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以「五心」面對緣起的危機

覺醒法師  2014/03/15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以「五心」面對緣起的危機

我們用佛教的緣起法來分析危機的必然,絕不是在幸災樂禍,而是要告訴大家,既然危機是人類的共業所感,那我們就應該勇敢承擔這種責任、勇敢面對這場危機。千百年來,人們飽受經濟的起伏所帶來的酸甜苦辣,每一次都挺過來了,每一次人們都會從中受到深刻的教育,而使世界經濟步入一個新的相對規範的軌道。因此,社會的前進、歷史的發展應該是螺旋式上升的軌跡,是一個不斷進步和發展的過程。明白這個道理,有助於我們平靜地面對眼前的困難,有助於增強我們克服困難的信心。

佛教因緣起而閃光,緣起因應用而生輝。既然貪婪之緣匯聚後必然形成世界經濟秩序的混亂,那麼,我們就應該在今後的生活中努力樹立一顆平常心、無我心、精進心、平等心、慈悲心,勇敢面對眼前的困境,以正確的心態處理生活中的各種順緣與逆緣。

1、以「平常心」冷靜面對境遇變遷。

正如一首歌所唱的那樣:「生活,像一首歌,有酸甜也有苦辣……」我們的人生充滿了各種順境和逆境,用緣起法的觀點來看,順境因於順緣匯聚,逆境因於逆緣匯聚。因此,當我們面對順境,千萬不要得意忘形、忘乎所以。諸法由因緣和合而生,在一個和合的群體中,只有大家互相支持、互相協作,才有可能相得益彰、取得共贏。而當我們身處逆境時也不可灰心氣餒、一蹶不振。失敗的原因多種多樣,很多情況下,並不完全是自己的原因。比如眼前的金融危機,其發生並不是偶然的,世界的經濟總是要有起有落,這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律。因此,我們要正視生活中的挫折和失敗,勇敢面對逆境的挑戰,艱苦奮鬥、奮發圖強。在國家法律法規允許的範圍內,積極謀求改變自身境遇的途徑和方法。

2、以「無我心」減少對物質的貪慾和沉迷。

就個體而言,因為損害了「我」的名譽、財產等等,人與人之間就要發生爭吵、打架甚至傷人事件;從團體來說,為了某個集團的利益,而在生意場上爾虞我詐、互相傾軋、不擇手段,搞得雞犬不寧;在國際上,以霸權主義思想為指導,個別國家樂於充當世界警察的角色,動輒以武力相威脅。這些都是「我執」在作怪。當事者因為不了解緣起法的道理,一味地受貪慾的趨使,從而私慾膨脹、私心氾濫,影響了世界的安寧與和平。否定永恆不變的「我」的存在,以「無我心」減少對物質世界的貪慾和執著,誠實守信、杜絕欺詐,對於維護世界的和平與安寧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3、以「精進心」積極應對眼前的挑戰。

生死是人生的必然階段,佛教講緣起法的目的就是要告訴我們,人類社會沒有永恆,有生必有滅、有老必有死。人生在世,唯一可做的就是,把握自己短暫的生命,以科學的精神、好學的態度,投入生活,讓人生盡可能發揮出最大的意義,從而能夠今生無悔、內心坦然,這就是我們面對人生應有的態度。迴首改革開放初期,國家的經濟體制開始轉軌,不少國有企業一下子轉成了集體或私營企業,頭上的保護傘沒有了,企業職工的優越感也蕩然無存。下崗、待崗、失業人員一時難以調整自己的心態,自殺者有之、彷徨者有之、犯罪者亦有之。後來,隨著時間的推移,在各方努力下,大家從迷茫中走了出來,在眾志成城中創造出了改革開放30年的發展奇跡。這些都是善緣匯聚的結果。緣,來源於現實,緣的聚散本身所仰仗的也是緣,是時代之緣、現實之緣決定了我們眼前的變化。面對眼前金融危機所帶來的突如其來的變化,我們要盡快調整心態,以「精進心」積極應對挑戰。對於創業者來說,冷靜地分析自己所面臨的環境,然後確定切合自身實際的奮鬥目標至關重要。比如說創造一個公司需要五個條件,目前已經有了四個,那就要看剩下的一個是否能夠解決,如果不能,那就早點放棄計劃;如果經過努力可以辦到,那就應該積極創造條件,促成事業的成功和飛躍。

4、以「平等心」處理自他關係。

緣起法從理性上深刻闡述了佛教的平等觀。身處生死流轉過程中的眾生,因為各自業力、習性、環境、背景等因素的差異,而表現為現象界的千差萬別。但是千差萬別的現象並不能掩蓋眾生生命本質上的同一,也就是眾生在理性上的平等。這種同一的生命本質,就是一切有情心中本來具有的「佛性」,也就是緣起性空的法性。因此佛教主張「眾生皆有佛性,人人都能成佛」,強調有情應和樂共存、相互容忍。因此,作為一名佛教徒,應該牢固樹立團結互助、榮辱與共的觀念,以利樂有情為己任,從而盡最大努力為構建和諧社會多作貢獻。

5、以「慈悲心」幫助他人共度難關。

時代之緣也好,現實之緣也罷,對人類社會的發展而言,最終起決定作用的仍然是我們人類自身,因此我們應該很好地把握現在、把握自己,及時行善、利益社會。古人講「積善之家必有餘慶」,倘若有條件時不肯幫助別人,一旦自己碰到異常情況,別人也未必肯向你伸出援助之手。根據佛教的緣起法則,人與人、有情與有情、有情與無情,彼此息息相關。從中我們可以體會到眾生一體的「大我」精神。雖然佛法的最高層次是要達到「無我」的境地,但是大乘佛教除了培植獲得個人解脫的智慧之外,更主要的還是要樹立「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利他思想。我們不但要在表面上實行財施、法施及無畏施的利他事業,還要透過理性的提升,在實行利他行為時,能以「三輪體空」的智慧去觀照,從而使得自己的利他事業能夠隨順法性而達到最高的境界。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修行想快速、超近、想超過別人,這一念魔障就來了

一個人從幼兒園小班大班、小學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

時節因緣成熟,自然不起煩惱

有一天,佛陀在舍衛國只樹給孤獨園為比丘們開示:農夫...

【推薦】不要低估無始劫來妄想的力量

有些人說,我們念佛就好,幹啥要調伏呢?問題是我們內...

生命危脆不能長久

昔日佛在毗耶離城甘梨園時,比丘們觀察到此地平正莊嚴...

不要擾亂眾生得度的因緣

隨緣度化:我滅度後,敕諸菩薩及阿羅漢,應身生彼末法...

耀智大和尚自述與觀音菩薩的殊勝緣分

每一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尊觀音菩薩,關鍵的時候都會祈禱...

退步原來是向前

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心地清涼方為道,退...

把人生的順逆因緣,當做成就自己的一種方便

若知自性是眾生,故願度脫,自性是佛道,故願成就。 這...

【大藏經】悲華經

悲華經卷第一 轉法輪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

【大藏經】大寶積經

大寶積經卷第一 大寶積經卷第二 大寶積經卷第三 大寶...

【大藏經】浴佛功德經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王舍城鷲峯山頂,與大苾芻眾千...

【大藏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爾時,無盡意菩薩即從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

身體少病的十個原因

1、不打別人,不虐待動物。 2、勸別人不要打人或虐待...

人人都能親身感受的八苦

一、生苦。 一個人一生下來就哇哇大哭苦啊苦啊。因為...

持身不可太皎潔,處世不可太分明

持身不可太皎潔,一切污辱垢穢要茹納得; 處世不可太分...

歷代放生詩選

一、唐 白樂天 香餌見來須閉口,大江歸去好藏身; 盤渦...

睡時念佛修行要訣

睡時念佛方法 若睡下,或初起,衣冠尚未整齊,或洗澡,...

求福者遇佛得度

我總是這麼不如意!為何沒一件事能順我的心,滿我的願...

節後上班吃點素

明天,春節假期就過完了,又開始了正常的工作生活了。...

清定上師開示念佛

我們念佛的時候,不是想一個人在念,應該想到法界眾生...

當代素食觀念與餐飲業經營

如果在20世紀70年代以前的中國談論素食,許多中國人可...

臨終被冤親債主糾纏,該如何往生

問: 念佛人臨命終時被過去世的冤親債主糾纏,該如何...

【佛學漫畫】四重恩

能在無恩處,依然感受到生命恩典的人,無論遭受多大的...

在教在禪,皆修淨土,同歸一源

然於百丈立祈禱病僧,化送亡僧之規,皆歸淨土。又曰,...

今生可能是你無量生命裡最美好的一次

阿賴耶識它是怎麼樣?它受熏,你每一次投胎,或多或少...

禪宗五家七宗——曹洞宗

曹洞宗宗名之由來 曹洞宗創始人良价(807-869)及其弟...

只此浮生是夢中

許多時候,一些從事演藝工作的人,不覺都會發出對生命...

宗舜法師:正信佛教應具備的三個條件

宗舜法師答: 我覺得這個它應該是從兩面去理解,首先...

【佛教詞典】宗綱

三句密教宗綱不外三句:   一、菩提心為因 依菩提起...

【佛教詞典】戒檢

(術語)戒律之檢束也。感通錄曰:俗中常論,以淪陷戒...

【視頻】德行天下--中華德育故事

德行天下--中華德育故事

【視頻】《大悲咒梵音》道證法師念誦

《大悲咒梵音》道證法師念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