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佛說信解智力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祿卿明教大師臣法賢奉 詔譯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佛說信解智力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祿卿明教大師臣法賢奉 詔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苾芻眾俱。

爾時,佛告諸苾芻言:「苾芻!汝等當知所有信解力法,此法能證真實之理,即是如來無所畏法,唯佛能知。苾芻或有聲聞,作如是言:『我於此信解力法,如實了知,精進不虛,離諸塵垢。』又復而言:『我能善說,我善調伏,我當說法,今正是時,是為最勝。令他依止,如是真實,應當修學,應當勤行。』又復而言:『當如是知,如是之法,最尊最上,無有等等。當如是見,如是聞,如是覺,如是知。』」

佛告苾芻:「汝等當知,所有聲聞,作是言者,是即虛妄,非如是見,非如是聞,非如是覺,非如是知。何以故?此法即是諸佛真理,唯佛能解,不共聲聞之法。」

佛告苾芻:「信解法者,所謂如來五力、十力。何等為五?一者、信力;二者、進力;三者、念力;四者、定力;五者、慧力。信解之法,具此五力。又復如來、應供、正等正覺,具足如來十力,是能了知佛無上處,又復於大眾中作師子吼,善為眾生轉妙法輪。云何名為如來十力?所謂於處非處,如實了知。而處非處,若如實知,是為如來第一智力。而此智力,若諸如來、應供、正等正覺,具足智力,乃能了知佛無上處,於大眾中,作師子吼,善為眾生轉妙法輪。

「又復,如來智力於過現未來諸法行業因緣果報,皆如實知。如是如來,於過現未來諸法行業因緣果報,如實知已,是為如來第二智力。而此智力,若諸如來、應供、正等正覺,具足智力,乃能了知佛無上處,於大眾中,作師子吼,善為眾生轉妙法輪。

「復次,如來於禪定解脫三摩地三摩缽底乃至煩惱業苦,皆悉清淨,如實了知。如是如來,於禪定解脫三摩地三摩缽底乃至煩惱業苦,皆悉清淨,如實知已,是為如來第三智力。而此智力,若諸如來、應供、正等正覺,具足智力,乃能了知佛無上處,於大眾中,作師子吼,善為眾生轉妙法輪。

「復次,如來於諸眾生,種種根行,皆如實知。如是如來,於諸眾生種種根行,如實知已,是為如來第四智力。而此智力,若諸如來、應供、正等正覺,具足智力,乃能了知佛無上處,於大眾中,作師子吼,善為眾生轉妙法輪。

「復次,如來於諸眾生種種信解,皆如實知。如是如來,於諸眾生種種信解,如實知已,是為如來第五智力。而此智力,若諸如來、應供、正等正覺,具足智力,乃能了知佛無上處,於大眾中,作師子吼,善為眾生轉妙法輪。

「復次,如來於種種界趣,皆如實知。如是如來,於種種界趣,如實知已,是為如來第六智力。而此智力,若諸如來、應供、正等正覺,具足智力,乃能了知佛無上處,於大眾中,作師子吼,善為眾生轉妙法輪。

「復次,如來於諸眾生所樂欲性,皆如實知。如是如來,於諸眾生所樂欲性,如實知已,是為如來第七智力。而此智力,若諸如來、應供、正等正覺,具足智力,乃能了知佛無上處,於大眾中,作師子吼,善為眾生轉妙法輪。

「復次,如來思念過去無邊行法,所謂一生、十生、百生、千生及百千生,乃至無量無邊增劫減劫,如是生數劫數,所有眾生名字族姓,飲食苦樂,壽量長短,或復久住,死此生彼,死彼生此,如是體相業用,無量無邊過去等事,悉能思念。如是如來,於彼過去無邊行法,所謂一生、十生、百生、千生及百千生,乃至無量無邊增劫減劫,如是生數劫數,所有眾生名字族姓,飲食苦樂,壽量長短,或復久住,死此生彼,死彼生此,如是體相業用,無量無邊過去等事,如實知已,是為如來第八智力。而此智力,若諸如來、應供、正等正覺,具足智力,乃能了知佛無上處,於大眾中,作師子吼,善為眾生轉妙法輪。

「復次,如來以清淨天眼過於肉眼,觀見世間一切眾生,生滅好丑貴賤上下、善趣惡趣所作之業,乃至眾生具身口意諸不善業,譭謗賢聖,而復邪見,作不善業,行不善法,皆是邪因所起。由此邪因緣故,命終之後,墮於惡趣,受地獄苦。又復眾生,以身口意行十善業,不謗賢聖,起於正見,作諸善業,行諸善法,皆是正因所起。由此正見因緣故,命終之後,生於天界,而為天人。如是等法,皆如實知。如是如來,以清淨天眼過於肉眼,觀見世間一切眾生,生滅好丑貴賤上下、善趣惡趣及所作業,乃至眾生具身口意諸不善業,謗諸賢聖起於邪見造不善業行不善法。由此邪見因緣故,命終之後,墮於惡趣,受地獄苦。又復眾生,以身口意行十善業,不謗賢聖,起於正見,作諸善業,行諸善法。由此正見因緣故,命終之後,生於天界,而為天人。是為如來第九智力。而此智力,若諸如來、應供、正等正覺,具此智力,乃能了知佛無上處,於大眾中作師子吼,善為眾生轉妙法輪。

「復次,如來盡諸漏法,無漏解脫,智慧解脫,以自神通,了一切法,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如是等事,皆如實知。如是如來,盡諸漏法,無漏解脫,智慧解脫,以自神通,了一切法,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如實知已,是為如來第十智力。而此智力,若諸如來、應供、正等正覺,具此智力,乃能了知佛無上處,於大眾中,作師子吼,善為眾生轉妙法輪。」

爾時,佛告諸苾芻:「是彼如來處非處力,若有問言:『於處非處,云何如來所有智力,皆悉見聞覺知,乃至成等正覺?』如是問者,當為實答。

「又復,『所有一切眾生自業智力,云何如來以業智力,皆悉見聞覺知,乃至成等正覺?』若有問者,當為實答。

「又復,『所有禪定解脫三摩地三摩缽底,云何如來以禪定智力,皆悉見聞覺知,乃至成等正覺?』若有問者,當為實答。

「又復,『所有一切眾生,種種根性智力,云何如來以根性智力,皆悉見聞覺知,乃至成等正覺?』若有問者,當為實答。

「又復,『所有一切眾生,種種信解智力,云何如來以信解智力,皆悉見聞覺知,乃至成等正覺?』若有問者,當為實答。

「又復,『所有一切眾生,種種界智力,云何如來以界智力,皆悉見聞覺知,乃至成等正覺?』若有問者,當為實答。

「又復,『所有一切眾生,樂欲智力,云何如來以樂欲智力,皆悉見聞覺知,乃至成等正覺?』若有問者,當為實答。

「又復,『所有過去思念智力,云何如來以思念智力,皆悉見聞覺知,乃至成等正覺?』若有問者,當為實答。

「又復,『所有一切眾生生滅等法,云何如來以天眼智力,皆悉見聞覺知,乃至成等正覺?』若有問者,當為實答。

「又復,『所有漏盡智力,云何如來以漏盡智力,皆悉見聞覺知,乃至成等正覺?』若有問者,當為實答。」

復告諸苾芻:「此處非處智力,我但為彼等持者說,而不為彼非等持者之所宣說。又此業智力,我但為彼等持者說,而不為彼非等持者之所宣說。又此禪定解脫三摩地三摩缽底智力,我但為彼等持者說,而不為彼非等持者之所宣說。又此一切眾生種種根智力,我但為彼等持者說,而不為彼非等持者之所宣說。又此一切眾生種種信解智力,我但為彼等持者說,而不為彼非等持者之所宣說。又此一切眾生種種界智力,我但為彼等持者說,而不為彼非等持者之所宣說。又此一切眾生樂欲智力,我但為彼等持者說,而不為彼非等持者之所宣說。又此宿命智力,我但為彼等持者說,而不為彼非等持者之所宣說。又此天眼智力,我但為彼等持者說,而不為彼非等持者之所宣說。又此漏盡智力,我但為彼等持者說,而不為彼非等持者之所宣說。」

佛告苾芻:「等持者是正道,非等持者是非道。是故,汝等咸應當知。」

佛說此經已,彼諸苾芻聞佛所說,信受奉行。

佛說信解智力經


上篇:佛說無常經

下篇:佛說清淨心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經集部目錄

楞嚴經四種清淨明誨

佛告阿難:汝常聞我毗奈耶中,宣說修行三決定義。所謂...

【註音版】朝時課誦

根據《靈岩山寺專修淨土道場念誦儀規》(印光法師鑒定...

【註音版】華嚴經普賢行願品

普賢行願品...

大寶積經

大寶積經卷第一 大寶積經卷第二 大寶積經卷第三 大寶...

佛說逝童子經

佛說逝童子經 西晉沙門支法度譯 聞如是: 一時,佛在...

不必定入定入印經

不必定入定入印經翻譯之記 出世智道,亦名為印。此經...

大乘頂王經

大乘頂王經 梁優禪尼國王子月婆首那譯 歸命大智海圓滿...

佛說大淨法門經

佛說大淨法門經 西晉月支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時...

佛說孛經抄

佛說孛經抄 吳月支國居士支謙譯 聞如是: 一時佛在捨...

大乘方廣總持經

大乘方廣總持經一卷 隋天竺三藏毘尼多流支譯 如是我聞...

【註音版】十一面神咒心經

十一面神咒心經...

天台智者大師齋忌禮讚文

天台智者大師齋忌禮讚由序 宋天竺寺慈雲大師遵式述 餘...

阿闍世王問五逆經

阿闍世王問五逆經 西晉沙門法炬譯 聞如是: 一時,婆...

【註音版】千手千眼大悲心咒行法(大悲懺)

千手千眼大悲心咒行法(大悲懺)...

大乘修行菩薩行門諸經

大乘修行菩薩行門諸經要集卷上 大唐至相寺沙門釋智嚴...

【註音版】文殊菩薩心咒

文殊菩薩心咒...

佛說無極寶三昧經

無極寶三昧經卷上 西晉月氏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

【佛教詞典】如來方便善巧咒經

(經名)一卷,隋闍那崛多譯。虛空藏菩薩問七佛陀羅尼...

【佛教詞典】禪人

(雜語)以禪為宗之人。止觀五曰:一種禪人不達他根性...

為什麼會有蚯蚓這類含蠢蠕動的濕生眾生

癸三、濕生相 看第三段的濕生相。濕以合感,就是他對某...

猴王救母

很久以前的一個夏季,佛陀在舍衛國與出家弟子們依例安...

佛教中的四種涅槃

淨就是執著有清淨的東西。有些人認為有所謂清淨這回事...

宏海法師: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

(第一講) 南無阿彌陀佛!我們聞思講堂蓮池海會的各位...

常啖人間肉鮮美,誰知盤盞腸食毒

【豬肉】 味苦,性微寒,有小毒。牡曰,牝曰彘,子曰豚...

做夢的五個原因

總是被問夢見什麼什麼是怎麼回事,好像佛教就是要幫別...

念《地藏經》靈與不靈的原因

能於十齋日每轉一遍。現世令此居家無諸橫病。衣食豐溢...

廣欽老和尚的忍辱法語

1.人家侮辱我、欺負我、佔我便宜,如果我們能忍下來,...

南無阿彌陀佛是什麼意思

影視劇中經常會聽到南無阿彌陀佛這句佛號,現實生活中...

挖空心思勉強得到,實際上不是好事

如果命中沒有,而挖空心思勉強得到的東西,實際上不是...

「業」的含義

古印度語稱為竭摩,梵語(Karma),巴利文(Kamma),...

叢林中出坡的意義

馬祖建叢林,百丈立清規開啟中國禪宗僧團制度的恢弘氣...

【視頻】《三千佛洪名寶懺》慧律法師領誦

《三千佛洪名寶懺》慧律法師領誦

【視頻】《往生論》善音居士念誦

《往生論》善音居士念誦