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佛說藥師如來本願經

隋天竺三藏達摩笈多譯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藥師如來本願功德經序

藥師如來本願經者,致福消災之要法也;曼殊以慈悲之力請說尊號,如來以利物之心盛陳功業;十二大願彰因行之弘遠,七寶莊嚴顯果德之純淨;憶念稱名則眾苦咸脫,祈請供養則諸願皆滿;至於病士求救應死更生,王者攘災轉禍為福;信是消百怪之神符,除九橫之妙術矣。

昔宋孝武之世,鹿野寺沙門慧簡已曾譯出在世流行,但以梵宋不融、文辭雜糅,致令轉讀之輩多生疑惑。矩早學梵書恆披葉典,思遇此經驗其紕謬;開皇十七年初獲一本,猶恐脫誤未敢即翻,至大業十一年復得二本,更相讎比方為揩定,遂與三藏法師達磨笈多,並大隋翻經沙門法行明則、長順海馭等,於東都洛水南上林園翻經舘重譯此本。深鑑前非方懲後失,故一言出口必三覆乃書,傳度幽旨差無大過;其年十二月八日翻勘方了,仍為一卷。

所願此經深義人人共解,彼佛名號處處遍聞,十二夜叉念佛恩而護國,七千眷屬承經力以利民,帝祚遐永,群生安樂,式貽來世序云爾。

佛說藥師如來本願經

新翻藥師經,大業十二年十二月八日,沙門慧矩等六人,於東都洛水南上林園譯出。此本最定,諸讀誦者願莫更疑,得罪不輕。

佛說藥師如來本願經

隋天竺三藏達摩笈多譯

如是我聞:

一時婆伽婆遊行人間至毘舍離國住樂音樹下,與大比丘眾八千人俱、菩薩三萬六千、國王、大臣、婆羅門、居士、天龍、阿修羅、揵達婆、伽樓茶、緊那羅、摩呼羅伽等,大眾圍遶於前說法。

爾時,曼殊室利法王子,承佛威神,即從座起,偏露一髆,右膝著地,向婆伽婆合掌曲躬白言:「世尊!唯願演說諸佛名號及本昔所發殊勝大願,令眾生聞已,業障消除,攝受來世正法壞時諸眾生故。」

爾時,婆伽婆讚曼殊室利童子言:「善哉!善哉!曼殊室利大慈悲者,起無量悲,勸請我說,為欲義利種種業障所纏眾生,饒益安樂諸天人故。曼殊室利!當善憶念,聽我所說。」

時曼殊室利童子樂聽佛說,白言:「唯然,世尊!」

佛告曼殊室利:「東方過此佛土十恆河沙等佛土之外,有世界名淨琉璃,彼土有佛,名藥師琉璃光如來、應、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

「曼殊室利!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本行菩薩行時,發十二大願。何者十二?

「第一大願:願我來世於佛菩提得正覺時,自身光明熾然,照曜無量無數無邊世界,三十二丈夫大相及八十小好以為莊嚴;我身既爾,令一切眾生如我無異。

「第二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身如琉璃,內外清淨,無復瑕垢,光明曠大,威德熾然,身善安住,焰網莊嚴,過於日月,若有眾生,生世界之間,或復人中昏暗及夜,莫知方所,以我光故,隨意所趣,作諸事業。

「第三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以無邊無限智慧方便,令無量眾生界受用無盡,莫令一人有所少乏。

「第四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諸有眾生行異道者,一切安立菩提道中,行聲聞道、行辟支佛道者,皆以大乘而安立之。

「第五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有眾生於我法中修行梵行,此諸眾生無量無邊,一切皆得不缺減戒,具三聚戒,無有破戒趣惡道者。

「第六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有眾生,其身下劣,諸根不具,丑陋頑愚,聾盲跛躄,身攣背傴,白癩癲狂,若復有餘種種身病,聞我名已,一切皆得,諸根具足,身份成滿。

「第七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有眾生,諸患逼切,無護無依,無有住處,遠離一切資生醫藥,又無親屬,貧窮可愍,此人若得聞我名號,眾患悉除,無諸痛惱,乃至究竟無上菩提。

「第八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有女人,為婦人百惡所逼惱故,厭離女身,願捨女形,聞我名已,轉女人身成丈夫相,乃至究竟無上菩提。

「第九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令一切眾生解脫魔網,若墮種種異見稠林,悉當安立置於正見,次第示以菩薩行門。

「第十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有眾生,種種王法,係縛、鞭撻、牢獄、應死,無量災難,悲憂煎迫,身心受苦,此等眾生,以我福力,皆得解脫一切苦惱。

「十一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有眾生,飢火燒身,為求食故,作諸惡業,我於彼所,先以最妙色香味食,飽足其身,後以法味,畢竟安樂而建立之。

「十二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有眾生,貧無衣服,寒熱蚊虻,日夜逼惱,我當施彼,隨用衣服,種種雜色,如其所好,亦以一切寶莊嚴具,花鬘、塗香、鼓樂、眾伎,隨諸眾生所須之,具皆令滿足。

「此十二大願,是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應、正遍知,行菩薩時,本昔所作。

「復次,曼殊室利!藥師琉璃光如來所有諸願,及彼佛土功德莊嚴,乃至窮劫說不可盡。彼佛國土一向清淨,無女人形,離諸欲惡,亦無一切惡道苦聲,琉璃為地,城闕、垣牆、門窓、堂閣柱樑、斗拱、周匝羅網,皆七寶成,如極樂國,淨琉璃界莊嚴如是。

「於其國中有二菩薩摩訶薩,一名日光,二名月光,於彼無量無數諸菩薩眾,最為上首,持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正法之藏。

「是故,曼殊室利!信心善男子、善女人,應當願生彼佛國土。」

爾時,世尊復告曼殊室利童子言:「曼殊室利!或有眾生,不識善惡,多貪無厭,不知佈施及施果報,愚癡無智,闕於信根,聚財護惜,不欲分施。此等眾生,無施心故,見乞者來,其心不喜,如割身肉。復有無量慳貪眾生,自不受用,亦不欲與父母、妻子,況奴婢、作使及餘乞人。此等眾生,人間命終,生餓鬼道,或畜生道。由昔人間,曾得聞彼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故,或在鬼道,或畜生道,如來名號暫得現前,即於念時,彼處命終,還生人道,得宿命智,怖畏惡趣,不樂欲樂,好行慧施,讚歎施者,一切所有,悉能捨施,漸以頭目、手足、血肉、身份皆與求者,況餘財物。

「復次,曼殊室利!有諸眾生,雖奉如來,受持學句,然破戒、破行、破於正見;或受學句,護持禁戒,然不求多聞,不解如來所說修多羅中甚深之義;或復多聞,而增上慢,自是非他,嫌謗正法,為魔伴黨。此等癡人,及餘無量百千俱胝那由他眾生,行邪道者,當墮地獄。此等眾生,應於地獄流轉無期,以得聞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故,於地獄處,彼佛威力,如來名號暫得現前,即時捨命,還生人道,正見精進,淳善淨心,便能捨家,於如來教中出家學道,漸次修行菩薩諸行。

「復次,曼殊室利!或有眾生,以妬忌故,但自稱讚,不讚他人。此諸眾生,以自高輕他故,於三惡道,無量千歲,受諸苦毒;過無量千歲已,於彼命終,生畜生趣,作牛馬駝驢,鞭杖捶擊,飢渴逼惱,身負重擔,隨路而行;若生人道,常居下賤,為人奴婢,受他驅役。若昔人中,聞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者,以此善根,眾苦解脫,諸根勐利,聰慧博識,恆求善本,得與良友常相隨逐,能斷魔羂,破無明[穀-禾+卵],竭煩惱河,解脫一切生老病死,憂悲苦惱。

「復次,曼殊室利!有諸眾生,好喜乖離,更相鬪訟,此等互起恶心眾生,身口及意,恆作諸惡,為欲相損,各各常以無益相加,或告林神、樹神、山神、塚神種種別神,殺諸畜生,取其血肉,祭祀一切夜叉、羅剎食血肉者,書怨人字,並作其形,成就種種毒害、咒術、厭魅、蠱道、起尸鬼咒,欲斷彼命及壞其身。由聞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故,此諸惡事不能傷損,皆得互起慈心、益心、無嫌恨心,各各歡悅,更相攝受。

「復次,曼殊室利!此諸四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私——及餘信心善男子、善女人等,受八分齋,或復一年,或復三月受持諸戒,以此善根,隨所憙樂,隨所願求,若欲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如來所者,由得聞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故,於命終時,有八菩薩乘空而來,示其道徑,即於彼界,種種異色波頭摩華中自然化生;若復此人欲生天上,即得往生,本昔善根無有窮盡,不復更生諸餘惡趣,天上命盡,當生人間,為轉輪王,四洲自在安立,無量百千俱胝那由他眾生於十善業道,或復生於剎利大族、婆羅門大族、居士大家,金銀、粟帛、倉庫盈滿,形色具足,自在具足,眷屬具足,勇健多力如大力士;若有女人得聞說此如來名號至心受持,此人於後永離女身。」

爾時,曼殊室利童子白佛言:「世尊!我於後時,以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於信心善男子、善女人所,種種方便流佈令聞,乃至睡中亦以佛名覺寤其耳。若受持此經讀誦宣說,或復為他分別開解,若自書,若令人書,若取經卷五色淨綵以盛裹之,灑掃淨處以安置之,持種種華、種種香、塗香、華鬘、寶幢、幡蓋而用供養,爾時,四大天王,與其眷屬,並餘百千俱胝那由他諸天,皆詣其所。若此經卷流行之處,若復有人誦持此經,以得聞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及本昔所發殊勝大願故,當知是處無復橫死,亦復不為諸鬼所持奪其魂魄,設已奪者,還復如故。」

佛言:「如是,如是!曼殊室利!如汝所說。曼殊室利!信心善男子、善女人,若欲供養彼如來者,此人應作如來形像,七日七夜受八分齋食清淨食,於清淨處散種種華,燒種種香,以種種繒綵,種種幡幢,莊嚴其處,澡浴清潔,著新淨衣,應生無垢濁心,無怒害心,於一切眾生起利益心,慈悲喜捨平等之心,鼓樂歌讚,右遶佛像,應念彼如來本昔大願並解釋此經,如所思念,如所願求,一切所欲,皆得圓滿——求長壽得長壽,求福報得福報,求自在得自在,求男女得男女。

「或復有人忽得惡夢,或見諸惡相,或怪鳥來集,於其住所百怪出現,此人若能以種種眾具,供養恭敬彼藥師琉璃光如來者,一切惡夢、惡相、不吉祥事皆悉隱沒,或有水怖、火怖、刀怖、毒怖、懸嶮之怖,惡象、師子、虎狼、熊羆、毒蛇、惡蠍、蜈蚣、蚰蜒如是等怖,憶念供養彼如來者,一切怖畏皆得解脫。若他國侵擾、賊盜反亂、如是等怖,亦應念彼如來恭敬尊重。

「復次,曼殊室利!若有信心善男子、善女人,乃至盡形受三歸依,不事餘天,或持五戒,或持十戒,或持菩薩一百四戒,或復出家受持比丘二百五十戒,若比丘尼受持五百戒,於隨所受中,毀犯禁戒,畏墮惡道,若能供養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者,決定不受三惡道報。或有女人臨當產時,受於極苦,若能稱名供養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者,速得解脫,所生之子身份具足,形色端正,見者歡喜,利根聰明,安隱少病,無有非人奪其魂魄。」

爾時,世尊告慧命阿難言:「阿難!如我稱揚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所有功德,汝信受耶?汝於如是諸佛如來甚深境界多生疑惑。」

時,慧命阿難白佛言:「大德世尊!我於如來所說法中,無復疑惑。何以故?一切如來身口意行無不清淨。世尊!此日月,有如是大神通,有如是大威力,可令墮落,須彌山王可得移動,諸佛所言無有差異。大德世尊!或有眾生信根不具,聞說如來佛境界已,作是思惟:『云何但念彼如來名獲爾許功德?』心不信受,生於誹謗,此等長夜無義饒益,當墮苦趣。」

佛言:「阿難!若彼如來所有名號入其耳中,此人墮惡道者,無有是處。阿難!諸佛境界誠為難信,汝今信受,應知皆是如來威力,非一切聲聞、辟支佛地所能信受,唯除一生補處菩薩摩訶薩。阿難!人身難得,於三寶中信敬尊重亦難可得,聞彼如來名號倍難於此。阿難!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無量菩薩行,無量諸巧便,無量曠大願,我欲一劫若過一劫說彼如來菩薩行願,乃至窮劫,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本昔所行及殊勝大願,亦不究盡。」

爾時,眾中有菩薩摩訶薩名曰救脫,即從座起,偏露一髆,右膝著地,向婆伽婆合掌曲躬白言:「大德世尊!於未來世,當有眾生,身嬰重病,長患羸瘦,不食飢渴,喉脣乾燥,死相現前,目無所見,父母、親眷、朋友、知識啼泣圍遶,其人尸形臥在本處,閻摩使人引其神識,置於閻摩法王之前,此人背後有同生神,隨其所作,若罪若福一切皆書,盡持授與閻摩法王。時閻摩法王推問其人,算計所作,隨善隨惡而處分之。若能為此病人歸依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如法供養,即得還復。此人神識得迴還時,如從夢覺皆自憶知,或經七日、或二十一日、或三十五日、或四十九日,神識還已,具憶所有善惡業報,由自證故,乃至失命不造惡業。是故信心善男子、善女人,應當供養藥師如來。」

爾時,慧命阿難問救脫菩薩言:「善男子!應云何供養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也?」

救脫菩薩言:「大德阿難!若有患人欲脫重病,當為此人七日七夜受八分齋,當以飲食,及種種眾具,隨力所辦,供養比丘僧,晝夜六時,禮拜供養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四十九遍讀誦此經,然四十九燈,應造七軀彼如來像,一一像前各置七燈,一一燈量大如車輪,或復乃至四十九日光明不絕,當造五色綵幡長四十九尺。

「復次,大德阿難!灌頂剎利王等,若災難起時——所謂人民疾疫難、他方侵逼難、自界反逆難、星宿變怪難、日月薄蝕難、非時風雨難、過時不雨難——爾時,此灌頂剎利王,當於一切眾生,起慈愍心,赦諸系閉,依前所說供養法式,供養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時灌頂剎利王用此善根,由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本昔勝願故,其王境界即得安隱,風雨以時、禾稼成就、國土豐熟,一切國界所有眾生,無病安樂,多生歡喜,於其國界亦無夜叉、羅剎、毘舍闍等諸惡鬼神擾亂眾生,所有惡相皆即不現,彼灌頂剎利王,壽命色力無病自在並得增益。」

爾時,慧命阿難問救脫菩薩言:「善男子!云何已盡之命而可更延?」

救脫菩薩言:「阿難!汝豈不聞如來所說九橫死耶?是故教以咒藥方便;或有眾生,得病非重,然無醫藥及看病人,或復醫人療治失所,非時而死,是為初橫;第二橫者,王法所殺;第三橫者,遊獵、放逸、淫醉無度,為諸非人害其魂魄;第四橫者,為火所燒;第五橫者,為水所溺;第六橫者,入師子、虎豹、諸惡獸中;第七橫者,飢渴所困,不得飲食,因此致死;第八橫者,厭禱、毒藥、起尸鬼等之所損害;第九橫者,投岩取死,是名如來略說大橫有此九種,其餘復有無量諸橫。」

爾時,眾中有十二夜叉大將,俱在會坐,所謂:

 宮毘羅大將、  跋折羅大將、
 迷佉羅大將、  安捺羅大將、
 安怛羅大將、  摩涅羅大將、
 因陀羅大將、  波異羅大將、
 摩呼羅大將、  真達羅大將、
 招度羅大將、  鼻羯羅大將,

此等十二夜叉大將,一一各有七千夜叉以為眷屬,皆同一聲白世尊言:「我等今者蒙佛威力,得聞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已,不復更有惡道之怖。我今相與皆同一心,乃至壽盡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皆當荷負一切眾生,為作義利,饒益安樂,隨於何等村城聚落阿蘭拏處,若流佈此經,若復持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親近供養者,我等眷屬衛護是人,皆使解脫一切苦難,諸有所求,悉令滿足。」

爾時,世尊讚諸夜叉大將言:「善哉,善哉!大夜叉將!汝等若念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恩德者,當念饒益一切眾生。」

爾時,慧命阿難白佛言:「世尊!此經何名?云何奉持?」

佛言:「阿難!此法門者,名為『藥師琉璃光如來本昔所發殊勝大願』,當如是持;名為『十二夜叉大將自誓』,當如是持;名為『淨一切業障』,當如是持。」

時婆伽婆說是語已,諸菩薩摩訶薩、諸大聲聞、國王、大臣、婆羅門、居士,及一切大眾阿修羅、揵達婆等,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佛說藥師如來本願經


上篇:未來星宿劫千佛名經

下篇: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經集部目錄

唯識二十論

唯識二十論一卷 世親菩薩造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佛說阿彌陀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q)樹給(jǐ)孤獨園。與...

吉祥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祗陀園給孤獨精舍。時已深夜...

【註音版】佛說彌勒下生經

佛說彌勒下生經...

【註音版】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

(嘉興藏流通本)...

藥師佛聖誕祝聖儀軌

消災延壽藥師佛聖誕祝儀 (一)唱香讚 戒定真香 焚起...

【註音版】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

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

【註音版】藥師佛聖誕祝儀

本祝儀根據《靈岩山寺專修淨土道場念誦儀規》(印光法...

甚希有經

甚希有經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如是我聞: 一時...

佛說八吉祥神咒經

佛說八吉祥神咒經 吳月氏優婆塞支謙譯 聞如是: 一時...

佛說罪福報應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迦維羅衛國釋氏精舍,與千二百五十比...

佛說七女經

佛說七女經 吳月支國居士支謙譯 聞如是: 一時佛游於...

佛說鹿母經

佛說鹿母經 西晉月氏國三藏竺法護譯 佛言:「昔者,有...

佛說瞿曇彌記果經

佛說瞿曇彌記果經 宋三藏法師慧簡譯 聞如是: 一時,...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序 朝議大夫直龍圖閣權江淮荊淛等路...

【註音版】顯無邊佛土功德經

顯無邊佛土功德經...

淨土全書

淨土全書序 蓋聞願生淨土者。必先淨其心。其心淨則其...

受菩薩戒儀

受菩薩戒儀 南嶽沙門釋 惠思 撰 夫受大乘戒法。先教...

佛說波斯匿王太后崩塵土坌身經

佛說波斯匿王太后崩塵土坌身經 西晉沙門法炬譯 聞如是...

諸法集要經

諸法集要經卷第一 觀無畏尊者集(總二千六百八十四頌)...

樂邦文類

樂邦文類序 昔善逝愍群生之旋復於諸苦趣也。指樂邦令...

【佛教詞典】中根補特伽羅

【中根補特伽羅】 p0362 瑜伽二十一卷十三頁云:云何中...

【佛教詞典】高王觀世音經

全一卷。又稱高王白衣觀音經。略稱高王經。收於卍續藏...

念佛有什麼好擔心的呢

有的人念佛數目念很多,但是並沒有得到信心和歡喜,為...

念佛人需要了解中陰四大的分解過程嗎

問: 專修淨土信願持名的念佛人,需要了解中陰、四大...

佛法滅盡時,我們該怎麼辦呢

釋迦佛是在第九減劫中人壽百歲時降世的,到現在差不多...

「專修」與「雜修」如何區分

嚴格地說,中國人是雜修的佛教。例如:為了求現生的健...

比丘與毒蛇

佛陀在世時,有一段時間住在竹蘭園精舍,比丘們則散居...

你有沒有黃忠昌這種往生的決心

深圳那個黃忠昌,三十六歲。淨某法師和他說:你只要拼...

105歲「佛門泰斗」談養生與修心

中國佛教協會名譽會長本煥老和尚,是當今碩果僅存的絕...

修行要了生死,不要做顛倒事

一個人生到世間上來,他是有他的標準的。給他吃的東西...

盡責、知足、感恩、惜福

生存在這地球上的任何一個人,無論你是什麼宗教信仰,...

有這樣的姿態才叫學佛

到佛門裡來,第一個破的就是這個我,就是為破這個我來...

晚年能不能往生,有兩個指標

《阿含經》講三個法門: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

中陰身應跟哪種顏色的光走呢

問: 弟子看有些書上說,人死後因為業力的牽引仍然會在...

【視頻】《無垢淨光大陀羅尼經》女聲念誦

《無垢淨光大陀羅尼經》女聲念誦

【視頻】《地藏經》慧廣法師唱誦

《地藏經》慧廣法師唱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