法:

「復次,諸天子!隨有如來、應供、正等正覺,出現世間,決定損減阿脩羅眾,增益天眾,能令多人利益安樂。如是利樂,是為希有。諸天子!是故如來大師出現世間,我不見於過去及今現在而有別異,如是如前廣說,乃至如來、應供、正等正覺,出現世間,教示涅槃及涅槃道,增長充滿無有窮盡。譬如殑伽河水、閻牟那河水流注大海增長無盡,如來、應供、正等正覺亦復如是,教示涅槃及涅槃道,善巧宣說諸涅槃法,及善安立,使令修行增長無盡。如是教示,是為希有。諸天子!如來大師出現世間,具足如是八希有法,是故我不見於過去及今現在而有別異。」如是言已。

時,大梵天王知彼天眾又復勝前,咸生歡喜心意快然,即說伽陀曰:

「帝釋天主並天眾,  咸生如是歡喜心,
 歸命稱讚佛如來,  善說如來希有法。
 昔見天中初生者,  具足色相及威光,
 由於梵行久已修,  得生彼天具勝力。」

時,三十三天眾聞是伽陀已,又復勝前,咸生歡喜,心意快然。

爾時,大梵天王知彼天眾又復勝前生歡喜已,即告眾言:「汝等若欲樂聞,如來、應供、正等正覺,具大智慧,於長夜中多所利樂,如是事者,應當勝前發歡喜心,起忻樂意。」時,彼天眾俱白大梵天王言:「善哉!大梵天王,唯願廣說,如來、應供、正等正覺具大智慧,於長夜中利樂等事。」

時,大梵天王即為廣說如來大智往昔因緣。時,梵王言:「世尊!乃往過去世中,有一國王,其名域主。彼時有一婆羅門,名曰堅固,居輔相位,為王之師,聰明大智,具大才略,善治國事。王有太子,名曰黎努,王所愛念,聰明大智,復有大才,善了眾事。世尊!彼黎努太子,別有六人剎帝利童子,而為伴友,常所共會,聚砂為戲。彼輔相堅固婆羅門,亦有一子,名曰護明,深所愛念,才智聰利,凡所歷事,無不洞明。世尊!而彼輔相參治政事,頗經時歲,其後一時忽趣命終。王聞輔相堅固婆羅門已趣命終,愁憂懊惱悲軫淚流,撫膝驚惶,癡悶如絕,乃作是言:『我此輔相,頗有才智,參治國政,深為良佐,復常與我共所娛樂,而忽命終,我深苦惱。』時,彼太子聞其父王為輔相堅固婆羅門已趣命終,愁憂懊惱悲軫淚流,太子即時往詣王所,到已白言:『父王勿須憂愁,勿須涕泣,何故自損癡悶如絕?何以故?父王當知,堅固婆羅門有一長子,名曰護明,具有才智,又復聰利,若繼父位,能曉政事,其父所解,此子悉知,今有此人,王何憂惱!王應密召,隨事教招,以父所任當授其子。』

「時,王聞已,即命使人乃謂之曰:『汝往護明童子所傳如是言:「王今召汝,宜速來此。」』使人受命,即時往詣護明童子所,既到彼已,具宣王勅:『今召於汝,宜速往彼。』時,護明童子聞使人言,即時來詣王所。到已伸敬,令一面坐。時,王歡喜重複慰諭,作如是言:『我今如實教示於汝,汝父喪逝,雖復愁惱,我今令汝繼其父位,而為輔相。汝善為我共治國政。』護明童子受王教命,即繼父位乃為輔相,共治國政如父所作,諸所應事,悉如其父,而無違失。爾時,國中婆羅門長者士庶人民,知是事已,咸作是言:『快哉!護明童子!汝父昔時名為堅固,子今繼位,克廣前業,我等稱汝名大堅固。』其本名字為護明者,以火中出因緣立號,從今已後稱大堅固。

「世尊!爾時,輔相大堅固婆羅門為相未久,即時往詣六人剎帝利童子所,到已謂言:『汝諸童子!宜應往彼黎努太子所,告於彼言:「太子!若有苦惱,汝我同受;若有快樂,汝我同慶;汝有歸趣,我亦有歸。今汝父王年登壽考,進止羸劣,世難知者所謂壽命,一旦去世我等何歸?汝今當知,有諸臣佐,共相評議,王去世後,必當與汝,受王灌頂,汝若紹位,當以國土與我分治。」』是時,六人童子聞輔相大堅固婆羅門如是言已,即時往詣黎努太子所,既到彼已,具如上說。時太子言:『諸童子!若我更生之日,或有臣佐,立我嗣位與授灌頂,我於爾時不忘汝等,所有國土與汝分治,設有樂事與汝共受。』後域主王,復經久時忽趣命終。時,諸臣佐詣太子所,到已白言:『太子!當知,我等諸臣授汝灌頂,汝今時至宜紹王位。』時,黎努太子謂臣佐言:『汝等若能立我嗣位,其或堪任,今正是時。』時,諸臣佐即為敷置妙師子座,太子處於座上,以妙香水灌注其頂,作如是言:『天子!汝今時至堪嗣王位,我等諸臣奉王灌頂。』王灌頂已,善治國政。

「世尊!時,黎努王受灌頂已,未久之間,五欲自娛遊戲自在。於是輔相大堅固婆羅門,往詣六人童子所,到已告言:『汝等當知,黎努太子已受灌頂,處於王位,未久之間,五欲娛樂遊戲自在。王昔有言,與汝分治國土。汝等今時宜應往彼黎努王所,作如是言:「王昔許我,畫壤分治。汝王今時,能不忘不?」』時,六童子聞輔相大堅固婆羅門言已,即共往詣黎努王所,具如上說。

「世尊!時,黎努王告六童子言:『如先所約,我記是言,我今當以此之國土等為七分與汝六人,各各分治。』如是言已。時六童子俱白王言:『若王記其言者,斯為甚善,願王速召輔相大堅固婆羅門,令彼如王教勅,申畫疆境。彼人聰利智慧明瞭,堪為準的。』時,黎努王乃命使人即謂之言:『汝往輔相大堅固婆羅門所,作如是言:「王今召汝,汝今宜應速至王所。」』使人受命,即詣輔相大堅固婆羅門所,到已如應宣示王言:『汝今宜應速至王所。』

佛說大堅固婆羅門緣起經卷下

「爾時,輔相大堅固婆羅門即時來詣黎努王所,到已伸敬退坐一面。時,王歡喜顧囑慰安,輔相亦復肅恭對答。王言:『大堅固!汝今為我度此國境分為七分,我與六人童子各各分理。』是時輔相受王命已,即時度量分此地界,正北北隅,其界廣闊。正南南隅,其界狹略,猶如車形。中央境土,多人聚處,黎努王居。所有迦陵誐國,[木*奈]多布囉城;摩濕摩迦國,褒[惺-生+土]那城;晚帝那國,摩呬沙摩城;蘇尾囉國,勞嚕迦城;彌體羅國;尾提呬城;摩伽陀國,瞻波大城;波羅奈國,迦尸大城。如是七國,各分界已。時,六人童子於彼彼處,受王灌頂,各各為王,統理一處。從是已後,乃有七王,所謂黎努王、破冤王、梵授王、勝尊王、明愛王、持國王、大持國王,如是七王各分統已。後時,六王又復集會,共詣輔相婆羅門所,到已謂言:『大堅固!如汝所有,智謀才略,助佐黎努大王,我等六王願汝同彼,亦相讚助。』輔相婆羅門聞是言已,同佐七王,諸所有事悉共參議。

「爾時,輔相婆羅門其後又復教授七千婆羅門,誦彼經典,教授七千婆羅門,讀彼經典。時,諸長者婆羅門士庶人民,咸知咸見輔相婆羅門如是才智,互相議言:『此大堅固是為真實大婆羅門,復能與諸婆羅門眾,教授讀誦圍陀典章。』

「是時,輔相婆羅門聞眾議已,作是念言:『此諸婆羅門長者士庶人民,處處相聚參議,於我假以稱揚,謂我才智,又復目我而為真實大婆羅門,此非我宜,我且自觀,實非真實大婆羅門,我今不復與諸婆羅門教授讀誦圍陀典章,正使廣知,誠非我善,況復世間我身色相而不久住?我昔曾聞,先德耆舊大婆羅門智者所說,婆羅門法中,於夏四月,寂止一處,修悲禪觀,彼觀若成,大梵天王當來現身,施所求願,若如是事,是我所樂,我應如說修此禪觀。』如是言念已。時,輔相婆羅門將欲於夏四月中寂止一處修悲禪觀,即詣黎努王所,到已白言:『大王!我今樂欲,夏四月中寂止一處修悲禪觀,願王聽許。』時,黎努王言:『大堅固!隨汝所欲,今正是時。』

「爾時,輔相婆羅門得王許已,詣寂靜處,諦心專注,於夏四月中修悲禪觀。過夏四月已,當苾芻布薩白月十五日,即於彼處,依婆羅門法,以新瞿摩夷,先塗其地,然作四方火壇,其壇中心復作火爐。時,輔相婆羅門沐浴其身,著新淨衣,從北而上,至壇南界,擲吉祥草,遍覆壇地,面北而坐,執宰嚕嚩,施作火事,以祀梵天。爾時,輔相婆羅門作法未久,忽於北方有大光相。輔相婆羅門見是光已,生希有心,身毛喜竪,轉復肅恭,諦心而住。其光熾盛,昔所未見。爾時,大梵天王現光未久,從北而來虛空中住。其輔相婆羅門一心歡喜,仰觀虛空,乃見大梵天王處於空中,即時◎合掌頂禮說伽陀曰:

「『威神色相光明具,  是何聖者現空中?
  我今雖見不能知,  惟願如實為我說。』

「爾時大梵天王即說伽陀,答輔相婆羅門曰:

「『彼諸淨行者悉知,  我於梵界而常住,
  又復諸天知我名,  汝婆羅門應自審。』

「輔相婆羅門復說伽陀曰:

「『所須淨水及座位,  蘇蜜乳粥味中勝,
  最初奉獻我專心,  惟願梵王哀納受。』

「大梵天王復說伽陀曰:

「『所須淨水及座位,  蘇蜜乳粥味中勝,
  汝婆羅門最初獻,  我今如應為汝受。』

「輔相婆羅門說伽陀曰:

「『五欲諸境名此界,  得生梵世名他界,
  我忻是義發問端,  惟願梵王聽許我。』

「大梵天王說伽陀曰:

「『此界他界二義中,  隨汝所樂恣汝問,
  我今聽許悉無疑,  汝問云何當速說。』

「爾時,輔相婆羅門即作是念:『我於今時,欲解疑惑,先以何義,問彼梵王?為問此界義由何發起邪?為問他界義由何得生邪?』輔相婆羅門又覆審思:『此界義者,謂由五欲發起,此不應問。我今當以生他界義問彼梵王。』作是念已,即問大梵天王言:『勇勐清淨者,大梵天王!我今問汝,願解疑惑。大梵人中,若欲求生寂靜梵天界者,當修何行,而能得生?』

「爾時,大梵天王即說伽陀,答輔相婆羅門曰:

「『修無我者即淨行,  心住一境悲解脫,
  離諸欲染煩惱除,  此等得生於梵界。』

「時,輔相婆羅門白大梵天王言:『如大梵所說伽陀中言,修無我者是即淨行,我於此義已能解了,謂一類人起正信心,修出家法,剃除鬚髮,被袈裟衣,舍諸富樂。若少若多,智能隨轉。若高族中、若下族中,其心平等離諸取著。但持三衣一鉢,餘無所有。於諸學中,教授學法,身、語、意業具足清淨,淨命自資,離諸過失。如是名為◎修無我者。

「『又如大梵所說,心住一境,我聞其言,亦解是義。謂有一類修定行者,內心清淨,住一境性,無尋、無伺,定生喜樂,證二禪定,具足所行,此即名為心住一境。

「『又如大梵所說,悲解脫者,我聞其言,亦解是義。謂有一類修悲行者,以悲俱時所生之心,先於東方,遍運悲心,其心廣大,具足所行,平等無二,亦無限量,無冤無惱。如是東方行已,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一切世界,廣運悲心,具足所行,亦復如是,此即名為悲解脫者。

「『又如大梵說言,離諸欲染,煩惱除者,我聞其言,不解是義。大梵,何等為煩惱?云何人中能令煩惱而得清淨?諸煩惱海充滿流注,是中云何令修行者得生寂靜彼梵天界?』

「爾時大梵天王即說伽陀,答輔相婆羅門曰:

「『貪瞋癡慢疑忿覆,  惱害誑妄並慳嫉,
  起此染法及謗他,  是等名為諸煩惱。
  遠離如是諸煩惱,  即於人中得清淨,
  諸煩惱海塞其源,  得生寂靜梵天界。』

「時,輔相婆羅門白大梵天王言:『如大梵所說,諸煩惱法,我聞其言,了解是義。我若在家,一向纏縛。我若出家,一向離過,當修清淨正白梵行。何以故?有生皆滅,人命短促,若不覺知,死墮惡趣。是故我今自知自覺,宜善修作,行正梵行,不復世間造諸惡業。大梵!我今舍家,而求出家,惟願大梵知我心意。』大梵天王言:『如汝所欲,今正是時。』

「爾時空中所現大梵天王作是言已,隱而不現。」

復次,會中,五髻乾闥婆王子前白佛言:「世尊!我於今日,聞此梵王於世尊前說因緣事,我忽思念,彼時輔相大堅固婆羅門者,豈非即是佛世尊邪?」

佛告五髻乾闥婆王子言:「如是,如是。彼時輔相大堅固婆羅門者,即我身是。我念往昔,彼輔相大堅固婆羅門出家等事,汝曾聞不?」

五髻答言:「不也,世尊!我昔未聞。」

佛言:「五髻!我今次第,為汝宣說。五髻!彼時,輔相大堅固婆羅門作火事已,往詣黎努王所。到已跪拜,恭向王前,說伽陀曰:

「『我有意願今啟白,  黎努大王國界主,
  我舍相位求出家,  願王自理國政事。』

「爾時黎努大王即說伽陀,答輔相曰:

「『汝若闕少所須用,  一切欲者我當與,
  若人嬈汝今速言,  我以王法為治罰。
  汝如我父我如子,  汝我相助豈相離?
  汝雖為相亦我師,  何故於今發是語?』

「輔相婆羅門說伽陀曰:

「『我諸所用無闕乏,  亦非他人相嬈惱,
  但為我聞真實言,  發出家心無改轉。』

「黎努大王說伽陀曰:

「『非人所說何真實,  何故信聽如是言?
  勿將斯語以為真,  棄輔相位求出家。』

「輔相婆羅門說伽陀曰:

「『天子我先作火事,  勇發清淨專注心,
  依法佈壇火祀天,  以吉祥草而作用。
  大梵天王大仙聖,  應我所求即現身,
  我聞彼說真實言,  是故堅發出家意。』

「黎努大王說伽陀曰:

「『如汝輔相善所說,  我今悉能生信解,
  汝既得聞先聖言,  此出家心何能轉。
  汝心猶如虛空淨,  復如淨妙瑠璃寶,
  如汝所修我亦隨,  我因汝故得開悟。』

「時,黎努王說伽陀已,又作是言:『大堅固!汝心清淨,樂修善行,隨汝所欲,汝有歸趣,我亦有歸。』

「時,輔相婆羅門復說伽陀,前白王曰:

「『汝王當舍諸欲境,  若執著者即愚夫,
  應發堅固離著心,  三摩呬多忍力具。
  此所悟者清淨乘,  此清淨道真常住,
  此所宣說正法門,  由此得生梵天界。』

「五髻!彼分理諸國者六王,聞輔相婆羅門舍輔相位樂求出家,即集六王,共在一處。時,輔相婆羅門乃自往詣彼六王所,到已跪拜,白諸王言:『諸王!當知,我今欲舍彼輔相位,惟願諸王,各各別求助國政者,設有授學,別依師範。我今樂欲出家修道。何以故?我於大梵天王所,聞真實言,謂煩惱法,應當舍離。從是已後,不樂在家一向纏縛。我若出家一向離過,當修清淨正白梵行。何以故?有生皆滅,人命短促,若不覺知,死墮惡趣。是故我今自知自覺,宜善修作行正梵行,不復世間造諸惡業。』時彼六王咸共議言:『此輔相婆羅門何故棄舍富貴而求出家?婆羅門中亦有愛樂於富貴者,我等應當以富貴事,勸請彼人令勿出家。』爾時,六王共參議已,咸謂輔相婆羅門言:『我等六王以富貴事一切所欲,勸請於汝,然今我等,所有富貴,皆是依法而得。』言已即出廣多財寶,諸富樂具,授與輔相婆羅門。時,輔相婆羅門白六王言:『大王!今此財寶諸富樂具,我悉自有,一切豐足,然我所有,亦依法得。我自所有,尚悉棄舍,況復於今受諸王賜?我今決定志求出家。何以故?我於大梵天王所,聞真實言,謂煩惱法,應當舍離,如是乃至如前廣說。』

「五髻!時,彼六王復相議言:『婆羅門中亦有愛樂姝妙妓女,我等應當與彼令受。』爾時六王共參議已,即以姝妙、妓女,與輔相婆羅門。王言:『我此妓女,色相殊麗,肌體充實,容止可觀,復多能解,汝宜納受,勿復出家。』時,輔相婆羅門白六王言:『大王!我家自有四十妻室,色相殊麗,肌體充實,容止可觀,端正齊等。雖復自有,尚悉棄舍,況復於今受諸王賜?我今決定志求出家。何以故?我於大梵天王所聞真實言,謂煩惱法,應當舍離,如是乃至如前廣說。』

「五髻!時,彼六王咸謂輔相婆羅門言:『汝今堅欲求出家者,且復更俟,過七年後,我等諸王子孫及弟,各成立已,我等亦當隨汝出家。汝大堅固,若有歸趣,我等諸王亦有所歸。』時輔相婆羅門白六王言:『若俟七年,極為久遠,我今堅志願速出家。何以故?我於大梵天王所,聞真實言,謂煩惱法,應當舍離,如是乃至如前廣說。』六王又言:『汝大堅固!若不爾者,更俟六年,或復五年,乃至一年。』輔相答言:『若俟一年,極為久遠,我今堅志願速出家。』六王又言:『若不爾者更俟七月。』輔相答言:『若俟七月,極為久遠,我今堅志願速出家。』六王又言:『若不爾者,或復六月,乃至半月。』輔相答言:『若俟半月,極為久遠,我今堅志願速出家。』六王又言:『若不爾者,更俟七日。』輔相答言:『大王!若俟七日,斯為可爾,我所出家,舍苦從樂,今正是時。』

「五髻!爾時,輔相婆羅門往詣七千教誦經典婆羅門,及七千教讀經典婆羅門所,到已,普告一萬四千諸婆羅門言:『善來!善來!諸婆羅門眾。汝等所有圍陀典章,若讀若誦,從今已後,各別求師而相教習。我今出家,無能教汝。何以故?我於大梵天王所,聞真實言,謂煩惱法,應當舍離,從是已後,不樂在家一向纏縛。我若出家一向離過,當修清淨正白梵行。何以故?有生皆滅,人命短促,若不覺知,死墮惡趣。是故我今自知自覺,宜善修作行正梵行,不復世間造諸惡業。』時,彼一萬四千婆羅門眾,俱白輔相婆羅門言:『我師智者,勿宜出家。何以故?夫出家者,少其義利、少其威德、少有稱譽,若彼婆羅門者,有大義利、有大威德、有大稱譽。』時,輔相婆羅門告彼一萬四千婆羅門言:『汝,婆羅門!莫作是語!莫作是語!汝等當知,夫出家者,有大義利、有大威德、有大稱譽;而婆羅門者,少其義利、少其威德,少有稱譽。如汝諸婆羅門有所知解,一切皆從師授為緣,是故汝等,勿生異見。』時,彼一萬四千婆羅門眾,俱白輔相婆羅門言:『如師所說,如是,如是。夫出家者,有大義利、有大威德、有大稱譽,乃至我等有所知解,一切皆從師授為緣,汝師今時若有歸趣,我亦有歸。』時,輔相婆羅門,復告一萬四千諸婆羅門言:『我所出家,舍苦從樂,今正是時。』

「時輔相婆羅門,還詣自舍四十妻所,謂諸妻言:『善來,善來!汝等各各當詣彼彼親族中去,或復樂住別婆羅門族。我今舍汝,志求出家。何以故?我於大梵天王所,聞真實言,謂煩惱法,應當舍離。從是已後,不樂在家一向纏縛。我若出家一向離過,當修清淨正白梵行。何以故?有生皆滅,人命短促,若不覺知,死墮惡趣。是故我今自知自覺,宜善修作行正梵行,不復世間造諸惡業。』時四十妻俱白輔相婆羅門言:『汝大堅固!應為師尊時,汝即是師尊,應為夫主時,汝即是夫主,應為善友時,汝即是善友。今隨汝所欲,汝有歸趣,我亦有歸。』時,輔相婆羅門復謂四十妻言:『我所出家,舍苦從樂,今正是時。』

「五髻!爾時,輔相婆羅門,所應告語遍告語已,於七日中,正信堅固,歸佛出家,鬚髮自落,袈裟著身,成苾芻相,威儀具足。輔相婆羅門,既出家已。時,彼七王悉舍國境,亦隨出家;所有七千教誦婆羅門,亦隨出家;彼四十妻亦隨出家。是時,復有無數百千諸人民眾,各各隨喜,悉樂出家。

「五髻!時,輔相大堅固婆羅門遠離諸欲,證阿羅漢果。證聖果已,復為同梵行者,說諸聲聞種類法門。彼聞法已,解了其義,當生梵界。是時,大堅固聲聞,復為諸同修梵行者,說諸聲聞種類法門。彼聞法已,解了其義,得生欲界四大王天。又有一類同梵行者,聞法悟解,生三十三天;或有一類同梵行者生夜摩天、或有一類生兜率天、或有一類生化樂天、或有一類生他化自在天。

「五髻!彼時,會中若男若女,及同梵行者,或於大堅固聲聞起過失心者,身壞命終,墮地獄中。彼時,會中若男若女,及同梵行者,於大堅固聲聞起淨信心者,身壞命終,得生天界。

「五髻!彼時,大堅固聲聞,周行城邑聚落境界,普為一切若王、若臣、若長者、若婆羅門,乃至士庶人民,教化利益,令舍邪道。是時,國中王臣長者,諸婆羅門,修梵行者,及在家者,乃至一切士庶人民,咸作是言:『歸命聖者大堅固,七王輔相。快哉!今日得大善利。』」

如是世尊宣說往昔因緣事已,五髻乾闥婆王子心生歡喜,遠塵離垢,得法眼淨。

佛說此經已,五髻乾闥婆王子等,一切大眾,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佛說大堅固婆羅門緣起經卷下


上篇:大般涅槃經

下篇:佛說人仙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阿含部目錄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夫滿教難思,窺一塵而頓現;圓宗叵測,覩纖毫以齊彰。...

妙法蓮華經

妙法蓮華經弘傳序(唐終南山釋道宣述) 妙法蓮華經者...

正法念處經

正法念處經敘 夫域中之名四等,道之所生萬殊,名蓋眾...

【註音版】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經

(龍藏本)...

佛說九橫經

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佛便告比丘:「有九輩九因緣...

佛說鹹水喻經

佛說鹹水喻經 失譯人名今附西晉錄 聞如是: 一時,婆...

佛說邪見經

佛說邪見經 失譯人名今附東晉錄 聞如是: 一時,尊者...

佛說古來世時經

佛說古來世時經 失譯人名附東晉錄 聞如是: 一時,佛...

淨土證心集

淨土證心集卷上 傳天台古和 卍蓮 述 淨土緣起 佛之...

【註音版】現在賢劫千佛名經

現在賢劫千佛名經...

天台智者大師禪門口訣

天台智者大師禪門口訣 師言安般守意。當知色心相因而...

佛說大乘善見變化文殊師利問法經

佛說大乘善見變化文殊師利問法經 西天中印度,惹爛馱...

祭灶儀規

《平興寺佛事儀軌》祭灶儀規 1、淨水讚 楊枝淨水 遍灑...

佛說月喻經

佛說月喻經 西天譯經三藏傳法大師賜紫臣施護奉 詔譯...

十不善業道經

十不善業道經 馬鳴菩薩集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

梵網經懺悔行法

明菩薩戒弟子藕益智旭述 經云。若有犯十戒者。應教懺...

申日兒本經

申日兒本經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聞如是: 一時,...

【佛教詞典】世界佛教青年會

(World Fellowship of Buddhist Youth)簡稱「世佛青...

【佛教詞典】妙法

(術語)梵語曰薩達磨,薩達刺摩Saddharma,第一最勝之...

命可以算嗎

站在佛教的立場,並不否定算命看相、星象、地理、風水...

聖嚴法師《人生的意義》

《心經》幾乎是每個人都知道的,即使不識字的老菩薩們...

善加利用你的「缺陷」

一位挑水夫,有兩個水桶,分別吊在扁擔的兩頭,其中一...

不求生西方淨土,將何以堪

人生的苦境在當代表現得尤為顯著。現代人造惡的動機與...

莫問前程不求回報,這是最好的

什麼叫佛,佛一開始叫佛陀耶,到了中國3000年,就把陀...

「大乘善根界」與「二乘種不生」

這個二乘種不生是出在天親菩薩《往生論》。《往生論》...

清晨都控制不了,何談人生

一日之計,始於清晨。 前人曾說過:能控制早晨的人,方...

《大寶積經》中佛陀開示修行的四十法

第一、想得到端正的身體,要做到: 一、對惡友不起嗔...

去極樂世界的方法是什麼

問: 去極樂世界的方法是什麼? 大安法師答: 要成就...

淨土祖師們提倡的念佛方法

十念法: 唐善導大師說十念法是念夠十句的佛號。北魏曇...

八種後悔

過去有一位雲居大師,曾經說過人事上的八種後悔,勸告...

內心解縛之要

過去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化時,向比丘們開示:...

【視頻】《往生論》聆志居士讀誦

《往生論》聆志居士讀誦

【視頻】《佛說四十二章經》風柯月渚讀誦

《佛說四十二章經》風柯月渚讀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