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壹輸盧迦論

龍樹菩薩造 後魏瞿曇留支雒陽譯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壹輸盧迦論一卷

龍樹菩薩造

後魏瞿曇留支雒陽譯

 體自體無常  如是體無體
 自體性無體  故說空無常

問曰。以何義故造此一偈論。說何等義破何等人。答曰。為讀誦者於廣大部生懈倦心。又為聰睿先已廣習無量諸論於如來法海義中思惟而生懈倦。於無常自體空不異義中。生異相疑。為斷此疑故造斯論。說何義者。今當說。謂一切法無常自體空。自體空不離無常。一切法自性自體空。是故無有常。一切諸佛緣覺聲聞。於空法中而得出離。非於諸行斷常法中而得解脫。偈言。

 滅空住有體  則成於常見
 若謂後時滅  則成於斷見

以此義故。說一切法自體空。諸佛緣覺聲聞羅漢。於此義中得利益故。破何等人者。今當說。若有所得人離於諸行。說有無常則非正見。若無常離有為。無常則常猶如虛空。若如是者。則有為無為體無差別。若有為與無為合。無為合故則瓶不可破。若無為與有為合。有為合故則涅槃可壞。若不異者。則一切法不可破壞。如涅槃常非緣生故。若諸行非因緣生。不異虛空涅槃者。則有為法不名無常。若諸行非因緣生。是無常者。則虛空涅槃不名為常。若如是者。則有為無為無有勝法。若無常離有為。猶名無常者。則有為離常。應名為常。但是事不然。若如是者。何等修多羅中作如是說。以何義說。汝今所說以何義說。汝今所說義不相應。非汝邪思之所能量。是故汝說非為正見。若人有所得。謂過去未來現在法自體成者。當知是人則非正見。何以故。無因生見故。若言未來體非因緣生自體成者。則現在法亦非因緣生自性體成。以未來現在自性平等無差別故。若性平等者。現在有法皆從緣生。未來法何故非緣生。汝今此義為以修多羅說為依義說。說不相應則無理趣。若無理趣則不可信。若未來法無因緣生自性成者。未來之法猶如虛空無有因緣。離因緣故非因緣生。則無實未來體。無未來故現在過去亦無。現在過去無故三世無體。若有體者則是常見無因生故。若佛弟子有所得見。則與外道迦毘羅等無差別。此論非為迦毘羅憂樓迦諸外道等。為汝等輩同見之人故造斯論。向說破何等人。為令汝等有所得人斷除邪見故作斯論。一輸盧迦偈句義今當釋。偈言自體性無常者。自體名有生。有法故名為體。有所得人於此法中心取為體。此法於陰界入中有聲緣轉。如說一體二體多體。如彼此人一二眾多各有自體故名自體。如地水火風堅濕熱動各有自性。如是各各自相自體故言自體。有所得人謂生住滅同相者。是義不然。自體性無常故。彼體名有所得人分別故生。是故離諸法無無常體。以自相無常故。如佛告比丘。一切諸行皆悉無常。以此說故。離法有無常自相者。是事不然。若汝不了云何無常。我今當說。偈言如是體無體故。體無體者。汝所分別無常者。彼無常無體。是故體無體。自性無體故言無體。偈言自體性無體者。離無體更無別體故。言自體無體。若汝意謂離無體而有體者。是義不然。以汝此法非修多羅說故。若謂無體是自體者。是亦不然。以修多羅所不說故。世尊。於何等修多羅中說如此法。於佛世尊修多羅中。都無此義。以非經說故不成就。非大聖修多羅所說之義則不應信。是故非唯言說而得取證。偈言故說空無常者。如調伏三蜜提經中說。佛告三蜜提。眼空無常無不動。無不壞無不變。何以故。性如是故。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世尊。於此修多羅中說空說無常。以是義故。知諸法空無常。無常無體。是故諸法性自無體則無體義成。若能如是入修多羅義。其義則成。若不入修多羅。其義則壞。以我所說入修多羅。其義則成。是故性自無體其義成就。一輸盧迦論一卷。凡諸法體性法物事有名異義同。是故或言體。或言性。或言法。或言有。或言物。莫不皆是有之差別。正音雲私婆婆。或譯為自體體。或譯為無法有法。或譯為無自性性。

壹輸盧迦論一卷


上篇:百字論

下篇:大乘破有論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中觀部目錄

菩薩行五十緣身經

佛在羅閱祇耆闍崛山中,時與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

【註音版】淨土十疑論

淨土十疑論...

佛說盂蘭盆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大目乾連始得六...

僧伽吒經

僧伽吒經卷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婆伽婆,在王舍城靈鷲...

大乘廣百論釋論

大乘廣百論釋論卷第一 聖天菩薩本 護法菩薩釋 三藏法...

般若燈論釋

般若燈論釋序 釋慧賾述 般若燈論者。一名中論。本有五...

大乘破有論

大乘破有論 龍樹菩薩造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祿卿...

大丈夫論

大丈夫論卷上 提婆羅菩薩造 北涼沙門道泰譯 施勝品第...

揀魔辨異錄

偽造印信 魔忍曰:佛不雲乎: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

【註音版】佛說文殊尸利行經

佛說文殊尸利行經...

【註音版】佛說分別佈施經

佛說分別佈施經...

伽耶山頂經

伽耶山頂經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譯 如是我聞: 一時...

心銘

心性不生,何須知見。本無一法,誰論熏煉。 往返無端...

佛說四人出現世間經

佛說四人出現世間經 宋天竺沙門求那跋陀羅譯 聞如是:...

佛說解憂經

佛說解憂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鴻臚卿傳教大師臣法...

明覺禪師語錄

明覺禪師語錄卷第一 參學小師惟蓋竺編 住蘇州洞庭翠峯...

佛為勝光天子說王法經

佛為勝光天子說王法經 大唐沙門釋義淨奉 詔譯 如是我...

【佛教詞典】體用

(術語)一味之實相為體,因果之諸法為用。法華文句三...

【佛教詞典】食三德

據南本大般涅槃經卷一載,諸優婆塞奉佛供僧之食,具有...

遇到任何難關,都不能損傷到健康

想要保持健康,就不能老是為事煩心。無論遇到任何人生...

為什麼我們會莫名喜歡或討厭一個人

如果有一個人,我們沒有惹過他,但他一直給我們出難題...

罵獨覺得丑相,因願力而轉變

從前在印度有一位大施主,他有很多的財產,並與妻子一...

現代人很多是壽終醫院,不是壽終正寢

人道中有許多是不正常的死亡,那就屬於橫死。人的生命...

為什麼要超度歷代宗親

佛教中的超度是指為救度亡靈,使其超脫苦難,請僧尼為...

求不死之火

在佛陀時代,有一位婦人,她只生了一個兒子,因此,她...

凡夫與聖人的判定標準在哪裡呢

面對盲點只有一個方法,就是把生命歸零。因為你在枝末...

聖嚴法師:懺悔要懺在心裡

有位女居士因為吸-毒被關,出獄後來向我學禪,她邊哭...

隨緣隨份盡力放生,成就淨土資糧

古往今來,有眾多高僧大德致力於放生事業,昔智者大師...

入清涼境除熱惱心

在夏三月中,夏至一過便是一年中最炎熱的三伏天了。人...

四大本空無有我,一身自重不幹人

我們都知道,修行人首要的條件就是要看得開、放得下,...

心如弦直,可以入道

佛說二十難中云:得人身難,生中國難,得遇佛法難,親...

【視頻】般若波羅密多心經(集輯)黃慧音

般若波羅密多心經(集輯)黃慧音

【視頻】《現在賢劫千佛名經》佛像典藏

《現在賢劫千佛名經》佛像典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