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成實論卷第十二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成實論卷第十二

訶梨跋摩造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

滅法心品第一百五十三

問曰。汝先言滅三心名滅諦。已知滅假名心因緣。今何謂法心云何當滅。答曰。有實五陰心名為法心。善修空智見五陰空。法心則滅。問曰。行者觀五陰空。謂五陰中無常法定法不壞法不變法我我所法。以無此法故言其空。非不見五陰。答曰。行者亦不見五陰。所以者何。行者斷有為緣心。得無為緣心。是故行者不見五陰。但見陰滅。又若見五陰則不名為空。以陰不空故。如是空智則不具足。問曰。行者見色以無我故空。如經中說行者見此色空乃至見此識空。當知。非無色等諸陰。答曰。有如是言但非清淨。如法印經中說。行者見色等無常敗壞虛誑厭離之相。是亦名空。但未是清淨。是人於後見五陰滅。是觀乃淨。故知見諸陰滅。問曰。以有為緣智何故不得清淨。答曰。行者或時起五陰相。故假名心還生。是故有為緣心不得清淨。若證諸陰滅。則五陰不復現前。成假名因緣滅故。假名想則不隨逐。譬如有樹。剪伐焚燒灰炭都盡。樹想乃滅不復隨逐。是事亦爾。又佛語羅陀。汝破裂散壞眾生令不現在。又一經說。汝羅陀破裂散壞色乃至識令不現在。故知若壞眾生是假名空。若破壞色是名法空。又二種觀。空觀無我觀。空觀者不見假名眾生。如人見瓶以無水故空。如是見五陰中無人故空。若不見法是名無我。又經中說。得無我智則正解脫。故知色性滅受想行識性滅。是名無我。無我即是無性。問曰。若以無性名無我者。今五陰實無耶。答曰。五陰實無以世諦故有。所以者何。佛說諸行盡皆如幻如化。以世諦故有非實有也。又經中說第一義空。此義以第一義諦故空。非世諦故空。第一義者所謂色空無所有。乃至識空無所有。是故若人觀色等法空。是名見第一義空。問曰。若五陰以世諦故有。何故說色等法是真諦耶。答曰。為眾生故說。有人於五陰中生真實想。為是故說五陰以第一義故空。問曰。經中不說有業有果報。但作者不可得耶。答曰。此因諸法說作者不可得。是說假名空。如經中說。諸法但假名字。假名字者。所謂無明因緣諸行乃至老死諸苦集滅。以此語故知五陰亦第一義故無。又大空經中說。若人言此老死。某老死若人說身即是神。若說身異神異。此言異而義同。若有此見非我弟子。非梵行者。若遮某老死則破假名。遮此老死則破五陰。又說生緣老死名為中道。當知第一義故說無老死。世諦故說生緣老死。又如過瓶相則第一義故無瓶。如是過色等法。則第一義故無色。又經中說。若法是誑即是虛妄。若法非誑即名為實。諸有為法皆變異。故悉名為誑。誑故虛妄。虛妄故非真實有如偈說。

 世間虛妄縛  狀如決定相
 實無見似有  深觀則皆無

當知諸陰亦空。又見滅諦故說名得道。故知滅是第一義有非諸陰也。若諸陰實有。行者亦應見而得道。而實不然。故知五陰非第一義有。又以陰滅為實。故知諸陰非實。不可言諸陰是實。無陰亦實。又所有見法皆以癡故。如人眼不可誑。則不見幻。如是若無愚癡則不見諸陰。是故諸陰非第一義有。又經中說。隨有我即是動處。而陰中有我。如阿難說。因法成我。謂因色陰乃至識陰。又如諸上座比丘問差摩伽。汝說何事為我。差摩伽言。我不說色是我。不說離色是我。乃至識亦如是。但於五陰中我慢未斷。此經意以學人或時散亂念故。則起我慢。若攝心念五陰滅。我慢即滅。如花非但根莖枝葉為華。亦不離此為華。如是非色等是我。亦不離色等是我。如是滅我因緣。則我慢不起。故知諸陰亦空。又行者應滅一切相證於無相。若實有相何為不念。非如外道離於色時。知實有色但不憶念。行者要見色等諸陰滅盡。見滅盡故名入無相。故知色等非第一義。又隨有五陰則有我心。當知無五陰故我心則滅。是故諸陰皆空。又水沫經中佛說。若人見水聚沫諦觀察之知非真實。比丘亦爾。若正觀色陰。即知虛誑無牢無堅敗壞之相。觀受如泡。想如野馬。行如芭蕉。識如幻。亦復如是。此中五喻皆示空義。所以者何。眼見水沫消時還無。泡等亦爾。故知諸陰非真實有。又若佛弟子深厭生死。皆以見法本來不生無所有故。若見無常則但能生敗壞苦相。若見無性無餘相故。則能具足行苦。具此三苦名得解脫。當知一切諸法皆空。又空是解脫門。此空非但是眾生空。亦有法空。如說眼生時無所從來。滅時無所至處。則知過去未來眼空。現在眼亦以四大分別故空。如佛說眼。肉形中所有堅依堅名為地等。若得此空則說無所有。又說。一切諸行斷故名斷性。離故名離性。滅故名滅性。故知一切諸行皆滅。若實有諸行則無正斷離滅。滅名為無。當知第一義故諸行皆無。但以世諦故有諸行。

滅盡品第一百五十四

若緣泥洹是名空心。問曰。泥洹無法心何所緣。答曰。是心緣無所有。是事先明為知泥洹故。問曰。此空心於何處滅。答曰。二處滅。一入無心定中滅。二入無餘泥洹斷相續時滅所以者何。因緣滅故此心則滅。無心定中以緣滅故滅。斷相續時以業盡故滅。論者言。行者若能滅此三心。則諸業煩惱永不復起。問曰。何故不起。答曰。是人具足無我故業煩惱滅。如燈煙墨。有所依處則住。無依處則不住也。如是若有我心依處業煩惱則集。無則不集。又無漏正見燒盡諸相。令無有餘。如劫火燒地等無餘。以無相故諸業煩惱則不復集。又有我心者則業煩惱集。阿羅漢通達空智。無我心故則不復集。問曰。是人雖新業不集。以故業故何得不生。答曰。是人以正智慧壞此業。故不能得報。如焦種子不復能生。又若無愛心則諸業不能得報。如地無潤則種不生。又此行者於諸識處悉滅諸相。識無所依故無生處。如種無依則不得生。又業煩惱具故能受身。不具則滅。是人無煩惱故因緣不具。雖有諸業不能受生。又眾生以煩惱故受諸趣身。以受身故諸業於中能與果報。若無煩惱則不受身。不受身故諸業云何能與果報。如人負債恃勢力。則債主不能得便。行者亦爾。若不在生死。雖有諸業不能與報。又如人被縛餘人則能隨意毀辱。如是眾生為煩惱所縛。隨業多少皆能與報。得解脫者則不能得便。又自業能與果報。是人行空行故。於諸法中無有自相。是故諸業不能與報。如以兒為奴則無有財分。此亦如是。又煩惱力能轉諸業。煩惱勢盡則諸業不轉。如輪雖在動勢盡故則不復轉。又煩惱力能變諸業。如母愛子血變為乳。愛心滅故則不復變。如是煩惱力故業能與報。離則不能。又是人以戒定慧等功德修身。勢力大故諸業不能得便。是故雖有故業不能與報。如是此人故業現在少償。新業不造。如火燒薪薪盡則滅。是人亦爾。以不受故滅。滅三心故於一切諸苦永得解脫。是故智者應滅三心。

道諦聚定論中定因品第一百五十五

論者言。今論道諦。道諦者。謂八直聖道。正見乃至正定。是八聖道略說有二。一名三昧及具。二名為智。今當論三昧。問曰。三昧何等相。答曰。心住一處是三昧相。問曰。是心云何得住一處。答曰。隨所多習於此處住。若不多習則速捨離。問曰。當云何習。答曰。隨所樂習。問曰。云何能樂。答曰。身心麁重名苦。以猗法除身心麁重相則能生樂。問曰。云何生猗。答曰。以歡喜因緣故身心調適。問曰。云何生喜。答曰。從念三寶及聞法等心悅故生。問曰。云何心悅。答曰。從清淨持戒心不悔生。問曰。已說三昧因。今三昧復是誰因。答曰。是如實智因。如實智者。謂空智也。如說行者如是攝心清淨心除蓋心。住心不動心。則能如實知苦聖諦集滅道聖諦。是故欲得如實智者。當勤精進修習三昧。散心者尚不能得世間經書工巧等利。何況能得出世間利。故知一切世間出世間利。皆以定心故得。又一切妙善皆由正智。一切鄙惡皆由邪智。如經中說。無明為首。無慚愧隨從起一切惡。以明為首慚愧隨從起一切善。而三昧是正智慧因。故知一切妙善皆因三昧。是故當勤精進修習。

定相品第一百五十六

問曰。汝說心住一處是三昧相。三昧與心為一為異。答曰。三昧與心不異。有人說。三昧與心異。心得三昧則住一處。雖有此言是義不然。若心得三昧。能於緣中住者。是三昧亦住緣中。亦應更因餘三昧住。如是無窮是事不可。若是三昧自然住者。心亦如是。不應因三昧住。是故若言三昧異心於義無益。又受想等諸心數法。亦於緣中住。此復更因何法故住。是事應說。若受想等各有三昧。即同先過。又經中但說一心是三昧相。不說心得三昧故住。故知不然。又言一心則不明餘法。如先說。隨心樂處於此緣住。當知心邊無別三昧。隨心久住名為三昧。問曰。是三昧為有漏。為無漏。答曰。三昧二種。有漏無漏。世間諸禪定是有漏。入法位時諸三昧名無漏。所以者何。是時名為如實知見。爾時二種亦名三昧。亦名為慧。攝心故名三昧。如實知故名慧。攝心有三種。善不善無記。是中以善攝心為三昧。非不善無記。此三昧亦有二種。一是解脫因。一非解脫因。解脫因者名為定根。有論師言。但無漏定名為定根。是語不然。若有漏無漏能為解脫因者。皆名定根。是三昧隨住緣故分別三種。小大無量。心少時住。若見小緣是為小。餘二亦爾。又隨時故有三種相。制相發相捨相。心退沒時應用發相。心掉動時應用制相。心調適時應用捨相。如金師治金或炙或漬或時捨置。若常炙則消。常漬則生。若常捨置則不調柔。行者心亦如是。若動不制則常散亂。若沒不發則復懈怠。若適不捨則還不適。又如調馬。若疾則制。若遲則策。若調則捨。行者調心亦復如是。又此三昧有三種方便。入定方便。住定方便。起定方便。如法入定是入定方便。在定不動是住定方便。如法起定是起定方便。問曰。云何得此三種方便。答曰。行者取自心相。如是制如是發如是捨。則能入定住。出亦爾。問曰。但直取定何用方便。答曰。若不生此三種方便。則有過咎。不得隨意。欲入則起。欲起還入。有此等過。又以利為損以損為利。如見少淨色及少光明。謂得大利。若念無常苦空等心不得樂。反謂為損。問曰。行者何故或有得定或不得耶。答曰。得定因緣有四。一今世勤習。二前身有緣。三善取定相。四聞隨定法。又修定四種。一常勤習而不一心行。二一心行而不常修習。三亦常修習。亦一心行。四不常習不一心行。又有四種。有多善少慧。有少善多慧。有多善多慧。有少善少慧。於此中第三行者必能得定。第四必不能得。第一第二若調等則得。

三三昧品第一百五十七

問曰。經中說三三昧。一分修三昧。共分修三昧。聖正三昧。何者是耶。答曰。一分修者。若修定不修慧。或修慧不修定。共分修者。若修定亦修慧。是世間三昧。在煖等法中。聖正三昧者。若入法位能證滅諦。則名聖正。何以知之。如長老比丘說行者以定修心。因慧能遮煩惱。以慧修心。因定能遮煩惱。以定慧修心因性得解脫性。謂斷性離性滅性。又若定慧一時具足。故名聖正。如以定慧得解脫名俱解脫。問曰。有人言。一分修者。若因三昧能見光明。不見諸色。若見諸色不見光明。共分修者。謂能見色亦見光明。聖正者。謂學無學所得三昧。是事云何。答曰。無有經說。唯見光明而不見色。經中但說我本曾見光明亦見諸色。今失光明亦不見色。又汝應說因緣。何故能見光明而不見色。如是等故汝說非也。問曰。又經中說三三昧空無相無願。是三三昧云何差別。答曰。若行者不見眾生。亦不見法。是名為空。如是空中無相可取。此空即是無相。空中無所願求。是空即名無願。是故此三一義。問曰。若爾何故說三。答曰。是空之能。謂應修空。修空得利謂不見相不見相故無相。無相故不願。不願故不受身。不受身故脫一切苦。如是等利皆以修空故得。是故說三。問曰。有論師言。若三昧以空無我行。是名為空。若行無常苦因集生緣道如行出。是名無願。若行滅正妙離。是名無相。是事云何。答曰。汝言行無常苦名無願者。此則不然。所以者何。佛常自說。若無常即是苦。若苦即是無我。知無我則不復願。故知亦以空故不願。若說行因集生緣名無願者。此或可爾。所以者何。經中說。見所有生相皆是滅相。則生厭離。又道中不應有無願行。所以者何。願是愛分。如經說上中下願道中不生貪愛。是故不應有無願行。又經中說。五陰滅故名滅。當知隨無五陰。是名為空。空即是滅。是中無願以愛身故願。故知此三一義不應差別。問曰。又經中說三三昧。空空無願無願無相無相。何者是耶。答曰。以空見五陰空。更以一空能空此空。是名空空。以無願厭患五陰。更以無願厭此無願。是名無願無願。以無相見五陰寂滅。更以無相不取無相。是名無相無相。問曰。有論師言。是三三昧名有漏。是事云何。答曰。此非有漏。所以者何。是時無漏能使故。又此三昧於空等勝。云何當是有漏。問曰。若空等三三昧。實是智慧。何故名三昧耶。答曰。諸三昧差別故。又三昧能生如實知見。故名三昧。果中說因故。問曰。有論師言。是空空等三三昧。但無學人得非餘人。是事云何。答曰。學人亦應得。所以者何。行者應證有漏無漏一切法滅。是故學人亦應當證無漏法滅。

四修定品第一百五十八

有修定為現在樂。有修定為知見。有修定為慧分別。有修定為漏盡。若三昧能得現在樂。謂第二禪等。何以知之。佛說第二禪。謂從三昧生喜樂為名。不為餘法。如入舍衛城為飯食故。問曰。初禪亦有喜樂。何故不說有現樂耶。答曰。初禪雜諸覺觀。能散心故不說現樂。問曰。第二禪亦有喜等能亂心法。何故名樂。答曰。先滅諸覺深攝心。故說喜等為樂。但以行苦故一切名苦。又初禪中苦麁。二禪等中苦細。苦細故得名為樂。問曰。第二禪等亦有後世樂行。何故但說為現在樂。答曰。如為阿闍世王說現在沙門果。又以近故說。又為破五欲樂故說現在樂。若人貪著五欲樂故。不得諸禪。為是故說。汝等若能離五欲樂。當得勝現在樂。又諸佛不讚受後身故不說後樂。又世間人。言在家人樂。非出家人。是故佛說。此是出家人現在樂也。又是四修定皆為現樂。以初受名故獨說現樂。問曰。若是四修定能成種種利。何故但說此四利耶。答曰。利有二種。世間利。出世間利。第二修定為世間利。所謂知見。知名八除入十一切入等利。見名五神通等利。所以者何。是利眼見故名為見。是事因取光明故成。故為知見。說光明相二。是出世間利。以慧分別五陰。名慧分別。故經中說。慧分別者。行者若生諸受諸覺諸想。皆能別知。別知受者謂觸因緣受。無有受者。別知覺者此計我覺。云何令無。謂分別男女等假名想。破此想故則無諸覺。如經說。諸覺何因。所謂為想。故知但破想故則無諸覺。諸覺無故。諸受亦無。故知破假名故名慧分別。以慧分別故得漏盡。如經中說。行者觀五陰生滅相。故能證陰滅。故知一切世間出世間利皆攝在四中。問曰。有論師言。第四禪中能得阿羅漢果無礙道。名為漏盡。是事云何。答曰。是中無有差別因緣。但第四禪中無礙道名為漏盡非餘。是故不然。又修定為三種利。一為現樂。二為知見。三為斷結。或說為二。如說。為畢竟盡故。善清淨故。生死盡故。分利種種性故。是有眼者說道。是中前三說斷。後一說知。佛於此中不說現樂。

四無量定品第一百五十九

慈悲喜捨。慈名與瞋相違善心。如善知識為善知識常求利安。行者亦爾。為一切眾生常求安樂。是故此人與一切眾生為善知識。問曰。何謂善知識相。答曰。常相為求今世後世利益安樂。終不相違求無益事。行者亦爾。但為眾生求安樂事。不求非安樂事。悲名與惱相違慈心。所以者何。亦為眾生求安樂故。問曰。瞋惱有何差別。答曰。心中生瞋念。欲撾打害此眾生。從瞋起身口業。則名為惱。又瞋為惱因。懷瞋心者必能行惱。喜名嫉妬相違慈心。妬名見他好事心不忍則生嫉恚。行者見一切眾生得增益事生大歡喜。如自得利。問曰。此三皆是慈耶。答曰。即是慈心差別三種。所以者何。不瞋名慈有人雖能不瞋而見苦眾生不能生悲。若能於一切眾生中。深行慈心。如人見子遭急苦惱。爾時慈心轉名為悲。或有人於他苦中能生悲心。而不能於他增益事中生歡喜心。何以知之。有人見怨賊苦尚或生悲。見子得勝己事而不能喜。行者見一切眾生得增益事。生歡喜心。如己無異。是名為喜。故知慈心差別為悲喜。問曰。何所捨故名捨。答曰。隨見怨親則慈心不等。於親則重於中不如。於怨轉薄。悲喜亦爾。是故行者欲令心等。於親舍親於怨捨怨。然後於一切眾生慈心平等。悲喜亦爾。故經中說。為斷憎愛修習捨心。問曰。若爾則無別捨心。但以心平等故名為捨。答曰。我先說慈心差別為悲喜等。又慈心以下中上法故有三種。能令此三平等。故名為捨。如說以上慈心修習二禪。問曰。以何方便得此慈心。答曰。後當說瞋恚過患。知此過患已。常修慈心。又見慈心利益功德。如經中說。行慈心者臥安覺安。不見惡夢。天護人愛不毒不兵。水火不喪。如是一切從瞋生業無如之何。聞此利益故能修習。又行者生念。我起瞋恚自受果報。非餘人受故。應不瞋而修慈心。又行者思量。我以少惡加人則自受多惡。百陪不啻。故應離惡。又經中說五種除瞋因緣。常當憶念。又瞋恚非是行者所宜。又當念前人利益善事。除捨惡事則瞋恚息。又當觀前人本末因緣。此人先世或為我母。懷妊生育為我勤苦。或為我父兄弟妻子。云何當瞋。又念。來世或當為我父母兄弟。或作羅漢緣覺諸佛。云何可瞋。又見惡人以行惡故兩世受苦。是故不瞋。又深觀前人體性善惡。若惡人加惡何故生瞋。如火燒人不應瞋也。又見前人為煩惱所逼不得自在。猶如鬼著何為生瞋。又隨以何因緣修習忍辱。應念此法則瞋恚息慈心增長。忍功德者。謂行者生念。我若瞋他即為凡鄙。與彼無異。是故應忍。如佛說偈。譬如調象能堪刀箭。我亦如是。能忍諸惡。又偈說惡口罵詈。毀辱瞋恚。小人不堪。如石雨鳥。惡口罵詈。毀辱瞋恚。大人堪受。如花雨象。是故應忍。又以此惡事迴為功德。以從諸惡成功德故。又行者知此眾生愚癡無識。猶如嬰兒不應瞋也。以此方便能修慈心。問曰。云何修悲。答曰。行者見諸眾生樂少苦多故生悲心。我當云何於苦眾生更加諸苦。又見眾生深貪著樂。則生念言。我今云何斷他所願。故生悲心。又見苦眾生。以現苦故苦。見樂眾生以無常故苦。是故一切眾生皆有苦分。或早或晚無得脫者。以是因緣故生悲心。問曰。云何修喜。答曰。行者見嫉他利者是凡鄙相。是故修喜。作如是念。我應與眾生樂。他今自得則是助我。故應生喜。又見此嫉妬空無所益。不能損他。但反自害。又如經說嫉妬之過。欲離此過故生歡喜。問曰。云何行捨。答曰。見不等心過欲令心等。是故行捨。又行者見貪恚心過。故修行捨。問曰。是無量心在何地中。答曰。皆在三界。問曰。有論師言。從三禪以上無喜根。是事云何。答曰。我不說喜心是喜根性。但為利他心喜不濁故名為喜。是四無量皆是慧性。問曰。云何於無色界有四無量心。以色相故分別眾生。彼中壞裂色相。云何當有。答曰。無色眾生亦可分別。如經中說。當作有色及無色等。又經中說。修慈極遠得遍淨報。修悲極遠得空處報。修喜極遠得識處報。修捨極遠得無所有處報。故知無色中亦有無量。問曰。一一地中有一無量心非想非非想處無耶。答曰。一切處有一切。但修上慈故生遍淨處。以諸業生相似果報故。謂求樂眾生者還得樂報。悲亦如是。由有身故多集諸苦。虛空中無色。故識處心於緣中深樂住。故捨極無所有處者。行者為想所疲惓故入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亦無量。但以細微不了故不說。又一切處有一切隨多故說。遍淨中慈最上故如是等。又諸禪定中四無量心受果報勝。以眾生緣故。問曰。有論師言。是四無量但緣欲界眾生。是事云何。答曰。何故不緣餘眾生耶。應說因緣。佛於無量經中說。行者慈心普覆四方上下一切眾生。色無色界眾生亦有無常敗壞墮諸惡趣。何故不緣。問曰。有論師言。但生欲界行者能現入無量。是事云何。答曰。一切處生皆能現入。問曰。若彼中生亦能現入。則福不應盡。常生彼中。答曰。如彼中亦現入禪等。諸餘善法而亦有退沒。慈等亦爾。問曰。若有此理何不速退。答曰。有如是業。雖有退因緣而不速退。如欲天等。雖有善業亦生惡道。是事亦爾。問曰。行慈三昧者。何故兵刃水火不能害耶。答曰。是善福深厚諸惡不加。亦為諸天所守護故。問曰。經說與慈俱修覺意。有漏無漏云何俱修。答曰。是慈與覺意相順。如經中說。若人一心聽法則能斷五蓋。修七覺意不可聽法。亦修覺意。又經中說。汝等比丘修習慈心。我保汝得阿那含果。慈心雖不斷結。先以慈心集諸福德智慧利。故得聖道慧。能斷諸結故。說修慈得阿那含。與慈修覺亦復如是。問曰。阿羅漢斷眾生想。云何行無量心。答曰。阿羅漢雖入慈心。不能集成慈業。以不受生故。問曰。諸佛世尊大悲云何。答曰。諸佛世尊有如是不思議智。雖知諸法畢竟空。而能行大悲深。於凡夫但不得定眾生相。問曰。悲與大悲有何差別。答曰。悲名但心憐愍。能成辦事故名大悲。所以者何。菩薩見眾生苦。為盡此苦勤修精進。又於無量劫修習所成。故名大悲。又以智眼見眾生苦。決定發心要當除滅。故名大悲。又多所利益故名大悲。亦無障礙故名大悲。所以者何。悲心或念他惡故生障礙。大悲於種種深惡通達無礙。又悲心或有厚薄不等。一切平等故名大悲。又自捨己利但求利他。故名大悲。悲不如是。是名差別。如是慈等於佛皆名為大。但以悲能救苦。是故獨說。

五聖枝三昧品第一百六十

經中說五聖枝三昧。謂喜樂清淨心明相觀相。喜是初禪二禪喜相同故名為一枝。第三禪以離喜樂別為一枝。第四禪中清淨心名第三枝。依此三枝能生明相觀相。是明相與觀相為因。能壞裂五陰。觀五陰空故名觀相。能至泥洹故名為聖。問曰。經中說聖五智三昧。何者是耶。答曰。佛自說。行者作是念。我此三昧聖清淨。是名初智。此三昧非凡夫所近。是智者所讚是第二智。此三昧寂滅妙離故得。是第三智。此三昧現在樂後得樂報。是第四智。此三昧我一心入一心出。是第五智。佛示定中亦有智慧。非但繫心。行者修習定時若生煩惱。於中生智除此煩惱。欲令三昧為聖清淨。是名初智。聖清淨者。謂非凡夫所近。是智者所讚。非凡夫者。謂諸聖人以得智故不名凡夫。此智能破假名。是第二智。薄諸煩惱貪等煩惱滅。故名寂滅。寂滅故妙。離諸煩惱故得名為離。得此皆是離欲道。是第三智。隨證煩惱斷。得安隱寂滅。離熱樂故名現樂後樂。現樂名離煩惱樂。後樂謂泥洹樂。是第四智。行者常行無相心。故常一心出入。是第五智。是故若未生此第五智者。應生若生即得三昧果。

六三昧品第一百六十一

問曰。經中說六三昧。有一相修為一相。有一相修為種種相。有一相修為一相種種相。種種相修亦如是。何者是耶。答曰。一相者應是禪定。禪定於一緣中一心行。故種種相應是知見。知諸法種種性故。於五陰等諸法中方便故。問曰。云何一相修為一相。答曰。若人因定還能生定者是。一相修為種種相者。若人因定能生知見者是。一相修為一相種種相者。若人因定能生禪定及五陰方便者是。種種相修亦如是。問曰。有論師言。一相修為一相者。若人因第四禪證阿羅漢果是也。一相修為種種相者。若人因第四禪證五神通者是。一相修為一相種種相者。若人因第四禪。證阿羅漢果及五神通者是。種種相修為種種相者。若人因五枝三昧。證阿羅漢果及五神通者是。餘二亦爾。是義云何。答曰。應說因緣。何故第四禪及阿羅漢果是一相五枝三昧及五神通名種種相。又五枝不可為依。五枝三昧是四禪明相觀相。云何依此得阿羅漢果。所以者何。要依一禪得阿羅漢果。又亦不應依明相得阿羅漢果。是故非也。問曰。有人說。六種入定。順入逆入逆順入順超逆超逆順超。是事云何。答曰。有論師言。行者欲趣滅盡定。故次第入出諸禪。是故不應若逆若順若逆順及超越等。五種入出得何利耶。行者欲至滅盡定。必應次第入。亦應次第起。又若得上地何故更入下地。下地刺棘。如人不復樂小兒戲又如人以巧不復樂拙。是事亦應如是。又若說超越是事不然。經中但說次第入諸禪定。行者若能超至第三。何故不能超至四五。若言力勢齊此。如人登梯。可超一桄。不能超二。此喻亦不必定。又大力人能至四桄。亦有能越百步。是故不然。經中雖說佛入泥洹時逆順超越入諸禪定。此經與正義相違不可信受。雖有此言是義不然。所以者何。若說行者趣滅盡定。但應順入不須五種。行者若欲直趣滅定。是則不須。若欲自試心於禪定中。能自在不退。故逆順出入超越。如人乘馬。若對敵陣則不須盤。若欲調習於閑時。則可。若言下地刺棘不應入者。不以下地勝後便入。以是行者所行道故。若言如人不樂小兒戲者。或以因緣為小兒戲。如老伎人終日舞戲非情所樂為教習故。如是聖人逆順出入超越諸禪。欲示天人及諸神仙諸禪定中自在力故。又佛入泥洹時。欲以深妙禪定熏修舍利故。自在入出逆順超越。又人見佛入無餘泥洹。則厭惡一切諸有為法。是故佛現珍愛此法。汝言此經違正義者。是事不然。汝言何故不能超至四者。菩薩藏中說超越相。從初禪起入滅盡定。從滅盡定起乃至入散心中。以心力大故能如是。

七三昧品第一百六十二

論者言。有七依依初禪得漏盡。乃至依無所有處得漏盡。依名因。此七處得聖智慧。如說攝心能生實智。有人但得禪定謂之為足。是故佛言此非足也。應依此定更求勝法。謂盡諸漏故說為依。問曰。云何依此禪定得盡諸漏。答曰。佛說行者隨以何相何緣入初禪。是行者不復憶念是相是緣。但觀初禪中所有諸色若受想行識。如病如癰如箭。痛惱無常苦空無我。如是觀時心生厭離解脫諸漏。乃至無所有處亦如是。但三空處無色可觀。行者見欲界憒亂初禪寂滅然後乃得。是故佛言。勿念初禪寂滅樂相。但觀初禪五陰八種過患。餘依亦爾。問曰。欲界何故不說依耶。答曰。須尸摩經中說。除七依更有得聖道處。故知欲界亦有。問曰。有人言。依初禪邊未到地得阿羅漢果。是事云何。答曰。不然。若未到地有衣。是則有過。若能得未到地。何故不入初禪。是故不然。問曰。非想非非想處何故不說依耶。答曰。彼中不了定多慧少。故不說有依。七想定即七依也。問曰。佛何故說七依。名七想定。答曰。外道無真智故但依止想。一切依止皆為想所污不為解脫。故名想定。聖人能破壞想。但依此定直取漏盡。故名為依。如說行者觀此諸法如病如癰等。非想非非想處亦以想不了。故不說想定。

八解脫品第一百六十三

論者言。經中說八解脫。初內色想觀外色。行者以此解脫破壞諸色。何以知之。第二解脫中。說內無色想觀外色。以破內色故言內無色想。故知行者於初解脫中漸壞身色。至第二解脫中。內色已壞但有外色。第三解脫中外色亦壞。故不見內外色。是名色空。如波羅延經中說。壞裂色相斷滅諸欲。內外無見。我問是事。四解脫中說心識空。如六種經中說。若比丘於五種中深生厭離。餘但有識。當知是中四解脫壞裂諸識。第八解脫一切滅盡。所以者何。若滅色滅心。則有為都滅。是名阿羅漢果。以如是次第乃得滅盡。是名八解脫。有人言。初二解脫是不淨。第三解脫名淨。此事不然。所以者何。是名解脫。無有以不淨觀而得解脫。淨觀亦無解脫。但以空觀能得解脫。又外道能得淨不淨觀。而不名得解脫。問曰。外道亦能壞裂色相。此事云何。答曰。外道以信解觀破壞色相。非空觀也。所以者何。如用信解觀。見身已死棄之塚間蟲狩食等。問曰。外道離色得無色定。應有無色解脫。答曰。外道雖有無色定。以貪著故不名解脫。聖人因無色定。能觀四陰病等八事。故名解脫。問曰。汝說滅定是阿羅漢果。此事不然。所以者何。學人亦名得八解脫。汝說滅定名為漏盡。然則學人應得漏盡。答曰。經中總相說滅。不分別言是心滅是煩惱滅。如經中說。二種滅。一滅。二次第滅。二種泥洹。一現在泥洹。二究竟泥洹。亦說二種安隱。一安隱。二第一安隱。得安隱者亦二種。一得安隱。二得第一安隱。是故學人所得非真實滅。又經中說。若比丘能入滅定。一切事訖。若滅定非羅漢果。則不應說一切事訖。問曰。學人實不得八解脫耶。答曰。經中說學人得九次第定。不說得滅盡。行者若得滅盡。而不能入諸禪定。名慧解脫。若能入諸禪定。而不得滅盡。是名身證。若二俱得名俱解脫。所以者何。諸漏是一分障。禪定法是一分得。解脫二分名俱解脫。問曰。諸次第中滅。諸解脫中滅。有異耶。答曰。名同而義異。次第中滅名心心數滅。解脫中滅名諸煩惱滅。如經中說。諸行次第滅。謂入初禪語言滅。入二禪覺觀滅。入三禪喜滅。入四禪樂滅。入空處色相滅。入識處空相滅。入無所有處識相滅。入非想非非想處無所有想滅。入滅盡定諸想受滅。於此諸滅更有勝滅。所謂行者於貪恚癡心。厭得解脫。問曰。云何知次第中心心數滅。解脫中諸煩惱滅。答曰。滅名雖同義應有異。次第中說想受滅。解脫中說無明觸受滅。所以者何。從假名生受。破假名則滅。次第中不爾。諸經中如是差別。若直說行者得滅盡則一切事訖。當知為證泥洹時諸煩惱滅。不說心心數滅。問曰。若八解脫是滅煩惱法。則一切阿羅漢悉皆應得。答曰。皆得。但不能入。若得諸禪定則能得入。問曰。行者若無禪定。云何能得身心空。及盡諸煩惱。答曰。是人有定而不能證。更有如電三昧。因是三昧得盡煩惱。如經中說。我見比丘欲取衣時有煩惱。取衣已即無煩惱。如是等所以者何。心如電三昧如金剛。真智能破煩惱。又此義佛第三力中說。所謂諸禪解脫三昧入垢淨差別如實知。於中禪名四禪。有人言。四禪四無色定皆名為禪。解脫名八解脫。三昧名一念中如電三昧。入名禪解脫三昧中得自在力。如舍利弗說。我於七覺中能自在出入。故知慧解脫阿羅漢有諸禪定。但不能入。深修習故能自在入。問曰。阿羅漢何故有不深修習諸禪定者。答曰。是人得道所作已辦樂行捨心。故不善習。若無捨心則入定無難。如經中說。行者善修四如意足。能吹雪山令為塵末。何況死無明耶。故知八解脫中說漏盡滅。非入定滅。又經中說。有明性有空性。有無邊虛空性。有無邊識性。有無所有性。有非想非非想性。有滅性因闇故有明性。因不空故有空性。因色故有無邊虛空性。因無邊虛空性故。有無邊識性。因無邊識故有無所有性。因無所有故有非想非非想性。因五陰故有滅性。若不能破壞五陰假名相。是名為闇。若能破壞五陰假名。則名明性。如佛教一比丘。汝於空諸行中。當觀諸行空自調伏心。如人持燈入空室中所見皆空。行者取色證此色滅。是名空性。外道因無邊虛空處得離色。乃至因非想非非想處。離無所有處。因諸陰有滅性者。行者所有思量。所有作起皆滅為妙。是名因諸陰有滅性。問曰。是諸性依何定得。答曰。經中說。明性乃至非想非非想性。皆以自行入定故得。謂行緣有為道故得。所以者何。緣色初智是名明性。第二性亦取色。取已分別令空。如是乃至非想非非想性滅性入滅性一切有為法空故得。是中滅盡諸有為故。故知此中說滅名為漏盡泥洹。問曰。此諸解脫在何地中。答曰。行者欲破壞色。或依欲界系定。或依色界定。能得色空。一切地中能得心空。問曰。此解脫幾有漏幾無漏。答曰。是空性故一切無漏。

八勝品第一百六十四

初勝處。內色想見外色少若好若丑。於是諸色勝知勝見。故名勝處。第二內色想見外色多。第三內無色想見外色少。第四內無色想見外色多。第五內無色想見外青色青形青光。如憂摩伽花。如真青染波羅[木*奈]衣。第六見黃。第七見赤。第八見白。行者見如是等無量諸色。所以者何。非但有此青等四色。以略說故有八勝處。行者若能以空壞裂諸色。爾時名為勝處。問曰。誰能得此。答曰。是佛弟子非餘人也。問曰。是八勝處在何地中。答曰。在欲色界。問曰。為有漏為無漏。答曰。先是有漏。以空壞色則名無漏。問曰。何故此法獨名勝處。答曰。此是行者所貪著處。是故佛為弟子說名勝處。示勝此緣故。

初禪品第一百六十五

九次第定。四禪四無色定。及滅盡定。初禪者。如經中說。行者離諸欲諸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入初禪。問曰。應但說初禪相。何故乃說離諸欲耶。答曰。有人謗言。世間無有能離欲者。以世人皆處五欲中故。無人眼不見色。耳不聞聲。鼻不嗅香。舌不知味。身不覺觸。故說離欲。欲名欲心。非是色等。如說色等諸物不名為欲。何以知之。有精進者色等猶在。而能斷欲。又經中說。色等是分不名為欲。是中貪心則名為欲。若生貪心則求諸欲。求欲因緣故。有貪恚鞭杖殺害惡法隨逐。如火因經中說。因愛生求等。故知離貪慾故名為離欲。有人言。離色等五欲名為離欲。離惡不善法名離五蓋。初禪近散亂心。故名有覺。又此行者定力未成。散亂心發故名有覺。如經中說。我行有覺有觀行。當知佛說散心為覺。是覺漸微攝心轉深。則名為觀。隨定成就。心不多散。是時名觀。是觀隨逐行者至禪中間。若離覺觀得喜名離生喜。是喜初得能利益身。故名為樂。是離覺觀喜住一緣中。是名為禪。是禪為覺觀所亂。故得異身果報。以下中上差別故。有梵眾天梵輔天大梵天。問曰。若離覺觀喜名初禪者。則不復以五枝為初禪。若離覺觀與第二禪有何差別。又經中說。初禪有覺有觀。猗樂異喜亦異。若喜即是樂。則七覺意中不應。別說猗覺意也。答曰。汝言初禪無五枝。是事不然。不說五枝是初禪性。初禪近地有此覺觀。故名為枝。問曰。若近地有法數為枝者。初禪亦近五欲。則應說為枝。答曰。五欲不名為近。此行者心已離故。又初禪次第不起欲心。又五欲不住為初禪枝。枝名為因。因即是分。如聖道分集會具等。覺觀亦爾。是初禪因。若行者定心於緣中退。還取定相。攝心於緣憶念本相。是名覺觀。故知覺觀是初禪因。第二禪中定心已成。是故不以覺觀為因。亦二禪次第不生覺觀。若汝說初禪與覺觀俱。是亦不然。從初禪起次生覺觀。以雜覺觀故名為俱。如與弟子俱行。雖小相遠亦名為俱。又此地中有生因緣。故名有覺觀。如鬼病人。雖不發時亦名為病。是人為鬼所污。有緣還發故名為病。又樂受即是喜。但差別說。亦從猗別說為樂。如經中說得身猗則受樂。問曰。若爾初禪何故說五枝耶。答曰。隨時說五。如七覺意得時節故名十四覺意。是中說有身猗心猗。而實無身猗。但心樂故身亦受樂。喜亦如是。初來在身名為喜。樂喜初得相故名為樂。後但名喜以時異故。又無別猗法。但喜生時身心無麁重法。柔軟調適故名曰猗。如病四大滅。無病四大生。是人名樂。猗亦如是。又於除滅中亦說名猗。如經中說。諸行次第滅。如入初禪語言滅。乃至入滅盡定諸想受滅。是故無別猗法。若說初禪與覺觀相應。是亦不然。所以者何。經中說。行者若入初禪則語言滅。覺觀是語言因。云何有語言因而語言滅。若謂覺觀猶在但語言滅者。若人在欲界心不語言時。亦名為滅。問曰。若初禪中無覺觀者。應名為聖默然。而佛但說二禪為聖默然。不說初禪。故知初禪應有覺觀。答曰。以近覺觀故不說默然。非覺觀相應故不說也。又經中說。初禪有音聲刺。故不說默然。問曰。初禪何故以音聲為刺。答曰。初禪住定心弱如花上水。第二禪等住定心強如漆漆木。又觸等亦名為初禪刺。以觸能令起初禪故。二禪等不爾。所以者何。以初禪中諸識不滅故。第二禪等五識滅故。

成實論卷第十二

 

上篇:成實論

下篇:四諦論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論集部目錄

佛說盂蘭盆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大目乾連始得六...

僧伽吒經

僧伽吒經卷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婆伽婆,在王舍城靈鷲...

右繞佛塔功德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僧及...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600卷)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一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二 大般...

三彌底部論

三彌底部論卷上 失譯人名今附秦錄 歸命一切智。我從此...

犍稚梵讚

揵稚梵讚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少卿明教大師臣...

廣釋菩提心論

廣釋菩提心論卷第一 蓮華戒菩薩造 西天譯經三藏傳法大...

尼乾子問無我義經

尼乾子問無我義經 馬鳴菩薩集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

蓮邦詩選

蓮邦詩選序 經云。清泰國土。寶樹珠網。德水珍禽。常...

般舟三昧經

般舟三昧經卷上 問事品第一 聞如是:一時,佛在羅閱祇...

【註音版】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

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

十不二門

十不二門 唐荊溪尊者湛然述 然此跡門,談其因果及以自...

佛說月上女經

佛說月上女經卷上 隋天竺三藏法師闍那崛多譯 如是我聞...

晚課(暮時課誦)

南無蓮池海會佛菩薩(三稱) 佛說阿彌陀經 姚秦龜茲三...

佛說四願經

佛說四願經 吳月支國居士支謙譯 聞如是: 一時佛在拘...

龍舒增廣淨土文

龍舒淨土文序 華嚴經云。信為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

辯意長者子經

辯意長者子經 後魏沙門法場譯 聞如是: 一時,佛在捨...

【佛教詞典】頑石點頭

(雜語)蓮社高賢則傳曰:竺道生入虎丘山,聚石為徒,...

【佛教詞典】順福分善根

【順福分善根】 p1108 大毗婆沙論七卷十五頁云:順福分...

《臨終三要》的重要開示

《臨終三要》,這個是印光大師很重要的開示:第一個,...

為什麼有些人做壞事反而能發達

問: 為什麼一些人做了很多壞事,反而能發達。有一些...

「無聲」也是一個聲音

我們現在再做一個實驗:心在哪裡。現在大家把眼睛閉起...

福是種來的,不是求來的

過去有一個人問佛陀說:我身體一直很不好,我到處求神...

只要心裡有佛,佛都會來護佑你

文殊菩薩問佛:佛涅槃以後,眾生用什麼來做福田?佛答...

《淨土決疑論》白話譯

(圓濤法師白話譯) 【原文】 藥無貴賤,愈病者良。法無...

佈施一杓飯汁,果報不可思議

芥子般的種子,能長出庇蔭眾人的大樹。佈施得福,因果...

如何對治自己的情執貪慾

問: 請問如何對治自己對於情執的貪慾? 答: 情慾是緣...

如何專一念佛

印光大師為什麼強調十念記數?這種十念記數法就是針對...

六道輪迴的概況

每個宗教對人的身後,各有獨特的見解;有些宗教認為身...

菩薩行果——菩薩行位

菩薩行位,就因果合說,總有四十一位。即十住、十行、...

信願行的過程與差別

心即是佛,是禪宗的根本,無論講到哪裡都離不開,因一...

【視頻】晚課(開成禪寺)

晚課(開成禪寺)

【視頻】孟庭葦-心經

孟庭葦-心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