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阿毗達磨發智論卷第十二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阿毘達磨發智論卷第十二

尊者迦多衍尼子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業蘊第四中表無表納息第四

 表無表總別  四性三世成
 業果界是非  有漏等學等
 身戒與心慧  總別修不修
 戒類三世成  此章願具說

若成就身表。彼成就此無表耶。答應作四句。有成就身表非此無表。謂生欲界。住非律儀非不律儀。現有身表。不得此無表。或先有此表不失。不得此無表。有成就身無表非此表。謂聖者住胎若生欲界。住律儀。不得別解脫律儀。無身表。設有而失。若生色界。無身表。設有而失。若聖者生無色界。有成就身表亦此無表。謂生欲界住律儀。不得別解脫律儀。現有身表。亦得此無表。或先有此表不失。亦得此無表。若住別解脫律儀。若住不律儀。若住非律儀非不律儀。現有身表。亦得此無表。或先有此表不失。亦得此無表。若生色界。現有身表。或先有此表不失。有非成就身表亦非此無表。謂住卵[穀-禾+卵]。若異生住胎若生欲界。住非律儀非不律儀。無身表。設有而失。若異生生無色界。

若成就善身表。彼成就此無表耶。答應作四句。有成就善身表非此無表。謂生欲界。住不律儀及非律儀非不律儀。現有善身表。不得此無表。或先有此表不失。不得此無表。有成就善身無表非此表。謂聖者住胎若生欲界。住律儀。不得別解脫律儀。無善身表。設有而失。若生色界。無善身表。設有而失。若聖者生無色界。有成就善身表亦此無表。謂生欲界住律儀。不得別解脫律儀。現有善身表。亦得此無表。或先有此表不失。亦得此無表。若住別解脫律儀。若住不律儀及非律儀非不律儀。現有善身表。亦得此無表。或先有此表不失。亦得此無表。若生色界。現有善身表。或先有此表不失。有非成就善身表亦非此無表。謂處卵[穀-禾+卵]。若異生住胎若生欲界。住不律儀及非律儀非不律儀。無善身表。設有而失。若異生生無色界。

若成就不善身表。彼成就此無表耶。答諸成就不善身無表。彼成就此表。有成就不善身表非此無表。謂生欲界。住律儀及非律儀非不律儀。現有不善身表。不得此無表。或先有此表不失。不得此無表。

若成就有覆無記身表。彼成就此無表耶。答無成就有覆無記身無表。有成就此表。謂生色界。現有有覆無記身表。

若成就無覆無記身表。彼成就此無表耶。答無成就無覆無記身無表有成就此表。謂生欲色界。現有無覆無記身表。

若成就過去身表。彼成就此無表耶。答應作四句。有成就過去身表非此無表。謂生欲界。住非律儀非不律儀。先有身表不失。不得此無表。有成就過去身無表非此表。謂聖者住胎。若生欲界。住律儀不得別解脫律儀。先無身表。設有而失。若生色界。先無身表。設有而失。若學者生無色界。有成就過去身表亦此無表。謂生欲界。住律儀不得別解脫律儀。先有身表不失。亦得此無表。若住別解脫律儀。若住不律儀。若住非律儀非不律儀。先有身表不失。亦得此無表。若生色界。先有身表不失。有非成就過去身表亦非此無表。謂處卵[穀-禾+卵]。若異生住胎。若生欲界。住非律儀非不律儀。先無身表。設有而失。若阿羅漢及異生。生無色界。

若成就過去善身表。彼成就此無表耶。答應作四句。有成就過去善身表非此無表。謂生欲界。住不律儀及非律儀非不律儀。先有善身表不失。不得此無表。有成就過去善身無表非此表。謂聖者住胎若生欲界。住律儀不得別解脫律儀。先無善身表。設有而失。若生色界。先無善身表。設有而失。若學者生無色界。有成就過去善身表及此無表。謂生欲界。住律儀不得別解脫律儀。先有善身表不失。亦得此無表。若住別解脫律儀。若住不律儀及非律儀非不律儀。先有善身表不失。亦得此無表。若生色界。先有善身表不失。有非成就過去善身表亦非此無表。謂處卵[穀-禾+卵]。若異生住胎。若生欲界。住不律儀及非律儀非不律儀。先無善身表。設有而失。若阿羅漢及異生。生無色界。

若成就過去不善身表。彼成就此無表耶。答諸成就過去不善身無表。彼成就此表。有成就過去不善身表。非此無表。謂生欲界。住律儀及非律儀非不律儀。先有不善身表不失。不得此無表。

若成就過去有覆無記身表。彼成就此無表耶。答無成就過去有覆無記身表及此無表。若成就過去無覆無記身表。彼成就此無表耶。答無成就過去無覆無記身表及此無表。若成就未來身表。彼成就此無表耶。答無成就未來身表有成就此無表。謂聖者住胎若生欲界已。得色界善心。若生色界。若聖者生無色界。

若成就未來善身表。彼成就此無表耶。答無成就未來善身表有成就此無表。謂聖者住胎若生欲界已。得色界善心。若生色界。若聖者生無色界。若成就未來不善身表。彼成就此無表耶。答無成就未來不善身表及此無表。

若成就未來有覆無記身表。彼成就此無表耶。答無成就未來有覆無記身表及此無表。若成就未來無覆無記身表。彼成就此無表耶。答無成就未來無覆無記身表及此無表。若成就現在身表。彼成就此無表耶。答應作四句。有成就現在身表非此無表。謂生欲界。住律儀不得別解脫律儀。現有身表。不得此無表。設先有身表不失。而不得此無表。若住非律儀非不律儀。現有身表。不得此無表。設先有身表不失。而不得此無表。若生色界。現有身表。有成就現在身無表非此表。謂生欲界。住律儀。不得別解脫律儀。正在定。設不在定。現無身表。先有身表不失。得此無表。若住別解脫律儀及不律儀。現無身表。若住非律儀非不律儀。現無身表。先有身表不失。得此無表。若生色界。正在定。有成就現在身表亦此無表。謂生欲界。住律儀。不得別解脫律儀。現有身表。得此無表。或先有身表不失。得此無表。若住別解脫律儀及不律儀。現有身表。若住非律儀非不律儀。現有身表。得此無表。或先有身表不失。得此無表。有非成就現在身表亦非此無表。謂處卵[穀-禾+卵]。及住胎中。若生欲界。住律儀。不得別解脫律儀。不在定。現無身表。設先有身表不失。而不得此無表。若住非律儀非不律儀。現無身表。設先有身表不失。而不得此無表。若生色界。不在定。現無身表。若生無色界。若成就現在善身表。彼成就此無表耶。答應作四句。有成就現在善身表非此無表。謂生欲界。住律儀。不得別解脫律儀。現有善身表。不得此無表。設先有善身表不失。而不得此無表。若住不律儀及非律儀非不律儀。現有善身表。不得此無表。設先有善身表不失。而不得此無表。若生色界。現有善身表。有成就現在善身無表非此表。謂生欲界。住律儀。不得別解脫律儀。正在定。設不在定。現無善身表。先有善身表不失。而得此無表。若住別解脫律儀。現無善身表。若住不律儀及非律儀非不律儀。現無善身表。先有善身表不失。而得此無表。若生色界。正在定。有成就現在善身表亦此無表。謂生欲界住律儀。不得別解脫律儀。現有善身表。亦得此無表。先有善身表不失。得此無表。若住別解脫律儀。現有善身表。若住不律儀及住非律儀非不律儀。現有善身表。亦得此無表。先有善身表不失。得此無表。有非成就現在善身表亦非此無表。謂處卵[穀-禾+卵]。及住胎中。若生欲界住律儀。不得別解脫律儀。不在定。現無善身表。設先有善身表不失。而不得此無表。若住不律儀及非律儀非不律儀。現無善身表。設先有善身表不失。而不得此無表。若生色界。不在定。現無善身表。若生無色界。

若成就現在不善身表。彼成就此無表耶。答應作四句。有成就現在不善身表非此無表。謂生欲界。住律儀及非律儀非不律儀。現有不善身表。不得此無表。設先有不善身表不失。而不得此無表。有成就現在不善身無表非此表。謂生欲界住不律儀。現無不善身表。若住律儀及非律儀非不律儀。現無不善身表。先有不善身表不失。得此無表。有成就現在不善身表。亦此無表。謂生欲界。住律儀及非律儀非不律儀。現有不善身表。亦得此無表。先有不善身表不失。得此無表。若住不律儀。現有不善身表。有非成就現在不善身表亦非此無表。謂處卵[穀-禾+卵]。若住胎中。若生欲界。住律儀及非律儀非不律儀。現無不善身表。設先有不善身表不失。而不得此無表。若生色無色界。

若成就現在有覆無記身表。彼成就此無表耶。答無成就現在有覆無記身無表。有成就此表。謂生色界。現有有覆無記身表。

若成就現在無覆無記身表。彼成就此無表耶。答無成就現在無覆無記身無表有成就此表。謂生欲色界。現有無覆無記身表。如廣說身表無表。如是語表無表。廣說亦爾。

若業欲界系。彼業果欲界系耶。答諸業欲界系。彼業果亦爾。有業果欲界系非彼業。謂由色界道。作欲界化。發欲界語。若業色界系。彼業果色界系耶。答諸業果色界系。彼業亦爾。有業色界系非彼業果。謂由色界道。作欲界化。發欲界語。及由色界道。證諸結斷。若業無色界系。彼業果無色界系耶。答諸業果無色界系。彼業亦爾。有業無色界系非彼業果。謂由無色界道。證諸結斷。若業不系。彼業果不系耶。答諸業不系。彼業果亦爾。有業果不系非彼業。謂由色無色界道。證諸結斷。

若業非欲界系。彼業果非欲界系耶。答諸業果非欲界系。彼業亦爾。有業非欲界系非彼業果。謂由色界道。作欲界化。發欲界語。若業非色界系。彼業果非色界系耶。答諸業非色界系。彼業果亦爾。有業果非色界系非彼業。謂由色界道。作欲界化。發欲界語。及由色界道。證諸結斷。若業非無色界系。彼業果非無色界系耶。答諸業非無色界系。彼業果亦爾。有業果非無色界系非彼業。謂由無色界道。證諸結斷。若業非不系。彼業果非不系耶。答諸業果非不系。彼業亦爾。有業非不系非彼業果。謂由色無色界道。證諸結斷。

頗業有漏。有漏果耶。答有。謂等流異熟果。頗業有漏。無漏果耶。答有。謂離系果。頗業有漏。有漏無漏果耶。答有。謂等流異熟離系果。頗業無漏。無漏果耶。答有。謂等流離系果。頗業無漏。有漏果耶。答無。頗業無漏有漏無漏果耶。答無。頗業有漏無漏有漏無漏果耶。答無。頗業有漏無漏。有漏果耶答無。頗業有漏無漏。無漏果耶。答無。頗業學。學果耶。答有。謂等流果。頗業學。無學果耶。答有。謂等流果。頗業學。非學非無學果耶。答有。謂離系果。頗業無學。無學果耶。答有。謂等流果。頗業無學。學果耶。答無。頗業無學。非學非無學果耶。答無。頗業非學非無學。非學非無學果耶。答有。謂等流異熟離系果。頗業非學無學。學果耶。答無。頗業非學非無學。無學果耶。答無。

如世尊說。不修身。不修戒。不修心。不修慧。云何不修身。答若於身未離貪慾潤憙渴。又無間道。能盡色貪。彼於此道。未修未安。云何不修戒。答若於戒未離貪。廣說如身。云何不修心。答若於心未離貪慾潤憙渴。又無間道。能盡無色貪。彼於此道。未修未安。云何不修慧。答若於慧未離貪。廣說如心。若不修身。彼不修戒耶。答如是。設不修戒。彼不修身耶。答如是。若不修身。彼不修心耶。答諸不修身。彼不修心。有不修心非不修身。謂已離色染。未離無色染。若不修身。彼不修慧耶。答諸不修身。彼不修慧。有不修慧非不修身。如前說。若不修戒。彼不修心耶。答諸不修戒。彼不修心。有不修心非不修戒。如前說。若不修戒。彼不修慧耶。答諸不修戒。彼不修慧。有不修慧非不修戒。如前說。若不修心。彼不修慧耶。答如是設不修慧。彼不修心耶。答如是。

如世尊說。修身修戒。修心修慧。云何修身。答若於身已離貪慾潤憙渴。又無間道。能盡色貪。彼於此道。已修已安。云何修戒。答若於戒已離貪廣說如身。云何修心。答若於心已離貪慾潤憙渴。又無間道。能盡無色貪。彼於此道已修已安。云何修慧。答若於慧已離貪。廣說如心。若修身。彼修戒耶。答如是。設修戒。彼修身耶。答如是。若修身。彼修心耶。答諸修心。彼修身。有修身非修心。謂已離色染。未離無色染。若修身。彼修慧耶。若諸修慧。彼修身。有修身非修慧。如前說。若修戒。彼修心耶。答諸修心。彼修戒。有修戒非修心。如前說。若修戒。彼修慧耶。答諸修慧。彼修戒。有修戒非修慧。如前說。若修心。彼修慧耶。答如是。設修慧。彼修心耶。答如是。

若成就過去戒。彼成就未來現在此類戒耶。答有成就過去戒非未來現在此類戒。謂表戒已滅不失。此類戒不現前。有及未來非現在。謂靜慮無漏戒已滅不失。此類戒不現前。有及現在非未來。謂表戒已滅不失。此類戒現前。有及未來現在。謂靜慮無漏戒已滅不失。此類戒現前。

若成就未來戒。彼成就過去現在此類戒耶。答有成就未來戒非過去現在此類戒。謂阿羅漢生無色界。有及過去非現在。謂靜慮無漏戒已滅不失。此類戒不現前。有及現在非過去。謂無漏戒初現前。有及過去現在。謂靜慮無漏戒。已滅不失。此類戒現前。若成就現在戒。彼成就過去未來此類戒耶。答有成就現在戒非過去未來此類戒。謂表戒初現。前有及過去非未來。謂表戒已滅不失。此類戒現前。有及未來非過去。謂無漏戒初現前。有及過去未來。謂靜慮無漏戒。已滅不失。此類戒現前。

業蘊第四中自業納息第五

 自業義世成  對異熟成墮
 智謀害留捨  心亂纏佛教
 書數算印詩  世間工業處
 成就學等戒  此章願具說

云何自業。答若業已得今有異熟。及業異熟已生正受。自業是何義。答是得自果自等流自異熟義。復次此業所招異熟。於自相續。現熟非餘。於自相續。養隨養。育隨育。護隨護。轉隨轉。益隨益。故名自業。

若業是自業。此業當言過去耶未來耶現在耶。答此業當言過去。

若業是自業。此業成就耶。答應作四句。有業是自業此業不成就。謂業已得。今有異熟。及業異熟已生正受。此業已失。有業成就此業非自業。謂業非已得今有異熟。及業異熟。非已生正受。此業不失。有業是自業此業亦成就。謂業已得今有異熟。及業異熟已生正受。此業不失。有業非自業此業不成就。謂業非已得今有異熟。及業異熟非已生正受。此業已失非亦有。四句與前相違應廣說。

若業是自業。此業定當受異熟耶。答應作四句。有業是自業。此業定當不受異熟。謂業已得今有異熟。及業異熟已生正受已。至最後位。有業定當受異熟。此業非自業。謂業非已得今有異熟。及業異熟非已生正受。此業異熟未熟。有業是自業此業定當受異熟。謂業已得今有異熟。及業異熟已生正受。未至最後位。有業非自業此業定當不受異熟。謂業非已得今有異熟。及業異熟非已生正受此業異熟已熟。非亦有四句。與前相違。應廣說。若業成就。此業定當受異熟耶。答應作四句。有業成就此業定當不受異熟。謂業過去不善善有漏異熟。已熟。此業不失。若業未來不善善有漏已得。而定不生。若業無記無漏成就。有業定當受異熟此業不成就。謂業過去不善善有漏異熟未熟。此業已失。若業未來不善善有漏不得。而定當生。有業成就此業定當受異熟。謂業過去不善善有漏異熟未熟。此業不失。若業未來不善善有漏已得。亦定當生。若業現在不善善有漏有業不成就此業定當不受異熟。謂業過去不善善有漏異熟已熟。此業已失。若業未來不善善有漏不得。亦定不生。若業無記無漏不成就。非亦有四句。與前相違應廣說。

若預流者。有不善業。能順苦受。異熟未熟。彼既成熟。應墮惡趣。何道障故而不墮耶。答由二部結縛諸有情令墮惡趣。謂見所斷修所斷結。諸預流者。雖未永斷修所斷結。而已永斷見所斷結。闕一資糧。不墮惡趣。如車具二輪有所運載。鳥有二翼能飛虛空。闕一不然。此亦如是。

如世尊說。我聖弟子。應自審記已盡地獄傍生餓鬼嶮惡趣坑。諸預流者。為有現智能自審知盡地獄等而自記耶。答不能。若爾彼云何知。答信佛語故。謂世尊說。若有多聞諸聖弟子。能隨觀察。見自身中。有四證淨現在前者。應自審記已盡地獄傍生餓鬼險惡趣坑。又預流者。已得四智。謂苦集滅道智。未得盡智無生智。故。

如世尊說。由學謀害那伽諦觀卻後七日憍薩羅家。必當殄滅。云何學謀害。答如有學者。未離欲染。他加害時。便作念言。當令衰壞母失愛子。又如學者。已離欲染。他加害時。從離欲退。作是念言。當令衰壞母失愛子。

諸學謀害。必果遂耶。答此不決定。若諸有情。造作增長大威勢業異熟現前。便不果遂。

云何苾芻留多壽行。答謂阿羅漢。成就神通得心自在。若於僧眾若別人所。以衣以缽。或以隨一沙門命緣眾具佈施。施已發願。即入邊際第四靜慮。從定起已。心念口言。諸我能感富異熟業。願此轉招壽異熟果。時彼能招富異熟業。則轉能招壽異熟果。

云何苾芻捨多壽行。答謂阿羅漢。成就神通。得心自在。如前佈施。施已發願。即入邊際第四靜慮。從定起已。心念口言。諸我能感壽異熟業。願此轉招富異熟果。時彼能招壽異熟業。則轉能招富異熟果。

云何心狂亂。答謂由四緣勢力所逼。令心狂亂。一由非人現惡色像遇已驚恐。令心狂亂。二由非人忿打支節苦受所逼。令心狂亂。三由大種乖違。令心狂亂。四由先業異熟。令心狂亂何纏相應法。皆不善耶。答無慚無愧。佛教云何。答謂佛語言評論唱詞語路語音語業語表。是謂佛教。佛教當言善耶無記耶。答或善。或無記。云何善。謂佛善心所發語言。乃至語表。云何無記。謂佛無記心所發語言。乃至語表。

佛教名何法。答名身句身文身。次第行列。次第安布。次第連合。

契經應頌記說伽他自說因緣譬喻本事本生方廣希法。論議名何法。答名身句身文身。次第行列。次第安布。次第連合。書名何法。答如理轉變身業及此所依諸巧便智。數名何法。答如理轉變意業及此所依諸巧便智。算名何法。答如理轉變語業及此所依諸巧便智。印名何法。答如理轉變身業及此所依諸巧便智。詩名何法。答如理轉變語業及此所依諸巧便智。世間種種工巧業處。名何法。答謂慧為先造作彼彼工巧業處。及此所依諸巧便智。

若成就學戒。彼成就非學非無學戒耶。答應作四句。有成就學戒非非學非無學戒。謂學者生無色界。有成就非學非無學戒非學戒。謂阿羅漢。及諸異生。生欲色界。有成就學戒亦非學非無學戒。謂學者生欲色界。有非成就學戒亦非非學非無學戒。謂阿羅漢。及諸異生。生無色界。

若成就無學戒。彼成就非學非無學戒耶。答應作四句。有成就無學戒非非學非無學戒。謂阿羅漢。生無色界。有成就非學非無學戒非無學戒。謂諸學者。及諸異生。生欲色界。有成就無學戒亦非學非無學戒。謂阿羅漢。生欲色界。有非成就無學戒亦非非學非無學戒。謂諸學者。及諸異生。生無色界。

說一切有部發智論卷第十二

 

上篇:阿毗達磨發智論

下篇: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200卷)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毗曇部目錄

【註音版】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註音版】無量義經

無量義經...

阿閦佛國經

阿閦佛國經卷上 發意受慧品第一 聞如是:一時佛在羅閱...

【註音版】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印光大師校印本)...

阿毗達磨藏顯宗論

阿毘達磨藏顯宗論卷第一 尊者眾賢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

阿毗達磨俱舍釋論

阿毘達磨俱舍釋論序 正教本宗。文唯三藏。梵音所闡。...

阿毗達磨集異門足論

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卷第一 尊者舍利子說 三藏法師玄奘...

阿毗達磨俱舍論本頌

阿毘達磨俱舍論本頌(說一切有部) 世親菩薩造 三藏法師...

佛說信解智力經

佛說信解智力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祿卿明教大...

楊岐方會和尚語錄

楊岐方會和尚語錄 袁州楊岐山普通禪院會和尚語錄 江寧...

佛說寂志果經

佛說寂志果經 東晉西域沙門竺曇無蘭譯 聞如是: 一時...

商主天子所問經

商主天子所問經 隋北印度三藏闍那崛多譯 爾時婆伽婆住...

【註音版】觀虛空藏菩薩經

觀虛空藏菩薩經...

普賢菩薩行願讚

普賢菩薩行願讚 開府儀同三司特進試鴻臚卿肅國公食邑...

普曜經

佛說普曜經卷第一(一名方等本起) 西晉月氏三藏竺法護...

文殊師利所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

文殊師利所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上 梁扶南國三藏曼陀...

佛說伏淫經

佛說伏淫經 西晉沙門法炬譯 聞如是: 一時,婆加婆在...

【佛教詞典】牛狗外道

受持牛戒、狗戒之外道。為古代印度六種苦行外道之一。...

【佛教詞典】現在受

【現在受】 p0952 集異門論十一卷四頁云:云何現在受?...

自己吃素,家人的煮飯問題怎麼解決

問: 自己不吃肉,家人吃肉,煮飯的問題怎麼解決? 大...

到底怎樣才能得到幸福呢

問: 師父,有的老師說滿足所需就能幸福,有的卻說遠...

佛號醫病續命 讓父親起死回生

二〇一七年三月五日,我接到小弟的電話,說父親的狀況...

元明高僧妙葉法師

好,各位有緣,阿彌陀佛。 在佛教史上,我們總是聽聞到...

從空性的真如中啟動佛號

一個念佛人必須要以此緣生無性之一念,念彼無性緣生之...

在坎坷的路上行走,才能磨煉心志

在一座寺中有一個小和尚,每天清晨,他要去擔水、掃地...

為什麼佛陀要制戒

為什麼佛陀要制戒?為什麼這個戒是十方三世諸佛都要去...

以牙還牙的報復,只會結下更大仇恨

只要我們以一顆善心來對待別人,就能與人結下善緣,從...

依止無明煩惱來修學,都不能成就聖道

我們對於因緣所生法,在《楞嚴經》講到兩種根本:一個...

阿彌陀佛名具萬德,名召萬德

阿彌陀佛的名號具足萬德,佛的果地上的功德都在名號當...

福報太少障道,太多也障道

當我們在念想極樂世界的功德的時候,我們可以分成三塊...

佛說鹿母經

佛說:過去,有一個鹿群,有數百隻鹿,因尋逐水草而接...

【視頻】《佛說療痔病經》潮語讀誦

《佛說療痔病經》潮語讀誦

【視頻】居士念佛早課(東林寺)

居士念佛早課(東林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