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集諸法寶最上義論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祿卿傳法大師賜紫臣施護奉 詔譯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集諸法寶最上義論卷上

善寂菩薩造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祿卿傳法大師賜紫臣施護奉 詔譯

歸命一切佛。歸命諸法藏。頂禮一切智。廣大甚深理。我今造論名曰寶上。是諸法中最上真實決定勝義。論曰。若人若天及諸情類。從無始來癡暗為因。有語言道是惡趣根。若有樂入彼一切智清淨界者。是故歸命佛曰光明。此中云何所謂離我等性及一切因當知一切煩惱業生雜染等法。無初無住而無實體。雖有所生與夢幻等。如夢幻故從分別起。當知諸法皆從緣生。是故諸佛緣生義中。宣說諸法諸物性空空無自性。而亦不應於中作無實想。是故清淨阿賴耶識。雖有所受而無所著。此義甚深又復廣大。諸經教中皆如是說。諸有樂欲求解脫者。應當如實覺了諸法。當知諸法不離於識。若離識者是性即斷。是故法中無實有性。法集經中作如是說。

若法是實若法不實。若有自性若無自性。是二不應將幻喻等。諸法非有性而亦非無性。此中所說若實無性。無性名空空即成斷。若實有性是性為常。當知言空與非空異。離空非空亦無所得。又如明暗二不相合。離暗離明俱無所得。是故應知。此中所說明不現前暗云何離。智之與愚二不相合。離智離愚亦無所得。非智非愚是二中間我想皆空。彼一切法無內無外亦無中間。無法可取無法可舍。寶積經中作如是說。

若說言有此為一邊。若說言無是為二邊。若一若二若彼中間。皆無有相而不可見。無相見故亦不可說。無形無像不可表示。無種類法無所攝藏。亦非中邊有所安立。此中所說是真實說。性與無性本來如是。作此解者真觀聖諦能離貪等煩惱過失。設復煩惱有所生起。於聖諦中而無所著。若如是知如是解者。即得如來功德聚身。作師子吼轉大法輪。普令一切皆悉見聞。楞伽經中作如是說。

我語無相而不可取。轉識經中作如是說。

離識有法理不相應。授記經中作如是說。

當知識心遍一切法。十地經中作如是說。

色法無實不可取舍。那耨俱梨經中作如是說。

若了諸法性即非智所知。是故此中無實可得。智體無實當知如幻。諸經教中作如是說。

諸菩薩者隨諸相轉。是相無實義無所得。勝義諦中言不可立。寶雲經中作如是說。

若本是無不可言有。識離分別名不可立。彼勝義諦真理離言。而諸物性實無所得。此如是說是決定語。佛所說意破諸無智。現愛經中作如是說。

若言有物是為空者。眾生業報應有染淨。若有染淨即是有作。若有所作即種種相隨世間轉。有相轉故見有所成。若能安住無顛倒想。即知物性無別實體。此如是義者慈氏菩薩問。世尊如實說。我本無邊菩提亦無邊。菩提無邊故無菩提可得。我無邊故無求菩提者。亦無少法是智所知。唯諸佛智而能照了。彼真如法即是無性。無性即是如來。如來者即是無生性。颯缽多設多經中作如是說。

彼一切法若說言有此為常語。若執為無即成斷見。若非有非無又中間不立。寶星經中作如是說。

貪等煩惱一切染法。若解脫者是無盡相。若能了知煩惱自性本來清淨。勝義諦中脫無所脫。若欲真實觀如來者。當觀如來解脫所生。不從因生不從緣生。非有相生非分別生。遠離一切名言差別。非色相非色。真如乃至非識相非識。真如非晦非明。非即非離。非見非知。離諸識法非所了別。不於一切識法中住。若能如是觀如來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以邪觀故彼不能見如來真實。此中所說如實義者。離有離無。非性非無性。如是名為真見如來。無垢稱經中作如是說。

華嚴經中有一天下。問妙吉祥菩薩言。云何實語不實語。一切煩惱云何調伏。妙吉祥答言。如人夢中見彼大蛇。是人雖見非毒所害。煩惱雖生而無實性。是性清淨而自調伏。此為實語非不實語。

又海慧菩薩問不思議梵天言。法本無證及無所說。云何有佛及諸佛法。不思議梵天答言。若佛如來出興於世。及彼演說諸佛法分。若有若無本自如是。本來無說亦無所證。無說故無聞。無證故無得。但為眾生煩惱業生諸果報性引生諸佛大菩提心。住諸菩薩悲心境界。若諸眾生煩惱等性能自調伏。所有諸行而不常行無求無願。彼煩惱性悉清淨者。諸佛亦復無證無說。

又善財童子言。當知諸法皆悉如幻。我於幻中而求解脫。如是等義華嚴經說。

當知諸法如幻如夢如陽焰如聚。沫如乾闥婆城。三界一切法從識心所生。心如幻故三界如幻。若有一物有實體者。此說幻喻理不相應。三摩地王經中作如是說。如上諸義諸經中說。

復次我今依經略釋餘義。如妙吉祥菩薩言。菩提者不可以身得。不可以心得。若無心即無身。身心離故無為無作。如幻如化。若如是說為菩提者。諸佛說此是為菩提。能入諸佛平等境界。是故乃可名智莊嚴。而不莊嚴彼一切智。一切智性不可得故。菩提無生亦復無滅。不一不異非此非彼。諸佛如來咸作是說。

又復譬如世間一切種子而能生。長一切芽莖。若無種子芽莖不生。釋迦菩薩坐菩提場成等正覺。其義亦然。但從緣法而生起故。雖有所證而無其實。此即說為遊戲神通。是故當知。無有外法。諸佛如來亦無有性。是故離識實無一法。若離識者法不生故。若心能生心即無生。若法所生法亦無生。以是義故。諸佛如來於無生心中說菩提義。佛說識心能生菩提。亦非識心而能生故。何以故。識性空故。妙吉祥所說是最上真實。於自佛境界中如實而說。又復諸法皆從緣生。而彼所生亦無自性。是故諸法皆悉如幻如幻之言。是如實說。慈氏菩薩現住如幻三摩地中。是故世尊於是三摩地中與授其記。為表示故。又復世尊於無數經中宣說諸法從識所現。離生離滅。非有相非攝藏。無起作無止息。不有不無。非常非斷。當知智性皆悉如幻。況復諸法有所分別。若有執著斷常語者。彼非正行佛不許可。若知諸法非斷非常。彼正相應。說名真實。於自分外無法可著。亦無有法是心所對。雖於諸法說種種句。但隨諸法為表了故。當知自識而非他識。於其外義而無少法所可樂欲。自識無性他識無性。於自於他亦無異性。彼真實智離有離無。當知我識亦復非有。補特伽羅蘊語所攝。是故應知一切佛一切法皆自分有。若離自分求不可得即此所說離有離無。是甚深義。諸佛皆說此微妙法。遠離一切取著分別。離此亦復無別所說。諸迷謬者若著於有即有善惡界趣二種差別。若著於無即無其想剎那生起。是故著有著無俱不相應。諸佛如來悲心方便宣說此義。謂一切法離有離無。如是所說是最上句。是故此說諸法真實。法無著性非諸所觀。彼無著性離有離無。若如是知。是大智者。當觀虛空無增減無份量無邊際。即此虛空出生一切。清淨識心亦復如是。此心無心一切出生。又如淨摩尼寶。彼無心故映現一切。或有問言。云何分位而無能取。應如是答。謂彼虛空無作邊故即無能取。若彼虛空無作邊者。量云何得。當知一切眾生界如微塵聚。彼一虛空悉能容受。而諸眾生等虛空界無所增減。若一切有情。及一切方分。一切種類。一切形相。一一分別。是中實無一性有所生起。以是義故非一性非多性。一多中間而亦無性。若言一性定有所得。即種種性而有差別。有差別性即分別生。是故一性多性是性平等。若於外義無所取著。於智亦復而無所得。若於外義無所取著。於智亦復無所生起。若知識心離諸有相。而彼外法有何份量。若知識心是諸有相。而彼外法亦何份量。是故應知於彼外法實無一性而可生起。如夢等法無實作用。若言諸法是此此無自相。若言諸法是彼彼亦無實若於自心有所了知。即此自心亦復無實。若如實知者名覺了識相。若有一切麁重分別心起。當知皆是煩惱差別所生。若能了煩惱性離分別心。即生死涅槃二俱清淨。此清淨性即諸法性。是性亦復名為真如。名為實際。亦名為空。是諸性中若染若淨。實智所觀皆悉平等。或有問言。於一切法中何者是不壞。應如是答。諸法自因不壞。云何不壞。不壞因性故。若法有性。若法無性。不離自性。於二義邊何能安立。若諸法因及諸作用有所壞者。於一切處理不相應。諸法實性云何隨轉。謂彼實性無所住故。諸法無性云何有因。離因亦復無別性故。又諸法實性而無所壞。即壞之名亦復無住。此中亦無差別因性。彼壞滅性無分位故。諸法真實是常住性。彼常住性非無常性。若離實性別義作用理不相應。然諸物性而亦不減。又非無常性是真實性。真實性中而有何義。是所作用無差別性不可分別。彼一切常遍一切處又非無常性是真實性。真實性中相云何得。諸不真實此云何立。諸別異性此云何現。是故非無常性應如是知。又復當知。無常性者於物性中自類而轉。聚類所現差別因故。所欲為因而生起故。若或以彼諸無常性。而於此中為決定說。與唯識義理不相應。彼無常性無決定故若法不壞亦非不壞。有法剎那而生起故。若言不壞者。何名無常性。若非不壞者。又何名因性。過去未來法亦如是。皆無物性。定實分別諸法隨轉。隨其分位此復何因。謂無住故。諸有為中現前事滅。即彼後事還復生起。前不可分別引生後分。後不可分別從前分生。若言諸法此有所得。即於此中起分別因。若言諸法彼有所得。即於彼中起分別因。過去未來無住亦然。是中不應有所。分別剎那法中可說有壞不壞義邊非剎那法。若於彼因如是了知。前後中際不可分別。

集諸法寶最上義論卷上

集諸法寶最上義論卷下

善寂菩薩造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祿卿傳法大師賜紫臣施護奉 詔譯

復次今說生住異滅。此之四相剎那剎那有所轉故。不相應相而無其實。於不相應無實相中。不可起二分別。不可說一時。不可說異時。一時異時無生起故。又不可說無時。理相違故。若說壞時。壞即不生故。是故當知。生時無住。住時亦復而無所得。彼無住性。云何有滅。彼生與住說名為異。若本無生云何有住。若法無住即云何得。以無生故及無住故。於何義中而說有滅。若法有住於住法中可說異性。法既無住何有異性。無異性中不應分別。當知異性而非住性。實無一性而可分別。是故諸相及分別心。此為二種。若無諸相即無分別。若彼諸相若分別心有分別者。二俱分別。如實義者無相無分別。生住異滅若有性者。於一切時一切處一切法初中後分不可安立。若能如是如理思惟者。佛說是人名為大智。初分中分後分諸性。於三分性中實無一性有所生起。是故諸法非一性非多性。一多中間俱無所得。若一切法離一性離多性。即常與無常無所分別。是故非無常非非無常。不應於中起二分別。當知初分中分後分。不俱時生。不俱時有。如他人性即自所無。若自體性。他云何有此中所說自性尚無。他性何有。是故自亦無性他亦無性。當知一切法所行所作不離因性。若壞不壞非心所思。不可分別。初中後分如實思惟。皆無為相無別異相。不應分別彼彼諸法各各種子彼各各性。一一不離智種子生。剎那剎那時分轉易。是故彼彼一切法性。云何心能思惟生起。一切法中差別事相。當知無因亦無差別。諸法本來無所造作。雖作用相續當何有實。是故所知諸法及能知者。是二於剎那中不能和合。彼如是性實無能取。是中無所有亦無所得。當觀諸法生已即壞。若法不壞即非生法。以法壞故而無所得。彼不壞者是常住性。即常住性彼亦復離。即離之言是中亦離。若如是知。即了諸法彼差別性。是常住因。無差別性亦復如是。諸有為法即生即滅。故名無住。若有住者應有所得。以無住相無所得故。彼無住法是故相應。一切行中諸差別行。若彼彼性有所得者。於無差別行云何對治。是故差別行中無性可生。

復次當知。眼等諸識有現量性。大牟尼師親所宣說。若離現量性別取量非量者。彼於此中當云何得。世間所有先所作事皆無所依。如諸所作無作用性。若彼如是諸現前事。如其現前亦無所成。是中若有所行及非所行。即諸作用義皆相違。是故一切無實作事皆如虛空。常與無常俱不可執。當知諸法皆從緣生。雖生亦無少法可得。緣如幻故所生如幻。即彼如是出生諸法。以是義故。諸法無性亦非無性。此如是義。正等正覺如實宣說。當知一切法無著無礙。於大乘中此真實說。如是了知。即菩提心本來平等。十方三世一切如來。如實知故出生方便。宣說一切甚深法門。如其所應名言分別。是故各各宣說表示出生諸法。所謂彼彼法是四諦法。彼彼法是唯識法。雖有所說而常真實。彼彼諸法皆悉如幻。由如幻故不可尋不可伺。不可知無表示無攝藏。若離如是等即知法真實。以知真實故而菩提心速得解脫。若菩提心如是解脫即諸佛亦然。眾生亦然。生死亦然。涅槃亦然。法界亦然。是故佛與眾生二俱平等。生死涅槃亦復平等。若於此中如是如實了知是義。佛說此為諸佛菩提。乃於一切所行所作悉能成辦。此所說義是第一義。離此無別有第一義。此第一義攝一切法。是不思議真實語行。離有離無。非智非愚。非少非多。無相無性。無所照達。智不可知。識不可識。不即自性不離自性。無取無舍離取舍相。從如實智之所出生。隨所出生。隨所言說。無取相無攝藏。非心所思。不可知故。非眼所見。不可見故。何以故。心無自性故。由心無自性即一切法無自無他。以無自他二種差別。即一切法自性相應。無生無滅。無集無散。非智非愚。無有少法。有所表示。有所照達。當知彼彼菩提種子。而彼彼相為表了故。若能於彼彼相觀無我者。菩提種子亦無所生。諸菩薩摩訶薩自性真實。以善方便出現世間。起大悲心示有所證。而諸菩薩自性真實無生無滅。當知識法遠離疑惑。無有少法而可生起。我我所空。而無有相顯了表示。識相光明而無自性。然光明性彼性自常。是故我相性者無有光明。無光明中云何可說有光明相。如諸光明而能破暗。然暗與明不近不合。不近故明何能破。不合故暗何所破。若明暗相遠又俱無所得。是故當知。明能破暗不即不離。不可於中定實分別。暗雖有破無能破法。彼能破法無別份量。何以故。破名無住故。由此應知。彼一切法因緣和合而有所生。以緣生故如幻而成。如幻法中彼癡暗等亦非煩惱。但為智障而不了故離識分別。亦非光明有所生起。是二實性俱無分別。此中見邊而實無得。

復次當知。觸作意受想思欲勝解念定慧。如是等心所有法。比比皆是菩提之相。而彼一一自性清淨。若或有法非菩提相者而於自體理不相應。當如虛空自性清淨。而彼智性亦然清淨。若知我相實無所有。即彼識心亦復無生。若識無生者彼一切法當云何有。是故應知。諸法皆從真實所生。諸法因緣和合即生。雖生無實而無所有。諸法如幻。識心如幻。緣亦如幻。由如是故識從緣生。當知智性亦復如幻。無所分別無所了知。諸法自相非智所知。但有言說皆不相應。此中若能離諸分別。若生若滅皆悉遠離。緣生如幻。所生亦如幻。云何如幻中而實有生。當知識心彼如幻故智亦如幻。智如幻故所知亦如幻。智與所知俱如幻故生法亦然。生法如幻故諸法亦然。如人見彼幻所作象。如其所生即有三事。世間諸行亦復如是。如其所生。亦有三事。若於此心有所見者。即有言說及所作事。若了無心即無所思。無心無思。法云何有。若有我相及有我所可說有見。無我我所當云何見。彼菩提相亦云何證。此無我相如是應知。一切幻法而無所有。如幻所現說名為有。有性無性彼自性性。此性無著一切處現。若法是有即不應無。此有亦復現前無體。若法是無即不應有。此無亦復現前有實。是故無生亦無攝藏。由此應知。若法言有不如是有。若不如是有即應是無。此中言有又不可定記。法界自性應如是說。若諸色法是實有體於第一義然無所有。是故此中諸所作事。皆從幻化分別起故。若法有性若法無性。本自如是。若非有性若非無性亦復如是。有性無性自性相應。性與無性非心分別。若有說言諸法是一一無自性。若有說言諸法是異異無自性。一切法中無自性性說不可得。所有諸佛隨三世轉。普令世間一切眾生盡得解脫。而諸佛界無增長因。彼彼亦復無增長性。真實性中諸佛常有。當知一切法四種分別。所謂若有若無是二非二。世間如幻心亦如幻。云何無說而有所說。一切法空離諸所著。空亦不離彼真如性。是中不應戲論分別。以是義故諸法無性。應如是說。當知諸佛正等正覺。非性非無性。性與無性皆離著故。此即非空亦非不空。空有中間亦無所立。是故一切法無生無性。以無生無性故隨諸有相處處表示。然其執相義無所得。無實取性。是即真實。諸法無生亦復無滅。彼一切法皆同一相。此中如是同一相故。即一切法無染無淨。若言諸法有生有滅。當知皆從煩惱種子虛妄生起。若說諸法為無生者。彼說名為斷見增語。若說諸法為無滅者。彼說名為常見增語。是故應知諸法離言。不可說生不可說滅。一切法中若生若滅。實無少法而有所得。若能離彼二種增語。即一切法非斷非常。有性無性性自真實。此中無有少法是所得相。無有一事而實可轉。諸法雖生而無所有。是中亦復無實境界。智如虛空離諸有相。智與虛空皆悉平等。當知一切差別分別為煩惱網礙清淨性。真如無相離諸所緣。自性清淨有大光明。是故當知。諸佛世尊本真如性。是為佛寶。以清淨因示清淨法。開生正解自性任持。是為法寶。指真實道自體相應。是為僧寶。如是三寶皆無為相。非蘊等法。無所集無所有。無有相無分別。是故諸佛世尊住勝義諦。從如實道如實而來。故名如來。如實了知無我等法。是故現諸色相及功德法。從初發心修諸勝行得不退轉。乃至最後一生補處成等正覺。此所因者。從無垢真如現諸佛身。此所現身是方便生。宣說諸法然無說相。何以故。無性無所有故。識心清淨。是識即有諸所作事亦如是現。雖現無取而亦無說。以勝義諦不可取不可說故。即此無取及無說。性體自真實亦不可說。以不可說即無分別。無分別性是勝義諦。於勝義諦中隨事分別所有所有諸法聲。如是如是諸法說彼彼諸法無說相。諸法法性皆平等。諸法無我亦無自性。有性無性彼彼自性離有離無。而不可取亦不可說。此中如是若有若無。語義甚深離相而說。諸法無證相。此名正等覺。諸法離說相。是名真實說。無生亦無滅。諸法甚深義。各各諸境界。無我而無轉。外法不可轉。外法不可取。施戒等諸法雖說而無相。是故於一切法無所取相。即無所著。此中亦復無別作用。設有所作事亦說名為空。作用空故無實行相。無實行相中法無增無減。若於諸法虛妄分別。當知彼心執相中轉。起彼心故。是愚癡者著煩惱性彼非解脫。若不起彼虛妄分別。諸所作事皆悉寂靜。彼能如實而得解脫。無分別故心性常寂。是故諸法從緣而生。雖有所生說名為空。當觀自法而無有相。正等正覺作如是說。當知諸法無集無散無自無他。無有小法取相可得。如初亦如後初後相應。而彼真如性光明照。若能照達彼真如性。諸法緣生現而無礙。如幻所生亦如是說。此所宣說大乘出生。當知一切法若生若滅。非尋伺道而能知故。何以故。諸語義邊無所著故。彼真實性不可知故。是故現前無所取著。智者如實離諸言說。彼分別心說名為網。離分別故即得解脫。彼解脫心如空平等。如是所說是甚深法。若於此中如實信解。是大智者。彼信解心與三界等。是心清淨離諸塵垢。復能遠離一切染著。即於諸法無取無舍。一切執著愚癡皆悉遠離。彼能獲得十種自在。彼於自法覺了實性。無自性中亦無所住。於諸法中如實信解。如所信解如實而住。譬如虛空週遍無缺。彼一切法圓滿出生亦復如是。是法平等普遍一切。是中無法若來若去。無來去故諸法現前。知是義者通達佛教。一切生法悉無所著。異此亦復無別有法。此是大乘諸法要道。最上甚深如實而轉。識心淨故一切無著。與一切法理不相違。是故當知。一切執心盡處有法。彼法甚深非智所觀。非所了知。有無二處俱不可立。以是義故。諸佛菩提無能證者。無所證處。菩提法中無所安立。若能如實證自佛者。與一切法而自相應。諸法無因亦無所作。諸愚癡者思惟分別。若執無因又復不能集諸福事。起染著心感惡趣報。是故智者。於此甚深微妙法中。如實信解尊重恭敬。即得無量最上福聚。是名真實修大乘者。是故若人覺了此道。是如實道。是無著道。最上最勝。而能發生清淨信者。諸佛稱讚。有諸無智邪見外道。不能舍彼諸執著心。此甚深法不應為說。若為說者理不相應。

 我所稱讚最上法  初中後善理相應
 總攝最上真實句  甚深微妙不思議
 集諸功德量無邊  普施一切眾生界

集諸法寶最上義論卷下


上篇:集大乘相論

下篇:提婆菩薩破楞伽經中外道小乘四宗論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論集部目錄

吉祥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祗陀園給孤獨精舍。時已深夜...

觀無量壽佛經疏

觀經玄義分卷第一 先勸大眾發願歸三寶  道俗時眾等,...

【註音版】佛說觀無量壽佛經

(印光大師校印本)...

【註音版】佛說彌勒下生經

佛說彌勒下生經...

提婆菩薩釋楞伽經中外道小乘涅槃論

提婆菩薩釋楞伽經中外道小乘涅槃論 提波菩薩造 後魏北...

回諍論

序回諍論翻譯之記 回諍論者。龍樹菩薩之所作也。數舒...

廣大發願頌

廣大發願頌 龍樹菩薩造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祿卿...

手杖論

手杖論一卷 尊者釋迦稱造 大唐三藏法師義淨奉 詔譯...

佛說金剛三昧本性清淨不壞不滅經

佛說金剛三昧本性清淨不壞不滅經 失譯經人名今附三秦...

【註音版】稱讚淨土佛攝受經

稱讚淨土佛攝受經...

文殊師利發願經

文殊師利發願經 東晉天竺三藏佛陀跋陀羅譯  身口意清...

佛說太子瑞應本起經

佛說太子瑞應本起經卷上 吳月支優婆塞支謙譯 佛言:...

佛說瞻婆比丘經

佛說瞻婆比丘經 西晉三藏法師法炬譯 聞如是: 一時,...

證契大乘經

證契大乘經卷上(亦名入一切佛境智陪盧遮那藏經) 唐天...

【註音版】離垢慧菩薩所問禮佛法經

離垢慧菩薩所問禮佛法經...

佛制比丘六物圖

佛制比丘六物圖 大宋元豐三年夏首餘杭沙門元照於天宮...

角虎集

角虎集卷之上 古越雲頂山一壑沙門 濟能 纂輯 白雲峰...

【佛教詞典】無上兩足尊

(術語)佛之尊號。兩足謂如人類有兩腳者,以佛於兩腳...

【佛教詞典】異熟心證

【異熟心證】 p1116 成唯識論三卷十七頁云:又契經說:...

煩惱與道用,全在一念之間

《淨土》2019年第1期 文/明光 人到中年,身體上的各種...

遠離舌尖上的地獄

學佛的人都知道《地獄變相圖》,對於地獄的存在,有人...

從風流富豪黃任中看邪淫果報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位台灣曾經的風雲人物,黃任中。 在台...

不要用情緒來解決事情

不能控制自己情緒,便會被情緒控制自己。情商不高的人...

為什麼痛苦時念觀音菩薩卻未有見效

問: 法師你好!弟子便秘時痛苦不堪,默念、大聲念南無...

心靈的堅守

▲作家洪晃曾在一篇文章中講述了她在巴黎卡地亞高級珠...

印光大師嘉言錄--分禪淨界限

● 禪與淨土,理本無二。若論事修,其相天殊。禪非徹...

讚美是暗室中的一隻蠟燭

一、無聲的教育:老禪師的育人技巧 相傳古代有位老禪...

【東林原創漫畫】念佛度冤

念佛度冤,選自《紀文達公筆記摘要》...

心地善良必須以實際利益他人來展現

眾生的數目如虛空般無邊無際。然而我們總是認為,我們...

妙蓮法師:想當法師先念佛

印光祖師常勸導人,出了家若是想當法師,那就要先好好...

如何明辨善知識

善知識這三個字,聞名為知,見面為識。善是好的意思,...

【視頻】《央掘魔羅經》聆志居士念誦

《央掘魔羅經》聆志居士念誦

【視頻】《佛說造塔功德經》釋大力讀誦

《佛說造塔功德經》釋大力讀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